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装管理标准和办法。

一、责任分工:

(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哪个单位的卫生区或管辖区域,就归那个队组管理(包括自救装置卫生、损坏、丢失、漏气或板牌管理)。(二)通风队负责井下压风自救装置的维护,若管理队组所管辖区域的压风自救装置出现损坏或丢失,由所在区域的管理队组提前通知通风队在井下现场交由通风队维修安装处理,通风队安装处理完后,重归管理队组管理,并按照损坏严重情况对所在管理区域队组责任处罚。(三)通风队负责在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地点铺设压风管路(包括压风主管路的吊挂、三通阀门安装和软管连接),保证压风管路有足够的

风压。

(四)通风队负责监督、检查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完好情况,制定安装标准,指定安装地点,协调好压风自救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安装规定:

(一)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二)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

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三)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通风队负责管路的安装和维护,各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使用和监管。

(四)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为|?150 ㎜;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掘进工作面为|?89㎜;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89㎜。

(五)掘进工作面自掘进工作面迎头40m范围内设置三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数量为6个。

(六)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在距采煤工作面25~40m 范围内设置各4组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个数为6个。

(七)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自救装置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装置底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作业队组管理监管,丢失照价赔偿。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时,压风自救装置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装置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压风自救装置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

(八)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间隔5m吊挂固定一次,;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要设有总阀门。

(九)各采掘队必须保证所负责区域内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性和使用的规范化,凡压风自救系统存在有无气、漏气或自救装置损坏的,根据

实际情况,罚责任单位。

(十)凡压风自救系统存在残缺(缺少阀门、阀门损坏或不起作用、无减压阀等),出气量大小不一等,采煤工作面处罚通风队。

(十一)掘进工作面贯通后,通风队负责拆除压风自救装置并按作业规程规定向前移动。巷道移交时,两巷压风自救系统交于巷道(或设备)接收单位进行管理。工作面安装完毕后进、回风顺槽压风自救系统随工作面一起移交采煤队管理,通风队按规定负责工作面回采期间进、回风顺槽压风自救管路的移动、拆除、装置的维护等;自救装置、阀门、螺丝的回收率要达到90%以上。

(十二)各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不再使用的压风自救系统要及时拆除。拆除回收的管路要靠帮摆放整齐,压风自救装置要清洁卫生后妥善保存,不得吊挂于任何地方的巷帮之上。

(十三)机电队要确保地面压风机的正常运转。通风队要保证井下抽放主管路上安装的气水(油)分离器的良好性,避免压风自救系统内存水,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十四)回采及掘进工作面作业期间进、回风顺槽巷道如需扩修时,作业队组要采取措施保护压风自救系统,因扩修导致管路落地,扩修结束后要按原安装标准及时恢复米。

(十六)各采掘工作面现场瓦斯检查员是现场压风自救系统的管理监督员,每班的瓦斯检查员必须对所负责区域的压风自救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作业队组联系,责令整改。

(十七)运输队往各采掘工作面运送物料时,不得将所运物料卸放在

压风自救系统下面;运送物料时撞坏压风自救系统的,按系统的损坏情况照价赔偿

煤矿、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防尘隔爆设施的安装标准

###煤矿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矿压风自救装臵、隔爆设施及防尘喷雾的管理,完善井下通防安全设施,规范通防安全设施安装及使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安装标准及使用管理规定: 一、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及管理 井下压风自救装臵,由通防科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1、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 ⑴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并不得少于10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臵,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臵距迎头在25m—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⑵各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⑶作面回风流中有人作业地点,放炮站岗警戒点、操纵放炮地点必须安装一组5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⑷掘进巷道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不少于12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由巷道施工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⑸进巷道的压风自救装臵由施工单位自己安装,管理、挪移、维护。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回收。巷道施工完毕形成工作面时移交采煤工区。 2、管理规定 ⑴有压风自救装臵必须有减压装臵和带有控制阀门的呼吸嘴。 ⑵各点压风自救装臵的每个呼吸袋供风量符合要求:

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臵每个呼吸袋供风不得少于0.3m/min,其它地点压风自救装臵每个呼吸袋供风量不得少 0.1m/min。 ⑶压自救装臵的总阀门必须常开,每个呼吸袋的阀们常闭,人在使用压风自救装臵避灾时首先打开呼吸袋阀们,然后用呼吸袋套住头部及上身即可使用。 ⑷各个掘进巷道施工时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每50米安装一组压风三通,便于安装压风自救装臵。 ⑸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臵安装高度必须以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考虑人员坐在座椅上)。 ⑹其他地点的压风自救装臵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坐在巷道底板上后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 ⑺必须及时按规定安装、维护、回收压风自救装臵,各施工单位要求及时移挪和管理好分管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33⑻各巷道负责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必须定期清洁除尘并明确专人管理,安装压风自救装臵地点保持巷道畅通,便于人员应急佩用。 ⑼压风自救装臵的压风管路要安设牢固,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保证应急使用安全。 一、隔爆水棚的安装及管理 1、隔爆水棚的安装标准 ⑴主要隔爆水棚安装在矿井主要进、回风井筒及大巷内,水棚设臵在直线平段巷道内,棚区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米的巷道断面一致,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距离不得小于50米。 ⑵根据巷道断面计算,主要隔爆水棚水量不低于400L/m,其排间距为 1.2~3.0m,且棚区长度不小于30米。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与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管路部分安装标准 1、井下所有避灾路线上必须敷设压风管路,沿途及有人工作岗点附近必须设置压风自救分支阀门。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选用标准: (1)由地面压风机房至井底主要轨道运输大巷(含-488轨道暗斜井、-920轨道巷)的主压风管路为φ159mm镀锌钢管; (2)各采区轨道巷及-820水平以下采掘工作面顺槽的主压风管路为φ108mm镀锌钢管; (3)主要运输巷的主压风管路为φ75mm钢丝骨架聚乙烯管; (4)-488水平以上的采掘工作面顺槽与采区运输巷等地点的主压风管路为φ57mm镀锌钢管。 (5)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的压风管路直径不得小于φ57mm。 (6)压风自救分支阀门统一选用φ13mmQJ型球阀,与主管路接口处使用φ13mm直通。 3、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吊挂固定间距不得超过3m,采用金属托架配合U型卡固定,不便使用托架的地点采用钢丝绳吊挂。 4、在与其它用途管路吊挂在同一侧时,应吊挂于其它管路上方。 5、管路吊挂在行人侧时,最低处应距底板1.8米以上,与该侧巷帮应保持0.05米以上距离;管路吊挂在非行人侧时,最低处应距底板0.5米以上,与该侧巷帮应保持0.05米以上距离 6、主送气管路中要下井口附近装设集水放水器;各采区开门点

应装集水放水器;各条管路最低水平点或积水不便排放点必须在管路下部装设放水阀。 7、各采区开门点分支三通前的主送气管路上应安装一个截止阀(距风源最近和最远点不受此限);各分支管路在与上级管路开口点处必须安装与分支管路直径一致的阀门,阀门额定压力不得小于1.0MPa。 8、避灾路线的压风管路上,压风自救用分支供气阀间距不超过200米;阀门设置位置应与供水管路分支阀门设在一处,间距不超过1米。 9、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埋入底板或使用高压软管。 10、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内的供水管路上必须有消音、过滤、减压装置和控制阀门。 11、压风自救分支阀门安装高度应在距巷道底板0.5米~1.5米范围内,其位置应设在行人侧。管路布置在非行人侧的,必须使用高压软管或金属管沿顶板延伸到行人侧。 12、阀门等管路附属装置公称压力不得小于1.0MPa; 13、井底车场处主压风管道上和主要轨道巷的主压风管道末端应各设置压力表一块。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规定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规定(最新)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规定 为了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正常可靠使用,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管路安装要求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由施工队负责安装。 (1)管路规格:掘进工作面及回采工作面两巷的压风自救管直径不小于4寸,其它分散用风地点管径不小于2寸。 (2)管路敷设要求牢固平直,压风自救装置悬挂后应保证减压阀下端距巷道底板1.2-1.5m(坐姿)或1.7-2.0m(站姿),管路无漏气、袋面无破损。前后5m无杂物,下部有水沟时必须有盖板。统一用直径5mm的镀锌钢丝绳或铁链吊挂。一组压风自救吊挂两处,接头用绳卡固定两头(折10cm、绳卡螺丝朝向主绳侧、绳卡固定在离绳头2cm处),一头一个,确保牢固,绳卡要统一,但在同一条巷道内的吊挂高度必须统一、整齐。安装压风自救系统的场所前后5m范围内严禁放置工具箱、材料和设备,确保人员到达压风自救场所路线畅通,接头严密不漏风。 (3)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压风自救减压阀扳手要同一方向。 (4)气源接口处要有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的维护。 (5)袋式压风自救装置上设置气水分离器,保证供风清洁,防止自救袋喷头堵塞。 2、牌板的吊挂 压风自救管理牌板要统一平行吊挂在压风管路右侧,且统一用“S”型钩吊挂。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超出填写范围。 3、安装位置及数量 (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 (2)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规范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规范 一、安装要求 1、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空气压缩机必须安装在地面,供风量满足井下发生灾变时需求并保证至少1台备用,各种安全保护装置齐全。 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 3、压风自救装置本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2626的规定。 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代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11、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二、安装要求 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现象。 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然后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安装图见图1);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30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迎头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 3、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 范围内设置一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5~8台;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5~8台。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执行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制度 签发人: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防突细则》有关要求,特对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规定如下: 一、压风自救系统管路要求 1、管路规格:掘进面及采面两巷的压风自救管路为直径不小于50mm的钢管,其他分散用风地点所用钢管直径不小于25mm。 2、管路敷设牢固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气源接口处要有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的维护,不合格罚款50元/处。 3、必须在管路上设置油水分离器(小风包),保证供风清洁,防止自救袋喷头经常堵塞,否则罚款50元/处。 二、自救袋安装标准 1、压风自救系统必须安装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 2、长距离掘进面:自掘进面全风压回风口开始,每隔50m设置一组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不少于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 3、回采工作面:①回风巷距采面上出口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进风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安装一组自救袋,以上两处压风自救袋的数量分别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确定。②工作面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5个)自救袋,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3/min。

4、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并不得影响正常通风行人。 5、自救袋的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三、躲避硐建造标准 躲避硐设在掘进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员操作放炮的地点,躲避硐数量及距掘进工作面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而确定。 1、躲避硐内必须设有供给新鲜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小于0.3m3/min,如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否则,罚款50元/项。 2、躲避硐必须设置向外开启能自动关闭的隔离门,门轴设在可能突出的方向,门墙采用砖砂结构,厚度不小于0.5米,上部要设置一个边长为15-20cm的方形通风孔,并在通风孔上设置防逆风装置,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米,深度和宽度分别为3.6米、3.6米,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小于0.5m2,具体规格在措施中注明,达不到要求罚款100元/项。 3、躲避硐内支护良好,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及瓦斯检查牌,无电话或检查牌罚款50元。 4、躲避硐内应根据避难最多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自救器。否则,对施工单位罚款50元/次。 5、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每200米设一避难硐室。 四、系统调试

压风自救装置使用管理办法

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压风自救装置使用管理办法 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要求,规范我公司井下作业地点压风自救装置日常管理,让井下工作人员都能了解、维护和熟练使用本系统,真正起到紧急避险的作用,特编写本管理办法。 一、安装标准 压风自救装置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无淋水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m以上;压风自救装置必须固定牢固,安设时必须统一高度(箱体上沿距底板的高度为1.5m左右,箱体间隔0.5m); 2、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 MPa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分贝。; 3、压风自救装置应保持连续供风。因故障中断供风,施工队组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现场安检员必须立即通知停供风区域施工人员停止作业,恢复供风后方可生产(压风自救装置停供风的不准进行割煤、支护、放炮、施工防突钻孔等一切生产工作)。 4、安装在距工作面迎头(或回采工作面)25~40m范围内(回风巷独头巷道小于40m的压风自救装置设置开路横川上风侧); 5、掘进工作面共安装3组,每组6个; 6、综采工作面安装在紧靠回采工作面两条进风巷道内,每条巷道各安装5组,共10组,每组6个; 7、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8、打钻地点每台钻机配备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0m内钻机可以共用一组压风自救装置,但必须保证足够人员使用; 9、每班应指定人员进行清扫维护,保证压风自救装置无积尘和漏风现象,压风自救装置箱体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压风自救装置必须建立压风自救装置管理牌版,并建立压风自救装置检查记录台账。 10、压风自救管理牌板吊挂在压风自救装置2m范围内,填写标准见下表: 二、使用 当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 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为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在冒顶、瓦斯特殊涌出等条件下的安全,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13条及《防突细则》的有关规定, 特对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如下: 一、安装压风自救系统的地点范围 根据雍和煤业瓦斯涌出的实际, 在下列地点安装压风自救系统: (一)煤巷掘进巷道;

(二)其他需要安装的地点。 二、压风自救系统的标准要求 (一)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距工作面40m范围内, 每组8个;煤巷掘进巷道每200~250 m安装一组, 每组5个。 (二)井下放炮地点安设一组, 每组12个。其他需要安设地点按措施要求安装。 (三)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 经减压装置后, 分设在一定数量带闸门控制的管嘴上, 每个管嘴上安设一个呼吸罩。 (四)压风自救系统呼吸罩平时卷起, 用时放开罩住人体, 阀门打开即可供人呼吸。 (五)每组压风自救系统, 可安设5~12个。每个呼吸罩的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3m3/ min。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及管理要求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及管理要求:(一)压风自救系统安装 1、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由施工单位自行安装,并负责使用、维护、管理。 2、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位置: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40m处。 3、压风自救系统具体安装要求: 压风自救系统中自救袋的数量要大于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鉴于副平硐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自救袋的安装数量不得少于20个,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 1)压风自救袋与喷嘴之间应用专用卡带或卡箍卡牢,严禁用铁丝绑扎。每个自救袋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2)压风自救袋与喷嘴之间的闸阀必须正对巷道,便于开、关。 3)每组压风自救系统都必须与压风管相连且保证正常供风。 4)每组压风自救系统自救袋与喷嘴连接处、喷嘴及喷嘴闸阀、压风自救系统横管连接处、横管通过高压软管与巷道内压风管连接处等连接点必须确保完好、牢固、不漏风。 5)压风自救系统横管与巷道内供风管的连接软管必须使用高压软管。 6)压风自救系统应平直吊挂在巷帮上,供风横管距底板1.8-2.0m。 7)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下方前后5m 范围内不得存放材料及任何杂物、积水等影响正常使用。

8)设置一块压风自救系统管理牌板,牌板紧贴压风自救系统吊挂,牌板上沿与压风自救系统横管在同一高度。牌板上要明确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组数、规格、维护人员、责任单位等要项内容。其它需要安装压风自救系统的地点同样遵照执行。 9)压风自救管理牌板的填写,应用白板笔,严禁使用记号笔,当字迹不易擦洗时,用棉纱沾酒精清洗,不得用小刀,指甲乱刮乱划。 10)压风自救管理牌板的填写应字迹工整,不得潦草、乱涂改。 11)压风自救系统有水积聚影响供风的,必须在高压软管与巷道供风管之间安设放水器。 12)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先将所有自救袋、喷嘴及喷嘴闸阀、各连接横管等组件安装吊挂好并全面检查后再通过高压软管与巷道内的压风管进行连接,严禁带压进行安装。 (二)压风自救系统维护、使用、管理 1、施工单位队长是压风自救系统、安装、维护、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班跟班队长是压风自救系统当班责任人,各单位指定的专人是压风自救系统维护、使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2、施工单位必须指定压风自救系统管理责任人,责任人负责每班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维护,认真填写管理牌板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 3、施工单位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周必须对压风自救管理牌板及自救袋擦洗一遍,不得有积尘。 4、所有安设压风自救系统的施工单位必须自行根据需要在月度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装管理标准和办法。 一、责任分工: (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哪个单位的卫生区或管辖区域,就归那个队组管理(包括自救装置卫生、损坏、丢失、漏气或板牌管理)。(二)通风队负责井下压风自救装置的维护,若管理队组所管辖区域的压风自救装置出现损坏或丢失,由所在区域的管理队组提前通知通风队在井下现场交由通风队维修安装处理,通风队安装处理完后,重归管理队组管理,并按照损坏严重情况对所在管理区域队组责任处罚。(三)通风队负责在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地点铺设压风管路(包括压风主管路的吊挂、三通阀门安装和软管连接),保证压风管路有足够的 风压。 (四)通风队负责监督、检查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完好情况,制定安装标准,指定安装地点,协调好压风自救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安装规定: (一)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二)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 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三)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通风队负责管路的安装和维护,各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使用和监管。 (四)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为|?150 ㎜;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掘进工作面为|?89㎜;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89㎜。 (五)掘进工作面自掘进工作面迎头40m范围内设置三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数量为6个。 (六)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在距采煤工作面25~40m 范围内设置各4组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个数为6个。 (七)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自救装置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装置底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作业队组管理监管,丢失照价赔偿。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时,压风自救装置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装置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压风自救装置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 (八)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间隔5m吊挂固定一次,;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要设有总阀门。 (九)各采掘队必须保证所负责区域内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性和使用的规范化,凡压风自救系统存在有无气、漏气或自救装置损坏的,根据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一、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1、压风自救系统是指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 2、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面罩破损(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并能在10min内启动。压风自救系统可以与生产压风系统共用。 4、压风管路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5、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压风出口压力应为0.1~0.3MPa,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 6、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压风管路上,通过防护袋或面具向使用人员提供新鲜风流的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7、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

镀层应均匀、牢固。 8、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9、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材料应符合GB2626的规定,配有防护袋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 10、避灾人员在使用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11、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声不大于70dB(A)。 12、任何不得无故损坏装置,无装置或装置损坏的,对责任人处罚200元。 二、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 (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地点和数量及要求 1.安装地点和数量 (1)矿井主要轨道巷和主要皮带巷、采区轨道巷和皮带巷每20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装置内呼吸嘴数量不少于5个。 (2)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50m范围内设置两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个自救呼吸嘴,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不少于5个自救呼吸嘴。然后每20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不少于5个自救呼吸嘴。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三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

关于压风自救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关于压风自救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井下压风自救装置的管理,规范、理顺 压风自救装置安装、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完善压风自救的安装标准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经研究,特制定我矿压风自救装置管理规定,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安装标准 (一)安装地点 1、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及爆破时撤离的人员集中地点。 2、采区避难硐室内及突出区煤巷掘进工作面的避难硐室 内。 3、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 4、岩巷掘进工作面在距迎头25~40m的巷道内安装一组,至少可满足8人使用。(二)安装标准 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 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 2、加强压风自救装置安设管理,保证使用方便。压风自救装置安设地点不得放置任何设备、物料,压风自救装置与主管联接处离地高度要求在1~1.2m; 3、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实用文档

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 4、煤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40m及爆破撤人地点所安装的一组压风自救至少可满足8人使用;掘进工作面巷道内每隔50m安一组,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 5、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内每隔50m 安装一组,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爆破地点压风自救数量可满足工作面撤至该地点的全部人员使用。 6、采区避难所避难所内设置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器的数量根据设计避难的人数确定,工作面避难所压风自救装置、隔离式自救器数量应当能够满足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避难所最少不能少于20个,压风自救装置与主管联接处离地高度要求在1.4~1.6m, 压风自救装置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min。 7、压风自救系统必须保持连续、正常的风量供给,使用时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min。 二、责任划分及管理33 1、压风自救装置的管理原则是“谁使用、谁安装、谁维护、谁管理、谁回收、谁负责”。 2、需要安装压风自救的单位,由本单位材料员按照材料领取程序到矿供应科领取。 3、各使用单位安装压风自救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标准安装、管理、使用。 实用文档

压风自救安装管理规定

马场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平安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平安,促进煤矿平安生产,结合我煤矿平安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矿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与管理规定。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2、"煤矿平安规程"〔第437条、第438条、第439条〕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平安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6条 4、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 390—1995) 5、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一采区平安设施设计 二、安装要求 1、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空气压缩机在满足供气需要的同时,要至少有1台备用 2、空气压缩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平安规程"等规定要求的压力表、平安阀,油润滑、水冷压缩机必须分别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平安保护装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平安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平安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 3、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空气压缩机油。

4、压风泵站所有设备必须具有产品生产合格证,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有直通调度室的。 5、压风管材应使用钢管,钢管规格满足区域供风强度和风量要求,压风量满足供风区域人员紧急情况需要〔每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 6、安装要求 1〕压风管路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严密、不漏风;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应安装油水别离器,定期排放。 2〕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当到达以下要求: ①压风自救装置〔标准见附件〕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和避灾路线巷道的压缩空气管道上,间距不大于100m。 ②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戒备人员所在的位置、避难峒室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 ③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应量不得少于0.1m3/min;且压风自救装置的数量应能满足效劳区域人员的需要。 ④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阔、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使用压风自救装置。 3〕其它矿井采掘作业地点、避难硐室及避灾路线巷道均需安装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距不大于100m。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5篇)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机电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安装。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80㎜。 3、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____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____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____个)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____个)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____个袋)。安装距离超过规定,对责任单位罚款____元,少安装一个压风自救袋对责任单位罚款____元。 4、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____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____个)压风自救装置;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____个;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____个)压风自救装置。安装距离每超距1m,对施工单位罚款____元,每少一个压风自救袋罚责任单位____元。 5、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自救袋的安装高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最新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最新标准 1、原理: 固定式永久性压风自救装备: 为隔绝式防护装臵,当煤矿井下出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突出时,避灾人员应立即跑至压风自救装臵处,解开披肩防护袋,打开球阀开工,迅速钻进披肩防护袋,其压力达0.09Mpa左右,对袋外空气形成正压,而袋外有害空气压力低,不能进入防护袋,使避灾人员不致受侵害。披肩防护待材料具有不漏气、阻燃和抗静电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 压气源压力:0.3~0.7MPa 输出压力调节范围:0.09MPa 单个装臵的耗气量:150~200L/min 供气方式:连接压风系统或单独配气站(地面) 减压噪声:≤85dB 操作方式:手动调节、操作 重量:0.5kg 空气压缩机: 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臵安装。 【主要技术参数】 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

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 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 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臵供气阀门。2、压风自救系统标准 1. 基本要求 (1)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臵一压风三通阀门装臵,回风巷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进风巷在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臵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 (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臵一压风三通阀门装臵,然后每500m设臵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100m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迎头向外每隔500m和放炮警戒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 (3)采区巷道每500米要安设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并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 (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突出区域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臵压风自救装臵。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之215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制度 签发人:胡德进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防突细则》有关要求,为保证压风自救系统统一管理及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安装标准及管理制度。一、压风自救系统管路要求 1、管路规格:掘进面及采面两巷的压风自救管路为直径不小于50mm的钢管,其他分散用风地点所用钢管直径不小于25mm。 2、管路敷设牢固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气源接口处要有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的维护,不合格罚款50元/处。 3、必须在管路上设置油水分离器(小风包),保证供风清洁,防止自救袋喷头经常堵塞,否则罚款50元/处。 二、自救袋安装标准 1、压风自救系统必须安装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 2、长距离掘进面:自掘进面全风压回风口开始,每隔50m设置一组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不少于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 3、回采工作面:①回风巷距采面上出口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进风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安装一组自救袋,以上两处压风自救袋的数量分别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确

定。②工作面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5个)自救袋,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3/min。 4、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并不得影响正常通风行人。 5、自救袋的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三、躲避硐建造标准 躲避硐设在掘进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员操作放炮的地点,躲避硐数量及距掘进工作面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而确定。 1、躲避硐内必须设有供给新鲜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小于0.3m3/min,如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否则,罚款50元/项。 2、躲避硐必须设置向外开启能自动关闭的隔离门,门轴设在可能突出的方向,门墙采用砖砂结构,厚度不小于0.8m,上部要设置一个边长为15-20cm的方形通风孔,并在通风孔上设置防逆风装置,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和宽度分别为3.6m、3.6m,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小于0.5m2,具体规格要在施工措施中注明,达不到要求罚款100元/项。 3、躲避硐内支护良好,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及瓦斯检查

单位公司企业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安装使用及管理制度

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安装使用及管理制度一、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及管理 压风自救装置,由通防科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1、在采面机巷、风巷距工作面25〜50m处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为10个呼吸袋,采煤工区保证压风自救装置在距工作面25〜5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避难硐室内安装的压风自救装置,按设计安装,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 3、采面顺槽压风自救装置安装距离不超过5m,其他根据现场工作实际采煤队申请由通风队安装。 4、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由采煤工区进行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并随着采面的回采及时向外挪移,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后及时回收,发现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二)、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1、在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50m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并不得少于10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置,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置距迎头在25m—5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每个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

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 3、在掘进巷道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不少于12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由巷道施工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 4、掘进巷道的压风自救装置由施工单位管理、挪移、维护,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回收,巷道施工完毕形成工作面时移交采煤工区。 (三)、使用管理规定 1、所有压风自救装置必须有减压装置和带有控制阀门的呼吸嘴。 2、各地点压风自救装置的每个呼吸袋供风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压风自救装置的总阀门必须常开,每个呼吸袋的阀门常闭,人员使用压风自救装置避灾时首先打开呼吸袋阀门,然后用呼吸袋套住头部及上身即可使用。 4、掘进单位在巷道施工时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每50米安装一组压风三通,便于通防工区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5、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必须以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考虑人员坐在座椅上)。 6、其它地点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坐在巷道底板上后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

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标准 - 副本

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标准 为了规范压风自救系统系统的安装,以便于管理和使用。现对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规定如下: 一、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范围: 1、巷道自开口每隔50m安装一组(5~8套)压风自救装置,距正头25~40m处安装一组(8套)压风自救装置。 2、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8套)。回风流有人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根据现场作业人员数量确定呼吸袋数量)。 3、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10个,工作面每推进15m移动1次;向外每隔50m安装一组(5套)压风自救装置;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15个,工作面每推50m移动1次;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8套)压风自救装置。 二、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标准: 1、巷道每隔50m处的压风管路上安装一个带阀门的三通。固定压风管路至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40m。 2、压风自救装置与三通之间用1~5m的高压管连接,采用快速接头,高压管及压风管路要吊挂平直,不得有缠绕盘旋情况出现。 3、压风自救装置的横供风支管距巷底的高度:人员站立使用时

高度2.0~2.2m,人员坐姿使用时高度1.2~1.4m。坐姿压风装置须设置0.4~0.5m高座位。 4、压风自救装置应吊挂在巷道帮上,距巷帮距离大于0.3m。 5、压风自救装置安装位置避开低洼积水、机头、机尾等地点。 6、压风自救袋用卡子固定在竖供风支管上,自救袋应从中间向两边折叠安装,不能有缠绕现象。 7、每个自救器的滤芯必须把下面的螺丝上紧,调整滤芯使供风量为0.1~0.3m3/min(7~10秒把自救袋充满气),不能出现滤芯松动现象。 8、自救袋要垂直于巷道,并保持干净整洁。 9、压风自救装置的手柄方向与巷道方向平行。 10、压风自救装置下面不得存放任何物料或杂物。 11、压风自救装置进行挂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每班检查一次。 12、2015年5月底前,由通风矿长、机电矿长具体负责对现有不合格压风自救装置整改完毕。 贵州恒盛西南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4月2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