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72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

适用专业:经管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财政与税收是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将财政学与税收学的有关知识与国家财政与税收政策、企业的具体业务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既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政策分析,又有实际的业务知识,是一门实用性、政策性较强,对从事实际经济活动有重要使用价值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充分认识国家财政、税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税种的计算,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2.掌握主要税种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法。

4.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录像、英特网等手段。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要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注重课堂讲授的理论的循序渐进,注意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结合和运用,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授课时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案例分析,课后适当布置作业,以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与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现行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有关内容作较为切合实际的说明。

大纲正文

财政篇

第一章总论学时:12学时(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及产生与发展

2.财政职能

3.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重点:财政概念,财政的职能,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难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的基本概念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一、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三)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

二、财政的作用

第三节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一、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

二、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

第二章财政收入学时:12学时(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收入及形式

2.财政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

3.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国有资产收入

5.公债收入

重点:财政收入概念、原则、财政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和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难点:财政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概念

二、财政收入形式

三、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四、财政收入原则

五、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国有资产收入

一、国有资产收入及形式

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第三节公债

一、公债概述

二、公债发行

三、公债偿还

四、公债管理

第三章财政支出学时:9学时(面授3学时,自学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支出概述

2.财政支出趋势及理论解释

3.购买性财政支出

4.转移性财政支出

重点: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原则和政府采购制度。

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和政府采购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二、财政支出范围

三、财政支出原则

四、财政支出的分类

五、财政支出形式

六、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财政支出增长的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二、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

三、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

第三节购买性财政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科教文卫支出

四、政府投资性支出

五、政府采购制度

第四节转移性财政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二、财政补贴支出

三、税式支出

第四章政府预算学时:9学时(面授3学时,自学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政府预算概念、组成及组织形式

2.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

3.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重点:政府预算的概念、种类、组成及分税制。

难点:分税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府预算的概述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二、政府预算体系与预算年度

三、政府预算原则

四、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国家决算

一、政府预算的编制

二、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

三、政府预算的执行

四、国家决算

第三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和原则

三、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沿变

五、分税制

第五章财政政策学时:6学时(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政策及构成要素

2.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重点:财政政策概念及内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财政政策目标

三、财政政策手段

四、财政政策效应

五、财政政策类型

第二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手段

四、货币政策效应

五、货币政策类型

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税收篇

第六章税收原理学时:6学时(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税收原理

重点:税收概念、特征、分类、税收原则、税制要素

难点:税收概念的理解,税制要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税收原则

第三节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第四节税收制度

第七章流转税学时:9学时(面授3学时,自学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增值税、消费税

重点:增值税、消费税的基本内容

难点:增值税、消费税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流转税概述

第二节增值税

第三节消费税

第八章所得税学时:9学时(面授3学时,自学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重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难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

课时数分配表:

考核方式与评分说明: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试卷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与计算题等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和判断错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与计算题则重点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测验成绩占70%,按百分制计分。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和听课笔记完整程度。

推荐教材:王晓光主编:《财政与税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参考书目:

1.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2.邱华炳主编:《现代财政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3.储敏伟、杨君昌主编:《财政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4.陈共主编:《财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5.张馨等著:《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蒋洪等著:《财政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9月;

7.平新乔著:《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4月;

8.哈维·罗森著:《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执笔人:佘明龙(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