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海南中学三亚学校公开课《沟通中外文化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部编版海南中学三亚学校公开课《沟通中外文化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课标: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目标:知道张骞通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难点: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葡萄),同学们吃过葡萄吗?那在座的各位同学比秦始皇幸福,因为葡萄是西汉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在此之前,别说吃葡萄,人们见都没见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起去探索这古老而又意义非凡的商道。接下来,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回答最多问题的小组将得到葡萄作为奖励,希望各位同学积极踊跃发言。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3个子目,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字读什么呀?(在黑板写下骞字并注音),读骞,不会的同学在课本上注音。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范围(板书)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西域到底是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62页第一段,找出并将西域的地理位置画出来。我们说,在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光、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其实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两句诗“劝君更进一步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是当时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说明了当时阳关、玉门关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西域是很荒凉的。

2、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西汉初年的西域,有许多小国,受到了匈奴的控制和奴役,使得西域的小国

都很痛恨匈奴,其中有个大月氏国,匈奴把大月氏国首领杀害了,并且匈奴把大月氏国首领的头骨拿来作为喝酒的器具,十分残忍,因此大月氏人都很仇恨匈奴。匈奴还经常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起进攻,使得汉王朝十分的被动,深感危机的汉武帝立马在全国颁布招贤令,想要找到一名使臣代表大汉王朝去到大月氏,联系大月氏与汉王朝一起夹击匈奴,彻底根除匈奴这个隐患。那么,是谁成为了这名使者呢?(生:张骞)

没错,就是张骞,我们先来简单的认识一下张骞,张骞是一名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原来是一名郎官,什么是郎官呢?同学们可以看到课本63页下方的小字部分,郎官就是平时负责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外出时伺候车骑的,因为屡立奇功,封为博望侯。

同学们可以看到PPT上的这幅图,在课本第62页,这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是最早张骞出使西域的图文资料,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这幅图可能与历史不是完全相符的,但是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并且从汉武帝在马上叮嘱跪在地上的张骞,可以看出汉武帝很重视张骞。

3、张骞通西域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张骞,你就是代表大汉王朝的使者,请同学们根据接下来播放的张骞通西域的视频结合课本62-64页,找出:1、你出使西域的目的;

2.你出发的时间;3、你遭遇的困难;4、你出使归来的成果。(播放视频)

师:好,同学们,视频看完了,请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下,张骞一共出使西域两次,那么这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去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那么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生:公元前138年)结果呢,第一次出使西域达到了目的吗?(生:没有)我们说由于大月氏西迁许久,安居乐业多年,已经不想再打战了,所以第一次出使西域没有完成任务,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一无所获吗?(生:不是)那么他收获了什么、或是知道了什么呢?(生:把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来往的愿望和汉武帝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的西域,带着所知道的信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呢(生:与西域建立友好关系),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公元前119年),那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达到目的了吗?(生:达到了)我

们说由此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沟通了西域。

4、张骞精神

师: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生:被匈奴人扣押十余年,语言不同,环境艰苦,缺衣少食。

师:面对被匈奴人扣押,张骞始终不忘使命,遇到众多困难,也不屈服。由此我们可以学习到张骞什么样的精神呢?

生:不怕艰难险阻,坚强勇敢,有胆有识,不屈不挠。

师:面对困难,张骞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我们要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不被困难所打倒。

5、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带着联络大月氏的任务,张骞开始出使西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两则材料来分析。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师: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汉王朝与西域是几乎没有来往的,但在张骞通西域之后,加强了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这就是张骞通西域的第一个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