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公路交通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山区农村,公路交通支撑着人才和物质的流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公路运输发展的动力和支持,只有当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时,才能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因此研究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对于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改善投资环境、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明确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内涵和构成,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及论述。

关键词:公路运输;区域经济;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能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交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数十年的经济建设实践证明,交通和国民经济在多方位、多层次上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区域,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交通的发展来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公路交通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我国公路运输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它运输方式。要减少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发展农村经济、山区经济,更需要依靠公路交通的发展,深入山区、农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以强大的运输能力、快捷的运行速度、灵活的运行方式等运输特性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运输的能力和内容。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偏远山区城市,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更显关键。交通建设若过度超前,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同时又会破坏经济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目前在我国,交通投资多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如果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公路运输系统承担着国土开发、区域间联系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国力和区域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

社会发展、公路运输自身发展与改革差异等条件的制约下,公路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方案的制定,需要以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依据。因此,如何使公路交通和经济协调发展是各地共同关心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目前,对公路交通的研究多注重对大中城市和干线道路运输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中小城市、山区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的研究。恰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依赖公路交通建设的带动,同时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及地理环境亦限制了公路交通建设投资和发展环境。这就迫切需要对公路交通的发展进行研究,使其规划、投资和建设更科学合理,更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1.3研究内容

本文阐述了公路交通系统的构成、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区域经济系统的构成、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特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包括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2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交通运输既是人类地域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保证,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研究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对于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改善投资环境、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公路交通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进步与满足需求的产物,它以一种主导产业的身份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有所不同,既分工合作,又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路交通是以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以汽车作为主要运载工具的运输方式,涉及国际、城间、城乡、市内道路旅客、货物运输方式等多种运输组织形式。公路运输以其快捷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区域或区域之间实现全方位联系的纽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它四种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公路运输具有运送速度快,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的特点

3、公路运输具有涉及面广,深入腹地,便于普及

2.2区域经济系统分析

区域经济是由空间资源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地区经济与国名经济的桥梁作用。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即该地区内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活动。

区域经济一般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三个共同特性。整体性表现为:区域经济系统由诸多要素和子系统共同组成,包括人口、资金、市场等要素,涵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子系统,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各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及子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开放性体现在与外界环境有着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务流的交换,区域经济的开放性与交通密切相关,区域的物流、人流、能源的交流都是通过交通来实现的;动态性是指区域经济经常处于变化和演进过程中,各个区域子系统随时间的推移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也在演变。

2.3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系统由诸多要素和子系统共同组成,包括人口、资金、市场等要素,涵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子系统。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因此公路运输是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具体表现为图2-1:

2.3.1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优势,以及它在国防、开发边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防巩固、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公路交通从以下几方面影响经济活动:

1、公路交通参与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公路交通运输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提供运输、装卸、储存等服务产品的过程,直接创造劳动收入、税收以及利润等国民收入,是经济的直接产出和价值创造部门,这就是前向的推动作用。其次,公路交通通过为其中间投入的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对经济有后向拉动作用。公路交通在进行基础设施监视和生产运营过程中,消耗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国民经济相应的各产业便因此增加了产出。

2、公路交通优化生产力布局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可促使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按合理的比例相结合,把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公路交通是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公路网络将各经济区域通过运输线路联系在一起,是各经济区域赖以实现相互之间运输联系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快捷的公路网可消除区域关联的障碍,扩大企业生产和商贸活动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间的广泛交往,从而是生产力布局得以优化。

3、公路交通能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经济成长过程。公路交通系统与其它产业的前后向关联程度非常高。公路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产业存在,必然要与区域内的其它产业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体现在公路交通影响着其它产业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公路交通的生产运营为工业、贸易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运输、装卸等服务,使相关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得以扩大经济规模,进而增加产值。

4、公路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旅游资源依赖旅游者光顾而产生效益。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交通的便利程度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我国不少重要旅游区(点)的专用联系路线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降低,游客进出受到限制。而公路建设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因此公路旅游交通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短途运输方式,其特点是灵活、方便,能深入到旅游点内部,短途旅行速度快。

5、公路交通行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公路交通行业的建筑和运输活动,作为交通行业中间投入的产品的生产活动,以交通行业产品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活动,以及因消费增加而扩大生产的经济活动等,都必须有人力的参与。因此,发展交通运输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使交通行业成为接纳社会劳动力的重要部门。

s、公路交通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公路交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发展农村公路,能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打破了农村地区自然封闭状态,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效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2.3.2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作用非常巨大。首先,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以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为前提,这些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将引起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其次,区域经济水平的上升,说明区域实力的提高,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自身的建设中,区域交通运输更是区域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影响交通运输的规模

公路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产业部门,为需求的满足而存在,在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而发展。任何时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对人、物空间位移的需求,正是运输市场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没有运输需求,或者缺乏运输劳动对象的运输业是难以想象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加速时期才出现了交通业发展的高潮阶段。因此,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规模始终是运输业发展规模的一个最基本的界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支持运输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先进的运输系统使发展中国家的运输系统相形见拙,但先进的运输系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技术、资金和人力,这都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条件。交通运输业毕竟是一个需大量资金才能发展的产业。公路的修建若没有全社会的投资,就不会有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不会有质量的提高。

3、经济结构的演变影响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

在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规模、运输结构的演变和经济结构的演变相伴随。公路和航空运输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变化虽然因各国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的快慢而有所差别,但从这种变化的实质看,却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结构的演变。

4、生产力布局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在发展运输业的过程中,离不开运输的合理布局,如运输线路的分布、运输企业的选址、站场位置的选取等,都被当作运输布局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生产力布局对运输布局的制约和影响。在规划一条新路时,总要想到如何把城市与城市连接起来,把生产地与资源供应地、消费地连接起来,同时用各种方法研究其能否有足够的货流和客流,或根据线路的位置确定线路的等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路网就越稠密。因此,发展运输业时,必然充分研究生产力布局的决定作用。

5、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大小、人口数量各异,人口的分布也各具特点。这就决定了人口流动的数量、方向和范围不可能相同。运输发展的模式、规模也必然要适应这一需要,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限时,航空旅客运输的发展步伐难以超越这一需求的限制,客货运输非常依赖公路交通运输这一模式。

2.3.3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环节功能的提高都波及下一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并逐次传递下去,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网。在适当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使双方协同发展,共同向更高水平演化。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

图2一2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图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如图2-2所示。图中可见:

(1)公路运输系统功能的提高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

(2)公路交通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提高,可以带来运费降低、区域可达性提高等直接效果,并引起区域产品成本下降、产品市场扩大、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增强等一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使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从而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

(3)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加强,可以加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4)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位优势,增加对投资的吸引力,带动本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公路交通与城乡经济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相互的,构成反馈环。一方面,城乡公路交通的发展通过增强城乡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加大系统的非平衡性及强化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来加强城乡经济的集聚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城乡经济各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增大。同时,公路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区位优势,增加了对投资的吸引力,从而带动了本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开

发,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城乡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

2.4结论

公路运输作为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对区域经济系统的结够和功能都有较大的影响,而区域经济水平也决定了公路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二者不可分割。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发达区域对人口吸引力以及落后区域对人口的推出力共同作用,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大规模的中西部人口流向东部,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人口。 在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不足。 2、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人口迁移究竟能否促进迁出地与迁入地共同发展,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有观点认为人口往发达地区迁移,为发达地区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为其城镇化节约了成本,而在迁出地,由于人口的流出,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这种负面影响远小于对东部迁入地区的正面影响。 因此,总体来看是有益的。 也有观点认为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大量的人口迁入使地区人口剧增,城市住房、交通、环境、能源

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导致人口分布失衡以及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的上升。 从对迁出地的影响看,人口迁移不利于农业发展,并且加快了农村老龄化速度。 二、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1、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 我国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部地区,但经济发达省份大都位于东部。 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东部地区在出现用工难的情况的同时中部地区失业率却持续攀升。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中西部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大量劳动力的流出导致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2、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第一产业,尽管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但绝对量却在增加。 而且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了一些技术门槛低的产业。 大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国民经济没有产生足够的贡献,这说明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 3、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因此,劳动力的素质可能会成为在将来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特别是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需要更多受过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经济联系(一)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一) 【学习目标】 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世界经济联系 1.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和经济。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背景:战略的实施 2.举措: (1)对口 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和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力度,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和的联系日益密切,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东部地区企业在与西部地区企业合作中,在输出、、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尤其是通过合作,西部地区丰富的得到了合理利用。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把、、、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的总体布局。 【合作探究】南水北调的影响 调入区:

调出区: 【课后习题】 1.2010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横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A.世界最大的国际军事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2)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成员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与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2.截至2011年我国西部大开发已实施了10余年了,要保证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性,必须努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发展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产业,走一条现代化、工业化的路子,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双选)()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回补地下水 B.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长江河口海水倒灌 6、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开工建设,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读我国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问 题的具体措施。材料中提及的南水北调东线 输水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的原因 是。中线调水的在, 该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 是。 (3)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 较,东线工程的优势条件是:;(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A.秦岭B.昆仑山脉C.巴颜喀拉山脉D.祁连山脉 (5)跨流域调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有(至少两点):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迅猛的、飞跃式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式的奇迹”,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区域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劳动力结构、国家政策等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许多地区日益突显出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统计的数据,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中部地区的2.5倍,西部地区的3.2倍,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违背了我国和谐发展战略,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与国家经济的统一,更不用说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因此探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进而找出区域差异扩大的原因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切关注、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资本的角度探索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 (一)资本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方式与变量 在今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的观点之中,资本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和制度等经济变量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的。 1.物质资本:也就是有形的无智资源,比如厂房、机械设备、原材料和货币资金。 2.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i】。 3.技术:关于劳动工具的规则(即制作方式与使用方法)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劳动工具的效率性、目的性与持久性。日本战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的成功案例让学者们认识到,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尤为重要。 4.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又提出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下进行的,制度因素应是经济增长分析中不可割舍的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在拉大,这与制度不无关系。

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除了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外,还应该更多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调研,发现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通过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使现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方向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率,还应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的依赖程度,避免“非均衡发展”向“畸形发展”的转变,消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主要观点述评。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经典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现有资源的稀缺性为视角,对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产道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和倒U 型发展理论等。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论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时,还是会遇到以下问题: 1.缺少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它们都未能阐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度”,即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并不明确。为此,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之间谁更具有较高的效率。虽然这一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等领域,难以通过实证分析对此作出回答,但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却显得至关重要。 2.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存在分歧。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方面。比如,佩鲁不主张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赫希曼与缪尔达尔则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而在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上,赫希曼与缪尔达尔也存在分歧,赫希曼认为,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会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缪尔达尔则正好相反。至于“倒U 型理论”的支持者们,他们则完全不相信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忽略了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对发展对非均衡的依赖性较为关注,在这些理论看来,无论区域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非均衡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区

1.4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第一课时就围绕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当然重点我选取其中之一进行重点分析,力求让学生形成一种模式,分析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基本思路,在分析对地理环境影响时,让学生形成一种答题的模版。材料基本上也以书本上的阅读为主,答案都以开放式为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从中获取所需知识 2、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达到一种生动起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树立事物都具有两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我国的区域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怎么样使得各区域都能协调的健康的发展呢?今天一起学习下-----区域经济联系首先我们了解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教师再讲解P24阅读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比如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东西部的联系。学生阅读回答: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东西部除了在经济中的合作之外还表现有资源的调配和产业转移(放映幻灯片)学生阅读幻灯片了解我国资源分布情况,从而引出我们的资源跨区域调配。1、分析调配的原因2、主要工程3、调配的意义。 让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形成基本分析思路(看幻灯片)。然后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放映幻灯片)学生读图,回答南水北调的线路等几个问题,教师以图来分析3条线路。(放映幻灯片) 学生活动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的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开放性为主)分析中形成一种答题模版,对意义类型的问题怎么回答,对影响类型的题目怎么答题。 最后留作业让学生自己对另外两种资源调配中的问题、路线、意义等按照本节所讲自己整理。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29讲区域经济联系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

区域经济联系 一、选择题 (2019·聊城模拟)河西走廊酒泉附近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量达26 670兆瓦,是我国获批建立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7年6月,酒泉至湘潭±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投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据此回答1~3题。 1.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A.两端降水自西向东递减B.东端土壤结构疏松 C.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D.东端城市化进程慢 2.酒泉风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策略是( ) A.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 B.关闭区域内火电站等,尽量减少其他电源数量 C.对风电基地风能资源进行拆分建设,扩大开发范围 D.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扶持零配件装备企业 3.酒泉风电基地以及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影响是( ) A.降低输电线路沿线土地的经济价值 B.运行增加噪音、电磁辐射等污染 C.湖南省变为煤电东输长三角的主要省区 D.改变了我国人口流动大方向 解析:第1题,酒泉风力资源丰富,而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据此可知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第2题,酒泉风电基地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对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第3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会增加噪音,并产生电磁辐射等污染。 答案:1.C 2.A 3.B 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有学者提出将西藏的水调往西北地区的设想。读藏水北调设想线路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5.设想中的藏水北调工程以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有( ) ①可自流到西北②水源充足 ③距离较短④水质洁净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6.藏水北调设想线路若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可能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②台风灾害频繁 ③人口外迁量大④跨越河流多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4题,雅鲁藏布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以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故该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所处纬度较低,故不会发生凌汛;该河流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原因是不断有径流汇入。第5题,以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是因为雅鲁藏布江水质洁净,水源充足;该工程线路经过山脉,因此水不可能自流。第6题,由图可知,藏水北调设想线路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跨越河流多;该设想线路经过地区人口极少,不需要大量外迁人口;该线路所经区域无台风灾害。 答案:4.D 5.D 6.C (2018·高考全国卷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9题。 7.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 8.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 9.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

应用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 战略与布局调整 一、前言 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的成就 1、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世纪之交,为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西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序幕。在统筹解决其他“问题”区域的 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的区域战略不能够仅仅追求缩小东西经济差距,而是要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驱动,由此,形成了四大区域板块共同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贯彻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又进一步认识到要增强各区域发展活力,而必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细化、实化、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增长极。随着对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定位,我们又拓展和完善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陆海统筹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至此,我们形成了覆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区域间的协调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2、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久活力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而是“万马奔腾”、“协同并进”,不仅传统先行地区进一步焕发青春与活力,尤其是一批地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陆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有效地化解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了中国经济活力。如中部地区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形成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满活力的六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通过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了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国家还鼓励一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模式。如在上海浦东、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上,增设了天津滨海、沈阳和山西综改试验区,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试验区。 3、增强了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中,“区域发展的状况逐渐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东中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的差距开始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据 ,“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比东部地区快0.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自2007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继续呈“东慢西快”的格局。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7.8%,25.8%和24.2%。就各区域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18.8%、17.2%提高到2012年的20.2%、19.8%,提高了1.4~2.6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自2005年起扭转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