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债务契约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债务契约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债务契约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债务契约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债务契约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摘要:债务契约假设是实证会计理论的三大假设之一,已经被大量实证研究所证明。债务契约的不同性质是否会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其差异又有大多,值得深入研究。以2008-2010年间三年中a 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不同性质的债务契约对盈余管理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债务契约对于盈余管理幅度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债务契约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便是盈余管理。

西方学者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盈余管理的终极动机是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说到具体的动机,又多种多样。其中,契约动机是很重要的一个。而在契约动机中,债务契约动机又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债务契约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越大,管理层将未来期间的报告盈余转入当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假设为债务契约动机提供了理论的依据。而很多已经进行过的实证研究都对其进行过检验。然而,债务契约又有多种不同的性质。那么,不同性质的债务契约对盈余管理幅度的影响是否一致?不同的债务契约是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其差异

试论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的思考建设.doc

试论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的思考建设-论文摘 要:2006年最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其中债务重组具体准则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核心内容回归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规定。而对1998年准则废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基于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探索。从完善证券监督法规、审计监督以及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债务重组;盈余管理 一、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在国外会计学术界有着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它们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当财务报告被用来传递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时,准则也就必将允许公司管理当局在财务报告中采用职业判断。同时,审计存在缺陷,盈余管理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准则只有强调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此牵制并规范盈余管理。但是大部分相关研究停留在学术层面,对于指导准则的制定起到的作用依然有限。当前,国外研究在理论和实际的磨合中一直致力于如何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来解决财务报告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以及决定允许公司管理当局在编报财务报告时拥有多大程度的职业判断(尝试对盈余管理的程度予以定量的规定)。这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及证券监管现状是吻合的,也对国内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摸索中。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市场主体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依然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的债务重组准则和盈余管理的研究基础和结论也与发达国家有很多不同。 国内学者的研究普遍表明,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指向作用。当债务重组损益可以成为利润组成时,诱发了部分企业疯狂的重组行为,为当期产生巨大利润一举扭亏为盈;当债务重组损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时,企业又开始通过资本公积补亏等方式进行隐性盈余管理。也有学者对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提出质疑,认为应当比照坏账损失处理;并且重组损益不应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应该分期摊销。作为博弈双方,愈发复杂的规定会让盈余管理愈发隐蔽,唯一能做的是在法规和披露上双管齐下,合理疏导将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当前,我国学者的规范研究依然集中在如何加快会计准则建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下旬·93· □一、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组织形式以及公司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 Cho 和Myeong-Hyecn (1998)研究发现,企业的股权结构显著影响企业的价值。Meconnell 和Servaes (1990)研究了托宾Q 值与内部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 发现内部股东持股比例低于40%~50%时,两者同方向变化;内部股东持股比例超过这一界限后,两者反方向变化。Nagar 、Nandat 和Wysocki (2000)分析发现,内部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内部股东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越容易趋于一致,但当内部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界限之后则结果刚好相反。 Bushman 等(2000)则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反向关系,认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权结构越集中,并且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越低。Edward 等(2001)选用了1988~1994年的911家日本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研究法人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对盈余信息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法人的监控作用,盈余信息质量同法人相互持股程度正相关。La Porta 等(1998)发现大股东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Francis 、Schipper 和Vincent (2002)通过对美国公司的研究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将会降低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oseph 等(2002)研究了东亚地区977个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与盈余信息质量的关系,发现集中的所有权结构、金字塔式和交叉持股的股权结构使得控股股东与外部小股东之间存在代理冲突,因此控股股东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外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这也就使得报告收益对外部股东而言失去了可信度。同时他们发现,集中的股权结构可以防止公司寻租行为信息的对外泄漏,同时导致比较多的盈余管理行为。Kooyul Jung Soo 和Young Kwon (2002)研究了韩国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指出在大股东就是经理人的特殊股权结构下,盈余信息的真实性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表明在这样一种股权结构下,存在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利益协同效应。同时还研究了集团外部环境对盈余信息真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团背景下,存在大股东对小股 东的掠夺效应。关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说明,不同类型的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股权结构的不同是造成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葛文雷和姜萍(2007)研究发现,国有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国有股股东缺位严重影响了其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控制。 当第2~10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具有一定的表决权时,其就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董事会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Yermack (1996)和Eisenberg 等(1998)证明,董事会规模越小,公司业绩越好。Dalton 等(1999)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和公司财务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Lipton 和Lorsch (1992)指出,当董事会成员超过10人时,因协调和沟通带来的损失会超过因人数增加所带来的收益,董事会因此会变得缺乏效率,并且也更容易被公司经理所控制。Yermack (1996)对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托宾Q 值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当董事会成员从6人增加到12人时,公司的损失相当于董事会成员从12人增加到24人时的损失,即当董事会规模从小型向中型变化时,公司的损失最大。由于董事会规模与托宾Q 值之间显著负相关,具有较小规模董事会的公司应具有较高的市值。 Jensen (1993)认为董事会应当对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质量承担监督职责。这种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者经常会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误导股东。Dechow 和Beasley (1996)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董事会特性与财务报表欺诈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外部董事比例较高的公司发生财务报表欺诈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成立了审计小组的公司发生财务报表欺诈的可能性非常小。 现有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的监督机制与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关联性。Klein (2002)以美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特性是否与盈余管理行为有关,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的独立性降低,非预期的应计项目大幅增多,不论其组成是否包含少数外部董事,其效果仍然显著。研究结果支持“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能较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综述 钱海婷 (710061)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 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内容。本文梳理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管理层持股比例

财务管理重点知识整理

财务学基本原则:一: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二:权利与责任均衡原则三:成本效益原则四:收支时间均衡原则五:资本周转效率原则六:资本合理配置原则 财务管理主要职能财务决策,指有关投资、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的决策。财务计划是决定特定期间内做什么、合适做、怎么样做和谁去做。财务控制 利润最大化目标有哪些局限性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股东和经营者有哪些冲突?如何有效解决?目标不完全一致。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千方百计要求经营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避免风险。经营者对股东目标的背离。表现:道德风险(经营者不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目标)、逆向选择。 措施:监督、激励 公司理财目标:表述:①利润最大化②经济效益最大化③股东财富最大化④现金股利最大化⑤产值最大化⑥投资者、经营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⑦长期资本增值⑧资金运动合理化⑨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通过企业财务活动,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 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通过财务上合理经营,采取最优财务政策,最大限度为股东谋取财富。股东提供资本,拥有产权,承担风险,拥有最高地位。股东财富是股东拥有的净资产在资本市场的市场价值。股票是企业财富凭证,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又叫股票价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未来报酬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的现值。应关心所有关系人李毅,保证长期稳定发展,追求价值最大化。企业是多边契约总和,兼顾各方才能长期发展。理财应体现各个集团的利益。 普通股、优先股、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和缺点: 普通股:优点:无固定利息负担;无到期日,不偿还;筹资风险小;增加公司信誉 筹资限制较少;容易吸收资金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公司控制权易分散;稀释每股收益;增加保护商业秘密难度 优先股优点:与债券相比,不支付鼓励不会导致公司破产;与普通股相比,发行优先股一般不会西施股东权益;无限期的优先股没有到期期限,不会减少公司现金流,不需要偿还本金。 缺点: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其税后成本高于负债筹资股利支付虽然没有法律约束但经济上的约束使公司倾向于按时支付股利。 公司债券筹资:优点:债券规模大;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缺点:发行成本高;(程序复杂)信息披露成本高;限制条件多 4、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各有什么利弊?认证股权筹资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降低相应债券的利率。缺点是灵活性较少。长期借款筹资优点: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性条款较多 资本成本的内涵: 资本是为购置资产和进行生产而筹集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是在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使用者为获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给资本所有者的费用。可以使用绝对数与相对数计量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按成本性质,可划分为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两部分。无风险报酬率反应资本的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反应资本使用者面临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资本成本按其发生阶段,可划分为资本的取得成本与使用成本。 作为资本的价格,资本成本会受到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指资本市场供求水平,内部因素主要指资本使用者自身风险水平。 资金成本的功能: 在投资决策中,资本成本可作为判别标准,从而确保选用的决策项目能够获得超过资本成本的利润率。投资决策中,很多指标也都需要以确定资本成本为先决条件。 在融资决策中,资金筹集着想要获得最低资本成本。因此需要计算资本成本,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资金筹集的影响。资金成本在融资决策中起基础性作用。 在收益分配中。收益分配政策会直接影响留存收益数量。只有正确计算留存收益的成本,才能做出是否需要分配收益,何时分配收益及收益分配数量的决策。 金融工具的特征:

盈余管理理论综述

盈余管理理论综述 提要盈余管理是目前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对于这个议题,目前的众多研究至今尚没有一致的结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盈余管理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混乱。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盈余管理概念的提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计量方法等几个基本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逻辑起点。 一、引言 盈余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它是目前国外会计学和经济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 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完备性给企业的会计盈余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管理者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投资收益的好坏。因此,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盈余管理研究可以从深层次上理解会计盈余的有用性以及会计行为的形成与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验证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和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这将有助于完善监管政策和会计准则,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国外学术界在盈余管理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学术界并未统一,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盈余管理的研究造成

了混乱。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盈余管理概念的提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计量方法等几个基本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逻辑起点。 二、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 第一,William R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 第二,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他的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此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第三,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围绕这三种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概念。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

企业理论

一、企业起源及性质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一个将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函数,着重研究其生产的技术特征,忽视了企业组织的契约性质和内部产权制度特征从而导致其分析脱离现实。新古典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为现实背景,价格理论是其核心。价格机制是如此完美,它将社会结成高效运行的有机体。 20世纪30年代,科斯在《论企业性质》一书中提出:既然价格机制如此完美,企业内部交易这种方式为什么存在? 1916年,奈特(芝加哥大学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1950年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曾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企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在不确定的假设条件下,决定生产什么与如何生产优先于实际生产本身。这样,生产的内部组织就不再是一件可有有无的事情了。生产的内部组织首先是要找到一些最具有管理才能的人,让他们负责生产和经营活动。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是风险偏好者,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者或风险中性者,后者愿意交出自己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权,但条件是风险偏好者即企业家要保证他们的工资,于是,企业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在企业制度下,管理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得剩余,工人通过转嫁风险获得工资。虽然科斯对奈特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但是奈特对企业起源和性质的讨论对包括科斯在内的所有经济学家,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家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企业性质问题上,科斯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首先,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替代市场的,这是对企业起源的新解释。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当企业存在时,契约的签订可以大大减少。因为企业契约往往是长期契约,市场契约往往是短期契约,一个长期契约就代替了一系列的短期契约,从而节约了部分签约成本。第二,企业家可以按较低的交易价格得到生产要素。第三,企业内部契约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得到一定的报酬而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同时,契约也限制了企业家的相机(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最优地配置生产要素)处置范围。其次,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劳动力)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长期契约。 张五常的企业契约性质观是在科斯科斯有关企业是对市场替代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企业的出现与资源或投入(要素)的私有产权所有者的选择有关。在私有产权下,所有者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和出售产品;二是把投入完全卖掉,直接获得一次性收入;三是做出某种合约安排,把投入的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换取一定的收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与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与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研究 作者:彭卉熊梦云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5期 一、引言 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目前仍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Katherine Schipper (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利而有目的的干预对外会计报告过程的一种“披露管理”行为。Scott提出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如果管理人员在一系列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很自然会选择那些自身效用或者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章永奎,刘峰(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目的面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特别指明“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会计原则或者会计方法内”。企业基于不同动因会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两个方面的盈余管理来看如何遏制盈余操纵。 二、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利用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进行盈余管理在业务中,只有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条件下才可以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中出现的核心词“资本增值”却无法落实到具体增值多少,企业可以根据主观称该资产是为了增值,将该资产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为后续利用该资产进行盈余管理埋下伏笔。 (二)利用后续计量方法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首先,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需满足的条件来看,在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并能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当无法从市场取得公允价值时,采用的估值技术将带来很大的主观性。现行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估值模型的选择和关键参数的设定缺乏必要指导和规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若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现在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价位很高的市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无疑体现出企业丰厚的净资产,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上市公司则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并购重组。同时在房地产价格

2020年(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复习题和答案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复习题和答案

财务管理复习题201104 1.简述影响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于X公司的利润分配中,制定股利政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五种因素:一、法律因素:包括资本保全约束、企业积累的约束、企业利润的约束、偿债能力的约束。 二、债务契约因素: 1、规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 2、规定未来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订以后的新增收益支付,不能动用签订前的留用利润。 3、规定企业的流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低于壹定标准时,不得分配现金股利。 4、规定只有当X公司的盈利达到某壹约定的水平时,才能够发放现金股利。 5、规定X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不得超过限定的标准。 三、X公司自身因素:X公司自身的影响指X公司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和机会对其鼓励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筹资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盈利情况、X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等。 四、股东因素:X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决议才能实施,股东对X公司的鼓励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 1、为追求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而倾向多分配现金股利。 2、担心控制权被稀释,为保证控制权而不愿分现金股利。 3、规避所得税,高收入的股东为避税反对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 五、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的股利支付率各不相同。成熟行业的股利支付率通常比新兴行业的支付率高,公用事业的X公司大多实行高股利支付率政策,而高科技行业的X公司股利支付率通常较低。

2.简述股票回购的动机和方式。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X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X公司发行于外的壹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X公司于股票回购完成后能够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于绝大多数情况下,X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于外的股票,但不参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于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壹、股票回购的动机分析 如果从世界经济方面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性质的上市X公司之间,其股票回购的动机是不完全相同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下述五个方面: 1.防止国内外其他X公司的兼且和收购 以美国为例,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敌意且购盛行,因此,许多上市X公司大举进军股市,回购本X公司股票,以维持控制权。比较典型的有:1985年菲利普石油X公司动用81亿美元回购8100万股本X公司股票;1989年和1994年,埃克森石油X公司分别动用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回购本X公司股票。再如日本,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资本吞且,企业界进行了著名的“稳定股东工作”——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前者是指企业对职工购买、持有本企业股票给予某种优惠或经济援助,奖励职工持股的制度;后者是指企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优惠认购本企业股票权利的制度。其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确保企业的优秀人才。而允许企业于壹定条件下回购本X公司股票,则是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维持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正因为此,所以,进入80年代,于欧美国家修改《X公司法》的同时,日本亦相应修改了《X公司法》,且相应放宽了企业回购本X公司股票的限制。

《企业的性质》内容概要

《企业的性质》 文章序言部分指出了作者要从现实的和易于处理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概念,同时提出了该文的理论假设,即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边际替代概念作为本文的分析工具。 文章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核心论点即企业的性质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传统理论学家例如文章所提到的阿瑟·索尔特爵士和一位不知姓名的经济学家等认为生产要素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之间的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但作者不以为然。作者认为这一说法在企业之中并不适用,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代替,企业家指挥生产。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作者因此提出了该文的核心论点即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同时引出了本文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即企业为什么存在和企业规模的边界。 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作者指出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完成这一工作需要进行搜集信息、谈判、签约等任务,而企业的出现则大大减少了这些成本。同时利用价格机制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除此之外由于政府常常对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组织同样地交易区别对待,例如政府对市场交易征收销售税,而对企业内部组织同样的交易则没有该税收,这一举措必然会鼓励企业规模的扩大。 既然企业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那么为什么所有的生产不是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市场交易为何还会存在?这是因为在企业内部组织追加交易的成本是逐步提升的,任何企业规模的扩大都有一个临界范围。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

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为什么作者对企业出现的原因的解释比其他已有的解释更可取。作者对该部分的论述是通过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批判来完成的。厄舍和莫里斯·多布先生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劳动分工的需要。他们认为价格机制的存在会导致分工的混乱,因此需要企业的作用。但这一说法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奈特教授认为(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那些具有较好判断力和知识的人成为企业家来预测风险,他们向工人支付工资并控制他人行动。因此企业家这一特殊的阶层便诞生了。但这一说法也值得商榷。因为这部分人可以通过出卖建议和知识获得报酬,不一定亲自参加生产以获得收入或者可以通过与正在进行生产的人缔结契约而不是主动地参加生产也可以以较好的知识和判断力获得报酬。 文章第四部分进一步论证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企业规模的合理性。以前传统理论探讨企业规模主要从生产成本的角度予以考虑,得出企业规模受到限制是因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不愿意付出大于产出的生产代价。该理论在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时具有适用性,但当企业生产两种甚至更多的产品时,若按照该理论的假设则企业的规模会无限大。这种解释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原因是未能考虑到企业的管理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管理成本也会上升,因此确定企业的规模必须考虑市场成本和管理成本两个因素。 文章第五部分说明了本文企业概念是与现实世界情况相一致的。企业组织中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是依靠契约固定下来的。这种契约明确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雇主依靠他的权利支配和指挥雇员,雇员则依靠他的义务服从雇主的控制和支配。企业组织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企业性质在现实世界中具体体现。

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综合2010年第3期(中) STUDY AND EXPLOR E 研究与探索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债务重组准则的巨大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特点。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更倾向于与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的接轨。新旧准则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一)债务重组定义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这与旧准则对其的定义“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有明显的区别。 (二)会计处理新准则着重体现于公允价值的使用和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并计入当期损益,而旧准则不作为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新准则规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人或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所换出或收到的资产或资本。而旧准则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按换出资产或清偿债务资本的账面金额计算,债权人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资本的入账价值。旧准则仅在债权人涉及受让多项非现金资产、股权时,才使用公允价值对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以确认各项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账价值。 (三)信息披露新准则将旧准则中债务人应披露的信息“因债务重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总额”和“或有支出”分别改为“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和“或有应付金额”;将旧准则中债权人应披露的信息“或有收益”改为“或有应收金额”,并且新准则增加了“债务人(或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转让(或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或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或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依据”这项应在附注中披露的条款。 新准则从2007年1月起施行,首先在上市公司推行。执行新准则后,对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部分豁免,就会大为提高其每股收益。新准则也将提高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热情,在公司出现或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维持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很可能会考虑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上市公司如以注入的优质资产去进行债务重组,不仅能获得债务重组利得,而且还能扩大资产转让收益。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本文采用特征变量配对t 检验调查上市公司 是否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在2007年上半年实施了盈余管理行为(即扭亏或大幅调高当期利润)。笔者认为,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越差,越有强烈的动机发生债务重组收益,同时证券市场监管规 定又加剧了这种动机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本文假定:操纵债务重组损益会被上市公司当作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净利润/资产总额、营业利润/资产总额、经营现金流量/资产总额、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公司经营业绩,若债务重组公司净利润/资产总额、营业利润/资产总额、经营现金流量/资产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控制样本公司,则说明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此外,将实施扭亏或被ST 的公司与控制样本公司进行比较,若今年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中代表公司扭亏、ST 的变量与控制样本公司显著不同,则说明债务重组准则导致了这两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正常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可能发生债务重组行为,使资产负债率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债务重组后资产负债率不再显著高于控制样本公司。因为,新债务重组准则对降低资产负债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假定:若不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债务重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控制样本公司并无显著差异。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施高管人员持股的企业多是企业管理创新走在前列的企业,其经营状况较好,因此本文假定: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与控制样本公司在高管人员持股方面应有显著差异。 王跃堂(2000)指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IPO 现象(即初次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业绩逐年下滑)的客观存在,上市 公司上市年限越长,其经营业绩越差。因此本文假定: 债务重组样本公司与控制样本公司的上市年限存在一定差异。 (二)样本选择本文主要考察了沪市A 股全部上市公司2007年度中期报告,根据其中期报告中所披露的债务重组损益数额,将样本选择限定在2007年上半年发生过债务重组损益的上市公司,一共有91家公司,其中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样本公司为68家,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样本公司为23家。 然后以相同的CSRC 一级行业分类以及近似的资产规模,选择了另外92家没有在2007年上半年发生债务重组损益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将其以债务重组损益公司进行配对比较,假定它们之间的差异将能够解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的数据处理全部采用马克威软件进行,数据来自于Wind 数据库。 (三)变量选取选用变量如下:盈利指标:净利润/总资产;营业利润/总资产;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ROE (按2007年中期报告披露数据计算)。 虚拟变量:是否扭亏(2007年实现了扭亏=1,否则=0);是否 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严玉康 43

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表现形式。日益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形象,激励着企业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从另一视角看,不规范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如此而言,进一步了解盈余管理的利与弊,把握盈余管理运用的度,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Eamings 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合力决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决定权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也就是说,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当然,会计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但充当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运用盈余管理时,必须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一般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运用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也就是说,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体现在会计收益的数据上。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盈余管理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则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特别是在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一点上。盈余管理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购股权、局部利益以及晋升机会等。有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关联股东,甚至政府官员。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紧密相关。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公司内部不合理的权力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识别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原因一:委托——代理关系下的道德背离。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在一系列契约组合中,股东与经营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代理”的关系,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责、权、利等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业的价值。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停滞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况下,对企业往往采取持续缓慢的发展策略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和业绩。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经营者利益不相抵触时,他们才会追求投资收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范文参考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范文参考 一、盈余管理定义美国k.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披露管理,它是管理者对财务报告进行干预以谋取私利。美国会计学者w.k.scott对盈余管理做了如下定义:它其实就是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后果,但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的依据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p.m.healy和j.m.wahlen在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回顾时,对盈余管理做了定义并且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层运用一些方法对财务报告进行一些修饰,从而引起了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性的决策。 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也有着自己的理解。魏明海的观点如下:盈余管理其实就是管理层为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财务报告做出决策,而在编制报表时进行交易构造或者会计选择的过程。刘峰和章永奎把盈余管理当做是一种有目的的操纵行为,主要是对盈余进行操纵。张祥建和徐晋认为盈余管理首先的在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层运用一些手段对盈余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使企业价值得到最大的优化。 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我对盈余管理有了自己的见解,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经营者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在法律和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对利润进行操纵和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是

为了自身利益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回顾时。大致发现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以下几大类动机:(1)契约动机,(2)资本市场动机,(3)监管动机。 (1)契约动机。契约动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债务契约,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的报酬契约。所谓债务契约动机是指管理者为了降低违约风险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债权人与管理者存在着代理关系,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资金安全,即为了到期能收回利息与本金,会在债务契约中加上一些限制性的条款,而这些条款会增加企业的一些经营风险或者丧失一些投资机会,管理者为了迎合债权人的要求或者降低违约风险都会进行一些盈余管理行为。而报酬契约动机是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所进行的盈余管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在管理层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利润相挂钩的情况下,管理层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一些手段或者凭借自己的职业技能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一些操控,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2)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主要是企业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或者收购而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迎合分析师对企业的预测以及影响公司的股价。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会计盈余数据一直作为判断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配股、st 及终止上市的处理规定的硬性指标,因此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ipo动机、增发配股动机、避免被st及终止上市动机、收购动机以及迎合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动机。

企业的契约性质(张五常)

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April 1983):1-21. 罗纳德·科斯写出《企业的性质》[1]已近半个世纪,现在这篇论著的影响正与日俱增。[2]大约在科斯20多岁,取得伦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以前,即1931-1932年他获得资助到美国旅行学习期间,就构思着这篇论著的主题。[3]考虑到这篇论著是从相当于学年论文的工作开始的,人们不能不对激发这项工作的洞见肃然起敬。 科斯论文中围绕所谓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展开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目前,伴随着各种批评,也出现了各种对科斯观点的解释。[4]我不想评价这些不断增长的文献,也不想说明我的阐述必然是对科斯立场的准确表达。受科斯早期研究契约的作品的鼓舞,我宁愿退回来用我自己发现的观点来阐释这篇作品。 任何一个探索契约安排经济学的人都会承认,科斯有关“企业”的文章与契约选择有关。[5]意识到考核问题的重要性与相关性,科斯在1969年建议我调查应用于木材工业的多种考核方法。然而由于取得数据的困难,这次尝试没有成功。到1974年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计件工资契约提供了一条理解企业组织的有效途径,因为计件付酬恰好就处于市场与科斯所谓的企业的正中间。我对计件工资契约的研究是从1975年开始的,并且持续至今。[6] 因而,在此我打算按照我在一般的契约和特殊的计件工资契约方面的发现来解释科斯的观点。我将表明,我们既没有准确地把握什么是企业,也不知道把握它至关重要。“企业”一词只是对在不同于普通产品市场的契约安排下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的速写式描述。 一、作为契约安排方式的企业 科斯的中心命题是,制度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差别致使企业出现取代了市场。一方面,市场交易涉及产品或商品;另一方面,“企业交易”涉及生产要素。企业的成长则被视为产品市场被要素市场代替,导致了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个命题井不容易理解,因为科斯没有给“企业”下定义,也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 假定生产投入为私人所有。每一个投入所有者因此面临三种选择:(1)自己生产并出售商品;(2)干脆出售他的生产投入;(3)进入一种契约安排,把投入的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以换取收入。企业的产生与第三种选择有关:掌握着契约规定的有限的一组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指挥着生产活动,井不直接参考每一活动的市场价格,然后再将如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里存在着难题。如果私人产权不存在,因而上述各种选择不适用的话,相对地较容易理解一个工人或一种投入的流动是由代理人而不是由市场价格来指挥。但是为什么一个私人财产所有者竟会【自愿】交出他的权利,而听任一只看得见的手摆布呢?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企业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外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其后果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学者们把盈余管理作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盈余管理的研究经历了从应计盈余管理为侧重点到真实盈余管理为侧重点的转变。本文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综述;然后把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时间维度的角度,从理论上分析推演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比较分析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性生产成本和操控性酌量性费用在短期和长期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予以验证。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分别实证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在短期和长期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且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三个角度出发,研究其在短期和长期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在短期和长期内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操控盈余水平 明显不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真实盈余管理在第三年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最为严重,然后随时间变化, 影响性减弱。对比短期和长期的企业价值,发现进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在长期内明显使企业价值降低了,说明真实盈余管理长期内不会使得企业价值保值增值,反而会下降。本文对比分析真实盈余管理的三种常见手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发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和生产成本操控在长期内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不利于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酌量性费用操控在短期内对企业价值却是显著正相关。 说明进行酌量性费用操控有利于提高当前的企业价值。短期内真实盈余管理主要是靠酌量性费用操控实现对当前企业价值正向影响的目的。为更好地保证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预防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长期影响。监管者应该建立更加全面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的盈余信息预警体系,同时加强企业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生产成本和酌量性费用的管理。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复习题和答案

财务管理复习题201104 1.简述影响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在公司的利润分配中,制定股利政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五种因素: 一、法律因素:包括资本保全约束、企业积累的约束、企业利润的约束、偿债能力的约 束。 二、债务契约因素: 1、规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 2、规定未来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订以后的新增收益支付,不能动用签订前的留 用利润。 3、规定企业的流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分配现金股利。 4、规定只有当公司的盈利达到某一约定的水平时,才可以发放现金股利。 5、规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不得超过限定的标准。 三、公司自身因素:公司自身的影响指公司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和机会 对其鼓励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筹资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盈利状况、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等。 四、股东因素: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决议才能实施,股东对公司的鼓 励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 1、为追求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而倾向多分配现金股利。 2、担心控制权被稀释,为保证控制权而不愿分现金股利。 3、规避所得税,高收入的股东为避税反对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 五、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的股利支付率各不相同。成熟行业的股利支付率通常比新兴行 业的支付率高,公用事业的公司大多实行高股利支付率政策,而高科技行业的公司 股利支付率通常较低。 2.简述股票回购的动机与方式。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一、股票回购的动机分析 如果从世界经济方面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之间,其股票回购的动机是不完全相同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下述五个方面: 1.防止国内外其他公司的兼并与收购 以美国为例,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敌意并购盛行,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大举进军股市,回购本公司股票,以维持控制权。比较典型的有:1985年菲利普石油公司动用81亿美元回购8100万股本公司股票;1989年和1994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别动用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再如日本,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资本吞并,企业界进行了著名的“稳定股东工作”——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前者是指企业对职工购买、持有本企业股票给予某种优惠或经济援助,奖励职工持股的制度;后者是指企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优惠认购本企业股票权利的制度。其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