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作业帮:第一章 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作业帮:第一章 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作业帮:第一章 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作业帮: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1.[2018郑州二测]2018年2月2日,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观测平台首发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发生地震时,伴随地震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说明声能够传递.卫星是通过与地面保持联系的.

2.[2018吉林]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声的;吉他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

3.[2018山东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如图)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2018省实验三模]如图所示是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现场,主持人正在展示“用锡纸记录声音”的过程.对着纸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这说明声音具有.复原声音时,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

发声,重现歌声.

5.[2018广西玉林]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不能传声.

6.[2018郑州外国语三模]使用“微爆破”技术时,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最大限度控制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2018黑龙江绥化]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减弱噪声的.

8.[2018辽宁盘锦]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

9.[2018洛阳一模]春天的洛阳“有声有色”.“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空气柱产生的,人们能够

分辨出“笛声”,是依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

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牡丹花开时

节,洛阳满城飘香,这是现象.

10.[2018信阳二模]如图所示,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通过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不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频繁出现,下列实验过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选填“A”或“B”,“A.挤压玻璃瓶通过观察细导管内液柱的升降来研究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微小形变”;“B.选取两支等长的蜡烛来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的大小关系”). 11.[2017江苏常州]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达110(填单位)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 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Hz即可.

12.[2018甘肃兰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13.[2018湖南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

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D.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14.[2018山东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5.[2018贵州安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6.[2018广东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17.[2018山东威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

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8.[2018湖南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情况不同,该现象说明()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9.[2018甘肃白银]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20.[2018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D.无论瓶周围有没有空气,敲击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21.[2018山东青岛](3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

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22.[2018陕西](7分)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2甲所示.

(2)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2乙、丙、丁所示.

图1

图2

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

(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________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图2的乙与甲,发现声波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作用.由此可见,声音与光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生物医学上通

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治疗.

23.[2017河北唐山模拟](3分)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

(1)它是利用声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

(2)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参考答案

1.次声波能量电磁波

【解析】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卫星和地面间是利用电磁波联系的.

2.传播过程中振动

【解析】小明关上窗户阻挡了吉他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3.音色音调

【解析】不同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调节琴弦的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4.能量振动

【解析】歌声使振针振动,振针在锡纸上留下刻痕,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振针经过刻痕振动并带动纸筒振动,纸筒振动发出声音.

5.超声波真空

【解析】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由题图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把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可推测出当罩内没有空气时,我们将听不到声音,由此可推断出真空不能传声.

6.声源响度

【解析】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7.响度声源处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8.能量响度

【解析】音量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故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9.振动音色扩散

【解析】笛声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满城飘香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A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将乒乓球弹开,这是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的振幅较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较大,此时会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也较大,说明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实验中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这一显著的现象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方法是“放大法”;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观察细导管内液体的升降来反映玻璃瓶的微小形变,这种方法是“放大法”;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来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的大小关系,用到的是“等效替代法”.

11.dB(或分贝)12500

【解析】声音强弱的等级常用分贝(dB)作单位;根据波形图可知,车间机床振动的周期T=8×10-5s,则它振动的频率值f===12 500Hz,故应将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12500Hz就能阻止车床发出的噪声进入人耳.

12.C【解析】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故选项C错误.

13.A【解析】所有声音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是弦乐器,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A正确;声音可以在固态、液体和气体中传播,B错误;“禁炮”行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C错;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距的,D错误.

14.D【解析】超声波属于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吹笛子时,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B错误;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面的振幅不同,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D正确.

15.D【解析】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识别房主的声音的,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D 正确.

16.D【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D正确.

17.C【解析】不同人的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故A错误;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18.A【解析】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幅及发声的音色均相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能说明音

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不能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的关系,故A正确、B错误;实验中未改变人与声源的距离,故不能说明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是否有关,故C错误;实验中,没有改变传播声音的介质,故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错误.

19.C【解析】“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A错误;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航天员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D错误.

20.B【解析】声速的大小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用嘴依次吹瓶口,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a瓶中的空气柱最短,a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声,瓶子中装水越少,敲击时,瓶子和水振动得越快,故d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故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瓶周围没有空气时,敲击瓶发出的声音不能直接传入人耳,故D错误.

21.①振动②振幅③频率

【解析】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②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且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通过该现象可以判断音叉的振幅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音叉振动得更快,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2.(1)振动相同(2)变大会聚凸发散(3)超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应该敲击音叉,使其振动发声.同一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在传播时频率不变,音调不变,音色也不变,声音的会聚和发散会导致其响度发生改变,因此实验中应该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比较声音经过装有不同介质的气球后的响度变化.(2)由题图甲和乙可得,声波通过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球后的振幅比通过空气后的振幅大,所以响度变大,说明声波被会聚了,充有二氧化碳的气球相当于“凸透镜”.比较题图丁和甲,可以发现声波通过装有氢气的气球后振幅减小,响度减小,说明声波被发散了,即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发散作用.(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23.(1)水(液体)

(2)由h=s=vt得:t===9s

备战中考物理 声现象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 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 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讲义) 教学内容: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三要素、噪音及其控制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噪音的控制方法 知识梳理: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鸣膜的振动,弦乐器的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的发声是靠管中的空气振动,打击乐器的发声是靠锣面和鼓膜的振动。 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 (2)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3)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说来,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液体的强,液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习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离不开介质),一切体、体和气体都能传声,不能传声。 (2)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声音不能传播()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月球上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敲鼓时,人听到鼓声

3、声波 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做声波。用可见的水波进行举例,以理解声波。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介质中形成疏密相问的波向四周传播(如弹簧的疏密波),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便听到了声音。 习题:(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是与水波、弹簧振动波类似的,音叉发声时,会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所以,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法.生活中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______回来形成的。 (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 A.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B.声音的反射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3)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___1___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___2___声波的能力强,不同形状的反射表面对声波的反射效果也不同。 4、声速 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决定因素:①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水中约为1500m/s,钢铁中速度可达5200m/s。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真空中的声速为零。②声速还与传播声音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声速不变,频率、音调不变,但振幅减小、响度减弱。 频率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能传播的距离不同,频率越小,能传播的距离越远。当一个乐队慢慢地从很远的地方向你走来时,你先听到的是音调低沉的鼓声,以后才听到音调较高的喇叭声、笛声、铃声,就是这个道理,其原因是频率越大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介质吸收得越多。 习题:(1)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2020年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声现象》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3.在弹吉他前,需要先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是在调节琴弦发出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如果越大,其音调也越高 B.人耳正常听不到次声和超声,因为它们都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合肥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或按压不同笛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声的音调 5.地震、火山爆发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D.振动频率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D.“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7.下图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8.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响度相同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 10.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11.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秒表的读数为12.29秒,与运动员准确成绩最接近的是()A.12.29秒B.12.58秒 C.12.00秒D.12.18秒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变成了超声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检测试题(附答案)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中考物理第一轮检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13.小明到医院探望生病住院的奶奶,见到医院走廊的墙上贴有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听到医护人员对病人低声细语,关怀备至。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15.在我国北方,可观察到下列自然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现缘是 A.春回大地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早晨大雾弥漫 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16.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知名调查记者柴静推出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 各界的关注。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措施不利于改善空气 质量的是 A.加快煤改电、煤改气,多使用清洁能源 B.改进消烟和除

尘装置,提高热机的性能 C.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D,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17.图17是人们在生活用电中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18实验用电流表的内部构造主要包括金属线圈和磁铁,金属线圈悬置在磁铁的两极间,线圈同时与一根指针和一根蜗旋状弹簧相连,如图18甲所示。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就会转动并带动指针偏转,显示出电流的大小。 图18乙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与这种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9.如图19所示,是运动员们在使用一种弓形弹跳器完成跳跃动作.这种弹跳器独有的弓形弹片可以帮助运动员象袋鼠一样跳起很高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能跳得很高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运动员跳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重力消失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中考物理专题《声现象》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 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详解】 A.诵读声是由学生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诵读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于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音,故B错误; 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故D正确.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中考物理声现象(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音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 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笛子传播进入人耳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区分声源,故诗句中“蝉声、鸟声”靠音色区分,故A错误;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故B 错误; C.声音由振动产生,诗句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诗句中“笛声”是靠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空气中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主备:段传友同备:姚文斌审核:初中物理组学生班次与姓名: 一、课标告诉我们: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二、本我们要做到: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三、预习导学: 1、观察与思考: 在一次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当你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 实验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b.实验二中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 c.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 四、通过预习我会做: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并且以形式传播。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

最新中考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①履杯实验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北京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回声的知识,二者关系不对应,故A错误;②U形管是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船闸就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二者关系对应,故B正确;③上面的实验说明了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而飞机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者关系不对应,故C错误;④上面的实验说明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而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的原理,二者关系不对应,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结合图中的实验或应用,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并对实验或现象进行解答,最终判断其规律和应用是否对应.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声波 B. 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故A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B错误; 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导航利用的是电磁波;(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经常归纳总结知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四个选项是小夏所做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中考物理声现象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声现象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来控制电路的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们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击碎体内的结石,故A错误;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进行减弱的,故B正确;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声音;(2)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进行.(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控开关是控制声音的响度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1

声现象 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本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呈现与展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实验探究、定性观察、定量测量、简易实验、小制作等 2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呈现顺序做了适当调整 3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 4关心科技发展,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3尝试根据声音的特征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倡导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制作简易乐器。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4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5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3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4噪声的防治 教具和学具 刻度尺,粗细不同的皮筋、砝码若干等 课前准备 请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分配

主要复习回顾: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速度 4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怎样。教师引导:声音从 产生到传播的过 程,我们知道哪些 关于声音的物理 知识? 学生总结:1发声体在振动举例 各种昆虫动物的发声和风水等 自然界的一些声音。2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 在固体和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 气中快。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 的问题需要和原声间隔才能区 别 本节内容为识记1 要求学生能正确区 分各种声音的发声 体。2了解声音的传 播实际是传播了振 动传播了能量 巩固练习1家家把耳朵贴 在一根长为200m 的充满水的钢管 一端,另一同学在 钢管的另一端敲 一下钢管,家家能 听到几次响声。有水的钢管理论上能听到3声, 分别是钢管、水、空气传声。由 于人的听觉分辨率是所以要计 算三次的声音是否相差以上。本 题可以听到3声。 有的同学会错误的 认为有回声。回声是 在原地听到,而本题 的条件是在另一端。 2生活中的乐器 回顾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教师引导: 谁能告诉我,怎么 区别一个乐器,比 如小提琴发声时 有什么特征? 拉得轻重,会有声音响度的变 化;拉出不同的音符会有音调的 变化;用不同的琴弦,会有不同 的音色变化。 学生归纳:1音调:声音的高低。 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 1s振动的次数。2响度:声音的 强弱(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 幅有关。振幅:偏离平衡位置的 最大距离。3音色。声音的特色。 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本节内容为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用手 边的器材如刻度尺 做一些小实验验证 以上结论。注意在实 验中影响结果因素 较多时应控制变量。 巩固练习指导学生探究活 动: 一根绷紧的橡皮学生猜想: 1、皮筋的长度 2、皮筋拉得松紧程度 注意讨论实验中应 该控制的因素

中考物理声现象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中考物理声现象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 B.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D. 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 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 2.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是() A.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是高频率高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故A正确; 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B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中考物理声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考物理声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 音调低,响度大 B. 音调低,响度小 C. 音调高,响度大 D. 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 A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解答】因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 故选A. 2.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 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 故选A. 【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声现象知识点 1.1声音的产生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 声音;(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三、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17 m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 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 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 1.2、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 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1)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 (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小); 3、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1、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要产生次声波; 三、乐音和乐器 1、打击乐器: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200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 【知识要点】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常用单位有千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______)、微米(_____)等,更大的单位是光年(______),约9.46×1012,_____更小的单位有纳米(_____)、埃(_____),分别为_______米和______米。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精密工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正确使 用刻度尺要做到:一看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判断是否满足测量的要求;二要放置 __________,并让_______紧靠被测物体;三要在读数时让视线与尺_______;四要注意读出_________和________,并记下单位,还要考虑物体的起点是否对准了0刻度线。 3.遇到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还要用间接测量,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__________法,地图上一段曲线的长度测量可借助棉线用____________法,测操场的周长可借助自行车用 ____________法,测量乒乓球直径可借助三角板用___________法。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__,其他单位关系是:1年=_______天= _______季=______月=__________时,1h=_________min=_________s。正确使用秒表测量 时间时,除要注意大盘每格表示的时间和小盘每格表示的时间,还要注意视线_________。 5.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这里的另一物体就是我们 假定为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所以我 们应当选择___________的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6.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计算时用公式___________,就可以得出物体 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它和常用单位之间有关系是:1m/s=__________km/h。 7.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相等,并且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路程和时间_______ (填“有”或“无”)关:而变速直线运动 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相等,所以要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大致快慢,数值与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__________ (填“有”或“无”)关。 【相关实验】 1.目测一张单人课桌的长、宽、高分别是________cm、________cm、_______cm。 2.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秒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画出记录时间为4分50秒时两指针的位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无答案)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满足题设要求,请选符合题设要求的一项.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7.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 鼓面,观察纸屑跳动 的情况 第7题 8.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声现象

2011年中考《声现象》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1杭锦旗)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D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2.(20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2011自贡)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D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4.(2011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B )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5.(2011攀枝花)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答案:C 6.(2011 大连)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C) 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 C.响度越大 D.越低沉 7.(山东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C)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8.(2011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