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碉楼的起源与分布

中国碉楼的起源与分布

中国碉楼的起源与分布
中国碉楼的起源与分布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张国雄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20)

随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碉楼这种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碉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则是至今乡土建筑史研究还没有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语意学的考察

从字义上考察,“楼”字的使用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收录的是时俗常用字,共有9 543个,“楼”字就是其中之一。其语义为“重屋也”,也就是多层的房屋。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的《尔雅》其“释宫”篇云:“陕而修曲曰楼”。这里的“陕”与“狭”相通。同样成书于汉代,主要探讨字词由来的《释名》在其“释宫室”篇中对“楼”字有这样的解释:“楼,言牖户、射孔娄娄然也”。它进一步描述了楼的建筑形体特征:不仅有门、窗等建筑设施,而且有防卫建筑设施射击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随着构架式楼阁建筑技术的成熟,居住型、储藏型、警卫型等各种功能的楼普遍出现①,最高的有7层(16米),一般为2层(5米)至4层(9米)②,这应该是“楼”字得以成为汉代日常用字的社会基础。

在英文中,“楼”为“Tower”,建筑形体上首先也是指多层的“塔”或“楼塔”,同时又有“城堡”、“碉堡”的含义,即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形体而且增加了建筑功能的内容。这一点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楼”没有城堡、碉堡这样的军事建筑的含义。在英文里,Tower 又与Watch结合,增加了瞭望的功能,所以有的英文书将碉楼称为“Watch Tower”。

“碉”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里,这可能反映了“碉”字在汉代还不是常用的字。笔者所见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建筑的,是唐朝人李贤。他在注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冉駹夷的石结构防御建筑“邛笼”时注:“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雕”与“碉”可以通假,说明唐朝时当地民众已经改用“碉”来称呼这种建筑了。《新唐

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就记载今四川大渡河中上游有三王蛮,“叠甓而居,号‘雕舍’”。《新唐

书》为宋人欧阳修、宋祁撰,应该是对“碉”字在民间时俗常用的一个例证。“碉”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军事上防卫或了望的工事建筑。英文里“碉”有两个发音,即:Pillbox、fortification。前者表示独立的小地堡,后者语意更宽,表示防御工事、堡垒和要塞。可见“碉”在中外文字里的本意,都主要是指一种起防御作用的建筑。

根据以上的字义考察,“碉楼”一词在中文里是“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构成,而英文中,“楼”本身就含有军事防御的含义,所以西方的著述或翻译的中国文献以及中国人用英文撰写的论著,“碉楼”一词多用“Tower”或“Watch Tower”,基本上不使用“Pillbox”或“fortification”。

字词是现实生活的凝结,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实际去考察。

二,从世界范围考察

碉楼这种单体塔楼式建筑在西方也比较多。比如十至十二世纪西欧以教堂建筑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中,在教堂的西立面往往建有砖石结构钟塔,它发挥着召唤信徒、授时的功能,在封建战争频繁时期又用于瞭望。起初,钟塔是独立建在教堂旁边③。这种“罗马风”注释:

①马志祥:《汉代陶楼小议》,《文博》,1991年第1期。

②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第三章第二节,第21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版。

③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八章第一节,第9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版。

教堂最初兴起于法国,后来传播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①。到十二世纪,单体塔型建筑似乎走出了教堂,进入到城镇,不仅继续起着瞭望的作用,而且增加了军事防御和火警监护的功能。这样的城镇在西欧现今保存较好的是意大利的锡耶纳,该城在十二世纪建有70多座石结构的高层塔楼,高高耸立在城镇的各个角落,迄今还保存有十余座,其上部造型丰富,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东欧格鲁吉亚东北部的外高加索山区曼克顿一带,至今保存着为数不少的碉楼,分布在村中或山岗,当地人称其为“塔楼”(Tower)。有的建于千年以前,有的是十五世纪的遗物。全部是石质建筑,或块石垒砌,或片石砌结。其楼高一般都有四、五层,有的更达7层。塔楼造型非常简单,多数是下宽上窄的四方型,顶部有的为尖顶,有的为平顶,少数塔楼的上部一层四边向外悬挑。所有塔楼的每层四面墙都开设有射击孔。楼内的陈设极其简陋,空间狭小。当地碉楼的大量出现,一是来自这一带家族之间的仇杀,一是为了抵御车臣人的进攻。

在现存的西方古代著名建筑中,建于十六世纪初期的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塔(Towre de Belem)也是一座典型的碉楼,它采用的是灰白色石材。贝伦塔坐落在里斯本港湾的特茹河中,四面环水,原为一座军用的碉堡,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五层高的四边形碉楼,第二层正面为一敞廊,连拱的排柱和哥特式栏杆为这座威严、坚实的碉楼增添了几分明亮、轻快、宽敞的气氛。第四层往后收进,留出一圈巡逻道,女儿墙上的雉堞为救世军十字盾牌造型;第五层平台四周也建有带雉堞的女儿墙,四角各有一个突出的圆筒形岗亭②,这些造型和建筑部件都凸现了贝伦塔军事防卫的性质。

三,从中国范围考察

国内有相当丰富的资料可供我们进行分析。

(一)碉楼的起源

中国的碉楼主要是作为乡村或住宅的防卫建筑而存在,民间对它的称呼是“炮台”,或“炮楼”。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很多不同的称呼。

早在中国秦汉以前就有一种多层建筑存在,叫“角楼”或“望楼”。“角楼”更多地反映了这种建筑在住宅中的位置,建于住宅院墙的转角部位;“望楼”主要表达的是它的功能,望楼在上古时期是人们望候神人的“台”③,建在院落内,对位置的要求并不严格。炮台是取其登高远望之意。碉楼的的建造就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很完备了④。

汉代的碉楼实物今天已不可见,不过在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中仍有保留。1979年湖北云梦西郊的癩痢墩发掘了一座东汉墓,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个陶楼模型,是由一组楼阁组成的宅院,分前后两楼。陶楼的西北角是一座四方形的碉楼,楼分三层。下层有门,与前楼相通,共用一道墙,后壁有两层腰檐。中层正面开有三扇窗。楼顶为两面坡,正中起脊,两坡各有斜脊。各层之间有方口天窗上下相通⑤。成都的汉代画像砖庭院中的楼成正方形,斗拱支撑的腰檐上置平座,楼分成三层,各层腰檐和平座的挑出收进,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遮阳避雨和凭栏远眺的需要,又使楼体富于节奏的变化,具有典型的中国楼阁风格⑥。这座碉楼在宅院中起着瞭望、防御的作用。墓主是一位行政官员或豪强,这种建筑在当时的有地位注释:

①陈志华:《西方建筑名作》,前言,第3页,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版。

②同①,第307-308页。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三章第二节,第5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④张驭寰:《中国古代建筑百问》,九,民居,第118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版。

⑤云梦博物馆:《湖北云梦癩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

⑥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第二章第四节,第142—1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有钱财的人家中应该是比较普遍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战乱纷争,民间大量兴建带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碉楼是整个防御设施的重要部分。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使我们一睹了坞堡碉楼的风采,碉楼与坞堡的高墙厚壁相连,高出堡内其他建筑,成为视觉的关注点①。

今存最早的碉楼实物,可能是坐落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扎布让区托林镇象泉河南岸的古格故城遗址里的58座碉楼②。古格王朝是由吐蕃王室后裔在公元九世纪、即唐朝中期建立于吐蕃西部的地方政权,偏居此地700多年,十七世纪才灭亡。遗址有宏伟的宫殿和城垣,879孔窑洞、445座房屋、28座各类佛塔,他们依山而建,层层相连,直至山顶,气势巍峨。散布在城内的58座夯土碉楼高耸的残垣诉说着古城昔日的威严和坚固。古格遗址的碉楼表明,这种建筑因其登高望远,预警防卫的功能,不仅仅被乡村民众采用,也是城镇的重要附属建筑。其实远不止于乡村、城镇,在其他建筑场所中也有碉楼的建造。如位于北京石景山、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承恩寺院内的四个角就各建有一座石砌的碉楼。

(二)碉楼的分布

碉楼既然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建筑,那么只要有社会需要的地方,它就会出现在那里。因此在历史时期应该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建筑,不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地区也有。比如清朝咸丰元年(1851)胡林翼在贵州苗族、侗族聚居的黎平府[治今贵州黎平]“实行保甲团练,千五百余寨,建碉楼四百余座”③。就象西方的文学大师以碉楼作为其作品的环境素材一样,在中国的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如茅盾、沈从文的散文和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及明朝俞万春的《荡寇志》、今人古龙、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中,碉楼也是作为重要的环境素材来使用。这个现象只能说明碉楼建筑在传统乡村的普遍性。1949年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这种建筑失去了它的社会需要,逐渐被大量拆除。目前碉楼就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以及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青海南部的玉树、果洛、黄南州藏族居住的一些半农半牧地区普遍建有一种石木结构的二、三层(个别为四层)平顶楼房,形似碉楼,当地人称为“碉房”,也有的就叫作“碉楼”。它是用片石和泥土垒砌而成,墙厚80—100公分,外形封闭、坚实、稳重、粗犷;开窗小,像碉楼的枪眼,采光条件不好,室内光线暗淡;每层都有一个天井式的方孔,一架圆木做成的独木梯沟通上下。青海藏族碉房分为四类:碉楼式碉房、独立式碉房、碉塔式碉房、院式碉房,前两类主要为下层民众居住,后两类为百户、千户头人和贵族头人的财产,标准高,投资大,建造难。其共同点在于:每层楼的用途基本相同,一层是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二层为居室,三层为供佛念经场所,以及储藏粮物④。碉房是青海民居的一个重要类型。

西藏自治区也有碉房,建筑方法和建筑造型与青海藏族聚居区相同。早在乾隆《西藏志》(不分卷)就有这样的记载:“自炉[按: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覆以土石,名曰‘碉房’”。《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记载,乾隆年间西藏被中央政府控制后,清军在川藏交界地区“增筑碉房”以驻扎。

云南现存的碉楼多为清朝兴建的防御性建筑。宣威市老堡冲上营村的古堡建于嘉庆年间,古堡的四个转角处各建有一座碉楼,楼高8米,宽4米。腾冲县古永傈傈族乡槟榔江畔的“得胜碉”建于道光年间,呈正方形,宽5·6米,残高7·3米。马关县安平乡的石丫口碉楼和龙半坡碉楼相距1 000米,均呈方形,墙厚1·34米,高5·6米,楼分二层,四周开设了38个瞭望射击孔⑤。

①[10]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②辜东方:《我眼中的阿里高原》,《地理知识》,2000年第2期。

③《清史稿》卷四Ο六·胡林翼传。

④摘自新华网(www.qh. xinhua. Org)青海频道“地方建筑”。

⑤摘自云南风情(https://www.doczj.com/doc/f515528059.html,)“名胜古迹”。

在江西、福建的客家土楼里,个别建有碉楼,叫当地“炮楼”、“敌楼”。如福建漳州诏安县官陂乡的溪口楼,圆围四角的土墙外侧有一个落地碉楼,用条石垒砌而成,对外三面开有射击孔①。这在福建其他圆形土楼中比较少见。江西龙南县新里村的李宅为方形土楼,四角也建有夯土碉楼。

香港沙田的曾氏大屋(“山夏围”),碉楼也是重要的建筑构成部分②。

(三)四川、重庆碉楼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四川是全国最早兴建碉楼的地方,目前保存的碉楼文献和实物比较丰富,中国各类传统碉楼也比较集中,是我们考察中国碉楼难得的样板之一。

中国古代文献对碉楼这种建筑最早加以记载的是《后汉书》,被记载的碉楼所在的地方就是今四川西北部藏、羌少数民族地区。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传:“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治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在汉代,不管是十余丈的,还是十余丈以下的,都笼统的称作“邛笼”。“邛笼”是目前所见对碉楼建筑最早的称呼,来自于古羌族。现代研究表明,它是羌语音译的借词,其意就是碉楼③。

根据前面的考证,虽然从唐朝起,这种建筑在当地已经被称之为“碉”了,但是直至南宋当地仍然还有其他的叫法。《舆地纪胜》卷一四九?茂州[按:就在汉代汶山郡的治所]记载:“其村皆垒石为巢以居,如浮图数重,门内以梯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圂于下,高二三丈者谓之‘宠鸡’”。随着历史的发展,“碉”逐渐成为了川西地区这种石结构建筑中高者的专门称呼。清朝初年成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六·“四川”引述明人曹学全《蜀中广记》“风俗记·第一”就记载:“威茂,古冉駹地,……垒石为巢以居,……高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四一五?·茂州也采用顾祖禹引述的记载。民族不同,具体的称呼象古羌族一样,也有所异。民国时期汶川县的藏族把碉楼叫作“达雍”,汉族称为“石碉”或“石室”④。

称谓的变化表现出一个特点:“碉楼”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统称,二、三层的一般叫作“碉房”、“鸡笼”、“石室”或“达雍”,而十余丈高的则只能专称为“碉楼”,不使用“碉房”等其他称谓。

对川西碉楼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做比较详细记载的是《隋书》卷八三·西域附国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前举《舆地纪胜》则对碉楼内部各层的功用作了描述,我们发现川西的碉楼与青海碉房的用途结构基本上相同。清人李心衡在其《金川琐记》卷二中对金川地区(今茂汶、汶川、理县、金川、马尔康一带)碉楼的防御结构和形状作了记载:“下大颠细,与高至三四十丈者,中有数十层,每层四面,各有方孔,可施枪炮。各家有之,特高低不一耳”。

川西北今为藏、羌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族内、族外部落之间械斗不断,加以与汉族的矛盾,产生了居住与防御一体的社会需要。仅民国《松潘县志》卷三·边防志就记载该县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二十五年(1546)、二十六年(1547)和万历十四年(1586)就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政府都出兵镇压。当地盛产的页岩片石为兴建碉楼提供了丰富注释:

①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第57—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②同①,第130页。

③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第十一章第三节,第371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④民国《汶川县志》卷五?风土志,卷七?古蹟。

的物质基础。所以,由汉代一直到清朝,当地建造碉楼的风气不断,寨寨有碉楼,甚至家家有碉楼。碉楼是藏族和羌族民居的标志性建筑。

道光《茂州志》卷二·建置志明确记载,蒿坪村在明朝嘉靖三年(1524)为了阻止其他民族的进攻而“筑楼防之”,该楼叫“蒿坪楼”。今茂县黑虎山的虎寨还保留了十多座风格各异的羌族碉楼,高者十多层,低者四、五层,有四角的,有六角的,还有八角形的。

理番厅[治今理县]的羌族村寨的高碉有的达二十丈,“藏其珍宝兵甲,……坚牢深密,砲石不能破毀”。这里的碉楼还有一个作用,因为“地寒冷,染痘者易死。酋长忌见生人,恐带痘疮进也。大金川犷野更多忌,遇人至,则上碉遥放乌鎗,持刀呼躍,状如内地逐疫者,云恐带鬼至”①。今理县一带的羌寨也保留着不少碉楼,以四角碉和单碉为多。最著名的要数县城附近的姚坪羌寨,传说该寨建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它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碉楼是整个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村中央的一座叫“土舍碉”,下大上小,共九层,高30余米,似一把直刺苍天的利剑;层层有木梯相连,每层四面开有数个射击孔,楼内进出的门很小,人只能躬身进退。楼顶有一个钟孔,用于传递消息。姚坪古羌寨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县在清朝碉楼之多,于顺治十二年(1655)的一次镇压羌族的武装冲突中就可得到证明,当年清军在围剿羌族的行动中“焚斩贼番不计其数,剗平八十七碉”②。

松潘也是川西羌族碉楼较多的地方,自汉代到明朝羌族部落分散,半农半牧的羌族“居止傍山腰,或山顶,累石为屋,层级而上,紧牢深密,形如箱柜,高者十余丈,土人呼为‘碉’”

③。民国《松潘县志》卷四·土司志·夷俗类志说定居的羌族“居住碉房,其制或石或土或木,屹立如楼,三四层不等,上设经堂,中卧室,下饲畜,皆依岗据险而成。上层四面开窗,可以远望,若遇战事,鎗弹弓矢即由窗内施放”。明朝时该县碉楼众多,仅嘉靖二十六年(1547)镇压羌族的军事行动中,都督何卿一次就“毁碉楼四千八百有奇”④。

川西藏、羌少数民族地区的碉楼主要以石、土为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平顶。它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门用于瞭望观察、防御作战的碉楼,一般高达十余丈,十多层;一类是主要供居住用的碉房,多数为三层,富裕或有权势的人家建四层;一类是居住和防御结合的混合式,前为碉房,后为碉楼,连为一体。

川西南的彝族地区也有碉楼,当地叫“彝碉”⑤。彝族的碉楼与四川汉族地区的碉楼形式基本相同,它们主要与房宅相连,多建立在院落四角,一般二到三层,每层开有若干射击孔。一些彝族头人居住的院落更是碉楼密集。

在四川、重庆的汉族聚居地区,碉楼式建筑的分布也比较广泛⑥。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称呼。开县叫“箭楼”,宜宾称为“印子”⑦。四川、重庆汉族地区的碉楼分两类人建造,一类是当地土著居民建造,一类是清朝广东客家移民的成果。武胜县在民国十九年保存的219座碉楼、建于明朝的江安县黄氏宅第碉楼和建于清朝光绪的江津市风场乡会龙庄碉楼

注释:

①②[19]同治《理番厅志》卷四·边防志。

③同治《松潘直隶厅纪略》(不分卷)。

④道光《龙安府志》卷五·武功。民国《松潘县志》卷三·边防称“毁碉房四千八百七十”。

⑤吉木布初、黄承宗:《凉山彝族古代建筑》,《四川文物》,1991年第1期。

⑥季国政的《四川民居散论》(成都出版社,1995版)列举的有碉式建筑的地方有四川的高县、珙县、宜宾、叙永、纳溪、古蔺、仪陇、巴中、峨嵋、洪雅、广安、邻水、仁寿、井研、威远、中江、武隆、武胜、大竹、江安、合江等县市,重庆的涪陵、垫江、巴县、南川、綦江、江津等县市。

⑦《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第375页。

等①,都是非客家人建造。涪陵市明家乡双石村瞿九畴土楼、武隆县长平乡刘家土楼、仪陇县李家湾碉楼(朱德故居)、巴县木洞镇蔡家碉楼、宜宾李场顽伯居碉楼、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乡曾家寨碉楼、成都市龙潭乡向龙村碉楼、成都市龙泉驿青龙村周家院子碉楼等②,都是客家人建造。从现存实物和文献来看,似乎客家人更乐意建碉楼,如民国时期今成都市龙潭乡共有82座碉楼,而民宅只有79座,其中76户为一宅一碉,另有3户为一宅双碉③。

不论是非客家还是客家人建造的碉楼,在建筑样式和造型风格方面基本上一样,没有大的区别;但是有别于藏族、羌族建造的碉楼,具有更多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风格。如同我们在汉墓出土的陶器模型和画像石上所见,四川、重庆汉族地区的碉楼大部分也是与宅院相连,建在宅院围墙的转角处,是宅院的防卫性建筑,楼高三层或五层(更有的达七层,如巴县木洞镇蔡家碉楼)。墙体多为夯土,楼层采用木樑木板,楼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的坡顶,覆小青瓦,更有多重腰檐,悬挑比较夸张的重檐四角高翘,使威严坚实的碉楼增添了几分轻盈活泼。

四川、重庆碉楼的多样性和建筑历史的悠久,使其在中国碉楼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广东碉楼

广东是我国乡村建造碉楼比较普遍而且地位特殊的省,与四川汉族聚居区一样,碉楼主要由客家人和非客家人建造,集中分布在以下两个地区。

1,客家地区的碉楼

在客家聚居地区的乡村,碉楼并不是出现在所有的客家围,只是在部分客家围中耸立。这类客家围叫“四角楼”(俗称“四点金”),民众把碉楼多称做“炮楼”。它以粤东北的梅州、粤北的韶关为中心,分布在粤东兴宁、五华、梅县和粤北的新丰、翁源、始兴一带④。其总体特点是碉楼与客家围宽厚的围墙相连,或正面两角建楼(二碉),或正面两角与后围正中建楼(三碉),或四角建楼(四碉),或四角加后围正中建楼(五碉),或四角加左、右、后三围正中建楼(七碉)。著名的有,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兴宁县新陂镇长岭村的刘氏彭城堂,翁源县江尾镇长江村刘氏素其楼、南浦镇马墩三村黄氏德安楼、南浦镇马山一村林氏喜庆楼、坝子镇梅村刘氏燕桂楼、南侵镇马山十村林氏楠杞楼,建于道光年间的始兴县隘子镇官氏满堂围,建于光绪年间的五华县锡坑镇联庆楼等,这些四角楼绝大部分是清朝所建,极少数为明朝的建筑,如蕉岭县的石寨围楼就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客家四角楼的分布,经东莞一直延伸到深圳。深圳的客家四角楼从清朝康熙初年到民国时期都有兴建,高潮在乾隆至道光年间⑤。最著名的有,原宝安县坪山镇的大万世居,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龙岗镇的罗氏洪围,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宝安县坑梓镇的龙田世居,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在深圳,不仅四角楼有碉楼,其它的一些客家民居也多数建有碉楼,这是与粤东客家民居不同的地方之一⑥。

广东客家民居中的碉楼是围屋防御性建筑的主要部分,极少独立于围屋之外。墙体厚实,多数为三合土夯土墙,有的底层用条石或鹅卵石垒砌,有的顶层用青砖砌墙。顶部或为悬注释:

①摘自四川农经网(WWW·SCNJW·gov·cn)“住行习俗”。

②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第五篇第三章第一、三节,第185、190、194—196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版。

③成都市龙潭乡文化站站长严正发统计整理,转引《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第195页。

④杨耀林、黄崇岳:《粤东、粤北客家围若干类型及其流变的初步研究》,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⑤彭全民:《深圳新客家围屋的渊源与兴衰》,《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⑥陈荣等:《龙岗客家民居与其他地区客家民居比较》,《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山式两面坡(如梅县南口镇南华又庐),或是四角攒尖(如五华县锡坑镇联庆楼)。客家围屋中的碉楼多数是四、五层,清朝早期四角楼的碉楼与横屋高度基本取平,乾隆以后碉楼向空间发展,高出了横屋①,成为整座建筑的至高点和标志物,使客家四角楼形成了四角高中间低的天际轮廓线。楼体的向外面不开门,通过围内通廊进出,一般不开窗,少数开有的窗户也很狭小,但是都开设有若干个射击孔,给人封闭坚实的感觉。

2,五邑侨乡的碉楼

五邑侨乡则是广东甚至全国目前保存碉楼最多的地区。侨乡的六个市、区中都有碉楼广泛分布。东边以江门市棠下镇(原属新会市)为界,西边到恩平市的那吉镇,南面抵台山市的原上川镇,北缘达鹤山市的鹤城镇,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五邑侨乡。其中,开平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数量最多。根据2001年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组织全市村镇进行的详细普查结果,开平现存碉楼1 833座②。台山市的碉楼数量居全区第二,2001年由该市档案局、博物馆组织的古碉楼、古建筑、古榕树“三古”普查,全市现存碉楼459座③。其它几个市目前尚未进行普查,从博物馆日常工作调查得知,原新会市以西北部的大泽、七堡、小冈、罗坑、牛湾、司前几个镇为多,鹤山市则以西南的址山、云乡、共和镇常见,恩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沙湖、牛江、君堂、良西、圣堂、东成数镇。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碉楼较多的镇都靠近开平。

现存地方文献中记载的五邑侨乡早期的碉楼都在开平。建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的迓龙楼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的碉楼,距今四百四十多年。五邑侨乡大规模兴建碉楼起于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以后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达到了极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五邑侨乡碉楼的建造基本停顿,抗战胜利以后建筑的也很少。可见,五邑侨乡大规模建造碉楼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十年左右。侨汇支持是碉楼得以建造的重要条件。

五邑侨乡的碉楼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同类建筑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建筑式样和建筑风格的独特性。中西建筑文化合壁,使其脱离了中国传统碉楼的样式和风格,自成一体。

五邑侨乡碉楼的“另类”特征使其在中国碉楼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受篇幅所限不可详述,笔者有另文分析。

四,比较分析的初步结论

综合以上对碉楼所进行的大范围考察,我们可以对中国碉楼做如下的概括。

1,“碉楼”在中文里是一个组合词。“楼”字出现并常用于汉代,“碉”则晚至唐朝才普遍使用于指称碉楼这种建筑。楼的本意是多层房屋,强调的是建筑形体;碉指军事上防卫或瞭望的工事,强调的是建筑功能。两字组合就将功能放在了前面,同时要求一定的建筑形体特征。在英文里,“Tower”具有中文“碉”和“楼”的含义,这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所以将中国碉楼这类建筑翻译成英文多使用“Tower”或“Watch Tower”。

2,目前所见文献记载的中国碉楼的最早称呼是来自川西古羌族,羌语的“邛笼”就是碉楼的意思。宋朝、明朝当地的“宠鸡”、“笼鸡”应该是羌族“邛笼”称谓的演变。从唐朝开始,川西羌族也将这种建筑称做“碉”,并演变出“碉房”、“碉楼”、“石室”、“石碉”等多种叫法。清朝至民国时期,川西的藏族叫“达雍”,川西南的彝族叫“彝碉”。在全国汉族地区,民间俗称“炮台”、“炮楼”。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称谓也不同。

3,在碉楼实物和文献保存较多的川西和青海羌族、藏族聚居的地区,碉楼有广义和狭注释:

①杨耀林、黄崇岳:《粤东、粤北客家围若干类型及其流变的初步研究》,《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②《开平碉楼》(2001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版。

③黄苏照:《古楼古榕树统统来入册》,《台山报》2002年4月13日。

义之分。广义的碉楼包括高达十余丈的单体防卫性建筑,还包括二、三层的居住碉房,青海的四类藏族碉房也可以称做碉。狭义的碉楼则专指十余丈高、下大上小的防卫建筑,这种建筑不能叫碉房,可以叫高碉。这种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其他地方似乎并不存在。

4,碉楼是作为一种防御性建筑而出现在中外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它们似乎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在西方,它主要存在于城镇和军事要塞,带有西方自身的建筑特征。在中国则主要出现在乡村,它是受中国古代角楼和望楼启示而产生的一种乡土建筑类型,也就是说它的源是传统的民族的,其流也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五邑侨乡的碉楼其源其流都带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因素。

5,中国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性建筑。川西藏、羌民族聚居区的碉楼(狭义的碉楼)与汉族地区的碉楼在这一点上又同又不同。不同的是,它不与庭院院墙或围屋土墙相连,而是独立于村中或村外;相同的是,它也是单纯的防御性附属建筑。而五邑侨乡的碉楼都是单体建筑,不仅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的作用。

6,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碉楼,从材料到建筑技术,从楼体到楼顶造型,都是中式的。多就地取材,或石材或青砖或三合土。夯土筑墙、齐砖对缝和木构架樑拱技术广泛运用。楼体都是下大上小,或向内收进直至楼顶,造型简单;或腰檐与平座交替出现,造型富于变化。楼顶多用坡顶,或硬山式或庑殿式或歇山式。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楼体也是下大上小,楼顶则是当地民居建筑中常见的平顶,四周加筑女儿墙。五邑侨乡的碉楼建筑材料多样,造型和风格大量吸收了国外的建筑文化,非常洋气、西化。

综上特点,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定义中国碉楼:碉楼是以防御性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素描图由曹妍绘制,谨此致谢!)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定义中国

摘要:中国碉楼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至迟在汉代已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碉楼的称呼、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语意的角度,通过国内外不同类型碉楼的比较,揭示了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和特征,首次对碉楼进行了定义。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华侨史,乡土建筑。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开平碉楼[M](2001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首先,我们需要对近代做一个粗略的概括。什么是近代? 以中国历史来划分,近代大体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我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与西方的主要交流,主要以思想制度的交流为主。而中国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纳态度,在前段时间是以全盘接受为主,而在后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接受转变为观望甚至排斥。 下面我将对以上观点做浅显说明。重点将会放于抗日战争以前,也就是中西交流的前半段时间。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一个腐朽庞大的帝国,以天朝自居,不顾时势,逆天而行,必然要在工业化的决斗中悲惨地死去。中西文化大范围交流的伊始,大致于鸦片战争起,迄今大约已有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碰撞,冲突几乎成为了必然。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皆于器物、制度等方面全面的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一致肯定的一件事是,在近代,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在不断地侵略战争中所被影响的。晚晴在西方军队的坚船利炮攻打下,节节败退。西洋的铁蹄甚至踏进了北京的城门。这激发了清朝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有远见的有如林则徐、魏源等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技术和物质文化结合中国国情的洋务运动兴起。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直接论证了西方制度体制的优越性。从此时开始,中国人认识到的是,中国所落后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更是有思想制度上的全面落后。 我们重点所探讨的,也是这段时间里,中西思想交流的冲突碰撞。考虑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之久,历史之久,在思想制度上所产生的中西冲突更是显得尖锐复杂。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西方思想的入侵,是通过战争和侵略的方式进行的。换句话说,此次的思想冲突是激烈的,是冰与火一样的碰撞。 旧秩序的崩溃,使得中国人急切地寻求一个“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在这种亡国情绪下,中国人一改传统的中庸之道,反而更为偏激地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西化。这种否定和西化,都是两方面的。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故步自封;或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接受西化。譬如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下所产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以及惟洋是从者推行的全盘西化论,都是这段时期中国人的摇摆心理所产生的消极且错误的思想。自近代开始,大批思想家在对比中西文化时缺乏理性思维和理性认知,导致更多的只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糟粕和劣根性,从而进入了一个越发自卑的时代。 我们可以从两次近代中国主要的运动作对比,即“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比,前者以改良为主,后者以改革为主。但从根本上说,两次运动所要解决的,都是制度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于“救国救民”的思维已经发生了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伪西式的共和国体制。但袁世凯的一意孤行,使得共和国名存实亡“吾人于共和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外迫于强敌,内逼于独夫”,这正是当时中国人心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接触,进而发动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五四运动”。

(完整版)概述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1.概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答:思想文化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包含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等思想文化方面,它们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A:先秦儒学:先秦儒学是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2)先秦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也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3)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4)儒家思想中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汉代经学:(1)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 (2)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五经》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3)汉代的儒学本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再加上自然灾害,汉代“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传,最终导致王莽的以新代汉。 C 、魏晋玄学:(1)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2)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3)核心思想:贵无论、本静末动、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以性统情以及名教本于自然等思想。 D、隋唐佛学:(1)佛教的思辫力胜于中国固有传统的道德说教,其幽远的议论成了思想界的权威,其人生多苦的厌世观和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深人人心。 (2)唐中叶后,统治者对佛教势力进行了几次打击,此后天台宗、华严宗等渐归沉寂,而密宗的加持祈祷之类迷信的方面也在流行一时之后遭到冷落。相反,倒是禅宗因与老庄思想的融合,赢得知识阶层的普遍认同。 E、宋明理学:(1)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2)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2.试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的礼仪规范。 答:A:衣:(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 (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都跟龙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就是龙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各时期的龙崇拜的不同,演绎了中国灿烂的古老文化。龙的原型和龙崇拜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方向。龙文化的深远影响对中国历代人民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社会任然保持了一部分古代龙崇拜的的影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龙崇拜、龙文化、发展 根据中国考古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古代的一部分民俗资料、文化传承来看,龙的主要形貌特征是蛇身。在秦汉以后,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古籍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南宋罗愿《尔雅翼》所载画龙口诀“三停九似说”也说到“项似蛇”,其次,从出土的文物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出土的有关龙的文物都是马头蛇身,由此可见,中国龙的原型只能是蛇。 但这又引发一个思考,蛇一直被认为是五毒之一,甚至被当做五毒之首。为什么让人们害怕的动物最后成为人们的图腾和精神象征呢?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禁忌某物或者祟拜某物。人们禁忌某物,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不能冒犯、亵渎,不能惹它生气,否则就会招致灾祸;人们崇拜某物,也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预期能够给人们带来某些好处。人们总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制造神灵崇拜、向神灵祈求和索取的。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铁的规律。中国的人民崇拜以蛇为原型的龙也就不难解释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古代的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很多的现象难以解释,人们就只能以最纯真的方式来表达最深的感受,崇拜油然而生,祈求在祭拜中得到保佑。中国人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方面喝雄黄酒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更含着深深地文化。雄黄酒一般用雄黄、大蒜、酒和米潲水制成。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性温,味苦,有毒。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可治疥癣恶疮、虫蛇叮咬等病症。大蒜也具有杀虫灭菌的作用。酒和米潲水的气味都很浓烈、刺鼻。正因为这样,雄黄酒便用来驱除蛇蝎等毒虫,同时也用来辟邪御凶。其次,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后,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寄托,一方面是填补精神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希求能得到保佑。跟人们最近的莫过于生产生活,人们为了祈求能有风调雨顺的气候以保证自己的生产,跟“雨”息息相关的龙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也就能解释在古代的民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龙王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龙的古典故事了。 龙虽然与蛇有很多共同的方面,龙的原型是由蛇发展而来,但是龙形貌的变化却不是完全遵照蛇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蛇身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如:濮阳蚌塑龙和黄梅卵石龙都是一前一后两条腿。世界上哪会有这种怪物?这就说明:龙的形貌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是逐渐将很多动物形貌特征拼凑起来的、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一前一后两条腿便是龙形

第二章 文化资源的形态

第二章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形态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第二节文化资源价值的特征 第三节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1、文化 1.1 文化的层次 关于文化的内涵,说法很多。通常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意识文化包括心理、心态、信念、观念等纯意识领域,也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领域。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处理人间关系的产物。制度文化包括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制度,如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包括各种具体制度,如政治制度、婚姻家族制度等。制度文化还包形形色色的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定势、民俗民风也可列入制度文化中。 第三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物质产品中融入意识文化的要素,物质成了意识文化的载体。建筑、园林、服饰、器物、饮食、交通工具等物质形态都有精神要素,都有文化的内涵。 1.2 西学东渐 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基本上也可以划归为这几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人船坚炮利之下,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一步步走向深渊,在这国家民族存亡之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先进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向西方学习, 1.2.1 意识层面 大量介绍翻译,或撰写西方的史地,哲学,科技,政治,法律等书籍,最先的是林则徐,魏源,然后是梁启超,严复,维新运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望道等五四运动,等等如此,都是为了把西方先进的文化,比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歌等介绍到中国来,希望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这是意识文化方面。 1.2.1 制度层面 洋务运动,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管理与技术,希望能强化中国的军事,戊戌变法,直接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西方的立宪政体,辛亥革命,希望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民主共和。 1.2.3 器物层面 西餐,西装,沙龙,夜总会,上海百乐门,舞厅,西式婚礼,黄包车,一说从日本引进的,一说是从法国引进的,小汽车等等。 建筑方面特地要说的,就是:大多数人较为熟悉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面的学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

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语文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文言文教学,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文言文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文言文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 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选自《论语》中的篇目为例: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语文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京剧的起源与特征

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生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特征 作为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的基本特征是: 综合性:综合性是京剧的首要特征。所哟丶戏剧艺术都具备综合性,但是中国京剧的综合性是全方位的。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对文学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绘画、书法、工艺、服饰、雕塑等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 其次,京剧的念白和唱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其唱词多为琅琅上口的诗歌,念白多为精炼的散文或律动感很强的韵文。 第三,京剧剧目的题材也有很大的综合性。京剧表现的生活面很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男女老少幼,人神鬼怪精,凡“世上”有的,“台上”几乎都能搬演。光传统戏的题材就有很多类,解放以后,京剧工作者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对原有题材进行再挖掘,推出多部新编古装戏;六十至八、九时年代,京剧艺术的创作家们更是实力雄厚,用心的历史观对许多传统题材进行改造和创新,在编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为京剧剧目建设做出了布绒忽视的贡献。 第四;京剧的综合性还体现为表演手段的多样。京剧的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戏剧的情节、风格、人物行当的不同需求,对京剧艺术进行了多方的改造与提炼,使京剧唱、念、做、打的技巧在剧中得到全面的发挥和精湛的展现。 程式性:程式性是京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影视、歌剧、话剧、舞剧的艺术个性。 京剧完全依赖一系列的严格规范化、高度完善化的表演程式,来达到“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目的的。 京剧程式就是京剧演出中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表演法式。 京剧表演程式的行成事京剧高度完善化的结果。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在京剧表演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是演员创造觉得必不可少的手段。 京剧表演程式的分类有:唱腔程式、舞蹈程式、行当程式、音乐程式、脸谱化妆程式、舞台调度程式等等。 京剧的表演程式是独立于剧本内容之外的完整技术结构和动作单元,表演时可分可合,不仅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极强的技巧性、严格的规范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它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不仅使生活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京剧脸谱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是指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勾画形状和涂抹色彩的程式。京剧脸谱的程式化体现在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脸谱。 在脸谱的程式中,依脸谱画法的不同可分为勾脸、揉脸、抹脸三种,依照脸谱图案的不

中国龙的起源

我们这里要说的龙,是一种神话动物,在中国大地上,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形象。 但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呢?谁也没见过,因为自然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动物。可见,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龙不仅中国有,世界上很多的国家的神话中也都有龙。例如,西方神话的龙就很有意思,那些龙在形体上跟中国龙有很相似的地方:身体庞大、遍身鳞甲、长着四条腿和尖利的爪、头上有角、能腾云驾雾。不同的是:西方龙的龙头比较多,有的三个头,有的九个头,还有十二个头的,而中国龙只有一个头;西方龙嘴里吐火,中国龙嘴里一般喷水;西方龙常常代表凶恶的势力,中国龙往往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龙是神奇的,本领大,它能变长也能变短,能上天也能入海,它还能在天上兴风降雨。古代中国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的身上。那时候,人们在龙王庙祭龙求雨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龙的产生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在远古时代,人们常把他们所敬畏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记,他们崇拜它们,祈求得到它们的保护,这就是图腾崇拜。龙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物。 那么,龙起源于哪种东西呢?说法很多了。有人说龙起源于鳄鱼,有人说起源于蛇,有人说起源于猪,还有人说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专家们的这种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1987年在河南省淄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了,人称“中华第一龙”。在内蒙古还出土了一个玉龙,样子很漂亮,它的身体细长,弯曲成C形,龙头很像猪。这个猪头形玉龙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距离今天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那时的甲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了。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霍桂桓 【专题名称】文化研究 【专题号】G0 【复印期号】2004年02期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昆明)2003年05期第30~33页 【作者简介】霍桂桓,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 识到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 政策。在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 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在继续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研究二次现代化的 新情况,奠定文化政策基础,实现文化观念的转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轨。【关键词】第二次现代化/全球文化市场/文化政策/文化转型/体制转轨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03)05-0030-04 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参与及合作。在这种形势下,翻译和引介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并结合其具体国情现状对这些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探讨及研究,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 根据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资料(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材料和数据已经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文化政策调研》上,但读者可能由于保密方面的原因无法看到这份刊物;需要这些材料的读者,请直接与该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联系索取。)来看,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虽然都在关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其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文化政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看来,我们可以把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美国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已经全面市场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国家对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无为而无不为”为特征,具体管理方式以各州政府为核心协调单位并且灵活多样;而其文化政策重点则是,一方面,就发展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而言,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规促成软件硬件的剥离、使硬件生产归于传统产业,进一步促进、保护和开发国内外文化资源(特别是开发国外文化资源),在使“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机械B0903班 姓名: 学号: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摘要:中国人信奉儒教、讲顺从孝顺;西方人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要与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字:文化差异影响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在饮食、礼仪、教育等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一个电影叫做《刮痧》,这部电影充分显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刮痧”是中国的非常有效一个治病的方法,通过刮皮肤,什么病都好了,只不过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斑斑点点的血印子,在美国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是虐待孩子。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中国人信奉儒教, 讲顺从孝顺。而西方人就有所不同了!他们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的吃饭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常常围着一大桌,同吃一盘菜,虽然热闹,但一点儿也不卫生。西方人自己吃自己的,这就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西方教育也大不相同,中国人教育学生,大多是一种封闭教育,得遵守校规,西

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来考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的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日本的文化源于中国,然而又把这种重视整体的文化发挥到极端。日本人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是整体的利益,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东方文化里对事物的考量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西方则是定格在现在。对于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自己是整条链中的一环,承上启下。东方人因此很重视传宗接代,如果没有儿子来接替自己,那么整条链则是断在自己的手里,是没有脸去见先人的。西方人努力奋斗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及时享受。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另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泽披后人。这种东方式的时间思维方式使我们考虑问题全面和连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也是起源于此。而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显得更开明,也更容易带来幸福。东方的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中西方企业文化

中西方企业文化 【篇一: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 中西方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随着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联合等现象经常发展,但由于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别,这使得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差别,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呢?我认为关键要弄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本文就中国企业文化与西方(以美国为代表)企业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一文化形成的渊源不同 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其国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渊源都有所不同。 从历史渊源来看,对“人论”的不同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一国文化的特征,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为基础,所有打上人类印记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都归于文化之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文明的起点是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彻底地脱离了自己所处的自然状态,因此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道路是从明确区分人与自然,把人和自然当作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对象分别加以研究开始的。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就成了西方文化的“人论”基础。随着时间的变迁,文化的不但演变,西方的文化形成了如今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特征的权利型伦理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文明的发生是在原有氏族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氏族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注重人际关系的等级制度。由于等级森严,无法获得像西方那样的平等和独立的地位,因此对待自然和自己的态度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站在自己的宗法人伦关系的基础上来理解人,把人看作是“人伦”的派生物,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自然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人论”基础。从地理渊源来看,由于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土地贫瘠、临海,无法靠农牧为生,但临海且岛屿星罗棋布又给古希腊人带来了机遇,船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生存工具,航海可以占领新的空间,激发人的创造力,古希腊人在惊涛骇浪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