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重难点九 酶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章重难点九 酶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章重难点九 酶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章重难点九 酶的结构和性质

【要点解读】

一、酶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之

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

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

【重难点指数】★★

【重难点考向一】酶的性质

【例1】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名师点睛】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在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能够加快反应速度;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据此即可解答。

【重难点考向二】酶的多样性、专一性

【例2】当我们吃馒头时,常常感觉到越嚼越甜.在这种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舌的搅拌B.牙齿的粉碎

C.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D.水的润湿

【答案】C

【解析】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酶的概念,难度不大,生物体内含有千百种酶,它们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反应大多是酶催化反应.但是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重难点考向三】酶的综合应用

【例3】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都能水解而被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制品④蚕丝制品⑤涤纶制品⑥锦纶制品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

【答案】B

【名师点睛】考查蛋白质的性质,从衣料中成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来分析,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都不能用加酶洗衣粉。

【重难点考向四】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

【例4】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如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度v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A.B.C.D.

【答案】D

【名师点睛】考查了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规律,明确酶是一种蛋白质,酶在适宜的温度下(30℃~50℃时)催化活性最高,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变性,催化效率降低的特点是解题关键,根据图中反应速度和温度的图象走向,可判断酶催化效率强弱,据此解答。

【趁热打铁】

1.(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肥皂在任何水质的水中使用,效果相同

B.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C.常见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和合成染发剂三大类

D.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饮用有益身体健康

【答案】CD

【解析】A.在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会形成大量浮渣,没有泡沫,衣物洗不干净,故A错误;

B.衣服上有机脏物蛋白质在加酶洗衣粉中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下最终消化产物是溶于水的氨基酸,水温过高时蛋白质分解酶会失去生理活性而丧失去污能力,所以使用时忌水温过高而不能去污,故B错误;C.人们为追求时尚而把头发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常见染发剂分为: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等,故C正确;D.矿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根离子,以及钾、钠、钙、锌、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故D正确;故选CD。

2.1997年,英国的“克隆羊”备受世界关注.“克隆羊”的关键技术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A.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对发生在体内和体外的某些化学反应都能起催化作用,

故A正确;B.酶的专一性和选择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B正确;C.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或重金属盐作用下,发生蛋白质变性,所以活性降低,故C正确;D.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而失去活性,即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酶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故D错误;故选D。

3.下列叙述正确是()

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 K时活性更强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银制品久置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使表面变暗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

【答案】D

4.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可以帮助酒精的代谢,酶是一种蛋白质,由此判断两种酶中可能不含()

A.H元素B.C元素C.Si元素D.N元素

【答案】C

【解析】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可以帮助酒精的代谢,酶是一种蛋白质,根据题干中这一信息可知:两种酶的元素组成与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相同,氨基酸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所以两种酶中都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不含硅元素;故选C。

5.“基因剪刀”(酶)的合成和克隆,为化学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和途径.实验室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适应性

【名师点睛】考查酶的结构和性质,注重糖类、油脂、蛋白质基础知识的考查,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据此解题。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试验

典型黑色金属磨损性能测试实验 史秋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结构,及材料进行耐磨性测试的意义; 2.掌握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及其在不同条件下(干式、湿式、磨粒等)的 实验方法; 3.掌握摩擦磨损性能指标的评估方法; 4.了解典型黑色金属灰铁和球铁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干式)的耐磨情况。 二、实验设备 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如图2-1 图2-1 三、实验材料 1.灰铁滑动摩擦试样一对,试样尺寸如附图(a) 2.球铁滑动摩擦试样一对,试样尺寸如附图(a)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 将试样分别装在上下试样轴上,接通电源,双速电动机○1通过三角皮带○3齿12使下试样轴以200转/分(或400转/分)的速度转动;通过轮○4带动下试样轴○ 48的传递。使上试样轴○14以180转/分(或360转/ 47和齿轮○ 蜗杆轴○ 44,滑动齿轮○ 47分)的速度转动。当做滑动摩擦试验时,为使上试样轴不转动,应将滑动齿轮○ 46上。试验时,两试样间的压移至中间位置,齿轮○48必须用销子○22固定在摇摆头○ 19的作用下获得(弹簧中间是一重力传感器),负荷的增大或减少力负荷在弹簧○ 21上即可读出。也可将复合传感器接入25进行调整;负荷的数值从标尺○ 可用螺帽○ 电脑,从显示屏上读出,本实验载荷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出。试验的终止条件可由时间或总转速控制。试验结束之后根据不同的方法评估材料的耐磨情况。

五、实验内容 将加工好的滑动摩擦试样装在实验机上,在给定的条件下(干式、滑动摩擦、压力:200N、时间60min)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下,评估耐磨性能。 根据所选取磨损试验方法的不同以及材料本质的差异,可以选择不同的耐磨性能评定方法,以期获得精确的试验数据,现简单例举下述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1、称重法:采用试样在试验前后重量之差,本表示耐磨性能的方法,由于两试 样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磨损量,可以采用精度达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量出试样试验前后重量之差非凡获得。试样在磨损前后必须严格进行去油污,烘干后再进行称量否则因残余的没污会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W=W0-W1 式中:W—试样的磨损量。 W0—试样在试验前的重量。 W1—试样在试验后的重量。 2、测量直径法:采用试样在试验前后直径的变化大小来表示耐磨性能的方法。 (1)用测微计(或其它测量仪器)测量试样试验前后的直径变化而获得。 (2)本试验机所带小滚轮○6可用来精确测量试样直径试验前后的变化。 测量方法:使用时首先将装有小滚轮○6的支架拆下来装在下试样轴轴承座的小轴(附图)上,在试验前后把试验机各开一分钟或下试样试验前后运转同样转数可得小滚轮转数N1和N2,由此通过下列计算可得到磨损量“S” 如果:D1—试样试验前的直径。 D2—试样试验后的直径。 D0小滚轮○6的直径。 N1—磨损前一分钟内小滚轮○6的转数。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者: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掌握氧气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燃烧匙 三、实验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 四、实验原理:2KClO 3 2KCl+3O 2 五、实验步骤: 安装如图组装仪器。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软木塞。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应向下。 点: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氧气不溶于水。收集四瓶氧气。 离:收集满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开水槽。 熄:再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六、氧气性质实验操作: 1、观察氧气的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娶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红,然后将木炭插入集气瓶内。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说明集气瓶中有纯净的氧气存在。反应完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跟氧气反应后产生CO 2。 化学方程式为:C +O 2CO 2 3、用细铁丝螺旋绕在燃烧匙是,另一端绕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燃烧尽时,立即放入留有水,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3Fe +2O 2 Fe 3O 4 4、取少量硫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硫粉熔化,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S +O 2 SO 2 5、取少量磷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化学方程式为: 4P +5O 22P 2O 5

成合的物药癌抗类铂顺握掌 方正面平、 念概本基的应反代取

《无机合成设计》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化系 执笔人:赵琳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无机合成 2.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Synthesis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5.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基础 6.总学时:2周 7.总学分:2学分 二、实践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求将现代无机合成中一些主要领域发展的历史概况、合成原理、工艺路线及其应用情况作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无机合成的进展和为学生的进一步钻研、深造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主要讲述近二、三十年来,无机合成不断发展的π酸配合物、原子簇化合物、铂系抗癌药物、固体发光材料、人造金刚石、以C60为代表的碳笼原子簇、高温超导体以及特种功能陶瓷的发展概况、性能、结构和针对不同性质和要求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三、实践内容与要求 序号实践内容要求学时 1无机合成的发展简史及其重要作用,无机合成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步骤。掌握无机合成与无机新材料 的关系。 2 2利用取代反应制各配合物、酸配合物的合成、分子氮配合物、金属夹心配合物 的制备、大环配合物的模板合成、金属 簇状化合物的合成。掌握无机合成的基本知识,了 解各种无机合成的基本技术。 6 3利用取代反应制各配合物、酸配合物的合成、分子氮配合物、金属夹心配合物 的制备、大环配合物的模板合成、金属 簇状化合物的合成掌握每种类型配合物的性能、 结构和合成方法的机理和特 点。 6 4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基本概念、平面正方掌握顺铂类抗癌药物的合成4

形配合物的取代反应、顺铂及其类似化 合物的合成、顺铂的抗癌机理、合成顺 铂类抗癌药物的某些规律。 机理和该类药物的抗癌机理。 5发光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基本概念、固体中的缺陷及其类化学平衡、固体中杂质 的扩散、固相反应、晶体的发光、制备 发光材料的基本过程、灯用卤磷酸钙荧 光粉的制备、彩色屯视三基色稀土荧光 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发光材料的应 用及其开发前景。了解发光材料中晶体发光的 基本特性,掌握制备发光材料 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及其应用 前景。 6 6自然界中碳素的存在形式及其键合情况、金刚石的人工合成原理、人造金刚 石的制备方法、人造金刚石的提纯、 筛选与检测。掌握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原理、 制备方法以及提纯和筛选与 检测。 4 7超导电性的发现及其发展概况、超导电性的一些基本特性、超导电性的形成机 理、氧化超导体的结构特征、氧化物陶 瓷高温超导体的合成、临界温度和临 界电流的检测、超导电技术的应用。掌握超导电的形成的机理以 及几种氧化物陶瓷高温超导 体的合成的基本技术和特点、 应用。 4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教材:刘祖武.现代无机合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参考书:[1]徐如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美]W.L.乔利著,李彬等译.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实践报告的格式: 1.封面:(系别、专业班级、实践项目、实践地点、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日期) 2.正文: (1)实践题目和内容摘要 (2)实践内容:要求按照实践时间顺序认真填写实践的内容和感受 (3)成绩以及系和学院意见 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基本无错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实验九糖的性质

实验九糖的性质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实验九糖的性质 【实验目标】 1.熟悉糖类的化学性质。 2.掌握糖类的化学鉴别方法。 【实验用品】 1.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点滴板1块、 pH试纸、水浴锅等。 2.试剂:2%葡萄糖、2%果糖、2%麦芽糖、2%乳糖、2%蔗糖、2%淀粉、3mol/L 硫酸、1mol/L碳酸钠、碘液、浓硫酸、浓盐酸、吐伦试剂、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苯肼试剂、Benedict试剂。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糖的还原性 1、与吐伦试剂反应:取4支试管,各加入吐伦试剂1ml,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50~60℃水浴中加热,观察有无银镜产生。 2、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取5支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混匀,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1%淀粉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观察。 二、糖的颜色反应

Seliwanoff反应[1]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Seliwanoff试剂(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各1ml,再加入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各5滴?摇匀后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仔细观察比较各试管中溶液出现红色的先后顺序。 三、糖砂的生成 取3支试管,各加入2%葡萄糖、2%蔗糖、2%乳糖溶液2ml,再分别加入1ml新鲜配制的苯肼试剂,摇匀,取少量棉花塞住试管口,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煮沸,随时将出现沉淀的试管取出,并记录时间。加热20~30分钟以后,将所有试管取出,让其自行冷却,比较各试管中产生糖砂的顺序,取出少量晶体,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糖砂的晶型。 四、淀粉的碘试验 再试管中加入10滴1%淀粉溶液,再加入1滴%碘溶液,观察现象。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10分钟,观察取出冷却后,结果又如何 五、糖的水解 1、蔗糖的水解取1支试管,加入mol/L蔗糖溶液1ml,再加入3mol/L的硫酸3滴,沸水浴中加热约10min,冷却后,用1mol/L碳酸钠调至碱性(pH试纸检查)。加入Benedict[2]试剂1ml,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冷却后观察结果。 2、淀粉的水解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g/L淀粉2ml,其中1支试管中加碘液1滴,摇匀后观察颜色。将试管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有何变化再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五 酶的基本性质

实验一酶的性质研究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因此也叫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多样的酶,从而使生物体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完成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酶有的是单纯蛋白质,有的是结合蛋白质。因此,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叫做辅酶或辅基。习惯上,将与蛋白质结合的紧而不易分离的非蛋白部分称为辅基,辅基不能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而将与蛋白质结合的不紧而易分离的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酶,辅酶可以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目前许多酶已经能够制成结晶。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特异性)。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作用称为酶的激活作用,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一些物质称为酶激活剂;能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作用称为酶的抑制作用,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一些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激活剂与抑制剂常表现某种程度的特异性。, 物质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在机体中了解温度对没活性的影不断进行着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绝大多数都是在酶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生活机能在某种程度内可以说是由机体内酶类的含量及活性决定的。食品、发酵、制药、制革、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以及临床检验等都和酶有密切关系。因此,酶的研究在生物化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二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就加快一倍左右,通常用温度系数表示,一般情况下的温度系数约等于2,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映速度逐渐降低。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但是,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反应时间增长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一般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在的形式有关。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持数月以至一年,在低温下保存的时间更长,因此,酶制剂一般以冻干粉状在低温下冷冻保存。溶液中的酶,一般不如固体的酶稳定,且易为微生物所污染,通常很难长期保存而不丧失其活性,溶液状态的酶,在保存时都要加入等体积的甘油,并贮存在4℃冰箱中,酶活性可保持两周至几个月。酶在高温下就更不稳定了。 酶的活性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基质在酶作用前后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ystematic Experiment on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时:64 学分:2.0 适用对象:材料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许并社,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廷楷、高家诚、冯大碧,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3] 葛春霖、盖雨聆,机械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冶金工业 出版社,2001 [4] 王祥生,铸造实验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 吕立华,金属塑性变化与轧制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刘军、佘正国,粉末冶金与陶瓷成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果世驹,粉末烧结理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8] 廖寄乔,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原理及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9] 刘新年、赵彦钊,玻璃工艺综合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赵彦钊、殷海荣,玻璃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 张文钺,焊接工艺与失效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2] 吴林,焊接手册/ 第1卷/ 焊接方法及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 左铁镛、聂祚仁,环境材料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 [14] 聂祚仁,生态环境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是面向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环境友好意识的培养为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环境责任感的人才。为此,以材料四要素(成分、制备加工、组织及性能)为主线,结合我院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特色优势学科(环境材料)的重要科研成果--自行研发的材料环境评估系统,开设了六类综合实验。本门课程属于实验教学类课程,集中安排在两周之内完成,共64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地点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中的各个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主要包括了新材料开发中心、药芯焊丝生产中心、材料分析中心、材料力性检测室、焊接实验室、轧制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及环境材料评价中心。主要内容是进行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典型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实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材料四要素中“合成与加工”与“成分结构”、“性质与使用性能”各要素间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此外通过环境评价了解材料生产的环境负荷主要环节,并提出降低其环境负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作为材料科学工作者的环境责任。 理论教学内容 主要讲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课程的宏观结构及内容大纲进行介绍。系统地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主要实验内容及与所学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绪论(4学时) 综合实验一铝合金制备、加工及改性(10学时) 1.1 铝合金的熔炼、铸锭与固溶-时效处理实验(3学时) 1.2 铝合金轧制工艺实验(3学时) 1.3 铝合金铸锭、轧制、改性的金相组织的检验及力学性能实验(4学时)综合实验二铝材料及其产品的环境协调性评价(3学时) 2.1 铝合金材料制备工艺流程(0.5学时) 2.2 功能单位的数据收集与计算(1学时) 2.3 清单分析,材料环境影响评价(1学时)

实验 酶学性质研究

实验四酶学性质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H、温度、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机理; 2、掌握如何选择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温度和获得最适pH条件的确定、以及Km常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酶促反应速度受介质pH的影响,一种酶在几种pH介质中测其活力,可看到在某一pH时酶促效率最高,这个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pH影响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的解离,另外,也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与底物或催化。其次,有关基团解离状态的改变影响酶的空间构象,甚至会使酶变性。酶的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如缓冲液的种类与浓度,底物浓度等均可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变性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在进行酶学研究时一般都要制作一条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即保持其他条件恒定,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速度,以pH值为横坐标,反应速度为纵坐标作图。由此曲线,不仅可以了解反应速度随pH值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求得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的实验方法和pH类似。 酶促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影响速度的各种因素,而米氏常数K 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般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其值大小与酶的浓度无关,是酶促反应的特征常数。不同酶的K 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的底物反应

时,其Km值也不同,Km值反映了酶和底物亲和力的强弱程度,Km值越大,表明酶和底物的亲和力越弱;Km值越小,表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强。 酶的活力就是酶所催活的反应速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或产物的增加来表示。酶反应过程中产物的生成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进程曲线来说明,曲线的斜率就是酶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度。从进程曲线来看,在一定时间内反应速度维持恒定,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逐渐降低,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准确表示酶的反应速度必须采用初速度,即保持恒定时的速度。同样,不同酶浓度下的反应进程曲线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V=Vmax[S]/Km+[S],Vmax 指该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S]为底物浓度,Km是米氏常数,V是在某一底物浓度时相应的反应速度。双倒数作图(将米氏方程两边取倒数,可转化为下列形式:1/V=Km/Vmax.1/[S]+1/Vmax,可知,1/V对1/[S]的作图得一直线,其斜率是Km/V,在纵轴上的截距为1/Vmax,横轴上的截距为-1/Km。此作图除用来求Km和Vmax值外,在研究酶的抑制作用方面还有重要价值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1、试剂:磷酸二氢钠、柠檬酸、ABTS、酸性靛蓝。 2、器材: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试管、酸度计 四、操作步骤 1、配置缓冲溶液 按下表配置缓冲溶液,其溶液pH值以酸度计测定值为准。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 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实验原理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胶砂的制备: (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

计算材料学_Ising模型实验报告

Monte Carlo实验报告 一、项目名称:Ising 模型 二、项目内容概要 1、编译和运行 进入实验的文件夹:cd□~/sourcecode/2D_Ising 文件夹里有源代码mc2d.f和输入文件in.2d 阅读理解并编辑输入文件:gedit□in.2d 之后编译mc2d.f f95 mc2d.f -o mc2d.exe 运行可执行文件 ./mc2d.exe 查看刚刚生成的四个输出文件,四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file1.out:温度;时间;单位原子能量;单位原子磁化强度 file2.out:温度;单位原子能量;能量变化;单位原子磁化强度;磁化强度变化;单位原子热容 file3.out:温度;自旋构型 file 4.out:温度;能量升高而被接受的数目;能量下降而被接受的数目;被拒绝的数目2、gnuplot 作图

作温度与能量图:p “file2.out” u 1:2 w p ps 3 pt 5 作出file2.out 中第1 列与第2 列数据; 作温度与磁化强度图:p “file2.out” u 1:4 w p ps 3 pt 5 作出file2.out 中第1 列与第4 列数据 作温度与热容图:p “file2.out” u 1:6 w p ps 3 pt 5 作出file2.out 中第1 列与第6 列数据 三、项目实施方法/原理 1925 年,伊辛提出描写铁磁体的简化模型:设有N 个自旋组成的d 维晶格 (d=1,2,3),第i 格点自旋为Si=±1(i=1,2,…N; ±代表上下)。只考虑最近邻作用,相互作用能为±J(J>0 为铁磁性, J<0 为反铁磁性),平行为-J,反平行为J。 伊辛模型的蒙特卡洛模拟基本步骤如下:

实验九糖的性质

实验九糖的性质 【实验目标】 1.熟悉糖类的化学性质。 2.掌握糖类的化学鉴别方法。 【实验用品】 1.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点滴板1块、 pH试纸、水浴锅等。 2.试剂:2%葡萄糖、2%果糖、2%麦芽糖、2%乳糖、2%蔗糖、2%淀粉、3mol/L硫酸、1mol/L碳酸钠、碘液、浓硫酸、浓盐酸、吐伦试剂、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苯肼试剂、Benedict试剂。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糖的还原性 1、与吐伦试剂反应:取4支试管,各加入吐伦试剂1ml,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50~60℃水浴中加热,观察有无银镜产生。 2、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取5支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混匀,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1%淀粉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观察。 二、糖的颜色反应 Seliwanoff反应[1]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Seliwanoff试剂(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各1ml,再加入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各5滴摇匀后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仔细观察比较各试管中溶液出现红色的先后顺序。 三、糖砂的生成 取3支试管,各加入2%葡萄糖、2%蔗糖、2%乳糖溶液2ml,再分别加入1ml新鲜配制的苯肼试剂,摇匀,取少量棉花塞住试管口,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煮沸,随时将出现沉淀的试管取出,并记录时间。加热20~30分钟以后,将所有试管取出,让其自行冷却,比较各试管中产生糖砂的顺序,取出少量晶体,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糖砂的晶型。 四、淀粉的碘试验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 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酚的基本性质; 2、掌握酚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酚的分子中,由于羟基中的氧原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电子云向苯环偏移,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示弱酸性。 但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若将苯酚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析出苯酚。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苯酚。 苯酚可以和NaOH反应,但不与NaHCO3反应。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白色) 酚类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用于鉴别酚类。苯酚可以用于制备酚酞。 棕红色蓝紫色 三、实验器材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pH试纸 无机试剂: NaOH(5%),饱和溴水, NaHCO3(5%,饱和),的Na2CO3(5%), 5%FeCl3 ,HCl(5%)溶液; 有机试剂:苯酚 四、实验步骤 1、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 将0.2 g的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用玻璃棒蘸1滴溶液,以广泛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然后再加热试管,直到苯酚全部溶解。 将上述溶液分装在3支试管中,冷却后出现浑浊,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观察是否溶解。再滴加5%的盐酸,有何变化?在另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的NaHCO3溶液和5%的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2、酚类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1%苯酚0.5mL,再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所显示的颜色。 3、与溴水的反应 在1支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加2 mL水稀释,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 mL自来水,然后在两只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比较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思考题 1、如何鉴别醇和酚? 2、举例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为什么苯酚比苯和甲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篇二: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

实验力学读书心得

太原科技大学 2015-2016 学年第 2 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实验力学 学生所在院(系):应用科学学院力学系 学生所在学科:力学 姓名:王心怡 学号:S2******* 本课程是力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力学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科学,其发展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实验力学是将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名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我们以后的方向会有很多,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不仅如此,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经典力学与纳米技术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量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进一步加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力学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并且不断进步。 一、课程内容总结 简单的来说,实验力学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求解力学问题。即用实验方

法测量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产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变(形变)、应力、振动频率等物理量。在我现在学习了这门课之后的理解,实验力学是解决工程问题中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求解其力学问题的中间环节,通过实验力学方法测得所需物理量,最终求出结果。 本门课程实验涉及到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电测法及电桥、梁的弯曲正应力试验、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和内力的测定冲击试验。分别涉及到材料性能学、实验力学电测法、工程材料等。进行的操作有测量、电阻应变仪使用、多功能试验机使用、记录等。 通过课程认知,我了解到了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理论方法就是理论方法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方程,然后求解。它主要有解析法和数值法,理论方法的解答是数学模型的解答,只有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相符时才是精确的,这也是它的局限性。而我们这学期学的实验力学的方法就是在实际问题上直接测量。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分析的成果,发现新问题,建立新理论。实验设计和实施需要理论分析做指导。复杂问题需要理论与实验共同完成。 学习材料力学实验并不仅仅是学习几个枯燥的公式和几种材料的性质,而是学习一种方法,一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收获 收获与体会如下: 1、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试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要多思考,思考实验每一步的用途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思考中去。实验报告的完成不能仅仅认为完成老师给的模板上提出的问题就行,比如老师要求做相应的数值模拟,不应该只是把数值模拟的图弄上去,应该明白老师要求数值模拟的意义何在,必须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再和实验结果相比较,,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相互检验,互相补充。 2、实验研究方法。每个实验的考察点都不相同,没有重复的内容,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 第2节一.教材版本及章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第二部分。二.内容分析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多项生物化学反应的联系纽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个过程由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这些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因此,本节内容即酶的三个特性是本章的基础。即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本节的“科学·技术·社会”,通过多个侧面,体现出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酶的特性;理解酶特性的实质和意义;②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酶的特性的实践,使学生体验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通过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四.教学重点酶的特性和实质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方法。五.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设计,实践,主动探究酶的特性,分析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影响

酶活性的各种因素。六.多媒体及实验器材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仪、powerpoint课件;试管、滴管、试管架、火柴、卫生香、酒精灯、试管夹、小烧杯、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玻璃棒、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热水、冰快、碘液、斐林试剂。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适当补充 学生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结束 开始 新课导入 酶的特性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回忆推理 教师指导 各代表组介绍实验方案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doc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糖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 -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 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 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 fehling试剂 i。 fehling试剂 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 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三) benedict试验

实验1 酶的特性

实验1 酶的特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H、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酶的特点之一对环境酸碱度敏感,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一般酶的最适pH值在4~8之间;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大多数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有些酶的干燥制剂,虽加热到100℃其活性无明显变化,但在100℃的溶液中却很快的完全失活;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 淀粉与各级糊精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在不同pH、温度以及激活剂、抑制剂存在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活力的高低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呈现颜色的不同来判断。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恒温水浴锅、pH试纸等 2、试剂: 新配制的溶于0.3%NaCl的0.5%淀粉溶液; 0.2mol/L Na 2HPO 4 溶液、0.1mol/L柠檬酸溶液 KI-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及碘10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3、材料:唾液淀粉酶溶液:用矿泉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口矿泉水,半分钟后流入量筒并稀释200倍(稀释倍数可调节),混匀备用。 四、实验步骤 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最适温度测定 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取试管5支,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 摇匀,将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1号试管放入冰水中,3号管放入沸水浴。用KI-碘溶液检验各管内淀粉被水解的程度。记录水解时间。

2.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 (1)反应时间的确定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0.5%淀粉液(0.3%氯化钠)和2滴KI-I溶液,加入1ml唾液淀粉酶,37℃保温,记录颜色褪去的时间。 然后按下表所列的次序操作: 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检测淀粉水解程度,并测定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按照第(1)步试管的保温时间保温后将各管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KI-碘溶液1滴。观察各管呈现的颜色,观察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pH值、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六、思考题 1. 什么是酶的最适温度?有何实践意义? 2. 什么是酶的最适pH?它是否是一个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种性质对于选择测定酶活力的条件有什么意义?

实验室制取氢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氢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掌握氢气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导气管,试管,酒精灯,水槽,启普发生器 三、实验药品:锌粒,稀硫酸,氧化铜 四、实验原理:Zn+H2SO4 H2+ZnSO4 五、实验步骤: 安装如图组装仪器。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开启旋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当水充满容器下部的半球体时关闭旋塞,继续加水,使水上升到球形漏斗中。静置片刻,观察水面是否下降,如下降说明漏气。漏气处可能是容器上气体出口处的橡皮塞、导气管上的旋塞或球形漏斗与容器接触的磨口处。如漏气应塞紧橡皮塞或在磨口处涂一薄层凡士林。 装:锌粒由容器上的气体出口加入,加固体前应在容器的球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玻璃棉,以防固体掉入半球体中。液体试剂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注液方法与上述注水方法相同。液体的量以反应时刚刚浸没固体为宜。打开气体出口的活塞,开始反应,收集氢气。 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理由是氢气不溶于水。 离:收集满氢气后,先将导管移开水槽。 六、氢气性质实验操作: 1、氢气的纯度检验:收集一试管氢气,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氢气。点火后,根据声音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噗”的声音,才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可以使用。重新收集氢气检验时,应另换一支试管进行操作,若仍使用原试管,要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去收集氢气进行点火验纯。 2、吹泡泡实验:将出气导管上沾上肥皂水,可以观察到不断有泡泡冒出并升空,这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轻。 3 的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并放出热量。反应方程式:2H2 +O 2H2O 4、氢气还原氧化铜:先往试管内加入氧化铜,把氢气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先通入氢气一段时间(是为了把氧气清除,否则加热后氧化铜会与氧气反应,影响试验)再加热试管,使氢气还原氧化铜,看到黑色氧化铜全部变成红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若先停止通氢气,则收集氢气处的水会倒吸入试管内,使热试管炸裂 化),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氢气。反应方程式:CuO+H2Cu+H2O 装置如图: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新能源材料》是光电技术学院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本课程介绍新能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为以后从事新能源领域的相关研究及进行新能源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后续课程《硅材料与晶圆技术》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与《信息功能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磁性功能材料》及相关后续课程一起培养了学生在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方面的核心基础知识及工程能力,为本专业工程实践一级和二级项目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指导。 三、培养目标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初步掌握新能源材料工程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具有初步的功能材料研究和设计能力,为将来学生进行新材料的利用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新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提供必备的工程基础知识。 本课程具体完成培养方案中以下指标,重点完成指标、、。

息渠道获得知识,侧重知识的获取,没有实训要求。T:讲授,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导开展的基础测试或练习,匹配有课程讨论、课后研讨等环节。U:运用,指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实践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匹配有课程的三级项目或其它实践环节。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实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出的实践项目详见下表: 六、学业考核 七、其他说明 建议后续课程选修《硅材料与晶圆技术》。 撰写人:院(部、中心)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年月

糖类的性质实验

糖类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糖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某些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 3.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4.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醇羟基,醛基,在化学性质上具有醛的性质和醇的性质。能和菲林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试剂发生反应;非还原糖不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还原性糖能与过量的苯肼作用生成脎,糖脎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三.实验试剂 10%a-萘酚、间苯二酚、菲林试剂A和B、Benedict试剂、Tollen试剂、5%硝酸银、稀氨水、苯肼、浓盐酸、10%氢氧化钠、碘-碘化钾溶液、硝酸、酒精-乙醚液(1:3体积比)、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纤维素 六.实验过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糖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某些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醇羟基,醛基,在化学性质上具有醛的性质和醇的性质。能和菲林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试剂发生反应;非还原糖不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三.实验物理常数 四.实验过程

五.注意事项

1.在Molish实验中,由于反应极为灵敏,如果操作不慎,甚至将滤纸毛或碎片落于试管中,都会得到正性结果。但正性结果不一定都是糖,因此,不可在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2.添加Molish试剂时切记充分摇匀 3.加浓硫酸时用移液管沿管壁缓慢加入,切勿摇动 4.注意观察各管紫色环出现时间的先后、环的宽度、颜色的深浅,并做好记录。 5.如果试验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话,则要注意药品量要准确,并要同步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