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学课程大纲

传染病学课程大纲

传染病学课程大纲
传染病学课程大纲

《传染病学》课程大纲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感染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3. 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临床特点

5. 掌握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方法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

2. 熟悉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3.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

4. 掌握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5. 熟悉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6. 熟悉甲、乙、丙和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概述

1) 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 各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感染状况和临床转归

2. 病原学

1) 甲型肝炎病毒(HA V)属嗜肝RNA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2)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完整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包膜由HBsAg

组成,核心由HBcAg和HBV-DNA等组成。HBV抗原抗体系统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乙肝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HBV分子生物学标志:HBV-DNA和HBV-DNA聚合酶(HBV-DNAP)3) 丙型肝炎病毒(HCV)系RNA病毒,属黄热病毒科。中国大陆以1b(Ⅱ)型为主。HCV是多变

异病毒

4)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需有HBsAg存在才能构成完整病毒。包膜由HBsAg

构成,核心由HDV抗原(HDAg)和基因组(一条单股环状闭合RNA)组成。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5) 戊型肝炎病毒(HEV)系单股正链RNA病毒,属杯状病毒科

3.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

2) 传播途径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消化道途径。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经①输血(制品)、注

射(预防、药物、毒品)和针刺(纹身等)、②生活密切接触(以性接触为主)、③母婴传播。

3) 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4. 发病机制免疫损伤和病毒直接损伤

5. 病理解剖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浸润、间质组织增生等。病毒性肝炎为弥

漫性病各临床型有其病理特点

6. 病理生理

黄疸(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肝性脑病(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潴积、氨基酸比例失调、假性神经递质假说、其他诱发因素),出血(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腹水(醛固酮增多、利钠激素减少、门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等)

7.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2) 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2).急性无黄疸型

3) 慢性肝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4) 重型肝炎

(1) 急性重型肝炎

(2) 亚急性重型肝炎

(3.) 慢性重型肝炎

5) 淤胆型肝炎

6) 肝炎肝硬变(活动性、静止性、代偿性、失代偿性)

8.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1) 血清酶的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谷氨

酸转氨酶(GGT)

(2) 血清蛋白的检测白蛋白(A)、球蛋白(G)

(3) 血清和尿胆色检测血清胆红素(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

(4) 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2) 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1). 甲型肝炎抗-HA V-IgM、抗-HA V-IgG、HA V-RNA。

(2). 乙型肝炎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V-DNA。

(3). 丙型肝炎抗-HCV、HCV-RNA。

(4). 丁型肝炎HADg、抗-HD、抗-HD-IgM。

(5). 戊型肝炎抗-HEV-IgG、抗-HEV-IgM、HEV-RNA。

3) 肝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

4) 超声检查

9. 并发症和后果

10.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输血史和家族史等

2) 临床表现全身乏力不适、消化道症状和/或尿色加深等各临床类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

3)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

11.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2. 治疗

治疗原则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采用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对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可采用抗病毒

治疗

1) 急性肝炎

2) 慢性肝炎

3) 重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

13. 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格输血指征,注射器要“一人一针一管”、针刺针要“一

人一用一消毒”

3) 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乙肝疫苗(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甲肝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

(2)被动免疫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

。重点:

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亚型。

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及各型肝炎的临床特点;特殊人群肝炎的临床表现;重型肝炎的并发症。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病原学;肝功能生化学;AFP;肝纤维化指标;PTA检查。

鉴别:与其他原因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鉴别。

治疗:综合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

预防:主动免疫预防;被动免疫预防(HBIG的应用)。

。难点: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鉴别。

病例:女,18岁,发热4天后尿黄、皮肤巩膜黄染6天。

患者于4天前受凉后发热, 体温39℃左右,伴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予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5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自觉尿黄,渐呈浓茶样,家人发现其眼黄。病后大便稀,近两日大便呈黄白色,无皮肤搔痒及咳嗽等,无出血倾向。

其母HBsAg (+),无长期服药史。

体查:T 37℃,P70次/分,BP100/70mmHg,发育营养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出血点,

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1.5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未及,胆囊区无压痛,肾区无叩痛。

化验结果: 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

本例的治疗原则(包括隔离,饮食,药物)

四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一、流行性感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2.熟悉重症流感的处理措施、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3.了解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其变异

4.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病原学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其变异

2.流行病学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流感经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的入侵引起局部的病变及毒血症。单纯流感与流感病毒肺炎的病变

4.临床表现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典型流感的临床表

现。轻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5.诊断流感的疫情,临床表现,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等

6.鉴别诊断其他病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

7.治疗对症治疗。抗菌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8.预防隔离病人,减少集会,接种疫苗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

2.了解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近年人禽流感的发病情况

2.人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潜伏期在7天以内,感染H9N2和H7N7亚型的患者症状轻,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

往往病情重。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出现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

4. 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降低,病毒抗原及基因

检测,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的标准

5.治疗隔离,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斯他韦

的应用。重症患者的治疗

6.预防

五麻疹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及诊断要点

2.熟悉麻疹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了解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麻疹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发病机理与病理(发病过

程、两次病毒血症与临床的关系、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呼吸道的病变及机体的免疫反应)

2.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的临床三期过程、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的并发症(肺炎、

心肌炎、脑炎)

3.麻疹的实验室检查:早期鼻咽及颊粘膜处粘膜涂片查多核巨细胞。用荧光技术检测体内麻疹抗原。

早期及恢复期血清测麻疹抗体

4.麻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资料及典型麻疹各期临床表现。与风疹、幼儿急疹、药

疹、猩红热鉴别

5.治疗以一般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6.预防麻疹减毒活疫苗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避免交叉感染

六水痘和带状疱疹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水痘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病原学病毒的特点

2.流行病学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经飞沫与接触传播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首次感染为水痘,潜在性感染的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病变部位及特征

4.临床表现潜伏期,水痘皮疹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发展过程。带状疱疹的部位及形态特征

5.实验室检查疱疹液直接镜检及电镜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和病毒DNA检测

6.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皮疹的特点

7.治疗对症与支持疗法,局部皮损的处理,早期抗病毒治疗

七流行性腮腺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

2.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3.了解腮腺炎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及流行病学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解剖(病毒入侵部位、病毒血症、累及器官、腮腺非化脓性

炎症的病理特征、其他受累器官的病变)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潜伏期、全身感染症状、腮腺肿胀特点。并发症: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

性神经炎、睾丸炎、附睾炎、肾炎、心肌炎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和血凝抑制试验测抗体)。病毒分

离(唾液、血、脑脊液、尿)。核酸检测

4..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情况、接触史、腮腺肿大的特征。与化脓性腮腺炎、症状性腮腺炎、颈部

淋巴结炎、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相鉴别

5.治疗:中医中药、激光局部照射、对症治疗。对重症或并发重型脑膜脑炎、心肌炎、睾丸炎等可

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八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

2. 掌握五期经过和三种主要表现

3. 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4. 熟悉临床各期的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链RNA病毒

2.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主要是鼠类

2)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母婴和虫媒传播

3) 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3.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1) 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和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作用

2) 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3) 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解剖特点

4.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2) 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渗出,肾脏损害)

3) 五期经过

(1) 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

(2) 低血压休克期

(3) 少尿期

(4) 多尿期

(5)恢复期

5.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变化

2) 尿常规尿蛋白、管型、膜状物

3) 血生化检查

4) 凝血功能检查

5) 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FRS-IgM

6) 其他。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心电图改变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三种主要表现和五期经过)、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

特异性IgM 抗体)、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强调早期(发热期)诊断

2)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发热、出血、肾损害、休克等有关疾病进行鉴别

7. 治疗

治疗原则:以综合疗法为主,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强调“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把好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等三关,以及严重并发症处理

1) 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2)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3) 少尿期(“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疗法

4) 多尿期(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5) 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6) 并发症的治疗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力衰竭肺水肿、ARDS、自发性肾破裂等。

8. 预防防鼠灭鼠,接种疫苗

四、见习内容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主要表现和五期经过

2.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和各项治疗要点

九流行性乙型脑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乙脑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异同

2. 熟悉乙脑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3. 熟悉乙脑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概述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之一,但有其规律性的表现

2.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和流行特征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4. 临床表现初期、极期(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恢复期

5. 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抗-乙脑-IgM)

6. 诊断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7. 鉴别诊断

1) 中毒性菌痢

2) 结核性或化脓性脑膜炎

3) 其他病毒性脑炎

8. 治疗积极采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重点做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处理

9. 预防采用地鼠肾灭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

四、见习内容

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7、8、9月份)

十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登革病毒在机体内的定位,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2.熟悉登革病毒的特征、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及并发症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预后及预防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原学登革病毒的分类、生物学性状

3.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的传染期,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的意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传播能力和作用。新、老流行区各年龄人群的易感性,病后免疫力。地域性和季节性

4.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登革病毒在机体内的定位,各脏器的病理改变。病毒在人体内细胞内增殖,

两次病毒血症。抗原抗体系统引起的变态反应,导致退行性变和出血。初次病毒血症和及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反应(ADE)导致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的发生

5.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临床经过,轻型登革热,脑型登革热。登革出血

热的表现。

6.并发症溶血性贫血及其它

7.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血液常规检查,分离病毒,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

验。病毒核酸检测(PCR或RT-PCR法)及评价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8.鉴别诊断与流行性感冒和其它发疹性传染病的鉴别

9.预后典型登革热的病死率

10.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退热药的选择。静脉输液的指征。出血和脑水肿、休克等的治疗

11.预防隔离患者;消灭伊蚊;预防接种的展望

十四艾滋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状况

2. 掌握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

3. 熟悉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4. 掌握艾滋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特异性抗体,CD4/CD8比值检测的诊断意义。)

5. 熟悉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

6. 熟悉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概况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状况

2. 病原学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两型,均为单链RNA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

3.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主要存在与血液、精液和子宫、阴道分泌物中,以及其他体

液(唾液、眼泪和乳汁等)

2) 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制品)和注射、母婴传播,其他如携带者的器官移植和人工受精等

3) 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4.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CD4阳性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大量破坏且功能受损,导

致细胞免疫缺陷

5. 临床表现

1) Ⅰ期急性感染

2) Ⅱ期无症状感染

3) 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4) Ⅳ期艾滋病

6. 实验室检查

1) 免疫学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CD4阳性细胞计数减少、CD4/CD8<1

2) 血清学检查抗-HIV(ELISA、WB)阳性

7.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高危人群)

2) 临床表现(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慢性咳嗽或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机会性病

原体感染或继发肿瘤等)

3) 实验室检查(抗-HIV ELISA连续两次阳性,经WB法证实)

8. 治疗

1) 抗病毒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叠氮脱氧胸苷(齐多拉定、AZT)

和拉米夫定(3TC)等,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Saquinavir或Indinavir或Ritonavir等)

2) 免疫治疗

3) 合并症的治疗

4) 支持及对症治疗

5) 预防性治疗

9. 预防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十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特征、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特点、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2.熟悉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其诊断要点

3.了解鉴别诊断、预后和预防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原学冠状病毒类型,SARS-CoV特点、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

3.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ARDS时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主

要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被高度疑为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传播途径之一;手接触后可经口、鼻、眼黏膜侵入。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率较低的原因尚不清楚。流行特征

4.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SARS-CoV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复制,引起病毒血症。侵染肺泡上皮细胞等

各种细胞,损伤呼吸膜血气屏障,形成透明膜,弥漫性肺泡损伤(DAD)、纤维化变化及产生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的过程

5.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起病,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部分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表现为

明显呼吸困难,并迅速发展成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意义。PCR

检测SARS-CoV RNA及评价。病毒分离的可能性。血气分析、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X线平片和CT检查等适应证

7.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

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作出诊断。重症病例的诊断。需与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疾病相鉴别

8.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

9.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抗病毒治疗的评价。重症病例

治疗原则

10.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患者或疑似者,管理密切接触者及动物传染源;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做好

个人防护、疫源地消毒与处理、检疫和公共场所管理等。当作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严格隔离及疫情报告制度

十六手足口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普通型及重症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2.熟悉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1.病原学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 (EV71) 多见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3..发病机制EV71具有嗜神经性,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4..临床表现普通型,重型

5.并发症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迟缓性瘫痪,心律失常

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清学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心电图,胸部正位

7.诊断及鉴别诊断水痘,蚊虫叮咬,药物疹,齿龈疱疹

8..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第三章立克次体病

二恙虫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恙虫病的诊断

2. 熟悉恙虫病的病原学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恙虫病立克次体

2. 流行病学鼠类是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野外工作和青壮年者,流

行特征和地区

3. 临床表现

1)发热及中毒症状

2)焦痂与溃疡

3)淋巴结肿大

4)肝脾肿大

4.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 K凝聚试验),病原体分离。

5.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和血清学检查

6. 治疗病原治疗(四环素类、氯霉素或氟喹诺酮类)

7. 预防

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

一伤寒与副伤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伤寒的病理解剖特点

2. 掌握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3. 掌握伤寒诊断及确诊的依据

4. 熟悉需要与伤寒鉴别的疾病

5. 熟悉伤寒病原治疗与并发症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1. 病原学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菌体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

2.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带病菌者,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3. 发病机制感染过程和致病因素

4. 病理解剖主要病变部位及病程与肠道病理改变的关系

5.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伤寒的四期表现

1)初期(病程第1周)

2)极期(病程第2~3周)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多见于本期。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仍可出现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临床类型复发与再燃

6.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伤寒沙门菌培养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1).血培养是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

(2)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3) 粪便或尿培养

3)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的评价及注意事项

4)其他检查

7.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及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8.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参考)、极期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依据是检出伤寒沙门菌、参考血象和肥达反应)。

2) 鉴别诊断病毒感染、疟疾、钩体病、斑疹伤寒、粟粒性肺结核、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9. 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与休息、护理与饮食、对症处理)。

2)病原治疗(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

3)并发症治疗(肠出血、肠穿孔和中毒性心肌炎)。

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10. 预防切除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熟悉食物中毒的定义,病原学及其特点、病原体治疗方法

3.了解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食物中毒的定义与分类

2.病原学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属、副溶血孤菌、其它弧菌、某些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肉毒

杆菌等。各种致病菌的特征

3.流行病学传染源是动物和人。通过细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品传播。流行病学特征

4.发病机制肠毒素和细菌侵袭性的作用

5.临床表现沙门氏菌、副溶血孤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均以急

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并各有其临床特点。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则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表现

6.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可疑食物及吐泻物作细菌培养或动

物实验。鉴别诊断:霍乱等

7.治疗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生素的作用,多价抗肉毒杆菌毒素血清的应用与评价

8.预防认真做好食品的卫生管理。

三细菌性痢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志贺菌痢疾杆菌。

2. 掌握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临床表现。

3. 熟悉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4. 熟悉菌痢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分为4群47个血清型,均可产生内毒素,且是引起全

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因素

2.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经消化道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夏秋

季多见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1)菌痢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的发生机理

2)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4.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 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的临床表现。轻型(非典型)。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的临床表现

3) 慢性菌痢

5. 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检查(外观、镜检、培养)。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大便性状、镜检及培养

2) 鉴别诊断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脑的鉴别

7. 治疗

1) 急性菌痢

(1) 一般治疗

(2) 病原治疗氟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磺胺类三代头孢类等

(3) 对症治疗

2) 中毒性菌痢

(1) 一般治疗

(2) 病原治疗采用第三代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降温、镇静。休克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脑型应脱水治疗脑水肿和防治呼吸衰

8. 预防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四霍乱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2. 了解霍乱弧菌O1群两种生物型和非O1群的新的血清型O139的病原学特点

3. 熟悉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方法

4. 熟悉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5. 掌握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确诊依据

6. 掌握霍乱的治疗原则和补液疗法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概述定义、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2. 病原学形态、分类、培养、抗原结构和毒素、变异和抵抗力

3.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2)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是主要途径,常呈爆发流行。食物传播的作用仅次于水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4) 流行特征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地方性与流行扩散,O139霍乱流行特征

4.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5. 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强调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吐泻期、脱水期、反应或恢复期)

6. 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粪便检查(常规、直接悬滴及制动试验、涂片、培养),血清学检查

7. 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8.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标准下列之一即可诊断

(1)凡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2).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增长,亦可确诊为霍乱

(3).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史,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2) 疑似诊断

3) 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大肠杆菌性肠炎

9. 治疗及治疗原则

1)补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补液原则、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

2) 抗菌药物及抑制肠粘膜分泌药,均为辅助治疗

3) 并发症的治疗。

10. 预防对传染源进行强制性管理

十一猩红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法

2.熟悉病原学、鉴别诊断疾病、并发症

3.了解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与预防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原学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为主。流行特点。人群易感情况及免疫力

3.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中毒型、化脓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的发生机制。累及器官的病理变化

4.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普通型、中毒型、脓毒型与外科型)的临床特征

5.并发症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

6.实验室检查血象,细菌培养、尿的检查

7.诊断和鉴别诊断接触史、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与猩红热样皮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

疹、风疹、其他咽峡炎的鉴别

8.治疗病原治疗、青霉素G为首选,红霉素、复方甲基异恶唑的适应证。一般治疗,并发症治疗

9.预防病人及接触者的管理、药物预防的适应症

十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脑膜炎球菌的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2. 掌握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特点

3. 熟悉流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 掌握暴发型流脑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脑膜炎球菌的特点,流行菌株的类型

2. 流行病学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直接传播,普通易感,有明显季节性流行(3月~4月为高峰)

3.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病原体侵入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既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更主要

是与人体免疫状态、防御功能有关

4.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3天

1) 普通型最常见

(1)前驱期

(2)败血症期此期重要体征是皮肤粘膜瘀斑、瘀点

(3)脑膜炎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恢复期

2) 暴发型起病急骤,病凶险,病死率高

(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DIC、循环衰竭

(2)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

(3)混合型

5. 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脑脊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呈化脓性改变;

对颅压明显增高的病人,腰穿检查应小心,以免发生脑疝。细菌学检查(涂片、培养)

6. 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应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鉴

7. 治疗

1) 普通型

(1)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

(2)病原治疗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磺胺药。

(3)对症处理降温、脱水。

2) 暴发型

(1)休克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迅速、纠正休克;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肝素抗DIC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2)脑膜脑炎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脱水治疗防止脑疝;肾腺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降温和镇静

8.预防

第七章原虫病

一阿米巴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2. 熟悉病理解剖的特征性改变

3. 掌握普通型阿米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与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鉴别点

4. 熟悉肠阿米巴病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溶组织内阿米巴又称痢疾阿米巴,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期

2. 流行病学粪便中排出包囊的人群为传染源,如慢性病人、无症状包囊携带者;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3.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变在结肠,多见于盲肠和升结肠。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溃疡间皮肤正常

4. 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普通型临床特点

5. 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暗红色果酱状、腥臭、粪质多,镜检可见大量聚团状红细胞和夏科-雷登体;

检到吞噬红细胞的阿米巴滋养体具有确认意义。纤维结肠镜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与细菌性痢疾等鉴别。

7. 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原治疗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急性肠阿米巴病首选甲硝唑,对肠内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

3) 并发症治疗

8. 预防

二疟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疟原虫种类、在人体内发育过程和发病机理

2. 熟悉疟疾的典型症状

3. 掌握诊断要点

4. 熟悉疟疾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 病原学疟原虫共有4种;疟原虫的生活史

2.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患者及带疟原虫者,传播媒为按蚊,经叮咬皮肤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温

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

3. 发病机理

4. 临床表现潜伏期。疟疾的典型表现突发的寒战、高热、大汗和间歇期。反复发作可造成贫

血和脾脏轻度肿大。脑型疟、恶性疟和输血后疟疾

5.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典型疟疾的特征,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断性治疗

3)实验室检查疟疾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直接镜检疟原虫

6. 治疗

1) 抗疟原虫治疗

2)对氯喹敏感的疟疾发作治疗氯喹、伯氨喹

3)耐氯喹疟疾发作治疗甲氯喹、磷酸咯萘啶、青蒿素衍生物

4)凶险型疟疾发作的治疗氯喹、奎宁、磷酸咯萘啶、青蒿琥酯

5) 对症治疗

7. 预防

1) 化学预防根治病人及带疟原虫者,预防性服药

2) 控制传播媒介

3) 疫苗预防最有希望的方法,尚在研究中

几种肠道疾病的比较

肠结核肠伤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血吸虫病

病原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溶组织内阿米巴血吸虫卵

好发部位回盲部回肠末端乙状结肠、直肠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病变特点结核结节伤寒肉芽肿伪膜性炎组织溶解坏死虫卵结节

溃疡特点与肠轴垂直与肠轴平行浅表不规则地图样烧瓶状

并发症肠粘连、肠狭窄肠出血穿孔、败血症少见阿米巴性肝脓肿等肠狭窄结肠癌

临床表现毒血症

腹痛、腹泻便秘

交替

全身症状明显

肠道症状较轻

毒血症,胶痛腹泻

粘液脓血症

里急后重

全身症状轻

腹痛腹泻

果酱样大便

痢疾样症状

检查OT实验,X线早期:血、骨髓(+)

晚期:尿粪(+)

肥达实验(+)

大便脓细胞+++

大便培养(+)

血WBC↑

急性:大滋养体(+)

慢性:包囊(+)

急性:虫卵(+)

慢性:肠活检(+)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 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 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 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 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 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 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 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 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讲义汇编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

【传染病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传染病学整理 第一篇总论 1、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 2、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3、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②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③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l 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①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②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③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④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 l 分类:①潜伏期携带者;②恢复期携带者;③健康携带者(ASC);④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⑤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 l 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成为携带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上述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①隐性感染最常见;②病原携带状态次之;③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②机体的免疫功能。

传染病学临床作业

(一)选择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 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 特异性免疫,被称为(C)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7.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8.甲类传染病是指(D) A、SARS,狂犬病 B、黑热病,炭疽 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 D、鼠疫,霍乱 E、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 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0.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 追踪传染来源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学作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感染 3.病原携带 4.隐性感染 5.复发 6.再燃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2.简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窗口期 2.胆酶分离 3.血清转换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2.简述HBV感染后主要的复制指标有哪些。 3.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简述乙脑治疗的“抢三关” 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如何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6.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第3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试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感染性休克 2.脑膜炎球菌病 3.第二次菌血症 4.伤寒复发与再燃 5.干性霍乱 6.Pastia线 二、简答题 1.何种征象提示存在感染性休克的可能?2.简述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的要求。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4.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黑尿热 二、简答题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如何鉴别? 2.疟疾引起黑尿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1章至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传染源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病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3章至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与再燃 2.霍乱肠毒素 二、简答题 1.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三、论述题 1.试述肠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 2.间日疟典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哪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传染病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二、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主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①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 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以隐性感染为主。 ②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 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如汉坦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显性感染为主。 ③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④潜伏性感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常见的潜伏性感染 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 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数量;变异性 四、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①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②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六、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 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病原体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其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 前驱期: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传染病共有,持续1~3天、急者可无。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转入症状明显期、表现出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恢复期: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终止,症状体征消失。 再燃:当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体温未完全回复正常的缓解阶段,潜伏于血液或组织液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②常见症状:发热、发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病原学】 (一)甲肝: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及过去感染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二)乙肝: (1)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①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②小球星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③管型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 (2)乙肝五项:HBsAg,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HBeAg,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 抗-HBc,抗-HBcIgM阳性表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e阳性;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e阳性。

国开-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 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A. 轮状模式 B. 三角模式 C. 疾病因素模式 D. 生态学模式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轮状模式

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B. 单纯随机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单纯随机 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 外围的远因 B. 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总论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 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 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 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

中农大2013兽医传染病学作业1及答案

欢迎您:W329901121051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您的目前成绩为:85.0 查看详情 详细信息 兽医传染病学-在线作业_A 用户名:W329901121051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叫感染。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动物对某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称为感染 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病理反应的叫感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知识点: 2. 流行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跨越省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 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在动物中的直接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知识点: 3. 病死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群体死亡总数与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某病死亡数占动物平均数的百分比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 4. 检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家畜家禽进行疫病检查 对烈性传染病或危害大或防治困难的疫病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我国没有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疫病进行检查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知识点: 5. 消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消灭被消毒对象上的所有微生物 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用化学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 用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用生物热使粪便无害化、通过阳光,紫外线,高温等杀灭环境和物体上的微生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知识点: 6. 疑为炭疽动物的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 在剖检过程中,可取肝、脾、心血等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而再做鉴定 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生前采取耳静脉血或取尸体的耳朵(双结扎,断端消毒),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判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0.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知识点: 7. 口蹄疫病毒的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欧洲1共7型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C、HBeAg和抗Hbe:HbeAg出现较晚,在病变极期后消失,一般仅见于HbeAg阳性血清,若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抗Hbe出现而HbeAg消失,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期,传染性降低。 2、HBV DNA:存在于Dane颗粒中,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直接、最灵敏标志。 3、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甲戊型: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乙丙丁型:体液或血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 4、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黄疸前期:本期持续5-7天,甲戊型起病急,多伴发热,其他型多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肝功能主要为ALT升高。 黄疸期:本期为2-6周,自觉症状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1-3周达峰,肝脏大而质偏软,脾脏轻微肿大,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检查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恢复期:本期持续1-2月,症状渐消,黄疸消退、肝脏脾脏回缩,肝功能正常。 总病程2-4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5、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可分为轻重中三度。 重度慢性肝炎:有岷县或持续的感言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6、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3)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出现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4)腹水 5)出现肝肾综合征,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ADD:胆酶分离即在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 7、窗口期:即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的时期,此期抗病毒抗体检查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 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 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 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 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

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传染病学课程讲义

传染病学课程讲义 01. 第一单兀传染病概论 02. 第二单兀病毒感染 03. 第三单兀细菌感染 04. 第四单元螺旋体病 05. 第五单元原虫感染 06. 第六单兀蠕虫感染 第一单兀传染病概论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一)感染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二、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感染过程最终结局: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 (一)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如霍乱弧菌)、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 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 、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二)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 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亦无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隐性 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 结局:大多数隐性感染都可使人体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体内持续 存在病原体而不发生明显病理损害者,称为健康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都可有健康携带者。 【真题库】5 ?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答案:B

【真题库】1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 其12岁女儿体检时 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2003)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 E.垂直感染 答案:A (2003) 【真题库】1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 称为(2003)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答案:C (2003) 【真题库】&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 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清除 答案:C (三)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 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五种过程中发生率最低。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而感染者获得稳固的免疫力,如伤寒。然而,有些传染 病,如菌痢、流行性感冒等 ,病后感染者的免疫力并不稳固,容易再度受感染而发病。 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2006-2-035 .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