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土壤

植物、土壤

植物、土壤
植物、土壤

第1章绪论

1.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特征与性质。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特征:①有生物活性:土壤中各种生物生活强度的总和。②孔隙结构:

功能:

①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②生产性能:土壤肥力的高低,是通过土壤与作物互相关系上体现出来,即土壤的生产性能。

③缓冲功能: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后,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

④净化功能。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达到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和毒素的措施和过程。

2.土壤圈,土壤剖面,土壤发生层,土壤物质循环的概念。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就构成了单个土体(pedon)。

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为土壤剖面上表现出的水平层状构造。土壤发生层及其组合是土壤分类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球表层不同圈层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的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土壤圈物质循环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3.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利用土壤?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包括: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以此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可以分解、净化各种污染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净化器

4.试从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证明地理圈中包含着土壤圈。

第2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1.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和土壤生物体四部分组成。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土壤生物体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

2.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粒级,土壤质地,土壤腐殖质,土壤圈物质循环的概念?

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直接来源于母岩特别是岩浆岩,它只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而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并未改变。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它包括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

可将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称为粒级

自然土壤的矿物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圈物质循环主要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土壤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3.土壤腐殖质的作用?

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腐殖质既含有氮、磷、钾、硫、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

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

4. 土壤中碳和氮元素的循环?

5. 据有关资料:【中国(2000)对部分省市自治区的30 ×104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进行了抽样监测,发现其中3.6万ha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结合你的学习与观察,试分析这些重金属的来源及其对土壤的危害。

第3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1.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层中空气的组成有什么不同?且土壤空气的组成有什么规律?与大气的气体交换

如何进行?

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和土壤水分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之中,是影响土壤肥力与土壤自净能力的因素之一。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层中空气的组成有明显的不同。

土壤中不断进行的动植物呼吸作用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物的生物化学分解作用,使得土壤空气中O2不断消耗和CO2逐渐累积,其结果是土壤空气中O2、CO2浓度与近地层大气中O2、CO2浓度之间差异的扩大,这样必然引起O2、CO2气体分子扩散的发生。

2.简述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土壤热量状况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状之一。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主要因素有:①土壤吸收的净热量;②使土壤温度变化所需热量;③土壤水相态转化及其扩散所需热量;④土壤物质迁移转化所消耗或释放的热量。

3.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悬着毛管水的概念?

土壤颗粒间细小的连通孔隙可视为毛管。毛管中水气界面为一弯月面,弯月面下的液态水因表面张力作用而承受吸持力,该力又称毛管力。

毛管力随着毛管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土壤孔隙直径足够大时,毛管作用便十分微弱,习惯上称土壤中这种较大直径的孔隙为非毛管孔隙。若土壤的含水量超过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多余的水分不能为毛管力所吸持,在重力作用下将沿非毛管孔隙下渗,这部分土壤水分称为重力水。当土壤中的孔隙全部为水所充满时,土壤的含水率称为饱和含水率

4. 简述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的综合属性和基本功能。

土壤肥力包括土壤营养因素和土壤环境条件两个方面。由于土壤环境条件范围相当广泛,这两者之间并无严格区别。土壤肥力因素状态都是与土壤的组成成分、土体构型、土壤结构,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紧密联系的

5. 从系统观点分析土壤肥力各因子间的关系。

6. 据有关资料:【中国国土面积为960×104km2,2000 年人口为12.9533亿人(未包含台湾省及香港特别行

政区人口);美国国土面积为937 ×104km2,2000年人口达到2.7639亿人。但中国可耕地面积少于美国】。结合你所学知识及相关资料试分析中国土壤肥力与美国土壤肥力的状况。

第4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1.试讨论分析在调查建立土壤气候方程或建立土壤时间序列中的主要问题。

2.通过收集你比较熟悉地区的成土环境条件资料,结合你所学的地理学专业知识,试分析各成土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

3.据有关资料:【2000年中国黄河干流河水中悬浮物浓度高达1 500~5 500 mg/L】。试结合你的学习与调查,

黄河流域生物气候、母质因素对黄河上下游流域土壤形成发育之影响。

4.试讨论分析土壤形成因素方程的基本原理。

5.简述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过程。

6.请小组讨论六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的作用。

7.通过实地观察试发现各种成土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

8.为什么说评价母质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困难的?

第5章土壤形成过程

1.列举四个最为广泛的成土过程,并分别给每个成土过程一个实例。

2. 土壤熟化过程,土壤退化过程

土壤熟化过程是人为培养土壤的过程。通过耕作、灌溉、施肥和改良等方法,在土壤上部形成人为表层(Ap),并不断改变原有的土壤某些过程和性状,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发育。土壤熟化可分为:①改造不利的自然成土阶段;②培肥熟化阶段;③高肥阶段。

土壤退化过程(soil degradation)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性状与土壤质量恶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3.据有关资料:【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灰土(相当于漂灰土)剖面表层活性Fe2O3和Al2O3含量均低于2%;而在心土层活性Fe2O3和Al2O3含量均超过4%;底土层活性Fe2O3和Al2O3含量均在3%以下】。试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在寒温带针叶林条件下,土壤中Fe2O3和Al2O3迁移转化特征。

第6章土壤分类

1.结合自然地理学的有关内容,试分析土壤地理发生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土壤圈中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是在不同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所构成的。土壤性状特征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在土壤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能够直接定量化测量的土壤特征。故土壤发生学(土壤发生学是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生过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说。)是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2.什么是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试举例说明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如何它们。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和诊断特性(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性质)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

3.结合你的地理调查与实践,运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地理分类体系试划分你所熟悉的土壤。

第8章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

1.简述中国主要土纲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土壤分布规律是指土壤类型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变化的特性。应当指出,土壤分布规律还与土壤分类系统相联系。

中国热带与亚热带带幅宽广,自南而北依次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与黄棕壤带;长江以北沿海

型纬度地带谱的带幅变窄,方向偏转,棕壤地带均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在东北地区偏转更为明显,由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栗钙土带。

2.结合你所学的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内容,试描述全球土壤类型的分异规律。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你们各自所熟悉地区的主要土纲类型,并分析影响该土纲形成发育的自然地理特征。

4.利用世界土壤图、中国土壤图以及所学的知识,沿90?E、120?E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做一个土壤类型断面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在中国温带地区沿纬度42?N由东向西做一个土壤类型断面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

第9章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什么是土壤资源,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土壤资源(soil resource)是指具有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资源具有质(土壤肥力)和量(面积)两方面内容。

土壤资源的功能表现在

土壤是生产食物、木材和纤维的基地;土壤支持和调节地表生物过程与养分循环;土壤调节陆地表面水分分配与过滤水质;土壤作为地球的“皮肤” 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土壤也是人类生产建设的主要基质。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两方面比较分析世界土壤资源与中国土壤资源的特征?

3.讨论土壤退化的性质和范围。

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则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4.通过查阅资料,试分析中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土壤质量评价的相互关系。

5.请调查与观察分析试简述农民是怎样评价土壤质量的?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有何种影响?

6.请列举四个能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人为过程。

7.据有关资料:【中国政府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造林已经超过2 300多万hm2,2 000多万hm2农田实现林网化,500万h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森林覆被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试讨论分析“三北”防护林体系在防治土壤退化中的作用。

8.据有关资料:【中国青藏高原以东、长江干流以南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硫酸型酸雨),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试结合专业学习与相关资料,分析SO2和酸沉降对区域土壤-植物-水系统的影响。

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具备植物着生条件、肥力特征和自净作用。

2.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3.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气和热的能力。

4.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5.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与其他上部生物和地下部生物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与交换的场所,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体,成为生物同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活跃场所。

6.道库恰耶夫:他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也是土壤景观学说的创始人和现代科学的地理学的奠基者。

7.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8.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9.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

10.土壤剖面:由地表向下做一垂直切面,这种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

11.正常剖面:分布最广的土壤剖面构造类型,具有代表土壤形成过程的完整发生层,而且土层厚度正常。

12.有效酸度: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引起的酸度,称为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

13.潜在酸度: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称为潜在酸。

14.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15.土壤结构:是土壤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16.土壤孔隙度:土粒与土粒,结构体与结构体之间,通过点、面接触关系,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是土壤孔隙。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即土壤孔隙度。

17.土壤环境容量: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物理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四种作用使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这种性能称之为土壤环境容量。

19.成土母质:形成土壤的初始物质,简称母质。它是地表岩石的风化产物。

20.土被结构:在各种土壤带或地区的不同地形部位上所分布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之间,是有规律的,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构型。这种有规律的土壤组合称之为土被结构。

22.潜育化过程:由于土层长期被水浸润、空气缺乏,即处于厌氧状态,从而产生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其中高价铁、锰转化为低价铁、锰,从而形成蓝色或青灰色的过程。

23.白浆化过程:在季节性还原淋溶条件下,铁锰的高价离子被氧化成低价离子,并随水侧向或向下移动,经多次重复,在腐殖质层下会形成粉沙含量较多、铁锰贫乏的白色层的过程。

24.黏化过程:土壤中由于次生层状硅酸盐黏粒的生成或经淋移、淀积而导致黏粒含量增加的过程。

25.富铝化过程:潮湿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矿物高度风化而使铁、铝氧化物富集的成土作用,也称脱硅富铝化过程。

26.铁铝化作用:热带、亚热带地区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土壤中形成和聚积次生铁铝氧化物的过程。

27.土壤分类:客观存在的土壤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或系统将外部形态和内在性质,讲不同或相同或相近的进行划分、归类。

28.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29.诊断特性: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

30.淋溶土:是指湿润土壤水分状况下,石灰充分淋溶,具有明显黏粒淋溶和淀积的土壤。

31.富铝土: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因而称之为富铝土。

32.钙积土:是指碳酸钙在土壤剖面中明显累积的土壤。

33.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统称。

34.湿成土:是指成土过程中长期或季节性受到水分浸润或饱和的土壤。

35.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微弱,母质特征明显,发生层分异不显著或只有轻度发育的幼年性土壤。

36.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由于土壤地理分布与地理位置存在着内在联系,这种在位置上相连或相邻的土壤便构成了一定的空间组合,呈有规律的分布,称之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

37.土壤复区:在小范围内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土壤,间或有其他非土壤物质,呈有规律的变化所构成的制图单元。

38.土壤资源: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类型、组合及其性质特征。

39.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边界范围内保持生物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以及促进植物和动物健康的能力。

40.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特征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土壤与植物》.doc

最新资料推荐 9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性目标: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活动一:

自学指导: 小组内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1 分钟) 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 资料卡。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活动二: 自学指导: 1、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5 分钟)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 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土壤与植物的基本关系

土壤与植物的基本关系 本章的目的是讨论土壤中离子交换现象,同时探讨关于土壤溶液中离子的运移及其被吸入根细胞的机理。离子交换是可逆过程,一种吸持在固相上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可与另一种液相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发生交换。若使两个固体接触,其接触面上也发生离子交换。在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这两种过程中,一般认为前者更重要,因为大多数农业土壤保持阴离子的能力远逊于保持阳离子的能力。阳离子交换的性质是区别土壤与其他植物生根介质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阳离子交换 一、阳离子交换的概念 土壤由三种状态的物质组成:固体、液体和气体。土壤中的固态物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组分包括处于各个分解阶段的植物和动物残体,其稳定部分通常称为腐殖质。 土壤固相的无机组分由不同粒径的原生和次生矿物组成。土壤离子交换是在有效粒径小于20毫微米(μm)的有机物质和矿质组分上进行的。这些颗粒包括部分粉粒和全部粘粒(小于2μm的部分)以及胶体有机质。 因为阳离子带正电荷,故其附着于带负电胶体颗粒的表面。有机组分中,其位点由某些功能团,尤其是羧基(-COOH)和酚基(-C6H4OH)上的H+解离生成。在pH值低于7时,许多羧基会解离,在功能团所在部位留下负电荷,如以下方程式所示: -COOH ←→COO- + H+ 估计腐殖质中负电荷的85%~90%都由这两种功能团生成。另两种功能团,烯醇(-COH=CH)和酰亚胺(=NH)也为有机质提供负电荷。 无机粘粒组分的电荷一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蒙脱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置换;另一个是硅氧四面体平面破裂边缘上连接硅原子的羟基(-OH)和层状硅酸盐矿物晶层暴露的AlOH基脱去质子造成的。 同晶置换形成的电荷由于硅或铝原子被一个几何形状相同但电荷较低原子取代所致(如Mg2+取代Al3+,或Al3+取代Si4+)。由此产生的负电荷相对均匀地分布在片状粘粒上。同晶置换主要发生在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晶过程中,而且一旦产生电荷,不再受以后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晶置换形成的电荷是土壤的永久电荷。 随着pH值增加,以下反应使粘粒边缘上形成负电荷: -SiOH + OH- ←→-SiO- + H2O -AlOH + OH- ←→-AlO- + H2O 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矿物分为3大类:即2∶1型,2∶1∶1型和1∶1型。2∶1型粘土矿物由多层组成,其中每层为两层硅氧片夹一层铝氧片。2∶1型粘土矿物的例子有蒙皂石(蒙脱石),伊利石和蛭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是2∶1型原生矿物,富含于粉粒和砂粒组分中。 绿泥石通常是土壤中发现的2∶1∶1型层状硅酸盐。这种粘土矿物在上述2∶1结构层间添加了一层氢氧化物片而成。 1∶1型粘土由许多层组成,每层含一层硅氧片和一层铝氧片。高岭石和埃洛石即为此类中两个重要粘土矿物。 同晶置换是2∶1型和2∶1∶1型两类粘土矿物中负电荷的主要来源,但在1∶1型粘土矿物中作用不大。从粘土颗粒破裂边缘上脱去质子即从羟基解离出H+是1∶1型粘土矿物负电荷的主要来源。高pH值有利于裸露的羟基脱去质子。 高度风化土壤中富含的氧化物及水合氧化物,具有pH值依变电荷。这些氧化物质出现在结晶粘土矿物的表面和层间。当暴露于水分中时,其表面形成羟基。或经表面羟基的两性解离或经吸附H+或OH-,羟基化的表面上产生了电荷。土壤颗粒的总电荷通常随测定时的pH值变化。随pH值降低产生正电荷,又随pH值升高形成过量负电荷,这称为pH值依变电荷。在2∶1型粘土中仅有5~10%的负电荷为pH值依变电荷,而在1∶1型粘土矿物中pH值依变电荷可达50%或更多。 有机胶体或矿物胶体上产生的负电荷由被吸引到这些胶体表面的阳离子所中和。以每100克烘干土中的毫克当量数(meq/100g)表示的阳离子交换数量被定义为土壤阳子交换量(CEC)。这是重要的土壤化学特性之一,并且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为了理解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度,有必要透彻了解阳离子交换。下面简要讨论一下其定量测定的方法。测定各种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程序各异,这里只简述其基本特点。 如前所述,阳离子交换是指一个阳离子被溶液中的另一个阳离子所交换。土壤胶体在其交换位点上吸附了众多阳离子,包括钙、镁、钾、钠、铵、铝、铁和氢。这些离子依其电荷及其水合半径和非水合半径不同程度地吸持。通常,二价或三价离子比一价阳离子吸持得更紧。离子水合程度越大吸持得就越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质量评估卷植物与土壤第4章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 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1 )于铁块中的体积,则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 )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土壤质地土壤样品土壤名称砂土类土壤甲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类、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乙黏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均匀壤土类土壤丙A.甲甲 B.乙丙C.乙乙 D.甲乙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①无机盐②空气③水分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 ③区细胞排列紧密 C. ①区细胞体积较大 D. ②区细胞内有叶绿体 5.如图,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

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地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中的结6. )(构没有 D C.木质部.髓A.韧皮部 B.形成层“科技兴农”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下列生产措施中,其目的是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效率的是7. )(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泥土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D. 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小明根据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8.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A 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B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C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中,与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无直10. )(接关系的结构是 A.根、茎、叶内的导管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B. 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11.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CO通入少量水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后,可观察到呈红色2 B.将硫粉放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有淡蓝色的火焰产生并生成大量白烟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C.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摘取一张新鲜叶片,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出现蓝色D. 天15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2. 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 13.在如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 四章植物与土 壤知识 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 土壤中的 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 )测定土壤中^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 V o ;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 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i ;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 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 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V 1-V 2)/ V o 。 (3)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 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 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I 土壤非生物 彳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 腐殖质(有机物) 4、 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 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各种各样的土壤 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 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 1、 三、 植物 的根 与物 质吸 收 1、根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 输送,不易粘结; 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 粒较细 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 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 保水、保肥性最好; 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1.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细砂(~)、粉砂(~)和粘粒(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1.2土壤——动植物的乐 园教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继学生了解了“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之后学习的个地球家园的重要“成员”——土壤。 教科书用一幅在土壤里生长的幼苗的图片带领学生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从“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动植物,都有哪些动植物呢?”这个问题导入到本课的研究重点——土壤中的动植物。教材的探索部分是让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记录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和植物”。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壤,自主发现原来土壤中有这么多动植物。教材中提醒学生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这是为了让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加有效率和质量。教材研讨部分“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的问题和“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小结并分享观察土壤时发现的动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靠土壤而生存。教材拓展部分的“观察蚯蚓的活动”,是为了有效弥补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

壤内部的动物生活情况而做的补充观察。 【学生分析】 本课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充满乐趣的,但对于教师来说是有一定组织难度的。因为学生对户外的观察活动会呈现非常兴奋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只顾着和小动物玩耍而淡化了观察的重点。为了保障观察活动的质量,教师的前期观察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观察内容是土壤中的动植物,观察的要求是“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并且要特别强调在观察活动中注意保护动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的动植物的发现。 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的动植物感兴趣。 .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第1、2节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A.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 B.从岩石到土壤 1.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1)物理因素——风、流水、温度等 2)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3)生物因素 2.岩石变为土壤: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 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过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C.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 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2)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3)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 粒

2.土壤的类型 1)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2)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3)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D.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2.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 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A.植物的根系 1.植物根的分类 1)主根: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 2)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与主根相比,又细又短,但数量众多 3)不定根:从植物的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2.植物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 2)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

B. 跟的吸水和失水 1.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 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吸水 2)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 土壤中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土壤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植物体各部分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A. 茎的结构 1. 木质茎的结构 1)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 隙小,起保护作用 2) 韧皮部:在茎横切面上呈筒状 根毛区:根毛区细胞是由伸长区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八年级下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此块土壤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为V 1 。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1-V2)/ V0。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固体 土壤非生物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学难点:能辨认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 教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 二、观察餐具特点 1.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行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学生小组边观察边进行讨论 3.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 5.拿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三、做游戏巩固练习 1.“神秘的盒子”游戏。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点,教师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 提问:四种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 1.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巩固练习。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点 不锈钢碗反光光滑、坚硬 陶瓷碗光滑、坚硬 塑料碗光滑 木碗粗糙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知识点提要 班级姓名 1.土壤生物有哪些? 2.土壤中非生命物质有哪些?(四个实验请看书) 3.土壤中有机物来源于哪儿?无机物怎样形成? 4.土壤如何形成?土壤的组成成分? 5.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矿物质颗粒的种类? 7.土壤分类及质地特点? 8.土壤性状? 9.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何有关? 10.植物的根系; 11.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何因素有关? (P105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12.根吸水主要部位; 13.根尖结构; 14.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条件; (看P108植物细胞失水实验) 15.植物缺少氮、磷、钾各表现出的症状; 16.水华与赤潮;(P111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7.茎的分类与举例; 18.茎横切面各结构名称及功能; 19.哪类植物茎不能加粗?为什么?举例 20.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两个实验P116,P117) 22.蒸腾作用的意义; 23.叶的结构两个实验(P119,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从叶片上下表面散发;现象、结

论等) 24.保卫细胞的特点及作用; 25.植物体内水的运输路径; 26.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哪儿? 27.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 28.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根尖结构中许多小而排列整齐且多呈方形的细胞,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的这部()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3.植物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冠D.根毛区 4.把新鲜萝卜放在浓盐水里,萝卜的质量变化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基本路径是…………………………………………() A、叶的筛管→茎的筛管→根的筛管 B、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 C、叶的导管→茎的导管→根的导管 D、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6.温带地区的松树年轮第一年秋材与下列哪项之间界限最明显:…………………() A、第一年春材 B、第一年秋材 C、第二年春材 D、第二年秋材7.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 C.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8.夏秋季节,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可形成:……………………() A 、髓B、韧皮部C、木质部D、树皮 9.无土栽培就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培育植物的方法。配制植物营养液是………()A.根据光合作用需要水的道理 B.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道理 C.根据植物根系呼吸需要水中的溶解氧的道理 D.根据植物蒸腾作用的需要的道理 10.关于叶脉的输导功能正确的是……………………………………………………() A、只输导叶制造的有机物 B、只输导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C、有机物、水、无机盐都能输送 D、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11.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气孔D.叶脉12.氯化钴蓝色滤纸遇水变……………………………………………………………()A.不变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13.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2018最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 识; ●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 (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 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的化学性质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都有关系。土壤酸碱度常用pH值表示。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 。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前者是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对植物的营养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3)土壤中的无机元素: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无机元素中有13种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N、P、K、S、Ca、Mg、Fe、Mn、Mo、Cl、Cu、Zn、B。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储备源,通过矿化作用缓慢释放可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

第三节植物与土壤(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它们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与每个学生都密不可分。本课恰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描述根尖的结构及各部分细胞的特点 3.理解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4.能利用根吸水,失水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来源:学。科。网] 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方式来接受科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 难点:吸水、失水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四、课前准备 课堂探究活动所需的植物、清水、食盐水,根尖模型[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f51345187.html,]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活动】品尝凉拌黄瓜。一份用蔗糖拌,一份不用。感受两份黄瓜哪一份水分更充足。 生:没有用蔗糖拌的这一份 【思考】为什么用蔗糖拌过的黄瓜水分水分减少了。 讲述: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需要先来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知识——引出课题 (二)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到植物的根是吸水的器官,那是否根的每个部位都有吸水的本领呢? 生:不是的。 师:那么根吸水部位在哪里呢? 讲述:大家还记得这两株植物吗?这是几天前它们的照片,那经过大家几天的培育,它们现在怎么样了呢?[来源:学科网][来 源:https://www.doczj.com/doc/f51345187.html,] 展示植物 【观察】那一株发生了萎蔫现象?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家在培育的这几天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两株植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看不出来。[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f51345187.html,]

土壤性质指示植物

土壤酸碱性指示植物 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土壤是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植物根系和微生的生长构成了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植物与这样的生态条件息息相关。土壤的酸碱性是重要的理化性状之一。长期自然选择与淘汰的结果,在酸性土壤上保存了一批只适应于酸性土壤生存的植物,称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的出现可以作为土壤酸性的标记。如岗松、石松、小米柴、芒萁、铁芒萁碱蓬骆 驼刺 芦苇 羽扇豆 等植 物。 芒萁岗松

芒萁分布于长江以南,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岗松桃金娘科小灌木,分布于华南诸省,生于具有酸性土壤的低海拔向阳山坡。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植被调查中对了解生态地理条件有意义。 碱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南天竹、凤尾草、蜈蚣草、枸杞等,喜欢偏碱性的土壤。 有趣的是,一些植物还能较准确地指示出土壤的酸碱度(pH值)。如有算盘子、映山红、铁芒萁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5;在牙疙疸、齿鳞青木香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为5.5—6;有贯众、野花椒、牛毛草等生长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一般为8左右;生长有碱灰菜、麻落藜等植物的土壤,其pH值一般为8.5—9。 其他指示植物(indicative plant) 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指示生长环境或某些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属或群落。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地方指示植物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普遍指示植物。按指示对象可分为: ①土壤指示植物。用植被来鉴别土壤性质的植物。如:铁芒箕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为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是强盐渍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葎草是富氮土壤的指示植物;那杜草是粘重土壤的指示植物。 ②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 ③矿物指示植物。如海洲香薷是铜矿脉的指示植物。 ④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如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氟化氢污染。 ⑤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此外,植物的某些特征,如花的颜色、生态类群、年轮、畸形变异、化学成分等也具有指示某种生态条件的意义。 土壤酸碱度识别及调节方法 来源:《中国花卉报》2005 年11月8日第6版作者:曹涤环作者:未知编 辑:jiej007 人气:0 日期:2006-12-28 各种花卉的生长都需要酸碱性适宜的土壤,高于或低于适宜的界限,花卉便不能吸收所需养分,造成营养缺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所以,栽培前一定要了解土壤的酸碱性,正确选择土壤。除化学试剂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外。还可用以下简便方法: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土壤与植物》精品教案

9、土壤与植物 课型:实验课 教材分析:植物与土壤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与每个学生都密不可分。学生对于司空见惯的植物和土壤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其中许多现象是学生观察到的,但却不知道原因,这恰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预测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教习重点: 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生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 1.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2.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七、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生:土壤里有空气、水、盐类、腐殖质、砂和粘土。(师相机板书) 师:通过研究土壤的不同特点,我们根据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全班交流。 3.师:从你们的这些方法中,小组自由选取可以验证的方案,讨论预测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并填写在课本上。 学生自由交流。 4.师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四、展示交流: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诗歌,谈话:土壤和植物真的就像妈妈和孩子一样密不可分,彼此依存和影响。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吧。 学生可以编写诗歌、绘画、剪贴等等均可。 师:让我们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吧。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土壤,想不想自己动手变垃圾为绿肥?(展示绿肥的制造方法、步骤) 师:我们对于“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还只是预测,同学们,让我们来做土壤研究员,成立科研小组课余时间继续观察、记录,一个月后我们来交流结果,比比哪个小组的研究最细致深入。让事实来验证我们的预测好吗? 六、板书设计 9、土壤与植物 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植物适宜在壤土中生长。

浙教版八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修正版

八年级下科学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 正方体铁块和土壤,慢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正好把它们浸没为止, 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3)土壤中的有机物:称取一定量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爆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土壤非生物 腐殖质(有机物) 液体:水 气体:空气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5、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 多少和排列方式 6、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细) 7、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 8、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土壤分类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 黏土类土壤 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1)图 (3)图 (2)图 (4)图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2)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1)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2)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3)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 (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 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够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出示注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 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研讨活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 (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__植物与土壤

八年级科学(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B)蛋白质 (C)无机盐(D)金属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 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 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 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 (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1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