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活动题目答案

第八单元活动题目答案

第八单元活动题目答案
第八单元活动题目答案

第八单元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P93人口迁入会对迁入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请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积极影响:①提供劳动力;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带来不同文明的碰撞等。

消极影响: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

2.P95我国人口数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1949年以前:总体来看,人口增长较慢。

原因:①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和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死亡率高。

②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

▲1949—1982年:人口增长率很高,人口总数迅速增加。

原因:①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迅速增长。②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

▲1982年至今: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人口总数迅速增加。

原因: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变慢。

②由于人口基数大,即使保持低增长率,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3.P98说说区域发展与石油资源消耗的关系。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快,对石油的消耗量就大。对石油的大量消耗,加速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工业化进程。但因消耗大量石油,对石油资源的衰竭起到了加速作用,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区域发展能力不足等负面效应。

3. P99你如何看待生产生活中资源的“节流”措施?

生产生活中“节流”措施是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有效保护了资源,降低了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做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流”是应对当前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措施。4. P99收集更多的有关资源“开源”与“节流”的信息。

在“开源”方面,运用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如我国利用地热能、生物柴油、风能、核能等;

在“节流”方面,运用新高新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废水的循环使用等。

5. P100读图,说一说我国煤炭资源、油气资源以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集中在哪些地区。(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等。

(2)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3)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季度、京津唐工业基地、宁沪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 P102观察图中的西气东输路线,说一说:

(1)西气东输路线经过了我国哪些地区?

西气东输一线从轮南到上海,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西气东输二线从霍尔果斯到上海、广州,主要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江西至广东广州,到上海的线路从湖北经安徽、浙江至上海。(2)西气东输的目的地是哪里?这一地区的人口、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对能源的需求又是怎样的?

西气东输的目的地是上海和广州,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工业、交通密集,经济发达,是燃料的高消耗地区。

7. P102总结归纳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8. P102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各行业以及人们生活中采取的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

(1)农业: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等。

(2)工业:本着节能、节材的目标,发展低能耗工业部门。

(3)生活: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人走灯灭等,养成良好的节约资源的习惯。

9. P103结合图片,并运用已学知识,说一说史前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活动各有什么特点,是否会产生环境问题,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1)史前社会人类群体采集、狩猎;农业社会人类耕作;工业社会人类试图征服自然,建成了现代都市。

(2)环境问题自古就有。史前社会:生物资源破坏,如物种灭绝,但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农业社会: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类靠迁移逃避自然惩罚。

工业社会: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时有发生。此外,还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

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0. P103根据上述分析,总结环境问题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不同,影响程度越来越重,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11. P103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有什么特点,会造成哪些危害。(1)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均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a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人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瓜果蔬菜,忍受噪声的折磨等,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b对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对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

12. P105你还知道哪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收集相关资料,说一说为什么称其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1)如海洋污染、国际性河流污染等。

(2)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生态系统庞大,海洋污染全球性环境问题。

13. P105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把你知道的也补充进来。

德国用太阳能发电;阿姆斯特丹政府每年会拨出400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环保改造,鼓励环保交通工具;新加坡建成“零能耗”建筑;屋顶采用太阳能板供电。14. P107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自然条件。

(1)位置: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

(3)降水:身居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15. P107分析造成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干旱少雨、地面疏松、多大风)和人为因素(草原上的人口和牲畜持续增长、过渡开垦和放牧)。

16. P107想一想,荒漠化会给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1)生态:造成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污染和破坏环境;引发自然灾害。(2)人口:土地承载力下降,养活不了更多的人口。

(3)经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17. P108根据图示,说出受到污染的黄河河段和支流。

黄河上游河段部分流域,中游河段大部分流域,下游河段小部分流域出现污染。支流湟水、大黑河、汾河、洛河、渭河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8. P108除了上述报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遭受污染的报道?这些报道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污染问题,有什么样的后果?

(1)渭河沿岸各个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污水、废弃物肆无忌惮地排进渭河当中,浑黄的、深黑的,夹杂着刺鼻气味的渭河水,让我们根本无法近距离、长时间地和母亲河亲近。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如今已经变成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这些报道反映了黄河因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农田中的剩余化肥和农药等排入而受到污染。污染的黄河水居民不能饮用,不能灌溉,经济损失惨重。

19. P110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描述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观”。

(1)史前社会:人们崇拜、依赖自然,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2)工业社会: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3)新技术革命时期:尊重并改造自然,在人类认识到只有协调人地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时,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在寻找一条人口、

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20. P110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说一说在不同“人地观”影响下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崇拜自然:对自然依赖、崇拜、恐惧。

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尊重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21. P111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洞庭湖地区是如何根治水患

的。

把对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的湖田退田还湖;鼓励农民发展网箱养鱼或流水围栏养鱼;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人口容量;拉动洞庭湖地区商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洞庭湖地区湿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等

(1)交通:交通便利,拥有长江黄江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2)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3)政策:政策优惠,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4)教育、科技:教育、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市场: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4. P119以下关于人口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用数据或案例加以论证。

A.世界人口总数一直在持续增长

B.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

C.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D.中国的人口面临着数量、质量和结果等多方面的问题

A、B、C、D均正确。

A.世界人口总数一直在持续增长。1830年世界总人口10亿;1930年世界总人口20亿;

1960年世界总人口30亿;1975年世界总人口40亿;1987年世界总人口50亿;1999年世界总人口60亿;2011年世界总人口70亿。

B.就目前来说,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

C.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过快。

D.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多;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上比较低;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

很快,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

所以说,中国的人口面临着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

25. P119(1)许多人希望开采南极的矿藏和石油,另一些人则担心这会危害那里脆弱的生

态系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对南极地区的矿藏和石油进行开采,会危害那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要保护南极的资源。(2)你是如何看待《南极条约》的?

《南极条约》签订的目的是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缔约国一致同意至少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是对南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6. P119(1)徐州的煤炭资源对本省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意义?

徐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基地,能为江苏省和周边地区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对江苏省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煤炭资源的开发会带来哪些资源与环境问题?请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煤炭资源的开发,使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甚至使粮食颗粒无收;地表发生严重的塌陷等。

(3)像徐州这样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必然的吗?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是必然的。因为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总会有衰竭的时候;煤炭的开发,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为,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如旅游业、综合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八单元检测卷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扎 ________(zāzhā zhá)针无能为 ________(wéi wèi)力 百发百中 ________(fā fà) 骨 ________(gǔ gū)髓 即 ________(jí jì)使纪昌 ________(jì jǐ) 聚 ________(jì jù)精会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飞卫告诉纪昌,要学会射箭,首先要________。文中叙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也说明了纪昌做事情有毅力和恒心。纪昌的基本功扎实以后,飞卫才让他学________和________。 (2)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发现蔡桓公的病在________,劝他治疗,而蔡桓公的态度是________;过了十来天,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在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十来天后,扁鹊又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就________;最后,扁鹊________,蔡桓公病死了。 3.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拜见──________高明──________理睬──________

②反义词:高明──________ 容易──________喜欢──________ 4.概括课文《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的主要内容。 5.看拼音,写词语。 xī mén bào pài chū tú dì qǔ xí fu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yān hàn fú dǎn xiǎo yìng bī (______)没 (______)灾漂(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读课文,回答问题。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戎与诸小儿相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会对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7.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以后,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闹:①喧哗,不安静;②干,弄,搞;③发泄(感情);④扰乱,搅扰;⑤发生(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西半球和南半球 D 西半球和北半球 2、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葱,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 A 我国跨纬度广 B 我国跨经度广 C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 D 我国海拔高差大 3、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B 最南端在河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整整四年,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负增长 B 我国实行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政策 C 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迁移国外 5、“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 A 陕西、云南 B 云南、四川 C 甘肃、青海 D 甘肃、四川 6、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是 A 傣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D 黎族

7、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8、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的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三级阶梯都有分布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太靠北 B 经度位置太靠西 C 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D 地势较高 11、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划分点是 A 宜昌 B 湖口 C 河口 D 旧孟津 12、能带来狂风和暴雨的气象灾害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台风 D 洪涝 1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语文八下作业本参考答案浙教版

语文八下作业本参考答案浙教版 2我的母亲 1.质恕绉绉嬉绰翳2.(1)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隐含着作者羡慕、惋惜之情。(2)即“闯荡”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同时可见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之大。 3.示例:如果我能坦然面对失败,如果我能淡然面对成功,如果我能 毅然面对困难——那么,我得感谢生活的点滴给我的启示。4.我母亲 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5.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6.为了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处罚的 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不是给别人看的。7.示例:母亲教子严格, 有时过于严厉,但严中有爱。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在 丈夫去世后,母 1母亲深夜敲盆赶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将孩子视为全部的精神寄托。(言之有理即可)8.○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鼠;○(意对即可)9. ①使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 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 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 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②用“双膝 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辛,突 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对即可)10..“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 力描写这个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 母亲的爱和怀念。(意对即可)11.略12.略 3我的第一本书

1.掺晾盈蹭奥覆2.(1)凄惨(2)崇敬3.C4.父亲为儿子考上大 学而欣慰,又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 的父爱的流露。5.父亲冷峻的外表;父亲对“我”深深的爱。6.(1)卖驴让儿子复读;(2)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3)专 程赶回家送儿子。7.“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因为这句话里包含 着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8.示例:比尔?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 懂得凭本事挣钱。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 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 4列夫?托尔斯泰 1.黝锢滥尴炽颔2.(1)鹤立鸡群(2)正襟危坐3.(1)茂密(2)粗劣4.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5.具有深刻、准确 的洞察力。6.因为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够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作为一 名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具有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 的观察力,他的作品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卑.劣(bēi)无耻.(cǐ)卑鄙.(bǐ)挑拨离间 B、感慨.(kǎi)舐.干(shì)反诘.(jí)天衣无缝 C、枯燥.(zào)趋.势(qū)堕.落(duò)招摇撞骗 D、襁.褓(qiǎng)束缚.(fù)奠.定(diàn)自原其说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对他来说,图书馆就是生命的源泉,一到里面,他就如饥似渴 ....地读了起来。 B、小齐同学学习非常好,他经常在考试的时候给同学们传答案,真是大公无私 ....啊。 C、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 能轻轻松松就能出类拔萃 ....。 D、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 ....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作者首先从从正面热烈赞扬“年纪老的人”,但“精神并不老”的人,又从反面痛斥那些“老腐败、老顽固”。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本文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因此,他决心把运动功利主义和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 二、议论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甲)有价值(甲)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多音字组词。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精会神不言而()奋不()身精妙绝() ()尽全力万马奔()千()一发无影无() 四、选词填空。 连续陆续继续 1.早晨,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 2.那毛毛细雨,()下了两天两夜。 3.我们要()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当然虽然既然竟然 4.你()答应和他一块看,就应该准时去。 5.在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不可能正确解释日出日落的现象。 6.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开了几朵花,()少得很,但总算已经开花了。不仅……还……不但……而且……如果……就……即使……也…… 7.()你考试得了一百分,()不能骄傲。 8.他()聪明过人,()学习也很用功。 9.()明天晴天,我()到你家来。 10.这座建筑()形式优美,结构()非常坚固。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扩句: 我登过泰山。 2.缩句: 坚韧的小草可以骄傲地嗤笑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3.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请王校长。王校长到我们班参加班会。 4.改成“被”字句: 我们把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5.修改病句: (1)清晨,阳光从东方慢慢升起来。 (2)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 (3)这件洁白的衣服真白。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默默无“蚊” () “骑”乐无穷()一“明”惊人()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宇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C.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省市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 A.河北、江苏 B.辽宁、山东 C.北京、天津 D.吉林、辽宁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印度 D.阿富汗、巴基斯坦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8.下列叙述中,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下列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省、县、乡 C.省、特别行政区、直辖市 D.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10.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1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B.天山 C.祁连山D.雪峰山 1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1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1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O℃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5.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 学习八年级语文必须日积月累地勤加练习,做好作业本。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作业本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作业本答案(一) 海燕 1.(1)叫喊 (2)呻吟 (3)号叫

(4)呼叫 (5)吼叫 2.(1)象征气焰嚣张的沙皇反动派势力。 (2)比喻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 3.(1)不能。掩藏是遮盖、掩避的意思,而躲藏则指把身体隐藏起来。 (2)不能。恶狠狠是贬义词,而使劲是中性词,难以表达对狂风的谴责。 4.(1)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象征人民

(3)象征反动势力 (4)象征假装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 5.通过声音(如呻吟)、动作(如躲藏)、外形(如肥胖)、心理(如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通过对待暴风雨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6.(1)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敏锐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2)具有必胜的信念。 7.这是胜利的预言家海燕向人民发出的革命号召,它表达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显示了革命战士不畏强暴、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

8.示例:低吟浅唱的小河小桥流水的江南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作业本答案(二) 我的母亲 1.质恕绉绉嬉绰翳 2.(1)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隐含着作者羡慕、惋惜之情。 (2)即闯荡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同时可见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之大。 3.示例:如果我能坦然面对失败,如果我能淡然面对成功,如果我能毅然面对困难那么,我得感谢生活的点滴给我的启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卷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绚.丽(xuàn)诬蔑.(mia)襁.褓(qiánɡ)出类拔萃.(cuì) B.埋没.(m?) 趋.势(qū) 恐怖.(bù) 暴风骤.雨(zh?u) C.屠.杀(tú) 剥削.(xuē) 束缚.(fú) 强.词夺理(qiǎng) D.彷.徨(pánɡ) 拙.劣(zh uō) 萦.绕(yín) 相辅.相成(f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堕落锤击阳奉阴违袖手旁观 B.探察枯燥风口浪尖挑拔离间 C.赋予雄辨光明正大招摇撞骗 D.纳闷阻碍多多益善不修边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龙瑞主张,艺术家要有格物致知 ....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B.地震突然袭来,慌乱中的人们不知所措 ....,乱作了一团。 C.黄昏时,只有红光能直达地面,蓝光则被大气散射得分崩离析 ....,出现了令无数情侣陶醉的红日倚山的美景。 D.开放性题目,不要求学生的答案能面面俱到,只要其回答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 ....,就可以给高分。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用户信用卡的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B.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C.因为看见父亲孤独离去的略带臃肿的老态龙钟的背影,使站台上的朱自清潸然泪下。 D.随着直饮水设备和知识的普及,更加方便、环保、健康的直饮水会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是______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______?礼治?,将礼义廉耻作为______之本。礼节、礼貌、礼仪不仅______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而且还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 A.举世闻名倡导立国反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五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基础。(41分) 1、读拼音,把词语端正地写在括号里。(8分) m ín sh ān di ǎn l ì hu ì j í s ù j ìng ( ) ( ) ( ) ( ) d àn sh ēng xi é sh āng zh ān y ǎng b ào f ā ( )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 )山( )水 ( )山( )海 专心( )( ) ( )( )正正 ( )面( )方 大( )无( ) 夜以( )( ) 情不 ( )( )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广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为陈述句) (3)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全部走出会场。(修改病句) 4、根据课文内容、“资料袋”和“日积月累”填空。(11分) (1) (时间),中央主力红军进行长征,行程约 ,于 (时间)到达陕北,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 (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 举行典礼。 (3)青山处处埋忠骨, 。 (4) ,只把春来报。 , 。 (5)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 。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 。 5、默写。(8分=4+4) (1)这庄严的宣告, 一齐欢跃起来。 (2)《七律·长征》后四行。 二、阅读。(34分)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15分=6+4+5)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其中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诗中生动地概述了 ,赞颂了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把 比作两股“红流”。“光明”不仅指 , 而且象征着 。 (3)《毛主席在花山》叙述了毛主席在花山村时的三件事:① 。 ② 。③ 。表现了毛主席 的革命情怀。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1+2+4+2)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②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用“~~~”画出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依序读划线句子,并填空。 ①“直奔”的意思是 ,表现了人们的心情 。 ②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天安门广场的 ,表现了参加典礼人们 的心情。 (3)选文第二自然段表现了 。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2.南方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A.煤炭和石油资源B.煤炭和铁矿资源 C.石油和铁矿资源D.水能和有色金属 3.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光照条件 C.水源条件D.技术条件 4.下列盆地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5.有“日光城”美誉的城市是()A.昆明B.拉萨C.格尔木D.乌鲁木齐 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钢铁工业中心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D.农业发展中心 7.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8.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A.四合院B.竹楼C.蒙古包D.窑洞

9.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B.森林资源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10.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B.提高粮食产量 C.大力发展交通D.大力发展旅游业 11.台湾山脉的走向是()A.东西B.东北一一西南C.南北D.西北一一东南12.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3.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高山族B.彝族C.傣族D.黎族 14.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高原和盆地B.山地、高原和平原 C.高原、平原和丘陵D.平原、丘陵和盆地 15.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属于()A.平原农业B.灌溉农业C.河谷农业D.立体农业16.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谷子、高粱B.水稻、玉米、棉花 C.玉米、大豆、甘蔗D.青稞、小麦、豌豆 17.甘肃酒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A.石油工业B.航天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D.有色金属工业 1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珠江、澜沧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 19.关于河南省自然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C.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较少D.总量少,人均占有量较多 20.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A.郑州——钢铁工业B.洛阳——电子工业 C.平顶山——煤炭工业D.开封——石油工业 二.填空题(共10分) 21.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22.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 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23.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原因

浙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藤野先生 1 .啡匿鉴洁逊杳 2 . ( 1 )居然(2 )瞥见 3 ( 1 )死在异国他乡。( 2 )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4 .对日本“爱国青年”荒谬逻辑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把中国人看做低能儿的极为陵慨的感情。 5 . ( 1 )日本的“爱国青年”( 2 )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 6 .陇国忧民,对 软弱国民的麻木、愚昧深感沉痛。7 .弃医从文。因为作者意识到,中国民众的不觉悟,正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想用文艺救治 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灵魂。8 提示:第一次:孙犁戴着套袖在捡黄豆,见了“我”, 与“我”交谈。第一次:孙犁准备糊窗缝,向“我”求证自 己的衰老。第二次:孙犁坐在桌前写作,见到“我们”后立刻热情招呼。9 . ( 1 )写出了“我、”期盼、兴奋、敬仰的心晴。(2 )表现出孙犁珍惜纸张、小心谨慎、害泊糟蹋纸张的心理。10 .不认同省内长者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相信称拿能给庄会贫的评价一州一好处,仔)一以小见类,以普通平几的细丰心龙现孙裂晶质拍自尚。(2 )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 终如一的质朴形象。(韵多次点题,使孙犁戴套袖的形象深人读者的心叭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 (写出任意一点“阿,品质:表现了梦犁平易近人、勤劳、珍重劳动的质朴美丽的人格品质。12 .不例:( 1 )个人的命运往往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为此,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好好 学习,将来报效祖国。(2 )国民的不觉醒是一个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 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醒。(3 )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国家前途、民 族命运。 2 我的母亲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6分) 第 1 题(2分): 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晓得(xiǎo) 卑劣(bēi) 蛮横(héng) 格物致知(gé) B.缅怀(miǎn) 彷徨(páng) 埋没(mò) 挑拨离间(jiān) C.阻碍(ài) 膏药(gāo) 剥削(xiāo) 招摇撞骗(zhuàng) D.凸显(tū) 超越(yuè) 严峻(jùn) 愧不敢当(kuì) 第 2 题(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署假屠杀探察袖手旁观 B.激变检讨清谈不知所错 C.纳闷继承控制远近闻名 D.采访恢复推祟不以为然 第 3 题(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B.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C.他老是爱强词夺理,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第 4 题(3分): (2017·甘肃庆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难。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 5 题(3分): (2017·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校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第 6 题(3分): (2017·湖北孝感中考)选出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因不同的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 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 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 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 第 7 题(3分): 请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第 8 题(8分): (2017·山东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 (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 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 (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答: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同学们.“危急时刻”这一主题单元.给你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你们也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进步了很多很多。接下来将是你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预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第一部分日积可累展示厅 一我能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6分)秩序﹙zhì chì﹚恐吓﹙ xià hè﹚剖析﹙pōu pāo﹚ ··· 攸关﹙yōu yù﹚按捺(nà nài)争执(zhì zhí)··· 二.我能读准字音.写对字。(8分) Wěi kàng cóngróng tuānjí wēiruò ()()()() jǐngrányǒuxù shēngsǐyōuguān yān xūnhuǒliǎo ()() ( ) 三.我会比较.还会组好听的词。(10 分) 欧()遣()虑()泊()端()殴()遗()虚()舶()湍()四.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良()美()()泪()眶莫()一()不()所()()()是非神机()()()旗()鼓风()浪()五.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6分) 1.逼:①给人以威胁②强行索要③靠近.接近④﹙书﹚狭窄 ⑴逼迫﹙﹚⑵逼近﹙﹚逼债﹙﹚ 2.垂:①低下②流传到后世③向下流或滴④接近 ⑴永垂不朽﹙﹚⑵垂头丧气﹙﹚⑶生命垂危() 六.我能按要求写三个四字词语。(6分) 1.形容惊慌.恐惧的成语。 心惊胆战. 2.表现人的行为.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七.句子加工厂.我能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0分) 1.我找到了木匣。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把这两句话 合并成一句话﹚。 。 2.这样的美景.谁都称赞它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 3.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缩写句子﹚ 。 4.读了这本故事书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 5.教室里静悄悄的。(改为夸张句)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只要有目的复习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你就会获得你满意的地理期末考试成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17题每题2分,18 23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 B.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各组行政区中,属于同一行政级别的是 A.四川省深圳市 B.宁夏回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C.西双版纳自治州贵州省 D.重庆市成都市 3.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 B.黑 C.琼 D.内蒙古 4.玲玲家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会发生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据此判断玲玲家可能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A.海南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台湾省 D.黑龙江省

5.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度小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6.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7.以下主要生活在牧区的我国少数民族有 A.蒙古族朝鲜族 B.维吾尔族壮族 C.藏族壮族 D.藏族蒙古族 8.下列地理事物是按由大到小包含关系排列的是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D.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9.寒假期间,童童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 了凉爽的夏装。童童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银川到乌鲁木齐 B.从银川到长春 C.从银川到北京 D.从银川到海口

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2020

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2020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 1.A 2.(1)水中高地(2)遮掩缠绕(3)忽然(4)轻快敏捷的样子(5)忧伤的样子(6)跟着同去的 3.(1)永州八记(2)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4.(1)格外(2)映(3)像狗牙那样(4)凄清 5.D 6.(1)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2)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 7.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8.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流露出来. 27岳阳楼记 1.C 2.(1)到了(2)景象(3)详尽(4)虽然如此,那么(5)尽(6)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3.C 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1)放晴(2)迫近(3)日光(4)停歇(5)全(6)持、执 6.A 7.(1)这样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8.(1)阴暗凄凉悲(2)晴朗美丽喜 9.示例: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中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忧患联系起来,使对寂寞身世的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生气勃勃,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希求张丞相引荐. 28醉翁亭记 1.D 2.(1)茂盛的样子(2)像鸟张开翅膀一样(3)昏暗(4)滋长(5)菜蔬(6)遮盖 3.(1)欧阳修醉翁六一居士(2)醉翁之意不在酒(3)野芳发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板桥中学冯德权 一、知识起跑线(20分) 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悬宕()庇佑()悭吝()互相轩邈()扑朔迷离(shuò) 绝(yǎn)俯(kàn)(shà) 费心机(kuī) 谷忘反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人) B、桐城派的文体以“味谈声希,整洁从容”自矜 .. 。(自尊自大、自夸) C、独怜.幽草涧边生。(可怜) D、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渊薮 .. 。(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①,又向往着②,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③,④。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 a、下江的开阔文明 b、四川的风土文物 c、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 d、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 A、①a②b③c④d B、①b②a③c④d C、①b ②a③d④c D、①a②b③d④c 4.默写诗文名句。(4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2)开轩面场圃,。 (3)杜甫《望岳》中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4)“推敲”二字的典故源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

5、为迎接一年一度的“三峡国际旅游节”的到来,某班开展了以“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5分) (1)览三峡。以下是三张三峡风景图片,请你运用学过的诗句各起一个名称。 ①②③ ①:②:③: (2)赞三峡。为“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拟一条手机短信以示祝贺。 拟定的短信: 。 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但邻居说了一句话,却让这位老母亲重又眉开眼笑。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把话写在下面。(3分) 二、阅读芳草地(40分) (一)与朱元思书(13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窥谷忘反.(2)负势竞上.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演武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_ 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经济 2.西北地区因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的能源有 A.煤、石油、核能 B.太阳能、地热和水能C.巨大的风能、石油、核能 D.丰富的生物能、水能、煤 4.关于新疆地形分布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低,四周高 B.北部是天山 C.北部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D.中间是阿尔泰山5.我国侨胞原籍最多的两个省是 A.台湾、福建 B.广东、福建 C.福建、浙江 D.浙江、台湾 6.属于青藏地区特点的是 A.山地牧场绿洲农业 B.高寒牧场河谷农业 C.草原牧场灌溉农业 D.草原牧场河谷农业 7.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背靠群山,东邻渤海 D.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8.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低,风力强 9.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珠江口东侧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答案2020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答案2020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 1 .妄淆咫篙邃伦 2 不但而日从而3B 4 .强调指出人类在自然面 前的渺小。5 指“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育称要征服自然”。 6 人类的反应:“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大 自然的看法:“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 咫尺之间而已。”? .示例:① 对人类起源的问题,由最初的“上帝 造人说”到现在的“古猿进化说”。② 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说”是 错误的。③ 对宇宙的了解由“地心说”到‘旧心说”再到“太阳系仅 仅银河系的一小部分”。提示:所举例子能够是概括除说明的,也能 够是具体的描写,但要符合史实,不能凭空捏造。8 引出说明对象, 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口9 .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 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10 . ( l )山崩、地震、滑坡、冰川泥石流或 火山喷发等自然变化。(2 ) “大体”在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 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H .准确判断堰塞湖的胜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 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仄的临灾预案。12 .提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有理有据。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 戈萧煦掘涸噬 2 . ( l )逐渐(2 )丰盈( 3 )以致3 . ( 1 )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 )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4 (日塔里 木河改道,导致下游「旱缺水;( 2 )盲日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 河道干涸。5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具体、确凿地说明了人们是怎样盲 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口行为造成了罗布 泊的荒漠化。6 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 以每年3 米至5 米的速度向湖中推动。7 .提示: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8 为了说明沙尘天气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危害。9 滥开矿山、过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