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特性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特性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特性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特性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特性

【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附属】医学美容教育网【文章属性】特理性市场研究【责任编辑】number one

【文章语种】汉语【起稿日期】2015-01-26

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医疗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受一定成本消耗水平的制约,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及其结构等。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由供给资源和供给能力决定,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主要取决于使用医疗资源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两个方面决定。

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市场同一般的商品市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般的商品市场行为并不完全适合于分析医疗服务中的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着特殊性,主要有两点:效用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

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垄断性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易产生“市场失灵”,出现医疗提供方诱发需求或者提供过剩医疗行为造成医疗费用上涨。

因此,医疗市场还应该加强政府的监控,纠正“市场失灵”,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既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干预调节作用。

三、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医疗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医疗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直接发挥作用的价格、供求和竞争诸因素形成的有机体系。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医疗简单地视为公益福利事业,医疗活动存在着价格不合理、价格规律僵化、价格长期严重背离价值、价格的功能被严重扭曲等现象,价格起不到的杠杆调节作用,阻滞了医疗事业的发展。竞争机制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要优胜劣汰。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打破垄断,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增加医疗机构的活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医疗市场竞争还没有实现公平,要从减少人为的、政策性障碍人手,要按医疗市场规律办事,用法律手段为健全医疗竞争机制提供保障。

四、医疗卫生服务的政府主导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运用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可以活跃医疗市场,促进医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深刻地了解医疗市场机制存在着盲目性,会造成市场失灵。

因此,还要发挥政府计划指导作用,由于医疗卫生服务行为需求的特点并非人们所能完全计划和控制的,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不确定性,政府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让市场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自行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可以培育健康有序的医疗市场,放开一部分医疗服务机构推向市场,通过公开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直接举办力所能及能提供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机构,也可以通过立法、制定卫生政策税收政策等方式进行调控,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以国家宏观调控为补,主要解决市场失灵和公平问题。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 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

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我国新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红利不断涌现,社会办医在内需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以多种模式得以迅速发展。在2018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指出将“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作为2018年国家重点医疗工作任务,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使其回归公益本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持续引入社会资本补充医疗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对于政策的敏感性,医疗服务行业将加快产业重构与升级。 (二)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健康市场需求保持强大内生动力,加之国家大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政策导向由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医疗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进一步驱动医疗行业消费向多元化、多层次升级,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推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持续上升。 (三)“互联网+医疗”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信息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与就医服务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增强管理效率,从而使医务人员在单位时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让病人轻松就医。 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二、不利因素 (一)矛盾突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卫生费用投入、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4%。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加之慢性病的高发态势,对我国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服务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基础医疗服务缺乏 1、基础薄弱 各级政府虽然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投入了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山区更是如此。由于基础投入不足,病房陈旧、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基本建设较薄弱,医疗设备陈旧,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同时,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还普遍存在着药品种类少且不齐全、短缺等现象。

医疗服务需求调查表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查问卷 为了掌握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变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调控各种供求关系,制定卫生政策,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调查,有您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一.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18岁—30岁()30岁—45岁() 45岁—60岁()60岁—75岁()75岁以上() 3.配偶情况:在婚()离异()丧偶() 4.文化程度: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二、医疗需求 5、您一般就医所选择的医院() A、社区卫生服务站,B、乡镇医院,C、市级医院,D、民营医院、私人诊所,E、小病一般不去医院。 6、你选择就医地点的原因是()(可多选) A、距离家近,B、服务态度好,C、医生专业水平高,D、医疗费用低,E、医疗设备齐全,F、就医环境好,G、能报销,H、其他。 7、您觉得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投入( )

A 很大B较大C一般 8、您认为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能否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 ) A能满足B一般C不能满足 9、您觉得医院药价( ) A比药店高,B差不多,C比药店低,D不清楚 。)、您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吗(10. A .很清楚,B.知道,C.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D .不知道。 11、您觉得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怎么样()。 A.太麻烦,难以顺利完成所有程序。 B.有点复杂,但是可以接受, C.很简单,非常方便, D.不知道。 12、卫生室是否对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A、有, B、没有, 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3、据您了解,卫生院或者卫生室是否为新生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 A、有, B、没有, 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4、您是否知道卫生院和卫生室实行药品“三统一”,零差价销售?() A、知道, B、不知道。 15、您是否知道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A 不知道, B 知道。 16、您觉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对您就医看病是否有帮助?()

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的主要特征

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的主要特征

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的主要特征 非营利性市场营销主要特征①营销活动没有完全的自主权:由于非盈利性组织没有经营收入,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捐赠,因此他们的营销活动会受到捐赠方的影响。捐赠方往往会限制非盈利组织的某些活动,迫使他们按照捐赠方希望的流程、方式、手段、内容来进行,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捐赠方都不希望被捐赠者进行创新。所以,受捐赠的非盈利组织在进行营销时会受到捐赠方的限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②缺乏基线资料:目前,非盈利组织主要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服务、环境等领域。因此,非盈利组织在进行市场调查时,总会涉及到社会上一些敏感或者较隐私的问题,导致应答率偏低,或者即使被凋查者愿意回答,得到的数据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③营销无用论r非盈利组织由于主要靠外界拨款或捐赠,不需要自负盈亏,所以有些管理者就轻视营销,:认为营销费用.会加重组织的经济负担.,导致经.费紧张;另一方面,他们对营销有着错误的认识,总觉得营销就是一种操纵市场、操纵消费者的手段>非盈利组织如果进行营销就会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④竞争意识差:很多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者认为,非盈利组织之间不:存在竞争,.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d但实际上?, 非盈利组织之间也存在产品或若服务层次上的竞争,如公立医院之间也存在对病人的竞争、对服务提供满意程度的竞争、对服务费用高低的竞争?、对服务提供者技术水平的竞争等等。作为新型的非赢利组织领导者_,敏感的意识到这些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是现代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 ⑤营销活动主要涉及态度和行为的改变,难度大:非盈利性组织?的营销与盈利性组织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由于非盈利组织营销大多涉:及社会教育和心理因素的改变,所以,营销的目的要改变消费者的社会行为|、态度和,心理bRobertA,Baron认为!态度是对某人某事(包括对、自己)一种稳定的基本看法。它具有持久性,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所以,要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非蠃利组织进的工作通常都是赢利组织不愿涉足的没有经济利益的、 不容易取得消费者信任和理解的<目前还是空白的领域.,如公共卫生方面的改水改厕项目。推进这些工作.,首要的就是要改变他们维持了很多年的观念,这项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单靠公益宣传,住往力不从心。因此,采取一些营销手段来影响目标人群,?加快他们态度的改变,并寻求政府、社会、公众及捐赠者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的0标。⑥人员变动大,营销计划推行困难:非盈利组织由于其社会公益性,会吸弓I大批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成为其志愿者。虽然这,为非盈利组织提供了充足的人员和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会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非盈利组织通过营销和宣传,吸引了很多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志愿者。如何安排部署他们的任务,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进度与关系,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次,由于非盈利组织对于人员没有强硬的制约手段,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这对于工作的开展,营销计划的推行也是一个障碍。 ⑦没有进行市场细分:非盈利组织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进行市场细分,或者只是很粗略的划分,很多都只是针对最明显的一部分市场推行营销活动。这样会导致目标人群太小,波及面不够大,达不到影响社会公众的目的;另外,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导致营销策略制定的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能不同的目标群体采用的是一种营销方案,可想而知,这样的营销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⑧营销效果不能在短期内呈现:盈利性组织提供的产品,消费者可以马上感受到它的价值。如人

基层医疗社区卫生服务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 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发行和实施,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新政策正在稳步实施,其中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是重点,基层社区医疗能够顺利的践行,将是医改的关键。 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医院供不应求,导致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现象,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基层社区医疗的建设尤为重要。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我国老龄化加速,因老年病、慢性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所以老年人需要长期看护身体情况的变化,所以需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的作用,新医改以来,一系列医改政策都着重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建设将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医院门诊服务逐步将转向至基层医疗,成长空间近万亿,并将急速增长。 开设在小区周边的基层医疗更具成长性,在居民身边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预防、保健、全科、康复、结合医保政策,给居民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基层医疗社区连锁化 北京东方祥医基层医疗连锁化经营,已经开始逐步迅速的落地到每个小区,每一年的将飞速覆盖,民营化给连锁化提供了成长的条件,规模化加上精细的管理,基层社区医疗的服务能力与盈利将大幅度提升。并不断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和医疗管理人才,完成社区医疗“六位一体”的服务,并打造基层医疗特色项目“祥医服务包”,家庭医生+家庭护士+营养师+运动师+康复师+居家医养师,专业化制度管理,以“视病犹亲,关爱体贴”的理念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优质、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前景展望 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数据,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健康服务和分级诊疗,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终端技术手段以多种形式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不断让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

当今中国-不应该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随着2016年新医改提出了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命题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又延续到了今天。我方今天所持的观点为当今中国不应该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指的是医疗服务、药品的定价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供需关系形成,而我国目前定价机制是国家给定价格浮动范围,医院拥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利。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公益性,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我方今天判定不能交给市场调节的标准为医疗价格的市场化既不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又会带来严重的公平问题,得不偿失。 首先是市场化后会带来严重的公平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由于政府的普遍压低出于较低的水平,放开市场后,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匮乏的状态,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大于医疗服务的供给,这种情况势必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由目前自由定价的民营机构的价格水品普遍高于公立医院可以看出。北京公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挂号费仅为7元,而同等的民营机构对于主任级医生挂号费达到600元。这种价格的急剧高升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完善,保险公益性偏低的情况下会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深。我国目前公民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为32.2%,远超发达国家10%的水平,在这种公益性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会使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的最主要的效率问题即效率低下、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与积极性偏低。这与目前以药养医与诱导需求的存在相关,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就是想将医生通过诊断升级、开大诊单、高价药带来的灰色收入变为合理收入,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定价提高价格后,这部分不正当的医疗行为可以被削减,并扩大市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医疗市场的效率提升。然而,我方认为目前几个不良现象的症结在于: 第一,医疗行业特殊的准入门槛决定了信息不对成的存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对于疾病与医疗服务的了解程度远不相同,这为医生在利益驱动下提供不正当服务打开了防护伞,今天即使进一步放开市场,未必能够阻止这种不正当行为。 第二,以药养医的存在是因为目前工资制度的弊端,将医生的工资与所开药品的数额挂钩,我方认为只要取消这种挂钩,并建立按照疾病种类付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向国际靠拢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这项考核制度可有效的区分高水平与低水平医生的收入水平。 第三,因为医生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社会与医务人员积极性普遍偏低,这与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削减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有关,政府通过价格管制与对公立医院进行严格控制。我方认为可以通过多点执医的方式解决,医生不仅可以在就业单位就医,还可以选择民营机构或者其他公立医院就医。 综上,医疗价格的市场化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效率问题,还会带来严重公平问题。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推行。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服务的特点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具有以下10个特点。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尝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顾客为了减轻购买的风险,通常相信亲朋好友和同事的推荐;医院的社会声望和顾客过去的消费经验也会对顾客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医疗服务的时刻,两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提供者与顾客在医疗服务产生时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对服务结果产生影响。医疗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医疗服务营销管理的中心。医疗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双方合作意识、指导、接受能力与配合程度的影响。 1、顾客参与生产过程:顾客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说明医护人员的生产过程是在顾客的“监视”下进行的。 2、顾客参与消费过程:顾客在接受服务时不是被动的,他们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诊疗效果。 3、顾客的评价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一些营销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顾客认为的质量才是质量。一次很完美的医疗活动,对某位顾客是成功的,但对另一位顾客来说就可能是不理想或失败的,很多医疗纠纷就说明了这点,由于沟通不足或顾客的期望值过高都会引起顾客对医疗服务评价的低下。

医疗市场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洲区医疗市场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投入的逐年加大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对全区特别是我院的医疗现状作了一个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机构设置情况 全区卫生系统共设置区、街道两级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3个,街镇场区卫生院1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90人,区、街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病床1458张。全区卫生系统房屋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亿元,有价值万元以上各种医疗设备370台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0台件。 我院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53张,设有11个病区23个临床一级科室,6大医技科室和14个行政职能科室;开展西医、中医各科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到黄陂、红安、黄冈、麻城等邻近县(区)市。并且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在职职工640人,其中卫技人员507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83人;拥有万元以上设备120余台件,其中美国GE双排螺旋CT、阿克松彩色B超、康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彩色电子胃镜、日本进口血透机、腹腔镜等设备在武汉市区级医院中处于先进水平,医疗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余万元。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注重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已成为本地区知名专科,能开展开颅、中上段食道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肺叶切除、部分肝叶切除、椎间盘摘除、脊柱矫形、子宫全切带盆腔清扫、乳突根治等复杂重大手术。每年均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2~3项新技术获市、区科技进步奖。06年度《平律复方治疗病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课题经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07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院通过管理评审被命名为“二级优秀医院”并顺利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的认证。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健康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与产品的服务特性地(可编辑)

基于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服务特性的 基于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服务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产品设计方法 概论 21世纪伊始,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截至2004年,仅就有546家体检机构,近100家各类的健康管理机构。但是目前各种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先后有三成倒闭,四成调整了业务方向,其余三成业务基本属于停顿状态。为什么这样一个产业在短短的五年间,会出现这么惊心动魄的潮起潮落呢?其对于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对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以及由此难以形成科学、系统、全面、正确的健康服务产品设计是很重要的原因。 本文试图对健康管理业的消费需求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健康管理的服务产品特性,构建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定价战略等学科系统,提出初浅思路,与大家分享。 一、健康管理的市场现状 要了解健康管理市场的现状,就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目前国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健康体检为主要服务项目 健康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经营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

2、运用中医手段进行亚健康调理 中医理论的精髓在于治未病,这恰恰与健康管理的重点??疾病的预防不谋而合。 3、对各种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型利用 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的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例如检验、会诊等,实现多方共赢,提高当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4、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健康服务 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工具进行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诸如慢性病评估、心理评估、亚健康评估等服务。 5、开通便捷就医渠道进行医疗服务 他们将客户目标锁定在中高端,广泛整合医疗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医生资源,提供绿色通道和私人医生等各种就医服务,通过精细入微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运用各种增值服务来获得商业利润。 但是无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创业者们在创业初期有多高的热情,不久他们都会发现这些和真正的多维健康管理服务都相去甚远,这些主要体现在:投入较大但产出很小、目标客户群庞大但客户缺乏、服务工具和产品单一且容易被模仿剽窃等。但这些表象的下面其实蕴含着很多深层的问题。 1、市场定位的困惑 这些机构在产品的市场定位上着眼点都以自身的优势出发进行定位,无论是科技还是服务都是自身最具优势的地方,但是市场和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热衷。 2、健康管理的服务产品特性困惑

医疗服务行业市场

一、医疗服务业 医疗服务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目前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仍然是一种由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 医疗服务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综合财政计划紧密相关。医疗服务资源指构成现实医疗服务产品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是实现医疗服务业社会保障基本功能的基础。医疗服务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的状况,决定了一个社会医疗服务业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水平。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医疗服务市场是指医疗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与政府的作用一样,医疗服务市场也可以调节医疗服务资源的状况,使其不断优化。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就诊率的上升、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等客观因素都促使医疗需求增加。但是人为设计的医疗制度的变化也是影响医疗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改善了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使医疗需求量增加。 二、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一国居民收入增长的过

程中,医疗服务需求通常会优先得到满足,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刚性消费特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我国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医疗对比图如下: (一)全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 卫生部2011 年8 月发布的《2011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7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首次突破1 万亿元,达到11,573.97 亿元;201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19,921.35 亿元,与2007 年相比,全国卫生总费用增加8,347.38 亿元(未扣除物价影响),增长了72.12%。相比而言,在198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仅为143.24 亿元。1980-2010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环境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环境分析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 医疗属于服务行业,医疗服务就是医院以病人和一定社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学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为人们带来实际利益的医疗产出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医疗产出主要包括医疗及其质量,它们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使用价值的需要;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承诺、医院形象、公共声誉等,可以给病人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及信任感,具有象征价值,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总结出,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有如下几种: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三)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它依赖于谁提供服务以及何时、何地提供服务。服务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实现标准化,每次提供的服务带给顾客的效用、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都可能存在差异。 (四)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不能存储的。服务的这一特征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服务的生产和分销问题。服务生产必须与消费需求相匹配,需求波动的高峰与低谷需加以调节平衡。 (五)伦理性、公益性 医疗服务具有伦理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这是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服务的一个特点。医疗服务提供者要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医德情操。医疗服务要强调社会效益,医院要服务于全社会,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浅谈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策略

浅谈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医疗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个医院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广大群众对医疗消费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提高,医院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渴求进行科学和规范的医疗服务营销,以实现自身的良性生存与发展。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也表明:如果医院不重视医疗服务营销,没有良好的营销策略,即使过去“患者盈门”,也可能在理性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树立正确的医疗服务营销理念,深入分析市场,正确定位,寻找出适合现代医疗市场的营销策略并正确实施对现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1 背景资料 据宝鸡市2003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279个,其中医院93所,宝鸡市医疗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推进了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我国加入WTO以后,医疗市场逐渐开放,民营医疗机构的迅速崛起,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院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的渭水之滨,建于1951年,是宝鸡及陕、甘、川毗邻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医院开放病床693张,在岗员工983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4名。医院年门诊诊疗患者22万人次,出院患者1.2万人次。2004年住院人次比2003年增加了20.2%。近两年社会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97%以上。医院先后荣获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医疗行业竞争意识在逐渐增强,医院的两个效益也在不断增长,但许多医务工作者至今还在坐等患者求医,而患者对医疗服务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供需矛盾明显增加。细分医疗市场,统筹制定医疗服务市场营销战略,采取科学有效的营销措施迫在眉睫。 2 SWOT—宝鸡市中心医院综合形势分析 ●优势(S):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XXXX等文件精神,经XX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问题,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运行新机制。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有效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措施 (一)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布局 1. 明确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中,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病转诊,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延续服务(康复、护理服务)。 镇(中心)卫生院以维护当地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

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其中中心卫生院是辐射一定XX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并承担对周边XX域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卫生室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主要负责向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XX 卫计局、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落实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按照新的行政XX划设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38号)、《XX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关于做好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整设置工作的通知》(湘卫基层发〔2016〕2号),《XX市基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以XX域内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资源整合的相关规定,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科学设置了镇卫生院(中心)和社XX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XX卫计局、XX 编办、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XX 建设交通环保局等负责)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德勤: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一 亿欧2015-06-06 10:15:14阅读(9323)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与此同时,医改政策正向纵深发展。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以确保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新医改的深入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深远地影响市场格局。 民营医院相对于公立医院仍处于弱势,但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正步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机构投资者和产业资本纷纷涌入,借助资本的力量,民营医院将更快地实现资源整合并加速市场扩张,在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规模化运营各方面实现升级。然而市场的飞速扩张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因而审慎的决策必不可少。我们认为民营医院战略定位上应当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供需状况以及医改和税收政策,结合自身实力以确定恰当的医疗服务板块和进入模式。 就增长点而言,我们看好四个服务板块。其一是高端医疗。高端医疗将会出现在服务地域上的下沉,同时以往热门专科在服务人群上也会出现从一般民众向富裕人群的转移。另外将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服务也有望成长起来。其二是专科连锁。服务性和可复制性强的细分专科细分领域有望出现投资热点。与此同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医疗人才流动性加强后,民营医院有望进入技术壁垒更高的专科领域。其三,综合医院方面,资金、人才、管理各方面都意味着更高的进入壁垒,但同时也意味着建立起公众知名度的医院的地位将难以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医药产品(含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扩大,但占世界比重偏小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6%,大大高于同期GDP 的增速。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中国医药行业2006年累

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同比增长19.41%,其中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和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1149.69、1 428.59、448.71和397.72亿元,同比增幅为15.53%、14.74%、27.43%和24.41%,这四个子行业的销售产值合计3425亿元,占整合行业销售产值的65%。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2006年中国药品(主要是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生化制品)销售138亿美元,虽然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药品市场,但目前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只有2.65%(见图1),比重偏小。 (二)中国医药生产快速发展,但是低水平重复且产能过剩 医药产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见图2),2005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有5675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04家。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占GDP的2.64%,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82.89、1 505.20和1228.30亿元,同比增长16.71%、14.28%和14.17%。目前,中国能生产1 500多种化学原料药,2005年产量为123.84万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一、编制过程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我区主要是以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做法来巩固卫生发展成果。我们完善了以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专科医院的建设还不成熟等问题。在编制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规划纲要是在深化医改中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优化配置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更为合理的服务体系而提出的一项区级层面的规划,有利于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此次编制工作是我局2015年年末卫生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准备阶段,在编制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组织准备工作,局长对此次编制工作负总责,按照条线管理、各分管的同志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指定联络员,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组织准备的

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准备工作。在技术准备上,选定承办股室;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培训,主要是对规划编制参与人员、各单位联络员统一进行培训,明确思路和要求。 其次是调查研究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进行资料收集、核实和整理,也是就是收集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全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现状资料;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经过多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核实,拥有完善、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使基础数据能更充分的反映我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开展“四查清、四对照”工作,要求各单位对上报的资料在一次进行核查、补充上报工作,务必保证上报资料真实,做到“实实在在摸清家底、放放心心编制规划”,与此同时,我们开展座谈会,邀请服务对象、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各10人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并记录在册。 然后是规划大纲编制阶段,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承办股室根据《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年修订版)主要指标的要求,在反复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形成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最后规划大纲审查阶段,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形成后,组织召开区级有关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2020年医疗服务行业专题报告

2020年医疗服务行业专题报告 导语 全球CMO/CDMO 行业也保持增长。预计2019 年全球CMO/CDMO 行业市场规模346 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CXO 是医药专业化细分产物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药品监管不断标准化、严格化,对新药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药研发从药物发现到IV 期临床的全流程耗时也已经延长至10- 15 年。目前一个新药上市,平均需要10000 个以上的候选化合物,筛选后约250 个进入临床前研究,留存约 5 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流程,最终仅形成一个药物。

由于新药研发流程漫长,环节复杂,制药企业负责所有的流程会存在极大的不经济性,流水线的拆解和专业分工就产生了外包的CXO (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需求,包括研发外包的CRO、生产外包的CMO/CDMO。CXO 产业链与新药研究流程相对应,可分为药物发现CRO、临床前CRO、临床CRO 及CMO/CDMO 四部分。 药物发现CRO 提供了活性化合物探索和靶标验证、化合物合成、生物合成、临床前候选药物筛选等服务,帮助客户快速筛选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中,临床前CRO 服务商提供临床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化学实验、生物分析,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完成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 临床研究阶段,临床CRO 能够提供从I-IV 期患者招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到中心实验室、临床药物生产、注册申报NDA 的全流程服务。部分临床CRO 也提供IV 期研究服务。

而CMO/CDMO 企业能够协助企业完成最后阶段的商业化生产,同时也能在药物研究、开发、商业化全流程提供支持。在药物发现阶段,CMO/CDMO 企业提供制剂合成工艺,协助进行原料药(API)研究。在临床前及临床阶段,CMO/CDMO 企业能够提供药物有效性监测、小规模试制。在申报成功后,CMO/CDMO 能够协助提供工艺优化、剂型开发、GMP 认证等业务。 全球研发加大外包,成长确定性高 “淘金”对比“卖水”,高确定性的全球 CXO 市场研发及其回报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而CXO 公司作为医药 研发行业的“卖水人”,在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的背景下,行业整体保持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有关概念、法则与特点 一、与卫生服务需求有关的概念 (一)卫生服务要求 概念: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反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公众对改进社会卫生工作的呼声、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二)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概念: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组成:1、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存在异同;消费者是否有接受卫生服务的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准,但实际卫生服务的利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2、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进行人群的健康筛选。 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 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三)卫生服务需求 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

数量。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愿望;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或一、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和需要;二、支付卫生服务费用的能力。分类:结构性、根源性 1、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和收入水平(预 算约束)、卫生服务效果等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费者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卫生数量,是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总和。 2、根源性角度: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 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只有通过利用卫生服务,才能转化为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由不良就医行为和行医行为所致。 不良就医行为:经医疗卫生专家按服务规范判定后认为是不必要的或是过分的需求:享受医疗保险这,重复就诊——求非所需。 不良行医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医疗卫生人员诱导产生的需求——供非所求。 (四)卫生服务利用 概念: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卫生服务利用指标分类: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利用。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主要有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人次数或人均年就诊次数 (可根据就诊人次数推算得到,是估计门诊需求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就诊率及患者未就诊率(是反映就诊状况的负指标)等,可用来反映人群对门诊服务的需求水平。 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主要有住院率、住院天数及未住院率,可用于了解居民 对住院服务的利用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住院原因、医疗机构、科别、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