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翠亨新区网络公示稿

翠亨新区网络公示稿

翠亨新区网络公示稿
翠亨新区网络公示稿

《中山翠亨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方案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中山市的南朗镇、马鞍岛及东部临海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

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三、发展定位

海内外华人共有精神家园探索区;珠三角转型升级重要引领区;珠江西岸理想城市先行区;智慧用海试验区。

四、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谋划、从容建设、乘势推进、打造精品”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中山翠亨新区的开发建设,实现“五年打基础、十年具规模、二十年现新城”的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奠定新区发展基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服务业占比不低于50%,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3%,污水处理率大于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

中期(到2020年):推动主体功能基本形成,力争新区形成规模。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万元,服务业占比不低于60%,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3.5%,污水处理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60%。

远期(到2030年):提升城市水平达到一流,促进新区发展成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万元,服务业占比不低于70%,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5%,污水处理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60%。

五、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中山翠亨新区是国家实践文化交流方式的创新基地,两岸四地现代化产业合作示范区,广东省绿色新兴产业基地,珠江西岸新型城市化先行区,中山市引领转型升级的城市副中心。

2.城市主要职能

国家层面的职能:两岸四地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区;以香山名人文化、岭南风貌为特色的旅游名地。

广东省层面的职能:以绿色生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基地。

珠三角层面的职能:珠江口西岸以文化服务为龙头的产业服务平台;沟通珠三角东西岸的交通战略节点。

市域层面的职能:以文化和产业服务功能为主导的城市副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转型升级战略平台。

六、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预测到2015年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2020年的人口规模达到55万人,2030年的人口规模达到85万人。

2.用地规模控制

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4平方米。

中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9平方米。

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4平方米。

七、区域协调发展

1.与珠江口湾区协调发展

以文化服务为龙头错位发展:翠亨新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康体养生等以文化服务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与珠江口湾区新区特色产业错位发展,构建以文化引领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环珠江口湾区文化中心。

打造粤台合作新平台:翠亨新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强调以孙中山精神为纽带,加强与台湾的合作,打造粤台合作新平台。

共同构筑珠江口湾区西岸高、精、尖产业带:翠亨新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南沙新区的汽车产业、横琴新区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共同构筑珠江口西岸以高、精、尖为特色的产业发展带。

2.加强区域重大交通设施衔接

提升交通区位,变通道为枢纽。加快深中跨海通道、广澳高速公路、东外环高速公路、深罗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深珠城际铁路的建设,加强翠亨新区与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联系。建设横门港区和新中山直通客运港交通枢纽,实现与深圳、东莞和香港之间的“一小时交通圈”。

提高交通线路密度,共筑城市群网络。加大广珠城际铁路列车发车密度,尽快开通翠亨站。完善城市快速路(市域干线)网络,强化与西部沿海高速铁路中山北站的高效接驳。

共享区域交通枢纽,借港出口。加强与广州南站、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南沙港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多方式联运,共享广州国家级交通枢纽。加强与深圳北站、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及各主要港口的交通联系,共享港深国家级交通枢纽,成

为珠三角东西两岸交通联系的桥头堡和重要枢纽。

3.“一城双核,三极互动”

翠亨新区落实中山东部战略,和主城区构成中心城区“一城双核”的城市发展格局,和火炬开发区协调发展,形成“三极互动”的态势。

主城区是市域主中心,侧重行政管理和生活性服务功能。翠亨新区强化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成市域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的副中心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平台,引领中山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火炬开发区继续壮大高新基础产业,打造全市产业平台。

加快中顺快速干线、宫鞍快速干线的建设及沿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建设,强化与主城区的快速道路交通联系;加强与西部沿海高速铁路中山北站的快速交通联系;大力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翠亨新区与主城区、火炬开发区间的公共交通走廊。

八、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

1.规划结构

形成“一湾、一轴、两带、多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湾:逸仙湾。位于中山翠亨新区东部滨海区域核心地区,以商业商贸、文化创意、会议展览功能为主,打造国际商务会议中心与文化娱乐中心互动发展的新区核心。

一轴:新区中心发展轴。串联转型示范区、逸仙公园、中央智慧心、文化交流区,是中山翠亨新区空间发展主轴。

两带:滨海公园景观带和五桂山生态景观带。滨海公园景观带是由总部商务区、逸仙公园、中山纪念公园、滨海湿地公园组成的滨海、绿色、文化景观带。五桂山生态景观带是由五桂山等九座山峰、国际旅游小镇组成的、连通五桂山与横门水道出水口的生态屏障环。

多组团:新区核心组团、国际旅游组团、转型示范组团、先进智造组团。新区核心组团包括中央智慧心、总部商务区、文化交流区、英才培育区四大功能板块,建设成高端商务区

和文化引领区。国际旅游组团包括以国际旅游小镇为依托的国际旅游区。转型示范组团包括转型示范区,打造中山乃至整个珠三角的转型示范组团。先进智造组团包括产业配套区、先进智造区两大功能板块,促进中山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功能分区

中山翠亨新区塑造中央智慧心、文化交流区、英才培育区、总部商务区、国际旅游区、产业配套区、转型示范区、先进智造区八大功能板块。

中央智慧心位于新区中部,以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为主。

文化交流区位于马鞍岛以南围填海区,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研发设计等功能为主。

英才培育区位于新区中南部,以教育培训、高端配套和优质住宅为主要功能。

总部商务区位于新区中心绿轴上,以总部经济为功能核心。

国际旅游区位于新区南侧,形成国际化和复合型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产业配套区位于湾口的正北方向,承载与智造产业紧密相关商务、贸易、流通和居住配套功能,并发展客运码头及码头腹地功能。

转型示范区位于新区西北侧,促进南朗镇的产业、住区和城市环境的全面转型。

先进智造区位于新区北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3.建设用地布局

到2030年,中山翠亨新区内布局建设用地87.2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80.58平方公里。

4.建设时序

近期(到2015年):以产业配套区和国际旅游区为重点,促进先进智造区和转型示范区产业发展。启动文化交流区的围垦造地工程。抓紧建设重大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中期(到2020年):重点建设文化交流区,启动英才培育区的开发。

远期(到2030年):重点建设中央智慧心和总部商务区,形成成熟的由中央智慧心和文化交流区组成的中山翠亨新区发展核心。

九、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重点

优先发展以文化服务为龙头的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探索一个以文化服务业引领现代产业发展,以新兴服务业带动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建设新模式。

着力培育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生产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培育研发设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现代生产服务业,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引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发展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生活服务业:推动旅游休闲、康体养生等生活服务业发展,建设国家级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做强做优以医疗为核心的现代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的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加快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打造现代生物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以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努力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

大力发展以游艇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游艇产业、海洋装备产业等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构建海洋区域合作新平台,增强海洋经济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带动能力。

2.产业布局

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布局于围填海区域的滨水岸线一带,即布局于文化交流区;教育培训布局于环境良好南部地区,位于温泉度假区以北。

生活服务业:旅游休闲、康体养生依托孙中山故居、温泉度假区等资源,重点布局于南

部翠亨村及周边地区,打造国际旅游小镇和温泉度假区。

生产服务业: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布局于中央智慧心中轴线两侧以及总部商务区;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布局于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配套区。

现代生物产业:重点布局于北部华南现代中医药产业城。

新能源产业:依托强势整机企业明阳风电,布局于马鞍岛北部。

海洋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布局于马鞍岛东岸,游艇产业位于文化交流区外岸线。

十、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城际铁路:规划广珠城际铁路和深珠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设南朗和翠亨两个车站,深珠城际铁路设横门、逸仙和翠亨三个车站,翠亨站为换乘站。

高速公路:规划广(州)澳(门)高速公路、东外环高速公路、深(圳)罗(定)高速公路、中(山)开(平)高速公路,构成翠亨新区高速公路主骨架。

港口码头:在马鞍岛东南部,规划建设横门港区和新中山港客运口岸(逸仙口岸)。

通过城际铁路或高速公路,翠亨新区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江门等6个周边城市及港澳地区,实现60分钟全覆盖。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翠亨新区城市道路网络总体呈“格网+放射”状布局。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快速路道路设计车速60~10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为60~70米,包括沿江路、小隐-横门-马鞍岛快速路、中顺快速干线、省道S111线、金翠南快速干线、翠沙快速干线、南二环快速干线、翠茂快速干线、新区联络线等。

主干路设计车速为50~6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为50~60米,共规划33条城市主

干路。

通过市域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或市域轨道交通,翠亨新区至主城区及东部组团各区镇实现30分钟通达;至西北组团和南部组团各镇实现60分钟全覆盖;翠亨新区各片区至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超过15分钟。

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清洁能源公共汽车为基础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对外交通枢纽和慢行交通系统的有机高效衔接,实现“零距离”无缝换乘。

翠亨新区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分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和出租车四种模式。2030年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51公里。2030年常规公交车辆需求量为1200标台。2030年出租车辆需求量为1700辆。

到2030年,全方式出行公交分担率:公交系统整体不低于45%,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不低于20%,常规公共交通(包括快速公交)不低于25%。机动车出行公交分担率:公交系统整体不低于80%,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不低于35%,常规公共交通(包括快速公交)不低于45%。

规划公交保养场3处,用地总面积为1.53公顷,维保规模为180标台;规划公交停车场6处,用地总面积为6.4公顷,停车规模为800标台;规划9处公交枢纽,用地总面积为

3.3公顷。

4.停车设施规划

共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库)19处,总用地面积约11公顷。

十一、居住用地和住房规划

1.居住用地布局

翠亨新区居住用地2307.32公顷,占翠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8.63%,人均居住

用地27.14平方米。

2.住房保障

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控制在商品房开发建设总量的5%左右,新建廉租房建筑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套,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套左右,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套。

到2030年,翠亨新区需满足约8.5万人中低收入者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十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公共中心体系构建

构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中心体系,规划1个市级公共中心、3个片区级公共中心、15个社区级公共中心。市级公共中心位于翠亨新区逸仙湾处,包括中央智慧心、文化交流区和英才培育区。片区级公共中心有3个,包括转型示范区片区级公共中心、国际旅游区片区级公共中心、先进智造区片区级公共中心。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按服务人口3-5万人设置。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49.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6.82%,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6.46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地:市级行政办公设施主要布局在中央智慧心北部鸡头山下。片区级行政办公设施分布于转型示范区、文化交流区及先进制造区三个功能区。结合各居住小区与产业园区规划社区级行政办公设施15处。

文化设施用地:市级文化设施布置在文化交流区和滨海公园景观带。片区级文化设施分布在转型示范区、英才培育区及国际旅游区。按每3-5万人配置文化中心、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级文化设施。

教育科研用地:在英才培育区、转型示范区及国际旅游区布置教育科研用地。规划普通高中24所、初中20所、完全中学6所。对现有的16所小学进行整治改造。

体育用地:英才培育区滨海处布置市级体育设施。南朗镇镇级体育中心改造提升为片区级体育中心,在文化交流区、产业配套区新建片区级体育设施。每3-5万人设置一处社区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用地:在英才培育区布置等级较高的国际医院、港澳台独资医院及疗养院。对埠湖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改造升级。保留现有南朗医院、大茅医院、南朗医院翠亨分院、南朗医院横门医院等现有医疗设施,提升南朗医院为二级医院。按每3-5万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0.5-1万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在英才培育区南部、产业配套区及转型示范区新建敬老院、孤儿院、老年公寓等社会福利设施。保留并完善现有社会福利设施,规划人口3万的社区应设置一处老年人综合服务设施。

文物古迹用地:文物古迹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历史街区(左步村、茶东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处(孙中山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 处(杨殷故居和陆皓东故居,陆皓东坟场、中山纪念中学、茶东陈氏宗祠建筑群)以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

3.商业与服务业设施布局

构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金融服务网点体系,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174.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4.58%,人均用地面积为13.82平方米。市级商业服务中心位于中央智慧心,规划为金融商业、商务、休闲、酒店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服务设施。片区级商业金融业服务中心位于各个功能片区的中心地段,组合设置餐饮、零售、超市等商业设施。社区级商业设施与居住区紧密结合,建设小型超市、肉菜市场等服务设施。

十三、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到2030年工业用地面积为1432.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的17.78%,人均工业用地16.85平方米。物流仓储用地156.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的1.94%,人均物流仓储用地1.84平方米。

在转型示范区的北侧,打造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先进智造区的北部,发展以风电、智能电网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在先进智造区的中部,发展以游艇产业、海洋装备产业为主的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原有处在相对繁华地段的工业用地采取退二进三政策,进行规模削减,逐步向研发、销售中心等方向转型。

在马鞍岛中部建设临港物流园区。

十四、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绿地总面积116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4.49%,人均面积13.73平方米。

规划塑造“绿带蓝脉、多园点缀、多廊串联、群峦掩映”的绿地系统,形成“城景交融”的绿地风貌,全方位加强城市绿化,打造500米见绿、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绿地系统。

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的五级公园体系,并通过绿道将各级公园串联,以大型与小型相结合、开放式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区和产业区的组团中心,形成布局均衡、层次清晰、高度可达,并与城市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空间紧密融合的公园体系,实现“500 米见绿”的目标。

翠亨新区内绿道划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都市型绿道三种类型。

十五、旅游发展规划

由三条发展带串联三大旅游功能板块,形成两个主中心区域联动呼应,由海及峰不同板块协同圈层推进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两个主中心区:伟人故里观光旅游主中心区和都市魅力体验旅游主中心区。

三带:历史文化旅游带、滨海旅游带和都市旅游带。

三大旅游功能板块:历史文化旅游板块、滨海生态旅游板块和智慧都市旅游板块。

四条旅游线路:伟人故里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五桂山生态休闲旅游线路、滨海风情自然生态旅游线路和都市魅力现代文明旅游线路。

十六、城市风貌与特色规划

翠亨新区整体空间形象架构策略为“引山纳海构建生态格局,蓝绿交织塑造海上新城”。

城市风貌分区:新区核心组团以逸仙湾景观节点为核心,展现面朝大海的开放心态,打造中山的滨海文化岸线;国际旅游组团以孙中山故居为核心,以湿地公园为基础,展现岭南风尚、民国风情;转型示范组团突出住区和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展示幸福和谐的中山人民生活;先进智造组团以清新明快的工业建筑组群构建欣欣向荣的风貌景致。

新区中心景观轴:串联中央智慧心和文化交流区构建的内湾及外湾,形成功能多样、景观丰富的开敞空间,展现翠亨新区最具魅力的新时代都市景观形象。

绕城生态景观带:滨海公园景观带以大片绿色基底贯穿整个基地,打造成为整个翠亨新区的绿色功能带;五桂山生态景观带以远山绿林为衬托,形成翠亨新区的背景屏障。

深入各片区的蓝网绿脉:由完整交汇的蓝环绿网共同编织,具有休闲功能的连续带状空间。

十七、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

城市生活岸线包括居住岸线和公共岸线。居住岸线长度约12.9 公里,主要分布在文化交流区。公共岸线长度约9.6 公里,主要分布在横门西水道南段的中央智慧心及英才培育区、马鞍岛南岸产业配套区和文化交流区。

工业岸线长度约17.0公里,主要分布在马鞍岛北部和中部。

生态岸线长度约27.0公里,主要分布于横门西水道两侧及文化交流区南部。

港口岸线长度约3.0公里,位于马鞍岛东南侧的海关物流监管港口区、横门港区及新中山港客运口岸区域。

十八、生态保护规划

以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为骨干,组合、串联各种自然资源和绿色空间,形成由逸仙湾、生态公园绿带、山体生态屏障环、水系绿道构成的多层次网络状的生态山水格局,塑造连通海湾和山体的“山-城-海-岛”生态开放空间。

逸仙湾位于珠江口伶仃洋面,是整个海上新城的点睛之笔。

生态公园绿带由横门公园、海滨公园、逸仙公园、中山纪念公园、滨海湿地公园等各具特色的生态公园构成,打造成为整个翠亨新区的绿色功能带。

山体生态屏障环由五桂山系九座不同大小的山峰、红树林湿地组成,维护翠亨新区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系绿道由现状水系配合景观步道的设计,构建有机分布、网络交织的生态系统。

十九、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保护双中心的遗产景观格局。北部中心以茶东、茶西村与左步村两个核心区围绕南朗镇区共同组成;南部中心以翠亨村核心区为主。重点保护五桂山生态景观带和滨海自然景观带(包括岸线、滩涂、红树林等),保持翠亨新区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山、水、田、城”一体的自然格局。

保护翠亨村“山-田-村-水-路”的历史景观格局。翠亨村核心保护区面积为5.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9.8公顷。

茶东、茶西村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3.99公顷,左步村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5.49公顷;茶东、茶西村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15.56公顷,左步村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12.93公顷。

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孙中山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中山纪念中学民国建筑群、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陆皓东烈士坟场、茶东陈氏宗祠

建筑群、程君海故居、孙寿屏墓、孙达成墓、孙昌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龙穴遗址、南朗祖庙、贞义堂、冯氏宗祠、杨心如故居;已登录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07处,其中古遗址2处、古墓葬9处、古建筑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3处,石窟寺、石刻及其它文物古迹3处。

对翠亨新区范围内已完成挂牌的49处历史建筑以及建筑群进行全面保护。

二十、城市更新规划

加快城市更新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对规划区内17个旧城片区分别按照原址保护、局部更新和整体改造三种模式进行更新改造。其中原址保护共有3处,分别为翠亨村核心区、茶东村核心区、左步村核心区。局部更新型有7处,分别为横门片区、南朗镇中心镇区、贝里片区、白企片区、泮沙片区、崖口片区、石门片区。整体改造型有7处,分别为麻东片区、东桠片区、华照片区、关塘片区、南朗片区、龙穴片区、长沙浦片区。

二十一、市政工程规划

1.给排水工程规划

翠亨新区2030年最高日用水量为55万m3/d。

规划西江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作为新区主要的饮用水水源。莲花蒂水库、箭竹山、横径、逸仙水库等4座水库水源为备用水源。

规划南朗水厂、南朗濠冲水厂规划为抗咸备用水厂;规划全禄水厂、大丰水厂、稔益水厂、东升水厂、长江水厂、新涌口水厂共6座水厂联合向新区供水。

翠亨新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规划污水处理4水座,2030年总规模为37万m3/d。

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地区为1~3年,较重要地区为5年,低洼地区、广场、立交桥等排水较困难地带及重要地区为10年。综合径流系数旧城区为0.6-0.8,新城区为0.45-0.65。

2.电力工程规划

至2030年,翠亨新区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为155.3万千瓦,负荷密度为1.92万千瓦/平方公里。

规划嘉明横门电厂三期工程3×390兆瓦机组;规划马鞍岛的国电燃气电厂2×350兆瓦。

积极发展新能源,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示范点,增加能源供应安全性。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在沿海岛屿建设风电场发电示范基地。

到2030年,新建2座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总数达到4座,主变电容量3180兆伏安,220KV容载比为2.0。

到2030年,对现有110kV变电站完成20kV供电改造,翠亨新区110千伏变电站总数达到12座,其中8座新建,改造现状4座,单台容量100MVA或80MVA,110千伏主变容量2720兆伏安,容载比2.2。

3.通信工程规划

预测2030年翠亨新区市话量需求量为52万对线。

到2030年,南朗镇需增设翠亨电信分局、马鞍岛电信分局,并对现有的南朗电信分局进行扩容,交换机总容量扩容到65万门。翠亨电信分局占地0.8公顷。

增设翠亨邮政支局、马鞍岛邮政支局。邮政支局占地0.6~0.7公顷。

4.燃气工程规划

以海上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珠海LNG)、西气东输二线为主要气源,液化油气为补充气源。

到本规划期末,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80%。

2030年本地区燃气供应量为:天然气 3.81×108m3/a;高峰日天然气耗气量113.38×104m3/d,高峰小时9.23×104m3/h。液化石油气8.09×104t/a。

天然气由南朗镇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承担供应。

新建1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可与加油站合建),供应车辆数150-300辆,占地面积0.3ha。

5.环境保护规划

(1)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控制

II类水环境功能区包括逸仙水库、马丁榔水库、横径水库、狗坑水库、大泉水库、莲花地水库和出水象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

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包括横门水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IV类水环境功能区包括泮沙排洪渠、涌口门上涌(中心一河)、涌口门下涌(中心二河)、兰溪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翠亨新区近岸海域均划为二类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保护目标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空气质量控制目标

一类区:翠亨新区内属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范围。

二类区:翠亨新区除上述一类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各类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分别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通知规定的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规定执行。

(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指标控制

1类标准适用区域:居民区、文教区、医院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集中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3类标准适用区域:由市政府及以上各级政府确定的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运两侧区域。

若邻街建筑以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且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道路红线外45米±5米的区域范围适用4类标准;若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道路红线外30米±5米的区域范围适用4类标准;若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道路红线外20米±5米的区域范围适用4类标准;另外,若邻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的区域适用4类标准。

(4)固体废弃物规划

翠亨新区固体废弃物统一集中转运至中山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医疗垃圾均送至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医疗垃圾焚烧处理中心集中处置。

6.环卫工程规划

人均垃圾产生量按照1.1千克/日计算,预测翠亨新区生活垃圾产出量约为935吨/日。

翠亨新区规划配置9座封闭式生活垃圾收集中心,每个日转运量为80~150吨/日(配套运输车辆额定载荷不应小于5吨),占地面积约2000~3500m2/座(含绿化隔离用地)。垃圾清运实现机械化,优先采用垃圾压缩车。

二十二、综合防灾规划

1.人民防空工程

中山市为三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翠亨新区应按有关标准设防。

规划期末建设人防工事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结合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大型基础设施、公共建筑、隧道、地下通道等建设人防骨干工程。人防疏散干道布局上与高速公路、市域快速路、主干道结合,对外交通联系道路要充分考虑防灾要求,保持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救灾和疏散通道的畅通。

2.抗震工程规划

中山市翠亨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疏散场地结合城市规划统一进行布局,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以及各教育机构的操场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不小于2平方米;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300~500米,步行距离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宜为2~3公里,步行距离控制在1小时之内。

避震疏散通道结合城市道路交通、人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要求统一考虑。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控制在20米以上;抗震通道两侧的建筑必须满足抗震规范要求,清除现有的影响防灾的障碍物,改造沿途的危险建筑物,同时要求主要疏散通道两侧建筑倒塌后有7~10米的通道。

3.消防工程规划

规划建设11陆上消防站,其中特勤消防站1个、普通消防站10个;规划水上消防站2个。

城市道路每隔120米设一个消火栓。城市供水管网应按环状形式进行布局,以新区内的河流水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调蓄水池作为消防备用水源。保证消防通道间距不大于160米,提高道路连通率,减少交通堵塞,使消防车辆能及时、准确到达消防责任区。

4.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1)防洪防潮标准

翠亨新区防潮、防洪标准:近期100年一遇设防,按200年一遇校核;中、远期200年一遇设防,按500年一遇校核。

水库防洪标准:逸仙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按中型水库设防和管理;其余水库,按50年一遇标准,1000年一遇校核。

山塘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渠道排洪标准:排洪干渠按P=20年标准,排洪支渠道按P=10年标准,山地截洪、排洪干渠道:P=20年标准。

(2)排涝标准

城市排涝按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1天排干的排涝标准规划设计,按照道路积水最大深度15cm,积水时间不超过1小时,积水范围不超过道路路线长50m校核。

二十三、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按照地下空间发展格局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的要求,以城市各级公共中心为重心,以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街道为骨架,形成由地下综合体、地下空间发展轴、地下空间节点共同构成的网络化地下空间结构体系。

地下综合体:在翠亨新区的市级、片区级公共中心建设四个地下综合体。其中位于中央智慧心的地下综合体为大型综合体,建设区域以地下轨道站为起点沿中心轴线向东南方向延伸;在转型示范区中心区、国际旅游区服务中心、产业配套区公共中心打造三个规模适中的地下综合体。

地下空间发展轴:以翠亨新区的地下轨道线路和地下商业街道为依托建设两条地下空间廊道,呈现出“X”状的线性布局形态。

地下空间节点:在翠亨新区各居住组团公共服务中心,适量集中开展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的建设,形成若干地下空间节点。

地下综合管沟:在中央智慧心和英才培育区建设“一纵三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16公里。

二十四、空间管制规划

禁建区面积86.38平方公里(包含水域部分),占新区总面积的37.17%。限建区面积为14.81平方公里,占新区总面积的6.37%。适建区面积为102.28平方公里,占新区总面积的44.01%。建成区面积约为28.95平方公里。占新区总面积的12.46%。

二十五、近期建设规划

到2015年,为加快新区建设的步伐,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南朗镇的基础条件,近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14平方米。

近期重点建设产业配套区、先进智造区和国际旅游区。

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影响

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影响

————————————————————————————————作者:————————————————————————————————日期: ?

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影响 一、深中通道方案简介:广东省政府在2013年8月确定了“东隧西桥”的A3方案为推荐方案,“全隧方案”的A4方案为备选方案。其中A3方案内容为,全长约24公里,跨海长度22.365公里马鞍岛路程长度1.64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桥面宽40.5米。工程建设包括:两座人工岛,6720米沉管特长隧道,伶仃洋航道桥,桥门西航道桥。 方案内容如下图所示: 二、中山交通情况变化:深中通道(深中大桥)由东向西跨越珠江口,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通过广深沿江高速支线与机荷高速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深中通道建成后,深圳至中山时间将现在的两个多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注:中山驾车到广州或珠海均在1小时左右)。如下图所示:

在交通上,中山将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格局,交通枢纽的地位初显。机场方面,中山1个小时之内有5大机场,中山周边有三大港口,中山也正在加速推进5条高速与深中通道衔接。深圳和中山的发展趋势也正好是前者西移、后者东进,准备通过深中通道“胜利会师”。 三、中山重点发展区域:深中通道2015年开建,中山将成为珠三角中心。中山这边的翠亨新区位于中山市区和深圳的中心位置,也正好是深中通道的落脚点,作为"珠三角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翠亨新区,也是为了迎接深中同城化时代到来而规划的新区。如下图所示,翠亨新区将成为中山距离深圳最近的区域。

中山市建设用地配套公建设施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5版)

中山市建设用地配套公建设施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与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衔接,规范出让用地公建配套管理,保障市场公平,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确保新旧政策的延续性与可操作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出让经营性建设用地、改变土地用途为经营性功能的建设用地的公建配套规划管理。自建自住的私人住宅用地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配套公建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我市有关城市管理要求,在居住区范围进行配套建设的,按照规定或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应当移交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社区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邮政及市政公用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以及约定建设的其它项目等(详见附表)。 第四条建设用地出让前,由规划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城市规划要求提出规划条件。如涉及有配套公建设施规划要求的,规划条件要明确配套公建的具体项目,包括项目名称、用地面积(独立用地时须明确)、建筑面积、配套公建的接收单位等具体要求。具体配套公建项目标准,由规划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本办法所称接收单位,包括市政府(或市政府指定的部

门)、火炬区和翠亨新区管委会、镇政府、区办事处。 第五条本办法实施后出让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总住宅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城市规划要求提供配套公建设施建筑面积不足总住宅面积5%的,应按总住宅面积的5%配建。 第六条建设用地出让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划条件进行配套建设,不可作价补偿。 建设项目中公建配套设施的具体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用地面积(独立用地时须明确)、建筑面积、位置等应在方案报建图中单独标注。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报建前与接收单位提前签订移交协议书,并在项目验收后完成移交。 第七条配套公建项目中涉及特殊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的,如学校、派出所等,设计方案需征求接收及运营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在方案审查阶段,规划部门可按需要邀请相应主管单位参加方案审查。 第八条本办法实施后,已出具未过期的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含有配套作价补偿内容的且未对外发布出让公告的拟出让建设用地,需按本办法重新出具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第九条本办法实施后出让的可申请办理改变土地用途为经营性

中山翠亨新区环岛路PPP项目BIM技术应用(1)

【BIM技术案例】中山翠亨新区环岛路PPP项目BIM 技术应用 项目简介 马鞍岛环岛路项目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起步区,连接起步区内的交通主干道路,实施建设不仅能提高起步区内各组团间交通的通达性,也将进一步完善起步区内整体路网结构,提升城市道路对周边地块的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该项目为PPP管理模式,工程造价234850.36万元,工程施工工期为3年,工程投资额度大,施工工期长。施工范围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涉及专业多,施工内容复杂,为确保项目高效顺利施工,划分为一、三、四工区分段施工,并将全面采用BIM 技术辅助施工。 马鞍岛环岛路效果图 BIM技术应用概况 一、地形建模辅助施工 本项目道路长达20.87km,地基处理范围广、面积大、处理方法多、质量要求高,道路软基占比本工程造价40%以上,总体来说软基处理施工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进

度起着决定性作用。通常软地软基处理方法有CFG桩、PHC桩、高压旋喷桩、塑料排水板。本项目中,BIM中心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及第三方测量提供的原地面测量数据,建立原始三维地形模型,结合平、纵、横断面,对道路地形进行分析,根据地质特点确定具体施工工艺,制定具体可行的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基于二维图纸进行粗略的地质划分,不能提前预判及应对,不能及时规避风险的问题。

二、虚拟建造优化布桩 本工程项目道路设计线路穿越不同的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有大量桩基施工及给排水地下管网,排水管道施工需要大量的钢板桩进行支护,设计要求桩基布置根据位置、区段不同,桩基间距有多种,且须结合管网位置进行布设(管线下必须布设一根),现场实际布桩需考虑较多因素,给布桩带来较大难处。 通过BIM技术辅助施工建立了桩基模型及给排水管网模型,利用Navisworks软件实现可视化桩基检查与管道碰撞,优化制定最佳布桩图,减少因碰撞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指导现场实际桩基施工。

中山市2019年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中山市2019年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项目名称总投资(万元)牵头责任单位/ 镇区 合计(213项)41361633 一、基础设施工程(40项)19778287 (一)交通项目(18项)11044419 1广州南沙港铁路(中山段)600000市交通运输局2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中山段)1121008市交通运输局3中山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2152627市交通运输局4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中山段)313112市交通运输局5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中山段)903564市交通运输局6珠海市香海大桥工程(中山段)205000市交通运输局7坦洲快线一期工程748000市交通运输局 8中山黄圃至翠亨高速公路(中山东部外环高 速公路一期工程) 927042 市国资委(市交 通集团) 9市干线公路建设项目3622284市国资委(市交通集团) 10国道G105线中山沙朗至古鹤段改建工程142224市公路局 11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工程35095市国资委(市中汇集团) 12中山市海洋船舶工程专业码头基地8960火炬开发区

项目名称总投资(万元)牵头责任单位/ 镇区 13大南公路(加六线)南区段50000南区 14古神公路(十水线至东兴东路段)立体交通 改造工程 48982古镇镇 15环镇北路改造工程39000小榄镇16联丰路改造工程20000小榄镇17三乡镇道路改造提升工程83130三乡镇18坦洲镇城市道路提质工程24391坦洲镇(二)能源项目(2项)991334 19中山市110、220、500千伏输变电工程506265市供电局20粤电中山三角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485069三角镇(三)重大平台设施项目(3项)2308347 21翠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1784534翠亨新区 22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城市综合开发基础 设施及公共配套工程 458343石岐区 23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二期65470板芙镇(四)环保水利项目(12项)5355239 24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3000000市水务局25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项目34979市生态环境局

中山市2019年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市属)

附件2 中山市2019年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市属) 投资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或规模估算总投资申报部门/镇区总计35项10152877 一基础设施工程(6项)2142827 (一)公路工程(2项)970527 高速公路项目805700 1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山翠亨至 珠海唐家) 高速公路20.56公里。805700 市国资委(交通 集团) 普通公路项目164827 2中山市南外环互通工程南外环改线长度约为2.47公里,设一座约850米长 隧道,5座匝道桥共计长度约3020.3米,匝道长度 总计约5.1千米,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 164827 市交通运输局 (二)水利工程(1项)15300 水利防灾减灾项目15300 3中山中顺大围福兴至石龙堤段达标加固及河岸 整治工程 堤防达标加固和河岸整治总长度为3315米,堤身加 高培厚,堤顶防汛道路拓宽至15米,对堤外滩地及 河岸进行综合整治;新建交通桥、人行桥各两座; 福兴堤段背水侧给水管改线等。 15300 小榄镇

中山市2019年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市属) 投资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或规模估算总投资申报部门/镇区(三)城市建设工程(1项)582000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582000 4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14.1公里。582000 市国资委(交通 集团) (四)环保工程(2项)575000 污水处理项目575000 5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 域) 整治小隐涌流域火炬开发区内30条河涌,河涌总长 度66.15公里,新建污水截污管总长115.45公里, 泵闸新(重、扩)建9座,新开渠道500米,清淤 296119.5立方米。 383000 市水务局 6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南朗流域)包括截污工程、清淤工程、河面保洁工程、水质监 测系统建设、面源污染治理、水系循环及补水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等,新建污水截污管总长168.23公 里,新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3座,河道底泥清淤 量为16.62万立方米。 192000 市水务局 二产业工程(23项)5504480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1项)350000 人工智能项目350000

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2-2020)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 2014.3

目 录 第一篇 规划概述 (1) 第二篇 湾区方案 (3) 第三篇 市区方案 (6) 第四篇 镇区方案 (11) 第五篇 行动计划 (13)

第一篇 规划概述 一、工作背景 1、湾——珠三角交通格局即将出现重大转型,需建立战略枢纽体系提升区域地位 珠三角产业升级,内圈湾区成为新一轮集聚发展关键,中山携千年历史底蕴,华人精神家园之翠亨新区加入,机遇挑战并存,迫切需要在区域战略格局重构中尽快确立枢纽地位,谋求弯道超车。 2、市——城市结构出现重大转型,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发展需要交通支撑 城市产业由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重工业及服务业转型,以主城区为代表的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城市发展平台载体,亟需交通系统加快中心集聚及辐射拓展。 3、镇——城镇结构正逐步转变,多元化诉求需更包容、更公平的交通体系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心在外围区镇,区镇独立式发展向城镇群协同发展转变,宜居宜业的交通系统成为区镇发展重大诉求。 二、目标和战略 (一)目标与指标 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枢纽城市,打造特色公交都市,逐步建立以轨道和中运量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交通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现代化、一体化、低碳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可达性指标——“603015” 时间(分钟)空间联系主要交通方式 60 与广佛、港深、珠澳都市圈核心地带60分钟内可达;城际、高速 30 主城区与区镇30分钟可达;小汽车、公交 15 主城区内两点15分钟内可达;小汽车、公交

客运结构指标——“2040” 分担率交通联系分类20% 与广佛、港深、珠澳都市圈间轨道分担率20% 对外交通40% 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40%;内部交通(二)主要策略 1、“湾”---构建面向湾区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策略一:大力建设铁路及综合枢纽,打造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策略二:推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连接区域核心城市并密切市域联系 策略三:持续推进高速和干线公路网建设,适应珠三角区域融合和交通格局变化 策略四:完善港口及货运交通体系,支持区域协作和产业发展 2、“市”---打造适合中等城市的综合服务中心交通支撑体系 策略五:建立城市客运主骨架,规划预留公交主廊道 策略六:有序推动中运量系统,引领公交升级并促进城市布局优化 策略七:全方位实施公交优先,大幅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策略八:加快中心城区骨架道路网建设,支持城市空间拓展 策略九:构建一体化客运枢纽体系,整合多元交通方式并带动城市开发 策略十:全面推广辅助客运交通系统,营造宜居的岭南滨水城市特色 策略十一:综合改善停车供需矛盾,平衡动静态交通供应 策略十二:推行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设施潜力并改善交通环境3、“镇”---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交通 策略十三:促进小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梳理过境交通 策略十四:促进三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强化与珠海联系

(中山市)5条高速公路接驳深中通道落地

5条高速公路接驳深中通道落地 深中通道开工时间敲定2015,中山准备好了吗? 城区市民可选三条路径快捷上深中通道 来源:中山商报2014-10-22 第3324 期A03版发布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在多次“胎动”之后,10月13日,省政府下发《推进珠三角一体化2014—2015年工作要点》终于明确提出:深中通道2015开工建设!在港珠澳大桥在建的情况下,深中通道若建成后,中山就处在“双桥合璧”下,区位优势将发生质的飞跃,能快速连通“深莞惠”、“珠中江”以及港澳这几大经济圈,继而对中山的产业、民生等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深中通道开工,中山做好了什么准备?中山还将作怎样的调整?大桥建成,哪些领域将迎来机遇?本报今日起将推出系列报道,把走访到的专家、部门、行业人士的观点,呈现给读者。

省政府下发的《推进珠三角一体化2014—2015年工作要点》披露一项重大利好消息:深中通道2015年开建。深中通道建设谋划前后已超10年,如今动工开建时间已敲定,如何把这条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和唯一通道化作一条“线”,串联“深中通道圈”将是中山人接下来要解决的命题。 深中通道明年动工开建,翠亨新区乃至中山市是否已做好准备?昨日,记者采访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经济专家,了解我市在道路基础设施、产业规划、配套等方面已做了哪些筹备与谋划。 规划建5条高速接驳深中通道 早在2002年,深中通道还在规划构想阶段,深圳、中山两市已为深中通道落地后交通如何衔接做谋划。“2002年起,深圳、中山两市已开始规划深中通道两侧路线走廊,目前两侧接线线位稳定,在规划上预留了走廊,为深中通道落地做好充分准备。”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工作人员简德祺表示,按照规划方案,深圳侧将规划深圳市沿江高速支线连接深中通道东侧人工岛与深圳机荷高速公路;中山侧规划建设5条与深中通道衔接的高速公路(见图)。 5条高速中的“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其主线起点与深中通道高速公路为直接对接,路线从东向西经火炬区、石岐区、西区、东升、沙溪、横栏,新会大鳌、睦洲、三江、双水,台山大江、水步、白沙,开平赤坎、塘口,恩平沙湖等镇区,在凤山接开阳高速公路,与鹤开高速公路对接,主线全长约130.7公里。 干线公路网助力便捷到达城区 在干线公路方面,翠亨快线、纵二线南段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横三线(沿江路)、横五线东段等项目仍在规划阶段。“深中通道建成后,这四个干线公路项目可以直接解决深中通道登陆后,翠亨新区与市中心及其他镇区的快速交通联系问题。”简德祺表示,与此同时,通过规划的“三环十射”主干线路网结构,深中通道在翠亨新区落地的交通流量可以便捷地到达全市各个镇区。 深中通道2015年动工开建,珠江东岸的人才、资源将经由深中通道便捷到达中山,反过来中山市民也将通过深中通道迅速到达深圳等珠江东岸的城市。将来城区市民将如果迅速前往深中通道?结合规划建设中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简德祺梳理了3条便捷路径。 其中,路径一:选择与深中通道直接对接的中开高速,城区可通过中开高速在城区设置的出入口上深中通道;路径二:选择城区博爱路、南外环路,通过翠亨快线、规划的加十线接深中通道;路径三:经北外环路,通过规划横三线(沿江路)接深中通道。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调整)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录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1)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1)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2) 四、线网调整方案 (4) 五、线网实施规划 (6) 六、车辆基地布局 (8)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同时适度超前规划远景线网。 远期:2020年;远景:展望205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空间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中心城区为规划研究核心范围。 (1)中山市域:包含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即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420万人。 (2)中心城区:包含石岐、东区、西区、南区4个区组成的主城区及沙溪、大涌、港口、五桂山办事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陆域总面积为760.6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185万人。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全域中山、城乡一体;强化枢纽、提聚内核;功能清晰,结构合理。 (二)线网规划布局思路 ?适应中山发展战略,以“全域中山”为理念,以提升中山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 ?适应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支撑中心城区“一城双核多片区”城市构架、市域“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 ?遵循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体现轨道交通与BRT公交一体化规划思路,构建互为补充的

公交系统。 (二)发展目标 根据中山市城市和现状交通特点,以及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为全市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快速出行方式。 ?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水平目标: (1)中心城区范围内10min可达区域轨道枢纽; (2)中心城区范围内30min可达市中心; (3)中心城区组团副中心20min可达市中心,全市范围内1h可达市中心; (4)依托城市轨道和区域轨道,30min可达相邻城市。 ?轨道交通分区分担率目标: (1)中心城区范围内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出行占公交比率约为35~45%; (2)全市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占公交比例约为25%-35%。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一)功能定位 轨道交通将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轨道交通造价高昂,建设周期较长,鉴于中山市的财力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并不应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方式,但应发展为中山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中山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为:在中运量公交系统及传统公交系统的配合下,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服务中山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客流集散点,支撑中山市建设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生态、投资环境良好“三宜”城市目标的实现,支持中山市城市

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概论 (1) 一、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中山市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建设期污染源 (30)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简本)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确定中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中山市域范围,即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1.市域规划范围 包含陆域总面积1784.0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00平方公里。其行政建制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火炬开发区、小榄镇、南朗镇、三乡镇等24个街道办事处及建制镇。 2.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包括主城区(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4个街道办事处)、火炬开发区(不含马鞍岛部分)及港口镇、五桂山街道办事处(不含桂南、南桥部分),陆域总面积362.6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2010-2020年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坚持全面改革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打造新型专业镇,加强两岸四地区域合作,走国际化道路,与粤港澳共同建设世界级城镇群,把中山建设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的创新发展与专业制造中心城市、珠三角宜居建设精品城市、全国改革先锋示范城市。 (二)城市发展策略 1.经济发展策略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构建以现代专业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区域创新服务业为支撑,都市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中山区域与国际竞争力。 (3)加快专业镇与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打造新型专业镇,发挥经济转型引领作用。强化生物医药、健康保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与粤港澳和湾区合作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研发、教育、信息、文创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为珠三角都会区提供观光、休闲、教育等服务。 2.空间发展策略 (1)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两岸四地合作,围绕珠江口湾区打造世界级城镇群,形成与港澳共建的世界生态宜居湾区。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联系,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2)强化市域空间管制,优化整体空间结构,提升外围组团中心服务功能,培育翠亨新区等战略性发展节点,构筑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3)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强化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3.社会发展策略 (1)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完善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建立全口径的人口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市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型住房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智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打造政府现代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城市。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概论 (1) 一、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产品说明 (16) 第三章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项目

市场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8)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2)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2)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2)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4)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5) 二、工艺技术方案 (26)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6)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中山翠亨新区翠城道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7)

中山翠亨新区环岛路PPP项目BIM技术应用[详细]

【BI米技术案例】中山翠亨新区环岛路PPP项目BI 米技术应用 项目简介 马鞍岛环岛路项目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起步区,连接起步区内的交通主干道路,实施建设不仅能提高起步区内各组团间交通的通达性,也将进一步完善起步区内整体路网结构,提升城市道路对周边地块的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该项目为PPP管理模式,工程造价234850.36万元,工程施工工期为3年,工程投资额度大,施工工期长.施工范围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涉及专业多,施工内容复杂,为确保项目高效顺利施工,划分为一、三、四工区分段施工,并将全面采用BI米技术辅助施工. 马鞍岛环岛路效果图 BI米技术应用概况 一、地形建模辅助施工 本项目道路长达20.87千米,地基处理范围广、面积大、处理方法多、质量要求高,道路软基占比本工程造价40%以上,总体来说软基处理施工对工程质量及工

程进度起着决定性作用.通常软地软基处理方法有CFG桩、PHC桩、高压旋喷桩、塑料排水板.本项目中,BI米中心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及第三方测量提供的原地面测量数据,建立原始三维地形模型,结合平、纵、横断面,对道路地形进行分析,根据地质特点确定具体施工工艺,制定具体可行的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基于二维图纸进行粗略的地质划分,不能提前预判及应对,不能及时规避风险的问题.

二、虚拟建造优化布桩 本工程项目道路设计线路穿越不同的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有大量桩基施工及给排水地下管网,排水管道施工需要大量的钢板桩进行支护,设计要求桩基布置根据位置、区段不同,桩基间距有多种,且须结合管网位置进行布设(管线下必须布设一根),现场实际布桩需考虑较多因素,给布桩带来较大难处. 通过BI米技术辅助施工建立了桩基模型及给排水管网模型,利用Navisworks 软件实现可视化桩基检查与管道碰撞,优化制定最佳布桩图,减少因碰撞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指导现场实际桩基施工.

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公示)

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公示)第一分册——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区位 翠亨新区起步区位于广东中山东部,处于珠三角“U”型城市群、“U”型国家级战略新区群中心,是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与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的海岸带上重要节点,也是中山市两岸四地合作桥头堡、珠江口西岸连接深港澳的第一站。半小时交通圈覆盖珠三角大部分重点城市,整体区位优越。 二、规划范围 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总面积56.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16.5-25.77万人。 三、规划期限 绿地系统规划期限为2017年-2030年。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四、规划目标 规划定位:翠亨生态岛 规划目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指标。 五、规划指标 起步区的规划面积为37.26平方公里。依据广东省及中山市的有关绿地的相关要求,参照国家园林城市及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结合翠亨新区起步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为:公园绿地237.80公顷,防护绿地154.13公顷,广场用地17.81公顷,区域绿地673.43公顷,附属绿地264.01公顷,绿地共计1347.18公顷。规划区区域森林覆盖率为38%,规划区绿化覆盖率为50%,规划区绿地率为44%,城市人均公园绿化面积为16㎡,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为10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0.3。 各类绿地规划一览表 序号用地类型面积(ha) 1公园绿地237.80 2防护绿地154.13 3广场用地17.81 4附属绿地264.01 5区域绿地673.43 6共计1347.18

276-湾区发展背景下的中山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湾区发展背景下的中山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林涛 陈建凯 高作刚 胡日明 【摘要】珠三角湾区成为未来战略要素聚集区,湾区发展也将成为珠三角新一轮发展,跻身世界水平城市群的关键。中山地处珠三角核心,正处于工业化晚期向服务业演变过程中,城市也已形成城邦式的均衡发展格局,交通规划需依托“湾-市-镇”的发展愿景,以积极融入湾区发展为核心目标,构筑宜居、宜业、服务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规划围绕湾区枢纽城市目标,理顺中山与湾区节点城市的关系,按照产品市场渠道、产业升级平台、滨水宜居生活等三大湾区发展诉求,将战略交通设施向湾区倾斜,真正用好用足湾区,以综合交通体系为抓手提升区域地位。 【关键词】湾市镇,环珠江口湾区;跨江通道;城际轨道;枢纽体系;宜居; 1、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视角 中山地处珠三角西岸广珠主轴中部,承接广佛、深港及珠澳都市区的多重辐射,由于缺乏便捷、可靠的跨江战略通道,中山经济发展体现出较强的广佛指向性,与广州主城区及佛山顺德等联系密切,而与珠江东岸的深港之间经济、交通联系受到较大程度抑制。 “环珠江口湾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城镇群的核心空间,本文简称“湾区”,该地区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作为未来区域核心的功能和地位,计划以宜居为目标,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精华地区、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引领发展方式转型。“湾区”是珠三角区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对外交通体系主要依托,是中山市区域地位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围绕湾区交通体系构建展开论述,力求结合需求分析,制定战略明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规划方案。 图1 中山与三大都市区空间关系图2 “环珠江口湾区”范围 2、区域发展背景——“湾区成为未来核心” “湾区”成为珠三角新一轮发展空间重点,翠亨新区则是中山融入湾区的关键区域,宜居及低碳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中山最全轨道交通线路

最全轨道交通线路图曝光!7条线130个站点! 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也重新构建了城市价值的新格局!轨道交通的开通,让距离不再是距离。轨道交通的延伸,扩大了新的生活半径,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我们获得一份疑似关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这规划图上的线路将会深深影响着人。从这大图我们可以看到,市轨道交通规划如下:既有铁路1条,轨道交通线路7条,规划铁路4条。

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 市轨道交通:7条线+130个站点 之前我们只知道未来共规划7条城市轨道路线,或者只知道路线会经过那些镇区。而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站点设置?具体路线经过哪里?我们并未能清晰知道。 不过本次通过《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市7条路线走向,站点设置我们都一目了然。为了更方便阅读,我们根据图中的路线走向及站点设置制作了以下图表。快来看看你以后坐几号线回家? ▲7线路首尾站点分布图 同时也将根据图息做了相关统计: 站点最多的路线:2号线 从翠亨新区的马鞍岛站到小榄镇的环镇北路站,合计34个站点 站点最少的路线:4号线 从翠亨新区的马鞍岛站到火炬开发区的站,合计11个站点。 换乘线路最多的站点:站 ▲7线路换乘站点分布图 市轨道交通1号线至7号线共设置14个换乘站,其实站可换乘路线最多,在此站可乘坐2号线、4号线、7号线分别去往其他镇区; 同时也可以乘坐广珠城轨到,,乘坐高铁去往、、等省外的方向。 覆盖最密集的区域: 有图有真相!连环交际,密密麻麻的。以后回家或出门。可选择性太多了。你们自己感受!

项目说明项目概况深中通道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

附件1 项目说明 (一)项目概况 深中通道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国高网G2518(深圳至广西岑溪)跨珠江口的关键工程,具有国高网沈海大通道(G15)的功能,项目是珠江口下游65km 范围粤东、粤西地区唯一直连通道,也是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项目的建设对推进珠三角经济、交通一体化及转型升级,促进粤东、粤西地区加快发展及南沙、前海、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项目说明 深中通道项目北距虎门大桥约30km,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km。项目东接机荷高速,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马鞍岛,与规划的中开、东部外环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项目全长约24km,其中跨海段长22.4km。项目沿线经过深圳市宝安区、海域、中山市翠亨新区。 路线起于深圳侧东人工岛,以约7公里特长隧道下穿大铲水道、机场支航道、矾石水道,通过在中滩设置西人工岛实现隧桥转换,初步设计推荐以特大跨径1666m悬索桥跨越伶仃西航道,泄洪区及浅滩区采用跨径110米及60米桥梁,横门东水道为跨径580米斜拉桥,马鞍岛陆域段采用普通跨径桥梁。全线设置机场互通(匝道隧道部分计入本项目)、万顷沙互通(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本项目实施下穿主线的匝道桥)和横门互通(计列1/2投资)共3处互通。项目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三)建设条件 1. 地形、地貌 近场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地貌区:在东西部低丘陵区及零星发育台地,冲海积平原、滨海平原和泻湖平原及中部伶仃洋海域。 拟建工程主体位于珠江的内伶仃洋海域,伶仃洋水面地形复杂,可分为两深槽三浅水。场区处在地貌上属河口三角洲,为珠江入海口,海底表层为河流堆积形成的巨厚淤泥层。伶仃洋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的横向分布趋势和湾顶

中山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标准[001]

附件 中山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标准

附图1 中山市停分区图 注释: 1、考虑路网容量和公交可达性等差异,以主要道路和行政区域为界线,将全市范围划分为三类停车分区。一类分区为核心区,范围包括中山二路、华柏路、孙文东路、莲塘路、莲员路、石岐河围合区域;二类分区为石岐区(除核心区的其他区域)、东区、西区、南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镇、沙溪镇、港口镇、小榄镇、古镇镇、东升镇、东凤镇、南头镇、三乡镇、坦洲镇;三类分区为五桂山、大涌镇、横栏镇、黄圃镇、阜沙镇、三角镇、民众镇、板芙镇、神湾镇。 2、一类分区定值指一类分区的小汽车停车配建指标为固定值,配建小汽车泊位原则上不得大于或小于配建标准值;二类分区下限和三类分区下限指二类分区和三类分区配建小汽车泊位原则上须大于或等于配建标准值。 3、星级宾馆指提供住宿和会议、娱乐、餐饮等服务的综合型酒店;普通旅馆指以提供住宿为主的招待场所。社区公园、街头绿地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面积小于5公顷的集中绿地。 4、项目用地范围内配套的商场、餐饮、娱乐等设施按相应建筑物类型计算配套停车位的数量。 5、计算各类停车位不足1个时按1个计算。 6、无障碍机动车泊位应占配建机动车总泊位的1%。 7、地面小汽车泊位不宜超过配建小汽车总泊位的10%。 8、非机动车泊位宜设于地面,不得设于地上2层及以上或地下2层及以下位置。 9、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停车实际需求,镇区配建的摩托车泊位和小汽车泊位可相互折算,1个小汽车泊位可折算6个摩托车泊位,被折算的车辆泊位数不得超过其应配泊位总数的10%。 10、配置各种车辆类型停车位的尺寸参照国家规范执行,垂直通道式停车每个小汽车停车位最小尺寸为5.3米×2.4米,平行通道式停车每个小汽车停车位最小尺寸为6.0米×2.4米,包括通道在内每个小汽车停车面积约30~40m2(地下停车库或地上停车楼)或25~30m2(地面停车场);每个摩托车停车位最小尺寸为2.0米×0.9米,包括通道在内每个摩托车停车面积约2.5m2;每

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影响

深道对的影响 一、深道方案简介:省政府在2013年8月确定了“东隧西桥”的A3方案为推荐方案,“全隧方案”的A4方案为备选方案。其中A3方案容为,全长约24公里,跨海长度22.365公里马鞍岛路程长度1.64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桥面宽40.5米。工程建设包括:两座人工岛,6720米沉管特长隧道,伶仃洋航道桥,桥门西航道桥。 方案容如下图所示: 二、交通情况变化:深道(深桥)由东向西跨越珠江口,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通过广深沿江高速支线与机荷高速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深道建成后,至时间将现在的两个多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注:驾车到或均在1小时左右)。如下图所示:

在交通上,将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格局,交通枢纽的地位初显。机场方面,1个小时之有5大机场,周边有三大港口,也正在加速推进5条高速与深道衔接。和的发展趋势也正好是前者西移、后者东进,准备通过深道“胜利会师”。 三、重点发展区域:深道2015年开建,将成为珠三角中心。这边的翠亨新区位于市区和的中心位置,也正好是深道的落脚点,作为"珠三角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翠亨新区,也是为了迎接深中同城化时代到来而规划的新区。如下图所示,翠亨新区将成为距离最近的区域。 四、楼市发展趋势:根据深道的布局,翠亨新区、火炬区沿线或成最火楼市板块;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划,深道启动后,城区可通过中开高速(2015年开建)在城区设置出入口上深道。此外,市民还有其他

下图为搜房网统计所得火炬区整体房价走势图及火炬区热门楼盘, 搜房网等暂时无法搜索到翠亨新区这个区域的整体分析情况,但

中山中心城区景观通廊规划

中山市中心城区景观通廊规划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篇规划概述 (2) 第二篇规划框架 (4) 第三篇规划方案 (6)

第一篇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1.贯彻中央要求,加强城市景观风貌管控 十八大以来,城市建设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规划先行,以景观通廊规划凸显山水景观,塑造特色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景观风貌管控的重要举措。 2.提升空间品质,守护城市建设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在经济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城市环境、历史文脉得到有效保护。绿色生态、和谐宜居、文化底蕴深厚、居民幸福感高,成为中山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 景观通廊规划保护山水文脉,提升空间品质,是对城市建设传统的守护与延续。 3.加强全域谋划,提高城市设计的系统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山市注重城市景观风貌管控,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新时期,城市设计工作将全面铺开,景观通廊规划是摸清城市景观资源,加强全域谋划,提高城市设计系统性的重要基础。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中山市中心城区,包括六区四镇,即主城区(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4个街道办事处)、中山港(火炬区)及沙溪镇、大涌镇、港口镇、南朗镇、五桂山街道办事处,陆域总面积为760.62平方公里。

第二篇规划框架 一、规划目标 通过对生态本底、山网水线、重点景观区域进行分类规划与管控,构建城市景观控制框架,亮化地域景观特色,凸显中山市中心城区“生态名城、山水之乡、秀雅故里”的城市特质。 1.生态名城 划定生态景观通廊,保护中心城区生态本底,打造“山·水·田·海”为大基底的生态名城。 2.山水之乡 继承延续中心城区山水景观格局,重点处理城市与山体、水体的关系,通过“山网水线”的规划管控,打造岐水绕城,碧玉镶城的宜居山水之乡。 3.秀雅故里 以重点景观区域景观通廊的规划管控为抓手,凸显地域景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底蕴与现代性,打造秀气雅致,古今交融的伟人故里。 二、规划思路 景观通廊规划是一项新的规划类型,本次规划重点工作之一是合理确定规划内容与景观控制目标,并寻求科学、可操作的手段来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基于大量的城市景观梳理工作,本次景观通廊规划的主要规划路线遵循“景观认知——保护范围界定——要素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