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1)

(一)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国内前列 (2)

(二)总部经济效应不断增强 (2)

(三)总部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

(四)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3)

二、发展环境 (3)

(一)基础条件 (3)

(二)重要机遇 (5)

(三)面临挑战 (6)

(四)重要意义 (7)

三、发展思路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定位 (9)

(四)发展目标 (10)

(五)发展战略 (10)

四、重点任务 (11)

(一)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 (12)

(二)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 (12)

(三)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12)

五、空间布局 (13)

(一)总体布局 (13)

(二)中心城区——片区带动 (17)

(三)外围城区——多极提升 (19)

六、保障措施 (22)

(一)完善政策体系 (22)

(二)创新服务机制 (23)

(三)优化招商策略 (24)

(四)健全扶持体系 (25)

(五)加快载体建设 (25)

(六)改善人才环境 (26)

前言

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通过调度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强烈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集聚高端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广州的科学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和新方向。《纲要》明确提出,广州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是广州在新战略背景下实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的精神,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依托详实的前期研究成果,立足广州发展优势及城市定位,进一步明确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特色,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并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规划期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州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发展能力处于国内领

先水平,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一)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国内前列

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发展能力位于全国前列。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08-2009)》评价,广州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中位居前列,处于“第一能级”。在基础条件、研发能力、商务设施、专业服务、政府服务与开放程度六个分项指标中,除研发能力外,其他分项指标均排在前三位。

(二)总部经济效应不断增强

——税收贡献效应凸现。据统计,2007年广州共有总部企业521家,占全市企业总数不到1%,但是对全市的税收贡献接近三分之一。其中工业总部企业的税收贡献最大,其次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零售业总部企业。

——连锁投资效应显著。总部企业带动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投资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自日本本田、丰田汽车和东风乘用车在广州投产后,带动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等项目陆续在广州投资,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并带动全省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2007年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000家,整车厂国产化率达70%以上。

(三)总部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年广州521家总部企业中,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有129家,占全市总部企业的24.8%。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

分别有156家和365家,占全市总部企业的30%和70%。其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有总部企业148家、107家和90家,三者合计占全市总部企业的66.2%。

(四)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广州总部经济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聚态势,越秀、天河和萝岗三区集中了全市68.9%的总部企业。目前,环市东、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科学城已成为广州总部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商贸大厦、工业大厦和新型工业园区也集聚了一批总部企业,日益成为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发展环境

(一)基础条件

——深厚的区域经济背景。广州地处全省及珠三角地区中心,具有连通全球、衔接港澳、辐射华南纵深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形成了深厚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2007年,珠三角地区完成生产总值25607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0.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721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实现进出口总额6101亿美元,约占全国的28%;三次产业比重为2.4:51.0:46.6,结构不断优化,为广州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和产业支撑。

——雄厚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广州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1978年-200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从43.09亿元增加到8215.82亿元,年均增长13.7%,经济总量

连续19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同时,广州经济外向度高,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吸纳更多优质的企业总部。

——明显的产业优势。作为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商贸、旅游等传统优势服务业正加速向高端化升级,能够为国内外总部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较完善的政策环境。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政策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沿。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总部经济的发展,颁布多项鼓励政策,越秀、天河、萝岗等区也陆续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初步营造了宽松、良好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广州打造“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创新服务提供了指引。

——完备的基础设施。广州拥有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港口和铁路客运站,已经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航空网、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突出。到2010年,广州将基本建成以“三港双快’’(空港、海港、信息港,高快速道路、快速轨道线)为主骨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形成沟通世界的快捷商务通道。同时,广州作为全国三大国际电信出入口之一,城市信息化程度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将建成华南最大的区域电子商务中心,较好的满足总部企业对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换的要求。

(二)重要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逐渐将生产制造环节,以及地区总部、研发总部等职能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下,跨国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有可能加速将其职能性总部迁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引致世界总部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有利于广州抢抓总部经济发展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紧密合作区,以及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等区域经济合作顺利推进,使广州的地缘优势更加突出,经济腹地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广州积极争取亚太地区、国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大型企业在广州设立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创造了有利条件。

——税收体制不断完善。首先,新税法的实施统一了税收的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使广州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税率差异不复存在,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其次,内、外资有别的两套所得税法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后,使内外资企业的竞争环境更为公平。最

后,增值税转型实现了从局部的优惠到全国范围、全行业和全额抵扣的公平税负,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对加快培育广州优势产业总部企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面临挑战

——国际金融动荡导致总部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球贸易总量大幅减少。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必将对广州吸引国外企业总部入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差距明显。目前,广州总部企业以区域性总部为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家级总部企业较少。与纽约、首尔、大阪等国外发达城市相比,广州在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以及总部企业的经营效益方面明显落后。与北京、上海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广州在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及投资项目数、国家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大珠三角范围内,广州面临香港、深圳的直接竞争,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的迅速崛起也正对广州总部经济功能产生一定的分化与削减作用。

——总部经济布局有待优化。广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相对滞后,仍未形成一个像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的具有较高国际声望的总部集聚区。各区域在总部经济发展上分工不明,造成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总部经济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总部企

业的集群发展。同时,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商务写字楼在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方面难以满足总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选址需求。

(四)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强化门户城市功能的战略选择。产业带动辐射和综合服务是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总部经济占据产业链的高端,通过总部企业对要素流的集聚、控制和优化,能够增强产业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既能充分发挥门户城市的综合优势,又能够加速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发展集聚化,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加速集聚并最优化配臵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战略资源,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有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壮大提升服务经济的现实途径。总部企业具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总部经济具有显著的服务经济特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既是壮大提升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浪潮中,总部企业成为国内外主要城市争夺的战略资源,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

争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潮流,立足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按照积极服务好现有企业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企业总部的工作思路,着力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水平。集中建设一批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集聚区,打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商务、居住和人文环境,推动全市总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州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的力度,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硬件环境。

——坚持壮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以加快总部企业发展壮大为主线,在总量扩张中实现结构优化,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坚持大力引进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市场腹地和服务资源等优势,服务好现有企业总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落户广州,着力培育本市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坚持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产业基础和布局要求,引导总部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广州与香港、深圳等周边城市总部经济的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发展定位

根据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以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主的总部经济,努力成为辐射泛珠三角、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

——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加强重点招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广州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形成跨国公司在东亚、中国及华南地区的金融总部、研发总部、采购总部、制造总部、营销总部和贸易总部。

——国内企业全国总部和华南总部。重点引进国内500强、中国连锁100强以及在行业中居于龙头带动地位的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在广州设立全国总部、华南地区总部。重点引进中央大企业在广州设立具有总部性质的机构。

——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企业总部。充分利用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和广阔的市场腹地,重点引进泛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以及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总部机构,大力引进珠三角民营企业总部。

——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根据《广州总部企业认定标准》

测算,2007年广州共有1146家具有产业优势的潜在总部企业。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措施,为企业提供拓展营销渠道、开拓外部市场、争取上市等服务,支持其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实现广州总部经济规模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发展目标

坚持内外源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努力实现总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结构优化,总部经济规模效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总部企业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达40%;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功能不断强化,外围城区专业性总部集聚区陆续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到2020年,广州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

(五)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抓住国际研发和技术服务加速转移和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契机,实施以培育科研创新资源、改善科研环境和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为重点的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研发总部,不断提高总部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升产业素质,全面增强广州总部经济的创新能力。

——产业融合战略。立足广州产业优势,促进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挥主导产业对产业链上其他行业总部企业的带动和汇集作用,形成主导产业传导效应,增强广州总部经济的产业集群能力。

——空间集聚战略。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通过优化提升原有总部集聚区、规划新建一批功能明确的总部集聚区,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促使总部企业分类集中,在整体上强化广州总部经济效应。

——人才高地战略。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中心集聚地的优势,占领人才资源制高点,不断增强人才吸纳能力,努力培养各类高端人才,为总部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夯实总部经济发展基础。

——环境优化战略。完善交通组织、配套设施等硬环境,优化税收、法律、金融、管理、商务服务、教育、多元文化氛围等软环境,构建围绕总部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优美的南方山水城市特色景观,增强对总部企业和人才的承载力。

四、重点任务

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的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势,结合广州发展实际,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企业总部。着力服务好现有的总部企业,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适宜广州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大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的企业总部,增强广州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发

展的能力。

(一)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

以增强现有企业总部的根植性和归属感为主要目标,将服务好广州现有的521家总部企业作为形成广州总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工作。突出广州服务特色,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的对话机制,推行政府部门与总部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切实解决总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服务内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现有总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

遵循广州市产业发展导向,发挥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加强国内外经济合作,紧密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粤港澳经济合作动向,深入研究总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及选址趋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服务、创新招商模式、增强中介服务等措施,主动出击,不断增强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的吸引能力。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或职能性总部机构,着力引进珠三角优秀民营企业总部。

(三)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利用广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利时机,重点培育体现广州产业优势的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鼓励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与广州优势企业联合,支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非总

部升级为总部的本地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源配臵能力。引导一批符合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具有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走出去”的实力,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

五、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将提升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功能与积极发展外围专业性总部集聚区结合起来,引导广州总部经济从局部分散发展转向“片区带动、多极提升”的中心-外围式发展结构。

在中心城区,强化“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片区的核心地位,打造具有沿江特色的总部经济核心区;优化提升“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片区,与沿江片区形成功能策应。在外围城区,结合广州产业发展特点,培育多个专业性总部经济发展极。

进一步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展,加快推动广佛同城化,并与深圳、香港错位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服务优质、科学和谐的总部经济示范生态圈。

表 1 广州总部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总部集聚区总部企业级别主要行业

中心城区(片区带

动“珠江新城

-员村-琶

洲”片区

珠江新城中央商

务区(珠江新城

金融商务区)

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

国家级企业总部

金融

员村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省级以上企业总部或地区总

商务服务、商贸琶洲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省级以上企业总部或地区总

会展、商贸、科

技服务

“天河北-

环市东-东

风路”片区

天河北中央商务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

营销中心等总部机构

金融、信息服务、

商务服务

环市东-东风路

中央商务区

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

商贸、信息服务、

商务服务、传媒流花总部集聚区

国内外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设计中心等总部机构

会展、商贸、设

外围城区(多极提

升)北部总部功

能区

空港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研发中心等总部机构

航空公司、研发、

设计、商务会展白云新城总部集

聚区

国内企业总部

商务会展、商贸、

金融资讯

南部总部功

能区

海港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国内企业总部

航运公司、现代

物流、商务服务南沙资讯科技园

总部集聚区

港澳、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

研发、检测、设

番禺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泛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

研发、设计、商

贸、信息服务、

科技服务、现代

物流

东部总部功

能区

广州科学城总部

集聚区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家级企业总部

研发、设计、检

测认证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国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金融服务

天河软件园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

研发中心等总部机构

信息服务、网游

动漫、软件外包

广州(黄埔)临港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国内企业地区总部

航运、现代物流、

港口贸易、商务

服务

西部总部功

能区白鹅潭总部集聚

国内企业华南地区总部或分

支机构

泛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

研发、设计、咨

询、策划、商贸

16

(二)中心城区——片区带动

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和“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两个总部经济片区,形成全市总部经济功能核心。

1.“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片区

该片区由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员村总部集聚区及琶洲总部集聚区组成。规划以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生产服务业为引擎,以沿江商务休闲为特色,打造广州最具高端服务功能的总部集聚区。通过核心辐射带动,形成沿珠江两岸不断延伸扩大的沿江总部经济发展带。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贸易总部、投资公司及国家级企业总部的引进力度,使之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管理中枢。积极发展法律、会计、设计、咨询、创意等商务服务业总部,打造信息化CBD,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金融、商贸、外事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的总部企业集聚中心、资源配臵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员村总部集聚区。按照广州“中调”战略部署,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会议会展型酒店,营造滨水岸线城市形象。承接珠江新城和琶洲地区产业功能延伸,重点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广告、咨询、策划等生产服务业总部经济和现代商贸业总部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引进跨国公司分支结构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部,打造滨水商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颜福仁 【内容提要】总部经济逐渐得到各地政府重视,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泉州也明确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本文从分析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起步晚竞争压力大、中心城市弱、高层次人才缺乏、配套服务业不够发达等诸多劣势,进而提出优化制度环境,加强载体、交通网络建设,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等方面对策建议。 【关键词】泉州总部经济优劣势分析对策建议 一、什么是总部经济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城市由于各种要素优势而吸引企业总部扎堆集群布局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效应,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等。同时具有总部集聚效应,可以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臵。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总部经济如今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诸多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内

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发展总部经济。就省内而言,福州、厦门及泉州均明确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区域间的要素争夺愈演愈烈。 二、泉州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及现状 泉州较早进行了发展总部经济的理论探索,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错失了发展时机,目前厦门已经对泉州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客观挑战。这两年来,泉州紧抓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时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构想,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集约利用城市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泉州总部经济区基本完成第一期的规划: (一)东海总部经济集聚区。主要包括两个区域,一是浔埔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沿海大通道北侧,总用地面积约535.6亩,规划建设商业、办公、会议、休闲娱乐、配套公寓等设施。二是滨海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新的市行政中心东南角,总用地面积约340亩,其中,沿泉州湾的两个地块规划为企业总部功能区,总用地面积约164.3亩;西侧邻近东海行政轴线的地块将作为城市综合体建设。已有20家泉州名企已正式被认定为滨海总部区第一批总部企业,这20家企业于7月13日对11宗地块展开争夺,进入实质阶段。 (二)城东总部经济集聚区。位于城东组团东侧,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2亩,主要以高级商务办公为主,除美国迈克森饭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深度和要求的规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深度和要求的规定 (试行) 为提高我局立案及行政审批效率,规范规划建设业务审批成果,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信息库,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各类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一览表

第二条用地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一、现状地形图 1.采用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测绘; 2.图纸比例为1/500或1/2000; 3.盖有原勘测单位的现状地形图章; 4.图纸为蓝图,可用铅笔在其中一份图上标示建设用地的位置,不得使用其他彩色线条或色块。 二、总平面关系布置图 1.反映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关系; 2.标明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等基本指标; 3.标注尺寸和图纸比例; 4.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 三、总平面规划图 1.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2.附有建筑明细表,明确保留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层数、面积、编号等;3.附有技术经济指标表,明确总用地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 4.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和资质章。 第三条规划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一、现状地形图 1.采用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测绘; 2.图纸比例为1/500或1/2000; 3.盖有原勘测单位的出图章; 4.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其他任何标示。 二、绘制在1/500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现状地形图上的总平面图 1.蓝图加绘墨线图,图纸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要求与相应阶段的总平面规划图相同; 3.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三、总平面规划图 (一)基地区位图(可附在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

编写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 目录 第一节术语 (3) 第二节建筑高度 (5) 第三节建筑间距 (8) 第四节建筑退让间距 (11) 第五节建筑工程外部附属设施 (16) 第六节居住建筑天井 (19) 第七节骑楼 (21) 第八节建筑场地竖向设计 (25) 附录本标准与准则用词说明 (30)

第一节术语 1.1 建筑工程 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永久性或临时性建(构)筑物以及原状维修工程。 1.2 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 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居民凭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兴建的仅供自己居住的建筑工程。 1.3 建筑场地 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用地。 1.4 建筑工程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 1.4.1 指一定地块内建筑工程规划建设的总建筑面积,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建筑面 积的总和。具体计算方法应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执行。 1.4.2 建筑工程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可以分为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和自然计算的 总建筑面积。 1.5 容积率 指一定地块内,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与净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1.5.1 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包括: (1)地面以上建筑的建筑面积,但是地面以上的架空层、避难层、屋顶梯间和电梯机房的建筑面积除外; (2)以下建筑的建筑面积,但是地面以下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除外。 1.5.2 净建设用地面积是指扣除宽度为1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城市河涌等用地面积的 建设用地面积。 1.6 建筑密度 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净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7 规划户数 指一定地块内居住建筑所规划的居住人口户数。 1.8 建筑层数 指建筑层高2.2米以上的建筑自然层数(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doc

谢谢欣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发布日期】2005.04.15 【实施日期】2006.01.01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2005年4月15日中央编办发[2005]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办: 中央编办同意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定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5年4月15日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005年4月1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具体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实施,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方便事业单位的原则。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福利、救助减灾、统计调查、技术推广与实验、公用设施管理、物资仓储、监测、勘探与勘察、测绘、检验检测与鉴定、法律服务、资源管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事务、经济监督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公证与认证、信息与咨询、人才交流、就业服务、机关后勤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第五条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条例和本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或者备案(以下统称登记)。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申请应当核准登记。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向核准设立登记的事业单位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 第七条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保护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有关登记事项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依照条例和本细则,实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接受并配合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谢谢欣赏

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29期 2006年9月18日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部经济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表现为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总部向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并逐步趋向专业化和集群化的现象。发展总部经济,对于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消费、税收、就业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就我区总部经济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1、从经济总量上看,总部经济占近四分之一。据经济普查资料

显示,我区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总部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共有总部企业161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4%;实现增加值63.58亿元,占GDP总量的22.1%;实现营业收入322.64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收入的41.6%,可见,总部经济正逐步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从行业分布上看,总部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我区总部企业覆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其中,批发零售业的总部企业最多,既有广东省土产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省农业机械总公司、广州市小洲燃气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等批发和进出口企业,又有广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广州家广超市有限公司以及广州市海王星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连锁零售企业,共计52个,占总部企业数的32.3%;而制造业的总部企业中,包含了我区很多大中型工业企业,如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广州摩托集团公司、广州市橡胶轮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共计48个,占总部企业数的29.8%;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各有15个总部企业,各占9.3%,包括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中港四航局第二工程公司、广州航道局、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信息时报社、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等;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各有8个总部企业,各占5.0%,包括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酒家滨

关于xx总部经济思考和建议

关于xx县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一、总部经济概述 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一些特有的优势资源(主要指战略资源,例如信息、金融、人才、智力等),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组合,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从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上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及其新的通信、沟通方式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特别是企业内部管理信息)远距离的传递和信息管理能力,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空间分离;随着企业规模化增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如果企业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获取两类(战略资源与常规资源)比较优势足够大的资源时,把总部布局在战略资源较为优势的地区,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常规资源较好的地区,形成了经济学上“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布局,由此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总部地区的战略资源和生产基地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内优化配置,使企业资源配置综合成本降低。 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集

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还可以提高该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二、xx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一般来说,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二是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三是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四是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下面,我们从发展总部经济所需具备条件出发,对xx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 (一)xx发展总部经济具备一定基础 1、优越的区位位置。就山东省范围而言:xx市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列入“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的鲁南中心城市, xx是xxxx组群结构式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鲁西南经济带核心区域,离xx中心区只有6公里,济梁运河桥和太白西路与呈祥大道的全线贯通、xx—xx城际公交的开通大大加快了xx

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前言 (1) 1.1编制依据 (2) 1.2评价原则 (7) 1.3评价对象和评价重点 (7) 1.4评价范围 (8) 1.5评价时段 (11) 1.6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11) 1.7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17) 1.8评价标准 (24) 1.9主要技术路线 (27) 2规划概述与分析 (28) 2.1规划背景 (28) 2.2规划概述 (29) 2.3规划协调性分析 (50) 3环境质量现状与预测 (51) 3.1环境质量现状 (51) 3.2环境影响预测 (52) 4规划合理性综合论证 (56) 5 规划调整建议 (58) 6综合结论 (59)

第一章总论 1前言 2010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国函〔2010〕65号)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机场综保区”),批复面积7.385平方公里。机场综保区分为中区、北区、南区三个区域。 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广州市交委牵头各部门,拟定了《组建广州空港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方案》和《设立广州空港经济区工作方案》,并上报市政府。《方案》中提出:规划设立广州空港经济区,并划定广州空港经济区及四个核心区范围。 2011年8月,为保证广州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也保证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广州市规划局组织开展《广州市空港经济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该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的审查,待批复实施。 2012年3月,市空港委、市规划局联合组织《广州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2012年6月,陈建华市长指示,空港经济区必须充分考虑与广州北站的关系,要求重新开展范围划定研究。2013年3月13日,经过市领导同意空港经济区范围扩容为439平方公里。 2013年,广州空港经济区纳入全市“2+3+9”战略发展平台,在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方案稳定基础上,开展了《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区域开发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华南环科所成立了项目组,在对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用地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二○○五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相容性 (4) 1.1用地分类及代码 (4) 1.2 建设用地相容性 (7) 第二节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原则 (9) 2.1 一般原则 (9) 2.2 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址原则 (9) 2.2.1居住用地 (9) 2.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0) 2.2.3工业用地 (11) 2.2.4 仓储用地 (12) 2.2.5对外交通用地 (13) 2.2.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3) 2.3 村建设用地选址原则 (16) 2.3.1村民住宅用地 (16) 2.3.2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6) 2.3.3村经济发展用地 (16) 2.3.4村绿化和市政设施用地 (17) 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8) 3.3村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9) 3.3.1 一般要求 (19) 3.3.2村民住宅用地 (20) 3.3.3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0) 3.3.4村经济发展用地 (22) 3.3.5村绿化和市政设施用地 (22) 第四节名词解释 (23)

第一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相容性 1.1 用地分类及代码 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结 合广州市规划用地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了划 分和归类。 1.1.2广州市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8中类,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1.1的规定。【条文说明:1.1.1 城市用地分类参考《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及《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表1.1 广州市用地分类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2018年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 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 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

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五、突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输出培训的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政府,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实现多工种、多行业的覆盖,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2017-2018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xx人,劳务输转xx人,创劳务收入xx万元; xxx村民委员会 2017年xx月xx日

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与对策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29期 2006年9月18日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部经济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表现为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总部向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并逐步趋向专业化和集群化的现象。发展总部经济,对于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消费、税收、就业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就我区总部经济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1、从经济总量上看,总部经济占近四分之一。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我区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总部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共有总部企业161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4%;实现增加值 63.58亿元,占GDP总量的22.1%;实现营业收入322.64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收入的41.6%,可见,总部经济正逐步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从行业分布上看,总部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我区总部企业覆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其中,批发零售业的总部企业最多,既有广东省土产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省农业机械总公司、广州市小洲燃气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等批发和进出口企业,又有广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广州家广超市有限公司以及广州市海王星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连锁零售企业,共计52个,占总部企业数的32.3%;而制造业的总部

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试行)(精)

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和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根据《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总部企业,是指根据《关于印发深圳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经规定程序认定的总部企业。 第三条总部企业可享受本细则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条市总部经济工作联席会议是市政府对本市发展总部经济进行决策的议事机构,联席会议的职能、议事规则、人员组成等另行规定。市发展改革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二章资金专项 第五条自2008年度开始,在目前已设立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总部经济发展资金专项。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安排资金专项。 第六条总部经济发展资金专项主要用于:奖励国内外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补助新设立总部企业在本市购置、租赁总部自用办公用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开展总部企业认定有关必要工作。 第七条发展总部经济资金专项的管理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财政资助 第八条本市现有企业,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的,予以5年补助奖励,奖励数额参照该企业上年度税收(指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下同)地方分成并缴入我市地方库部分中相对前一年度增量的30%核定。新设立的总部企业从认定次年起,享受本政策。期间如国家财政财税分配政策调整造成企业纳税的增减,则按同口径计算增减量。 第九条现有总部企业增资2亿元以上的,按照该企业增资次年纳税地方分成并缴入我市地方库部分相对前一年度增量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按本条计算超过按第八条计算的奖励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增资人民币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按照该企业增资次年纳税地方分成并缴入我市地方库部分相对前一年度增量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按本条款计算超过按第八条计算的奖励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第十条新设立并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照总部类别在认定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新设立综合型总部的,每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新设立职能型总部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具体奖励数额根据总部企业规模、本市产业发展政策及所属行业现有扶持政策确定。

广州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整体建设情况 一、空港经济区大部分产业相关项目还处于在建阶段 2015年1月4日,花都区党组书记、主任孙秀清带队实地调研空港经济区北起步区,现场考察了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澳新自贸产业园、空港物流产业园等相关地块情况,并要求:一要发扬实干精神,深入一线,全面掌握地块详情;二要高标准规划建设空港大道,将其打造成机场北景观大道;三要尽快启动中澳新自贸产业园1、2号地块建设,先行实施工地围蔽;四要切实做好控违工作,防止突击抢建;五要协调相关部门力争解决机场北片区交通问题。张彦、邱之仲副主任参加了活动。 二、2015年下半年,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选址方案顺利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广州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选址方案顺利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15年9月21日上午,我委负责编制的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选址方案顺利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会议明确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起流溪河、西至铁山河-106国道-镜湖大道,南起北二环高速、北至花都大道,包括机场综保区、机场控制区和核心开发区域等3个片区,其中核心开发区域主要发展航空维修制造、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航空商务商贸及其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2016年将重点推进空港经济取得建设工作 空港经济区召开2016年开发建设工作动员会议

1月4日下午,广州空港经济区党组书记、主任孙秀清带队现场调研北起步区,随后在区306会议室主持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作2016年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工作总动员,并讲授“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孙秀清主任指出,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部署,我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我区迈入做实阶段、呈里程碑式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按照做实空港经济区的部署,以推进任学锋书记调研需落实的59项重点工作为第一抓手,全面加快国际航空枢纽、空港经济区建设,整体工作全面有效推进。一是体制机制基本理顺,全面做实条件基本具备;二是平台提升有效突破,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三是枢纽功能加快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四是临空产业加速集聚,新业态取得突破;五是招商推介力度空前,项目引进成效初显;六是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孙秀清主任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空港经济区做实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也是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起步之年。区内各局室要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及2015年12月15日任学锋书记调研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示精神,立足起步区、机场综保区、白云机场三大重点区域,牢牢把握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高端临空产业集聚两大抓手,进一步夯实机构做实的基础,集中资源在战略提升、规划提升、枢纽完善、基础建设、产业集聚、招商推介、项目落地、服务优化、社会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奋力推动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工作起好步、开好局。要认真梳理各局室2016年集中推进的15-20项重点工作,明确具体目标、工作节点及责任人,强化督办狠抓落实。 具体产业发展状况 一、目前已开展业务主要涉及保税物流、国货出口复进口、跨境电商 等产业 市空港委多措施加快推进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运营发展

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争取政策抓项目。严格按照《通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江县招商引资办法(试行)》(通府办发〔2008〕34号)文件精神,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快推进产业转移,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争取项目;二是联络感情抓项目。主动到县、市甚至省级部门去衔接、去沟通、去汇报、去联络,要增进感情争取更多的项目;三是寻找机会争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好本乡籍在外工作人员“叙乡情、建家乡、谋发展”会议,寻求支持。 二、争取项目,解决“四难”,推进兴隆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乡上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办公室主任及村支两委责任人为成员的争取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本乡实际,找准发展路子,编制好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好产业发展政策;三要找准项目主攻方向,主要是在集镇建设和管理方面、解决民生民困方面、解“四难”方面、产业发展增收等方面做大做强文章。 三、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切实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我们要切实加强开会、办现场、请人来的工作力度,确保开会、办现场的质量、规格,提高兴隆的声望和知名度,从而为争取大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从内涵和层面两方面研究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机制,确保“把人请得来,把项目留得住”的工作目标;三是要把现有项目抓紧抓好抓落实,未完工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工期倒排、问责到人,已完工的要加强后期管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改善民生,帮助民困,促进社会协调和谐。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树立“视群众为衣食父母”的观点,增强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也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二是认真执行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农业政策保险、农业良种补贴、计生奖励扶助、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兑现及督查。三是积极实施好城乡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管线乱拉的“五乱”现象,严管重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四是认真搞好车站和农贸市场的选址、论证、规划和实施,让居民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加强党的建设,纯洁干部队伍,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发展党外人士,多渠道组织干部进行培训、轮岗;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手清理在编不在岗的公务员和机关事业人员,限期返回工作岗位;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逗硬实行“三问”责任制,问出责任心、问出责任感、问出紧迫感、问出危机感;四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和实践水平,认真执行政府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五是严格干部工作纪律考勤,工作实效考核,逗硬执行“四个服从”,努力争做创机关形象、树个人形象的先锋楷模,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六、抓好安全维稳工作,确保全乡人民安居乐业。一是严格实行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8页word资料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作为产业分工高端环节,总部经济是城市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是经济中心城市一种快速高效发展的模式,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举措,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对于加快向现代化核心城区迈进的江东区来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题中之义。本课题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区基本经验基础上,紧密结合江东经济发展实际,阐明了江东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江东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目标、重点 领域及对策措施。 一、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发展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符合城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符合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目标要求。 (一)发展总部经济是助推宁波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现实举措。国务院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加快发展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的任务迫在眉睫。刚刚出台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等“六个加快”的内容。服务全市是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应有之义,

总部经济概念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一、对“总部经济”认识存在某些误区 “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对其概念还存在某些认识误区。一方面,泛化了总部经济的概念,单纯地将“总部经济”理解为“总部地产经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总部经济了,借总部经济炒作房地产项目成为部分企业家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对总部经济理解过于简单化,有些城市在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也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总部经济是一种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智力型经济形态,其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教资源、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等相配套。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总部入驻,不单纯

是总部大楼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吸引总部入驻的软硬环境建设。 二、政府对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空间规划有待加强 全国各地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竞相提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种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是市场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正常竞争,限制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益的,但是从政府全局来看,对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空间规划,将导致过分的竞争,不利于形成城市合力,甚至容易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政府对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空间规划还有待加强,要从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处理好总部集群布局与分散布局的关系。 三、总部经济发展存在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趋同现象 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总部基地的建设上。各大城市在建设总部基地的过程中,对总部基地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存在雷同现象。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定位应该从区域本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如美国的底特律集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总部;纽约集中金融、保险、公关服务等企业总部;洛杉矶集中影视文化企业总部;硅谷集中电子信息企业总部等等。我国目前总部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行业总部集聚的格局,对行业总部定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引导。在功能定位上各地区都集中在吸引跨国公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城乡规划篇—— 语术1节第 控制体系”“六线1.1 指在分区规划中通过确定紫线、红线、绿线、蓝线、黄线、黑线的控制线范围,并制定相关规划控制 导则,形成规划引导和控制的体系。 紫线1.1.1 即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指规划用于界定广州市内的市级及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 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外经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红线1.1.2 即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管道运输用地 除外)和交通设施用地的控制线。绿线 1.1.3即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绿线,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 绿地、道路绿地、生态风景林地。蓝线 1.1.4即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指规划中用于划定较大面积的水域、水系、湿地及其岸线一定范围陆域地 区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原则上城市绿线范围内的水域也属于蓝线控制范围。黄线 1.1.5 即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黄线,指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黑线1.1.6 即城市建设区规划控制黑线,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其中村镇用地划入黑线) ,是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与非城镇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之间的政策性控制线,城市及村镇开发建设活动应在黑线控制范围的可建设用地内进行。 密度分区1.2在综合评价区位、交通设施、环境及现状建设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实行分区、分级量化管理的体系。广州市城市规划区按密度分区进行规划控制。不同密度分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所在 密度分区的规划控制指标。 区1密度 1.2.1 广园路以南、华南大道天河区段和广州大道海珠区段以西与新窖南路以北的地区,以及芳村区芳村大 道的如意坊大桥至鹤洞大桥段以东地区和黄埔区的广深铁路以南、茅岗路以东、石化路以西、港前路以北的城市副中心地区;番禺区中心城区中区,即市桥街东、西环路及市桥水道的围合区域、花都区新华镇老城区,即京广铁路以东,松园以南,茶元南路、体育路、天贵路以西,新街河以北的地区;从化市旧城区,米,东至河滨北路,西至环市路,南至新城路和城内路的地区;增城市中心城区200即北至西宁路以北. 中心区,即广汕公路、荔城大道、荔乡路、荔景大道的围合范围,新塘镇原中心区,即东华路以西,东洲大道以东,规划环城路以南和东江以北的地区。区2 1.2.2密度区和特定管理控制区以外的规划建设地区。1除密度特定管理控制区 1.2.3 根据城市规划及管理情况执行不同于所在密度分区的控制标准:包括《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第六十 四条所规定的重要地区和县级市内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控制区,以及因涉及重大公众利益,根据城市规划确。定需要进

经济发展十年规划 范例

范例 ××厂经济发展十年规划 (1981年至1990年) 一、基本任务和总目标 遵照党中央关于从1981年至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要求,根据本企业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1981年至1990年的远景规划,为1991年至2000年的高速发展打好基础。十年内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是:研制尖端产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进行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建和扩建部分生产车间;大量培训工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十年内的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规划:新建××车间,发展××产品的生产;扩建××车间,使×使产品的生产到1990年比现在提高×倍,年产量达到××万只。增加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使之从现有的××人,增加到××人。 (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合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以符合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设备技术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1990年全年劳动生产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药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1990年比现在降低××%左右。 (4)加速资金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资金,使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利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1990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元,增长到×××万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文化班、学习班,提高职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四化的要求。 (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合。克服平均主义倾向,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三)改善劳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整顿,加强劳动纪律,开展劳动竞赛,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在处理经济业务和财务活动中,坚持以财政经济方面有关的法规、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为准则,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内部监督作用,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

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我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国内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总部引进工作不断推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借助长三角经济发展之先风,加上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杭州国内招商引资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下面是2001年以来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的数据。 从资料分析(图表略)来看,杭州市主要承接温州、台州、宁波、绍兴等省内企业的转移,以非国有资本为主,在杭主要投

资三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总部迁杭的大企业集团有广厦、康恩贝、美都、盾安、中义、吉利、圣奥、合盛、荣安、苏泊尔等企业(集团)100余家,主要为省内民营企业和上海、北京企业,集中在滨江、钱江新城和上下城等区块,投资总额逾百亿元,已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双五百强和集团数量在全省独领风骚。入围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有42家入围,具体分布:杭州20家,宁波9家,温州4家,绍兴3家,嘉兴2家,金华1家,台州1家,衢州1家,丽水1家。入围2004中国民企500强户数最多的是浙江省,有183家企业,具体分布:杭州58家,绍兴42家,温州33家,宁波18家,台州14家,嘉兴11家,金华6家,舟山1家。日前统计部门对全国经济较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以及4个直辖市共8个地区的大企业集团情况所作的比较分析显示,2005年,浙江大企业集团数量达到281个,低于山东(373个),排名全国第二位。近日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注册的集团以及以集团名字投资的公司达1477家。由此可见,我市依托全省的民营经济,大企业(集团)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总量上,都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这为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