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汉魏晋诗三首

17汉魏晋诗三首

17汉魏晋诗三首
17汉魏晋诗三首

17 汉魏晋诗三首

一、语言基础

1. 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迢迢(ti 8)皎皎(ji co)

? ?纤纤(qi 6)机杼(zh M

B.子衿(j in)呦呦(y①)脉脉(me)札札(zh c)

C.阡陌(me)三匝(z耳

? ?

吹笙(sh en j吐哺(p f) D.鼓瑟(s & 譬如(b i)

? ?

泣涕(t 1)羁鸟(j 1)

解析:B A项,“纤”应读xi m;C 项,

“哺”应读b f;D 项, “譬”

读p 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蕴藉学籍别出新裁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B. 脏款姿式卷帙浩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影牒宣泄陈词乱调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D.告罄震撼销声匿迹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解析:A A项,“别出新

裁”

应为“别出心裁” ;B 项,“脏

款”

应为“赃

款” , “姿式”应为“姿

势”

;C 项, “影牒”应为“影

碟” ,

“陈词乱

调”应为“陈词滥调” ;D 项, 无错字。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泣涕零如雨(落下)盈盈一水间(间隔)

? ?

B. 悠悠我心(情思连绵)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 ? ?

C. 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榆柳荫后檐(树阴)

? ?

D. 羁鸟恋旧林(被束缚)桃李罗堂前(排列)

? ?

解析:C C 项,“荫”是遮蔽的意思。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D A 项,并且/将近;B 项,应当/把守;C 项,适应/出嫁;D 项, “旧”。

5. 对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偶、互文)

B.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借代)

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比喻)

D.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 解析:D D 项,应是“借喻”。

6. 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写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那样的遥远,又是 那样的明亮。

B. 接下来的四句想象织女是位美丽而勤劳的姑娘,然而她却内心充满 痛苦,泪落如雨,终日写不成思夫的华美诗章。

C.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 牛与织女相去不远,但这一水之隔却使他们只能相视而不能面诉。

D. 这首诗借天上牵牛、织女两星不得团聚的神话,抒写人间夫妇的分 离之苦,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B B 项,“章”解释错。“章”原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

D. 亡之故事

B C.

指整幅的布帛。

7. 下列各项中, 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南朝梁代萧统把风格相近的十

九首诗编在一起, 收入其《文选》中, 题为《古诗十九首》。《文选》也称《昭明文选》,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

B.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其诗均为古题乐府, 气韵沉雄, 古直悲凉。

C. 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D. 田园诗歌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解析:C C项,“山水田园诗”应为“田园诗”。一般人认为“山水诗”

的创始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二、阅读鉴赏

(一) 阅读曹操《龟虽寿》,回答8?11题。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

怡之福, 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8.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犹有竟时竟:

⑵老骥伏枥枥:

(3) 烈士暮年烈士: ........................... .................

? ?

(4) 养怡之福养怡: .......................... .................

? ?

解析:解释重点词语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使句子意思前后通畅。答案:(1)终了。(2)马槽。(3)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士。⑷保养身心健康。9. 翻译下列诗句。

(1)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译文: ........... . .................... .....................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译文: ........... ..................... .....................

(3)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 ........... ..................... .....................

(4)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译文: ........... ..................... ..................... 解析:准确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

答案:(1)神龟的寿命虽然很长,但还是有终了的时候。

(2) 良马虽然老了,但日行千里的壮志仍在。

(3) 有雄心有抱负的人虽然老了,但他的远大志向仍在。

(4)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比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变具体。答案:比喻。生动地表明诗人年龄虽老, 但仍有日行千里的壮志。

11.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解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要靠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重点抓住作者抒情议论的词句概括总结。

答案:诗歌说明人的寿命固然有限,但颐养得当,也可延年。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人命不全由天决定, 主观努力也能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精神。(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2. 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请任选这四

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 作简要评析。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诗句, 然后选一种表达方式, 分析是如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紧扣内容分析出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即可。

答案:第一、二句记叙: 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景对于“人境”是极少的例外, 诗中用一“而”字作了坚定的转折。第

三、四句议论:第三句自设宾主, 引出“心远地自偏”的回答,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第五句到第八句,细致描绘了采菊的过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

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 “此中”指采菊所见, 又代指隐居生活。“真意”和“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3.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 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 好, 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 不论用“见”,还是用“望”,只要紧扣“悠然”, 分析出此字表现了诗人淡泊、超脱的情感即可。

答案: “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 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 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 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 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 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6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

徘徊。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

14.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层次。

解析: 可以根据主人公的动作来划分。

答案: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前四句写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五、六句揣测夫不归之因, 表明望夫归来之意; 后四句出户入房, 彷徨泪下, 写出相思之苦。

15. 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解析: 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 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

答案: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 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 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美好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 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16. 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解析: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 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 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 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17.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要由诗歌的描述对象分析其内容和感情。诗人描述的是去农田耕作的情形, 其中的快乐溢于言表。

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思念之情。 3、叠字的作用 二、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解题: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全诗共10 句,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6句。 第一、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牵牛、织女起兴,借事托物,点明了描写的对象。牵牛星处在遥远,织女星明洁灿烂。“迢迢”,遥远的样子。从织女的角度来看,牛郎仅隔银河,却又显得那么遥远。“皎皎”一词,形象鲜明,既写出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貌。这两句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借喻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 第三、四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进一步描绘织女的形象。织女摆动着纤纤素手,随着“札札”的机声开机织布。

第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描写她由于思念牛郎,一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只见她泪落如雨。 这部分的表层意义是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她由于与牛郎不得相聚,因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其深层含义则是暗示出多情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第二部分:第7 ——10句。 第七、八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照应诗的开头,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的银河又清又浅,相距又有多远呢?河水既清且浅,本可涉水而过,相聚有期。 第九、十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指出:尽管他们只相隔一条水清且浅的银河,但只能含情相视不得互诉衷肠。 这部分交代了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2、关于叠词: 叠音词的运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3、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 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体味忧情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5课《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5课《古诗二首》

第周年月日第节 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风平镇印金小学董丽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理解诗句,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的寄情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送别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读一读你找到的送别诗。 二、导入课题

1、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 2、读诗题,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全诗),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二)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继续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三)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 ◎诗海拾贝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赏析】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群,自然恓惶不安,加之在暮色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找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找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语林撷英 课文名句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曹操名言 1.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陶渊明名言 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作者卡片 姓名曹操 生卒年155~220 朝代东汉 字号称谓字孟德 籍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 相关资料 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代表作有《蒿 里行》《短歌行》等 姓名陶渊明 生卒年365~427 朝代东晋 字号称谓字元亮,一名潜 籍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相关资料 著名田园诗人。现存的诗有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代表作有《归 园田居》《饮酒》等 《古诗十九首》: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究竟具体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宴请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见乌鹊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短歌行》。《归园田居》:陶渊明曾几次出仕,然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归园田居》这组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第二年,即公元406年,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汉魏晋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5编制人: 审核人: 学生班级:姓名: 小组号:评价: 《迢迢牵牛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重点) 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难点) 三、教材助读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迢迢牵牛星》 预习案 一、翻译诗句,注意加点词的意义。 诗句:迢迢 ..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牵牛星,皎皎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迢迢牵牛星》 探究案 一、诗句中反复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 答: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二、《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答: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教案三

《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诵读。《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这首诗通过对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音乐光碟、小黑板、大幅图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们会背哪些古诗?能试着背给我们听一听吗?大家背得可真好!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绝句》。学完后看看哪位同学能背得出来。 二、初读感知 1.师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生根据自学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书写易写错的字“鸣、柳、窗”。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挺好的,现在老师也来读一读,同学们

古诗二首《绝句》精编版

《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古诗二首《绝句》

课文15. 古诗二首《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鸣”生字,会写“绝、含、岭、吴”生字。正确读写“黄鹂、白鹭、西岭、东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3.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了解诗歌的 写作背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绝 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那这位诗人是谁呢?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他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 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争取读出点诗味来。 2.指读,正音(提醒同学们多音字:泊) 3.再指读。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听在哪呢?(节奏、押韵an) 4.谁也想这样读一读?(指读,齐读) 三、吟诗炼字,感悟诗意: 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诗中有哪些字或词你不理解吗?提出来讨论讨论。 含——包含(画简笔画理解) 泊——停靠 白鹭、黄鹂——看图介绍 四、描述画面,感悟诗情: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 (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 ●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示图) 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 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 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看似简单, 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

15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一) 诗,同学们从小就会接触到。同学们会背很多古诗。因此,对于古诗,同学们会比较感兴趣。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在导入本课学习时,我出示了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那美丽的风景,靓丽的颜色很快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纷纷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气氛非常热烈。趁着这个机会,我赶紧导入了本课的学习。这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情绪,用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 二、运用读来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注重对同学们读的引导。我让大家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首先,我对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加以指导,提醒他们解决生字词。 三、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 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只要能解决重点词语就可以了。因此,我注重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通过想象,我们会获得更好的体验。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又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

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我对让同学们搜集荷花的诗句这一环节的把握不够,指导不够,让作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作用。 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 运用诗句所提供的画面,引导同学们想象,从而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感悟诗句,从而达到对诗句的理解。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四、拓展视野。 绝句不是诗的名字,因此绝句有很多。通过设置这个版块,让同学们对古诗有一个新的了解。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同学们进行当堂背诵训练,让孩子们课下背诵,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

《短歌行》《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导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教案2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 【导入语】 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 【赏析】 诗句描写内 容赏析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教师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教师版) 一、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 二、教学目标: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背诵、默写。 3、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四、学法指导 1.了解诗歌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多遍,力求背诵。 2.参照教材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五、教学课时:3课时(每首1课时) 六、学习过程 《迢迢牵牛星》 一、自主学习 1、《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作者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离。 2、字音、词义 迢迢(tiǎo)皎皎(jiǎo)擢素手(zhuó)机杼(zhù)脉脉(mò)几许:多少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素手:白皙的手间:相隔 二、随堂导学探究 要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迢迢牵牛星》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愁苦,诗人真正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 【探究整理】这首诗借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牛郎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的是人间别离之感。深深流露出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是要表现一种美好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悲凉。 要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迢迢牵牛星》中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探究整理】叠音词的使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色彩,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有人说“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绝句》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绝句》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4分) 1.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________翠柳,一行白鹭________。________。 窗________西岭________,门________东吴________。________。 2. (6分)读拼音,写词语 ①毕竟xī hú________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②接天lián yè________wú qióng________碧,映日hé huā________别样红。 ③窗含xī lǐng________千秋雪,门泊dōng wú________万里船。 3. (3分)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下列词语。 鸣:________ 窗含:________ 泊:________ 4. (6分)按拼音写汉字 juélùliú ________句白________河________ liǔlǐng bó ________树西________停________ 5. (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_____ 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人工美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 6. (4分)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__ ②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__ ③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 ④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________ 7. (5分)默写古诗 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 ,________ 白鹭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8. (8分)组词 湖________ 莲________ 穷________ 荷________绝________ 含________ 岭________ 吴________

汉魏晋诗三首测试题及答案

汉魏晋诗三首测试题及答案 课后巩固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基础 1.填空。(1)《古诗十九首》 最初收录于________(时代)________(人物)编的________。(2)与汉乐府比,汉乐府多叙事,《古诗十九首》多________;汉乐府是 民歌,《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体裁)。(3)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________。这时期诗歌成就显著,许多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从________中汲取营养,内容上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三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安七子”及蔡琰。(4)陶渊明,名________,字________,世号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是________派诗歌的开山鼻祖。他厌恶官场,性情刚直,留有“________”的典故。答案:(1)梁萧统《昭 明文选》(2)抒情文人五言诗(3)建安文学汉乐府诗建安风骨曹操曹丕曹植(4)潜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东晋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 2.背诵默写。(1)迢迢牵牛星, ________。纤纤擢素手,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去日苦多。________,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月明星稀,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复得返自然。答案:(1)皎皎河汉女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2)譬如朝露慨当以慷(3)乌鹊南飞海不厌深周公吐哺(4)误落尘网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久在樊笼里阅读《古诗十 九首》中的两首诗作,完成第3题。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汉魏晋诗三首(教师版)

高一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9 编写人:罗爱美审核人: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小组序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第1课时) 《迢迢牵牛星》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和五言诗的朗读方法。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运用叠词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3、背诵、默写全诗。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迢迢牵牛星》中运用叠词的妙处,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过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知识链接了解相关文学常识,通读教材101页内容,对《迢迢牵牛星》中的字音,字义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思考问题导学中提出的问题,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利用相关工具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基本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古诗十九首》, 创作时间:东汉末年(战乱年代) 思想内容:一是抒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二是表现文人、士大夫阶层彷徨失意的苦闷哀愁 三是表现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四是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艺术风格: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叙事委婉曲折,形成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表现手法:融情入景,比兴。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五言诗发展成熟的标志。 称誉: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十九首》是“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迢迢牵牛星》即选自《古诗十九首》。 2. 五言诗的朗读节奏方法: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二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读法:“二三”、“二二一”、“二一二”。 例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纤纤/擢/素手 请在朗读时运用以上的朗读方法诵读全文,尝试读出节奏感和美感,小组成员可互相鉴赏。 二、问题导学:织女为什么“终日不成章”呢? 三、预习自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doc

课题15 古诗二首 1、会认“晓、慈”等12 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教学目标 泊”。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奇特景象和春天的美景。 1、会认“晓、慈”等12 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教学重点泊”。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奇特景象和春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PPT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 1、借助于注音音、字典学读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 2、搜集作者杨万里、杜甫的相关资料。 3、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4、试着完成课后作业。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 别是泪水。 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就 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板书课题) 2、读诗题,想想你读懂了什么?(送别的时间、送别的地点、送别的 人) 3、谁送林子方?(杨万里)你对诗人有怎样的了解?(介绍作者)(课 件出示) 4、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 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想一想,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 写些什么? 5、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课件出示全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 通读顺。(生自由读)

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汉魏晋诗三首 魏晋五言诗三首 第一课时 短歌行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作家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和魏晋时期的五言诗。 2、根据作者及相关背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了解五言诗的节奏,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汉魏晋诗三首诗经三首320

漢魏晉詩三首&詩經三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从远景写起,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从形态和声响方面写织女勤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由远到近,先人后物,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 {诗人想象: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思念牛郎的情态。} [直接描写织女相思之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含蓄而深沉地表达相思之苦] (这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一水相隔,咫尺天涯。缠绵哀怨,意蕴深长。)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表现作者没有软弱消沉,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用典,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后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仍是写“忧”,从情感上强调和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说礼遇贤才,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备注: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无名氏作。反映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文心雕龙》---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3、叠词起头,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 写人 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迢迢:写星空的距离,远;皎皎:写星的光辉,亮;纤纤:写手的形状,秀美;札札:写织机的声音,(织布繁忙);盈盈:写水的形态,清且浅;脉脉:写人的神情,含情。“盈盈”写水美,“脉脉”写情深,这美好的情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4、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影射社会黑暗与动荡。与此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5、《短歌行》,属乐府。选自《三曹诗选》。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有《蒿里行》、《观沧海》等篇,著有《曹操集》。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6、比兴的手法 用“朝露”来比喻人生的短暂。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才投主。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用明明如月,比喻贤者 7、引用典故 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用《诗经?郑风?子衿》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用《诗经? 小雅? 鹿鸣》写贤才来归时的竭诚欢迎。 用《管子?形解》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8、基调慷慨激昂,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9、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私谥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山水诗人。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诗歌《归园田居》《饮酒》 10、分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

15 古诗二首

15古诗二首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水乡什么多?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船,万条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1. 水乡的多,多,多,多。 2. 水乡的水多,体现在()。(多选) A. 千条渠 B. 万条河 C. 池塘一个连一个 D. 飘满湖面飘河 3. 诗歌中“装满一箩又一箩”的意思是什么?请你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 (2)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 4. 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参考答案: 1. 水桥船歌 2. A B C 3.(1)×(2)√ 4. 示例:喜欢。水乡的风景美、环境好。

看黄果村瀑布 常瑞 京京来到贵州省。阳阳说:“不去看黄果树瀑布,就不算到了贵州。”京京说:“那你带我去吧!”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使了几个小时。突然,“轰——轰——”远处传来一阵像打雷一样的声音。阳阳说:“黄果树瀑布到了。” 啊,瀑布!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阳阳说:“它有20层楼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全世界也挺有名哪!”瀑布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金银耀眼,像给大山罩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京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色,她急忙跑上观瀑台。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洗去了她一路旅行的疲劳。 阳阳说:“快,咱们过小桥,钻水帘洞去!” 于是,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去,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京京爬到“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窗帘。 从山洞出来,太阳已经偏西。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上了一条彩绸,那不是彩虹吗?” 京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她大声对阳阳说:“这回,我算真正来到了贵州吧!” 1. 文中的京京来到了看瀑布。 2. 听一听,文中哪个词语写出瀑布从上飞到下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A. 轰——轰—— B. 哗——哗—— 3. 读短文,来写一写瀑布的样子。 远看,瀑布像山崖顶上飞落的。 近看,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 黄果树瀑布的景象真是太壮观了! 4. 我国的美景处处皆是,猜一猜下面两处风景是哪里? ()() 参考答案:

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_2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 导读: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

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