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10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姓名:赵星

学号:2010102110

报告日期:2013年3月23日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照度的概念,学会使用照度计。

2、了解照度的规律,体会合适的照度。

3、学会利用场数值计算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照度值。

二、实验原理:

照度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关系:

E=k/r2

当光源一定时,k为确定的常数。

三、实验材料:

照度计、光源、米尺等。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室内室外不同地方的照度值。

2、体会50lux的感觉。

3、验证反比定律。

4、比较不同光源的差别。

五、注意事项:

1、使用照度计时,档位要从大到小。

2、验证反比定律时,要把窗帘拉上,保证暗室的黑暗。

3、照度计的探头要与光线垂直。

4、换光源时,注意光源的温度,避免烫伤。

六、实验步骤:

1、测量室内室外的照度值。打开照度计,选择最大档位,将探头打开,打开光源,依次试着调节档位,待示数稳定后,记下读数。再将照度计带到室外,测量窗口和室内距离窗口1米和2米一九室外的示数。实验结果见表一。

2、打开40w白炽灯,测量距离光源20 cm 处的照度,然后依次测量50cm、100cm、

200cm、210cm、220cm、230cm、240cm、250cm、260cm、270cm、280cm、290cm、300cm处的照度,并调节探头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使示数显示为50lux,记录距离。测量结果见表二。

3、换上100w白炽灯,测量距离光源20cm、100cm、200cm以及300cm的照度值。测量结果见表三。

4、换上18w节能灯,测量距离光源20cm、100cm、200cm以及300cm的照度值。测量结果见表四。

七、实验结论

表一室内外照度值

表二40w白炽灯的照度数据

表三100w白炽灯照度数据

表四18w节能灯的照度数据

表五50lux处于光源的距离

图一40w白炽灯的k值数据

八、实验感想

1、实验室暗室应该完善一下,装备可以更好的配置一下。

2、在生活中应该使用节能灯,在博物馆工作中应考虑更多因素。

γ射线的吸收实验报告

γ射线的吸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2. 掌握测量γ吸收系数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窄束 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会与物质发生多种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作用的结果使 γ射线的强度减弱。 准直成平行束的 γ射线称为窄束 γ射线,单能窄束 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其强度的减弱服从指数衰减规律,即: x x e I I μ-=0 (1) 其中 0I 为入射 γ射线强度, x I 为透射 γ射线强度,x 为 γ射线穿透的样品厚度, μ为线性吸收系数。用实验的方法测得透射率 0/I I T x =与厚度 x 的关系曲线,便可根据(1)式 求得线性吸收系数 μ值。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精度。实验上常先测得多组 x I 与 x 的值,再用曲线拟 合来求解。则: x I I x μ-=0ln ln (2) 由于 γ射线与物质主要发生三种相互作用,三种相互作用对线性吸收系数 μ都有贡献, 可得: p c ph μμμμ++= (3) 式中 ph μ为光电效应的贡献, c μ为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p μ为电子对效应的贡献。它们的值不但与 γ光子的能量E r 有关,而且还与材料的原子序数、原子密度或分子密度有关。对于能量相同的 γ射线不同的材料、 μ也有不同的值。医疗上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如 x 光透视, x 光CT 技术,对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等。图1表示 铅、锡、铜、铝材料对 γ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μ随能量E γ变化关系。

图中横座标以 γ光子的能量 υh 与电子静止能量mc 2的比值为单位,由图可见,对于铅低能 γ射线只有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对高能 γ射线,以电子对效应为主。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定义μm =μ/ρ为质量吸收系数,ρ为材料的质量密度。则(1)式可改写成如下的形式: m m x x e I I μ-=0 (4) 式中x m =x·ρ,称为质量厚度,单位是g/cm 2。 半吸收厚度x 1/2: 物质对 γ射线的吸收能力也常用半吸收厚度来表示,其定义为使入射 γ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所需要吸收物质的厚度。由(1)式可得: μ2 ln 2 1= x (5) 显然也与材料的性质和 γ射线的能量有关。图2表示铝、铅的半吸收厚度与E γ的关系。若用实验方法测得半吸收厚度,则可根据(4)求得材料的线性吸收系数μ值。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按图3检查测量装置,调整探测器位置,使放射源、准直孔、探测器具有同一条中心线。 2.打开微机多道系统的电源,使微机进入多道分析器工作状态(UMS )。 3.选择合适的高压值及放大倍数,使在显示器上得到一个正确的60Co γ能谱。 4.测量不同吸收片厚度x 的60Co 的能谱,并从能谱上计算出所要的积分计数 x I 。 5.测量完毕,取出放射源,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本底计数 b I 。 6.把高压降至最低值,关断电源。 7.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γ吸收系数μ及半吸收厚度d ?

教室光环境的测量与分析室内照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照度计的使用,了解室内照明设施形成的照度水平 2、通过实验评价室内光环境 3、通过测量了解改善室内照度水平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1、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若照射到表面一点面元上的光通量为d?,该面元的面积为dA(m2),则有: E=d?/dA 照度单位是勒克斯(lux,lx)。1lx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即1lx=1lm/m2。 2、人眼对外界环境明亮差异的知觉,取决于外界景物的亮度。但是,规定适当的亮度水平相当复杂,因为它涉及各种物体不同的反射特性。所以,实践中还是以照度水平作为照明的数量指标。 3、适宜的照度应当是在具体工作条件下,大多数人都感觉比较满意而且保证工作效率和精度均较高的照度值。随着照度的增加,感到满意的人数百分比也在增加,最大值处约在1500~3000lx之间。 4、任何照明装置获得的照度,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灯的光通量衰减,灯、灯具和室内表面污染造成的。 5、照度分布应满足一定的均匀性。视场中各点照度相差悬殊时,瞳孔就经常改变大小以适应环境,引起视觉疲劳。 6、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Lx)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三、实验器材 照度计五台卷尺照度计型号:TES-1330A 测量范围: 0.01lux~20000lux(勒克斯)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教室、门窗的尺寸和灯、桌子的净高。绘出教室平面图,选择好10个测点位置,并在图中标记出。 2、检查实验仪器,并测出此时室外光照强度为109000lx。 3 4 5、取下电池,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doc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建筑物理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理工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xx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环境噪声测量实验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噪声测量的方法,对噪声的大小有一个主观的认识 (2)学会使用声级计; (3)分析噪声的大小与来源,得知建筑是否符合规定。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HS5633型声级计 三、实验过程

(1)测点的选择:建筑物外1m处,高1.2m; (2)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力并采用校准器对其进行校准; (3)测量应在无风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进行。大风时应停止测量; (4)记录声级计读数值,保持声级计在L档,每隔5秒读一个数值,共记录200个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原理:将记录的200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20个数值就是L10,L10反映交通噪声的峰值;第100个数值就是L50,第180个数值就是L90,L90反映背景噪声值。等效声级反映了在测量的时间内声能的平均分布情况。计算公式:Leq=L50+d/60其中d=L10-L90 测量得出数据(单位:db): 依据测量的的数据得出: L10(在10%时最大噪音峰值)=58.9db L50(在200个数据中最大平均值)=52.4 db L90(背景噪声)=47.5 Leq(等效声级)=52.59 (Leq=L50+d/60d=L10-L90) 分析: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校园1类的昼间等效声级 Leq<=55db,所以符合标准。 篇二: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A点比C点低0.199 m。 ⑵B点比D点高0.388 m。 ⑶C点比E点高0.154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158.936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A A= 158.737 m,H B= 159.070 m,H C= 158.936m,H D= 158.682 m,H E= 158.782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160.458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2)望远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8)准星;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氡测量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氡测量得设计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6年1月3日

编写说明 1、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得用小括号标明; 2、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 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得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室内氡得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得危害 人得一生中有70%~90%得时间就是在室内度过得,室内环境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室内氡就是影响室内环境得主要因素,人们应该对其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氡对自身健康得危害。 一、什么就是氡? 氡普遍存在于我们得生活环境中。氡就是由镭、钍衰变产生得自然界唯一得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氡在空气中得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常温下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很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 二、氡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美国每年因为氡而死亡得人数高达 30000 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卫生部就宣布,氡就是肺癌得第二大诱因。我国也存在着严重得氡污染问题。据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室内氡浓度远高于室外,为室外氡浓度得数倍,有得室内氡含量最高得达到国家标准得 6 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氡致肺癌为 50000 例以上。因此,氡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排在世界卫生组织所确认得三类人类致癌物中得第一类物质当中,必须引起我们得注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率领得研究小组在经过长达9年得调查研究之后,首次拿出了室内氡污染所造成得肺癌危险度指数:0、19。它意味着当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每增加100贝克/立方米时,在这种环境里居住得人患肺癌得几率就会增加19%。 三、室内氡就是怎么来得? 室内氡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从房基土壤中析出得氡。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得土壤、岩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得氡。这些氡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与大气层。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会沿着地得裂缝扩散到室内。 2、从建筑材料中析出得氡。1982 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得报告中指出,建筑材料就是室内氡得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就是含有放射性元素得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另外还有从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得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

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10.8=12.4=12.6 =12.4=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

γ射线的能谱测量和吸收测定 实验报告

g射线能谱的测量 【摘要】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够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射线,g 射线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原子核的能级跃迁。我们通过测量g射线的能量分布,可确定原子核激发态的能级,这对于放射性分析,同位素应用及鉴定核素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实验通过使用g闪烁谱仪测定不同的放射源的g射线能谱。同时学习和掌握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并且测定窄束g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m。 【关键词】g射线/能谱/g闪烁谱仪 【引言】从1896年的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开始,经过居里夫人等一系列科学家对一些新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及其性质进行研究的杰出工作后,人类便进入了对原子核能研究、利用的时代。 而原子核衰变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这些射线可以通过仪器精确测量。本次实验主要研究γ射线,通过对γ射线谱的研究可了解核的能级结构。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 因此本次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对于γ射线的吸收情况这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在居民区制造防空洞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厚度的抗辐射材料确保安全,而且在核电站、军事防护地以及放射源存放处等地方我们都有必要使用防辐射材料。 g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这三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所谓窄束γ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仅由未经相互作用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窄束γ射线再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强度随物质厚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 本次实验仪器如下:

氡测量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氡测量的设计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6年1月3日

编写说明 1、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2、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的一生中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室内氡是影响室内环境的主要因素,人们应该对其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氡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一、什么是氡? 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氡是由镭、钍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氡在空气中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常温下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很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 二、氡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美国每年因为氡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000 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卫生部就宣布,氡是肺癌的第二大诱因。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氡污染问题。据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室内氡浓度远高于室外,为室外氡浓度的数倍,有的室内氡含量最高的达到国家标准的 6 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氡致肺癌为50000 例以上。因此,氡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排在世界卫生组织所确认的三类人类致癌物中的第一类物质当中,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率领的研究小组在经过长达9年的调查研究之后,首次拿出了室内氡污染所造成的肺癌危险度指数:0.19。它意味着当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每增加100贝克/立方米时,在这种环境里居住的人患肺癌的几率就会增加19%。 三、室内氡是怎么来的? 室内氡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这些氡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和大气层。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会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2.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1982 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另外还有从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以及从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环境监测噪声实验报告(用)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仪器设备:声级计(GM 1357)、GPS定位器 三、测量点位:6 经纬度:N:33°38.236′ E:117°04.243′ 四、测量条件 (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是声级计。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五、测定步骤 (1)将学校划分4×5的网格,共20个测点。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交点,若交点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3人配置一台声级计,每2组共用一台GPS定位器。 (3)读数方式用快档,每隔10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六、数据处理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1)将各测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2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各测点等效声级Leq。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88.5 71.5 69.6 67.5 66 64.6 63.1 62.1 60.5 58.2 88.4 71.5 69.5 67.5 65.9 64.6 63 62 60.5 57.7

80.4 71.4 69.4 67.3 65.9 64.5 62.9 62 60.5 57.6 76.7 71.1 69.4 67.1 65.8 64.4 62.9 61.7 60 57.3 76.7 71.1 69.3 67.1 65.8 64.3 62.8 61.6 60 57 76.5 71.1 69.1 67.1 65.8 64.3 62.8 61.5 60 56.6 76 71 69 67 65.5 64.1 62.8 61.4 59.8 56.6 75.1 70.9 69 67 65.5 64 62.7 61.4 59.8 56.6 74 70.8 68.9 67 65.5 64 62.7 61.2 59.6 56.5 73.9 70.7 68.9 66.8 65.5 63.8 62.7 61.2 59.5 56.4 73.7 70.6 68.8 66.7 65.5 63.7 62.7 61.2 59.4 56 73.5 70.5 68.8 66.7 65.4 63.7 62.5 61.2 59.1 55.9 73.4 70.5 68.6 66.7 65.3 63.6 62.3 61.1 58.9 55.9 72.6 70.4 68.3 66.6 65.2 63.6 62.3 61.1 58.8 55.8 72.5 70.4 68.3 66.5 65 63.5 62.2 61 58.6 55.8 72.4 70.3 67.9 66.4 64.9 63.4 62.2 61 58.6 55.2 72.2 70.3 67.9 66.4 64.9 63.4 62.1 60.9 58.6 54.8 72.1 69.8 67.7 66.3 64.9 63.3 62.1 60.8 58.5 53.6 71.7 69.7 67.5 66.2 64.8 63.3 62.1 60.8 58.3 52.1 71.5 69.6 67.5 66.1 64.6 63.2 62.1 60.8 58.3 52.1 (2)结果计算 如:1号点位,根据数据,算得等效连续A声级用Leq1表示。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院校学号: 学习中心: _______________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 .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X 150mm X 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C±2C,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 为40mm, 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 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辐射探测实验2-实验报告

符合法测量放射源活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符合测量的基本方法。 2、 学习用符合方法测定60Co 放射源的活度。 二. 实验内容 1、调整符合系统的参量,选定工作条件,观察各级输出信号波形及其时间关系。 2、测量符合装置的分辨时间。 3、用γβ-符合方法测量60Co 级联衰变的放射性活度。 三. 实验原理 符合技术是利用电子学方法在不同探测器的输出脉冲中把有时间关联的事件选择出来。选择同一时刻脉冲的符合称为瞬时符合。选择不同时的,但有一定时间联系的脉冲符合称为延迟符合。相反,排斥同一时刻或有时间关联脉冲的技术就是反符合或延迟反符合。符合法是研究相关事件的一种方法,在核物理与核技术应用的各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如测量放射源的活度、研究核反应产物的角分布、激发态的寿命及角关联的测量、测量飞行粒子的能谱,研究宇宙射线和实现多参数测量等。γβ-符合实验装置图如图2-1。 图2-1 γβ-实验装置 脉冲线性定时延迟线性定时延迟符合光电光电塑料跟随器 跟随器 高压电源 发生器高压电源 放大器单道成形 定标器 放大器单道成形 定标器 定标器 电路 示波器 NIM 机箱低压电源 γ 探头 倍增管倍增管 β 探头 闪烁体 NaI 晶体

1、 符合分辨时间τ 探测器的输出脉冲总有一定的宽度,在选择同时事件的脉冲符合时,当从两个探测器输出的脉冲起始时间差别很小,以至于符合装置不能区分它们的时间差别时,就会被当作同时事件而记录下来,即符合装置有一定的时间分辨能力,符合装置所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符合分辨时间,它的大小与输入脉冲的形状、持续时间、符合电路的性能都有关系。 分辨时间是符合装置的基本参量,它决定了符合装置研究不同事件间的时间关系时所能达到的精确度,对于大量的在时间上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来说,只要两个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偶然地同时发生在τ时间间隔内,这时符合电路也将把它们作为同时事件而输出符合脉冲,但这个事件不是真符合事件,这种不具有相关性的事件之间的符合称为偶然符合。例如某个核在某时刻发生衰变,其β粒子被β探测器记录,但级联的γ没有被γ探测器记录到,然而此时恰好γ探测器记录了另外一个衰变核的γ射线,那么这两个来自于不同原子核衰变的β和γ射线在符合电路中产生的符合就是无时间关联事件的符合,即属于偶然符合。 假定不具有时间关联的两道脉冲均为理想的矩形脉冲,其宽度为τ,偶然符合的计数率和两个输入道的计数率分别为n rc 、n 1和n 2 ,则有 212n n n rc ??=τ 2 12n n n rc = τ (2-1) 显然,减少τ,能够减少偶然符合几率,但由于辐射进入探测器的时间与输出脉冲之间存在统计性的时间离散,当τ太小时,使得某些同时事件的脉冲因前沿离散而时距大于符合电路分辨时间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使得真符合丢失的几率增大。 2、 测量符合分辨时间的方法 1) 偶然符合方法测量分辨时间 通过测定偶然符合计数率rc n 和两道各自的计数率1n 和2n ,根据(2-1)式就可以得到符合分辨时间τ。其中两道的计数率应是时间上无关联的粒子在两个探测器中分别引起的计数率;符合道计数率rc n 应纯粹是偶然符合。但实际测量到的符合计数率中还包含有本底符合计数率 b n 。本底符合计数率是由宇宙射线和周围物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级联衰变,以及散射等产生的符合计数所构成。所以实际测量到的符合计数率rc n '为: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实施时间:

噪声测量实验 ——周围环境与声学现象对人体主、客观评价室内声环境的影响 时间:2014.06.15 10:00—11:30 地点:湖南大学德智学生公寓5-6栋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众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园的一个家,是学生平时休息的场所,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但是,同学们常常会抱怨宿舍不够安静,外界太吵闹,墙体隔音效果不好等等。为了降低宿舍内噪声,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声污染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湖南大学德智公寓进行了噪声测量实验,明确其中的噪声污染源,从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便减少噪声。通过噪声测量,能让我们良好地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环境噪声技术。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实验报告一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 A点比C点低 m。 ⑵ B点比D点高 m。 ⑶ C点比E点高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 A A= m,H B= m,H C= ,H D= m,H E=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 2)望远镜; 3)水准管; 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 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 8)准星; 9)脚螺旋; 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 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 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 ——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 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星期二3月12年2013日期: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 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实验原理 (1)用照度计测量: P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即: φφP=P/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 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 P=EE P/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E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量被测表面的照度E和亮度L后按下式计算 πL/EP= 2;被测表面的亮度,cd/m式中:L---E—被测表面的照度,lx 。 2.测量内容 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每种材料面随机取3个点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测量方法 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开关拨至“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BATT”字样,则需要换电池; 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开关拨至适当位置,例如,拨在×1挡,测量的仪器显示值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另有一种自动量程照度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有的照度计为自动量程,直接读取照度计数字即为测量结果。 ③在稳定光源下,将光接收器背面紧贴被测表面,测其入射照度E;然后将光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同一位置,逐渐平移光接收器平行离开测点,照度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约300mm左右),读;ρ,即可计算出光反射比Ep取反射照度值 ④测量时尽量缩短入射照度和反光照度间的时间间隔,并尽可能的保持周围光环境的一致性。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 量实训报告 Social practice practice repor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training report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 告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进入大学的第一次测量实训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来了,因为大家都想抓紧实训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开始老师让我们先从理论下手,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构成以及它的使用方法,我们都很认真的记载着老师所讲的重点,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千里眼”,我为能成为测量人而感到自豪!老师还说了,让我们好好保护仪器!我们知道了:人在仪器在,人亡仪器也不能亡!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老师总让我们做好“军训”的打算,有那么辛苦吗? 很快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水准仪,它长得真的很不咋的,可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它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仪器!千万不能小

看它!但是还好的就是它的螺栓比较少,所以我还能接受!可是调节经纬仪的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螺旋比较多,测量时仪器不停的转动,脑袋就晕了,对准后就不知螺旋在哪了,只能瞎摸。但有句话叫“熟能生巧”,这句话一点不假,在实训中,这个成语就得到验证,尽管开始是有点生疏,但经过一圈测量,想不熟也挺难的,而且速度也不断的提高。 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我是第一批在校内测量经纬仪的!它的螺栓比水准仪多多了!弄得我头晕眼花的!没办法!我必须要坚持下去!第一个下午,我们全组组员就遇到大麻烦了!因为经纬仪的调整要三个地方全部调好,可是我们老是没办法让它们全都统一,老是这儿调好了,那儿的气泡又跑了!我们组是第八组,组员有6个,而别的组是5个人,所以我们要比别的组要更抓紧时间,可是当第九组已经测六个点时,我们组还压根没挪窝,可是越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在别的组来了一个同学,我们连忙请教他! 1.先要让三脚架的中心大约和地面的点进行对齐。 2.调节气泡让它处于圆水准器的中间部分。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训心得 一周的测量实训结束了,风风雨雨中我们小组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实训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为期一周的测量实训,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很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实训是我们教学中一个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使得我们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增强我们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到工作岗位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实训目的主要是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5.熟

室内环境舒适度评价分析实验报告

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 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实施时间:

1.掌握用室内环境的测试参数计算 PMV 值的方法。 2.对问卷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人群(如男生和女生,进餐时间长短,室内待 了多久,籍贯),对室内热舒适度做出的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不同人群在相同室内环境感受的热舒适度有哪些不同。 二、实验原理 人类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等组成,由于室内声环境将在实验三详细阐述,在本实验中就不做过多说明。 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对流换热取决于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辐射换热取决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冷热感觉能够产生影响,这一点容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但环境热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例如在冬季的采暖房屋中,人们常常关注室内空气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而并没有注意到单层玻璃以及屋顶和外墙保温不足,内表面温度过低,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 室内空气品质(IAQ)是影响人群在建筑中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为此国家规定送入建筑的最小新风量必须满足使人健康的在其中工作,已有的研究表明,增加室内通风换气量能减轻病态建筑综合症人员的症状。 室内光环境的要求从只要求“亮”逐渐发展到今天要有合理的照度和光亮分布、正确的投光方向,以达到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