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52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

1. 燃烧的含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的反应。燃烧具有两个特征:①有新的物质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②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

②氧化剂,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

③点火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火花、高温气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构成燃烧的三要素,即三角形原理,见图2-1。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

二、燃烧的种类

1. 闪燃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棒脑和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在闪点的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但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被火点燃的危险。

2. 自燃

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通常是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在无外部火源的条件下,在常温中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到阻碍,使热量积蓄逐渐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燃烧。自燃又可以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使温度升高,当达到其自燃点时,即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在工业生产中,可燃物由于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擦等,均可导致的自燃就属于受热自燃。而自热自燃是指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下,由于物质内部所发生的

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燃烧。造成自热自燃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自热自燃的物质常见的有自燃点低的物质,例如磷化氢;遇空气、氧气发热自燃的物质,如油脂类、钵粉、铝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自然分解发热的物质,如硝化棉;易产生聚合热或发酵热的物质,如植物类产品、湿木屑等。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都是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它们的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引起自热自燃的热来源于物质本身的热效应,而引起受热自燃的热来自于外部的热源,因此它们的起火特点也不同。一般来说自热自燃大都从内向外燃烧,而受热自燃往往从外向内燃烧。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国家标准《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GB 5332—85)规定了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自燃点)的试验方法。

3. 点燃

点燃亦称强制着火,即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维持燃烧的现象。物质被点燃后,先是局部被强烈加热,首先达到引燃温度产生火焰,该局部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把邻近部分加热到引燃温度,燃烧就得以蔓延开去。点燃与自燃的区别在于:自燃

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高,反应与燃烧是在整个可燃物或相当大的范围内同时发生的。而在点燃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低,只在火源局部加热处燃烧,然后向可燃物其他部分传播。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源之后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

三、点火源

能够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叫点火源,主要的点火源有以下几种。

1. 明火

有生产性用火,如乙炔火焰等;有非生产性用火,如烟头火、油灯火等。明火是最常见而且是比较强的着火源,它可以点燃任何可燃性物质。

2. 电火花

包括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以及静电放电火花和雷击火花。随着电器设备的广泛使用和操作过程的连续化,这种火源引起的火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加压气体在高压泄漏时会产生静电火花,人体静电放电产生静电火花,液体燃料流动时的静电着火,加注燃料时的摩擦与由于燃料和输油管道、容器以及其他注油工具的互相摩擦,能产生大量的静电荷,注油的速度愈快,产生

的静电愈多。在采用明流加油时,由于油流和空气或油气混合气的互相摩擦以及飞溅的液滴和油气之间的摩擦,都能产生静电荷。

3. 火星

火星是在铁与铁、铁与石、石与石之间的强烈摩擦与撞击时产生的,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现象。这种火星的温度一般有1200℃左右,可以引起很多物质的燃烧。

4. 灼热体

灼热体是指受高温作用,由于蓄热而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灼热体与可燃物质接触引起的着火有快有慢,这主要是取决于灼热体所带的热量和物质的易燃性、状态,其点燃过程是从一点开始扩及全面的。

5. 聚集的日光

指太阳光、凸玻璃聚光热等。这种热能只要具有足够的温度就能点燃可燃物质。

6. 化学反应热和生物热

指由于化学变化或生物作用产生的热能。这种热能如不及时散发掉就会引起着火甚至燃烧爆炸。

四、燃烧产物

1. 燃烧产物的含义

燃烧产物是指有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也就是说可燃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固体和蒸汽等物

质均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按其燃烧的完全程度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如CO?、SO?、水蒸气等),这种燃烧叫做完全燃烧,其产物为完全燃烧产物;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如CO、未燃尽的碳、甲醇等),则叫做不完全燃烧,其产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的完全还是不完全与氧化剂的供给程度以及其他燃烧条件有直接关系。燃烧产物的成分是由可燃物的组成及燃烧条件所决定的。无机可燃物大多数为单质,其燃烧产物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是它的氧化物,如CaO、H?0、SO?等。有机可燃物的主要组成为碳(C)、氢(H)、氧(0)、硫(S)、磷(P)和氮(N),完全燃烧时主要生成二氧化碳(CO?)、水(H?O)、二氧化硫(SO?)和五氧化二磷(P?0?)。如果在空气不足或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则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就不仅会产生上述完全燃烧产物,同时还会生成一氧化碳(CO)、醛类、醇类等。

2. 燃烧产物的危害

二氧化碳(CO?)是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CO)是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二氧化硫(SO?)有毒,是大气污染中危害较大的一种气体,它严重损伤植物,刺激人的呼吸道,腐蚀金属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等都是有毒气体,对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烟灰是

不完全燃烧产物,由悬浮在空气中未燃尽的细碳粒及分解产物构成;烟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形成。两者都会污染环境,并对人体有害。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爆防火安全知识 1、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答:粉尘爆炸大致有三步发展形成过程:一是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二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三是粉尘燃烧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原来悬浮着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项进行,其反应速度也逐渐增大,通过激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死亡。 3、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上限。 4、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安全阀、水位表、温度计。 5、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 6、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为5-7分钟。 7、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底部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8、能够产牛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9、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P ) 代表泡沫灭火剂;F代表(干粉) 灭火剂;T代表(.二氧化碳) 灭火剂;Y代表(l211 ) 灭火剂。 10、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电气火灾;和金属火灾。 11、扑救火灾一般有三种方法:隔离法是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12、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认真落防火责任制度;配备好适用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13、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有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14、火灾蔓延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5、爆炸的破坏形式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三种。 16、扑火火灾后要对火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消除余火和阴燃,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 17、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

防火防爆知识试题附答案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l 5分) 1、在库房重地如见到以下的标记,表示什么? ( )A.小心着火B.禁止带火种C.当心火灾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被人践踏B.窒息C.烧伤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 A.上风位B.下风位C.无一定位置 4、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A.爆炸极限B.爆炸浓度极限C.爆炸上限 5、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 ) A.5-7分钟B.8--10分钟C.15分钟 6、l211灭火器的重量如下降一——,就要灌装充气。( ) A.五分之一B.500克C.十分之一 7、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哪个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 A.火源底部B.火源中间C.火源顶部 8、下列哪种灭火器最适合扑灭由钠或镁金属造成的火灾?( ) A.二氧化碳B.泡剂C.特别成份粉剂灭火器 9、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 )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剂灭火剂C.泡沫灭火器 10、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 ( )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B.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C.大声呼叫 11、我国《消防法》在何时实行?,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 A.1999年9月1日11月9日 B.1999年9月1口9月9日 C.1998年9月1日11月9日 12、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足什么?( ) A.温度升高B.压力急剧升高C.周围介质振动 13、下列哪一种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 ) 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气 14、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 )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B.用水喷洒该气瓶C.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气门关掉l 5、下列哪种容器适合盛装易燃液体?( ) A.玻璃容器B.瓷器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l、能够产牛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 ) ,最高浓度为( ) 2、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 ) 代表泡沫灭火剂;F代表( ) 灭火剂;T代表( ) 灭火剂;Y代表( ) 灭火剂。 3、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 )火灾;( )火灾;( )火灾;( );和金属火灾。 4、扑救火灾一般有三种方法:( );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5、电气灭火用“1211"或( )灭火器、( )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6、雷击时有几十到( )安培强大电流通过雷通道,并迅速转化成( ),温度可达( )摄氏度,一般的可燃物碰到它就会迅速着火。 7、爆炸温度极限与爆炸浓度极限一样。也有上限和下限。其下限即( ) 温度,等于爆炸浓度( ) 的蒸气浓度;爆炸温度上限,即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爆炸浓度的蒸气浓度。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005-70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1)可燃气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3)固体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金属火灾。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资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因素很多,但无论哪一条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 (二)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

汽油、木材、塑料等。 (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三)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3)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4)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5)配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四)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哪些 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2)烟囱设备不当,靠近可燃物;(3)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4)小孩玩火;(5)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6)使用灯火不慎;(7)烧渣积肥;(8)烘烤;(9)烟囱飞火、窜火;(10)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火防爆危化品安全知识试题 姓名:考核时间:__________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1、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其中属于化学过程的是()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2、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险是() A、给人以电击 B、引起过负载 C、引起爆炸 D、降低产品质量 3、火灾使人致使的最主要原因是()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D、高温 4、下列()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D、1301 5、安全疏散中,最远的工作点至安全出口的距离,按其危险等级不同,但最大不能超过() A.8m B.9m C.10m D.12m 6、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A、着火 B、闪燃 C、受热自燃 D、受热自燃 7、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工具 A、铁制 B、铜制 C、木制 D、铍青铜 8、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炸轰 B、物理性爆炸 C、化学性爆炸 D、殉爆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 A、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B、化学品制造工艺 C、急救措施及消防措施 D、毒理学与生态学资料 10、化学危险品的贮存方式不包括() A、分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分隔贮存 D、隔离贮存 11、“动火作业审批单”不需要注明() A、工作设备 B、动火有效日期 C、动火监护人 D、动火等级 1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喷射距离()米,灭火面积0.8-2.5㎡。 (A)1-2 (B)2-5 (C)5-7 (D)7-8 13.库内应使用防爆式灯具,灯具与商品垛之间的距离应保持()米。 (A)0.2 (B)0.3 (C)0.4 (D)0.5 14.摄氏温标的符号用" °C"表示,华氏温标的符号用()表示。 (A)H (B)F (C)E (D)G

防火防爆培训知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1、安全: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忘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与事故隐患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⑴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⑶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5、安全生产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安全工作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 6、安全生产的意义:安全生产关系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7、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 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劳动条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安全生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奖励与处罚等。 ⑵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伤害预防;车辆伤害预防;电气伤害预防;火灾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预防;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伤害的预防;化学性灼伤、烫伤的防护;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等。 ⑶劳动卫生。主要是防止职业病、职业中毒和物理伤害,确保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例如:低温、高温等异常条件下作业健康的防护;高频、微波、紫外线等放射线物质对员工健康危害的防护;静电危害与预防;预防控制噪音对员工听觉系统的危害;防止强光和照明不足对员工视觉的危害。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5)、女工及未成年工保护。 9、“三违”:(1)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违反劳动纪律;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10、安全生产的原则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见和后果特别严重的事故之一。与火灾爆炸作斗争是化工安全生产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有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的特征和原因 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特点: 1、严重性 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 2、复杂性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 3、突发性 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 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或有些人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 2、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 3、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4、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则结果有 可能就会不一样。如厂房的通风、照明、噪声、……等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5、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善、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违章作业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以上五个因素,也可归纳成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管理因素可认 为是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可认为是设备因素。 物质的燃烧 一、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凡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光和热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二、燃烧的必须条件和其它影响燃烧的条件 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这三个条件就是燃烧反应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我们用人为的方法和手段去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则燃烧反应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1)、可燃物---凡能与空气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按形态,可燃物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种(2)、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还有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性物质也是助燃物。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明火---明火炉灶、柴火、煤气炉(灯)火、喷灯火、酒精炉火、香 烟火、打火机火等开放性火焰。 ②、火花和电弧---火花包括电,气焊接和切割的火花,砂轮切割的火花, 磨擦、撞击产生的火花,烟囱中飞出的火花,机动车辆排出火花,电气

加油站防火防爆知识(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加油站防火防爆知识(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加油站防火防爆知识(标准版) 第一节防火防爆基本知识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才能发生,如木材被打火机点燃,可燃物是木材,着火源是打火机的火源,助燃物是空气。 二、火灾及其分类 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火灾可分为五类: A类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类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C类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

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D类指可燃的活泼金属,如钾、钠、镁等可燃物的火灾,可用干沙式铸铁粉末; E类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器(禁止用水)。 加油站主要是A类火灾、E类火灾。 三、爆炸的特征 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为爆炸。造成高温高压是爆炸的主要特征。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设备破坏产生的碎片一般能飞散到100-500米远。 四、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而必须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混合才能燃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在某一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引起爆炸,此浓度范围成为混合气体的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大全

一、火灾 1.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或物的损失。 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火三角是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的简称,也叫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则火灾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三角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 3.建筑物火灾的发生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 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初起期是火灾从无到有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由于建筑物内可燃物、通风等条件的不同,建筑火灾有可能达不到最盛期,而是缓慢发展后就熄灭了。典型的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如教材中图2-1所示。 4.火旋风 由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火灾在蔓延的过程中会形成旋转火焰,即火旋风。它通常分为垂直火旋风和水平火旋风,它的出现使得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大大增加。 5.轰然 轰燃的常见定义有: a.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 b.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转变使得火灾由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c.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 在工程上应用最广的两个轰燃判据为:①上层热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②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OKW/m2。满足这两个条件时,通常可燃物可以发生轰燃。影响轰燃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情况,也就是上层烟气的热量得失关系,如果接收的热量大于损失的热量,则轰燃可以发生。轰燃的其他影响因素有:通风条件、房间尺寸和烟气层的化学性质等。 6.回燃 由于开始时的燃烧过程以及燃烧结束后的高温环境,使室内可燃物仍然进行着热解反应,室内会逐渐积聚大量的可燃气体,此时一旦通风条件改善,空气会以重力流的形式补充进来与室内的可燃气体混合。当混合气被灰烬点燃后,就会形成大强度、快速的火焰传播,在室内燃烧的同时,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从而同时对室内和室外造成危害,这种"死灰复燃"现象就称为回燃。回燃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对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极大。 二、火灾模拟、火灾规律的双重性和火灾的研究方法 1.火灾模拟的基本概念 根据火灾的规律性,建立火灾发展过程模型,研究火灾的防治措施。 2.火灾规律的双重性 火灾过程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熄灭过程具有规律性,随机性是指火灾各个子过程都要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火灾科学研究手段是模拟研究和统计分析及两者的结合。另一方面,火灾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人为属性:火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它要受到人的影响,火灾的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因素是火灾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火灾的危害不仅是财产的损失,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参考文本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 烧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 1. 燃烧的含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 的反应。燃烧具有两个特征:①有新的物质产生,即燃烧 是化学反应;②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 ②氧化剂,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 ③点火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火花、 高温气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构成燃烧的三要素,即三角

形原理,见图2-1。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 二、燃烧的种类 1. 闪燃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棒脑和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在闪点的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但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801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 燃烧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 1. 燃烧的含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的反应。燃烧具有两个特征:①有新的物质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②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 ②氧化剂,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 ③点火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火花、高温气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构成燃烧的三要素,即三角形原理,见图2-1。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 二、燃烧的种类 1. 闪燃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棒脑和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在闪点的温

电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84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电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标准版本

电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 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

闪点密切有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

编号:SM-ZD-33246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 烧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 1. 燃烧的含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的反应。燃烧具有两个特征:①有新的物质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②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 ②氧化剂,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 ③点火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火花、高温气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构成燃烧的三要素,即三角形原理,见图2-1。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

二、燃烧的种类 1. 闪燃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棒脑和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在闪点的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但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被火点燃的危险。 2. 自燃 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通常是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在无外部火源的条件下,在常温中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到阻碍,使热量积蓄逐渐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燃烧。自燃又可以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可燃物质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实用版

YF-ED-J982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1)可燃气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3)固体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金属火灾。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资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因素很多,但无论哪一条原

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 (二)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三)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3)加强防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十五项安全知识 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电气火灾;金属火灾。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资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因素很多,但无论哪一条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配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哪些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烟囱设备不当,靠近可燃物;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小孩玩火;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使用灯火不慎;烧渣积肥;烘烤;烟囱飞火、窜火;死灰复燃;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机器摩擦发热;熬炼;焊接;静电放电;粉尘爆炸着火;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哪几种一般说有三种方法: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常见引起火灾原因电线短路引起火灾短路指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相接或相碰而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突然增大,而放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短路电流突然增大时,其瞬间的放热量大大超过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能使绝缘层烧毁、金属烧化,引起电线本身着火,还能导致附近可燃物燃烧。保险丝用钢、铁丝代替因为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电炉引起火灾及其防止小型移动式电炉有开启式、半

防火防爆基本常识

防火防爆基本常识 一、燃烧与火灾 1.燃烧的原理 1)燃烧—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氧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剧烈的化合,同 时产生光和热的一种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叫做燃烧。 2)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3)燃烧的特征—①放热②发光③化学反应 4)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有可燃物质—固、液、气体物质(木材、棉花、纸张、汽油、柴油、 乙炔、液化气等) ②要有助燃物质—氧(空气)、氧化剂。 ③要有着火源(温度)—a直接火源:明火、电气火、摩擦冲击产生的 火花、静电荷产生的火花、雷电产生的火花。 b间接火源—高温、自然起火。 5)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充分条件 ①一定的可燃物浓度②一定的氧气含量③一定的点火能量。 6)燃烧的基本条件与充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会燃 烧。 2.火灾—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火灾分类—固体物质火灾(A类)、液体物质火灾(B类)、气体物质火灾(C 类)、金属物质火灾(D类)、电气物质火灾(E类)。 2)灭火器—清水、轻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机,其中清水、轻水 泡沫灭火机含有水分不能扑救电气火灾,“1211”、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机都可 扑救电气火灾。 3)火灾统计的标准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 经济损失。 ②重大火灾:指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一下重 伤,或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③较大火灾:指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获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④一般火灾:指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获1000万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 3.防火基本原理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出现在一起,设法消除燃烧三个条件的其中一个。主要是: ①控制可燃物②控制助燃物③控制着火源④清除着火源 因此在明火作业场所主要控制对象就是可燃物。涂装作业场所主要控制对象就是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 1.闪燃与闪点 1)闪燃—可燃液体表面蒸发的蒸汽量与空气混合,遇到火种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 烧现象叫闪燃。 2)闪点—出现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知识汇总

企业火灾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企业是指生产、加工、储存化学原料、化工产品且投资较少、规模小的企业。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本身是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物质。认真分析小型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火灾事故原因,积极落实火灾预防措施,控制火灾事故发生,减少火灾事故损失,是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火灾事故特点 1、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储存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易腐蚀性、和有毒性,一旦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常伴随爆炸、复燃复爆,立体、大面积、多火点等形式的燃烧。不但导致生产停顿、设备损坏,也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难以挽回的影响。 2、造成环境污染 化工生产所使用的原料,生产的产品、中间体、副产品及其中的杂质和生产中的“三废”排放物均属工业毒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一旦泄漏到大气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气、水资源污染,影响持久、治理难度大。 3、灭火救援难度大,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化工安全事故一般来说现场都很复杂,常伴随着燃烧爆炸,火势蔓延猛烈。如出现有毒气体时,会严重威胁到灭火救援人员的安全;出现的腐蚀性物质,会灼伤救援人员的皮肤和灭火救援器材;发生建筑物倒塌,会造成救援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这些都会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存在的问题 1、消防审核、验收手续不完备 小型化工企业中有较大部分属于家族式企业,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经营者法制意识差,随意性大。在厂区内随意新、改、扩建危险品车间、仓库或其它配套设施,均不主动申报消防行政审批手续,致使不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小型化工企业大量存在。 2、生产厂房达不到要求 如:短期投资租用废弃厂房生产,未按化工工艺流程的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来设计厂房的结构和布局,在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3、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 化工企业根本无消防器材、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等消防基础设施。个别企业虽然设置了给水系统,但由于厂区设置地点比较偏远,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也不能满足火灾扑救用水的需要。 4、企业法人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严重

初级篇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初级篇 第一章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为了有效地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必须首先对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着火机理、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火灭火基本原理等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有一个必要的了解,以便在掌握火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和破坏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防火、灭火和控制火势扩大蔓延的目的。 第一节物质燃烧原理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热现象,称为燃烧。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一、燃烧的基本条件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人们总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氧化剂 图1-1-1 (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者其它氧化剂起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等。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可燃物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从数量上讲,绝大部分可燃物为有机物,少部分为无机物。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

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对于这三种状态的可燃物来说,其燃烧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 有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特定条件下也能燃烧。例如,铁和铜在通常条件下谁也不会认为它们能燃烧,但事实上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的燃烧,赤热的铜能在纯氯中发生剧烈燃烧。铝粉不但会燃烧。甚至飞扬在空气中时遇火还能发生爆炸。在这种条件下,完全可以说铁、钢和铝也是可燃物。不过,人们一般还是把铁、铜和铝作为不可燃物对待,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并不发生燃烧。又如像聚氯乙烯、酚醛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在强烈火焰作用下也能燃烧,但离开火焰后则不能燃烧,将这类物质就称之为难燃物。 可燃物是燃烧不可缺少的一个首要条件,没有可燃物根本不能发生燃烧。 (二)氧化剂(助燃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通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是指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此外,还有能够提供氧气的含氧化合物和氯气等。 ?(三)温度(引火源) ?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了解火源的种类和形式,对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火源主要有: ?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灯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筒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头及漏电打火;电话、手饥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 ?3、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间接火源主要有: ?1、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磨擦发热等。 ?2、自燃起火:是指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物质不身发热、燃烧起火,如黄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 ?大多数的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成为更简单的分子。这些分子中的一些原子间的共价键常常会发生断裂,从而生成自由基。由于它处于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状态,能与其它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三个阶段。它是维持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必然发生。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如:车用汽油在-38℃以下、灯用煤油40℃以下、甲醇在7℃以下时均不能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在这种条件下,虽有充足的氧气和明火,仍不能发生燃烧。 ?(二)一定的氧气含量 ?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虽然燃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2)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国电玉林六坪顶风电场工程生产过程中及相关工作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二、职责 本工程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工作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全体人员均有责任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及有关规定,预防在先,防止事故发生。 三、基本要求 1、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也不得因到厂外吸烟而擅离岗位。进入生产区域禁带火种,尤其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2、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和易燃、易爆化学品库、罐区。凡经允许需要进入上述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配装阻火器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3、禁止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工具或衣服等。 4、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现场禁止堆放油棉纱、油纸等易燃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的使用量。 5、使用搬运危险化学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得抛掷、滚动或拖拉。 6、在易燃易爆场所或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必须采取相应安全可靠的措施。 7、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 8、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包括临时用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 9、高压线下严禁堆放可燃物。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和装置,与高压线的间距要大于高压线塔杆高的倍。 10、设置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部位的检测仪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必须正常使用且安全可靠。 11、在有可燃气体可能泄漏扩散处设置的可燃气体浓度监测器必须完好,加强监测,并严格按规定,定期校验。 12、必须加强明火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用火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