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和喜鹊》优秀教案7

《树和喜鹊》优秀教案7

《树和喜鹊》优秀教案7
《树和喜鹊》优秀教案7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树和喜鹊》人教部编版(2)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12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新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的意思,积累“安安静静、叽叽喳喳”等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词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板贴、语文书、预习单。

学生课前学习活动: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圈出生字词。

学生课外学习活动:阅读其他童话故事

课堂学生学习效果测评工具:测评单

测评方法:同学自测

教学过程:

课前发预习单板书课题:6 树和喜鹊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头黑肚白尾巴长,叽叽喳喳报吉祥。这是什么?(出示图片)喜鹊一叫,就意味着有好事情发生了,所以喜鹊又被称为报喜鸟、吉祥鸟。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和喜鹊有关的童话故事。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记字词

(一)课文讲了树和喜鹊的什么事呢?下面听同学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王国吧!我们先来到的是“词语城堡”。

1、出示四个多音字组词:谁来领读?

2、出示两个轻声词语:招呼、叽叽喳喳

(1)指名读。

(2)“招”为什么是提手旁?“呼”为什么是口字旁?师生表演打招呼。

(3)“叽叽喳喳”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这是个长句子,要注意自然停顿。(标注停顿符号练习读长句子)

3、出示全部词语:里面藏着许多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1)“只有——都有”:为什么是反义词?

(2)“孤单——快乐”:为什么是反义词?你孤单过吗?什么时候感到孤单?认识两个新偏旁:子字旁、倒八。

(3)“叽叽喳喳——安安静静”:为什么是反义词?它们都是什么形式的词语?(AABB)(4)认读“邻居、窝”:注意邻时前鼻音;你还见过什么“窝”?窝是表示谁的家?(动物)(三)过渡:同学们还积累了许多这样词语呢!可真了不起!学习语文就要善于积累。再让我们进入“生字乐园”把!

1、同位两个合作读一读,一人读一个。(同位读)

2、出示五个难读的字:全班一起读、做猜字游戏。

3、写字:出示“招呼”两个字

(1)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2)观察: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

(3)观察红色笔画:你有什么发现?(穿插)

(4)师范写、生写、展评。

三、感悟朗读

过渡:学好了字词,就让我们真正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吧!

(一)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谁能看着图画,用上“从前......后来......最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的意思?

1、自己读一读1、2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孤单)

2、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孤单呢?你能联系第一段说一说吗?

(1)一只、一棵、一个。

(2)三个“只有”。

(3)孤单的意思。

小结:刚才我们联系上文,抓住重点词语,不仅知道了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还知道了孤单的意思,真了不起!

3、孤单的时候什么心情啊?(生:很孤单很无聊很失落很不开心)

4、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范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后来,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出示预习单)标出表示变化的词语。

2、讨论:你标出了哪些词语?(很多很多、每棵、每个、都有)

3、这里的变化大不大?你能通过朗读表示出来吗?

4、自己练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5、此时的他们有了什么?(板书:邻居)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吧!老师配乐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出示5、6段:它们早上“叽叽喳喳”会说什么?晚上又“叽叽喳喳”会说什么?

4、此时的他们是什么的?(板书:快乐)

5、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树林吧。(全班配乐朗读)

四、总结拓展

1、同学们能看着板书说一说:它们为什么会从孤单变得快乐?

2、师总结:是啊,有了邻居就有了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希望同学们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快快乐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邻居

孤单快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树和喜鹊人教(部编版)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快乐”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快乐”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这节课我们来玩闯关游戏,闯关成功就可以进入故事王国了。

1.首先我们来闯生字关。谁会读苹果树上的生字?读对了就是小老师,全班同学跟着齐读。

2.生字关顺利通过,恭喜大家,接下来我们来闯词语关。

出示词语:(先全班齐读,再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谁的声音最好听?老师期待你们用最好听的声音读得又准确又整齐。全班同学准备:

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注意到“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两个词的特点了吗?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吗?看来同学们的词汇量很丰富,都停不下来了,老师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火车火车哪里开?

3.同学们真棒,把火车开进了故事王国,谁是故事王国的国王,能告诉大家《树和喜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学生说出树和喜鹊,老师贴上图片。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板书:孤单)(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2.从哪里可以看出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三个“只有”

3.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读好“只有”

4.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板书:没有朋友)

5.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情感,读好这段话。

6.全班齐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想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板书: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同学们知道邻居是指谁吗?(出示: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中国有句熟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说,近旁的邻居比远方的亲戚更能帮助我们。

请你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平时怎样相处的?

(2)很多同学和邻居都相处得很快乐,那么喜鹊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女生齐读。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上动作一起读呢?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展开想象。想一想,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谁愿意带着想象的翅膀再读一读?

(3)你不但读出了喜鹊的快乐,还把这份快乐带进了课堂,看,树多快乐,

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同学们想把快乐两个字写好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快、乐”两个字。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师出示生字“快、乐”,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请同学当小老师说说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2.教师范写“快、乐”两个字,边写边说要领,学生观察。再书空。

3.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点两个学生上台写

头正身直足平。眼离纸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4.师生共评。

5.布置作业:A田格本练习生字

B向你的邻居或者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树和喜鹊》人教部编版

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6课《树和喜鹊》

【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六课,作者金波,入选时稍有改动。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简简单单的136个字,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场景:场景一: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地生活;

场景二:后面有了很多树、很多鸟窝和很多喜鹊他们成了邻居;

场景三:树们、喜鹊们每天快乐地生活。

三个场景描写之后,都各起一段,用一句话写出树和喜鹊的感受。故事语言浅显,句式工整,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低年级小朋友对这种三段式结构的故事,容易亲近,并易产生阅读的兴趣。

场景一中,没有一个长句,没有一个生僻字。低年级儿童几乎都能一读就会,很容易做到流畅朗读。有了这个基础,再进入文字深处,让文本和学生产生联结,也就不是难事了。“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三个词带组成的画面,充溢着“形单影只”的无奈,再加三个“只有”,“孤单”带来的无助感就会从文字直逼人心。一年级的孩子虽小,但也会对语言营造的意象产生反应。阅读这样的语言,他们对朋友、对伙伴的渴望之情会不可抑制地滋长起来。“孤单”的情感记忆,也会从故事中树和喜鹊身上迁移晕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自己一个人时的无聊;老师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因身体原因独自留在教室里的无奈;外出旅游,和家人走散了,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的无助……当作品中的文字和读者个体产生联结,文字就产生了新的生命。第一部分,把“孤单”烙进学生心里。

场景二的句式场景一一模一样,内容和第一部分形成了呼应。第一场景中的孤

单,在这里,荡然无存。好多好多树在一起,“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该有多么欢心!透过图画,引导学生想象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的环境变化,学生就会对“邻居”一词,赋予“幸福、温暖、快乐”等情感色彩。

场景三对喜鹊的快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叽叽喳喳叫”“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睡觉”……这种同宿同飞的画面,传递着几多快乐,几多幸福!

本篇课文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学法渗透,就是在课文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一年级教材中第一次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对接下来的方法运用,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一年级学生,要把学习解词的方法和识记词语、理解内容、朗读课文融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让他们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们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本篇课文通过对比的方式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变化,会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因此,依托课文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集中认读6个生字,随文认读3个生字,通过语境中感悟、词义区辨等方法采用重点识记“孤、邻、居”3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字旁”,会写“招、呼”2个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文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故事情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有朋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

学生:按照《预学单》要求充分预习课文(读熟课文,并能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识记生字,整体感知做足功夫。)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自己的伙伴。说说在一起玩耍时的心情怎样?

2.有伙伴真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今天我们学习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笔下树和喜鹊两个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谈话导入,一开始就加深了对伙伴的认识。孩子们在谈话的过程中会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对课文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

板块二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生回忆自然段标志(开头空两格),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认读生字

(1)复习“一”字的变音。

(2)认读多音字。

(3)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3.指导书写生字:招、呼。

(1)通过加辅助线的方式,发现“招”和“呼”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招”左高又低,“呼”左低又高。

(2)规范坐姿,握笔姿势,养成良好习惯。

(2)抓要点指导书写。

“招”书写要点:右边的“刀”的撇穿插到提手旁横和提的下边。左边的口略扁,比提手旁略低。

“呼”书写要点: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的上面,右边部分的横穿插到口字旁的下面。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级学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便于巩固旧知,并以此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的学习中。

4、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5、交流: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学情,对学生学习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6、连短句成长句

课件出示: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

树很快乐。喜鹊很快乐。

引导学生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课件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结合生活仿说句子。

,也。

【设计意图】句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读懂句意的层面上,要让深入解析句子的内在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和规范句的概念。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也……”句式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句子结构形式的认识,巩固对该句式的掌握。

板块三细读品悟感受“孤单”

1.同桌互读第一部分内容。

导语: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出带有一字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1)交流后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教师随机板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结合板画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体会到了“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受到“喜鹊很孤单”。

2.比较句子,理解“只有”,体会孤单的原因。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3.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动画展示画面,认识“孤”字,了解“孤”的字理。同时学习“子字旁”。

【设计意图】汉字是有文化的,识字是有乐趣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生活,利用图片的形式讲解字理,让学生快乐识字,有效识字。

4.联结自我感悟“孤单”。如:爸爸不在家,妈妈不在家,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感到——孤单。老师走了,同学们也走了,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会感到——孤单。想一想自己感到孤单的时候,用上“孤单”说一说。

5.想像描述“孤单”。

如果你是这棵树,看看四周,只有你一棵树,你想说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这只喜鹊,看看四周,只有你一只喜鹊,你想说些什么呢?

6.朗读表现“孤单”。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习这一段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勾画,找出了“只有,一只,一棵,一个”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对比中理解了“孤单”的意思。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说一说,加深对“孤单”的理解。

板块三对比阅读理解“邻居”

1.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一想,后来,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

2.交流反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短语“好多好多树、都有鸟窝、都有喜鹊”。(生贴图板书)

3.结合板书,师生接力朗读,感悟变化:

师:后来,这里种了——(生:好多好多树),树和树住在一起,树有了——(生:邻居);每棵树上——(生: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生:都有喜鹊),喜鹊和喜鹊住在一起,喜鹊有了——(生:邻居)。

4. 根据交流理解,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有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感悟“邻居”

带来的变化。再次感受没有朋友的“孤单”和有了“邻居”后的快乐。

5.聚焦“邻居”,理解“邻居”。

导语:从此,树不在孤单,喜鹊也不在孤单,因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有邻居真好!(教师板书:邻居)

(1)指名回答:谁是这棵树的邻居,谁是这只喜鹊的邻居?

(2)“邻居”这个词中,哪个字是哪个字的邻居?结合识记生字,理解词义。

邻居就是邻居就是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板块四拓展升华体验快乐

1.观察课文插图,体会树和喜鹊生活的变化。

导语: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请你观察这两幅图画在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合作交流

(2)展示

2.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3.根据交流理解,指导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三部分。感受伙伴带给树和喜鹊的快乐。

4.小结归纳:正是因为有了朋友,有了伙伴,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5. 有一位小朋友还把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自己读一读吧!

(1)自由读

(2)分组读

(3)打着节奏读。

6.总结:

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多开心呀!有了伙伴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会孤单!,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解析文本,想想画面,角色体验,图文情景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孤单快乐

邻居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完整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课文内容简单,结构清晰,学生学习比较容易。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慢慢适应集体学习的生活,在班集体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交朋友。这片课文让学生在感受树和喜鹊又孤单到快乐的变化中,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认识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 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哦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

绪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认识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玩个《谁是谁家》的接龙游戏, 师:“蓝天是谁的家? 生:白云的家。 师:大海是谁的家? 生:小船的家。 师:大地是谁的家? 生:小草的家。 师:大树是谁的家?” 生:小鸟的家。

新人教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3.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认识AABB结构的词语,能仿照例子说说。 4.能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 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窝”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单”等6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以及第3、4自然段容的想象图画PPT,词语比较PPT。 学生:每人一套“单”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音字已学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快点儿音乐一只各种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有的要求能正确书写,有的要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你们知道了朋友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预设: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⑥树和喜鹊。(“鹊”注音) 2.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鹊”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文告诉我们,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和多音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学习多音字 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但是,这篇课文还有三个多音字,你们会读吗?(在副板书位置板书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组本课词语,见板书。)

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

《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拼摆七巧板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 证过程,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小组和同桌互相帮助的学习方法,填写7的表格,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3、通过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习 兴趣,会用7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具:课件 学具:七巧板一幅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分四个队,有四个好听的名字,分别是桃子、葡萄香梨、桔子队,,回答声音响亮,发言积极,小组讨论积极等都可以得分,每次得5分。下课后看哪队得分高,评出优胜队。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开火车:(哪列火车愿意开) ] 三六一二得 二三得二四得 三四三五 四五四六 2、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三五十五 ( 3× 5=15 5× 3=15) 四五二十 (4× 5=20 5× 4=20) 二五一十 ( 2× 5=10 5× 2=10) 五五二十五 (5× 5=25) 3、根据算式说出你用的哪句口诀 ) 4×5 5×3 5×2( 4、教师追问:“我们使用的口诀,都是大乘数在前还是小乘数在前满十要说一十,如果不到十就说得几,超过十就直接说出积。) 5、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想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故事引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

树和喜鹊重难点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重难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四、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一只(zhīzhǐ) 种树(zhǒngzhòng) 快乐(lèyuè)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7的乘法口诀

1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学会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8、9的口诀的基础。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过程与方法: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6、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6、7的乘法口诀。 难点:会用6、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不知大家现在还想着吗?下面我们开火车背诵一下好吗? (1)指名火车头开始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背的很熟练了,说明同学们 学的很不错啊! 2、教师:我们口诀背的非常的熟练,能否会用口诀解决以下问题呢?(课 件出示以下练习) 看算式,说口诀 3×5= 4×2= 5×3= 1×9= 3×4= 8×4= 6×4= 5×5= (1)指名回答 (2)集体订正 (3)教师及时鼓励,并作重点强调:看到3×5这道算式,就会想到5×3这道算式,它们用的是同一个口诀“三五十五”。 3、教师:看来大家都对1~5的乘法口诀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7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6,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以开火车的形式背诵1~5的乘法口诀引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学 生找到原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知识迁移,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1。 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独立观察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阿姨正告诉小朋友,每本台历6元,两个小朋友正在说一个星期有7天。 (4)集体订正 2.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一本台历有6元,2本呢?3本、4本、5本呢? (3)集体订正 (4)教师及时鼓励,并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除法的认识教学案例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除法) 第三实验小学李敏 课前思考: 《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的知识基础上安排教学的。在小学阶段除法是数学计算教学的重点。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除法知识,因此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学习除法的兴趣,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节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部分内容是在“分一分”的基础上正式学习除法,由于在“分一分”中,学生对“平均分”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内容仍然以分东西为背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除法的意义。从而体会除法与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中的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和练习十六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步语言表达能力,及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除法的含义,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12个,小棒15根。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演示法、讲授法。 课堂实录: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8=56 39-24=15 100-20=80 6×4=24 9×7=63 0×9=0 45+45=90 3×4=12 6×6=36 师:你能选一道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么?

树和喜鹊优秀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师谈话:同学们,瞧,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老师听说这种鸟又叫吉祥鸟,它飞到哪里就会为哪里带来喜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出示喜鹊的图片)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喜鹊有关,请大家齐读课题《树和喜鹊》。同学们读的非常好,看到这4个字,你想知道点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学习任务: (1)标出文章的自然段;(2)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6位同学读课文,每个同学读一段。 找同学来评价他们读的怎么样呢? 3、出示关于“一”的读音的词语,齐读词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天一亮一起飞天一黑)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这个字的读音变化。 4、将词语放到句子中,齐读课文。 5、出示本课生字,加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并组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6、出示多音字,指名读多音字并组词。拍手齐读多音字并组词。 三、读好第1、2自然段,了解“孤单”的意思 1、师:树和喜鹊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读课文的前2个自然段,思考:在这2个自然段中出现了哪三种事物呢? 2、老师范读课文前2段,学生思考:文章出现了哪三种事物?(树,鸟窝,喜鹊) 3、在这里除了这三种事物还有别的任何事物吗?(没有)所以文章用了哪个词?(只有)对,是只有,大家想想,在这空旷的土地上,放眼望去,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一阵风吹来,他们无依无靠,而且没人陪他们玩,你感觉到了什么呢?(很孤单)对,非常的孤单。此时此刻,你就是这棵大树,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此刻,你是这只孤苦伶仃的小喜鹊,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愿呢?(希望有朋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种特别特别孤单地感受呢?想一想,什么时候有这样孤单地感觉?(指明回答) 4、请你带着这种孤单地感受再来读一读这2个自然段。 5、在‘孤单’这个词语中,还藏着本节课需要我们认识的2个偏旁。我们先来看‘孤’子字旁,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7的乘法口诀》优秀公开课教案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2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4、能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可要好好表现. 李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朋友,(课件演示)看,她是谁?(七巧板)七巧板也要和我们一起上这一节数学课,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请问七巧板是由几块拼板组成的?(课件7个图案)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出漂亮的图案,它还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首先我们来和七巧板来玩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2、依次增加图案的个数,学生说出拼板块数。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拼板块数 师:(一个图案1个7是7,2个图案2个7相加,是14,3个图案3个7相加,是21……)

师评价:说得真好。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到后来好像就慢慢停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采访一个说得慢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加法) 师:是呀,数字一多用加法就感觉手忙脚乱的。 可是几个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不仅能跟上李老师的速度,而且说得也非常正确,我想听听他们有什么高招啊? 师采访说得快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乘法口诀)几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 师:你真厉害已经会用7的乘法口诀了。用口诀就能很快算出得数。 你们想不想也掌握这个本领呢?(想)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板贴课题】 (三)自主探究,创编口诀 1、小组合作:编口诀 师:看着这张表格,小组合作编编乘法口诀。 2、交流编写的口诀 师:同学们编的真棒,我要邀请小小数家来给李老师编一编口诀,要求是:两人合作,一个人说,一个人摆,看谁是我们今天最厉害的数学家。(老师邀请一位同学示范) 思考:为什么前面6句都能写出2个乘法算式,而最后一句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呢?(两个乘数相同,交换位置还是同一个算式) (四)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新课改以来,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

(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 (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切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案例研究的中心词是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完整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出大树和喜鹊前后心 情的变化 3、体会有朋友就有快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孤单的意思。 解决难点手段: 抓住“一个”和“只有”,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孤独悲伤的气氛,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孤独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你们看,有一只美丽的鸟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这是什么鸟? 生:喜鹊。 二、复习生字 1、复习词语 对,就是喜鹊,这只喜鹊还带来了词语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

我们一起开起小火车,念一念。 2、复习会认字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12只喜鹊需要你们送它回家,只要你带领同学们正确读出喜鹊上面的生字,就可以将喜鹊放回到鸟窝中。 (如果有错误,找同学更正) 过渡:喜鹊啊,喜欢成群活动,尤其是冬秋季常常数十只,一大群出现。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喜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这只喜鹊是什么心情,他快乐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三、初读课文,总结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发音。 师:好,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读,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相互读读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这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填一填。 提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有了(邻居)后,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说邻居,说了朋友或者伙伴也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找出原文中的词语。 师:这篇课文啊,提到了两种心情分别是什么。 生:快乐和孤单 师:老师写在黑板上,这也是咱们本课的生字,会学习的小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倍的认识》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 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

6 树和喜鹊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心情,体会语言的节奏。 3.想象课文展现的三个画面,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4.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快乐”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重点: 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了解“孤单、邻居、快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展现的三个画面,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任务一:方法迁移读一读 活动1:朗读课文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树和喜鹊》。 读读词语:这些生字朋友又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2.朗读课文1、2自然段:你们一定还在担心那棵树和那只喜鹊吧,他们没有同伴,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做游戏,非常孤单、伤心、难过。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它们孤单的心情。 3.看到树和喜鹊这么孤单,你们想不想帮帮他们呀?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看,大家都来帮助他们了。 活动2:方法迁移了解“邻居”的意思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第3、4自然段,说说人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对,人们在这里种下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

鹊。好多好多表示很多,这里的“都有”也可以换成好多好多哦。我们来比一比。 从前:孤单(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后来:有邻居(好多好多棵树好多好多个鸟窝好多好多只喜鹊) 2.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对,邻居就是住在隔壁另一家的或者附近的人,你的邻居都有谁呢?在大家的帮助下树和喜鹊也有邻居了,你知道他们的邻居是谁吗?(树的邻居指的是这棵树旁边的树,喜鹊的邻居指的是其他树上的喜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老师还想听到你们朗读的声音,再读一读这两小节吧,读出他们有邻居后的欣喜。 活动3:方法迁移了解“快乐”“招呼”的意思 1.不错,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会怎么样呢?它们还会孤单吗?请你们再读读第5、6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嗯,现在他们生活的地方非常热闹,他们变得很快乐,你知道什么是快乐吗?对,“快乐”就是高兴、开心,和心情有关系,所以“快”是竖心旁。 2.那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了呢?说的真好,“叽叽喳喳、打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是呀,他们白天一起结伴出去玩耍游戏,晚上又一起回来,聊聊一天的收获和心情,真是快乐呀! 3.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这是在干嘛?对了,在和你们打招呼呢!打招呼可以向你招手表示,所以“招”是提手旁,还可以说话向你问候,所以“呼”是口字旁,请你们再读一下“招呼”这个词。现在快和家长们打声招呼,一起互动一下吧:天一亮,喜鹊是怎么叽叽喳喳打招呼的?天一黑,喜鹊又是怎么聊聊一天的喜悦的?试着表达出“快乐”的心情。请按下暂停键,开始你们的交流吧,相信你们表演的一定很不错。 4.现在你们知道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了吧?(是的,因为有了很多树,很多喜鹊,它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同伴,可以在一起玩耍,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所以都很快乐。)请用轻快的语调再次读读这两个小节,读出喜鹊们的热闹和有邻居后快乐的心情。 任务二:词语句子练一练 1.请你们再来看看这组词语,先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小眼睛真亮,这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 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第1课时:1-5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学。 4、利用“野生动物”图,初步培养学生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难点: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 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 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 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 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 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 1头大象指1个手指, 2头牛指2个手指。 3匹马指3个手指, 4只小鸟指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3.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树和喜鹊教案

6、树与喜鹊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第一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等

第二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3、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2、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 7、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玩、很、当、音、讲、行、许”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就是一种快乐,与她人相处也就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就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13个生字,学会“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部编人教版(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树和喜鹊》是一篇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那里种了很多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它们都感到很快乐。借助本文,学习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并根据课文内容推论树和喜鹊后来都很快乐的原因。 1.识写生字。 课文要求会读12个生字,其中“只、种、乐”3个是多音字,“孤单、邻居、招呼”这6个是以词汇形式呈现的生字。要求会写6个生字。 “孤、单”是带新偏旁的生字,应作为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认读时,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结合课文第一幅插图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等事物,初步了解“孤单”的意思,联系课文中的3个“只有”,再次感受“孤单”,最后回到字形,识记生字,结合学习新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邻、居、招、呼”4个字,组成2个词语,宜整体教学。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识记生字。如“邻居”,可先认读词语,再用“拆合法”记一记“邻、居”的字形,“邻”是“令”加“双耳旁”,“居”是“尸字旁”加“古”,“邻居”就是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也可理解为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 “窝”指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都”的教学,宜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结合语境了解字义,再通过拆分法识记字形。 “只、种、乐”3个多音字要结合语境认读,体现多音字“据词定音”的特点。如“种了好多好多的树”的“种”是行为动词,应读第四声。 “单、居、招、呼、快、乐”6个要书写的字中“招、呼、快”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单、居”都是“上小下大”,且横画之间都是等距的,这两字可以组成一组;“乐”是独体字,注意下面的“小”与上面部分的穿插。 2.朗读课文。 学生首先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再识记、了解生字词,把课文读流畅。 指导朗读时,可从具体的语词着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文字表达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课题:7的乘法口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 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童话王国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小礼物。瞧,小矮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气球。 课件出示:每个小矮人今天都穿了一件漂亮的球员,每件衣服都编了号,第一件是7,第二件是14,第三件是21,你知道第四件、第五件、第六件、第七件球衣上分别是什么数字吗?找规律,填一填。 让学生接着填,填完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个数字相差几,7、14、 21、28、35、42、49,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引入:小矮人们可喜欢摆七巧板了,你看这是他们摆出的图案,请你帮他们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块图形? 课件依次出示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再填写下表。 指导学生填写1、2格。让学生说:一个图案用了7块板,1个7是7。 (板书:1×7=7,7×1=7) 你能编出口诀吗?(一七得七。) 2个图案用了2个7块,2个7是14。让学生自己填。 列式:2×7=14,7×2=14。口诀:二七十四。 剩下的格子让学生自己填。 (2)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块板,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这是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3)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完善7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你还能编出7的其他口诀吗? 结合表格,填算式并编口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

小学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案例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也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对此,谈一谈我在执教《6和7的认识》一课时的几点做法。 【片段一】在朴实的操作活动中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数数0-5,用圆片表示3、4) 师:请你在刚才4个圆片后面添上一个表示5(学生操作)如果继续这样一个一个摆下去,会出现哪些数呢? 生1:(利用已有经验抢答)6、7、8、9 生2:10、11、12、13、14…… (出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数字朋友——6和7。示课题:6和7的认识)

【片段二】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 出示师生劳动的场面挂图。先让学生从总体上说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进行思想教育,再让学生通过说、数、指,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师:其实在生活中6和7还可以表示很多事物,例如:老师家有6口人等。 生1:(争先恐后地抢答)6盏灯、6盆花、7朵云、7只笔。 生2:今天星期六。 生3:今年我6岁…… 师:大家真棒!你们能用6、7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说几句话吗? (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话。) …… 师:其实生活中还藏着许多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 【片段三】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概念 小结后设计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结束后提问: 师:1。“参加游戏的共有几名小朋友? 2.“谁是最后一只小鸡?” 3.(指任意一只小鸡)“他排第几?你是怎样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