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城镇化背景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9年城镇化背景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9年城镇化背景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9年城镇化背景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的

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调研文章)

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是住房市场发展的重要背景,我旗快速城镇化和住房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人口如何变化以及其背后的制度如何制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住房市场的发展形态。特别在“十一五”之前的阶段,城镇化战略的方向尚未明确,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等因素,住房市场在满足城镇快速增加的人口住房问题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针对我旗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特性和“十二五”时期城镇化战略的特点及发展思路,城镇化将呈现出以下的几个特征。第一,中小城镇在城镇化战略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而且城市对农村地区的反哺和辐射作用将显著加强;第二,改变单纯的扩张模式,重视内涵性的城市建设,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水平;第三,作为城镇化“边际人群”的农民工将逐渐摆脱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定居城镇的规模将逐步扩大;第四,一些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将在体制机制上获得一定创新。

我旗城镇住宅楼在XX年前建设了220栋、2010至XX年底建设住宅楼66栋、XX年在建住宅楼106栋;总建筑面积XX年前是828600

平方米、2010至XX年是438100平方米、XX年在建住宅楼面积600200平方米。

通过以上数据和近些年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城镇化背景下的居民住房需求逐年扩大,随着棚户区改造和扶贫移民扩镇工程体系的加快发展,城乡关系将发生巨大转变,这些都将给我旗的城镇住房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根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结合我旗住房市场的发展规律,将呈现出下列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向。

首先,住房市场结构将面临调整。

要有足够的中低租金水平的房屋可供出租,已满足我旗因城镇人口增加而造成的住房需求扩张,特别对于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刚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或农民工而言,能够在市场上租到房子,这既是解决这些人群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又能避免“城中村”等问题的再次发生;在保证农民或农民工、城镇低收入家庭能够租到可支付租金水平房屋的相关措施上,也要逐步完善。这些措施包括带有保障性质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也可以鼓励开发企业定向建设专用于出租小户型公寓,同时还包括政府对市场租金水平的干预等管理政策,促使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逐步趋向成熟。

“撤乡并镇”地区将成为住房市场发展的重点区域,我旗大多数“撤乡并镇”地区还停留在过去农村集市的发展阶段,还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住房市场,所以,发展阶段的城镇地区住房市场需求通常比较真实,投资、投机性需求比重很低,这些地区的住房市场未来将有较

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住房市场的稳定运行。

其次,住房市场向集约利用资源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过渡。

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来实现的土地集约利用,保证我旗住房建设所需土地资源能够供应充足,将成为住房市场发展过程的重要主题;同时,节能减排技术和制度在住房建设中的应用,将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住房建设和使用都是消耗资源能源以及造成大量排放的重要根源,绿色住宅产品和建筑节能材料及相应环保技术将得到普遍应用,住宅产业化水平也将得到一个本质性的飞跃,我旗整个住房产业的生产方式将面临重大的变革。

从目前我旗城镇化建设情况看,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快,而忽略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稳定因素,势必会出现:

第一,商品住房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商品住宅市场价格构成中,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价格和各种费税所形成的价格成本,已占到60%以上的水平;城镇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也与我旗进入城镇化高潮期密切相关。第二,房地产业至今没有进行过城镇房屋的普查,没有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有的仅是保障房的建设计划。政策短期、政策多变、政策效用递减、政策间不衔接、行政措施强于经济手段,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能够保证产业发展总体要求的土地、资金供应计划和产业政策,导致了企业和市场行为的短期化。第三,住宅建设产业化、装修化不足、绿色建筑比重低。现场构建,形成标准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和建设成本高的弊端;毛胚住宅市场供应的普遍化,直接导致大量建筑资源的浪费

空耗和居住环境的长时期恶化,而实行标准装修和精装修的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又直接导致房价和费税的上升;绿色建筑能够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也会直接导致房价的上升。政府缺少有效的鼓励性优惠政策,予以扶持。第四,土地、增量房和存量房的三个市场联动不足。土地市场价格是完全由政府垄断决定的,增量房价格是由开发企业竞争性有限垄断决定的,真正良性平等、自由竞争、反应真实供求关系的是存量房市场价格,是由无数个供求双方通过市场交易决定的。当源头价格上涨时,无论是保障住房还是商品住房,其价格都会上涨。这种局面只有通过存量房市场的发展,实现存量房、增量房、土地三个市场的反次序联动后,市场价格的波动局面才能稳定下来。

如何解决好住房市场自身的问题以及同我旗城镇化战略之间的矛盾,成为城镇住房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要最大程度上做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对住房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把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逐渐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必须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否则将带来一系列的安全及社会隐患,强硬解决又必将触动大量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的利益。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旗住房市场也将在其影响下迅速发展和成熟起来,不但住房建设规模要有较大提升,而且住房市场的结构也要发生重大调整。伴随着住房建设规模的扩大和规划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住房市场的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政策发展趋势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在经济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行业政策态度出现了微妙变化,也给2019年政策调整留了空间:首先,强调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涉房表述不再单独成项,而是作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一项。而在住建部2019年的十大工作“稳定”和“租赁”仍是工作重点,其中,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第一位。其次,政策更强调地方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018年末,菏泽、广州、杭州、珠海等城市房地产出现的微调,预计未来因城施策是主基调,更以地方为主导。 总体来看,展望2019年,当前房地产市场缓降、预期稳定的格局来之不易,因此整体不可能调控宽松。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定调将与稳增长、促民生更加相关,而“房住不炒”仍然是硬约束,更多采用因城施策的模式,而不是全局性老路。 第二节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房地产行业运行继续下行,预计销售面积受棚改货币化安置走弱影响同比负增长,低库存环境下新开工面积增速同比放缓,地产投资增速或仍正增长但受土地购置费用增长放缓,增速同比回落。

一、棚改政策变动导致三四线城市销售下滑商品房销售将下降 预计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下降,结构上一二线城市会略微回升而三四线城市会有所降温。由于三四线城市占比更高,带动整体销售下降。2019年一二线城市销售会略微回升,主要原因在于推盘提提升,以及去化率处于较低水平;三四线城市销售预计将明显回落,主要受棚改货币化安置放缓影响,叠加改善类等需求自然回落。从各区域情况来看,中西部棚改货币化安置面积占当地销售面积的比例更高,例如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贵州、湖南、甘肃、湖北、云南、陕西等地区受棚改货币化影响相对更大,而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 二、谨慎预期下投资拿地积极性受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同比放缓 2018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土地购置费增长。本年土地购置费用与本年上半年和上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相关度较高。2018年土地市场先扬后抑,2季度开始,土地成交价和溢价率同比走低。待开发土地面积增速10年新高叠加市场销售趋冷,房企拿地意愿减弱。预计2019年土地购置费用增长将显著放缓。受此影响,预计2019年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低于2018年。 三、需求放缓、土地市场回落等因素致房企新开工动力不足 预计2019年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低于2018年。首先,截至2018年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待开发土地面积累计为4559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4%,当前房企的存货组成中有较多待开发土地资源,预计为2019年新开工提供较强支撑。但是2018年土地成交溢价率较低,企业新开工面积意愿下降。其次,商品房销售面积是开工面积的先行指标,当销售情况发生变化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80 摘 要: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 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又是当今城镇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当前发展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释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应把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城乡规划的角度为怎么发展小城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 ;机遇;挑战;策略Abstract:Developing small cities is a way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following a new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a trend in toda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small citi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in the end.Keywords:new urbanization;small cities; opportunities;challeng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80-02 1 引言 随着2011年我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现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2 小城镇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2.1 小城镇的定义 关于对小城镇的具体定义,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镇),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小城市和建制镇,还有的人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农 村集镇。从行政建制来说,宪法规定,“镇”作为“县”以下层次的一级行政建制,其对应的行政管辖范围一般是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包括大量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居住为主的村庄在内的“镇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镇”又分为“镇域”和“镇区”两部分,镇区通常为镇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面积通常很小,是一个镇的核心区域;镇域则包括其他的农田、林地等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村庄用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一般是指以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区部分,具有一定的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聚集规模,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是当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发展不仅仅是指发展和完善原有镇区区域,还应包括以原有镇区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实现农村城镇化。 2.2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小城镇不仅对农村地区有重要意义,对大、中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仇保兴部长总结了小城镇具有中间传导、分工、示范、提供就业、吸引劳动力和服务农业发展六大功能。具体来看,小城镇首先承担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的经济辐射的传递功能,是农村和城市进行商品、信息交换的中转站;其次,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生产成本、环境容量、自然禀赋三方面有协同作用;第三,小城镇是向农民展示城市文明的橱窗,也是推行科学技术的示范基地;第四,小城镇的创业与就业的成本较少、门槛较低,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五,小城镇是农业调整结构的引导中心,可以服务农民和农业。可见小城镇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价值,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3.1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以来,我国的小城镇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0683个(含县城关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9亿。在这些建制镇中,已经有14674个建制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总数的87.5%。全国村镇建设总投入达到10808万元(2010年《全国城乡统计年鉴》)。 3.2小城镇发展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具体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处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背景下,再加上部分领导政绩工程的心态,导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的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城镇规模源于长久形成的行政区划,由于早期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而较小的城镇规模有利于管理,故形成了现阶段城镇规模较小的局面。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改革的深化,小规模的城镇由于发展空间以及辐射区域的狭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又难以扩大其规模,形成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聚集。 第二,资金短缺导致小城镇建设高速度、低质量。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投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城镇来说,地方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渠道。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虽然速度快,阻碍小,成果明显,但是受到乡镇官员任期的影响,建设项目往往投入短,见效快,生命周期较短。并且小城镇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不能依靠市场手段调节和维系其投资建设,缺乏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使得小城镇的建设缺乏长久的动力和支撑,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三,小城镇建设重“工”轻“农”。忽视发展农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我国目前小城镇发展的一大特点。虽然我国大力推行以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城乡统筹战略,但是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壮大其工业结构,占用大量土地新建工业园区,企图通过招商引资来获得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会造成对土地及资金的浪费,而且引进的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对原有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笔者认为对于小城镇来说,农业是其区别与城市的优势产业,是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力,故小城镇的建设应该重视和农业的关系,把握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尺度。 第四,小城镇建设缺少合理规划。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小城镇开始主持了总规的编制,但是有的小城镇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过分地强调其发展优势,夸大其定位,忽视其资源禀赋,使得在实施层面很难得以落实;其次,在规划实施中往往是优先布局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迟滞, 作者简介:周维思(1991-),女,湖北黄石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周维思 Zhou Weisi

2019年媒体发展趋势:数字化进程加速

2010年媒体发展趋势:数字化进程加速 2010年中国最新媒介与消费趋势前瞻 2010年,中国处于后危机时代,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经济回暖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过这一轮全球金融风暴之后,整个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首先,中国出口的黄金岁月很可能成为历史,必然导致中国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危机和转型;其次,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危机之下,原来占据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现在也开始向中低端进军。同时,从全球的媒体发展来看,印刷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以互联网、户外新媒体和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将迎来发展的最佳机遇。在这样背景下,2010年会出现哪些新的消费趋势和媒介趋势呢? 近期,作为持续关注中国消费变迁与媒介发展的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发布了《2009-2010年中国媒介与消费趋势报告》,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处于一个“速活”和“逐流”的社会,与时间赛跑和追逐自己认为更有品质的生活和时尚是中国消费者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政策的驱动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出现新的“裂变”,2010年会呈现出全民参与、新健康主义、平民化的奢华、自然主义、速度消费等新消费浪潮;而作为影响消费者的媒介,也将由于受众媒介接触形态的变迁,而在2010年呈现出数字化加剧、小众化与细分化、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等五大趋势。肖明超先生还在详实的报告中告诉中国的广大企业、广告公司和媒体机构,2010年对于中国的企业和媒体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年,抓住这些消费趋势背后的含义,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营销实践、传播策略和媒体的运营过程中,积极创新,才能在“平稳中回升”的2010年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2010年消费发展趋势:结构中的新潮 趋势一:全民参与:消费者的嘴巴颠覆传统营销结构 今天,消费者已进入“全民参与”的时代,他们随时都要发表自己的不满,甚至不论消费不消费都要对品牌评头论足,指手划脚—他们还希望及时与企业对话。有很多研究认为在市场中,“权威”的意见是有用的,但在今天的中国,“权威”在很多领域变得不再管用,一个人一张口的影响力非常大,“我的想法是……”这种表达方式甚至已变成行为的习惯。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有很多人在过去一年“与很多人谈论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宁越敏 杨传开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ng Yuemin Yang Chuankai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merg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nd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ic focus of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然后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最后就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若干思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以国民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融合;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作者简介:宁越敏、杨传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编者按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工业地产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趋势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方式。工业地产是我们企业必须要具备的发展能力之一,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分析研究与实践。作者在此文中,详细介绍了工业地产的发展历史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并大胆地预测了工业地产良好的发展前景,观点鲜明地表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工业地产的信心和希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前言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通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展开,也成为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亮点。在《规划》出台之后,伴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利好,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业地产必然在生态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工业物流地产等方面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针对目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过分追求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未来单纯以住宅为主的新城新区规划将受到严格限制。而对于现有的新城新区,未来将加强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逐步纠正新城新区空心化。很明显,要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创建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必然离不开工业地产的发展,工业地产的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 可见,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工业地产所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趋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工业地产的概念、环境、机遇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来重点阐述和分析。 一、工业地产综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报告中可以得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而工业地产是这一进程的必然产物。 工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工业地产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专业的工业地产商出现之前,工业地产就是工业园。

2019年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2019年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特别是在我市“房产新政”影响和带动下,我市房地产市场明显活跃,开发投资逐渐向好,商品房销售持续上升,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一、当前我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低位调整中。1-11月,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4.9亿元,同比下降9.0%,较今年最低点回升近6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0%,比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图1 1-11月××市及县(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表投资额(亿元) 占开发投资比重(%) 比重同比增减(%) 房地产开发投资 94.9 — — 其中:商品住宅 78.4 82.6

0.2 办公楼 1.2 1.3 -0.1 商业营业用房 10.5 11.0 -2.1 其他用房 4.8 5.1 1.9 (二)房地产建设规模“二升一降”。随着我市六部门促进新开工措施的出台和销售市场的不断升温,市场供应已经发生积极变化,施工面积、竣工面积保持一定规模的增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收窄。竣工面积27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9%;其中住宅面积24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0%;办公楼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2%;商业营业用房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1%。 新开工面积2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7%;其中住宅面积22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0%;办公楼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7.3%;商业营业用房3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图2 图3 1-11

2019国内外大数据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 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 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 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 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 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 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 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 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 万欧元用于支持7 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 年6 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 战略——“创建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 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型城 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 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 引言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 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 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 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 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 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 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 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 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 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 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1.2 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 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对产业进行 定位,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为地区生 态环境发展助力,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新”—创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修正和优化,更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一是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将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城市、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协调,从传统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框架向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框架转变,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 起来,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三是绿色,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资源 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坚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代技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打造绿色城镇;四是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谋求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区 划限制,在大开大合的城镇体系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 手段植入新鲜活力;五是共享,既要实现城乡人民共享特色小镇发展成果,同时又要增强特 色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2.2 “特”—强化特色塑造 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强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特”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触觉的延伸,以乡镇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结合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形势,做出符合国情现状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当下我国城乡规划的理念、模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会促使我们在进行城乡规划时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便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对当下城乡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型。 标签: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经济社会条件和区域的差异性,小城镇拥有不同的矿产、文化、自然、人文、经济等资源。我国小城镇经济化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目前,根据我国小城镇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小城镇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是基于促进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的,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首先,应该重视对于人这个个体的全方面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其次,要从城乡关系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得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最后要从动力机制上,实现农、工、商向城市的转变,保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城乡规划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镇化需要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转变。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更不是追求城乡的“一样化”。而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不是追求城乡的一致化,更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按照规律协调发展,整个世界都有它特定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没办法脱离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事物独立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和乡村的发展协调是个典型的例子,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道路,包括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的协调发展、城乡文化和风貌特色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内容。同时要保证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小城市的发展也不能滞后,不能一味地发展大城市,否则很容易失去平衡。 三、城乡规划转型思考之“以人为本”

2019年大数据发展趋势

大数据在行业内的火爆程度,已经是互联网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配置,甚至受到了更大的重视。大数据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都是不可限量的!大数据这么火,2017年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1开放源码 Apache 、Hadoop、Spark等开源应用程序已经在大数据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一项调查发现,预计到今年年底,近60%企业的Hadoop集群将投入生产。佛瑞斯特的研究显示,Hadoop的使用率正以每年32.9%的速度增长。专家表示,2017年许多企业将继续扩大他们的Hadoop和NoSQL技术应用,并寻找方法来提高处理大数据的速度。 2 内存技术 很多公司正试图加速大数据处理过程,它们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技术。在传统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在配备有硬盘驱动器或固态驱动器(SSD)的存储系统中。而现代内存技术将数据存储在RAM中,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存储的速度。佛瑞斯特研究的报告中预测,内存数据架构每年将增长29.2%。目前,有很多企业提供内存数据库技术,最著名的有SAP、IBM和Pivotal。

3机器学习 随着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开始投资机器学习(ML)。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项分支,允许计算机在没有明确编码的情况下学习新事物。换句话说,就是分析大数据以得出结论。机器学习是2017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它指出,当今最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系统正在超越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算法,创建出能够理解、学习、预测、适应,甚至可以自主操作的系统。 4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与机器学习密切相关,事实上ML系统通常为预测分析软件提供动力。在早期大数据分析中,企业通过审查他们的数据来发现过去发生了什么,后来他们开始使用分析工具来调查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预测分析则更进一步,使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普华永道(PwC)2016年调查显示,目前仅为29%的公司使用预测分析技术,这个数量并不

宿迁房地产市场年报2019年上

宿迁房地产市场年报(2019年1?6月份半年报) 宿迁市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 联系人:

一、2019年上半年宿迁房地产市场概况 (4) 1. 1 2019年1-6月份宿迁房地产市场综述 (5) 1. 2 2019年1-6月份房地产政策资讯汇总 (6) 1.2.1市政动态 (6) 1.3 2019年1-6月份土地市场综述 (9) 1. 3. 1 1-6月份宿迁市土地市场成交分析 (9) 1.3.22019年1-6月份宿迁土地出让分析 (9) 二、2019年上半年商品房市场成交报告 (12) 2.1. 1 2019年1-6月份商品房市场成交综述 (12) 2.1.22019年1-6月份全市商品房供应分析 (12) 2. 1. 3.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供应分析 (12) 2.1.4 2019年1-6月份各物业类型供应分析 (13) 2. 1.5. 2019年1-6月份全市商品房成交量成交价分析 (13) 2. 1.6各物业类型成交量成交价分析 (14) 2. 1. 7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成交量对比分析 (15) 2. 1. 8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成交价对比分析 (16) 2. 1.9商品房库存及各区域库存对比分析 (16) 2.2 2019年1-6月份宿迁住宅及别墅市场成交综述 (17) 2. 2.1 2019年1-6月份住宅供应量对比分析 (17) 2. 2. 2 2019年1-6月份全市住宅及别墅成交量及走势分析 (18) 2. 2. 3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住宅成交量及对比分析 (19) 2. 2.4各区域别墅成交量对比分析 (19) 2. 2.5 2019年1-6月份各面积段成交量价对比分析 (20)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摘要:我国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社会、经济、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是四大城市密集地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和辽中南地区。80年代以来,这些地区的小城镇经济在工业化浪潮中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推进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同层次的聚居点建设在广大的地域上大规模、高速度地展开。这些地区原本人口众多、城镇密集,资源和环境压力大,高速的发展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小城镇的重复建设,布局无序,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寻求发达地区小城镇协调发展,探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当务之急。本论文旨在探索中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并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发展;城镇化;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 化的进程,也使小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发达地区小城镇政府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小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小城镇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小城镇结构与形态上,因此,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寻求不同的发展模式,政策及各具特色的建设途径。但是,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变的保障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研究的意义,目的为适应发达地区小城镇飞速发展的需要提供系统性的科学思想,特 别是对当前小城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空间的急剧扩展,经济超常规增长、社会进步滞后与社会保障不健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为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小城镇城镇建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创造小城镇和谐的社会氛围。发达地区小城镇通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也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小城镇数量增加和实力迅速增强,已经呈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小城镇建成区与乡村社区边界模糊,使人无法分清“城镇”与“乡村”。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小城镇循序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产出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建设混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外来人口不断迁入,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等等,以往灵活的“自下而上”的村镇经济推动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将会严重制约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也将对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特点、城镇结构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紧迫问题进行研究,从城市规划学和城镇管理的角度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4696819.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41 小城镇建设 Ur r ba a n i z a tion 黄亚平 陈 瞻 谢来荣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探索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从世界发展史上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近年来把推进城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同时,部分专家学者也深刻剖析了当代中国城镇化三大不平衡问题: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与能源保障不平衡。其中,因内地中小城镇普遍存在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异地城镇化”现象而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 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见图1)。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其目标指向应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本区域(一定的行政辖区)内的人口就地城镇化称为本地城镇化,而把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异地城镇化(见图2)。 实际上,从人口城镇化的本意来说,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除部分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域就地转化的人口之外,多数是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异地城镇化。但是,我们这里提出的异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前期,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地区平衡发展被打破,以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为特征的农村推力大于就地城镇化的城镇吸力,产生大量农村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Urbanization 城镇化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