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②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出示小明同学写的数学周记,让学生说一说都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数据图。

提问:冰红茶的总价怎么求?火腿肠的总价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8×3= 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8个0.1

× 3

2. 4 24个0.1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你感觉那种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2.35×3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板书。

6、观察并猜测:黑板上两题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整数,情况都一样?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书,集体交流、纠正。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根据经验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来理解算理。通过课前了解学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会计算,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用数学周记的展现,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个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数的信息,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

《珍珠泉》教案

4.《珍珠泉》教学设计 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王雅平 一、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课文是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如同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三、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准备有关泉水的PPT或文字资料。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设计的,前面学的三篇精读课文,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夏日荷花的美好。家乡的泉水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泉”字。齐读课题,提问:说说你从课题中了解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阅读提示的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课件出示) (1)初读,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2)用“——”画出课文中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之四(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之四(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之四(实用 文本)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设计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从而认识自然现象。 3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学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雨点上那儿去啦? 2、你们瞧:小雨点又沙沙地下起来了!多么欢快的小雨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雨点的世界。 3、现在你就是可爱的小雨点,认真地读读课文,你想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读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开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中世界,创设美的意境,把学生

教师主导,导在何处──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与案例研究

教师主导,导在何处──《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与案例研究 优秀案例《小数乘整数》是基于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先后听两位教师教学《小数乘整数》一课中0.8×3这一计算内容,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点滴思考。 【教学片段1】 教师创设了日常购物的情境。 师:一份“××晚报”0.8元,我买了3份。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呢?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生1:0.8+0.8+0.8=2.4(元)。(教师板书)生2:8×3=24,用去2.4元。(教师板书) 生3:8个0.1×3=8个0.3= 2.4(元)。(教师板书)

生4:8角×3=24角= 2.4元。(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发言的学生分别说自己喜欢上面的后三种方法。)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谁来说一说这些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点? 生1:我觉得有小数乘整数。 生2:我觉得有整数乘整数。 生3:我觉得可以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方法最好。) 师:是的,这里的一位小数乘整数,可以先看作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反思】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

数学”。上述片段的教学,我们看到了教师作用的发挥。首先,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思维成果和思维潜能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其次,在出现多种算法后,教师及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感悟优化的方法,体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内在联系。应该说,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尊重学生个性、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随后和上课教师的交流得知,教师在上课前,对上述班级学生的计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有88%的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整数,而错误率仅在10%左右。因而,类似这样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算法进行探索、反思、修正、选择和确认,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意识,引导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感悟生成。 当时,我隐约感觉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发挥得更充分一些,但是没有细细考虑到底应导在何处。无独有偶,再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相同内容的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②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出示小明同学写的数学周记,让学生说一说都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数据图。 提问:冰红茶的总价怎么求?火腿肠的总价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8 >3=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的3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3、指出:“0.8 >也3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8 个0.1 >3 2. 4 24 个0.1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的3”过程? 比较:你感觉那种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2.35 >3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板书。 6、观察并猜测:黑板上两题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整数,情况都一样?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 >12,2.8 5>3,103 >0.25,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4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四课《珍珠泉》教案

4、珍珠泉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课文重点: 理解珍珠泉的特点 读说结合训练点: 2、3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 第三自然段“开始,〃〃〃〃〃〃一笑消失了。” 教学准备: 珍珠泉以及其他泉水的图片 预习设计; 导语:上面的课文是我们感受到了春天中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那家乡的珍珠泉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读读课文,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1.积累文中下列词语,先读读记记,再正确书写在横线上。 弯弯曲曲、镶嵌、朴素、沉积、饱满、晶亮、绽开、交错、干涸、泼洒 2.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镶嵌: 绽开: 交错: 干涸: 3.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的一眼美丽清泉,写出了珍珠泉的()和()以及()。抒发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读全文,谈谈读后有什么感受?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珍珠泉周边的景物怎样?划出文中描写泉水的语句,并简要归纳出泉水的特点。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泉水是怎样冒出来的?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 (4)再读课文,思考:珍珠泉有哪几个特点? (5)自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珍珠泉? (6)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划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课上与同学们交流。 5.我还搜集了祖国许多著名泉水的资料,比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问促读 1.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 教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

8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 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 一 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 有 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 生 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 的 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乘整数实际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枯燥的传统叫法,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发挥了本班学生的特点,大胆尝试新教法,鼓励学生自学。 ●一: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 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前,我安排学生到各大超市做调查,收集小数,发票等,使学生学习的数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知道数学从生活中来。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始 终在生活中学数学,如:当教学0.8乘3时,我利用书中原始的教学情境提问:如果每千克西瓜8角,那么买3千克西瓜需要多少钱?学生对于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掌握的已经相当不错,所以,学生易于明白,易于发现规律,掌握算法。另外,在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倡导小组学习,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搜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真正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了课堂中来,使数学教学活动成了教会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在解决如何列竖式的问题上,我首先去了解学生列竖式的写法,尽管学生在尝试列竖式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但为学生理解竖式的写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后总结出了算法。这一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速度偏快,应该让学生体会出错误原因,认识到计算时是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的,因此过程中不点小数点,算出积后再点。接下来,让学生观察积的末尾有零的情况,体会到应该先点小数点再化简。最后,让学生总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但他们的数学语言实在贫乏,总结不是很到位。 同时,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会将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积末尾的0没有自觉化简等。 基于此,我觉得课后的练习还是相当有必要!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珍珠泉》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珍珠泉》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 播放《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泉水的图片及视频结合教学。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 课堂记录 教学总结

《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以及雨点给大地上的植物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步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齐读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 师: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到教室来。注意邀请雨点儿要把他的名字读准。 师:雨点儿,你是我的好朋友。请你到我的教室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 师:雨点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出发啦,大家一块儿喊好不好? 生:雨点儿。 师:你看,雨点儿来啦! 3、复习生字词语 雨点儿说:想跟我做朋友吗?先接受我的考验吧! 第一关:你们会认我身上的字吗? 小朋友们想吃苹果吗?跟着雨点儿摘苹果去吧! 小朋友们真棒,可别骄傲,还有第三关呢:帮我去浇花儿好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跟着雨点儿走进课文吧,先听老师读课文。 提出听学要求: 想想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1、放音乐,教师读课文 2、学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㈠、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真热情,瞧,雨点儿又从课文中跳出来了。 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 2.雨点儿多吗?你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理解“数不清” ①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②看图练习说话 师结:这些东西太多了,数不过来,所以读“数不清”这个词时要读重一些。 再读句子(范读、指读) 3、雨点儿是怎么落下来的,句子中用了哪个词? 飘落:飘落是什么意思? 教师示范纸片和书的下落,说明飘落是轻小的东西慢慢地落。 生活中哪有些东西是飘落的?看图练习说话 5、指导读一读一自然段。 6、嗯,读得真好,但在这里雨点儿又要考一考你们了! 我会说:()从()。 ㈡、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师:哎哟,听着你们说得这么精彩,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也在半空中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段。请用直线把他们的对话画出来,再读一读。 1、认识引号,你勾对了吗? 2、“你要到哪里去?”这是谁问的? 3、谁来学着问一问? 小雨点怎么回答的? 谁能读出来?

《小数乘小数》案例分析

《小数乘小数》案例分析 薛玲玲教材简析: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一是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二是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是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主动探索、研究中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练习,整合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计算,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房间、阳台平面图) 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新居。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生: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 生:3.6×2.8。 板书:3.6×2.8 师: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研究的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小数乘整数我们会算了,拿小数乘小数你会算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请两位学生板演: 3.6 3.6 ×2.8 × 2.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 1 0 0 .8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 生:结果不可能是100.8,就是把3.6看成4,把2.8看成3,4×3=12,积最大也不可能超过12. 生:3.6×2.8的积应该在9平方米左右。 师:根据估计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但是,数学不只是猜测,还要有严密的推理和验证。你能说一说3.6×2.8的积为什么是10.08呢? 生:因为3.6中有一位小数,2.8中也有一位小数,那么积应该是两位小数。 师:为什么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就应该是两位小数而不是一位小数呢? 学生一时不知如何来解释。 师:我们在计算3.6×2.8时,可以先把它看成什么?(36×28)也就是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整数来算。 教师板书36×28的计算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成3.6×2.8的思考过程。 板书: 3.6 ×10 3 6 ×2.8 × 2 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朗读课文,思考;为汗么叫“珍珠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点呢? 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 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教 学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多音字的认读要结合字义进行。可以让学 生结合课文 的语境,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长”的意思是 生长。从而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在课文中应分别读shǔ和偏旁儿歌 zhǎng。房 顶平平秃宝盖, 本课要求新认识的穴宝盖,容易与前面学过的宝盖加个烟囱宝盖头, 住进八人穴宝盖。 头、秃宝盖混淆,可以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 第六单元

本课有许多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如“半、问、方、更、长”。教师可以将“半”和“方、长”,“问”和“更”对比范读,帮助学生区分。 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熟字换偏旁。如,“闪”字中的“人”变成“口”,就成了“问”。 (2)联想识记。“绿”和“红”都是表颜色的词,都是绞丝旁。可以从熟字“红”过渡到 “绿”。(3)结合语境。如,联系《比尾巴》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问”的意思。 结合句子:“花红了。”“花更红了。”在对比中体会“更”的意思。(4)对比识记。如,“半”和“彩”的学习,可以出示一张纸和半张纸,帮助学生理解“半”。也可以出示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彩”的意思。可以把生字组成词语让学生练读。 如“云彩、半空、来到、地方、没有、绿草、出去”。2. 写字。书写本课生字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独体字作偏旁时,出现的字形变化。如,书写“有”字时,可以对比“有”和“月”,“月”在作偏旁时,撇变成了竖。书写“从”字时,对比“从”和“人”,“从”左边“人”的捺变成了点。还要重点指导横钩的书写,注意与 横撇、横折的区别。 本课5个字书写要点: 6画,合体字。 问门字框横要平竖要直,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 空间。 6画,合体字。 有横要写得长一些,要写平直;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 5画,独体字。 半 竖写在竖中线上,要直;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 4画,合体字。 从左边比右边稍窄一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 7画,合体字。 你 左窄右宽,左右两边上下平齐。教师示范横钩: 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出锋收笔。 可以把这些字组成词语,让学生写一写,帮助学生巩固。如“一半、半天、半月、从来、你们”。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根据经验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来理解算理。通过课前了解学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会计算,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用数学周记的展现,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个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数的信息,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学生非常活跃,并且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计算是有道理的,有的同学说:0.8元×3就是8角×3,8角×3=24角,就是2.4元;也有同学说:0.8是8个0.1,8个0.1×3=24个0.1,24个0.1就是2.4,所以0.8×3=2.4;还有同学根据意义用加法来说明。通过学生自己寻找理由说明计算的正确性,从课前的无意识的计算到现在的理解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计

算,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接着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到2.35×3,学生通过独立的计算和讨论,对小数乘整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学生是真正课堂的主人。学生理解了计算课不是一味的算,而是需要“悟”。我在注重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的同时,更强调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摒弃“形式化”说理,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反思评价、再次体验的过程,层层深入,理解感悟算理。这样才会使计算课生动有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由于计算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所以学生对计算内容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备感枯燥。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更显重要。在教学时,我就利用课本上的主题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这样,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理解与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例题教学时采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主题图的问题,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的习惯,慢慢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生的课堂表现基本做到了自主解决问题。 三、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在完成例1的情况下,让学生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出示例2, 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

法的理由。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最后进行专项练习,巩固新知。 整一节课能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表述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1)进入主题图后有点匆忙,应让学生充分观察主题图。(2)算理用的时间太多,导致练习太少。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及做出相应的调整。

《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 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 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 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让 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 的喜爱。 预设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题 1、小朋友,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 好吗?歌里说了些什么?(下雨了,种子在说话,欢迎小雨)2、揭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儿》。 二、听记课文

1、你听--(播放课件) 2、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我们再来听听。(播放课文录音) 4、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记住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三、自读全文 1、展示全文,试着读一读 2、给课文标上序号 四、学习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句。 (2)我们来做动作。 (3)教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老师说: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间飘落下来。问: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计有学生说雨点太少,再请学生上讲台画雨点)(4)你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2、第二--四自然段 (1)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2)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3)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

8.《雨点儿》优秀教案

8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万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万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儿,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世界,感受雨点儿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出示多音字“空”“数”,引导学生组词、造句; 3.摘苹果检验字词学习效果; 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有:撇舒展,横折钩注意顿笔。 你:“尔”要占田字格的一半多。 四、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本课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初读课文后,“我”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长。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雨水和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二、品读释疑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出示表格: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 数》教学反思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篇一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在教学中却将它当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除以)多少,积就会乘以(除以)相同的数这样一个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1.5×5,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72×5时,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一些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来引导学生思考,推导出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有将积缩小相应的倍数。 3.突出小数位数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另一个是判断小数的位数,通过用两道练习来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课的结尾还安排了头脑风暴,填写()×()=3.6,让学生

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扩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思考,激励探究。 4.突出口算 教材中并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在实际学习中,口算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地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增加了口算练习,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 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地思考,运用发现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困惑的是,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都很流畅,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情况也良好,但并没有化的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并没有意识去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去解决问题,真正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到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略显疲态,所以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质疑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 篇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

《珍珠泉》教案

《珍珠泉》教案 人教版《珍珠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 14珍珠泉 教案点评: 《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教师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