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屠格涅夫散文诗评论

屠格涅夫散文诗评论

屠格涅夫散文诗评论
屠格涅夫散文诗评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屠格涅夫散文诗评论

篇一: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

门槛

俄罗斯屠格涅夫

我看见一座巨大的建筑正面墙上是一道敞开的狭门,门里——阴森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立着一个姑娘——一个俄罗斯的姑娘。

那望不透的黑暗散发出寒气,随着冰冷的气流,从建筑的深处传出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

——噢,你呀,你想跨过这门槛,你可知道,是什么东西在等待着你?——知道,——姑娘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蔑、监牢、疾病,还有死亡本身?——知道。

——完全的隔绝,孤独?

——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能忍受一切痛苦,一切打击。——不仅来自敌人——而且来自亲人,来自朋友?

——对……即使来自他们。

——好。你准备去牺牲?

——对。

——去做无名的牺牲?你会死掉——而没有人……甚

至没有人知道,他尊崇地纪念着的是谁!……

——我既不需要感激,也不需要怜惜。我不需要声名。

——你准备去犯罪?

姑娘垂下了她的头……

——我也准备去犯罪。

那声音没有立即再重新提问。

——你可知道,——它终于又说话了,——你可能放弃你现在的信仰,你可能认为你是受了骗,是白白毁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我也知道。反正我想要进去。

——进来吧!

——姑娘跨过了门槛——于是一幅重重的帘子在她身

后落下。——傻瓜!——有人从后面咬牙切齿地骂过来。

——圣人!——从某个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

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

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

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

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

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他以写作中多篇和长篇小说为主。

文章点评:

屠格涅夫的创作除了小说、散文、剧本,还有作于晚年的散文诗。在他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象,是那么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愉悦、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

《门槛》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诗。作者以饱满的笔调多侧面地描画了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无私无畏、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女革命家的精神世界,无限深情地讴歌了光明高

大的“俄罗斯姑娘”的形象。全文娴熟地运用着象征手法,“俄罗斯姑娘”、“声音”、“门槛”、“咒骂者”、“回答者”和“一座大厦”分别象征了当时为了革命事业明知有重重的困难、危险,仍然不惜牺牲,以身殉志的女革命家们;革命事业对有志投身于它的人们所提出的考验;革命生涯的起点;市侩与庸人;同情和崇敬革命者的人民群众以及革命者所要追求的崇高而伟大的革命事业。

作品有独幕剧的形式,简约精彩的描写,主体突出、反衬鲜明的画面,整体的象征取向,深重的情理内涵,实在可谓屠格涅夫散文诗之代表。

在赞美激赏勇于献身的革命者的同时,屠格涅夫以深邃的眼光洞悉俄罗斯最底层的最广大人民的生活尤其是思想

的精神的状况。他们因长期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毒害而贫困、愚昧。革命推翻专制罪恶腐朽的农奴制,仅凭少数革命者是难以成功的。屠格涅夫在另一篇散文诗《干粗活的工人和白手人》中,简洁形象有力地道出:革命成功,必须深入群众,教育、发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只有掀起劳动者革命的狂飙巨澜,反动势力才会彻底被消灭;只有劳动者思想上真正地觉悟了,社会革命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否则,即使单打独斗的孤身革命家,目标再明确,品质再高尚,斗争再坚决,竭尽全力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只能收获痛苦与悲壮。艺术地传达出作者对俄罗斯民主革命斗争失败的深切

剖析和艺术总结。

思考练习:

1、从对《门槛》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门槛》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说明。

篇二: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

一、散文赏析概述——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许是一个内涵较空疏、外延极宽泛的模糊概念。就文学体裁分类的传统而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无不特征鲜明、疆域了然。惟独散文包罗万象、融汇大千。似乎不宜归入前三类体裁者,都应划作散文的范围。

散文在表现方式上,自由自在自主,记人叙事、摹景状物、抒情论理皆纵意所如;在题材对象的选择上,无拘无束无穷,笼天地于形内、聚万物于笔端,全然一副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形散神凝——历来被视为散文的本质特征。其所以散者固然是指题材的无穷无尽,更是指格局结构、章法笔意的无拘无束。对此,一代文宗苏轼颇多妙喻: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吾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时事评论的文章

星博教育个性化辅导方案 学生: 教师: 日期: 时段: 课题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 教学目标学会去写时事类文章 重难点透视写文章重在出彩,学会出其不意。 教学内容: 2014年3月1日,一个举国哀悼的日子,一个令人愤慨的日子。在昆明,无辜的人们遭到歹徒丧心病狂的袭击,父母失去了孩子,刚刚上大学的青年永远离开了同学和亲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走了,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3月1日,春城的春天里,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我的窗外,正飘着细细地春雨—— 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我要随着春风悄悄地潜入人们荒芜的心田,抚慰它,呵护它,为世界带来光明,再也没有恐怖和暴力。 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我要化成千万滴雨滴,用春的芬芳气息,用春的诗篇,春的乐章,去平息人们心中的暴戾,让我们心灵的世界变得花团锦簇,让我们的心灵永远盛开着善良的花,让孩子的笑脸永远幸福。

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我要捎上一把肥沃的泥土,轻轻地洒在人们的心田,种下一粒种子,用我的春雨滋润它,开出和平的橄榄枝,让残暴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抹去人们眼中的仇恨,“天同覆,地同载”我们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中华儿女,没有理由我们要自相残杀!没有理由让亲人们哭泣!没有理由让亲人流血! 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我要用爱国的信念浇灌人们的心灵,江河汇成海洋,小家聚成大家。 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滴雨,我要化成人们眼中永不干涸的泪,永远记住这一天。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能够从现实的事例,引发想象,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渴望和平的愿望。文章内容新颖别致,语言生动形象,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好词: 好句: 好段:

说课稿《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

说课稿 《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如:“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而“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就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都说纪伯伦的诗有哲理,寓意深邃,从这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根据单元编排意图和文本特点,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出现的重点词语. (2)了解纪伯伦和其艺术风格.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层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3.德育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同学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诗中语意递进的层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纪伯伦的散文诗语言清丽流畅,富含哲理.教学中要引导同学反复朗读,体会两首诗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领会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自读点拨法:文章属自读篇目,教师为同学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并通过点拨提示,扩展同学的阅读体会,培养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教师以花为话题,讲了花出现的场所与含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板书文题)资料助读,纪伯伦简介.

高中材料作文: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1005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摘一: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冰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 文摘二: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大作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姑娘娜塔莎。 --摘自2017.10香港《大公报》《有一种尊重叫平视》请全面阅读两则文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答案】 学会平视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

纪伯伦经典哲理散文诗:A Tear and A Smile 眼泪与微笑

A Tear and A Smile 眼泪和微笑 by Khalil Gibran 纪伯伦著长风译 I would not exchange the sorrows of my heart For the joys of the multitude. And I would not have the tears that sadness makes To flow from my every part turn into laughter. I would that my life remain a tear and a smile. 我不愿用世俗的欢娱来换取内心的悲戚; 也不愿让我忧伤的眼泪变成浅薄的嬉笑。 我宁愿生活里有眼泪也有微笑。 A tear to purify my heart and give me understanding. Of life's secrets and hidden things. A smile to draw me nigh to the sons of my kind and To be a symbol of my glorification of the gods. 眼泪纯净内心,让我明白 生活的奥秘; 微笑带来良友,是我荣耀 上帝的印记。 A tear to unite me with those of broken heart; A smile to be a sign of my joy in existence. 眼泪使我体会心碎之人的忧伤; 微笑是我快乐生活的模样。 I would rather that I died in yearning and longing than that I live Weary and despairing. 与其在绝望和挣扎中苟活, 不如在希翼和盼望中死亡。 I want the hunger for love and beauty to be in the Depths of my spirit,for I have seen those who are Satisfied the most wretched of people. I have heard the sigh of those in yearning and Longing, and it is sweeter than the sweetest melody. 我渴慕爱情,崇尚完美, 因为邪恶使人肮脏污秽。 我听过充满渴望的轻唱, 它胜过世上最美的乐章。 With evening's coming the flower folds her petals And sleeps, embracing her longing. At morning's approach she opens her lips to meet The sun's kiss.

如何写电影评论文章_

如何写电影评论文章_ 一、电影基础知识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一、电影基础知识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二、电影的本性: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

结构方式。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 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二、电影评论的作用: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

中外著名散文诗欣赏

中外著名散文诗欣赏 基本资料 中外著名散文诗欣赏 作者: 王幅明 出版社: 出版年: 1987 年 03 月第 1 版 页数: 定价: 2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目 录 第 一辑 巴黎的忧郁(选八首)&【法国】波德莱尔 从腐朽和丑恶中寻找美 秋天的哀怨&【法国】马拉美 忧郁哀伤的歌手 闪电·黎明&【法国】兰波 早慧诗人兰波和他的散文诗 冷冰冰的微笑&【法国】列那尔 窥探大自然奥秘的歌手 寄语&【法国】纪德 “重要的是你看,而不是所看到的东西” 自然&【德国】歌德 “他本身就是自然” 颂歌&【德国】海涅 利剑与火焰 门槛&【俄国】屠格涅夫 崇高的纪念碑 村&【俄国】屠格涅夫 游子的思乡曲 作粗活的人和不作粗活的人&【俄国】屠格涅...

时代病态的剖示 麻雀&【俄国】屠格涅夫 爱比死亡的恐惧更强大 爱之路&【俄国】屠格涅夫 爱情,不是金钱 火光&【俄国】柯罗连科 即兴写出的杰作 海燕&【俄国】高尔基 革命的前奏曲 人&【俄国】高尔基 庄严肃穆的赞美诗 树·蜜·蜘蛛&【俄国】普里什文 他的心和大自然息息相通 吉檀迦利(选八首)&【印度】泰戈尔 献给心中神灵的缠绵情歌 新月集(选六首)&【印度】泰戈尔 迷人的儿童天国 园丁集(选四首)&【印度】泰戈尔 讴歌爱情的绝唱 飞鸟集(选三十一首)&【印度】泰戈尔 鸟过留声 军旗手的爱与死之歌&【奥地利】里尔克 感伤缠绵的赞歌 先知(选三首)&【黎巴嫩】纪伯伦 智者的教诲 笑与泪&【黎巴嫩】纪伯伦 金钱有价情无价 浪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执著的恋情 沙与沫(选三十一首)&【黎巴嫩】纪伯伦 闪光的“沙”与“沫” 小品(选八首)&【英国】史密斯 “充满自觉的现代的画像” 生活·生命之曲&【阿富汗】乌尔法特 生活·生命·哲理 第二辑 三弦&沈尹默 弦外之音的魅力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序 …… 有一个名叫Almitra的女子从圣殿里出来,她是一个预言者。 Almustafa以无限的温蔼注视着她,因为她是在他第一天进这城里的时候,最初寻找他相信他的人中之一。 她庆贺他,说: 上帝的先知,至高的探求者,你曾常向远处寻望你的航帆。 现在你的船儿来了,你必须归去。 你对于那回忆的故乡,和你更大愿望的居所的渴念,是这样的深切;我们的爱,不能把你系住,我们的需求也不能把你拘留。 但在你别离以前,我们要请你对我们讲说真理。 我们要把这真理传给我们的孩子,他们也传给他们的孩子,绵绵不绝。 在你的孤独里,你曾守卫我们的白日,在你的清醒里,你曾倾听我们睡梦中的哭泣与欢笑。 现在请把我们的“真我”披露给我们,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关于生和死中间的一切。 他回答说: 阿法利斯的民众呵,除了那现时在你们灵魂里鼓荡的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 论爱 于是爱尔美差说:请给我们谈爱。 他举头望着民众,他们一时沉默了。他用洪亮的声音说: 当爱向你们召唤的时候,跟随着他, 虽然他的路程是艰险而陡峻。 当他的翅翼围卷你们的时候,屈服与他, 虽然那藏在羽膈中间的剑刃也许会伤毁你们。

当他对你说话的时候,信从他, 虽然他的声音会把你们的梦魂击碎,如同北风吹荒了林园。 爱虽给你加冠,他也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 他虽升到你的最高处,抚惜你在日中颤动的枝叶, 他也要降到你的根下,摇动你的根柢的一切关节,使之归土。 如同一捆稻粟,他把你束聚起来。 他舂打你使你赤裸 他筛分你使你脱壳 他磨碾你直至洁白 他揉搓你直至柔韧 然后他送你到他的圣火上去,使你成为上帝圣筵上的圣饼。 这些都是爱要给你们作的事情,使你知道自己心中的秘密,在这知识中你便成了"生命"心中的一屑。 假如在你的疑惧中,只寻求爱的和平与逸乐, 那不如掩盖你的裸露而躲过爱的筛打, 而走入那没有季候的世界,在那里你将欢笑,却不是尽量的笑悦,你将哭泣,却没有流干眼泪。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 不要想你能引导爱的路程,因为若是他觉得你配,他就引导你 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

评价文章写得好的话语

评价文章写得好的话语 评价文章写得好的话语 如何评价学生文章写得好呢,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评价文章有关内容。 评价文章写得好的话语 1.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2.文章的语言很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芬芳的一束。 3.对不起,这一段老师没有读明白,你愿意为老师再解释一下吗?谢谢你。 4.你的字迹工整,书写很优美老师要向你学习。文章选材如果再新颖些,肯定会与书写交相辉映。你认为呢? 5.太棒了!你的文章,再现了东北人的憨直爽朗,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语言流畅至极,通感运用尤为巧妙。你的笔锋具有征服力和感染力。努力,再创辉煌! 6.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愿你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7.行文笔锋犀利,旁征博引,根底深厚。虽然在社会问题的分析上还有些绝对化,但文章依然以一种热辣和率直令人感动不已。再下功夫加强对史书和社会评论进行研读、思考,相信你的文章会日趋成 熟,更加耐读! 8.涉世不深的少年走近复杂的社会,这本身就是一种睿智。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很随意,似乎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原野上漫步。不足是议论略感缺乏棱角。要知道,精粹的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会使你的文章更加深刻。继续练笔,你会更出色! 9.本文文笔优美清新,富有一定的哲理性。文中写“我”在大海边散步,大海不仅给予“我”美的享受,还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可以说是大海给了我畅游的空间,“我”为大海注如入了生命,使大海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本文读后给人以美感,引人深思。 10. 除了上课就是下课,学校生活似乎平淡乏味,但本文却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而且表现得津津有味:紧张的早晨,战斗的中午,疲劳的晚上,每个时段

屠格涅夫诗选

屠格涅夫诗选 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写作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闻名,其实他最初是以诗人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他早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作抒情诗、叙事诗和诗剧,翻译莎士比亚、拜伦和歌德等人的诗歌作品。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当时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具有“非凡的诗的才能”。他曾经有机会见过普希金,非常崇拜他的诗才,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深受他的影响。《散文诗》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秋天一朵小花春天的黄昏在大路上当我和你离别时对话门槛(梦) 秋天 有如悲伤的目光一样,我喜爱秋天。 在多雾的静静的日子里 我时常走进树林,我坐在那儿—— 望若白色的天空 和那暗黑的松林的树尖。 我爱嚼着酸味的叶子, 带着懒散的微笑躺在草地上, 听着啄木鸟的尖锐的叫声 心里尽在想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幻想。 青草全都枯萎啦……在它的上面 浮现着一层寒冷的安静的光亮…… 我整个的心都沉醉于 幸福的和自由的悲伤…… 什么我没有回想起? 什么样的幻想没有来将我寻访? 松林象活人似地弯下腰来, 在沉思地发出喧响…… 于是,突然刮过一阵风, 就象一群大的飞鸟, 在交错和暗黑的树枝中间, 不耐烦地在喧哗叫嚷。 (一八四二年) 戈宝权译 一朵小花 你曾经有一次——在阴暗的小树林里,

在春天的年轻的草丛中央, 找到了一朵平凡的朴素的小花? (那时你孤独的一个人,正生活在遥远的异乡。) 它等待着你——在多露的草丛中, 它孤零零地在开放…… 为了你啊,它保存着自己的纯洁的香味, 那是它的最初的芳香。 于是你摘下了那摇摆着的花茎, 拿在你细心的手上, 带着缓慢的微笑, 把这朵被你毁掉了的小花插在你的纽孔上。 然后你沿着满是灰尘的大路向前走; 四周围--整个的田野都被晒得发烫, 从天空里滚流下来的一股热浪, 而你的那朵小花也早巳枯萎损伤。 它生长在安静的阴影里, 它靠着清晨的雨水滋长, 它被炎热的灰尘所闷死, 它被正午的阳光所烧伤。 这怎么办呢?惋惜也是枉然! 要懂得,它被创造到世上, 只不过是为了紧靠着你的心口, 就只生存那一瞬的时光。 (一八四三年) 注:最后的三行诗,曾被俄国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引作中篇小说《白夜》的题词。 戈宝权译 春天的黄昏 金黄色的乌云 在静息着的大地上飘扬; 寥阔的无声的田野, 在闪耀着露珠的光芒; 小溪在峡谷的阴暗处潺潺滚流—— 春天的雷声在遥远的地方震响, 懒散的和风在白杨的树叶中间 用被束缚住了的翅膀在煽动。

如何写评论性短文

如何写鉴赏性短文 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考查,常常采用写鉴赏性短文的题型。而从答卷上看,此题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且普遍。原因是有不少同学完成时不得要领。那么,该怎样写鉴赏性短文呢? 首先,鉴赏的应是文章的写作艺术,而不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和读后感写作的最大不同。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犯规”,写成读后感,导致“全军覆没”。我们首先问问自己:所给的文章在写作艺术方面有什么显著特征,有哪些特点;然后选择你最欣赏的又易于评析的一个艺术特点,进行评论赏析。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立意、构思、选材、写法、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艺术特色的宏观方面,也可从记叙顺序、描写艺术、文题线索、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方法等写作技巧的微观方面,去入手,去思考,去鉴定,去赏析。 前者如: “小说《捡》构思十分精巧。一是角度选取巧,通过一群女大学生在寝室就话题“捡”谈论这一小窗口,来折射出当今社会不同人生追求的大世界。二是情节发展构架巧,将秋月的回答放在最后,既画龙点睛,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犹奇峰突起,异常亮丽。三是问题设计巧,在人生路上必须捡一件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由物质的追求来蕴涵精神的人生理想,进而反映社会,揭示主旨。因此说,本文构思精巧。” 后者如: 我非常欣赏《捡》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艺术。小说巧妙地

让人物用自己个性的语言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如:凌云说话带有命令色彩,见其性格泼辣;刘流说话低缓不畅,透露其内向羞涩的性格;秋月说话从容严谨,显现其性格庄重,心地善良,品格高洁;尤其是娟娟快人快语,诙谐风趣,使得其性格十分外向、率直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把人物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精彩。这一点,我十分欣赏。” 总之,锁定“艺术”,选取“一点”。 其次,赏析时应立足于艺术形式的表达作用,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形式为内容服务,艺术表现中心。我们宜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采用概括或引用的方式,准确、实在地分析所欣赏的某一写作艺术在文章中的具体表达作用。切忌赏析无“的”放“矢”(不分析表达作用),或者脱离原文实际,乱贴“标签”或架空分析。例如:“《听潮》拟人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精彩,值得称道。文章大量地采用了拟人方法,绘声绘色地把海潮的声音、情态和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如:“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海潮逐渐涨起的动态和神韵,使人如临其境,亲观其潮。如不用如此贴切精彩的拟人,是难以有如此艺术效果的。文中拟人语句,精彩纷呈,令人拍案称奇。” 《听潮》联想想象丰富而精当,美妙而新颖。这不仅表现在作者调动多种感觉来生动地描摹出涨潮前后的缤纷之美,而且就是事物某一特征,作者也能借助美妙、新颖、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多角度、多

贤哲的宗教,世人的天使──纪伯伦散文诗《美之歌》赏析

贤哲的宗教,世人的天使──纪伯伦散文诗《美之歌》赏析 纪伯伦是近代黎巴嫩的一位杰出诗人,也是阿拉伯现代文学和东方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他虽然只活了48个春秋,但他一生著述甚丰,总计有20多部著作问世。也的前期用阿拉伯文写作,后期旅居美国则用英文写作,其中以散文诗的成就最高,出版的散文诗集有14部(包括几部散文诗与小诗的合集)。192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先知》是纪伯伦散文诗的代表作。 “爱与美”曾被认为是纪伯伦散文诗的基本主题,并把纪伯伦看作是“爱与美的诗人”。其实这是不完全的。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对腐败权力的揭露,对宗教偏见的鞭笞,对传统和民族性中的消极面的挞伐,也是非常凌厉而深刻的,“爱与美”只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部分。 关于“美”,在纪伯伦的散文诗中有很多篇,如《先知》中的《美》、《泪与笑》中的《美》和《在美神的宝座前》等。纪伯伦认为,“美是智者哲人登上真理宝座的阶梯”,因为,他对美是他对人生对哲理的深沉思考。他以激越的感情、丰

富的想象、富有启发性的比喻以及新颖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对一个抽象事物的认识,能为人们提供出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新视角,并表达出他对和谐完美理想境界的向往。 《美之歌》选自191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泪与笑》。本集中有一组散文诗总题为《组歌》,如《浪之歌》,《雨之歌》、《幸福之歌》等,共5首,《美之歌》是其中的第4首。1911年,纪伯伦虽然已正式迁居纽约,并宣布“我生命中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结束了赞颂、倾诉和哀恸哭泣”,但是他此时并没有完全由绚丽型转向力量型、由激情型转向哲理型,他还在积极寻找通向心灵和人性完美的道路,他仍然满怀激情地歌颂爱、歌颂美,认为爱与美是世间万物完美的象征,是理智的成果,是人世的好的归宿和结局。因此,他将爱与美当作宗教来崇拜。 在《美之歌》里,诗人把美当成上帝、真理。她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其力量也非常神奇,可以主宰生死存亡,可以令你获得爱情、灵感,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美丽,净化人的心灵,使社会变得崇高起来。同时,她也可以“赛过狂风暴雨”,摧毁一切。诗人在这里不是在演绎哲理命题,而是

读一篇文章后如何写评论

读一篇文章后如何写评论?摘录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5-20 12:53:10 查看( 171 ) / 评论( 6 ) / 评分( 16 / 0 ) 常规的: 首先简述文章内容; 其次谈感想(可以就文章作者的意图,或者自己有什么启发, 或者对某一细节进行评述,或者对人物或事件发表看法), 可赞扬\批评\提出问题,皆可. 能写出好的文章的人必然会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我想首先要给自己“寻找”一个思想附体,通俗的说是一种信仰。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还是五四之后从西方舶来的现代主义,甚至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等等,选择其一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作为自己写作的思想支柱,这样就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比如徐不老就明确表示他的“研究成果”是“官僚是万恶之首”,虽然我对他的这种观点不敢苟同,甚至还“颇不以为然”。 但是,正是在这种思想构建的支配下,不老才写出很多有力量的文章,达到了“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思想追求,就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不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会盲目写作,跟风式地重复他人的观点。特别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年轻的知识分子来说就更为重要了,这不单是写文章的根本,更是培养自己独立的文化人格的思想基础。我想多说几句的是,就是对于评论或杂文创作而言,“揭丑”是其生命所在,有评判才会有发展,因此,大多的杂文都延承了鲁迅的道路,而发扬鲁迅精神并是一味的模仿鲁迅的写作手法,他的杂文写作别人是学不来的。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思想和精神。 作为中国具有独立文化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楷模,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但他更是一个思想家。 就具体创作而言,积累和选材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也无需赘言。针对具体的事件或人物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文章的主线,而怎样从一个点扩大的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这是些评论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从现象说到本质,文章写作要有逻辑,这样才能告诉读者文章想要表达的东西。虽然一些纯评论文章读起来很枯燥,但这样的文章却很有力度,能够看到作者的真工夫。现在的很多评论,无论是纸媒上的还是网络上的,所揭示得问题人们大都能够看出,真正写得很深刻,没有多少,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文字垃圾来重复着已经重复过多遍的观点。 必需明确的一点是,评论,不是作者发泄感情的工具。在很多的评论文章中我们都能发现一个强烈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最初发现这个通病是在我写作的时候。这种文章作者写起来是十分容易的,而且感觉很过瘾,而读者读起来也很过瘾,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把文章推向一个

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浪漫主义要素研究

2008年第4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8, №4 总第22期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22 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浪漫主义要素研究(二) 吴嘉佑 (黄山学院,黄山245041) 提要:《散文诗》是屠格涅夫的收笔之作,是世界文学之林的珍品。虽说它基本上以现实主义方法写就,但其中无不充满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要素。在消解文学批评功利主义的当今,我们应当重读《散文诗》,并研究其中的浪漫主义要素,以消解过去的许多误读。 关键词:屠格涅夫;《散文诗》;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5 升华的爱 祖国对屠格涅夫来说是精神家园,是童年时代的故乡,是俄罗斯的乡村。爱国不是挂在嘴上,而是爱在心中。身处异国他乡晚年的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祖国,思念故乡,直到临终前还不忘请人捎去对故乡那棵伴他成长的老橡树的问候。散文诗《乡村》就是寄情故乡山水草木的最后遗情。然而,评论家В.П.布列宁却对客居异邦的屠格涅夫大加攻击,认为他一身的法国味,“忘记了本国语言”。显然,这已不是评论,全然是人身攻击。或许,屠格涅夫的这首写于1882年6月的《俄罗斯语言》要比那篇《作家与评论家》对这位评论家的回击更加有力,更能表明诗人的爱国情结。全文如下:“在充满疑惑的日子里,在对祖国命运深感忧虑的日子里——对我来说,你是唯一的依靠和支柱,啊,伟大、有力、真实、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如果没有你,看到故乡正在发生的种种事情,怎能不陷入绝望呢?然而,如果说被赋予这种语言的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那是不可置信的!”俄罗斯祖国、俄罗斯民族、俄罗斯语言……俄罗斯的一切尽在诗人的心中。那就让布列宁去诽谤吧!诽谤抵消不了屠格涅夫的祖国之恋,诋毁不了诗人的理想情怀。 爱是屠格涅夫一生的追求,他把爱(包括爱情)升华到美,甚至把它当作一种精神美的外在体现来欣赏。《散文诗》中以爱为主题的诗篇有《爱情》、《爱之路》、《玫瑰》、《留住!》、《岩石》、《谁的过错?》、《麻雀》和《鸽子》等,其中《留住!》、《岩石》和《谁的过错?》是献给诗人所爱过的人。 什么是爱情?屠格涅夫以一首《爱情》回答了这一问题。“爱情是一种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别的我深入你的我中:于是,你被膨胀了,同时也被毁了;你只是现在才开始生活(?)可你的我却被消解了。然而,即便是这种死法也会使一个活生生的人感到愤怒……只有那些不朽的神灵才可死而复生……”照诗人的理解,爱情固然崇高而又神圣,但爱情却又能毁掉一个人,它使自己的我彻底消解,乃至死亡。可生命只有一次,为了爱情而丧失生命是否值得?这里,诗人提出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爱情与生命究竟谁价更高。诗人无意否定爱情,但他从哲学角度辨证地理解爱情实属超凡且又独到。殊不知,他的这一理解源自他多年对爱情的体验:爱情是那样可望不可及,为了爱他把最后一点自我都搭了进去,却至死仍然没能得到爱。失去自我后其结果无非是成为爱情的奴隶。是的,屠格涅夫就是这样理解的,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过:“爱情里没有平等可言,爱情里一方是奴隶,另一方则是统治者”。人非草木,孰能无爱,要想得到爱,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流浪者

流浪者 我是在十字路口遇上这个人的。他只披了一袭斗篷,手里拿着一柄拐杖,满脸痛苦的模样。大家问完好。我便对他说:“到我家来,做我的客人吧。” 他来了。 在门口,妻子和孩子们碰上了我们。他冲他们笑笑。家人都欢迎他的到来。 我们围坐在餐桌边,和这个人在一起,大家都挺高兴,因为他周身都透着一种安详神秘的气氛。 晚饭后,我们又在火边坐下,我问起他浪迹天涯的种种事。 那天晚上,他讲了许多许多的故事,第二天又接着说,尽管他宽厚善良,可是我这里记录的全是他生活中的苦难和辛酸。他这个人很善良,这些故事是他飘泊道上的一路风尘。 所以,三天后他离开我们时,谁也没有感到有个客人走了,相反,恰恰是感到我们中的一个依然留在院子里,还没有进屋呢。 衣衫 一天,美与丑在海边沙滩上相遇了。两人不约而同地说道:“一起去海里洗洗吧。” 他们除下衣衫,在水里游了起来。不一会,丑游回沙滩,穿上美的服饰上路了。 美也出浴上岸了,发现沙滩上不是自己的衣饰。但她觉得光着身子怪不好意思的,只得穿上丑的衣服上路了。 就在这一天,男男女女把这两人弄混了。 然而,还是有人见过美,尽管她换了服装,他们依然认出了她。也有人认识丑,所以衣衫也没能挡住人们的目光。 鹰和云雀 一座高高的山丘上,一只云雀和一头鹰在岩石上见面了。云雀说:“早晨好,先生!”鹰很瞧不起它,淡淡地说道:“早晨好。” 云雀又说道:“我祝你万事如意,先生。” “唉,”鹰说道:“对我们一切都是如意的。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是鸟中之王吗?在我们没有开口前,你不应当张口说话。” “我想,我们都属于同一家族。”云雀说道。 鹰轻蔑地回答道:“谁说过你和我属同一家族?” 云雀说道:“我想提醒你一点:我能和你飞得一般高。我能唱歌,我给这块土地上其他的生物以欢欣和愉快。你既无法让人高兴又不能给人以快乐。” 鹰生气了,他说道:“什么高兴、快乐!你这个放肆的小东西!我嘴一啄,你就一命呜呼。你才跟我的脚一般大小。”

经典评论文章

授人以渔,不妨先授人以鱼 把原始积累比喻为“鱼”,把治学之道比喻为“渔”,“授人以渔”固然正确,但如果他根本不知道鱼的滋味,还会有打鱼的热情吗? 近日读新闻,提到北京市中小学将改革多种学科教材,其中语文等教材内容增加了古诗词、京剧唱段等传统文化内容,以及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包括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文章。这种改革的确反映出在信息技术愈发普及的今天,即使看上去很“现代”的学习以及教育方法都面临不得不寻求变化的局面。 自古以来,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是从幼时“开蒙”便大量读书,由浅入深,哪怕是囫囵吞枣,也要把尽可能多的书本装到肚子里。古时没有公共图书馆,没有方便的资料查询系统,掌握知识的唯一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至于从前人的著作中领会奥妙,靠自身悟性掌握治学要义,则是以后成长过程中的事了。这样做的好处是童年便打下一个基础,用时可以俯拾即来,便于融会贯通。所以韩愈会说:“我之获见,实自童蒙”,你可以理解成童年的记忆对成年后的成就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古代的蒙学已经逐渐为现代教育方式所取代,古人注重背诵和练习的方法变成了看上去更先进更具引导性的启发式教育。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变得越来越有说服力:我不会简单地让你通读和背诵很多书,我更注重教给你学习的方法,让你学会利用材料,驾驭材料,能够举一反三更好。比较古代有些私塾的八股教学,的确是一种进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歪解一下,把原始积累比喻为“鱼”,把治学之道比喻为“渔”,“授人以渔”固然正确,但如果他根本不知道鱼的滋味,还会有打鱼的热情吗?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对一些具备传播性或特征鲜明便于检索的知识能够迅速掌握,对如何快速达成目的更感兴趣。借助信息网络的帮助,一个本科学生也可以快速学习到克雷斯威尔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借用教科书式的框架结构和快速检索到的基本资料搭建起毕业论文的架构。这其实都是按部就班发展而来的——中学时候的学习就是为了上大学的目标,反复地做模拟题也是一种寻找捷径的方式。与此同时,却对原本是必须的基础练习变得不那么在意了。这一切都让学习越来越具有明确的功利性,人生的启蒙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清朝人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写道:“有毕生之酝酿者,有一时之酝酿者。少壮之时兼收并蓄,凡材之堪为吾用者,尽力取之,惟恐或后,惟恐不多,若少缓焉其难免失时之叹。”现在看,适当地拣起古人注重背诵练习的习惯,先积累再求善用,也未尝不是好事。北京市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们更广泛地接触到多种文化形式,固然有扩充学习内容的作用,也是“授人以鱼”,让学生们从很小就感受古典文化的美,间接地达到一个点滴积累的效果。 在我受教育的各个阶段,不止一位老师曾教导说,读的书是你自己的,读得多则受用多。可惜,一是赶上了一段无书可读的特殊年代,二是本人也确实懒散,自觉有些辜负师长的教诲;但是对长期积累和偶尔得之的关系还是始终清楚的。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纪伯伦散文诗选》好句摘抄

《纪伯伦散文诗选》好句摘抄 《纪伯伦散文诗选》好句摘抄 1.溶化了你自己,像溪流般对清夜吟唱着歌曲。清晨醒起,以喜飏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日中静息,默念爱的浓欢;晚潮退时,感谢地回家。 2.这溪流只还有一次的转折,一次林中的潺湲,然后我要到你这里来,无量的涓滴归向无量的海洋。 3.在这城围里,我度过了悠久的痛苦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谁能撇下和痛苦与孤寂,而没有一些惋惜? 4.你对于那回忆的故乡,和你更大愿望的居所的渴念,是这样的深切;我们的爱,不能把你系住,我们的需求,也不能把你拘留。在你的孤独里,你曾守卫我们的白日,在你的清醒里,你曾倾听我们睡梦中的哭泣和欢笑。 5.当他的翅翼围着你们的时候,屈服于他,虽然那藏在羽中间的剑刃也许会伤害你们。 6.他在阳光中发育,在夜的寂静中睡眠,而且不能无梦。你的房屋不做梦么?不梦想离开城市,登山如林么?愿山谷成为你们的街市,绿径成为你们的里巷,是你们在葡萄园中相寻相访的时候,衣袂上带着大地的芬芳。

7.彼此相爱,却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成一个流动的海。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连琴上的那些弦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8.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9.我的薄暮实在可算是我的黎明么?那些放下了耕田的犁耙,停止榨酒的轮儿的人们,我将给他们什么呢?我的心能成为一棵实果累累的树,可以采撷了分给他们么?我的愿望能奔流如泉水,可以倾满他们的杯么?我是一架全能手可以弹奏的琴,或是一管全能者可以吹弄的笛么?我是一个寂静的寻求者,在寂静中,我发现了什么宝藏,可以放心的布施呢?倘若这是我收获的日子,那么,何时何地我曾撒下了种子呢?倘若这确是我举起明灯的时候,那么,灯内燃着的火焰,不是我点燃的。 10.从你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仿佛你的爱者要来穿此衣裳。热情地盖造房屋,仿佛你的爱者要住在其中。温存地播种,喜悦的刈获,仿佛你的爱者要来吃这产物。不在梦中,而在正午极清醒的时候,风对大橡树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对纤小的草叶所说的更甜柔;只有用他的爱心,把风声变成甜柔歌曲的人,是伟大的。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他的小说不仅反应了当时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早期诗作有《巴拉莎》、《地主》,重要的长篇小说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中篇小说有《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罗亭》这一作品以罗亭与娜塔丽娅的爱情为线索,小说中的主人公罗亭出生没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胸怀大志,虽然有着诸多追求,却优柔寡断,一直一事无成。娜塔丽娅是一个大家闺秀,罗亭偶然到她家做客,她对他一见钟情,但她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结婚。于是,美丽勇敢的娜塔丽娅为爱义无反顾,决心要和罗亭私奔。可是,罗亭却感到犹豫和彷徨,最终选择了退缩。他以自己不能她幸福为由拒绝了娜塔丽娅,娜塔丽娅为此伤心不已。 多年以后,娜塔丽娅已嫁为人妇,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而罗亭,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最终,罗亭走上革命的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

罗亭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可以说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才思敏捷,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却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徒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却不能正确运用、付诸实践。一旦付诸实践,便顾虑重重,急流勇退,充分暴露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而小说中的女主角娜塔丽娅是一个纯洁勇敢,坚强执着、为爱不顾一切的贵族少女形象,她的勇气让人钦佩。 《罗亭》主要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探索,体现出当时知识阶层与整个现实之间的冲突。青年们崇尚空谈,不善实际,加上腐败落后的社会未能给有志于社会变革的贵族青年机会,因此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罗亭是他们的一个典型代表。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但在最后,他选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牺牲,这一悲壮的结局又给沙皇残暴统治下的俄国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2019关于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500字

2019关于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500字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2019关于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9关于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一) 诗似琴,韵味幽深,须赏。 诗似茶,余香饶舌,须品。 诗似酒,无色而醇,须醉。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智慧是心思里唱歌的诗。 当面对这样一部伟大的诗集时,除了用虔诚,膜拜的心来拜读外,其他都是亵渎。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咏叹调式的浪漫格调: “我说生命的却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动, 一切的激动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 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 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 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联系为一。” 中国式的重峦叠唱,环环相扣,朗朗上口,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悠扬。品到的是理性思考的严肃和冷峻,“你们工作的时候,完成了大的的深远的梦之一部,它指示你那梦是从何开始。而在你劳力不息的时候,你却爱了生命。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

的秘密。”揭示了生命生生不息的奥秘。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诗人是一位退位的君王,坐在他的宫殿的灰烬里,想用残灰捏出一个形象”,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再现了诗人人生的巨大灾难,留下一片想象空间。品到的是东方诗人延续千年的形象:狂热,孤独。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优美的旋律如孱孱流水般悦耳,如行云般流畅舒适,品到的是诗人历尽人世沧桑后的博大胸怀,“在你的孤独里,你曾守卫我们的白日,在你的清醒里,你曾倾听我们睡梦里的哭泣和欢笑。” 这里也讲述居室,但不再是一栋房子。在诗人的认知中,房子是舒适和舒适的欲望,是摧毁意志的刽子手。他想让人建一间心灵小屋,以晓烟为门户,以夜的静寂和歌曲为窗。与自然相接,向着无穷的宇宙。为灵魂的自由与高飞提供场所。 这里也有教与授,但不是简单的灌输,他告诉我们,老师不是在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忠信和仁慈。就如音乐家能给你唱出美妙韵调,却不能给你聆听韵律的耳朵一样,一个人不能把他理想的翅膀借给别人。学习之路待自己探索。 一百多年前,繁华的纽约街头,一位孤独的东方老人,在红尘中生活,但又超越了浮华,静静思索着人生、世界、自然、自我。达到了他的誓言: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他的巨作在历史的浪潮里激起最绚丽的浪花。 2019关于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二)

纪伯伦的经典语录

纪伯伦的经典语录 1、我如何能平静地离去,而不带丝毫哀伤?不,我无法不带着精神上的伤痛离开这个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我度过了多少个漫长而痛苦的日子,又经历了多少个漫长而孤寂的夜晚,谁能够无牵无挂地摆脱他的痛苦和孤寂?——纪伯伦《先知》 2、你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的地方。——纪伯伦《先知》 3、时间难道不正如爱,不可分割而又无边无际吗?——纪伯伦《先知》 4、你们是道路,也是行路者。?当你们中的一个人跌倒,他是为后面的人失足,使他们小心避开绊脚的石头。噢,他也是为了前面的人失足,因为他们步履虽然轻捷坚定,然而却并没有挪开绊脚石。——纪伯伦《先知》 5、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纪伯伦 6、我们今天最心酸的悲哀,乃是追忆我们昨天的欢乐。——纪伯伦《沙与沫》 7、我愿意同走路的人一同行走。我不愿站住看着队伍走过。——纪伯伦《沙与沫》 8、只有深哀和极乐才能显露你的真实。——纪伯伦 9、

没有人能在需要与奢侈之间画一条界限。——纪伯伦《沙与沫》10、只能和你同乐不能和你共苦的人,丢掉了天堂七个门中的一把钥匙。——纪伯伦11、【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纪伯伦12、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纪伯伦13、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连金钱也是一样,因为它会给人们以教益。钱就好像琴一样,谁不会演奏,它就只会让他听到刺耳的噪音。钱又像爱情一样,谁吝啬不肯把它给人,它会让他死去;慷慨把它给予别人,它会使他新生。——纪伯伦14、如同一片树叶,除非得到全树的默许,不能独自变黄。所以那作恶者,若没有你们大家无形中的怂恿,也不会作恶。——纪伯伦《先知》15、罪恶是需要的别名,或是疾病的一种——纪伯伦16、你们的痛苦乃是包着你们悟性的外壳的破裂。??然而正如果核必定破裂暴露在阳光下,你们也必定经历痛苦。?每天,你们的心灵惊叹于生命的奇迹,你们的痛苦仿佛你们的快乐一样奇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