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

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设防烈度

(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24)鞭梢效应;(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

比;

(29)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30)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其中f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31)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3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3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35)剪压比:剪压比为c 0

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反弯点法和D值法。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

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

四种类型。

1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1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14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15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16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17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18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9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20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21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22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23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甫波)。

24《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25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26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27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28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9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0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31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32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

33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34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35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36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

37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接)节点。

38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温度缝)和(沉降缝)。

39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及(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

40(防止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41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纯框架体系)、(筒体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或(框架剪力墙体系)。

42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

43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高厚比)。

44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有撑)屋盖。三简答题

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概括起来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频度较高、强度较低的多遇地震时,一般不损坏也不需要修理。第二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允许结构部分达到或超过屈服极限,或者结构的部分构件发生裂缝,结构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程度发生在可以修复使用的范围之中。第三水准是建筑物遭受预估的罕遇的强烈地震时,不至于发生结构倒塌或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方法:依据三个地震烈度水准,使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

2.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选址时应当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

当无法比开始应采取有效地抗震措施。在危险地段,不应建造非临时性的建筑物,尤其是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物。

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1)砌体房屋(2)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物: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基础荷载与上述一般民用框架房屋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抗震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4.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

答:(1)土层的地质年代(2)土的组成和密实程度(3)液化土层的埋深(4)地下水位深度(5)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危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整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

5.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及计算步骤。

答:适用条件:(1)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3)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6.什么时候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答:《抗震规范》规定,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

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7.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答:对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逐步积分求解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以下情况:①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②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和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③烈度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④采用隔墙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8.何谓“抗震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

答: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与计算设计的不同:计算设计是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而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该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概念设计需要辅以必要地计算设计。

9.怎样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如何进行节点设计?

答: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

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发生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地约束箍筋

梁抗震设计原则: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

10.框架结构在什么部位应加密箍筋?答:加密柱端。

11.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答:构造柱的作用:可以部分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大大增强房屋的变形能力。墙体开裂后,构造柱与圈梁形成的约束体系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散落,使墙体以滑移等方式大量消耗地震能量,保证房屋不至倒塌。圈梁的作用:与构造柱整浇在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共同约束墙体,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延性,增强房屋的抗倒塌能力。

12.在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如何确定结构底部固定端标高?

答:(1)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基础埋置较浅时,取为基础顶面(2)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0.5M处(3)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4)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半地下室时,取地下室

室内地坪处。

13.抗震规范对建筑物抗震设防规定的一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该设防目标。

目标:

抗震设计时,原则上应满足三水准抗震设防目的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简称“小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能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第三水准:当遭遇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简称“大震”)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时,《抗震规范》采取了二阶段设计方法:(怎样实现设防目标)即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至于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抗震规范》是以抗震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的。

14.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

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概念设计包括内容:

场地、地基、和基础要求。选择有利,避开不利,排除危险。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建筑形体要求简单、规则、对称。

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建筑场地覆盖厚度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取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作为覆盖层厚度。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理解液化地基的概念。

液化的概念: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的松砂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使土颗粒处于悬浮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就称为土的液化。

影响土的液化因素:地质年代、土中黏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程度、土层埋深、地震烈度和震级。

15.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写出按照反应谱理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结构的底部地震作用的公式,并分析影响结构地震作用的主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场地的特性、震中距的远近,对反应谱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例如,场地愈软,震中距逾远,曲线主峰位置愈向右移,曲线主峰也愈扁平。因此,应按场地类别、近震和远震分别绘出反应谱曲线,然后根据统计分析,从大量的反应谱曲线中找出每种场地和近、远震有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用的标准反应谱曲线。

影响结构地震作用的主要因素: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抗震规范》就是以地震影响系数α作为抗震设计依据的,其数值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

16为什么要限制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不规则性的类型有哪些?

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立面和平面不规则常是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

建筑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建筑竖向不规则的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17《抗震规范》对于多层混凝土结构的防震缝最小宽度是如何规定的?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要求。

《抗震规范》规定,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框架结构房屋规定数值的70%,但不宜小于70mm。

(3)抗震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框架结构房屋规定数值的50%,且不宜小于70mm。

(4)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按不利体系考虑,并按低的房屋高度计算缝宽。

(5)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缝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每一侧的抗撞墙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框架和抗撞墙的内力应按考虑和不考虑抗撞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按不利情况取值。防震缝两侧抗撞墙的端柱和框架的边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18如何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影响抗震等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和场地类别

简述框架柱、梁、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及主要构造措施。

框架柱、梁、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1)强柱弱梁: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尽量减免或减少在柱中出现。因为塑性铰在柱中出现,很容易形成几何可变体系而倒塌。

(2)强剪弱弯:对于梁、柱构件而言,要保证构件出现塑性铰,而不过早地发生剪切破坏,这就要求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大于塑性铰的抗弯承载力,为此,要提高构件的抗剪强度,形成“强剪弱弯”。

(3)强节点、强锚固:为了保证延性结构的要求,在梁的塑性铰充分发挥作用前,框架节点、钢筋的锚固不应过早地破坏。

19多层砌体房屋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分配中,如何考虑墙体的剪切刚度和弯曲刚度?

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当墙体的高宽比h/b<1时,则墙体以剪切变形为主,弯曲变形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当1≤h/b≤4时,弯曲变形已占相当比例,应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当h/b>4时,剪切变形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只需计算弯曲变形。但由于h/b>4的墙体的侧移刚度比h/b≤4的墙体小得多,故在分配地震剪力时,可不考虑其分配地震剪力。

多层砌体房屋中,应选择哪些墙段验算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

在验算纵、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时,应选择以下不利墙段进行:(1)承受地震作用较大的墙体(2)

竖向正应力较小的墙段(3)局部截面较小的墙垛

20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震害分析和试验表明,在多层砖房中的适当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并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或者减轻房屋的损坏程度。因此,设置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钢筋混凝土圈梁是增加墙体的连接,提高楼盖、屋盖刚度,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限制墙体裂缝开展,保证房屋整体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构造措施,而且是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充分发挥抗震作用不可缺少的连接构件。

四、计算题

1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m1=60t , m2=50t ,层高如图所示。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g=0.25s 的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αmax =0.16(多遇地震)和αmax=0.90(罕遇地震)。已知结构的主振型和自振周期分别为

??????=??????000.1488.01211X X ??????-=??????000.1710.12221X X =1T 0.358s =

2T 0.156s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i V 。提示:

=1T 0.1s ~g T 时,max αα=;

=1T g T ~5g

T 时, g T T 4.11>且0.35g T <07.0+

;

0.35~0.55g T =s时, 1

0.080.01n T δ=+

解:g 1g 0.358s<5T T T <=,0.90.91max 10.250.16=0.1160.358g T T αα????==? ? ?????

eq 0.85(6050)9.8=916.3kN

G =?+? Ek 1eq 0.116916.3106.29kN F G α==?= 1 1.41.40.250.35s g T T >=?=,0.25s 0.35s g T =<

10.080.070.080.3580.070.10

n T δ=+=?+=

111Ek n i i 609.84(1)106.29(10.10)35.87kN 609.84509.88G H F F G H δ??=-=??-=??+??∑222Ek n i i 509.88(1)106.29(10.10)59.79kN 609.84509.88G H F F G H δ??=-=??-=??+??∑

N Ek n 106.290.1010.63kN F F δ?==?=

22N 59.7910.63=70.42kN V F F =+?=+

112

35.8770.42=106.29kN V F V =+=+

2、某4层砖混结构,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横墙承重,楼梯间突出屋顶,层高3.0m ,其平面图如下,窗洞为1500m×2100m ,门洞为1000m×2100m,窗洞、门洞底标高均在顶层楼面位置,Mu10砖、M5.0混合砂浆,其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0.11N/mm2,试对D 轴墙体(非承重墙)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屋顶间没有考虑

鞭端效应的地震剪力为30KN ,砖砌体容重19KN/m3)。(15分)

解:

安全

因则用内插法:则)()(生的平均压应力:在层高半高处墙自重产轴墙体净横截面面积:轴墙体净横截面面积:考虑鞭端效应,93.44Ac

61.1347.031.3V 93.44KN

75.0/1073.0096.0Ac

096

.011.087.087.00.37

11.0/101041.07

41.07

5.154.33

6.019

36.05.16.054.35.147.03KN

90KN )21

73.061.073.0(21V 97KN .4290KN )21

73.061.061.0(21V 0.73m

0.361.5)-(3.54A D 0.61m 0.241.0)-(3.54Ac C 90KN

303V RE

VE 6RE

VE v N VE N 63

v

00D C 2

D 2

=?=?==??=?=?=?===?==-????-?==?++==?++==?==?==?=γγζζσσf f f f f 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 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建筑材料试题库(综合)

<<建筑材料>> 试题库 qdx 2016年2月 一、选择题 说明:每小题2分,每套试卷10题,共80题;括号内为各题对应教材位置。 1.密度是指材料在( C )单位体积的质量。 A、自然状态 B、绝对体积近似值 C、绝对密实状态 D、松散状态

2.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较小,这种材料的( D )。 A.孔隙率较大 B.保温隔热性较好 C.吸音能力强 D.强度高 3.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求( B )。 A.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B.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C.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D.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4.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B )。 A.吸湿性 B.吸水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5.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 B )提高。 A.耐久性 B.导热系数 C.密度 D.密实度 6.如材料的质量已知,求其表观密度时,测定的体积应为(D)。 A.材料的密实体积 B.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孔隙体积 C.材料的密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 D.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及闭口体积 7.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D )。 A、3.0g B、2.5g C、3.3g D、2.9g 8.将一批混凝土试件,经养护至此28天后分别测得其养护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3Mpa, 干燥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Mpa,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2Mpa,则其软化系数为( B )。 A、0.92 B、0.88 C、0.96 D、0.13 9.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 A )。 A、质量吸水率为25% B、质量吸水率为20% C、体积吸水率为25% D、体积吸水率为20% 10.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固定值的是(A)。(第二章)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 D.导热系数 11.某材料100g,含水5g,放入水中又吸水8g后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材料的吸水率可用( D ) 计算。 A.8/100 B.8/95 C.13/100 D.13/95 12.评定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C )。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13.孔隙率相等的同种材料,其导热系数在( C )时变小。 A.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连通 B.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封闭 C.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封闭 D.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连通 14.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其具有( D )孔隙。 A.大孔 B.内部连通而表面封死 C.封闭小孔 D.开口连通细孔 15.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D )。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 简答题 1.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什么是材料的弹性? 答: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哪些? 答: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 3.什么是材料的吸水性,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 影响材料的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状况,尤其是孔隙状况。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大,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极水率越大。 4.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答:若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亲水的。反之,当润湿角。>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 5.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 6.石灰主要有哪些用途? 答:石灰的用途主要有: ①粉刷墙壁和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②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③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7.什么是过火石灰?什么是欠火石灰?它们各有何危害? 答:当人窑石灰石块度较大,锻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若缎烧温度较低,大块石灰石的中心部位不能完全分解,此时称其为欠火石灰。 过火石灰熟化十分缓慢,其可能在石灰应用之后熟化,其体积膨胀,造成起鼓开裂,影响工程质量。欠火石灰则降低了石灰的质量,也影响了石灰石的产灰量。 8.什么是石灰的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为什么要敷盖一层水? 答: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危害,石灰膏(乳)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作“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9.什么是石灰的熟化?石灰熟化的特点如何? 答:石灰的熟化是指生石灰(CaO)加水之后水化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展开了分析,对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的部位作了详细的概述,并给出了一系列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抗震设计成为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经验,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抗震的性能,以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的破坏。 1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1 从震害中找出结构薄弱部位 某次地震中,多层混凝土框架教学楼的倒塌,使我们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地震现场的调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大致如下:6、7度区,底层柱上下端出现斜裂缝,并且柱头比柱脚更厉害。8、9度区,底层柱上下端保护层混凝土脱落,箍筋拉脱,柱心混凝土被压碎,纵筋压成灯笼状。二层柱端及底层梁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在地震中倒塌的框架结构,估计也是底层柱上下端先出现斜裂缝,最后被折断的,只不过整个过程时间很短。不难判断:框架结构薄弱层在底层,底层柱是薄弱构件,底层柱的上下端是最薄弱的部位。震害同时表明:在底层柱中存在某些比较薄弱的柱,地震作用下,这些柱的柱端首先出现斜裂缝,最先形成塑

性铰,使整个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导致底层柱逐根被击破,引起连续倒塌。 1.2 从结构分析中确定结构薄弱部位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有其特性,与带有剪力墙的其他混凝土结构相比,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变形能力强。对抗震有利的是吸收地震总能量少,不利的是抗侧力能力差。框架唯一的竖向构件——柱的侧向刚度比剪力墙的墙肢小得多,比梁板组成的楼层平面刚度也小很多。地震通过地层土晃动框架楼房,刚度大而且质量集中的各楼层就会前后左右来回移动,产生楼层水平地震剪力,这些力由梁传给柱。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是各楼层按一定的振型和周期往复侧移。柱本身刚度较小,其竖向变形被动地随各楼层。梁属于楼层的一部分,变形较小。框架的水平地震力和侧移变形主要来自梁板,而抗侧力和侧移主要靠柱。在结构分析中,若忽视板对梁刚度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起现浇的梁板。相对于梁来说,柱是薄弱构件。因此,“强柱弱梁”便成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框架结构底层柱托起整栋楼房,除了承受整栋楼全部垂直力外,还要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结构分析显示:底层任何一根柱的轴力、剪力及弯矩都比上层柱大,底层柱比上层柱更容易被破坏。底层柱上下端弯矩最大,成为整个框架结构内力最大的部位,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难理解:为什么地震时,首先出现裂缝的总是底层柱上下端。各楼层抗剪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抗剪承载力最小,验证了底层是抗震薄弱层。底层柱既是框架结构抗震的“中流砥柱”,又是薄弱

建筑材料试题库(综合)

】 <<建筑材料>> 试题库 ` qdx 2016年2月 ! 一、选择题 说明:每小题2分,每套试卷10题,共80题;括号内为各题对应教材位置。 1.密度是指材料在( C )单位体积的质量。

A、自然状态 B、绝对体积近似值 C、绝对密实状态 D、松散状态 2.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较小,这种材料的( D )。 A.孔隙率较大 B.保温隔热性较好 C.吸音能力强 D.强度高 3.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求( B )。 ~ A.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B.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C.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D.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4.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B )。 A.吸湿性 B.吸水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5.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 B )提高。 A.耐久性 B.导热系数 C.密度 D.密实度 6.如材料的质量已知,求其表观密度时,测定的体积应为(D)。 A.材料的密实体积 B.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孔隙体积 \ C.材料的密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 D.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及闭口体积 7.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D )。 A、3.0g B、2.5g C、3.3g D、2.9g 8.将一批混凝土试件,经养护至此28天后分别测得其养护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 度为23Mpa,干燥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Mpa,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2Mpa,则其软化系数为( B )。 A、B、0.88 C、D、 9.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 ( A )。 A、质量吸水率为25% B、质量吸水率为20% C、体积吸水率为25% D、体积吸水率为20% 10.' 11.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固定值的是(A)。(第二章) A.密度B.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D.导热系数

运筹学论文最短路问题

运筹学论文 ——旅游路线最短问题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而如何才能最经济的旅游也成为人民考虑的一项 重要环节,是选择旅游时间最短,旅游花费最少还是旅游路线最短等问题 随之出现,如何决策成为一道难题。然而,如果运用运筹学方法来解决这 一系列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本文以旅游路线最短问题为 列,给出问题的解法,确定最短路线,实现优化问题。 关键词:最短路 0-1规划约束条件 提出问题: 从重庆乘飞机到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昆明五个城市做旅游,每个城市去且仅去一次,再回到重庆,问如何安排旅游线路,使总旅程最短。 各城市之间的航线距离如下表: 重庆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昆明 重庆0 1640 1500 662 2650 649 北京1640 0 1200 1887 1010 2266 杭州1500 1200 0 1230 2091 2089 桂林662 1887 1230 0 2822 859 哈尔滨2650 1010 2091 2822 0 3494 昆明649 2266 2089 859 3494 0 问题分析: 1.这是一个求路线最短的问题,题目给出了两两城市之间的距离,而在最短路线中,这些城市有的两个城市是直接相连接的(即紧接着先 后到达的关系),有些城市之间就可能没有这种关系,所以给出的两 两城市距离中有些在最后的最短路线距离计算中使用到了,有些则 没有用。这是一个0-1规划的问题,也是一个线性规划的问题。 2.由于每个城市去且仅去一次,最终肯定是形成一个圈的结构,这就

导致了这六个城市其中有的两个城市是直接相连的,另外也有两个 城市是不连接的。这就可以考虑设0-1变量,如果两个城市紧接着 去旅游的则为1,否则为0。就如同下图 实线代表两个城市相连为1, 虚线代表没有相连为0 3.因为每个城市只去一次,所以其中任何一个城市的必有且仅有一条进入路线和一条出去的路线。 LINGO解法: 为了方便解题,给上面六个城市进行编号,如下表(因为重庆是起点, 将其标为1) 假设:设变量x11。如果x11=1,则表示城市i与城市j直接相连(即先后紧接到达关系),否则若x11=0,则表示城市i与城市j不相连。 特别说明:xij和xji是同一变量,都表示表示城市i与城市j是否有相连的关系。这里取其中xij (i

建筑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 分) 1.对无机材料的性质均不利的因素为( ) A.材料吸水 B.增加孔隙数量 C.细化晶粒 D.均匀分布各组成 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 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3.烧结空心砖的孔洞率应不小于( ) A.15% B.20% C.35% D.40% 4.粘土砖的质量等级是根据____ 来确定的。() A.外观质量 B.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 C.强度等级和耐久性 D.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5.下列耐热性最高的胶凝材料为( ) A.建筑石膏 B.菱苦土 C.水玻璃 D.石灰 6.下述材料在凝结硬化时体积发生微膨胀的是() A.石灰 B.石膏 C.普通水泥 D.水玻璃 7.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

A、19.8g B、22g C、20g D、20.2g 8.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 。 A、表观密度 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 9?颗粒材料的密度为p表观密度为Q,堆积密度为p Q'则存在下列关系 A. p> p Q> p Q B. p> p 0> p Q, C. p > p> p Q, D> p0> p0 1Q.成型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大的骨料,是为了( ))(A.节省骨料 C.提高和易性B.节省水泥 D.提高密实度 11.能对冻融破坏作用起到缓冲作用的是() A、开口孔隙 B、粗大孔隙 C、毛细孔隙 D、闭口孔隙 12.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13.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时,若采用1QQmm 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A.Q.9QB.Q.95 C.1.QQ D.1.Q5 14.夏季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的外加剂为()。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建筑材料试题库 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 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 和 .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 性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 和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 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 积 .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或 W/C) .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 足。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 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 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 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 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 是。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________,又约等于________空隙率。 2.大理岩是由________(岩石)变质而成,不宜用于_______。 3.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________,适宜掺量为________。 4.普通碳素结构钢随着其屈服强度的增加,其牌号________、塑性________。 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 6.矿渣水泥的安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要求与普通水泥相同。 7.测定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砂和碎石,另外还常掺入适量的_____和______。 9.原用2区砂,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________,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________。 10.由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________,保水性较________。 11.小尺寸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较高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缺陷几率________,环箍效应作用________。砖砌体需用烧结普通砖________块,需用______m3砂浆。 13.有机涂料常有三种类型,即为溶剂性涂料、________和________。 14.密封材料按原材料及其性能分为塑性、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密封膏。 15.缓凝剂具有降低水化热放热速率、增强、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砂的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的大小排列为( ) A.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 B.密度>表观密度>松堆密度 C.松堆密度>表观密度>密度 D.松堆密度>密度>表观密度 2.大理石易受空气中( )的腐蚀而使表面层失去光泽、变色并逐渐破损。 3.为了消除________石灰的危害,应提前洗灰,使灰浆在灰坑中________两周以上。( ) A.过火,碳化 B.欠火,水化 C.过火,陈伏 D.欠火,陈伏 4.外加剂三乙醇胺能提高混凝土的________强度,而对________强度无显着影响。( ) A.抗拉,抗压 B.抗折,抗压 C.早期,后期 D.轴心抗拉,轴心抗压 5.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________,无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和________。( ) A.水化,变形 B.水化,安定性 C.硬化,耐久性 D.硬化,和易性 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强度等级 7.称取500g水泥和水,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今测得试锥下沉深度S=27mm,则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 )%(附P= 8.从开始加水时算起,混凝土的搅拌、和易性测定和试件成型,全部操作必须在( )min内完成。 9.做抗压强度试验时,烧结普通砖的受压面积(理论上)为( ) ×115 ×53 ×115 ×100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B.有唯一最优解 C.有多重最优解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和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 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 .m+n -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 .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 .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 .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 .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 个产地n 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 .有mn 个变量m+n 个约束 B .有m+n 个变量mn 个约束 C .有mn 个变量m+n -1约束 D .有m+n -1个基变量,mn -m -n -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A .)(min 22211+ - + ++=d d p d p Z B .)(min 22211+ - + -+=d d p d p Z C .)(min 22211+ - - -+=d d p d p Z D . ) (min 22211+ - - ++=d d p d p Z 二、判断题(你认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11.若线性规划无最优解则其可行域无界 12.凡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13.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一定是基本最优解 14.可行解集非空时,则在极点上至少有一点达到最优值 15.互为对偶问题,或者同时都有最优解,或者同时都无最优解 16.运输问题效率表中某一行元素分别乘以一个常数,则最优解不变 17.要求不超过目标值的目标函数是 18.求最小值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是各分枝函数值的下界 19.基本解对应的基是可行基 20.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则原问题也有可行解 21.原问题具有无界解,则对偶问题不可行 22.m+n -1个变量构成基变量组的充要条件是它们不包含闭回路 23.目标约束含有偏差变量 24.整数规划的最优解是先求相应的线性规划的最优解然后取整得到 25.匈牙利法是对指派问题求最小值的一种求解方法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有5个产地5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则它的基变量有( )个 27.已知最优基 ,C B =(3,6),则对偶问题的最优解是( ) 28.已知线性规划求极小值,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时,初始表中应满足条件( )

建筑材料试题库有答案版

建筑材料试题库 一. 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 抗冻性降低,导热性降低,强度降低。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耐软水能力好(或强),干缩大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不分先后).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抗冻性降低.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不分先后).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2克,干砂200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或W/C) .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顺纹抗拉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导管及髓线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好。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40mm×40mm×160mm.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橡胶。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 )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 ) 5.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 6.强度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 7.轻骨料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更适宜用于微震区混凝土建筑。…………………… ( √ ) 8.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3天和28天的抗压、抗折强度确定的。…………( × ) 9. 硅酸盐水泥的耐磨性优于粉煤灰水泥。……………………………………………( √ ) 10. 高铝水泥的水化热大,不能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 11.沥青防水卷材是据原纸每平方米的质量(克)来划分标号的。…………… ( √ ) 12.煤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优于石油沥青。…………………………………………… ( × ) 13.木材的木节会降低其抗压和抗拉强度。………………………………………… ( × ) 14.随含水率增大,木材的体积膨胀,强度降低. ……………………………………( ×) 15.低合金钢的塑性和韧性较差。………………………………………………………( × )

打印版道路建筑材料考试题[完整版]

一、填空题:(10分) 1、道路或机场用水泥混凝土,以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以抗压强度考指标。 2、岩石的化学组成中,SiO 2含量小于52% ,称为碱性石料。 3、公路路基土的分类中,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划分,是以扰动土的塑性指数及液 _ 限值为依据的。 4、石油沥青的胶体沥青结构类型可分为三种,即溶胶型、溶-凝胶型和凝胶型,在工程上根据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其胶体结构类型。 三、问答题(46分)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哪几种矿物成分?从强度、水化反应速率、水化热、耐化 学侵蚀性、干缩性方面各有何特点?(6分)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⑴强度:硅酸三钙最高,硅酸二钙早期低,但后期增长率较大。二者为水泥强度主要来源。铝酸三钙强度不高,铁铝酸四钙对抗折强度有利。⑵水化反应速率:铝酸三钙最快,硅酸三钙较快,铁铝酸四钙也较快,硅酸二钙最慢。⑶水化热:排序为:铝酸三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二钙。⑷耐化学侵蚀性:铁铝酸四钙最优,其次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最差。⑸干缩性:铁铝酸四钙和硅酸二钙最小,硅酸三钙居中,铝酸三钙最大。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为什么要加入一定量的石膏,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石膏的化学 反应和生成产物是什么?(5分) 答: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石膏是为了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石膏将与水泥熟料中的铝酸三钙生成三硫型水化铝酸钙或称钙钒石和单硫型水化铝酸钙;与铁铝酸四钙生成三硫型水化铁铝酸钙或称钙钒石和单硫型水化铁铝酸钙。 3、什么是沥青的三大指标,它们如何测定,它们分别表征沥青的哪些特性?( 6 分) 答:沥青的“三大指标”是指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针入度表征沥青的稠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参见教材第10面。 3.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 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 1.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 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 2.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 (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建筑材料题库1-2-10

建筑材料题库1-2-10

问题: [单选]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环境中。 A.干燥 B.干湿交替 C.潮湿 D.水中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一般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与水中。

问题: [单选]下列对于砂浆与水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胶凝材料的不同,建筑砂浆可分为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 B.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因而只能在潮湿环境与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 C.水泥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常用于地下结构或经常受水侵蚀的砌体部位 D.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为通用水泥,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简称 根据所用胶凝材料的不同,建筑砂浆可分为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也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既适用于干燥环境,又适用于潮湿环境与水中工程。水泥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火性好,但其流动性和保水性差,施工相对难,常用于地下结构或经常受水侵蚀的砌体部位。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为通用水泥,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简称,是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以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 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2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上海快3 https://www.doczj.com/doc/f45041889.html,)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起专)

河南工程学院 2017年秋《建筑结构抗震》期末试题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课程:建筑结构抗震 设计(高起专)总时长:180分钟 1. ( 单选题 ) 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本题 2.5分) A、P波 B、S波 C、L波 D、M波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罕遇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本题2.5分) A、2-3% B、20% C、10% D、5%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3. ( 单选题 )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本题2.5分) A、 2 B、10 C、32 D、100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4. ( 单选题 ) 下面哪个不属于影响土的液化的因素?()(本题2.5分) A、土中黏粒含量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 C、土的密实程度 D、地震烈度和震级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5. ( 单选题 ) 抗震设计原则不包括:()(本题2.5分)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强震不倒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6. ( 单选题 ) 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本题2.5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说不清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本题2.5分)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本题2.5分) A、震幅 B、震级 C、频谱 D、持时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9. ( 单选题 )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本题2.5分) A、 B、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10.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本题2.5分)

运筹学最短路概念模型的应用

运筹学最短路概念网络模型的应用 摘要:运筹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应急物流的调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受关注,尤其是在考虑时间、成本、显示路况等前提下解决网络规划模型优化的方法上极其重要。论文重点针对应急物资配送网络应急调度突发情形建立基于图论的最短路概念模型,将其分别抽象为最短路问题的三种具体情形:1.弧上权值的改变(变大或变小)的情形;2.去掉网络中的一条弧的情形;3.在网络中添加一条弧的情形,进而运用具有约束条件的最短路问题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应急物流过程的调度和时间问题,以达到模型优化的目的,为应急物资调用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应急配送,网络最短路,优化模型 1.1应急物资配送路线的选择指标集 在应急物资配送方面所面临的决策即是应急物资配送线路的选择,评价应急物资网络各配送路线的指标集可分为个体表现评价指标集和协同表现评价指标集,前者包括时间效益、 运输成本、线路状况等,后者包括运输总成本、柔性水平等。[1] 1.个体表现评价指标 ①时间效益 运输线路的选择要以保证时间效益为前提,及时为灾害发生地提供应急物资保障。因此,在进行运输线路选择时必须将时间效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 ②运输成本 合理的运输线路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时间,同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合理的运输路径不仅可以减少派出车辆的数目,同时可以节约油耗、减少车辆磨损等,使

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③路况水平 有效的运输线路一般具有较好的路况水平,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和运输效率,能够为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因此,运输线路应依据当前可利用线路的路况水平子以选择。 2.协同表现评价指标 ①运输总成本 某一线路较低的运输成本并不能代表整体运输方案的最优,只有当整体运输成本最低时,才能体现出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节约运输成本。这就要求在运输应急物流协同决策方法体系研究线路选择时要从全局上把握,做到整体最优,将运输总成本降到最低。 ②柔性水平 由十应急物流活动应对的是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的灾害事件,因此外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包括选定的运输线路可能在实际运输过程中会随着灾害规模的扩大而临时改变,这就要求运输线路在整体选择上要有一定的柔性水平,线路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保证应急物资运输路径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可达性。 1.2应急物资配送路线选择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在交通网络中,每个城市可以看作一个节点,而节点之间根据应急物流的需要,设置权重,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的,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的确定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被评价对象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量赋值,从而体现各决策评价指标在总

最新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单选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 单选题 1.木材、玻璃纤雄、矿棉的构造都是( D )。 D.纤维状构造 2.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 D )。 D.木材 3.材料的孔隙状况应属于材料的( A )。 A.物理性质 4.孔隙按其连通性可以分为( A )。 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4.材料的密度应属于材料的( A )。 A.物理性质 5.在材料表观密度的体积构成中包括( B )。 B.闭口孔隙体积 6.材料的密实体积V,自然体积V0堆积体积V1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C )。 C.Vl≥V0≥V 7.密度是指材料在( C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C.绝对密实状态、 8.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A)。 A.密度 9.材料的( D )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D.堆积密度 10.材料的( C )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C.体积密度 11.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 B )都是一定值。 B.密度 12.材料的密度(ρ),表现密度(ρ′)及体积密度(ρо)存在如下关系:(B )。B.ρ≥ρ′≥ρ 13.对于颗粒状外形不规则的坚硬颗粒,如砂或石子,其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测得,故对此类材料一般采用 (B )表示。 B.表观密度 14.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 B )。空隙率 15.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 A )。 A.孔隙率 16.质量为 M 的湿砂,吸水率为W,其中干砂的质量为( A)。 17.增加加气硅砌块的孔隙率,该加气硅砌块的吸水率( A )。 A.增大 18.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5(20)克,烘干到恒重时的质量为20(16)克,则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 A )。 A.25% 19.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C )降低。 C.强度和保温性 20.在100g吸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D )。 D.2.9g 21.在100g 吸水率为4%的湿砂中,折算为干砂的质量为(D)克。 D. 100/(1 + 0.04) 22.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指的是( C )。 C.抗冻性 23.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 C )。 C.热容 24.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 C ) C.不变 25.当润湿角≥90°时,此种材料( C )。 C.水与材料间作用力小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 26.下列概念中,( D )表明材料的耐水性。 D.软化系数 27.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 D ) D. 韧性 28.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A )。 A.石灰、石膏、水玻璃 29.石灰的主要成分为(A)。 B. Ca0 30.生石灰加水之后水化成熟石灰的过程称为( C) C.石灰的熟化 31.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B )。 B.缎烧温度过高、缎烧时间过长 32.石灰浆的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花硬化,其中,对硬化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B.结晶硬化 33.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 C )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