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审批表
- 格式:doc
- 大小:51.10 KB
- 文档页数:5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请销假及考勤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15•【字号】青发改人事〔2022〕621号•【施行日期】202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请销假及考勤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全委工作人员管理,严明组织纪律,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新修订的《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请销假及考勤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8月15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请销假及考勤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管理,严明组织纪律,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省粮食局、委属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请假类别及待遇第三条事假是指因私事或其他个人原因请假。
工作人员应尽量安排在双休日及本人年休假期内处理私人事务。
事假待遇:根据《关于青海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青组字〔2021〕64号)文件规定,工作人员确须占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的,报经单位同意后可以请事假。
(一)事假年度累计不超过10个工作日的,按本人应发工资的100%计发。
(二)事假年度累计超过10个工作日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从第11个工作日起,事假期间日工资按60%计发。
(三)事假年度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从第31个工作日起,事假期间日工资按25%计发,以保障本人应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险费。
(四)单位计发月工资时,应根据工作人员当月事假期内的工作日和实际在岗工作日分段计算,其中事假期内工作日工资按上述规定比例计发,在岗工作日工资按全额计发。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0.11.13•【字号】•【施行日期】2000.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正文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各州地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西宁市委、市政府,省军区,省委各部门,省直各机关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11月13日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促进我省社会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对我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遵循政事分开和推进事业单位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加快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使部分事业单位企业化,部分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化,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切实减轻财政负担;通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管理体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规范完善我省学历浮动工资办法和在青工作每满二十年固定晋升工资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1.12•【字号】青政[2004]91号•【施行日期】2004.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资福利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规范完善我省学历浮动工资办法和在青工作每满二十年固定晋升工资办法的通知青政[2004]91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关于规范完善我省学历浮动工资的办法》和《关于实行在青工作每满二十年固定晋升工资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关于规范完善我省学历浮动工资的办法为吸引和稳定人才,决定进一步规范完善我省学历浮动工资,具体办法如下:一、从200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青政[1984]32号文件规定,享受学历浮动工资满8年固定后,继续在青海工作的,再浮动一档职务(岗位、技术等级、技术职务、等级,下同)工资。
二、2004年9月30日在职并符合青政[1984]32号、青政办[1992)33号和青劳人薪字[1992]344号文件规定,享受了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浮动工资,且浮动期已满8年转为固定的工作人员(含农林第一线从事农林科技工作固定两档浮动工资的人员),根据本通知第一条规定享受再浮动一档工资,其档差按本人现行职务工资第一档与第二档的档差执行。
现正在享受浮动工资的工作人员,待现行浮动工资满8年转为固定后,继续在青海工作的,再浮动一档职务工资。
浮动工资的档差按以上规定办理。
三、经省人事厅复核认定或通过考核取得高级技师、技师资格,并被所在工作单位聘任的工人,未取得学历或专业技术职务的,比照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在本人现行技术职务工资标准基础上浮动一档工资。
四、今后新参加工作人员,仍按原规定在本人现行职务工资标准基础上享受浮动工资。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8.12.05•【字号】青人社厅函〔2018〕613号•【施行日期】2018.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办发〔2018〕24号)精神,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职称制度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现就做好2018 年全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有关政策(一)进一步扩大职称管理服务范围在非公经济组织、民办机构、中央驻青单位、企事业单位临聘人员、援青人员、军队自主择业人员、参加基层服务项目高校毕业生以及外籍、港澳台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入职称评审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身份、档案、人事关系和体制内外等限制,将青海油田公司中专、中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卫生、新闻、档案、农牧、林业工程、翻译等9个系列及青海民族大学附属高中纳入我省职称评审管理范围。
鼓励支持驻军幼儿园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在我省申报评审职称,并享有我省公立幼儿园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同等待遇。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职称制度体系1.我省现有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并按国家规定确定正高级职称名称。
各系列职称评审办事机构主管部门,按照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部分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社厅函〔2018〕344号)有关要求,做好组建评委会、修订评价标准、制定评审实施方案、重新核定岗位等工作,经省人社厅核准后组织开展首次评审工作。
暂不组建正高级评委会的职称系列,可与中央单位、省外已组建相同专业系列的正高级职称评审办事机构联系,经省人社厅同意后,开展委托评审工作。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制度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制度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发[2002]38号)西宁市、海东地区、各自治州委组织部,政府(行署)人事局,省级各单位人事(干部)处:针对当前公务员制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制度管理,加快我省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现就我省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录制度。
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录用主任科员及其以下职位的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要一律实行考试录用,严格遵循“凡进必考”的原则,凡未按规定擅自录用的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予承认。
为强化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录工作,今后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录要实行全省统考,要进一步改革考试办法,完善考试内容。
各州、地、市,省级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的通知要求,及时上报年度人员需求计划,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需求计划统一组织安排考试工作。
省级各部门的录用考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统一组织实施,考试合格人员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分别办理录用手续。
各州、地、市及其以下机关的录用考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确定考试内容,提供试卷,具体考务工作由各州、地、市组织实施,并由各州、地、市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分别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审核批复后,由州、地、市组织人事部门分别办理录用手续。
根据省人事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省级统一招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青人发[2000]130号)精神,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省级统一招考,由省人事厅、省公安厅组织实施并办理录用审批手续,各州、地、市不得自行组织录用考试。
2024年青海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综合知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是()。
A.地下水B.冰川C.泉水D.陆地上的江河湖泊【答案】:B2.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供给与()共同决定的。
A.需求B.消费者C.国际形势D.经济政策【答案】:A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1/ 10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D.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答案】:B4.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在经历了自由放任阶段以后进入了:A.新公共管理阶段B.新自由主义阶段C.福利国家阶段D.新古典主义阶段【答案】:C5.为了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将感染禽流感鸡场的鸡全部集中捕杀深埋,其目的是()。
A.保护易感人群B.提高免疫力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答案】:D6.公文按照行文关系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B.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C.紧急公文、一般公文D.普通公文、涉密公文【答案】:A7.杜甫的思想与诸子百家中的()息息相关,他常常用诗词表现出对朝廷腐败的批评,对处于战乱之中人民的同情。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B8.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A.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2/ 10B.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答案】:B9.“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工程系列(综合类)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0.11.26•【字号】•【施行日期】2020.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工程系列(综合类)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厅函〔2020〕536号),现就开展2020年度全省工程系列(综合类)〔不含交通、自然资源、水利、建设、林业、通信、广播电视(初级、中级、副高级)、计算机(初级、中级、副高级)、快递工程等〕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立足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结合青海实际,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统筹兼顾、保证质量,公平公正、科学评价原则,认真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工程系列(综合类)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
二、申报事项(一)申报范围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含援青专业技术人才)。
工程技术领域企事业单位中在生产一线岗位从事专业技术、技能工作且具有高级工以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
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离退休人员均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二)申报渠道1.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员向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和整理。
2.有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申报人员职称评审材料进行统一审查和推荐;无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由本单位按条件严格把关,负责其申报人员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二十六号——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1.04•【字号】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二十六号•【施行日期】2003.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二十六号《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2年10月28日省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赵乐际二00二年十一月四日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本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适用本办法。
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可以参照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
第三条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应当适应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四条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省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的具体工作,州(地、市)机构编制管理办公室在州(地、市)编制委员会的指导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应当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结合地区人口、面积、财政收支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
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确定全省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补助的事业编制数和各地区事业编制数,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后执行,财政差额补助的事业编制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省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审批表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照 片
籍贯 民族
政治面貌
(时 间)
身份证号
现户籍所在地(应届毕
业生填入学前的)
报考岗位所需专业毕业院校 学习
形式
所学专业 学历 学位 毕业 时间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 学习
形式
所学专业 学历 学位 毕业 时间
原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聘用单位 及岗位 招聘方
式
学
习
工
作
简
历
家庭主要
成员及主
要社会关
系(姓名、
年龄、单
位、职业)
称谓 姓名 年龄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及职务
奖励和处
分情况
奖励
情况
处分
情况
考核政审
结果及 评语
体检情况
事
业
单
位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主管 部门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州 以上 组织
人社
部门
审批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填表说明(此页不用打印,可参照样表填写):
1、打印时请设置为双面单页打印;
2、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原工作单位”一栏填“无”;
3、“聘用单位及岗位”一栏填写个人报考单位及岗位类别(管理或专
技岗位);
4、“招聘方式”一栏请根据实际填写“考试聘用”或“考核聘用”;
5、“学习工作简历”一栏请从高中学习经历起如实填写,时间保持连
贯性;
6、奖励、处分情况没有的填无。
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审批表
姓名 ×××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90.07
照 片
籍贯 西宁大通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时 间)
共青团员
(2003.05)
身份证号 ××××××××××××××××××
现户籍所在地(应届毕
业生填入学前的)
××省××市(州)××县(区)
报考岗位所需专业毕业院校 ××大学××学院 学习
形式
普通全日制
所学专业 ×× 学历 学位 本科 工学学士 毕业 时间 2018.06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 ××大学××学院 学习
形式
普通全日制
所学专业 ×× 学历 学位 本科 工学学士 毕业 时间 2018.06
原工作单位 ××省××公司 (无工作经历的填“无”) 职务(职称) 无
聘用单位 及岗位 ××省××中心 专技岗位 招聘方式 考试聘用/考核
聘用
学
习
工
作
简
历
2011.09-2014.06 ××市××县××中学 高中
2014.09-2018.06 ××大学××学院××系 本科
2018.07 至今 ××省××公司 技术人员
家庭主要
成员及主
要社会关
系(姓名、
年龄、单
位、职业)
称谓 姓名 年龄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及职务
父亲 ××× 50岁 中共党员 ××市××公司副经理
母亲 ××× 50岁 群众 ××中学教师
叔叔 ××× 46岁 民盟成员 ××政协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