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智能仪器复习资料

最新智能仪器复习资料

最新智能仪器复习资料
最新智能仪器复习资料

第一章1、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基本组成框图,以及各部分功能。

1)组成框图:

2)各部分作用:

单片机:是仪表的主体,主要进行数据处理。

程序存储器:对于小型仪表来说,单片机内部的存贮器已经足够,大型的仪表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或者要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其监控程序较大。测量数据较多,这时就需要在单片机外部扩展片外存储器。

A/D转换接口:把被测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入通道进入单片机内部。

键盘:向单片机置入的各种命令。

D/A转换:把单片机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后成为能够完成某种控制功能的模拟电压。

显示器接口:可接显示器、数码管等,实现人机交换功能。

打印机:一般采取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处理结果。

通讯接口:通过GPIB或者RS-232接口总线与其它的仪器仪表甚至计算机作远距离通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自检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自检,就是仪表对其自身各主要部件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测过程,目的是检查各部件的状态是否正常,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自检一般可分为开机自检、周期性自检和键控自检三类。

开机自检是每当接通电源或复位时,仪表即进行一次自检过程。

周期性自检是在仪表的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地插入自检操作;它是完全自动的,通常在仪表工作的间歇期间插入,不干扰正常测量过程(除非是检查到故障),它是不为仪表操作者所察觉的。

键控自检是在仪表的面板上设置一个专门的自检按键,需要时可由操作人员启动仪表进行自检。

3、智能仪器硬件设计对单片机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应考虑的因素:字长、寻址能力、指令功能、执行速度、中断能力以及市场对这种单片机的软硬件支持状况等。

第二章

1、单片机的两种节电方式:空闲和掉电方式。

2、试画出单片机与外部存储器,I/O端口的连接图,并说明为什么外扩存储器时P0口要加接地锁存器,而P2口却不用加接?(图见书24页)

P0口在进行外部扩展时分时复用,在读写片外存储器时,P0口先送出低8位地址信号,该信号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然后P0口又送出8位数据信号。为了使在整个读写片外存储器期间,都存在有效的低8位地址信号,必须在P0口上外接一个地址锁存器,在ALE信号有效期间将低8位地址锁存于锁存器内,再从这个锁存器对外输出低8位地址,P2口在进行外部扩展时只用作高8位地址线,在整个读写期间P2口输出信号维持不变,因此P2口不需外接锁存器。

3、若SP=26H,PC=2346H,标号LABEL所在的地址为3466H,问执行长调用指令LCALL LABEL 后,堆栈指针和堆栈的内容发生什么变化?PC的值等于什么?

SP+1 SP(27H)=49H

SP+1 SP(28H)=23H

PC的值等于3466H

4、CHMOS型单片机的节电运行方式是由什么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的?它有几种节电运行方式?应如何控制?

单片机的节电工作方式由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地址为87H)控制的,提供了两种节电工作方式:空闲和掉电方式。如何控制如下:

PD:掉电方式控制位,置“1”后使器件进入掉电方式。

IDL:空闲方式控制位,置“1”后使器件进入空闲方式。应当指出,若PD和IDL同时置“1”时,则使器件进入掉电工作方式。

5、I2C总线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1)总线只有两根线:串行时钟线和串行数据线

2)每个连到总线上的器件都可由软件以唯一的地址寻址,并建立简单的主/从关系,主器件即可作为发送器,也可作为接收器。

3)它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总线,带有竞争检测和仲裁电路,可使多主机任意同时发送而不破坏总线上的数据。

4)同步时钟允许器件通过总线以不同的波特率进行通信。

5)同步时钟可以作为停止和重新启动串行口发送的握手方式。

6)连接到同一总线的集成电路数只受400pF的最大总线电容的限制。

第三章

1、ADC和DAC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ADC的分辨率和精度是一样的吗?

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精度、量程、线性度误差、转换时间。

分辨率和精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辨率反映转换器所能分辨的被测量最小值;精度是指转换结果相对于实际值的偏差。同样分辨率的A/D转换器其精度可能不同。

2、多于8位的DAC和8位的微处理器接口时为什么要采用双组缓冲器结构?结合图3.3和图3.4分析DAC输出产生“毛刺”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

采用双缓冲器结构的原因是避免产生“毛刺”现象。多于8位的DAC和8位的微处理器接口时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输出低8位数据和高2位数据之间,会产生“毛剌”现象,如图3.3 (b)所示。假设两个锁存器原来的数据为0001111000,现在要求转换的数据为010*******,新数据分两次输出,第一次输出低8位。这时DAC将把新的8位数据与原来数据的高2位一起组成0000001011转换成输出电压,而该电压是不需要的,即所谓“毛刺”。

其消除方法是采用双缓冲器结构,如图3.4。单片机先把低8位数据选通输入锁存器1中,然后将高2位数据选通输入锁存器3中,并同时选通锁存器2,使锁存器2与锁存器3组成10位锁存器向DAC 同时送入10位数据,由DAC 转换成输出电压。

3、试利用图3.6硬件接口编写一个锯齿波程序,已知台阶电压?V=39mV ,要求波形的起始电压为2V ,终止电压为5V 。

程序如下:

MOV DPTR ,#7FFFH

START:MOV A,#66H

LOOP: MOVX @DPTR,A

INC A

INC A

CJNZ A,#0FFH,LOOP

AJMP START

4、试设计ADC0809与单片机80C51的硬件接口,并编写A/D 转换程序。

1)硬件接口图如下:

2)A/D 转换程序:

ORG 0000H ;主程序入口 AJMP MAIN ORG 0013日 ;外中断INT1入口 AJMP BINT1 ;转至ADC0809中断服务子程序 MAIN: ;主程序 MOV R0,#30H ;数据区首地址 MOV R4,#08H ; 8路模拟信号 MOV R2,#00H ;模拟通道0 SETB EA ;开中断 SETB EX1 ;允许外中断l SETB IT1 ;边沿触发 MOV DPTR ,#7FFFH ; ADC0809端口地址 MOV A ,R2

MOVX @DPTR ,A ;启动ADC0809 HERE: SJMP HERE ;等待 BINT1: ;中断服务子程序 MOVX A ,@DPTR ;输入转换结果 MOV @R0,A ;存入内存

INC R0 ;数据区地址加1

INC R2 ;修改模拟输入通道

MOV A ,R2

MOVX @DPTR ,A;启动下一路模拟通道进行转换 DJNZ R4,LOOP ; 8路未完,循环

CLR EX1 ; 8路输入转换完毕,关中断 LOOP : RETI ; 中断返回 5、分析VFC 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一个用VFC 实现的ADC 接口。

VFC 的工作原理: VFC 是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工作的。其原理电路与工作波形详见图3. 38。核

心部分是由Al、Rf、和Cf组成的积分器。开始时,二极管D1截止,D2导通,积分器对输入电压进行负向积分,积分电容Cf的充电电流为Vi/Rf。A2是带滞环的电压比较器。每当比较器的输出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定时器就输出一个脉宽固定为Tj的负脉冲,使二极管D2截止, D1导通。Ij从积分电容Cf上取走一份固定的电荷量IjTj。由于Ij>Vi/Rf,故在定时电路输出负脉冲期间,积分器的输出变成正向积分,直至电路恢复至初始态,以后就周期地重复上述过程。

所谓电荷平衡原理是指在一个周期中,积分电容得到的电荷量与放出电荷量相等,即

因此输出频率可表示为

由式(3-21)可知,在确保定时器脉宽Tj,恒流源Ij和积分电阻Rf具有足够高精度的条件下,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电压有精确的线性关系。

利用VFC组成的A/D转换器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图中,输入模拟电压Vi经VFC变成频率信号,加至控制"与"门。测量未进行时,"与"门关闭。当测量开始时,由CPU 发出启动脉冲,启动定时器工作,产生定时脉冲T,控制"与"门的打开时间。在时间T内, VFC 产生的频率信号由计数器进行计数。

由于

式中,fo为VFC的输出频率;K为比例常数;Vi为输入模拟电压。

计数器在时间T内的计数值为

可见计数值N与输入模拟电压Vi成正比例,这样就把被测模拟电压变换成数字信号了。由式 (3-23)可见,只要改变定时器的时间T,就可改变输出的数字值N(对同样的Vi),从而可改变测量的分辨率。例如,选用频率范围为0~1 MHz的VFC,取定时时间T=l s ,计数器

用 6位半的BCD计数器,则分辨率可高达106。

7、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有几类前置放大器?选择前置放大器的依据是什么?

答:前置放大器一般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集成运放有通用型(如F007、μA741、DG74l)和专用型两类。专用型有低漂移型(如DG725、ADOP-07、ICL7605)、高阻型(如LF356、CA3140、DG3140)、高速型(如LM318、NE530,μA715)、低功耗型(如LM4250 ,μA335)等。使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集成运放。选择的依据是其性能参数: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输入失调电压、电流及温漂、开环差模增益、共模抑制比和最大输出电压幅度等。这些参数均可以从有关手册中查得。

8、采样保持器SH的作用是什么?试分析利用SH提高被测信号频率的原理。(P174)

答: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保持输入信号在ADC转换期间不变。

第四章

1、编码键盘与非编码键盘各有什么特点?

编码键盘能够由硬件自动提供与被按键对应的ASCII码或其他编码。但是它要求采用较多的硬件,价格昂贵。非编码键盘则仅提供行和列的矩阵,其硬件逻辑与按键编码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而要由所用的程序来确定

2、键盘接口需要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什么是按键弹跳?如何解决按键弹跳的问题?试画出硬件反弹跳电路和软件反弹跳流程。

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1)按键识别;2)反弹跳;3)串键保护。

按键弹跳:当按键开关的触点闭合或断开到其稳定,会产生一个短暂的抖动和弹跳。

解决方法:采用硬件方法,也可采用软件延迟的方法。通常,在键数较少时采用硬件方法,当键数较多时(16个以上) ,则经常用软件延时的方法来反弹跳。

硬件反弹跳电路和软件反弹跳流程如下:

3、分别画出共阴极和共阳极的7段LED电路连接图。

4、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LCD是一种被动式显示器,它本身并不发光,只是调节光的亮度。目前常用的LCD 是根据液晶的扭曲-向列效应原理制成的。这是一种电场效应,夹在两块导电玻璃电极之间的液晶经过一定处理后,其内部的分子呈90°的扭曲。这种液晶具有旋光特性。当线性偏振光通过液晶层时,偏振面会旋转90°。当给玻璃电极加上电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的扭曲结构消失,其旋光作用也随之消失,偏振光便可以直接通过。当去掉电场后,液晶分子又恢复其扭曲结构。把这样的液晶放在两个偏振片之间,改变偏振片的相对位置(平行或正交)就可得到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的显示形式。

第五章

1、智能仪表的干扰类型,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仪表内部的?

类型:串模干扰、共模干扰、电源干扰及数字电路的干扰。

进入仪表内部的途径:电磁感应、传输通道和电源线。

3、如何抑制地线系统的干扰?接地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正确接地是仪表系统抑制干扰所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在设计中若能把接地和屏蔽正确地结合,可很好地消除外界干扰的影响。接地设计的基本目的是消除各电路电流流经公共地线时所产生的噪声电压,以及免受电磁场和地电位差的影响,即不使其形成地环路。(2)注意的问题:1)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使用原则。2)屏蔽层与公共端的连接。3)交流地、功率地同信号地不能共用。4)屏蔽地(或机壳地)接法随屏蔽目的不同而异。5)电缆和接插件的屏蔽。

4、什么是程序“跑飞”?有几种措施对付程序“跑飞”?

程序“跑飞”:干扰信号已经通过某种途径作用到了CPU上,CPU就不能按正常状态执行程序,从而引起混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程序“跑飞”。

措施:1)最简单的方法是使CPU复位,让程序从头开始重新运行。2)采用“指令冗余”,就是在一些关键地方人为地插入一些单字节的空操作指令NOP。

5、软件陷阱一般应设在程序的什么地方?

设置地方:1)未使用的中断向量区2)未使用的大片EPROM空间3)表格4)程序区

第九章

1、对一台自能测量仪表的设计考虑因素:1)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原则;2)经济性要求;3)可靠性要求;4)操作和维护的要求;

2、仪器中单片机设计涉及三方面:1)单片机芯片的选择;2)存贮器设计;3)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本地、远地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

3、仪器中其它功能组件的设计:1)测量部分的设计;2)键盘和显示器的设计;3)打印

机及其接口的设计

智能仪器 课程设计

题目要求: 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实现跌倒的检测。在PSoC 3 FirstTouch板上实现。 一、学习PSOC的开发环境creator的使用。首先图示化选定所用的硬件并产生该硬件的API 函数,然后类似keil环境下做C语言程序。 二、https://www.doczj.com/doc/f44852928.html,/data/html/2010-9-14/85764.html理解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跌倒的算法原理。 三、PSoC 3 FirstTouch上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KXSC7-2050,实现跌倒检测算法。 摘要 跌倒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它较低的平面,而当事人无法实时做出反应.跌倒是对健康,乃至生命的严重威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跌倒的监测和及时报警日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跌倒监测报警系统的目标是能够将跌倒(Fall)与日常生活的正常动作(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区分开来,准确地检测跌倒的发生,并智能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求助。从而尽可能地缩短救助时闻,减小跌倒带来的伤害,降低误报率,最终提升被监测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采用了PSoC 3 FirstTouch实验板,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KXSC7-2050搭建了三维加速度监测系统。 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对跌倒和ADL进行定义和模式分类,通过佩戴在腰间的数据记录系统记录各模式下的三维加速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比较;第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SVM或SMA为特征量,以人体状态及姿态为辅助判据的算法,并总结出了具体阈值相关参数。另外,还提出了基于三维加速度数据的步态分析及跌倒预警的设想,并进行了步频分析等初步的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跌倒检测监测三维加速度传感器 跌倒判断方式 对跌倒的自动检测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常见的手段包括: (1)视频分析:需要在每个盗测区域安置设备,不方便且昂贵; (2)声响或振动分析:该方法认为跌倒可通过频率分析与其它活动区分开来,但各种各样的地面材质是一个棘手蛉问题; (3)智能护理系统:跌倒发生后的当然结果就是在其后的一段时期内,被监测者几乎不会有运动,缺点是反应需要的对间较长且易误报警; (4)随身佩戴的装置:它们能够即时检测出跌倒,且如果有智能判断,可自动决定是否发出摄警或求救信号。’ 显然,第四种方案简便、可靠、经济,且易与现有技术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监测效果,难点在予检测的准确性:既不能漏过每一次跌倒,也不能将正常活动误报为跌倒,其中的平衡取舍较难掌握。 早期的跌倒判定手段和方法比较简单,其结果也受较大的限制。如,手杖中的水银开关。该检测方法默认,当跌倒发生时,手杖也躺倒呈水平状态,此时水银开关导通发出报警信号。显然这样的手段太过简单,结果也很粗糙。之后渐渐出现了以加速度信号为监测对象的监测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资料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1.1 设计要求 (3) 1.2 设计过程 (3) 1.2.1 设计总体方案 (3) 1.2.2 器件的选择 (4) 1.2.3 电路设计 (7) 1.2.4 软件设计 (9) 1.3 总结 (1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设计 1.1 设计要求 实现室温测量,并使用液晶屏显示实时温度。 1.2 设计过程 1.2.1 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DS18B20作为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单片机AT89C52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节省硬件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此元件线形性能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8B20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微控制器AT89C52构成的温度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到微控制器。每只DS18B20具有一个独有的不可修改的64位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可访问不同的器件。这样一条总线上可挂接多个DS18B20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网络。 采用液晶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平稳、省电、美观,更容易实现题目要求,对后续的工艺兼容性高,只需将软件作修改即可,可操作性强,也易于读数。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所测得的温度发送到AT89C52单片机上,经过单片机处理,将把温度在显示电路上显示,本系统显示器液晶屏显示实现。检测范围-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智能温度测量仪表方案设计

前言 (2) 第一章智能温度测量仪表方案设计与论证 (3) 功能与要求 (3) 方案的论证与比较 (3) 方案的确定 (5) 1.3.1数据采集通道的理论计算 (5) 1.3.2温度值粗测理论推导 (6) D的理论推导 (6) 1.3.3 根据T1确定差分部分AV 第二章智能温度测量仪表的硬件设计 (7) 系统硬件框图 (7) 系统的输入通道设计 (7) 单片机最小系统 (8) 人机接口电路 (8) 2.5串口电路 (9) 执行电路 (9) 第三章软件设计 (10) 下位机软件的设计 (10) 3.1.1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10) 3.1.2 CH451中断子程序设计 (11) 3.1.3数字滤波函数和ADC0809读函数设计 (12) 3.1.4快速测量温度粗值函数设计 (13) 3.2上位机软件设计 (13) 第四章智能温度测量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5) 硬件调试 (15) 软件调试 (15) 4.3整机调试过程 (16) 第五章设计体会与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温系统,描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PT100测温系统的过程,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

物联网时代下的《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物联网时代下的《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 践 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是高校自动化、电气、测控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集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一门涉及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等多门学科的现代综合课程。通过仪器仪表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电子及微机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还可以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并具有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吹响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军号。该通知明确指出,新工科项目的开展與实施应当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进行,而不是简单地围绕传统工科教育专业融合或专业调整。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设备融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另一扩展方向——物联网。最初的物联网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各种传感器,温度计,交通、流速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 借助新工科建设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我校结合近几年在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5,6],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三方面实施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性的工程实践能力、探索学生创新创造潜能,以适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采用RS 485标准的主从式多机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王**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成绩:

1、设计要求 a) 系统基本结构:1个51系列单片机主机、2个51系列单片机从机(从机1 和从机2)、采用RS 485组成主从式多机系统; b) 系统基本功能:在主机键盘上按“1”键,从机1的LED数码显示器上显示“1”,此后从机1键盘上每按下1个数字键,主机LED数码显示器上能显示对应的数字,当从机1键盘上按下“0”键时,此次通信结束,从机1键盘上再按下任意数字键,主机不显示相应数字;在主机键盘上按“2”,从机2的LED数码显示器上显示“2”,此后从机2键盘上每按下1个数字键,主机LED数码显示器上能显示对应的数字,当从机2键盘上按下“0”键时,此次通信结束,从机2键盘上按下任意数字键后,主机不显示相应数字; c) 选做:从机1和从机2可设计成相关物理量的测量系统,当主机呼叫从机时,从机能把最新的测量值发给主机。 2、方案论证 (1)系统组成:由三个51单片机构成主从通信系统(本组使用的芯片型号是STC89C52,其功能是一致的),每个单片机搭配LED数码管显示器和键盘;通信采用RS-485标准,可使用MAX485芯片作为通信收发器,单片机控制MAX485的使能端进行发送和接受逻辑控制;单主机多从机的通讯系统需要区分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可利用51串口模式中的模式2进行通信,修改主机的SCON.3状态表明主机发送的是否是地址信息,修改某台从机的SM2状态来建立和主机的唯一通信;数据输入使用键盘输入,数据显示可简单的使用数码管显示。

智能仪器设计讲解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智能仪器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BMZ电气081 学号 指导教师周云龙 完成日期2011年6月9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就不足惊奇了。计算器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如何使计算器技术更加的成熟,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设计出更出色的计算器,使其更好的为各个行业服务,成了如今电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平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科学计算器,所谓科学计算器,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简单计算器有较大差别:只能进行正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叫做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是指能兼容正数的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运算,具有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及存储等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计算器的未来是小型化和轻便化,如使用太阳能提供电池的计算器,使用ASIC设计的计算器,如使用纯软件实现的计算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各行各业的需要带动了电子产品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化计算器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希望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人机接口扩展4X4按键;计算器;加减乘除;LCD128X64;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4) 1.2设计目的 (4) 设计任务 (4) 第二章计算器系统简介 (3) 2.1单片机发展现状 (3) 2.2计算器系统现状 (4) 第三章主要器件简介 (4) 3.1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3.2键盘电路的设计 (7) 3.3LCD12864模块介绍 (8) 第四章计算器系统设计 (15) 4.2键盘扫描的程序设计 (15) 4.3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16) 4.4主程序的设计 (17) 4.5系统调试 (17) 结语 (19) 谢辞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 系统PCB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PROTEUS仿真图 (23) 附录3 程序由于采用的是汇编语言太长,可以在软件KEIL中查阅 (23)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8. 试设计智能仪表 实现智能数字显示仪表。要求8位数码管显示(4位显示测量值,4位显示设定值),4输入按钮(功能选择、数码管选择、数字增加、数字减少),可设定上下限报警(蜂鸣器报警)。适配Cu100热电阻,测温范围为0℃~150℃。采用位式(两位、三位,具有滞环)控制、并用晶闸管过零驱动1000W电加热器(电源电压为AC220V)。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0题目 教学说明: 如下设计题目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并在教学中安排时间,以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方式讲授如何理解题目以及如何实现题目,并补充完成题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如下的智能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都是小型智能仪表产品开发方面的题目。涉及智能仪表硬件与软件设计。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智能仪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计智能仪表产品的课程改革目的,特选择一些小型智能仪表产品作为课设题目,满足教学需求。课程题目小,学生容易学,上手快,可以在短时间走完智能仪表设计的全过程,学会产品设计步骤。 1.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设计题目,经过查阅资料,给出正确设计方案,画出详细仪表原理框图(各个功能部分用方框表示,各块之间用实际信号线连接)。 在互连网上收集题目中所用到的器件资料,例如传感器(热偶分度表等)、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显示器件等。 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单片机的显示、AD转换、显示、控制算法等程序。 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基础之上,给出设计方案(选择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按键输入、继电器驱动、电源等,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仪表详细原理图。 要求正确标记元件序号、元件数值、封装名。 (3)设计PCB图 在画PCB前应该购买元件,因为有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尺寸,但也可以不购买元件,只到元件商店测量实际元件尺寸后,画封装图。 (4)熟悉单片机内部资源,学会ADC、SPI接口、定时器、中断、串口、I/O引脚等模块的编程。 (5)采用C语言开发所设计仪表的程序。 按照题目要求,确定仪表需要完成的任务(功能),然后分别编制各任务的程序。程序应该有说明,并有详细注释。 说明:若是不安装实验板或是最小系统板,就只能用Atmel公司的A VR Studio软件或是Keil软件(随意下载)仿真,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设计(考试)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 (1)封面内容: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题 题目号:

电子秤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 子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电子科技大学 设计题目:电子称姓名:

学生姓名 任务与要求 一、任务 使用电阻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实现电子秤。用砝码作称重比对。 二、要求 准确、稳定称重; 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提高称重精度; 实现“去皮”、计价功能; 具备“休眠”与“唤醒”功能,以降低功耗。

电子秤 第一节绪论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运用上,对电子秤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数显仪表。在机械结构方面,因材料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限制,会使力的传递出现误差,而传感器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加上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环节存在的非线性,使得整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在高精度的称重场合,迫切需要电子秤能自动校正系统的非线性。此外,为了保证准确、稳定地显示,要求所采用的ADC具有足够的转换位数,而采用高精度的ADC,自然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并且精度高的智能电子秤设计方案。通过运用很好的集成电路,使测量精度得到了大大提高,由于采用数字滤波技术,使稳态测量的稳定性和动态测量的跟随性都相当好。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AD620N放大电路,ADC模数转换,STM32单片机,OLED 显示屏,矩阵键盘,电子秤。 1.1引言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是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而AD620N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拟量转数字量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OLED

智能仪器学习心得

《智能仪器》学习心得首先,非常荣幸《智能仪器》这门课程由我们的周老师授课。现在我将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所获得的知识介绍如下。 随着微型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在测试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仪器表在测量原理、准确度、灵敏度、可靠性、多种功能及自动化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完全突破传统概念的新一代仪器——智能仪器。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动下,智能仪器必将有更大的进展。测试仪器的智能化已是现代仪器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学习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新技术和设计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教材的特点对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相当关键的,所以我了解到本教材的特点是:1、结构合理,章节安排、重点与难点分布符合教学要求,内容系统、新颖、翔实,可教性和可实践性强;2、紧密结合科研实践,融入了DSP、FPGA/CPLD、∑-△型24位A/D、USB 接口、触摸屏、条图显示、非线性决策滤波算法、智能传感器、网络仪器等当今智能仪器的先进技术;3、较强了软件设计方法、课测试性实践、可靠性设计;4、有利于授课教师灵活选材,可以选取不同章节,构成深度和学时有区别的课程;5、通过附录介绍了实验设备和实验项目,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方案。 下面我就我们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概况。 本书第一章概述,简要介绍了仪器仪表的分类、重要性及智能仪器的发展概况,重点论述了智能仪器的概念、智能化层次、基本结构

与特点,综述了推动智能仪器的发展的七方面主要介绍和智能仪器微型化技术。 第二章数据采集技术,介绍了集中式和分布式采集系统结构、模拟信号调理,重点论述了普通型和∑-△型A/D转换器原理、接口技术,通过实例深入讨论了采集系统设计、误差分析等问题。智能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简称DAS,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量化转换成数字量后,以便有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装置。传统的A/D转换技术在实现极高精度的A/D转换时,在性能、代价等方面搜到了极限性的挑战,而且由于难以与数字电路系统实现单片集成,因而不适应VL-SI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型A/D转换器以其分辨率高、线性度好、成本低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既有模拟又有数字的混合信号处理场合更是如此。过采样∑-△型A/D转换器由于采用了过采样技术和∑-△调制技术,增加了系统总数字的电路的比例,减少了模拟电路的比例,并且易于与数字系统实现单片集成,因而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高精度的A/D转换器,适应了VLSI技术发展的要求。过采样技术使得量化噪音功率平均分配到更宽的频带范围中,从而减低了基带内的量化噪声功率。∑-△型A/D转换器一很低的采样分辨率和很高的才艺速率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过使用过采样、噪声整形和数字滤波等方法增加有效分辨率,然后对A/D转换器输出进行采样抽取处理以降低有效采样速率。 第三章人机对话与数据通信,既介绍键盘、LCD显示、RS-232C

智能测量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智能测量仪表 题目:智能测量仪表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2013年3月23日

智能测量仪表 本次课程设计中智能温度测量仪表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为LM35DZ。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成线性比例关系,无需外部校准,在0℃~100℃温度范围内精度为0.4℃~±0.75℃。,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对应,使用极为方便。灵敏度为10.0mV/℃,重复性好,输出阻抗低,电路接口简单和方便,可单电源和正负电源工作。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单片机原理、电子线路设计、传感器技术与原理、过程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总线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系统的总结,并能有效的使用到项目研发中来,做到学以致用。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使用所学编程语言(C或者汇编)完成单片机方面的程序编写、使用VB或VC语言完成PC机人机界面设计(也可以用C+API实现)、按照课程设计规范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要求 (3) 2.系统硬件设计 (3) 2.1 STC12C5A60S2单片机A/D转换简介 (3) 2.2 LM35DZ简介 (7) 2.3 硬件原理图设计 (7) 3.系统软件设计 (10) 3.1 设计任务 (10) 3.2 程序代码 (10) 3.3 系统软件设计调试 (17) 4.系统上位机设计 (18) 4.1 设计任务 (18) 4.2 程序代码 (18) 4.3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调试 (21) 5.系统调试与改善 (22) 5.1 系统调试 (22) 5.2 系统改善 (22) 6.系统设计时常见问题举例与解决办法 (24) 7.总结 (25)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丹丹 提交日期:2012年5月18日

目录 一、前言 (3) 二、系统组成 (3) 1、设计思路 (4) 2、基本要求 (4) 3、课程设计目的 (4) 三、硬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 1、温度传感器功能模块 (5) 2、AT89C51单片机 (7) 3、8550PNP三极管 (10) 4、晶振电路 (10) 5、复位电路 (11) 6、键盘电路 (12) 7、显示电路 (13) 四、整体仿真调试与实物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整体电路图 (15) 六、心得体会 (16) 七、参考文献 (17) 八、附录(源程序) (17)

智能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一、前言 温度是一种基本的环境参数,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本文所介绍的智能温度测量系统是基于DS18B20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在89C51单片机的控制下,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的装置。该系统测量范围宽、测量精确度高,该系统可广泛适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温度测量。 二、系统组成 智能温度测量系统主要由数字温度计、单片机控制电路、数字式温度显示电路、风扇降温电路、键盘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六部分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图1智能温度测量系统原理框图

智能仪器大作业

课程名称: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姓名: 学号: 班级: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课程考核(大作业)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书赵茂泰《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程德福《智能仪器》(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章概述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智能仪器分类、基本结构及特点、智能仪器设计的要点 考试题(10分) 1 智能仪器设计时采用CPLD/FPGA有哪些优点? 第2章数据采集技术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模拟信号调理、A/D转换技术、高速数据采集与传输、D/A转换技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考试题(30分) 1 设计一个MCS-51单片机控制的程控增益放大器的接口电路。已知输入信号小于10mv,要求当输入信号小于1mv时,增益为1000,而输入信号每增加1mv时,其增益自动减少一倍,直到100mv为止。(15分) 评分标准:正确设计硬件电路图(5分);正确编写控制程序(5分);完成仿真调试,实现基本功能(5分); 2 运用双口RAM或FIFO存储器对教材中图2-22所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改造,画出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简述其工作过程。(15分) 评分标准:正确设计硬件电路图(10分);正确描述工作过程(5分); 第3章人机接口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键盘;LED、LCD、触摸屏 考试题(30分) 1 设计8031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模块LCM-512-01A的接口电路,画出接口电路图并编写上下滚动显示XXGCXY(6个大写英文字母)的控制程序(包含程序流程图)。

评分标准:正确设计硬件电路图(10分);正确画出程序流程图(5分);正确编写控制程序(5分);完成仿真调试(10分) 第4章数据通信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RS232C、RS485串行总线,USB通用串行总线,PTR2000无线数据传输 考试题(30分) 1 设计PC机与MCS-51单片机的RS232C数据通信接口电路(单片机端含8位LED 显示),编写从PC机键盘输入数字,在单片机的6位LED上左右滚动显示的通信与显示程序。 评分标准:正确设计硬件电路图(5分);正确画出程序流程图(5分);正确编写单片机通信程序(5分);在开发系统上运行,实现基本功能(10分);制作实物,实现基本功能,效果良好(5分)。 第1章概述 考试题(10分) 1 智能仪器设计时采用CPLD/FPGA有哪些优点? 答:FPGA/CPLD芯片都就是特殊的ASIC芯片,她们除了ASIC的特点之外,还有以下优点:(1)随着VLSI工艺的不断提高,FPGA/CPLD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所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强可以实现系统集成;(2)FPGA/CPLD的资金投入小,研制开发费用低;(3)FPGA/CPLD可反复的编程、擦除、使用或者在外围电路不动的情况下用不同的EPROM就可实现不同的功能;(4)FPGA/CPLD芯片电路的实际周期短;(5)FPGA/CPLD软件易学易用,可以使设计人员更能集中精力进行电路设计。FPGA/CPLD适合于正向设计,对知识产权保护有利。 第2章数据采集技术 考试题(30分) 1、设计一个MCS-51单片机控制的程控增益放大器的接口电路。已知输入信号小于10mv,要求当输入信号小于1mv时,增益为1000,而输入信号每增加1mv时,其增益自动减少一倍,直到100mv为止。(15分) 评分标准:正确设计硬件电路图(5分);正确编写控制程序(5分);完成仿真调试,实现基本功能(5分); 1.设计原理及简介 程控放大器利用选通开关,控制放大器的反馈电阻阻值,实现改变放大倍数的原理工作。这里采用两片8选1模拟开关器件CD4051作为放大器反馈电阻选择开关,通过两两电阻并联得到32种放大倍数。下面有程序将电阻组合一一列出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

仪器仪表管理 1.题目要求 Ⅰ.【要求】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新的仪器仪表信息的录入; (2)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3)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如仪器仪表名字、仪器仪表编等)的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 (5)对查询结果的输出。 【提示】 数据结构采用结构体。仪器仪表信息包括仪器仪表名、仪器仪表编号、购买时间、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状态信息(0代表可借出,1代表已借出,2代表正在维修)等。 Ⅱ.需求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把仪器仪表信息的的数据存储在文件里,所以需要提供文件的输入输出等操作;在程序中要提供修改,删除,查找等操作;另外还应该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2.功能实现设计 2.1总体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图 2.2详细设计 1.主函数

主函数一般设计得比较简洁,只提供输入输出和功能处理的函数调用。其各功能模块用菜单方式选择。本题将main()函数体内的界面选择部分语句单独抽取出来作为一独立函数,目的在于系统执行完每部分功能模块后能够方便返回到系统界面。 【程序】 main() {menu(); } 菜单部分设计如下: 【流程图】 N 【程序】 main() { menu(); } void menu() { int w,n; do { system("cls"); printf("\t\t WELCOME TO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n\n\n"); printf("\n\n\t\t====================******====================\ n\n\n"); printf("\t\t\t1:Add message of new equipmen\n\n"); printf("\t\t\t2:Load the message of all equipment\n\n"); printf("\t\t\t3:Correct the message of equipment\n\n"); printf("\t\t\t4:Ddlete the message of broken equipment\n\n"); printf("\t\t\t5:Search the message of equipment\n\n"); printf("\t\t\t6:Search of all the equipment\n\n"); printf("\t\t\t7:Exit\n");

智能仪表课程设计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0705 学号:07001193 姓名:孙少秋

摘要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家用电器、节能装置、军事装置、机器人、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使产品小型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化,既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Abstart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with the ultra-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rth, and because of its small size, strong function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it is widely used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household appliances, energy-saving devices, military devices, robots, industrial control and many other areas to make product miniaturizatio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both to improve the product's features and quality, but also reduce the cost and simplify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CU to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applications.

仪器仪表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温度测控电路

仪器仪表电路课程设计总结 温度测控电路 摘要:温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某一系统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能自动的控制、调节该系统的温度。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电路系统。 本设计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LM35温度传感器,LM35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 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测试电路是通过电压比较放大电路来实现温度都的检测,控制电路是通过两个电压比较电路来实现对两个继电器的控制。温度传感器检查温度并将输出给转换和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分别送给两路已设定好阈值的比较电路,当室温大于等于报警值时,警报灯亮。利用温度传感器把系统的温度通过A\D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其显示出来。同时电压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与输入电压比较决定输出是高电平或是低电平,进而控制下一个电路单元的工作状态。报警电路中,当温达到允许最高温度,此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实现报警。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控制;报警;LM35;AD转换 一、设计要求: ⑴被测温度和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 ⑵在保证测量温度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

⑶控制温度连续可调; ⑷温度超过额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二、系统总体方案 2.1 对温度进行测量与显示 将温度的转换成电量,然后采用电子电路实现题目要求。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放大、滤波后送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然后进行译码显示。 2.2温度显示部分 ,报警温度采用转换开关控制,可分别显示系统温度、控制温度对应值V REF 对应值V 。 max 2.3 报警部分 设定被控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值V max,当系统实际温度达到此对应值V max时,发生报警信号。 三、各部分功能模块设计 3.1温度传感器LM35 LM35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LM35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个热电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

测控系统课程设计指导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检测与控制实验中心万文略、彭小峰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杨泽林、杨继森、庄秋慧 课程设计目的 测控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完智能仪器理论和实验课后安排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2周的时间内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仪器设计的一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功能较为完整的仪器。并写出设计研究报告。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上获得智能仪器设计的经验,掌握仪器设计的步骤、过程和方法。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智能仪器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N结传感器的温度测量仪设计 智能仪器的组成一般包括: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CPU及外围电路、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键盘、显示)、数据记录、转储(保存、打印)等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CPU及其外围电路,AD转换电路,键盘和显示电路。本文对其中关键部分做简单介绍,以使学生能更容易地进行课程设计。 1.半导体二极管的温度特性 选择1N4007整流二极管,其正向偏置工作时PN结上的结电压满足 (式1-1) α,γ是由PN结参数决定的常数 Ugo:硅半导体在OK温度时禁带宽度与电子电荷q的比值。 由式1-1可以看出,PN结具有负的温度系数特性。 据文献记载,当温度变化一度时,结电压变化2mv左右。由式1-1可知,温度变化曲线为指数型非线性变化。其正向偏置电流应保持恒定。 2.放大电路设计 (1)选择放大器 PN结的结电压变化是一个微弱信号,结电压在温度每变化1度时大约变化2mv左右,所以需要进行放大后才能被后续电路处理。选择合适的集成运放来设计放大电路,选择运放时应考虑运放的温度系数,共模抑制比,输入失调电压,带宽等。 可供选择的运算放大器有OP07、LM324等。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重点题目

1、智能仪器的发展趋势 (1)微型化(2)多功能化(3)人工智能化(4)网络化 2、智能仪器的分类、组成和特点 (1)从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智能仪器系统分为微机内嵌和微机扩展两大类。(2)智能仪器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通道、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 (3)智能仪器的特点○1操作自动化○2具有自测功能○3具有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4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功能○5具有可程控操作能力 2.1常见的A/D转换器有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答:类型(1)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2)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3)双积分型A/D转换器(4)£-△调制型A/D转换器 特点:○1转换速度快,随着转换位数的增加,所需的硬件个数多○2精度、速度、和价格均适中,抗干扰能力差○3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低廉,转换速度较慢○4具有积分式与逐次式的双重优点,以很低的采样分辨率和很高的采样频率将模拟信号数字化 2.4模拟量输出通道有哪几种基本机构?试说明其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1)单通道结构:只有一路信号输入,常用于频率较高的模拟信号的A/D 转换。 (2)多通道结构:○1多通道并行结构:常用于模拟信号频率很高且各路必须同步采样的高转换速率系统,速度快、成本高、体积功耗大○2多通道共享结构:适合对转换要求不高的系统。通道速度慢,元件开销少 2.7 在设计智能仪器时,选择模拟多路开关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通道数量(2)泄漏电流(3)导通电阻(4)开关速度 4.1为什么要消除键盘抖动?消除键盘抖动的方法?实现的原理是什么? 答:因为抖动可能导致计算机将一次按键操作误判多次操作。 方法一:硬件去抖动,利用RS触发器的互锁功能去抖动,可以得到理想的按键输出波形。 方法二:软件延时去抖动,通过CPU首次检测到按键按下或松开信息时,延时一段时间,从而躲过抖动期,等待按键稳定后,CPU再次检测,确定按键的状态。 4.4试说明非编码键盘扫描的原理。 答:扫描法(1)判断键盘上有无键闭合(2)消除键抖动影响,软件延时10~20ms,去抖动(3)若有键闭合,则确定闭合键的键值(4)为了保证键每闭合一次,CPU仅做一次处理。 线反转法:(1)P1.7-P1.4作为输出线,P1.3-P1.0作为输入线,并使P1口输出0FH。(2)P1.7-P1.4作为输入线,P1.3-P1.0作为输出线 4.10触摸屏的种类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1)电阻式触摸屏,经济型好,供电要求简单,非常容易产业化而且适用的领域多种多样。(2)红外线触摸屏,价格便宜、安装容易,能较好地感应轻微触摸与快速触摸(3)电容式触摸屏,透光率和清晰度高,不但能保护导体和感应器,还能防止环境因素给触摸屏造成的影响。(4)表面声波触摸屏,对原显示器的清晰度影响小,经久耐用。 4.11简述LED显示器动态显示方式的原理及优点? 答:LED驱动用8位的I/O端口驱动,LED共阳极或共阴极由相应的I/O端口控制,轮流选通,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和发光二极管的余晖效应,人眼仍感觉所有的器件都在同时显示,获得稳定的视觉效果。优点是占用I/O端口少。4.12简述红外线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仪器仪表电路课设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概论 (2) 1.2课设任务 (2) 第二章方案论证及选择 (3)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6) 3.1放大电路设计 (6) 3.2相敏检波电路设计 (6) 3.3低通滤波器设计 (7) 3.4直流放大器设计 (8) 第四章电路仿真(部分) (9) 5.1开关式相敏检波电路仿真 (9) 5.2低通滤波器仿真 (9) 5.3总电路功能结果仿真 (10) 第五章元器件清单 (11) 第六章小结 (13)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1.1概论 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日晷这一原始的时钟,对空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点线面的认识。现代社会对测控的要求当然不会停留在这些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自从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渗透到测控和仪器仪表技术领域,便使该领域的面貌不断更新。相继出现的智能仪器、总线仪器和虚拟仪器等微机化仪器,都无一例外地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优势,从而既增加了测量功能,又提高了技术性能。由于信号被采集变换成数字形式后,更多的分析和处理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故很自然使人们不再去关注仪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近年来,新型微处理器的速度不断提高,采用流水线、RISC结构和cachE等先进技术,又极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数值处理能力和速度。在数据采集方面,数据采集卡、仪器放大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也有效地加快了数据采集的速率和效率。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已是当今仪器与测控技术发展的主潮流。对微机化仪器作一具体分析后,不难见,配以相应软件和硬件的计算机将能够完成许多仪器、仪表的功能,实质上相当于一台多功能的通用测量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力、自动控制、信号处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它的涉及面广,小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大到火箭卫星的发射及监控。由于对自动控制及精度的严格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 1.2课设任务 测控系统由传感器、电路和执行机构组成。电路时测控系统中最为灵活的部分。可以通过改变电路,达到获得不同信号的目的。此次课设任务就是着重于此。具体任务为:某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当所测位移在0 —±20mm范围时(铁芯由中间平衡位置往上为正,往下为负),其输出的信号为正弦信号0—40mVP-P,要求将信号处理为与位移对应的0--±2V直流信号。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0题目 教学说明: 如下设计题目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并在教学中安排时间,以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方式讲授如何理解题目以及如何实现题目,并补充完成题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如下的智能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都是小型智能仪表产品开发方面的题目。涉及智能仪表硬件与软件设计。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智能仪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计智能仪表产品的课程改革目的,特选择一些小型智能仪表产品作为课设题目,满足教学需求。课程题目小,学生容易学,上手快,可以在短时间走完智能仪表设计的全过程,学会产品设计步骤。 1.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设计题目,经过查阅资料,给出正确设计方案,画出详细仪表原理框图(各个功能部分用方框表示,各块之间用实际信号线连接)。 在互连网上收集题目中所用到的器件资料,例如传感器(热偶分度表等)、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显示器件等。 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单片机的显示、AD转换、显示、控制算法等程序。 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基础之上,给出设计方案(选择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按键输入、继电器驱动、电源等,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仪表详细原理图。 要求正确标记元件序号、元件数值、封装名。 (3)设计PCB图 在画PCB前应该购买元件,因为有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尺寸,但也可以不购买元件,只到元件商店测量实际元件尺寸后,画封装图。 (4)熟悉单片机内部资源,学会ADC、SPI接口、定时器、中断、串口、I/O引脚等模块的编程。 (5)采用C语言开发所设计仪表的程序。 按照题目要求,确定仪表需要完成的任务(功能),然后分别编制各任务的程序。程序应该有说明,并有详细注释。 说明:若是不安装实验板或是最小系统板,就只能用Atmel公司的A VR Studio软件或是Keil软件(随意下载)仿真,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设计(考试)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 (1)封面内容: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题 题目号: 题目: 班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