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DS-B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ADS-B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ADS-B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ADS-B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综合课程设计ADS-B报文数据的解析研究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

对接收到的ADS-B数据进行解析,就是要对航空报文有较多了解,根据编码协议对报文进行解码,从里面提取出有用信息,能让人直观理解报文信息二、设计要求

根据链路协议及编码协议,对报文解析,要实现:

1.能够解析出速度,高度,经纬度等重要信息;

2.界面尽量友好,误差要小;

3.数据能够实时更新

三、实验要求

用VC++实现编程和解析

四、推荐参考资料

五、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表

一、概述

空中交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使航线上的飞机安全、有效和有计划地在空域中飞行, 管制员需要对管制空域内飞机的飞行动态进行实时监视。传统的雷达监视手段采用询问/ 应答方式对目标探测。从长远来看, 雷达系统自身具有很多局限性: 雷达波束的直线传播形成了大量雷达盲区; 无法覆盖海洋和荒漠等地区; 雷达旋转周期限制了数据更新率的提高, 从而限制了监视精度的提高; 无法获得飞机的计划航路、速度等态势数据, 限制了跟踪精度的提高和短期冲突告警STCA ( Short TermConflict Alert ) 的能力。因此, 需要发展新的监视手段。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 B( Automatic DependentSurveillance- Broadcast ) 即航空器自动广播由机载星基导航和定位系统生成的精确定位信息, 地面设备

和其他航空器通过航空数据链接收此信息, 卫星系统、飞机以及地基系统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空天地一体化协同监视。ADS- B 的精度和数据更新率比雷达高, 除位置信息外,ADS- B 还提供其他信息, 包括速度和飞行意向等, 尤其适合于山区、荒漠、边远机场等不宜建设雷达的区域, 也适合于高密度机场的监视, 是未来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

目前,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高度重视ADS‐B 的发展与应用,并制订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发展规划,并一直在努力倡导在全球统一部署相同标准 ADS‐B 体系,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飞行监控与数据共享。我国的民用航空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飞机的数量、飞行的规模和空域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需要引进并吸收 ADS‐B 技术,以丰富和改进我们自己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体系,并实现与国际最新技术的接轨。在 ADS ‐B 技术的吸收和应用中,需要不断地研究其基本原理,掌握其技术核心,促进实现国际先进技术与中国本地情况的不断融合。

图1 ADS-B技术在航空中的应用示意图

二、ADS-B 系统工作原理

ADS-B OUT 系统中,主要的功能由 S 模式应答机实现,在其正常工作期间,周期性的将 DF17 格式的扩展断续振荡信号广播出去,为飞机和地面站提供相关信息包括飞机的经纬度信息、高度信息、航行速度信息等。在系统正常工作时,应答机接收来自GPS 接收机的导航消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取有有用的信息部分组合成为使用于 S模式传输的报文格式,然后以特定的速率通过应答机天线发送出去,当地面站和其他飞机接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对信息的解码、检错、纠错、报文生成过程获取这架飞机的飞行参数,高度速度等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将非常有效的帮助完成空中管理以及飞机间的相关监视过程。

与应答机应答二次雷达的询问一样,DF17 格式的扩展断续振荡信号用一个1090MHz 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并以 1Mbps 数据速率广播脉冲位置,扩展断续振荡脉冲的长度为 112 比特。

在接收的数据部分中,以DF17 格式的扩展断续振荡信号为例,共有 5 个主要的飞行任务字段。其中,第一个字段为DF 位格式字段,长度为 5 比特,主要作用在于识别扩展断续振荡的内容,此字段设置为固定值17(十进制数),本项目工作的研究也主要针对此类信号。接下来则是 3 比特的应答机能力(CA)字段,该字段描述了飞机的S 模式数据链通信能力,如是否装载了ADS 系统等。广播地址(AA)字段是消息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段,该字段唯一的识别了每个飞机独一无二的24 比特的S 模式地址,用来表明飞机的身份。接下来是机载设备采集整合的信息ME 字段,56 比特的扩展型断续振荡报文是主要的

ADS-B 消息,该消息主要包括飞机的参数信息如高度、速度、经度、纬度等信息,它为飞机参数如GPS 位置和速度提供报文有效信息。最后,24 比特的奇偶性(PI)字段,该字段为前88 位数据信息的CRC 校验余数,用于实现CRC 检错纠错。

三相关技术

1.1090 ES数据链

1090 ES(Extended Squitter,扩展电文)的命名中包含两层含义。1090 指的是该数据链的下行传输频带是 1090MHz。ES 指的是对原有 ADS-B 报文长度的扩展。原有的报文长度一般为 56-112 比特。

1090 ES 是由 ICAO 推荐的、唯一一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数据链技术,得到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大部分国家的承认和应用。在第 11 次国际航空

会议上,已经将1090 ES 作为 ADS-B 主要数据链技术,并制定了相关的协议和标准。

1090 ES 是一种 S 模式的数据链,支持一对一的询问-应答机制。S 是Selective 的意思,指的是可以对航空器进行选择通信。

1090 ES 采用 PPM(脉冲位置调制)编码。

2. ADS-B IN 设备报文

系统采用的 ADS-B IN 设备,在收到 ADS-B 报文后,对 ADS-B 报文进行了二次封装,增加了报文头,将 ADS-B 报文作为它的载荷。封装后的报文被 ADS-B IN 设备通过网络转发给其它设备。除此之外,ADS-B IN 设备还发送一些状报文,描述设备时间和位置等信息。

ADS-B IN 设备可以发出的报文一共有三类:

1)Message Report

2)Time Report

3)Position Report

我们用的接收设备是SBS-3接收机,主要分析Message Report,即DF17数据,所以其他两种 Report不多做介绍。

表1 Message report的格式

Message Report 的报文长度共28 个字节。一些关键字段的说明如下:

字段,取值范围是0-4,0-3 代表Message Report 或Time Report,两者的区分可以通过字段的内容来辨别。0-3 的不同之处在于

时间标准的不同。0是本地时间,1 是NOT COUPLED 类型的UTC 时间,2 是COASTING 类型的UTC 时间,3 是COUPLED 类型的UTC 时间。4 代表Position Report。

字段是一个按位解析的字段,第0 位指示了接收的天线,其值为0 表示从A天线接收;值为 1 表示从B 天线接收。第 3 位指示了字段的

单位和范围,其值为0 表示信号强度的单位是ADC 的LSB,范围是0 到255;值为1 表示信号强度的单位是d Bm,范围是-127 到127。其它位目前都没有使用,缺省设置为0。

字段的计算采用了常用的CRC-16,其生成多项式是X16+X15+X2+1,对应的二进制位列为 1 1000 0000 00000101,因为其MSB 必然为1,可以省略MSB,简写为1000000000000101。

3. ADS-B 基本报文

ADS-B 报文由业务数据和附加数据两部分组成。ADS-B 基本报文指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将业务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考虑其细节,所展现出来的ADS-B 报文。ADS-B 基本报文对ADS-B 业务数据进行了封装,作为ADS-B 基本报文的一个独立字段存在。在ADS-B 的业务数据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本节将这些不同格式的业务数据称之为ADS-B 业务报文。

ADS-B 报文的长度共112 位,是按位进行格式设计的结构。下表是1090ES 的报文结构定义,ADS-B 的报文基本结构包含在其中

表2 1090ES报文结构

四.信息处理

ADS-B数据的信息处理包括数据的接收与解析两大部分,其中包括循环冗余校验, LSB 与 MSB,数据的打包与解包,多线程操作,CPR解码算法等技术,由于侧重点不同,这里主要讲一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及解析算法。

1.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ADS-B 报文从发送从网络上接收最初始的数据,到转换成 ME 报文,其过程

如下图所示。

图3 收发,解析数据示意图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遵循TCP通信协议,按照协议编码就行,这里不再赘述。

2.数据的解析

数据的解析是重中之重,这是决定你能否得到想要的结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本次课设所重点研究的方面。数据的编码与解析是按照协议进行的,对飞机的身份,编号,高度,速度,经纬度等信息进行编码,其中除了经纬度,其他信息大多按照进制数进行编码,不需要太复杂的算法,因此,这里只讲经纬度的算法解析。

CPR解码分为全球解码和本地解码两种情况。如果同时接收到奇编码和偶编码两个消息,那么进行全球解码。如果只接收到一个奇编码或偶编码消息,那么进行本地解码。不论是全球解码还是本地解码,又分为空中位置和地面位置两类情况

全球明确的空中位置和地面位置的解码步骤为:

1)计算纬度Zone 的尺寸Dlati

Dlati = 360°/( 4NL - i)空中位置 i = 0(偶编码)

90°/( 4NL - i)地面位置 i = 0(偶编码)

2)计算纬度索引j

j = floor(( 59 × YZ0 - 60 × YZ1 )/217 + 1/2)

当j<0 时, j = 偶纬度Zone 的编号- 60, j = 奇纬度Zone 的编号- 59;当j≥0 时, j= 偶纬度Zone 的编号,j = 奇纬度Zone 的编号。

3)计算偶形式的纬度Rlat0

和奇形式的纬度Rlat1

Rlati = Dlati × MOD( j,60 - i) + YZi /217

若求出的纬度绝对值大于90°,则应减去360°。因为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90°。

4)计算纬度数NL( Rlat0)和NL( Rlat1)。

判断NL( Rlat0)是否与NL( Rlat1)相等。若相等,则计算经度Zone 的尺寸Dloni。否则,继续等待下一个位置消息。

5)计算经度Zone 的尺寸Dloni。

根据刚接收到的空中位置消息是偶编码( i = 0)还是奇编码( i = 1),按式( 12)计算

Dloni = 360°/ni空中位置 i = 0(偶编码)

90°/ni地面位置 i = 1(奇编码)

式中ni = max[NL( Rlati) - i,1]。

6)采用纬度数NL,计算经度索引m

m =

floor[ XZ0×( NL( Rlati) - 1) - XZ1 ×NL( Rlati)/217 +12]

当m<0 时,m = 偶纬度Zone 的编号- n0,m = 奇纬度Zone 的编号- n1;当m≥0 时,m = 偶纬度Zone 的编号,m = 奇纬度Zone 的编号。

7)计算全球的经度Rlon0和Rlon1。

根据接收到的ADS- B 位置消息是偶编码( i = 0)还是奇编码( i = 1),按式计算Rloni = Dloni × MOD( m,ni) + XZi /2

若求出的经度绝对值大于180°,则应减去360°。因为经度的取值范围为

-180°~ +180°。

如何实现飞机的经度和纬度消息的CPR 格式的编码和解码,是1090ES ADS- B 系统中有效提高ADS- B 位置消息传输效率的关键。本文针对全球位置和本地位置两种情况,阐明了飞机在空中位置和地面位置时经度和纬度的编解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详细的实现步骤,有助于从事ADS- B 技术的科技人员掌握CPR 编解码的原理和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

图4 CPR 消息解码流程图

图4 解析数据界面

四.课程设计体会

不知不觉这次课程已经结束,这个学期接触了它我了解了很多。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逐渐熟悉,这个过程是令人充实的。每做一个实验,我感觉我收获不少。做实验是让我们对平时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验中更进一步去掌握自己学到的知识比加以掌握和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实力有限。有些东西没见过,不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经过我自己慢慢的学习与探讨我终于有了些眉目。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再丰富,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自身的能力是不会有所提高的。我认为,在学习中要学以致用,不能过分的盲目的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该侧重于基本方法和使用实例。从软件的应用环境和特点来看,培养一定的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而为以后的学习以及设计才是最终目的。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我们应该把握大学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价值,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卫星导航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我国的北斗导航目前正处于全球组网的快速发展时期,我这次的课设乃至以后的毕设正是这方面的研究,我相信经过课设和毕设,我的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不小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顾春平.空中交通管制新技术监视新技术简介[J].现代雷达,2010,32(9): 1-7.

[2] 1090 兆赫扩展电文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接收)设备测试要

求[S].民航局空管局技术中心(0207 版),2011.

[3]吕小平. ADS—B 应用中UAT 技术介绍[J], 空中交通管理, 2007,(8), 19-21

[4] 丁立平. 基于VDL-4 技术的机场场面车辆管理系统研究[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0, (6), 55-60

[5] 邱伟杰. ADSB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多数据链路融合方案探索[J].

[6] 肖飞; 余子寒; 隋天宇; 刘文. LTE 中CRC 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 电子测量技术

. 2014, (7), 36-39

[7] 李耀.基于模式S 的ADS-B 系统研究[D].武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8] 李自俊.ADS-B 广播式自动关监视原理及未来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学报,2008(5):11-14.

[9] 苏英振.积极推进空中交通管制一体化建设[J].国防,2008(6):59-60

[10]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指南(2005-2010) [M].中国民航总局,2005.

[11] ICAO.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S-B data Links[R].AN-Conf/11-IP/1 2.Montreal, CANADA:ICAO,2003.

CPR部分算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

#include"cpr.h"

# define M_PI 3.14159265358979323846

#define LATZ 15

#define MAX(x, y) (((x) > (y)) ? (x) : (y))

int nz(int type) {

return 4 * LATZ - type;

}

float nl(float lat) {

if (abs(lat) >= 87.0)

return 1.0;

return floor(

(2.0 * M_PI) *

pow(acos(1.0 - (1.0 - cos(M_PI / (2.0 * LATZ))) /

pow(cos((M_PI / 180.0) * abs(lat)), 2)), -1)

);

}

float dlat(int type, int surface) {

float res = surface ? 90.0 : 360.0;

int nz_val = nz(type);

if (nz_val)

return res / nz_val;

else

return res;

}

float dlng(float dec_lat, int type, int surface) {

float res = surface ? 90.0 : 360.0;

float nl_val = MAX(nl(dec_lat) - type, 1);

return res / nl_val;

}

float decode_lat(int enc_lat, int type, int surface, float recv_lat) {

float t1 = dlat(type, surface);

float t2 = ((float) enc_lat) / pow(2, 17);

float j = floor(recv_lat / t1) +

floor(0.5 + (fmod(recv_lat, t1) / t1) - t2);

return t1 * (j + t2);

}

float decode_lng(float dec_lat, int enc_lon, int type, int surface, float recv_lng) { float t1 = dlng(dec_lat, type, surface);

float t2 = ((float) enc_lon) / pow(2, 17);

float m = floor(recv_lng / t1) +

floor(0.5 + (fmod(recv_lng, t1) / t1) - t2);

return t1 * (m + t2);

}

struct dec_location *cpr_resolve_local(struct dec_location *recv,

struct enc_location *loc, int type, int surface) {

float dec_lat = decode_lat(loc->lat, type, surface, recv->lat);

float dec_lng = decode_lng(dec_lat, loc->lng, type, surface, recv->lng);

struct dec_location *dec_loc = (dec_location *)malloc(sizeof(*dec_loc));

dec_loc->lat = dec_lat;

dec_loc->lng = dec_lng;

return dec_loc;

}

struct dec_location *cpr_resolve_global(struct enc_location *even,

struct enc_location *odd, struct dec_location *recv, int recent_type, int surface) { float dlat_even = dlat(0, surface);

float dlat_odd = dlat(1, surface);

float even_lat = (float) even->lat;

float even_lng = (float) even->lng;

float odd_lat = (float) odd->lat;

float odd_lng = (float) odd->lng;

/* latitude index */

float j = floor(((nz(1) * even_lat - nz(0) * odd_lat) /

pow(2,17)) + 0.5);

float rlat_even = dlat_even * ((fmod(j, nz(0))) + even_lat / pow(2,17));

float rlat_odd = dlat_odd * ((fmod(j, nz(1))) + odd_lat / pow(2,17));

if (rlat_even > 270.0)

rlat_even -= 360.0;

if (rlat_odd > 270.0)

rlat_odd -= 360.0;

if (nl(rlat_even) != nl(rlat_odd))

return 0;

float rlat = recent_type ? rlat_odd : rlat_even;

if (surface && recv->lat < 0)

rlat -= 90.0;

float dl = dlng(rlat, recent_type, surface);

float nl_rlat = nl(rlat);

/* longitude index */

float m = floor((((nl_rlat - 1) * even_lng - nl_rlat * odd_lng) /

pow(2,17)) + 0.5);

printf("%f %f\n", dl, nl_rlat);

float enc_lon = recent_type ? odd_lng : even_lng;

float rlng = dl * ((fmod(m, MAX(nl_rlat - recent_type, 1))) + enc_lon / pow(2,17));

if (surface) {

float wat = recv->lng;

if (wat < 0)

wat += 360.0;

wat = 90 * ((int) wat / 90);

rlng += (wat - (90 * ((int) rlng / 90)));

}

if (rlng > 180) {

rlng -= 360.0;

}

struct dec_location *dec_loc = (dec_location *)malloc(sizeof(*dec_loc));

dec_loc->lat = rlat;

dec_loc->lng = rlng;

return dec_loc;

}

void main()

{

}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自动换挡数字频率计 专业班级:___11级通信工程2班_____ _ 姓名:_______ ____ ________ 同组员: 学号:_____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易家傅___________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目标 (1) 1、整体功能要求 2、系统结构要求 3、电气指标 三、方案比较 (2) 四、理论分析 (3) 1、基本原理 2、整体框图 五、单元电路设计和整体电路图 (5) 1、时基电路设计 2、闸门电路设计 3、分频器的设计 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5、计数、锁存、显示电路设计 6、换挡电路设计 7、量程显示电路设计 8、整体电路图 六、电路仿真结果记录及分析 (10) 七、元器件列表 (11) 八、心得体会 (11)

自动换挡型数字频率计 一、 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 设计目标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自动换挡指的是超量程自动换高档,低量程自动换低档。 图1 系统结构图 3、电气指标 (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矩形波。 (2)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1Hz 999KHz ,共分为4个档位: 1Hz 档位: 1Hz~999HZ 10Hz 档位: 10Hz~9.99KHZ 100Hz 档位: 100Hz~99.9KHZ 1000Hz 档位:1KHz~999KHZ (3)测量精度:用3位数码管显示测量数据,1位数码管显示档位。测量误差 小于1%。 (4)具有自检功能,即用仪器内部的标准脉冲校准测量精度。 (5)具有自动换挡功能,即超量程能换高档,欠量程换低档。 输入信号 数字频率计 (自动换挡) 显示结果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号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课程设计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题目: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第十二组 教学院系: 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融 指导教师: 老师 学生姓名: 2017 年12月2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经融 指导教师老师工作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题目: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第十二组

第一部分 通用业务 (一)目得 通过通用业务得操作,了解商业银行基础业务得运作。包括钱箱管理,客户信息管理、账户维护、账户信息管理等内容. (二)内容 1)钱箱管理:凭证出库、凭证入库、凭证作废、现金出库、现金入库、钱箱碰库; 2)客户信息管理:新建个人客户信息、新建对公客户信息、维护个人客户信息、维护对公客户信息、 3)账户维护:账户冻结、账户解冻、账户密码修改、账户信息维护;、 4)账户凭证管理 :凭证出售、凭证核销、凭证挂失、凭证密码重置、凭证挂失补发、凭证解挂、更换凭证 (三)任务要求 照指导老师分配得任务,完成相应得案例练习,并将生成得实训报告粘贴在下面。 典阅银行实训平台2、0 通用业务 个人存款 银行卡 个人贷款 公司存款 公司贷款 结算业务 同城票据 联行业务 代理业务 查询分析

第三部分银行卡业务 (一)目得 通过银行卡业务,了解借记卡基本业务、借记卡特殊业务、信用卡管理。 (二)内容 1)借记卡基本业务:借记卡发行、借记卡得销卡; 2)借记卡特殊业务:借记卡挂失、借记卡解挂、借记卡挂失补发、借记卡密码重置、借记卡密码修改; 3)信用卡管理:借记卡密码修改、柜面缴款、预借现金; (三)任务要求 按照指导老师分配得任务,完成相应得案例练习,并将生成得实训报告粘贴在下面。

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报告(cpu设计)

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学号: 姓名:成绩: 学号: 姓名:成绩: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二0 10 年11 月

一、设计名称: My CPU的设计 二、本设计的主要特色: 1、熟悉挂总线的逻辑器件的特性和总线传送的逻辑实现方法。 2、掌握半导体静态存储器的存取方法。 三、设计方案: 1. 数据格式——8位二进制定点表示 2. 指令系统——CPU的指令格式尽量简单规整,这样在硬件上更加容易实现。 7条基本指令:输入/输出,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 指令格式:Array 7 6 5 4 3 2 1 0 两种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Array 7 6 5 4 3 2 1 0 直接地址寻址,由于地址要占用一个字节,所以为双字节指令。 7条机器指令:

IN R目:从开关输入数据到指定的寄存器R目。 OUT R源:从指定的寄存器R源中读取数据送入到输出缓冲寄存器,显示灯亮。 ADD R目,R源:将两个寄存器的数据相加,结果送到R目。 JMP address : 无条件转移指令。 HALT : 停机指令。 LD R目,address : 从内存指定单元中取出数据,送到指定寄存器R 目。 ST address , R 源: 从指定的寄存器R源中取出数据,存入内存指定单元。

Address(内存地址) 3. CPU内部结构 4.数据通路设计 根据指令系统,分析出数据通路中应包括寄存器组、存储器、运算器、多路转换器等,采用单总线结构。 通用寄存器组:

运算器: 存储器: 多路转换器:

输出缓冲器: 5.控制器设计 控制通路负责整个CPU的运行控制,主要由控制单元和多路选择器MUX 完成。在每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指令寄存器IR 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字后,控制单元必须能够根据操作码,为每个功能单元产生相应主控制信号,以及对ALU 提供控制信号。对于不同的指令,同一个功能单元的输入不同,需要多路选择器MUX 来对数据通路中功能单元的输入进行选择。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日期:2011-4-1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温度控制仪,可以在四联数码管上显示测得的温度。主要分四部份电路:OP07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部分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文氏电桥电路,得到温度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控制电阻值改变温度。利用单片机将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同时实现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切换。 关键词放大电路转换电路控制电路显示

目录 1 引言 (4) 1.1 系统设计 (4) 1.1.1 设计思路 (4) 1.1.2 总体方案设计 (4) 2 单元模块设计 (5) 2.1 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5) 2.1.1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5) 2.1.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5) 2.1.3 A/D采集电路的设计 (5) 2.1.4 单片机电路 (6) 2.1.5 键盘及显示电路的设计 (6) 2.1.6 输出控制电路的设计 (6) 2.2元器件的选择 (6) 2.3特殊器件的介绍 (7) 2.3.1 OP07A (7) 2.3.2 ADC0809 (7) 2.3.3 ULN2003 (9) 2.3.4 四联数码管(共阴) (9) 2.4各单元模块的联接 (10) 3.1开发工具及设计平台 (11) 3.1.1 Proteus特点 (11) 3.1.2 Keil特点 (11) 3.1.3 部分按键 (12) 4 系统测试 (17) 5 小结和体会 (20) 6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电子系统设计要求注重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使用方便和易维护性等。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由技术指标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尽量采用熟悉的电路,注重开发利用新电路、新器件。要求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经济实用。 1.1 系统设计 1.1.1 设计思路 本次实验基于P89L51RD2FN 的温控仪设计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 1.1.2 总体方案设计 热敏电阻测温调理电路 设计要求 1.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 -20℃ --100℃; 2.系统可设定温度值; 3.设定温度值与测量温度值可实时显示; 4.控温精度:±0.5℃。 设定输入 单片机 LED 显示 控制输出 双向可 控硅 继电器 控制 对象 风扇 信号调 理电路 A/D 采集 电路 加热丝 传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 实验一 实验名称:进程创建模拟实现 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环境: win7 vc++6.0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实验地点:东六E507 实验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进程创建相关理论; 2)掌握进程创建方法; 3)掌握进程相关数据结构。 二、实验内容 windows 7 Visual C++ 6.0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1)输入给定代码;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2、实验步骤 1)输入代码 A、打开 Visual C++ 6.0 ; B、新建 c++ 文件,创建basic.h 头文件,并且创建 main.cpp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A 、编译、运行main.cpp B、输入测试数据 创建10个进程;创建进程树中4层以上的数型结构 结构如图所示:。

createpc 创建进程命令。 参数: 1 pid(进程id)、 2 ppid(父进程id)、3 prio(优先级)。 示例:createpc(2,1,2) 。创建一个进程,其进程号为2,父进程号为1,优先级为2 3)输入创建进程代码及运行截图 4)显示创建的进程

3、画出createpc函数程序流程图 分析createpc函数的代码,画出如下流程图:

四、实验总结 1、实验思考 (1)进程创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1)申请空白PCB 2)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4)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 (2)该设计和实际的操作系统进程创建相比,缺少了哪些步骤? 答:只是模拟的创建,并没有分配资源 2、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了解了操作系统中进程创建的过程,对进程创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用高 级语言进行模拟演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课程设计让 我受益匪浅。虽然自己所做的很少也不够完善,但毕竟也是努 力的结果。另外,使我体会最深的是:任何一门知识的掌握, 仅靠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才能 达到功效。

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指导书 班级通信D101 指导教师董自健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13年10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由于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因此设计的内容应该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传输设备,通信网点等。 课程设计要求的主要步骤有: 1、明确所选课题的设计目的和任务,对设计课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 统的性能、指标、内容等。 2、进行方案选择。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 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设计合理、可靠、满足要求的一个方案。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3、原理设计; 4、调试阶段; 5、说明书编制。 本次课程设计在校内完成,主要方式是以理论设计为主,进行实验或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 三、设计内容 本次综合课程设计内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应该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使用一种分组码或者卷积码进行信道纠错编码。 2、使用格雷码对数据进行映射。 3、使用MQAM举行调制,M可选择8、16、32、6 4、128、256。 4、选择合适的升余弦参数,使用升余弦对基带信号举行滤波。 5、在解调端,进行滤波、MQAM的解调、格雷码逆映射、纠错解码。 6、改变信噪比,分析系统性能。 四、设计内容介绍: MQAM是一种基本的相位-幅度联合调制方式。研究这种基本的数字调制信号的性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特点。 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要求的技术,如信道纠错编码可以是分组码或者卷积码,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256中的至少3个,以分析各种M下的QAM系统性能。应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模型。仿真基本框图是:

硬件描述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硬件描述语言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通信工程系 年月日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名称:硬件描述性语言 设计题目: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完成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 一般来说,设计一台智能抢答器,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出第一位抢答者,并且通过数显、蜂鸣这些途径能让人们很容易得知谁是抢答成功者,并设置一定的回答限制时间,让抢答者在规定时间内答题,主持人根据答题结果实行增减分的操作,并将分数显示在屏幕上,评出最终赢家。所以我们在设计智能抢答器的模块需要满足鉴别、计时、计分、数显等功能。 定时抢答器的工作过程是:接通电源时,主持人将开关置于“清除”位置,抢答器处于禁止工作状态,编号显示器灭灯;抢答开始时,主持人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发光二极管灯亮,抢答器处于工作状态,这时,抢答器完成以下工作: (1)优先编码器电路立即分辨出抢答者编号,并由锁存器进行锁存,然后由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 (2)扬声器发出短暂声响,提醒主持人注意; (3)控制电路要对输入编码电路进行封锁,避免其他选手再次进行抢答;(4)当选手将问题回答完毕,主持人操作计分开关,计分电路采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数码管显示。本轮抢答完毕,主持人操作控制开关,使系统回复到禁止工作状态,以便进行下一轮抢答。 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封皮一页上用已经设置好的宋体四号来填写各个项目。) 计算机软件综合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科目: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 系统 学生姓名:(小组所有成员的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018年1月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说明 (4) 2 需求分析 (4) 2.1系统总体目标 (4) 2.2 系统功能 (4) 2.3数据需求 (4) 2.3数据流图 (5) 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 3.1系统E-R模型 (5) 3.2模块E-R模型 (5) 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 4.1 逻辑结构设计 (5) 4.2物理结构设计 (6) 5 安全性设计 (6) 5.1 身份验证模式 (6) 5.2 登陆管理 (6) 5.3 权限管理 (6) 6 源代码及其实现 (7)

5.1 系统开发技术 (7) 5.2 模块1设计及其实现 (7) 5.3 模块2设计及其实现 (7) 7 总结 (7) 6.1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7) 6.2 建议 (7) 8 参考文献 (7)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说明:一组只写一份报告,即下面内容,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每个人写一份《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附在后面。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说明 1.系统名称:公交查询系统 2.该项目的提出者:************ 3.开发者:********** ********* 4.运行该软件的单位:公交公司及广大乘客 2需求分析 2.1系统总体目标 2.2 系统功能 详细阐述系统的用户类型及其所属主要功能 2.3数据需求 根据系统功能整理出出系统中和数据相关的信息,要列出数据的详细信息。

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简单模型机设计

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简单模型机设计

计算机硬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简单模型机设计 一、设计要求 硬件: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PC机一台,排线若干,串口线一根。 软件:CMP软件 二、设计目的 1.通过对一个简单计算机的设计,对计算机的基 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2.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建立整机的概念,对程序 进行编辑,校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熟悉和训练设计思路与实 现方法。 4.通过本次课程设计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团 队问题的解决。

三、设计电路及连线 设计电路及连线实验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简单模型机连线图 四、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

来完成,CPU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五条机器指令:IN (输入)、ADD (二进制加法)、STA (存数)、OUT (输出)、JMP (无条件转移),其指令格式如下(前4位为操作码): 助记符 机器指令码 说 明 微程序入口地址 IN 0000 0000 “INPUT DEVICE ”中 10 的开关状态→R0 0001 0000 ×××× ×××× R0+[addr]→R0 11 0010 0000 ×××× ×××× R0→[addr] 12 0011 0000 ×××× ×××× [addr]→BUS 13 0100 0000 ×××× ×××× addr →PC 14 ADD addr STA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 班级学院 课程电子技术综合 题目简易信号发生器和简易频率计 设计任 务 1.设计一个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1) 频率可调范围:2Hz—20KHz,分为4档: 2—20Hz;20—200Hz;200Hz—2KHz;2—20KHz; (2) 幅度可调范围:0—5V; (3) 可调偏置。 2.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 (1) 可测量信号频率范围:1~100 KHz,显示单位为Hz; (2) 输入电压幅度VPP:100mV—10V; (3) 输入信号波形:任意周期信号; (4)显示方式: 6位十进制数显示。 时间进 度第17、18周 2010.12.27-2011.1.7 星期一、二布置设计方案、预设计及验收星期三、四、五计算机仿真及仿真结果验收星期一上午发放元器件、领取工具 星期一下午焊接 星期二、三、四安装、调试、教师验收 星期周五打印图纸、写设计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电子技术(下)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自编,2011;

目录 一、摘要 (2) 二、设计原理 (3) 2.1 简易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3) 2.2 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 (5) 三、方案设计 (9) 四、电路仿真 (10) 4.1 简易信号发生器电路仿真 (10) 4.2 数字频率计 (15) 五、电路焊接与调试 (17) 六、心得体会 (20) 附录一:参考文献 (22) 附录二:元器件表 (23) 附录三:原理图 (28)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一个运用c++设计一个个人的记账软件具体过程。实现了添加、查询、删除、修改等功能。能够大致的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情况。 开发背景 个人理财在中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金融机构的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情。人们对个人理财的重视程度,与我过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金融产品的日趋丰富以及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上升等等是分不开的。可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理财观念还远远不足。 可是理财并不困难,并非非要靠个人理财专业人士的建议才能身体力行。只要了解收支状况、设定财务目标、拟定策略、编列预算、执行预算到分析成果这六大步骤,便能够轻松的达成个人的财务管理。至于要如何预估收入掌握支出进而检讨进则有赖于平日的财务记录,也就是需要一款便于记账的软件。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记账的习惯。家庭、个人的收入支出结构在日益变化,单纯的靠本子记录收入支出无法满足对于收入支出结构的统计分析,因此以个人用户为目标的记账软件应运而生。相应的各种面向家庭以及个人的理财软件也越来越多。可是众多个人理财软件操作专业,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功能过于强大,分析

数据用语也不易理解。因此开发一个操作简便、统计结果直观并对个人用户理财有参考价值的记账软件无疑能为广大个人用户提供方便。 总而言之,在不久的将来家庭使用理财软件也将成为国内家庭的必须品。能提供简单明了的功能以及操作的记账软件更是被广泛需要。这种软件也会为提升人们的胜过品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技术背景 C语言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这样一门c程序课程更是有必要。此次课程设计我所采用的环境是vc++,使用基本控制结构,如循环和选择,着重实现管理系统的增删改以及查询等典型的功能。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译,更多的是要上机去调试,虽然初学时很麻烦,可是养成习惯后我相信受益匪浅。 开发环境 Vc++,win7. 设计目标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本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 记录日常收支情况,查找某天的收支情况,插入忘记的收支功

嵌入式课程设计电子词典硬件设计

嵌入式课程设计电子词典硬件设计

————————————————————————————————作者:————————————————————————————————日期:

上海电力学院 嵌入式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子词典的设计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年级: 同组成员: 年月日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在LCD屏幕左侧绘制出单词输入框和释义显示框以及一个搜索键,右侧绘制4*4键盘按钮,模拟出简易电子词典的功能,按钮操作用触摸屏或键盘实现均可。 实现功能: (1)LCD屏幕上显示4*4键盘,显示单词及其翻译、例句。 (2)一个键可完成2个英文字母的输入,如左上角第一个键可实现输入a,b两个字母,第一次按下时为输入a,如果需输入b,只需连续快速按键两次即可。 (3)在输入完单词后,点击搜索键,即可在释义显示框中显示该单词的词性、中文解释、示例词组和句子等。 (4)当发现输入的单词在库中不存在时,可实现将该单词添加入库的操作。 二、设计思路 (1)通过LCD显示模块画出电子词典操作界面。 (2)对应界面中各键的位置设置键盘对应键值。 (3)设定功能键,实现以下3个功能:①退格键:删除最后一位字母;②搜索∕保存键:对输入框的单词进行判断,若单词存在于词库中,则显示单词词性、词义、例句;若单词不存在则自动进行保存;③转换键:按下后,字母键输出对应的第二个字母。 (4)按键后赋值并显示。 三、软件构架 开 LCD模块 键盘 结

四、模块分析 (1)键盘模块 流程图: 源代码:/********************************************************************************************* * File : keyboard.c * Author: embest * Desc : keyboard source code * History: *********************************************************************************************/ /*--- include files ---*/ 开键盘初始键盘是Y 读取是否是功Y N 执行赋显结束 N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综合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化纤毛纺织厂全厂总配电所 及配电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张三 学号: 201107011153 院系: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指导教师:李四 2016年6月5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原始资料分析 (1) 1.1工程情况分析 (1) 1.2电力系统情况分析 (1) 1.3负荷情况分析 (1) 1.4环境条件分析 (1) 2 设计说明部分 (2) 2.1主接线设计 (2) 2.2变压器 (2) 2.2.1 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2) 2.2.2 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2) 3 设计计算部分 (3) 3.1变压器的选择 (3) 3.2短路计算 (3) 3.2.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3) 3.2.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4) 3.2.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4) 3.3电气设备选择计算 (7) 3.3.1 选择电气设备原则 (7) 3.3.2 校验电气设备原则 (8) 4.3.3 设备选择及校验 (9) 3.3.4 母线的选择 (12) 3.4继电保护计算 (13) 3.4.1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 (13) 3.4.2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17) 3.4.3 站用电设计 (20) 3.5防雷及接地计算 (20) 3.5.1 防雷 (20) 3.5.2 接地计算 (2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4 结果与结论 4.1 设计结果 4.2 设计结论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原始资料分析 1.1 工程情况分析 待设计变电站的电源,由双回220kV线路送到本变电站;在中压侧110kV侧送出8回线路;在低压侧35kV母线,送出10回线路;在本站220kV母线有3回输出线路。 1.2 电力系统情况分析 确定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220/110/35kV,220kV是本变电站的电源电压,110kV 和10kV是二次电压。 1.3 负荷情况分析 110kV侧有8回出线,最大负荷为200MW,cosθ=0.85,一、二类负荷各占50%,每回负荷按25MW考虑,出线最长一回为30km;35kV侧有10回出线,最大负荷为70MW,cosθ=0.8,一、二类负荷各占50%,每回负荷按7MW考虑,出线最长一回为30km。系统的阻抗标幺值为0.018。 1.4 环境条件分析 该变电站年最高气温42℃,年最低气温-10℃,平均气温20℃,年最热月平均气温30℃,年雷暴日为30天,土壤性质以砂质粘土为主。 该变电站位于市郊生荒土地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环境无污染。 1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综合电子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一号黑体,居中 简易电子称的设计 小二号粗黑体,居中 班级2011级电信1班 组长 成员三号宋体,加粗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 日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秤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2 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 (2) 1.2.1 方案一 (3) 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7) 2.2单片机最小系统 (9) 2.2.1S T C89C52单片机 (10) 2.2.2时钟电路 (11) 2.2.3复位电路 (12) 2.3功能模块二(参照2.2) (13) 2.3.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4)

2.3.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5) 2.3.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16) 2.4功能模块三(实际名 (17) 2.4.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8) 2.4.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9) 2.4.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20) 第三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主程序流程图 (21) 3.2子程序一(实际名) (22) 3.3子程序二(实际名) (23) 3.4子程序三(实际名) (24) 3.4电路仿真(实际名) (24) 3.4.1仿真软件简介 (25) 3.4.2仿真电路图 (26) 3.4.3仿真结果(附图) (27) 第四部分安装调试与性能测量 4.1电路安装 (28) (推荐附整机数码照片) 4.2系统软、硬件调试 (29) 6.2.1调试步骤及测量数据 (30) 6.2.2故障分析及处理 (31) 4.3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附数据、波形等) (32) 课程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报告正文的排版: 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 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段落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 3.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4.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Z-Stack 协议栈的SappWsn 应用程序框架的工作机制 2. 掌握在ZigBee 协议栈中添加人体红外传感器驱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装有IAR 开发工具的PC 机一台 2. 下载器一个 3. 物联网多网技术开发设计平台一套 三、实验原理 在Z-Stack APP中的HAL\Target\CC2530EB\Includes组中,提供了一个hal_io.h的文件,如图所示。 其中,提供了名为HalIOSetInput 的函数,可以将燃气传感器端口(P1.0)设置为输入,然后通过调用HalIOGetLevel 函数来获取传感器状态。 四、实验步骤 1、将单片机zigbee协调器拆卸下来,取出烧写器。通过Mini USB接口将zigbee 协调器与下载器和PC机相连。

2、将实验箱控制方式切换开关拨至“手动”一侧,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协调器旁边的LED灯被点亮 3、打开配套代码中的ZStack-CC2530\Projects\SappWsn\SappWsn.eww工程文件,在“Tools”组中,找到“f8wConfig.cfg”文件,双击打开,并找到大概第59 行的“-DZAPP_CONFIG_PAN_ID=0xFFFF”,将其中的“0xFFFF”修改为其他值,例如0x0010

4、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CoordinatorEB”,点击工具栏中的“Make”按钮,编译工程,等待工程编译完成,如看到警告,可以忽略。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中的工程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Options”,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左侧的“Debugger”,并在右侧的“Driver”列表中选择“Texas Instruments”,点击“Download and Debug”按钮。待程序下载完毕后,点击“Go”按钮,使程序开始运行。点击工具栏中的“Stop Debugging”,退出调试模式, 5、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热释红外传感器节点旁边的LED灯被点亮,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EndDeviceEB”,在“SAPP_Device.h”文件中,取消“HAS_IRPERS”的注释,并保证其他的功能均被注释,如图所示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统本通信1403班 姓名:庞盟 学号:14611006150041 完成时间:2015年10月21日

一、课程实训目的 该课程安排LTE网络优化实训模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LTE的关键技术以及从事网络优化需要具备的实操能力。让学生利用MAPINFO将基站信息进行地图可视化的,并制作专题地图等相关图层,同时进行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实际工作的应用。掌握路测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并进行4G网络的实战测试,进一步加深网络优化测试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网络问题的分析判断,并撰写相应的优化方案。掌握EXCELL函数(VLOOKUP、MID、数据透视、分裂等)在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进行基站信息的整合,网络指标曲线走势图、对比柱状图的制作。 二、课程实训要求 1、实习期间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2、实习期间应服从带队老师的管理。严格遵守纪律,每个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场所的相关规章制度,听从实习教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场所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在实习地应听从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在实习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违规操作。 三、课程实训地点 通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华为HALP 四、课程实训过程 本次实训课程主要针对4G无线网络优化进行安排。对LTE网络的空中接口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实际工作中LTE网络的射频优化方法、单站验证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EXCEL、MAPINFO、PIONEER等常用优化工具进行了着重介绍,使我们能够对LTE网络的优化方法、优化流程、优化工具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具备基本的优化技能。其中,PIONEER是集成了多个网络进行同步测试的新一代无线网络测试及分析软件,是世纪鼎利公司结合长期无线络优化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具备完善的GSM、CDMA、EVDO、WCDMA、TD-SCDMA、LTE网络测试功能。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它提供定位,制作和处理的电子地图,数据/信息的地理化标注等功能,是地理信息系 统的代表作之一。

硬件课程设计报告(电子计算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硬件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班 设计题目:电子计算器 成员: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摘要 电子计算器的设计主要分为键盘扫描与读取编码、七段LED数码管显示和四则运算的编写。这次设计中我们采用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链接4*4键盘和LED显示屏,从键盘扫描读入数字,在显示屏上面显示出来,并通过cpu运算出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由于对汇编语言也不甚了解,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自然数的四则运算。 由于本次实验中,实验箱是TPC-ZK综合微机开放式实验系统,微机接口实验仪采用模块化、积木式的结构,各实块互不影响。但可通过连线将各实验模块有机组合起来,进行微机外围接口实验。这个实验选择的是4*4键盘连接上8255A然后控制LED显示。 关键词:8255A ;七段LED数码管;键盘;汇编语言;四则运算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1选题 (3) 1.2需求分析 (3) 1.3设计任务 (3) 2硬件方案 (3) 2.1微处理器8086芯片 (3) 2.2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芯片 (4) 2.3 4*4矩阵键盘 (6) 2.4 七段LED数码管 (7) 2.5 电路及其功能模块图 (8) 3软件方案 (10) 3.1流程图 (10) 3.2源程序代码 (11) 4 问题与解决方案 (26) 5 成果展示 (26) 6 总结 (27) 7 心得体会与收获 (27) 8参考文献 (27)

1 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 1.1选题 我选的题目是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的设计主要分为键盘编码、七段数码管显示、和四则运算法则这三部分。设计时用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链接4*4键盘和七段LED数码管,8255扫描键盘并通过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这其中需要一定的汇编程序作为核心支撑,才能正确的使各种功能运行正常。 1.2需求分析 通过对选题的深入了解,电子计算器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 1.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为了显示的人性化,按下每个数字都要进行反馈显示; 3.数码管只有四位显示,运算数和结果应尽量小于四位数,不然显示不全; 4.计算器能判断个别简单的错误,如除数为零,显示报错; 5.计算器要有清零功能,可以在按键失误后重新按键。 在显示屏上可以及时反馈按下数字,这需要扫描程序模块一直运行着,并能够及时调用显示程序模块,当有运算符号按下时还要及时给之前按下的数字进行组装成一个数值,组装键值模块也是程序的重要所在。等等这些都是在主程序下合理安排、运用流畅的,才能带来较完美的计算器体验。 1.3设计任务 本次实验我分为电路设计和编码设计这两个任务模块来设计的。 电路设计主要研究键盘按键位置设计和各个芯片器件之间的连线。 编码设计主要分为键盘扫描读取编码、七段数码管显示编码和四则运算编码。 2 硬件方案 2.1微处理器8086芯片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题课程设计解析汇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2015年电赛测评试题 姓名:王苗龙 专业班级:电信13-01 学号: 541301030134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曹卫锋谢泽会 完成时间: 2015年10月 29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试题 专业电信工程13-1 学号 541301030134 姓名王苗龙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 2.学习电子制图软件的使用。 3.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4.学习如何查找器件手册及相关参数。 技术要求 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20kHz-5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Ⅰ; 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Ⅱ; 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三角波; 4、产生输出频率为20kHz-3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Ⅰ; 5、产生输出频率为25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Ⅱ;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主要参考资料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 3.王澄非,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4.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2006年1月 完成期限: 2015年10月30日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5 年 10月26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