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套__七_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09

全套__七_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09

全套__七_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09
全套__七_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09

种子的萌发

(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再认再现种子结构功能,初步学会全过程的探究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锻练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o

(2)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和提出假说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械

成熟完好的黄豆种子数粒、11套培养皿、脱脂棉或吸水纸、温箱、冰箱。

三、探究式教学步骤

1.提出问题

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1)每组在课前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土壤是否板结,是否干燥等)

(2)课前查阅资料为作假设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百科知识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学《生物》教材。

2.作出假设

通过交流,自己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和资料依据,对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作出假设。

方案探索材料探究条件实验小组安排

1 成熟黄豆种子0℃水浸适量空气第一小组

2 成熟黄豆种子0℃湿润适量空气

3 成熟黄豆种子0℃干燥适量空气

4 成熟黄豆种子25℃水浸适量空气第二小组

5 成熟黄豆种子25℃湿润适量空气

6 成熟黄豆种子25℃干燥适量空气

7 成熟黄豆种子50℃水浸适量空气第三小组

8 成熟黄豆种子50℃湿润适量空气

3.设计实验方案

利用器械材料设计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从学生实验方案中归纳以下几个探究方向。 4.实验过程

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种子培养6天,定时观察并作记录,于课前各小组分别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科学小论文和对整个探究学习过程的感想。 5.课堂展现

(1)各组代表交流论文并答疑;

(2)各组代表交流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体会; (3)教师结合电脑课件讲解并总结实验结论。 6.结果分析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0℃ 水浸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

温度太低

成熟黄豆种子 0℃ 湿润 适量空气 成熟黄豆种子

0℃

干燥

适量空气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

25℃

水浸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发

水浸种

子,种子不能呼吸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25℃

干燥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

干燥环境使胚不能突破种皮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10 黄豆种子(去胚) 25℃ 湿润 适量空气 第四小组 11

成熟黄豆种子 25℃

湿润

密闭

第五小组

种子发

成熟黄豆

种子

50℃湿润适量空气

成熟黄豆

种子

50℃干燥适量空气

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结果分析

黄豆种子(去

胚)25℃湿润适量空气不萌发

胚是种子萌

发的内在条

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25℃湿润密闭不萌发

适量空气是

种子萌发的

条件之一

7.实验结论

成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8.延伸探究

(1)你能另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吗?

(2)为什么环境中的温度、空气、水分等能影响种子的萌发?

(3)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4)影响种子萌发还有其他因素吗?

9.结论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不能停留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将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在学习了种子萌发条件之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知识和进行校园植物栽种等实践活动。

课题:湖湘骄子—袁隆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能力目标: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学习袁隆平的科学探究精神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难点:学会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教法:探究法、查资料法

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步骤:

步骤一:案例导入

引入课题:

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奖励给手下一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人。电视里,袁爷爷那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镜头,以及从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当我从电视里得知,他原来就在长沙工作时,我立即萌发了拜访袁爷爷,向袁爷爷学习的强烈愿望。

步骤二;开展课题研究的

1、确实课题

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在生活中你到处都能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2、确立研究计划

有的问题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有的问题还需要你去研究,也就是你要对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才能找到答案。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分析、总结,这些都应该在你的计划中体现出来。

3、开展研究活动;

4、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是一件较繁杂的事,为了便于以后的整理,分析,应及时地把这些资料的来源(即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具体页码)记录下来。

步骤三:体验与评价

“自然探秘永无休”,这是袁隆平爷爷几十年来的体验与追求。读完有头袁爷爷的图书和资料后,我真正体会到,一位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科技工作者,在连续7年失败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成功的动力,是多么不易。也真正体会到,一位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依然探索不止的原因。如果我们大家都拥有袁爷爷的这种钻研精神,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了解了袁爷爷的事迹后,我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地请教老师,比以前主动多了,在失败面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馁了。我想,这多半是因为自己受到了袁爷爷事迹的鼓舞吧。

步骤四:参考课题

1、了解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刘少奇、沈从文、齐白石)的一生

2、探寻湖湘院士(陈国达、何继善、刘筠)的成长足迹。

3、了解张家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探究纸的发展史。

填好以下报告:

我的问题:

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1、

2、

3、

我查到的资料:

我的采访记录:

我的结论和想法:

走进因特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Internet和连接Internet的基础。

(2)掌握拨号上网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走进因特网的常识。

(2)难点:新识识新概念多;建立拨号连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普及,“上网”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人相互打招呼时的问候已变成了:今天你上网了吗?

上网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局域网、城域网等,但那往往是公司或单位所使用的上网方式,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更多的还是使用一种叫做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上网,我们把它戏称为:猫。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猫”进入网络世界。

二、新授

在前面,老师向大家所展示的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如果同学们想在家里进入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可就要做些准备了。在进入Internet之前,我们通常要做两件事:(1)要为计算机配备好“猫”也就是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以及上网软件;(2)到当地的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因特网入网手续,得到一个上网的帐号、口令以及电子信箱地址。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了。

向学生出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J11电话插头。

1.建立“我的连接”

首先我们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

(板书:建立“我的连接”)

(1)教师演示建立“我的连接”的过程。

①打开“我的电脑”。

②打开“拨号网络”窗口。

③打开“拨号网络”里的“建立新连接”。

④输入连接名称。(默认为“我的连接”)

⑤输入区号、电话号码。

⑥完成,并把建立好的连接拖放到桌面上。

2.拨号上网

上网前的准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就要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一把钥匙。这就是:帐号和密码,也就是我们在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的帐号和密码。

(1)打开已经建立好的连接。

双击桌面上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进入拨号对话框。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拨号。

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进入网络世界了。

三、学生练习

因为学校里所使用的是局域网连接,因为我们同学在学校里不能进行拨号上网,但我们可以在家里使用。

今天,我们同学的任务就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我的连接”,并用它来上网冲浪。

课题:雷锋的故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雷锋的格言。

2、寻找介绍生活中的“雷锋”,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号召更多的小朋友向雷锋学习。

二、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观察生活中的小雷锋。

三、活动过程:

1、指名背诵《雷锋的足迹》,集体背诵。

从中你找到了哪些雷锋的足迹?

2、从课外你还找到哪些雷锋的足迹?

请学生上来讲讲雷锋的故事。

3、从这些故事中,你觉得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对雷锋说些什么?

4、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们都知道雷锋,并处处向雷锋学习,在我们的生活涌现了许多新雷锋、小雷锋,你发现了吗?

找找生活中的小雷锋,并说说他们的事迹。评评我班的小雷锋。

5、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小雷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四、活动总结。

课题:我要去旅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去旅行要做哪些准备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订旅行计划,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方能提高效果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制订旅行计划

难点:认识制订旅行计划的意义

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现在,每年有3个长假:“五一”、“十一”和春节,平常辛苦忙碌的爸爸、妈妈和你,那时候都能有几天的休息时间,可以放松放松。为什么不做一个一家三口的出游方案呢?我相信这份家庭自助旅行计划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步骤二:小组讨论

该如何制订科学的旅游计划呢?

步骤三:搜集意见,认真指导

第一、和爸爸、妈妈讨论征询爸爸、妈妈对要去旅行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见

第二、确定目的地、分析景点

我们最终选择的旅行目的地是:

讨论的自然景观:

该处的人文景观:

第三、计划和费用预算

旅行线路安排(暂定)

费用预算表

为了使这份计划做得天衣无缝,你又去请教了一些长辈,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些意见和建议:

经过仔细思考,我对原先的计划安排作了一些调整,终于,我的这份旅行计划出台啦!

第四、我的研究体会

我对制定这次旅行计划的体会是:

课题:你了解经济动物的饲养吗?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经济动物的饲养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实地进行经济动物的饲养,进行一番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不易的,要善于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掌握经济动物饲养方法。

难点:掌握经济动物饲养方法。

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冬天到了,天气变凉了,许多同学都穿上了各种各样的保暖衣服,有的是免绒毛,有的是羊毛衣,可是,你知道这些各种材质的保暖服装,其原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吗?

步骤二:小组讨论

怎样进行经济动物的饲养?

步骤三:搜集意见,明确探究过程

1、明确访谈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访谈了解:

经济动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

本地区饲养经济动物的情况;

如何饲养经济动物?

2、确定访谈对象

调查研究:多选择几个熟悉研究内容(从事或熟悉相关行业)的人作为访谈对象,有助于实现访谈目的。

3、列出访谈提纲

在进行访谈前,我们首先列出了访谈提纲。

本地区适合饲养的经济动物有哪些?

这些经济动物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4、总结和归纳

我们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并完成了一篇访谈报告。可以通过查找资料,

增进对经济动物饲养的了解,

并在报告中对本地区经

济动物的饲养情况进行分析。

5、我的感想:

我觉得自己和同伴在这次访谈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做得不够的地方是:

步骤四:小结

课题:植物“喜欢”有色光吗?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植物具有向光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植物的向光性

难点:通过探究了解植物具有向光性

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步骤一:设问;“植物”喜欢有色光吗?

步骤二:小组讨论

如何对“植物”喜欢有色光这个课题进行探究。

步骤三:搜集意见,明确探究过程

1、选择植物

我选定用来做实验的植物是:

栽培这种植物的秘诀是:

2、设计实验

科学实验;通过认真分析假设,找到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子和不必改变的因子,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样的种子、土壤、温度、日照等,改变哪一个因子,才能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我判断在单一的有色光的照射下,这种植物的生长比在一般的阳光下快的高招是;

3、记录数据

4、得出结论

步骤四;总结观察方法

方位观察法;主次观察法;时序观察法;远近观察法;分层观察法;周期观察法

课题:走进植物世界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资料收集法、研讨法等方法,在活动中接触更多植物种类,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引起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并对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争做爱绿护绿小卫士,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二、活动计划:

本课题教学活动,准备以模块化组合形式分四个过程进行,约需七至八节课时。

1、了解学校树木的品种及数量,并能说出树木的名称。(实地考察法、调查法)

2、了解各种树木的特征及生长情况。(资料收集法:图书查找、上网浏览)

3、分小组将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讨法)

4、根据自己(或小组)的兴趣将掌握的知识以“三个一”或更多更好的形式展现出来。(知识延伸,能力拓展)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选题

九月至十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新学校的植物园里不时飘出缕缕桂花的清香,教室里都能闻到。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走进植物王国,了解、研究我们的绿色朋友,好不好?

2、启发与引导

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问题,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这就是实地考察法。当然,我们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只能算最初级的了,相信同学们以后还会带着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到植物园进行更具目的性的考察。遇到不知名字的树,问老师、问同学,甚至问花工,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法还有很多种形式,如采访、问卷等。3、探索与展开

1、学会图书查找法

①分类:百科、植物、花卉

②查目录

③学会如何做摘抄笔记

2、学习上网浏览查找法

①做个文明有自控力的网上冲浪者

②识记几个主要网址,如:

https://www.doczj.com/doc/f43958838.html,(搜狐)

https://www.doczj.com/doc/f43958838.html,(新浪)

https://www.doczj.com/doc/f43958838.html,(163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f43958838.html, (雅虎)

3、组成小组,分工合作

学生按各自兴趣,自愿组成小组,并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方式,自订计划,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要求学生课后把小组名单交来,老师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调整)

四、实践与应用

1、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资料、图片整理分类。

2、请教老师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填写一张表格,拼贴一幅树叶画,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五、创新与深化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寻找更多更好的形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展示出来。

六、拓展与评价

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四课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3、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4、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上步骤。2个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1、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传统的习惯?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表现了什么意义?

4、随机采访百姓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5、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2个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7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4、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强弱搭配,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工作到位。

5、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每一位学生。

6、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合理分配研究时间和研究内容。

3、制作调查采访表,预定成果等。1、设计本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等。

2、设计“调查采访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有关中国各地民风民俗资料活动。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例如:到图书室查阅、到计算机室上网搜索资料、网上采访各地少数民族。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第二阶段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

相片。

2、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的资料内容中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讨论活动过程的心得和体会。

3、汇编研究活动作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将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材料整理成宣传小册子、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人员和采访人员。

(3)、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走访线路。

(4)、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提供有关作品材料模板。例如:宣传小册子制作向导、摄影作品制作向导、“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写作指南等。

评价表1学生自评

自评内容方式

(1)你是否一直积极主动参与主题活动?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是否对过活动主题进行认真思考、精心甄别筛选?

(3)你通过哪些途径收集信息、资料?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8)本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评价表3教师评价

1、活动态度方面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勇于创新。D、是否勇于克服障碍。

2、知识技能方面A、查阅资料技能。B、采访记录能力。C、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

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A、运用工具能力。B、交往与表达能力。C、报告写作能力。。

D、分析总结能力

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A、选题新颖、独特性。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

评价表4综合评价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得分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一、提出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有新颖性、创造性。2分。

为提出主题查阅了资料,有比较多的资料。2分。

找到了合适的协作者。2分

确立主题前与协作者充分协商。2分

设计了初步研究计划。2分

二、完成研究阶段收集相关资料,使用手段的多样性。2分

是否较多地、有效地了解了相关资料。2分

是否针对主题进行反复研讨。2分。

是否根据研讨内容对研究的方向进行过合理的修改。2分

形成了研究成果或者新的观点。2分

与协作者分工合理,承担了主要任务,合作愉快。2分

三、主题成果交流完成了对主题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2分

在媒体、班板报、校报发表与展示。3分

有完整的研究总结报告。4分

有继续研究计划。2分

总计注:90~100为非常优秀,80~89为优秀,60~79为良,6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本表以定量评价为主,重在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题:关注我们的环境

(三课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因为现在社会环境污染太大,垃圾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因此我就想到了这个课题。

2、课题的意义:

可以教育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悟,激起他们对所关注的环保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大自然及现实生活有密切相关,让孩子们在课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应用、表达、欣赏的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通过网上查找、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研究能力和积累应用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2、能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对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采访、调查、拍摄、书法、诗歌朗诵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活动记录和总结报告。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环境的调查访问活动,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通过参与研究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七年级:数学教案-单项式的乘法(参考文本)

初中数学标准教材 七年级:数学教案-单项式的乘法(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数学教案-单项式的乘法(参考文 本)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的难点是: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辩论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以及运算所使用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新课学习阶段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在观察思考之中.(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可采用讲练结合法.对于例题的学习,应围绕问题进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分散难点.对学生分层进行训练,化解难点.并注意及时矫正,使学生在前面出现的错误,不致于影响后面的学习,为后而后学习扫清障碍.通过例题的讲解,教师给出了解题规范,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 《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春》——《皇帝得新装》——《狼》——《桃花源记》——《口技》——《故乡》——《爱莲说》——《陋室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就是最可爱得人》——《孔乙已》——《愚公移山》——《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竞选州长》——《我得叔叔于勤》——《曹刿论战》——《捕蛇者说》——《小石潭记》 1、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瞧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得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得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得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动作——一片深情两次 背影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 混入、再找不着 二、父亲送行得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我自责 瞧讲拣嘱——无微不至内疚 三、当时得家境、原因。板书: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得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得真挚得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徐绍仲文) 朱自清得《背影》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得散文。她对动词得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得联合使用(如“瞧了瞧”、“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得照应使用(后边得“走过去同前边得”“穿过”、后边得“探身下去”同前边得“跳下

七年级上学期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怎样确保骑车安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骑车安全的基本常识,分析骑车出行时存在 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预防骑车事故的发生。 2.增强学生骑车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有关骑自行车导致事故及预防措施方面的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以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上网查阅报刊,搜集有关骑自行车导致事故的案例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与小组同学合作,调查班内同学骑自行车时有哪些不安全的做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展示“警示台”内容,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后谈感受。 教师小结:同学们,自行车是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许多同学每天都在使用自行车,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自行车事故占总事故的一半以上。那么,应如何确保自身的骑车安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确保骑车安全》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真是真实再现,警钟长鸣 师:首先,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真实再现”部分,了解几个与我

们中学生有关的骑车安全事故案例。 1.学生自主阅读“真实再现”,思考:(出示课件) (1)这几个案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2)你还从课外或身边搜集了解到哪些骑车安全事故案例? (3)通过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格式和体会? 2.学生阅读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汇报。 小结:同学们,这一桩桩的血案,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骑车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看来,如何确保骑车安全应是本节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行动在线,真情传递 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远离危险,确保自身的骑车安全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问题: (1)骑自行车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你还了解到哪些 骑车事故的原因? (2)为了不留下安全隐患,我们在上路前应对自行车进行哪些 方面的安全检查? (3)我们在路上骑车时,怎样才能确保骑车安全呢?如果突然 遇到天气异常,我们应该怎样注意骑车安全? 2.小组代表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实际,汇报交流以上问题,其他 学生补充。 3.“真情传递”:我们班的学生在骑自行车时,有哪些不安全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

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浅谈余映潮的阅读教学艺术

浅谈余映潮的阅读教学艺术 ——拜师余映潮先生 摘要: 余映潮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他全新的阅读教学艺术体系特别突出,充分展示了其教学艺术的魅力,对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做到了创新,是值得我们反复探究与学习的。 关键词: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教学设计创新 随着我国的语文教育迅速发展,随之出现了一大批的语文名师,比如小学的窦桂梅、李白坚等,中学的余映潮、程红兵、赵谦翔等人。每个名师都在教学或研究中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具备一套教学模式。本人在此选择了余映潮老师进行某些讨论与探究。 既然本文是谈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艺术,那么首先对余映潮先生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余映潮,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家国家级中学语文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著述丰富,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300余篇,出版了七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余映潮老师有几个很重要的特色,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主问题”提问设计以及诗意手法。下面本人将从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三方面进行解读。 (一)板块式 “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在此针对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在余映潮老师的著作《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里针对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有这样一个教学思路:1.美美地听读;2..美美地朗读;3.美美地欣赏;4.美美地议论。这里的设计思路明晰,线条简洁,创意鲜明,把教学划分成了听读、朗读、欣赏、 姓名:王翼班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学号:222011308011010

七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016年最新版

七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守望青春》 教学目标: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面对生理的变化、情感的起伏,青少年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学会理智对待,健康平安的走过生命的花季,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阅读小强和小雯的日记 一、变化静悄悄 教学目标: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我们的身体在会发生急剧放入变化,心理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讨论1: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近几年的变化? “身高增加了,” “体重增加了,” “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月经初潮,乳房增大”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讨论2:归纳总结青春期女孩与男孩的生理变化表现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我们要顺其自然,以乐观的心态拉力迎接青春期的变化。 二、青春不烦恼 青春期长出青春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青春期成长的一个标志,不必为此发愁。 1、正确处理青春痘的方法: (1)清洁面部。 (2)注意饮食。 (3)生活规律。 (4)情绪调控。 注意:不要用手挤压青春痘,痊愈初期不要用手揭痂;若青春痘情况严重,应请教医生,切勿自行乱用药。 2、人的高矮问题 要想长高,就要生活有规律、营养结构合理、多运动锻炼等。 3、月经和经期卫生 月经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用和平的心态对待它的来访。 讨论1:月经期为什么腹痛? 讨论2:在月经期可以运动吗? 女孩有特殊的生理结构,需要学会呵护自己的身体。男孩同样应该掌握必要地生理卫生知识呵护自己。让我们保持一份美好的心情,健康快乐的成长。 布置作业: 1 记录自己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简述正确处理青春痘的方法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 远近的奥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单项式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设计

第2课时 单项式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重点)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单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 一、情境导入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 小时呢? 1.思考:(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2)设n 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3)铅笔的单价是x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则钢笔的单价是________元. (4)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时,行驶t 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 2.观察所列式子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的运算特征.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单项式的相关概念 【类型一】 单项式的判断 下列代数式2x ,-1 3ab 2c ,x +12,πr 2,4x ,a 2+2a ,0,m n 中,单项式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解析:2x ,-13 ab 2c ,πr 2,0,都符合单项式的定义,共4个.故选A. 方法总结: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分母中含字母的不是单项式,分子中含加、减运算的式子也不是单项式. 【类型二】 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分别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ab 2; (2)5ab 3c 27; (3)2πxy 2 3. 解析:单项式的系数就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就是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只要将这些字母的指数相加即可. 解:(1)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 (2)单项式的系数是57 ,次数是6;

余映潮老师资料八(上)教案新点子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书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望岳》——《春望》——《石壕吏》 【单元教学设想】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屈辱的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平的阳光,我们更应该珍惜。解读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世界应早日铸剑为犁……本单元选文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有新闻、小说、通讯、书信等文体,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有的记叙争议战争的胜利;作者既有“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有“激扬文字”的中外著名作家。学习本单元,要求:1.把握课文内容;2.评价人物形象;3.品味特色语言;4.体验特定情景与人物心情。【单篇教学方案】 《新闻两则》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新闻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巧妙掌握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品味精彩词句。 【主要教学步骤】 1.放映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 2.听录音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要求能听出五个“w”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 (何人) what(何事)why(何因)how(结果如何)。——六个要素而已 3.模拟播音员语气自读。要求思考: ①如果你只想简单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只读哪句话? ②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信息,你应该只读哪段话? ③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读文中哪几段话? 明确:简单了解只读标题;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只读导语,详细了解则要细读主体。背景和结语有时明显出现,有时则暗含在主体中。 4.用刚才老师教的学法自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自主阅读、自由发现、自行表达。 【方案二】 教学角度:综合性活动课——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学以致用、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将学生分成四小组: ①主持组:设计若干有价值的、大家关心的与两则新闻内容有关的的热点问题,准备分类别采访专家; ②专家组:作为军事专家上网或者进图书馆查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相关背景资料准备接受采访,并向观众点评、分析战况; ③绘图组:根据课文内容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一张作战地形图,以供荧屏展示; ④为新闻播出设计导播广告、并写出导播语、结束语。 2.学生模拟活动。 3.教师点评。

初一安全教育教案完整版

初一安全教育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一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油炸食品。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遵守交通规则。 2、说一说学生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7、学习安全小常识。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完整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美术教案 (上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题 1.凝固的音乐一一建筑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 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 乐--- 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一一建筑》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单项式》教案

2.1 整式 第2课时单项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正方体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作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

(1);(2)abc;(3)b2;(4)-5ab2; (5)y;(6)-xy2;(7)-5. 3.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的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的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1)x+1;(2);(3)πr2;(4)-a2b. 【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1)-7xy2的系数是7; (2)-x2y3与x3没有系数; (3)-ab3c2的次数是0+3+2; (4)-a3的系数是-1; (5)-32x2y3的次数是7; (6)πr2h的系数是. 通过其中的反例练习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圆周率π是常数. (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 (3)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5.课堂练习:课本P57练习第1、2题. 三、课时小结

余映潮老师讲座

浅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修养 余映潮 第一部分优秀的学科教师是怎样的人 1.热爱学习的人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不怕劳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 2.定力强大的人 韧性就是激情,精华只能在严谨中收获。 3.目标明确的人 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教材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核心技术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 4.积累丰富的人 给自己多储备一些知识,让自己多增长一些学问,逼自己多增强一些能力。 5.精于提炼的人 坚持“专项研究”是成功的秘诀。专项研究是微型话题的研究 6.技艺高明的人 学科的分类细密,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技之长。 第二部分基本的教学修养 一、“八个第一”是我们心中牢记的指标 1.第一奋斗目标:课堂教学记忆精湛。 2.第一基本功:用多种方法研读教材。 3.第一研究重点: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出经验。 4.第一科研能力:提炼能力。多事情思考得多,用提炼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就有更多的发现,从苦做到巧做。 5.第一写作能力:学科教学论文。以论文取代反思,标高,每个月、每学期 6.第一学术历练:小专题研究。俯首皆是,进入课本,引动你的思绪,比如:课文标题形式的研究,课后练习题的设题研究,课文导语研究,课文预习研究,连点成线,连线成块,集聚大量的资料我们就能够提炼提取。 7.第一进修策略:拥有学科专业杂志,这是专研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习惯,学科专业杂志是前沿的,比任何导师都渊博,都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 8.第一优秀习惯:利用课文设计实践活动。利用课文设置活动,我们的习惯是拿着课文提问,利用课文教课文,我们应该设计丰富的活动。 二、耐力是一种智慧 一定要有“量”的要求。劳动量就大了,辛苦多了,多角度的磨练,我们就慢慢地变得有实力起来。 第三部分提高教学技艺12法 一、用“理念占位”法提升自己把握高度的能力

七年级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七年二班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注意公共场所礼仪,时刻牢记“寿春品牌,当我责任”。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骑自行车须知 1、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教者:鲁志刚 2009.2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5、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情况调整): 明与暗(造型表现) 1课时 寻找美的足迹(造型表现) 1课时 泥浮雕(造型表现) 1课时 画扇面(造型表现) 2课时 我设计的服装(设计应用) 1课时 图文并茂(造型表现) 2课时 奇思妙想(设计应用) 1课时 我的成长变化(造型表现) 2课时 二十年后的学校(综合探索) 2课时 我们即将毕业(综合探索) 1课时 电脑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课时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评述) 2课时

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4.投影仪;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1. 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 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 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及教学反思2.1单项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及教学反思2.1单项 式优秀教案 2.1单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

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1); (2)abc;(3)b2;(4)-5ab2;(5)y;(6)-xy2;(7)-5。(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4.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①x+1;②;③πr2;④-a2b。 答:①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②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③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④

余映潮望岳春望教案

余映潮望岳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诗篇。 2.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 1.背诵诗篇 2.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教学难点: 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许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而且意境深远: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

传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同学们,你们学习诗歌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那你们知道要如何学习诗歌吗? 二、知人论诗,了解作者 诗歌鉴赏中要真的读懂一个诗人蕴藏于诗中的感情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诗的字句意思之外,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风格,甚至是他生活的时代、所处的境地等,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诗,知时论诗。——这是欣赏诗歌的前提。 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杜甫的两首诗歌,现在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望岳》这首诗写于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三、如何学习诗歌? 方法一: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岱了曾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单项式教案

《2.1整式——单项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引出单项式及有关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多项式、整式的加减做充分的准备。学情分析: 在小学他们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有帮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他们正确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外,应把重点放在他们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为整式的加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2、理解单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单项式,对于一个单项式能说出它的系数和次数。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合作探究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变式训练掌握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体验、运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在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建立及分析实际问题并用正确的单项式表示这些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堂清检测卡 教法分析: 注重本章知识的整体性,按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顺序展开。先利用章头提出问题,结合所列代数式对本章知识进行整体介绍,然后转入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经过每小节分段疏通,最后进行系统小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启发式,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从而增大教学密度和容量;以启发谈话法为主,进行讲解及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用学生熟悉而有趣的儿歌数青蛙问题导入新课。

余映潮老王教学设计(共3篇)

篇一: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 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 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b] 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 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 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 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 《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 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 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 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 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