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21
数字化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方式分类与整理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电子设备和软件技术等手段提供教学内容和研究工具的教育资源。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获取和评价方式进行分类与整理。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方式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教育资源库:教育机构、教育网站和在线研究平台等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访问这些平台进行资源的获取。
2. 开放式课程平台:如Coursera、edX和MOOC等开放式课程平台,提供了众多的在线课程和研究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并进行研究。
3. 自建教育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创作和整理教育资源,例如制作教学视频、PPT和练题等,以满足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需求。
4. 社交媒体平台: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和分享功能获取到这些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方式对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 内容质量:评价一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容质量,包括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2. 用户评价:通过用户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该资源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3. 教学效果:评价数字化教育资源对研究者的教学效果,包括对知识掌握程度、兴趣和研究动力的影响等。
4. 研究体验:评价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用户体验,包括资源的界面设计、交互方式、研究过程的流畅性等。
5. 技术支持:评价数字化教育资源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包括故障处理、使用指导和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等。
总结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方式多样化,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开放式课程平台、自建资源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获取。
对于评价数字化教育资源,需要从内容质量、用户评价、教学效果、研究体验和技术支持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
这样有助于学生和教师选取适合自己需求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并提升教育的效果和研究的体验。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而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则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建造师的角度出发,综合经验和专业性,介绍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水资源调查是指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首先,进行水资源调查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调查目的可以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为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或为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
调查范围则应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等各个方面,以及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变化。
在进行调查之前,还应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和方法,确保调查的全面和准确。
其次,水资源调查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和水文地质方法是常用的调查手段之一。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不同层次的地层性质,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水文地质方法则通过观测水文地质现象和收集地下水样本,来确定地下水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此外,还可以运用遥感技术、数字地形分析和地下水模型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分布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是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估和定量分析。
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供需状况、水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水资源评价的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和判断,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来评估水资源的状况和可利用性。
而定量评价则更加科学和精确,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定量分析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质状况和水资源的脆弱性等指标。
定量评价还可以考虑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策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为了提高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资源的评价与选择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评价与选择至关重要。
合理的教学资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然而,面对众多的教学资源,如何进行评价和选择成为一项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选择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评价教学资源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评估教学资源是否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应该与教材内容相匹配,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2.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教学资源所涉及的知识应当准确无误,深度适宜。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错误的教学资源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学习认知。
3.教学资源的更新性:数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教学资源的更新性非常重要。
评价教学资源时要注意资源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方法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
2.综合评估教学资源的质量:通过查阅教学资源的相关评价、阅读评论等方式,综合评估教学资源的质量,包括是否准确、完整、易读等方面。
3.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启示,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选定教学资源后,如何有效地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1.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的使用顺序:根据教学的逻辑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的使用顺序,确保教学的连贯性。
2.多角度呈现知识点: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资源包括野生物种和农作物,它们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能源和环境服务等许多方面的价值。
因此,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可以为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并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调查植物资源包括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
这些调查可以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观察和采样等方法进行。
野外调查可以确定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其分布和生境要求。
实地观察可以收集有关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和生长特点的数据。
采样可以获取有关植物资源的遗传信息和化学成分。
这些调查数据可以为评价植物资源的价值和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评价植物资源需要考虑其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包括植物资源对食物安全、医药研发、建筑材料、能源等方面的贡献。
生态价值包括植物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恢复的作用,如提供氧气、调节气候、净化水源等。
社会价值包括植物资源对社区生活、文化传统和精神满足的贡献。
文化价值包括植物资源对传统知识、习俗和仪式的影响。
评价植物资源的价值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全面了解其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在贡献。
评价植物资源还需要考虑其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保护、繁育、培育和利用等方面。
保护植物资源需要建立保护区、限制采集和砍伐,保护其生境和栖息地。
繁育植物资源需要建立种植基地、选育优良品种,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
培育植物资源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培养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利用技术。
利用植物资源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评价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其生态特性、适应能力、可再生能力和可替代性等方面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基础。
通过调查,可以获取植物资源的基本信息和种群动态,为评价其价值和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八下人教版资源与评价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资源。
这些化学资源不仅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本文将对化学八下人教版的资源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实验资源在化学八下人教版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源,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化学的奥秘。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自操作试管和化学药品,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验资源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图表资源在化学课本中,有很多精美的图表资源,这些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图表资源不仅美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化学知识。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图表,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的规律和特性。
三、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在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人教版化学八下提供了各种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视听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化学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
相比传统教材,多媒体资源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激发兴趣。
四、课堂资源在化学八下人教版中,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堂资源,如课件、练习题等。
这些课堂资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通过课堂资源的运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化学八下人教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实验资源、图表资源、多媒体资源和课堂资源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化学教学的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信这些资源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深入了解。
62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对于中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方法、调查结果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中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文献,收集和整理中药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等相关信息。
2.野外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记录并采集目标中药资源的信息。
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记录中药资源的地理位置,同时拍摄照片进行记录。
3.样方调查法:在中药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样方进行调查,通过计算样方内的中药资源数量、密度等指标,推算出整个调查区域的中药资源状况。
4.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中药资源相关从业者、民间传统医师等的观点和意见,辅助判断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
二、中药资源的调查结果中药资源的调查结果主要包括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密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信息。
1.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可以获得中药资源的分布范围,从而确定中药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区域分布差异性。
2.中药资源的数量与密度:通过采集样方内中药资源的数量或计算样方内中药资源的密度,可以估算出整个调查区域的中药资源数量和分布密度。
3.中药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调查记录中药资源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采收季节等信息,了解中药资源的生物学特性,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三、中药资源的评价指标中药资源的评价指标可以从生物学、化学、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价。
1.生物学评价指标: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丰富度、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等方面的指标,反映了中药资源的生物学价值。
2.化学评价指标:包括中药资源的有效成分含量、化学成分物种、药效评价等方面的指标,反映了中药资源的化学特性和药用价值。
3.经济评价指标:包括中药资源的产量、市场价格、利用价值等方面的指标,反映了中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性。
林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1.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食品和药品,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
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林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必要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森林资源的供给却在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对林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精准的调查与评价,才能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技术规程的制定目的1. 规范林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制定技术规程,可以统一林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精准的林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可以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资源过度开发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1. 调查对象和范围(1)明确调查对象:明确调查的林地后备资源对象,包括林木、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等。
(2)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的地理范围,包括具体的地理位置、面积等。
2. 调查方法和工具(1)采用专业工具:制定采用专业的调查工具,包括GPS定位仪、野外调查工具等。
(2)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包括样方布设、样地调查等。
3. 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采集:规定数据采集的要求和标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等。
(2)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调查评价结果。
4. 成果报告和应用(1)撰写成果报告:对调查评价结果进行整理撰写成果报告,包括调查数据、分析结果等。
(2)成果应用:确定成果报告的应用方式,包括提供给相关部门、用于决策参考等。
四、技术规程的实施步骤1.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具体的调查对象和范围,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人员、调查工具、调查时间等。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水资源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水资源调查工作是指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监测的工作。
其目的是获取准确的水资源数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 水资源数量调查:通过对水源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进行测量和监测,获取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方法包括地面观测、遥感技术和水文测验等。
2. 水资源质量调查: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和净化能力。
采样分析、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试是常用的调查方法。
3. 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对水的开发利用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用水量、用途、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和现场测量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水资源评价工作是对水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工作。
其目的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价值评价:通过对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水资源的综合价值。
常用方法包括货币评估法、替代费用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等。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包括水资源的更新速度、保护措施和适度利用等。
综合应用水量平衡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3. 水资源环境评价:对水资源利用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水体污染、生态破坏和土地沙漠化等方面的内容。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估等方法进行综合评定。
三、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对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为政府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基础,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 常用的网络认知工具有哪些? 答:常用的网络认知工具有: 1, 语义组织工具:(1)数据库 (2)语义网络/概念地图 2, 动态建模工具:(1)电子表格 (2)专家系统 (3)系统建模工具 (4)微型世界 3, 信息解释工具:可视化工具 4, 知识建构工具:超媒体 5, 交流合作工具:博客,播客,wiki等 二, 博客应如何与“学科”教学整合? 博客与”学科”的整合,就是通过博客技术来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以“自主,探究,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使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还要教师进行讲授,但教师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导航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工作中的评价者。 博客与”学科”的整合体现在:(1)课堂教学的重构。 (2)课外学习的重建。(3)社会家庭的融入。 博客应用于各种学科中,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就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讲,博客(blog) 的过程就主要是学习者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可在博客上对知识,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引经论据,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也是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另外,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议题,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让师生有一个交流的平台。 三、播客在教育中有什么优势? 1,教师对播客的应用 (1) 创建动态教材 (2) 建立播客网络学习平台 (3) 教学评价的新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2,学生对播客的应用 (1) 深入e-learning应用范畴 (2) 促进语言学科的学习 3,管理者对播客的应用 (1) 建立网络家长学校,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新的方式。 (2) 生成动态开放的教学资源库 总之播客在教育中的优势有:1,作为教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动态建设与丰富,构建新型数字校园和视听化的网络学习社区。2,对语言教学中听、说、读训练的支持,扩展传统课程学习,使得用直接方式发展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愿望成为现实。3,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教育技能的提高与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4,作为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学生成长档案袋。 四、WIKI在教育中有什么优势?
1 《资源与评价》初中英语八上答案 Module 1Unit1基础过关 I. 1—5 translate, mistakes, excellent, messages, advice, 6—10 punctuations, meaning, spelling, correct, grammar II. 11—15 BAABB 16—20 AACAA III. 21. about, saving 22. Why, did 23. not, write 24. Let’s, have 25. Don’t, to IV. 26.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remember English words?或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remember English words? 27. write down / make 28. use flashcards to help me 29. put the translation on the back / read it / learn it / study it 30. else /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words V. 31. are having 32. is telling 33. to learn 34. to speak 35. spelling 36. to check 37. have 38. will come 39. not to translate 40. learning VI. A. 41—45 TFFTT B. 46. When he got to England, he started working hard on it. 47. Engels did.
48. Because 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some things in Russian. 49. Six months. 50. We should not translate everything into our own languages.
Unit2 基础过关
I. 1. improving 2. basic 3. real 4. watching 5. takes/took/will take 6. ourselves 7. breath 8. conversation 9. time 10.guess 11. accents 12. advises/advised 13. list 14. piece 15. at II. 16. to talk 17. spend much 18. not count 19. enjoy yourself 20. to look 21. meaning of 22. good at 23. advises/asks/tells, to 24. begin/have,breath III. 25—29 CABCA 30—34 ABACB IV. 35—40 English, but, to, American, accents, wishes V. A. 41—45 增加,研究,输入,乐趣,磁带 B. 46—50 FTTFT Unit3 基础过关
I.(答案不唯一)1. ask that policeman 2. make it a little later 3. should use flashcards to help you 4. about traveling by train 5. to smile 6. go there by plane 7. about reading some English every day 8. to know the color of your shoes 9. you listen to some songs in English 10. go out to play basket ball II. 11—15 BACCB 16—20 ABACA III. 21. What’s the time / What time is it now 22. What are you doing 23. I am sorry / I’m afraid I can’t. 24. Why not climb the hill / What about going cycling 25. Good idea / OK / All right 26. What about two o’clock / half past two 2
27. Why don’t / Shall 28. Let’s make it 29. Where shall we meet then 30. See you IV. 31. don’t 32. speak, 33. saying 34. asking 35. make 36. not 37.about 38. to 39. time 40. to V. 41—45 TFFTT VI 46—50 ABCCA
能力提升
I. 1—5 ACBCA 6—10 BBCAC 11—15 ABAAB II. 16—20 CBABC 21—25 ABBAC III. A) 26—30 TFTTF B) 31 After the host serves everyone. 32. I should ask someone to pass it to me. 33. For dabbing(轻拍) my lips 34. No, it isn’t. 35. No, I shouldn’t. C) 36. computers, English 37. translate, any 38. another, language 39. right, wrong 40. yourself, learning IV. 41. lying 42. visiting 43. will study 44. carries 45. is going to have/ will have 46. was 47. tried 48. enjoyed 49. listen 50. help V. A) 51. newspapers 52. language 53. idea/way 54.Radio 55. forget B) 56. teacher 57. actor/teacher 58.excellent 59. teaching 60. listeners/class/students
VI. I keep a vocabulary notebook. When I learn a new word, I write it down in my notebook. I also write down a sentence next to it. I make flashcards to study new words. On one side of the cards, I write the English word, on the other side of it I write the Chinese meaning. I use the new words very often.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learn and remember the new words is to use them often.
Module 2Unit1 基础过关 I. 1. captain 2. passengers 3. landed 4. Airport 5. ever. II. 6. The first prize 7. today’s newspaper 8. will take off 9. cabin stewards 10. dreamed about III. 11. has visited 12. have …traveled 13. have… watched 14. has…entered 15. Have… visited IV. 16. Have you invited anyone to stay with you yet? Yes, I have. 17. Has she enjoyed your messages about your life here in Beijing? No, she hasn’t. 18. Has she always wanted to go to the USA and Europe? Yes, she has. 19. Have you never visited the USA? No, I haven’t 20. Have they entered a singing competition? Yes, they have. V. 21. Tom hasn’t arrived in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22. We haven’t decided to travel by plane. 3
23. My father hasn’t decorated our house yet. 24. I haven’t learned to ride a bike. 25. My mother hasn’t washed the clothes. VI. 26—30 BCAAB 31—35 BCACB VII. 36. what’s your pen friend’s name 37. No, she hasn’t. 38. Yes, I have. 39. Have you looked at today’s newspaper? 40. Have you ever entered a competition? VIII. TFFTT
Unit2基础过关
I. A) 1.Have you ever been to China? / Have you ever traveled all over China? 2.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B). 3.Have you ever been to San Francisco? 4.How often do you go to see them? C). 5.Have you ever tried western food? 6.Where did you have it? D). 7.Have you ever been to Liu Huan’s concerts? 8. Where did you go to his concert? E). 9.Have you ever seen a film? 10. Where was it on? II. 11—15 JDBHF 16—20 AIECG III. 21. have, seen, was, were 22. have, visited, went, have, been 23. have, had, was, met 24. have, flown, have, traveled, will fly/am flying 25. have, been, went, stayed IV. 26—30 ABBAA 31—35 CBCCA V. 36—40 BABBC VI. 41—45 TT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