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绍侯中国教育史电子笔记

朱绍侯中国教育史电子笔记

朱绍侯中国教育史电子笔记
朱绍侯中国教育史电子笔记

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关于学校的传说,首先,氏族部落联盟时,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贵者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乐师掌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之为成均,成均并非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和学者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其次,古史中还有虞氏之学为“痒”的传说。孟轲说:“痒者,养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任务,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养老地方进行,所以痒也为教育场所。由此可见,成均或痒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的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虽然不是正是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产生奠定基础。

(二) 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其表现有二:一是官师合一,有国家职官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二是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场所,有时进行政治活动的官廷,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表明当时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至春秋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此种状况被打破。

2.大学与小学西周小学见载于青铜铭文。贵族子弟幼时通常受家庭教育,教以基本常识和待人接物的礼数。8岁始离家人入小学,小学在王宫旁边,王宫侍卫官师氏、保氏为小学师长。小学教育包括德、行、艺、仪,尤重孝亲父母、友尊贤良、顺事师长一类德行的修养,以为造就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大学教育更为贵族子弟所享有,极个别平民中的优秀者经严格的考核选拔方能进入。大学入学年龄通常始与15岁,九年完成学业。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四周环水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半周环水叫泮宫,表现出等级性。大学的择址和设施是出于射、御教学和演练的需要。大学的目标在于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西周王朝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学礼乐、军事需练射御,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又次之。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已有明确的计划性并有专门的场地与专门的官员施教。

3.国学与乡学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都城称为国,成外

围称为郊,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射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文献记载西周在地方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设立乡校、州序、党痒、家塾,分别由各级地方官员负责,又由中央政府负责民政的司徒总领导。乡学教育以德、行、艺为内容而与国家联系,并实行定期选拔,将优秀这举送之国学深造。

4.家庭教育西周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甚至最早提出胎教主张,《礼记·内则》中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之,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由此看出家庭中从小进行基本生活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7岁开始男女有别,男女教育开始分开,女子教育局限在家庭内,相对被轻视。

(三)“六艺”教育

有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教育,中心是礼、乐。“六艺”源于原始

社会的祭祀活动,其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艺。《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礼既

然包括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传统,国家命运之所系,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的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需要。

奴隶主贵族的礼、乐是相互配合的,凡通行礼之处,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培养有重大作用。乐是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感,使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等级关系华在和谐的情谊之中。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起巨大作用。“射御”是军事训练,是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

文字,书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而大学学的是《诗》、《书》。

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它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的“苏湖教法”、朱熹及颜元等人都十分重视。我们应注意分析六艺与西方七艺的联系与区别。

二、私人讲学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 私人讲学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基础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私田增加,出现“私肥于公”,结果法律上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开始发生变化。

政治上,“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

文化上随之发生变化,标志就是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首创私学,随后墨子、孟子、荀子等均创办,一时间私学兴起。私学兴起的历史特点:西周时期,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春秋私学则建立在个体私有经济基础上;官学的社会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私学则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众及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官学是国家政权机关办的,“学在官府”,私学则根据个人或社会需要建立,相对分散,促进了学术下移;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无独立的组织结构,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活动;官学入学受少数贵族子弟垄断,私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官学是官师合一,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独立职业;此外,私学思想自由,教学内容上能够贴近生活,教育场所不固定,具有很大灵活性。总之,自由是私学的最大特点。

私学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文物典籍及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民间称为私学教师,而社会又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私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贡献在于:第一,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之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比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教育内容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

关,改变了官学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创有教无类。教育对象有少数贵族向平民扩大。第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有光辉成就,出现了像《大学》、《学记》等教育专著,确立了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史方面的地位。

(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随着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士作为一个阶层,人数日众,地位不断提高。这些人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四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一股活跃势力。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时代,各诸侯为壮大自己势力,扩大自己影响,争相养士,养士之风日盛。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的盛行直接推动了各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春秋时,齐国经济繁荣,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壮大自己势力,一方面在文化上采取开放政策,广揽天下之士,稷下学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并为齐统治服务,先后经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王健六代,时历约150年左右,距今约2300左右,创建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

性质:有别于用士养士,它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育士的学校,为封建官僚制度服务的,其产生是适应战国的历史潮流的,把为奴隶主阶级世卿世禄制度服务的官学质变为造就封建官吏的学校,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一大飞跃。稷下学宫是一个特殊形态的,虽为田齐创办的国立大学,但其细胞为私学。它由私学所构成,因此,稷下学宫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由此英国李约瑟教授称之为“稷下书院,既有私学性质,又具有官学性质,二重性,一身而二用学官”,实是有私学向官学过渡的形态。

特点:第一,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第二,继承和发扬了私学的特点,打破门户之见,来者不拒,去者不止,还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第三,百家争鸣,自由辩论。第四,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稷下学宫不仅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创办的唯一官办的高等学府,而且它创办之早,历时之长,堪称历史之最。它是战国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是当

时文化和教育的缩影,又集中了齐文化的特色,不仅培养了许多历史名人,而且在那里产生了许多新学派,它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2.“庶、富、教”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这一思想。认为在实现充分的劳动力、保障人民丰足生活的前提下,必须施行教育,使其知伦理、守本分,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证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中,教育起决定作用。

4.“有教无类”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也”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这一主张。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这比较符合他的这一主张。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5.“学而优则仕”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主张,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存在分歧,但基本含义应该是把官职与学习紧密相连。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主张提出主要是针对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统治腐朽,不学而仕,仕而无学的现象相当突出,私学兴起,仕阶层扩大,出现学而不能仕的矛盾这种状况提出。提出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将激励和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对当时的宗法观念以冲击,具有进步性。

6.论教学内容他从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教育目的出发,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他继承六艺教育传统,亲自整理古代文献,形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尤重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7.论教学方法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他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行。

(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其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提出“夫子教人各尽其材”,遂有“因材施教”。实现这一原则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强调学生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

(2)启发诱导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他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一次十分精辟表达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步伐,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诱导、启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即“开其意”、“达其辞”。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认识范围。

(3)学思并重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乏而不实。单纯的学或思,都有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才可能提供这些材料进行有效思考,二者相关,学习居先,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知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抓住事物本质,使认识深入和提高。

(4)由博返约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知识面应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加以统帅。

8.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孔子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道德教育以“礼、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仁是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的基本精神,是“爱人”和“忠恕”。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规律,提出许多道德原则,如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等,对今天仍有可借鉴意义。

9.论教师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了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问题,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身教终于言教等,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五)孟轲的教育思想

1.“性善论与教育作用”人性问题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注意的。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从这以哲学思想出发,加上他的“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在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此为“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保民心”最有效的措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人虽先天具有善心,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其心而已”。

2.“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根据他对教育作用的看法,确立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修养。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内在与每个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

4.“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他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于是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六) 荀况的教育思想

1.“六经”传人荀子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结合当时形势,对孔子六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完成了孔子以后孟子所不及的传经事业,是孔子以后的传经大师。

2.“性恶论”及教育作用荀子批判“性善论”“无辨和符验”,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他认为,孟子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把应当属于后天的“伪”的范畴归之于本然的人性了。而所谓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性应当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他全排除人为的任何后天因素。“伪”是与“性”相对立的一个范畴。“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努力使人发生变化。“伪者,为也”。他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所以他认为应当区分人的先天努力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尽管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二者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之分”是为了论证“性伪之合”与“化性起伪”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进而对社会的改造。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从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他对此很乐观,认为只要学习和教育,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他还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积靡”。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它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3.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出于他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他根据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俗儒“徒具儒者外表”,对“先王”之道,对礼仪仅会做教条诵读而已,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先王”,懂得取法“后王”,对自己未能解决问题承认无知,不自欺欺人,显得坦荡;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知识渊博,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荀子·儒效》),能有效治理国家,显然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理想目标。

4.以儒经为教育内容他认为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故《书》者,政事之记也;《诗》者,中声之所以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教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毕也。”(《荀子·劝学》)。传六经以为后代之教育也,影响深远。

5.“闻见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为看作是最终目标。第一,闻见。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不同感官与不同事物相接触形成不同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成为可能。但闻见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隅”,无法把握整体,且又因主观因素影响而易产生错觉,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向“尽其礼”阶段发展,即“知之”。第二,知之。学习要运用思维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他重视思维,即知的作用。找出一些发挥这一功能的方法。

(1)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他认为人常犯错是由于“蔽于一曲而訚于大理”,易使人只见一隅而不见其它,又受自身知识经验局限产生闭塞。那如何“解蔽”呢?“兼陈万物”是对于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中悬衡”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某方面,择之所是,弃之所非,以求如实把握事物之间联系。

(2)虚壹而静认为“心”是藏与虚,一与两,动与静的统一。“虚”是虚心,不要先入为主,不为已有的知识见解阻碍,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壹”是不以一种知识排除另一种知识,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心猿意马,转而研究另一问题,又能迅速集中精力,二者不相干扰;“静”,不动,不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去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思维活动。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会更有效。第三,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对于学、思而行的知识的验证是否可靠,只有行,才能使“知”真正算明了。

6.论教师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提高教师的地位,强调教师的作用,同时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学生应无条件服从。

(七)墨子的教育思想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翟,世称墨子,出身卑贱,自称“鄙人”或“贱人”。他曾是个精于制造车、械的手工艺人。生活俭朴,为了老百姓利益可以不辞辛苦。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他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得素丝,下什么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3.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又通过这些人去实现贤人政治,批判否定那种用人以亲、以势、以财的不合理现象,为培养“兼士”提出三个具体标准:“厚护德行”,“辩乎言词”,“博乎道术”,即道德要求、思维辩解和知识技能。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主要教育内容墨家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有很高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思维能力上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是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诡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衡量人的认识与言谈是否准确的三条标准,即“三表”。第一表:“有本之者”,立论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和知识;第二表:“有本之者”,立论要“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依据民众经历,以广见闻;第三表:“有用之者”,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三表法表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在形式逻辑上,在中国古代史上首先提出“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

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积极主动的“强说人”,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认为“不强说人,人莫知”,对不来者也主动去教,送教上门,这种教人为己任的精神很可贵。他也不同意儒家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又作”,认为应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更多。墨子学于儒而又自成一家,他的科学和逻辑学,是创造精神的结果。

(八)道家的教育思想

1.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既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是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的质朴状态。社会文明的发展使人异化,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一方面如同给马套络、给牛穿鼻,是摧残天性;另一方面使人智慧而变得奸伪,也是背弃自然。因此教育应视人为影响逐渐消减的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提醒人需注意教育的负面作用和教育中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

2.“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老子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并不简单的全盘否定教育的作用,而从反礼教的虚伪性出发,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提出“绝

圣弃知”。认为在“礼崩乐坏”的环境中,要保全人自然本性的话,必须以道为教,以道为师。绝学:不易学习表面繁杂事务知识为目的,而在于对一切自然、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直接把握。注重返归与保全人的自然本性,回避教育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性,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消极成分。

3.逍遥的人格理想对儒、墨学者以仁义为追求的圣贤人格,道家提出怀疑,认为为仁义献身是以牺牲人的自然发展为代价,于是提出一种“无功”“无名”、物我两忘的逍遥人格。并以为现实中最当称道的不是圣贤,而是捕蝉者、屠夫、匠人、残疾人甚至盗贼等“小人”,因为他们的自然天性丧失的最少。道家虽然抵制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责任,但也指出了社会原则与个性发展存在矛盾冲突的事实。

4.提出怀疑的学习方法道家对学术求知问题也有独特见解:提倡怀疑,不仅怀疑自然、怀疑社会、更怀疑圣人教条。

(九)法家的教育思想

1.提倡耕战的学派战国时期趋向统一,统一要靠实力。韩非说:“力举则人潮,力寡则朝人。”(《韩非子·显学》)力就是军事与经济实力,又最终落实在人民是否积极参加耕战上。从商秧到韩非,始终如一倡导耕战。

2.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管子》一书中就认为,趋利避害是人性之常,以后商秧坚持这一看法,并将其余耕战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韩非不仅以为“不免于欲利之心”,还认为人心总是利己害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韩非子·解老》)源于此立论,他在教育上提出许多严厉的论断。认为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只能设法令人们不得为非。只看到刑法的统制作用,不讲教育感化。认为无需尊重人格、人的尊严。法家只讲法治而弃置人治,实际否定教育的存在价值。

3.禁诗书与“以法为教”这是对商秧“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是人的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总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守法百姓就不会受残害。因此,实施“以法为教”,采取“信赏必罚”、“鼓励耕战”等形式。

4.禁私学与“以吏为师”若“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的内容,则“以吏为师”表达了法制教育的实现手段。“以吏为师”重在吏,不在师或在法不在教,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法家认为私家学派存在意味着扰乱法治,立法就是为了废

除私学,必须毫不妥协地推行法令,对易于导致“二心”的学派应“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以吏为师”就是在于减少从事文化知识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少了就不会破坏社会秩序。“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最多只能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法制教育要推行但不能走向极端。文化知识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人类进步的条件,法家如此的主张和实践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十)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宋元以后封建教育都以“四书”为基本教材。《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教育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的先天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最为准确的概括和表述。《

2.《中庸》和《大学》一样,从《礼记》中分离出来,成为“四书”之一,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哲学著作。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提出“君子素其位而行”,要求在社会矛盾面前“素位而行”,为此,要摒弃外物影响,潜心修养,作向内的慎独功夫,去把握先验的“理”,达到“诚”和“至诚”的境界。

3.《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使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全文1229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方法,教师及师生关系,总之,对教育学基本问题都有论述,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简明扼要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人的发展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

(3)学校管理, 视学和考试。十分重视大学和小学的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

管理学校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学这天,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至圣先师”。还定期视察,重视学业训诫仪式。学习过程中,每隔一年考察一次,第一年,“视其离经辩志”,考察阅读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道德方面能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第三年,“视其敬业乐群”考察对学业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同学相处是否团结友爱;第五年,“视其博习亲师”,学识是否广泛及与教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视其论学取友”,学术见解与交往朋友,合格谓之小成;第九年,“视其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学术上融会贯通和志向上坚定不移,合格谓之大成。

(4)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方面,教与学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第二,尊师重道尊师才能重道,重道必须尊师。明确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的作用,抬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教师有严格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尊师严师,并不否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习好坏与善不善学关系极大。

第三,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

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二者需有结合。

第四,豫、时、孙、摩总结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规律。包括四项具体原则,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指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豫“禁于未发之为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

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积习已深再去禁止极难矫正。时“当其可之谓时”,就是及时,善于捉住适当时机,即时施教,否则时过境迁,毫无成效。孙“不陵节而施之为孙”,顺序,循

序渐进。知识有内在系统,掌握知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能颠倒跳过,否则会使学生厌恶学业,即使勉强毕了业,也很快就忘了所学的东西。摩“相观而善之为摩”,相互观摩,同学间取长补短。切磋琢磨,相

互启发,补偏救弊,扬长避短,开阔眼界,增广见闻。

第五,启发诱导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指出“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式教学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需教师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

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导而不牵,积极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强而不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压抑。开而不达,教师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的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项原则中心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第六,长善救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5)教学方法有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等。同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呆读死记、满堂灌、赶进度、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消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现象进行尖锐批评。

4.《乐记》《礼记》中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记述乐教的论著,论述了官乐起源和作用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于乐教的重视。儒家乐教主要是教授音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的手段。因此,儒家乐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第9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 A.前秦 B.后赵 C.前凉 D.代 【答案】A 【解析】公元370年,苻坚灭前燕,374年,夺得东晋的益州,376年,灭前凉和代,382年,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作品不包括()。 A.《后汉书》 B.《三国志》 C.《宋书》 D.《南齐书》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官家、私家都注重修史,其中《后汉书》为刘宋时的范晔所做;《宋书》作者是南朝梁人沈约;《南齐书》作者是南朝梁人萧子显。《三国志》是西晋的陈寿所撰。

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援儒入道,在道教官方化过程中有重大贡献的北朝人物是()。 A.葛洪 B.陶弘景 C.寇谦之 D.陆静修 【答案】C 【解析】在北朝,道士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造,剔除可能被用于组织斗争的教义、仪式,增加礼度和服食修炼的内容。他还托言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道经,并献给北魏太武帝。他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和支持,道教被宣布为“国教”,地位在佛教之上。 4.户调式是西晋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它的内容中不包括()。 A.土断 B.占田制 C.户调制 D.品官占田荫客制 【答案】A 【解析】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户调式,目的是为了平均分配土地,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它包括三点内容: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而土断是东晋时实行的。

5.下列我国的石窟艺术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有()。 ①大足石刻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莫高窟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末宋初;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开凿于北魏时期,莫高窟开凿于前秦时代。 6.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之处是()。 A.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向边疆扩散 B.士族庄园经济与寺庙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活跃,商业发达 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7.有关宇文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胡汉杂糅的府兵制 B.依托《周礼》改革官制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导言 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 【基本史料】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 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4、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5、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 16、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弥兵运动 答: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弥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弥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2.李斯 答:李斯是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受业于荀子。李斯初为吕不韦舍人,公元前237年,他的《谏逐客书》为秦王政(秦始皇)采纳,擢为廷尉,建议秦王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很大作用。全国统一后,李斯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集权,焚《诗》、《书》,禁私学。他还以“小篆”为准,整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令公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害。泰山、琅邪等刻石,传为他的手书。 3.商鞅变法 答: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改革。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

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内容包括:废除贵族的井田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4.三独坐 答: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故称三独坐。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东汉时设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负责一切政务,对皇帝负责为;司隶校尉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权力十分大;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掌管监察事务。 5.护乌桓校尉 答:护乌桓校尉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武官。西汉武帝时,霍去病攻占匈奴领地,迁乌桓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等地区,设置护乌桓校尉,保护内附的乌桓人,之后并为匈奴中郎将。到东汉、魏、晋时期也设有护乌桓校尉。 6.葛洪 答: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出身江南著名士族家族,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他一生著作甚多,所著《抱朴子》是第一部全面论述道德宗旨、哲理、仪式、方法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为医书,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其中关于肺结核、天花的记载和免疫法的使用,对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2013辅导班】【参考书目】【考研大纲】【历年真题】【免费资料】【凯程名师】本文章整理自网络。非酷考的官方讲义。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 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 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 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 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二)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 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 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 (2)管理监事大臣 (3)分校:南学 (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 3.算学、俄罗斯文官 三、地方官学 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 (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 (2)内容: 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 ②动态管理 (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 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 四、官学特点 1.重八旗子弟教育 2.六等黜陟法 3.俄罗斯文官 五、清朝的私学(书院) 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 2.类型: (1)理学 (2)制艺 (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 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 (2)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 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 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 (3)意义: ①优良传统 ②改变书院官学化 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漳南书院(颜元) (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 (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 (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 ③抨击八股取士

(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①通才:什么都会 ②专才:某一方面 (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六艺教育:托古改制 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 武备:兵法,战法 经史:十三经 艺能:水、工、火 理学:程朱理学 帖括:八股 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 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 (6)教育方法:习行 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 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 ③意义:重大革新 六、选士制度:科举制 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 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七、教育思想 1.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 (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 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 ②内涵: 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 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 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 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 (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 (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 2.王夫之(超纲) (1)教育的作用 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 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 (2)教学思想 ①因人而进 ②施之有序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 (3)德育 ①人与不可灭---节欲 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 (4)教师:主导作用 ①教师必恒其教事 ②明人者必自明 ③正言、正行、正教 3.颜元(同上)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

五代宋辽金大事年表_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版

五代宋辽金大事年表(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版) 除人物生卒年,举例出现的年份,特殊年份外,朱绍侯中古史五代宋辽金大事年代总包括。 五代宋辽金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893年,马殷进入长沙,被任为潭州刺史。钱鏐被任为镇海节度使。 896年,王潮被封为威武军节度使。 897年,王潮死。 898年,马殷进为武安军节度使。 899年,马殷完全控制湖南。 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建都扬州。 903年,王建被封为蜀王。 905年,唐以刘隐为静海军节度使 906年,杨行密死,长子杨渥继位。 907——960年,五代时期 907年四月,朱温自立为帝。朱温封马殷为楚王。阿保机被选为可汗。 909年,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 910年,刘隐死,其弟刘 继位。 912年六月,朱温被其第三子朱友珪所杀。 913年二月,朱友珪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夺帝位。 916年,阿保机自立为帝,国号契丹。 917年,刘 在广州称帝,次年改国号为汉。 923年十月,后唐入开封,灭梁,建都洛阳。 924年,高季兴被封为南平王。 925年,李存勖派兵灭前蜀。 926年,魏州兵变,李存勖毙于流矢。其养子明宗李嗣源入洛阳称帝。契丹灭渤海国。改名东丹,以皇太子倍为东丹王。 927年,徐温死。 930年,楚王马殷死。 931年,明宗下令诸道均平民间田税等。 932年,孟知祥攻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封蜀王。 934年,孟知祥称帝。同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 936年,后晋代后唐。 937年,徐温养子徐知诰自立为帝,国号唐,改姓李名昪。段思平建立大理政权。 945年,南唐灭闽。 947年初,辽入开封,晋亡。契丹改国号为“辽”。

950年,后周灭后汉。 951年,南唐灭楚。 954年,郭威死。郭荣即位。 959年六月,郭荣病死 960年正月,赵匡胤称帝,北宋建。 963年,宋灭荆南(即南平)、湖南。 乾德二年(964年)底,宋攻后蜀,两月后灭之。 开宝三年(970年)底,宋攻南汉,不到半年,灭之。 973年(太祖开宝六年起,宋科举设殿试。 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攻南唐,次年冬,灭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和钱俶投降。 979年(,宋灭北汉。 994年七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至此,封建制度在契丹全面确定。 985年(太宗雍熙二年),创殿前唱名赐及第制。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王小波四川青城起义。 997年(太宗至道三年),宋划十五路。 1002年(真宗咸平五年),李继迁攻下灵州,改名西平府。次年,李继迁死,子德明继位。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底,宋辽定澶渊之盟。 1006年(景德三年),德明与宋义和,被封西平王。 1020年(真宗天禧四年),德明迁都兴州。 1032年(仁宗明道元年),德明死,元昊继位。 1038年,元昊称帝。 1040年(康定元年),宋夏三川口之战。 1041年(庆历元年),宋夏好水川之战。 1042年(庆历二年)。宋夏定川之战。 1043年,五月,王伦起义。八月,张海、郭邈山起义。瑶民唐和起义。九月,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1044年,宋夏重新议和。 1047年,(庆历七年),王则起义。 1076年,王安石致仕。 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生女真部落联盟酋长(都勃极烈)。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 1120年,方腊起义。宋金订海上之盟。 1123年,阿保机病死。 1125年,天祚帝被俘,辽亡。 1127年,四月初一,靖康之难。五月初一,赵构称帝为高宗。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课程类别校级优秀□省级优质□省级精品√国家精品□项目主持人丁毅华 课程建设主要成员赵国华、吴琦、熊铁基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曾经执教的学院,他们是我院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的开创者。现仍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熊铁基教授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史学家。我院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实力。近20年来,老中青几代人又不断努力,使学科建设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一门有实力、有特色的课程。 本课程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支持和扶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本课程1991年被列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的校级主干课程,1993年经过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1994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1997年、2002年又两度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2004年,经过严格的评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湖北省教育厅文件,鄂高教[2005]4号)。学校对于本课程有显著的投入,课程的建设、改革一直在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在历史文学院的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担任课程负责人的是丁毅华教授。 丁毅华,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起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并主持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并获省级奖励。参加了八卷本《湖北通史》的撰写,承担其中的“秦汉”一卷,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部分收入《丁毅华史学论文自选集》,200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对教学研究关注和投入多,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已有多篇公开发表。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目前在岗教师共9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在这支队伍中,有老一辈的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博导),也有中青年博导、博士。多年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熊铁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4年)、《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国老学史》(与马良怀、刘韶军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秦汉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史》(与刘韶军等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长期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已经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5、6章)【圣才出品】

第4章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 一、单项选择题 1.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崤之战 C.邲之战 D.弭兵之会 【答案】C 【解析】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弭兵会盟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华元、向成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2.下列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的是()。 A.案田而税 B.寓兵于农 C.废除井田制 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 【答案】C 【解析】废除井田制很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制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

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 3.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 A.白狄 B.西戎 C.犬戎 D.赤狄 【答案】B 【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 4.下列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是()。 A.城濮之战 B.召陵之盟 C.苏秦合纵 D.葵丘会盟 【答案】B 【解析】春秋初年,楚国发展起来,向中原挺进,它先后灭掉了在今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国,并伐黄服蔡,多次向郑国进攻。郑国支持不住,已准备背齐向楚。为了救郑,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军队进攻

中国古代史笔记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 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青铜文化 文 字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对尺寸、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焚书坑儒。 边 疆: 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秦的暴政。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领导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在陈建立政权。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统一六国 与中央集权的建立 大 一统的汉朝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背景:东汉衰落,军阀割据混战,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 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 ,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形成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222年,孙权建立 ,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 民族融合 北魏建立和统一: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定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孝文帝迁都 原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其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迁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作用:洛阳迅速发展到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促进了北魏的发展。 孝文帝改革 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3 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4 奖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口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圣

第13章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一、单项选择题 1.宋元时期的沈括和郭守敬的共同科学成就是()。 A.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 B.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 C.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D.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答案】C 【解析】沈括和郭守敬历法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沈括的“十二气节”和郭守敬的《授时历》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 A.鼠尾文簿 B.鱼鳞图册 C.赋役黄册 D.鼠尾图册 【答案】A 【解析】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如上上、上

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鼠尾文簿”。 3.有关元朝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是由成吉思汗建立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④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 ⑤解决大都粮食是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⑥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三通不包括哪本书?() A.《通典》 B.《史通》 C.《通志》 D.《文献通考》 【答案】B

【解析】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二、名词解释题 1.急递铺 答:急递铺是金元时期传送公文的邮驿。金代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置一铺,铺头一人,铺兵三人,由所辖军射粮军内差担任,负责递送元帅府、六部文移,用跑步接力的方式日行三百里。元承金制,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铺兵五人,签贫户及漏籍户充役,免差发,负责递送省、台、院紧急公文,一昼夜行四百里。 2.宣政院 答:宣政院是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统辖吐蕃地区的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名宣政院。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秩从一品。下设同知、副使、金院同佥、院判、参院等官,官属得有选用,地方置僧禄司僧正等分理僧尼之政,隶于宣政院,至大四年(1311年)废止,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至顺二年(1331)又在全国各地置广教总管所十六所,元统二年又废止。吐蕃有大事,则置行宣政院往当地处理,唯重大军事行动需与枢密院商议:延祐五年,又置行宣政院于杭州,总江浙僧政。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置吐蕃等处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使司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其官僧俗并用,军民兼管,主要官员由帝师和宣政院荐举,朝廷任命。 3.《授时历》 答:《授时历》是指元代王恂、郭守敬、杨恭懿和许衡等人创制的历法。世祖至元十三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1)舜、虞时期:庠和成均; (2)夏朝:序和校; (3)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教学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 人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术人才 (2)国学和乡学:国学(大司乐负责)分大学和小学; 大学考核制度:一年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大成) 乡学(大司徒负责)分闾塾、党庠、州(国学按年龄和程度划分) 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东序、成均、瞽宗、上庠;诸侯设大学称“泮宫”; (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3.“六艺”教育 (1)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3)礼乐的关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 (4)射御:军事技能训练;“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士阶级的崛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上》朱绍侯版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上》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学术思想活跃,流派纷呈,计其要者有蜀学、洛学、关学、闽学等,其中关学的代表人物是()。[统考2019年研] A.苏轼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苏轼为蜀学代表人物,程颐为洛学代表人物,朱熹为闽学代表人物,张载为关学代表人物,因此答案选D。 2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统考2016年研] A.算缗告缗 B.盐铁官营 C.均输平准 D.五均六筦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为五均六筦,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的产品收税和五均赊贷。算缗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最早实行于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

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最早始于春秋时期。均输平准是指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始于汉武帝时期。 3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A.河姆渡文化 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C项,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4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统考2013年研]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 【答案】B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