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幼儿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学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和教育学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或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问题: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吗?

分析: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是两种表面类似而本质不同的活动。因为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的层次上,不能类化;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所以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归纳总结】

理解教育概念,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学——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观点辨析】

问题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

问题2:“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人。”——乌申斯基

提问思考:教育学是不是科学?为什么?

分析: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又是特殊的人——人活动,有它独特的规律性。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受教育者造成的伤害将非常严重,甚至无法补救。

【理论研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在17世纪形成了独

立的学科,出现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有影响的教育学著作。

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的不同,教育科学可以分为普通教育学、教育史、特殊教育学、学校教育学等。学校教育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也即0-6岁儿童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学前教育学属于学校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学主要内容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教育要素与形式;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任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手段以及学校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评价等。

教育学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其他有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等的参与。

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学前教育学概念。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而学前教育学则是对学前教育规律的总结。

(二)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基础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畴,学习学前教育学首先必须理解“学前教育是什么”?以此为基础,由事实层面的概念了解过渡、升华到一种价值层面的理想追求,追求一种好的或者说真正的学前教育,才是我们理解学前教育,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

【理论研讨】

(1)人的年龄分段与对应的教育分段。

(2)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到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奠基的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幼儿的家庭生活的形态,父母养育他的态度和方式,幼儿周围的人和事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

【案例分析】

案例1:《儿童权利公约》。

案例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对学前教育地位的描述;幼儿园活动录像片段。

案例3: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评述。

案例4: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的长达20年的早期补偿教育研究。

案例5: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

提问讨论:

①个人经验陈述:你上过幼儿园吗?对幼儿园生活还有印象吗?

②了解上面的案例后,你觉得学前教育有怎样的地位?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理论研讨】

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基础教育的基础,非义务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

“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在五岁前奠定的。你们对五岁前儿童所做的一切,就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而以后就是继续教育人、造就人的过程。”

——马卡连柯

2、学前教育学——研究和指导学前教育的科学

【问题讨论】

问题: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你们能根据前面的学习讨论给学前教育学下定义,并描述它的主要内容吗?

归纳总结: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3-6岁学前教育现象和它的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与幼儿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与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原则、手段和方法;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小衔接等。

学前教育学属于学校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19世纪后期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欧洲出现的,因此,学前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与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之间发生着渗透。

(三)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是:学前公共教育托儿所托幼机构教育(是现代学前教育重要实施形式)幼儿园

学前公共教育社区教育学前班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一)政治因素

1、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影响教育目的。

(2)政治影响教育制度。

(3)政治影响教育财政: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

(4)政治影响受教育权:任何一个社会的受教育机会都是由统治阶级来分配的,如阶级社会里的等级制,贫富差别悬殊,贫民阶层就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接受教育。

2、政治与学前教育。

(1)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2)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比较好的,1992年统计3-6 岁幼儿入园率约为31%,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则入园率可达60%。印度8亿6干万多人口,而入园率却不足1%,农村几乎为0。

(3)政治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我国学前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

学前教育对于社会政治也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一定社会的学前教育通过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奠定基础来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

(二)经济因素

【问题思考】

经济对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诸因素中尤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决定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1)生产力发展与学前教育。

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学前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形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制约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影响着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2)生产关系与学前教育。

生产关系决定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教育也就具有了社会关系的属性。如阶级社会中学前教育显然存在着不平等,而社会主义社会中则消灭了这种现象。

(3)生产方式与学前教育。

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变革。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由生产方式变革这一根本原因所导致的。

3、学前教育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观点辨析】

观点:学前教育是教小娃娃的事情,每天唱唱跳跳,能对经济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学前教育离经济发展太远了。

分析:一定社会的学前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奠定基础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案例介绍】

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的儿童为对象,研究早期补偿教育能否打破消极的贫穷循环,他在长达二十年的追踪研究中得出结论为,早期补偿教育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的效益,发现该早期补偿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7.16美元,即在学前期每投入1美元,可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7美元多的效益。从这个例子可看出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和对社会的积极的意义。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教育,使他们得到正常的发展,首先满足了个体发展的要求,对社会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三)文化因素

【理论研讨】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与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即传导一定的经济政治的要求,反映一定的政治经济的性质与水平。如舆论文章、书籍、影视导向正是现实文化反映政治、政治的要求影响教育。文化还可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如传统文化观念、外国文化渗入都不是现实经济的反映,但却在影响着教育。

课堂讨论: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作用?

3、文化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要从儿童年幼时,就将人类和本民族、本国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他们,使其成为幼儿认识周围社会和自然的基本工具,并将人类和本民族、本国所创造的文化保存和发展下去。可以说离开了教育(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文化便无法保存和发展;没有人类和本民族、本国所创造的文化,学前教育便失去了传授的内容。具体而言:(1)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精髓,应在学前教育内容中反映出来。

(2)应该根据家庭与区域环境的文化水平状况设计学前教育,组织学前教育。如适应儿童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致力于提高家长文化水平与育儿观念的教育。

(3)我国学前教育也应关注文化信息的传播,不断收入新文化(知识、观念、技术等),丰富教育、改善教育。例如电化教育手段的利用。

(4)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也应根据国情、乡情和儿童水平来选择文化。

(5)应不断地改革学前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

【案例介绍】

幼儿园活动录像:内蒙古部分幼儿园开设马头琴课程、云南部分幼儿园开设富有云南地方特色的乐器、舞蹈课程。

(四)人口因素

1、什么是人口。

2、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2)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

3、我国人口与学前教育。

(1)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又将临第三次人口高峰,预计本世纪初人口增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一较大的冲击,各地区要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之准备。

(2)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一一优育-一一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与教育开始。

(3)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形式,发展适应农村的学前教育,如河北省滦平县的学前教育,形式有中心幼儿园、混合班、学前班、儿童辅导站、学校及家长活动站等。

(五)家庭与社区因素

1、家庭与学前教育

【问题讨论】

问题1:你认为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分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教育为人的终身教育、全程教育奠定了基础,家庭的潜移默化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特点:早期性、基础性和长期持续性;家庭生活和教育交织在一起;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具有广泛性与深刻性。

2、社区与学前教育

【案例分析】

“孟母三迁”的故事。

分析: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居住相近的家庭逐渐形成的社会结合,是社会的基本群体。社区在各个家庭间架起互助、交流、联系的桥梁,在一定意义上邻里是一个小而复杂的社会。社区友善的邻里关系给儿童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在与邻里中的长辈和同伴接触中,可学习人际交往。同时,在邻里生活的熏陶下,可使儿童增长见识,懂得事理。

三、学前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幼儿身心发展

【理论研讨】

1.什么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也是充满着量变、质变、内容及结构变化的过程。教育学中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研究是为了开发人的潜在力量,提高每个个体的人生质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可能。

2.什么是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指幼儿期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性方面有规律地、连续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的变化过程,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断转化和实现的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变也有质变。

3.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理解

一方面幼儿身心发展是指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过程。身体的成长和机能的成熟,是指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形态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以及功能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成熟。另一方面的发展是指幼儿通过掌握社会经验,形成心理特征和能力。如幼儿认知、情感和意志力的发展,这是心理的成熟,也包括人的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身体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基础与前提条件,而心理的发展又影响着身体的发展。幼儿两方面的发展是既不可分,又不可缺的,它们统一构成幼儿的发展。

【观点辨析】

观点:发展就是进步;发展就是接受教育。

分析:幼儿身心的发展蕴含于幼儿主体的活动之中。幼儿的发展不是“变化”两字的简单概括;幼儿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幼儿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幼儿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儿童发展的特征是依一定的顺序表现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前一个特征为下一个特征的出现做准备的,这是普遍性的规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发展具有阶段性。

(1)婴儿期这一年龄阶段主要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2)幼儿期则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蒙时期。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1、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存在不均衡性。

2、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年龄规律性。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随着社会生活与教育条件的变化而缓慢变化。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三)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四)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生物因素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但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

2、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个体的先天特点和健康状况影响幼儿个别特点的形成。

3、后天环境和教育。

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发展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表

(五)学前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研讨】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剖析学前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解释与阐明学前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命题。

阐明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起点在于阐明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社会、儿童、教育这三者的关系进行综合的考察与研究,把这三者的关系理解成为一种“三角互动关系”。在这样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中,研究和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儿童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教育的地位与职能

(2)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社会制约与影响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儿童的制约与影响

儿童的价值与权利问题是儿童与社会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讨论教育的职能与作用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社会制约与影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2)关于教育促进儿童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3)关于教育过程中儿童发展的特点问题。

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正是一系列的独特性,使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

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学前教育的作用。

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意义,这两方面的意义不可分割。对于个体而言,学前教育为幼儿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可以提高社会新生一代的整体素质,为培养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础。

具体来看,学前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人口素质等发展的重要开端。

(2)是解放妇女劳动力的重要条件。

(3)可以保障幼儿的生存、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4)可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前教育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影响幼儿终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的养成,如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态度、好奇心与求知欲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5)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还承担着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的任务。准备什么、怎样准备……是学前教育必须研究的问题。

(6)减轻父母教养孩子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状况。

【观点辨析】

问题:有些孩子可以不用接受学前教育。

分析:《儿童权利公约》明确宣布,学前教育不是少数天才儿童或家境富裕儿童的专利,而是面向社会全体儿童的,每个幼儿都拥有生存、学习和发展权利。

五、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1.尊重和保护儿童原则

1989年11月《儿童权利公约》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

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原则

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

是指来自家庭、幼儿园、社区、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应该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互相配合,向幼儿施加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影响

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

活动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

教育参与幼儿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不断引导幼儿发展,实现新的发展可能性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历史,了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掌握部分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

学前教育是种社会现象,有人类社会,便出现学前教育。

(二)中西方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1840年,福禄贝尔和他的“幼儿园”。

2、我国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1903年,湖北幼稚园。

提问思考:为什么有人类社会,便出现学前教育,而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直到近代才产生?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形态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形态。

2、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形态。

3、近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形态。

(1)资本主义早期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奥贝尔林的“编织学校”;欧文的“幼儿学校”;福禄贝尔的幼稚园;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

(2)十月革命后,苏联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幼儿社会教育。

(3)现代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日趋多样:有由私人、国家、团体、企业等开办的各种托幼机构,如幼儿园(日托、寄宿)、托儿所、流动幼儿之家、社区托幼机构、游戏小组、假日儿童中心等,以及主张不同理论的幼儿园。

4、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

(1)旧中国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幼儿社会教育)。

(2)革命根据地的幼儿社会教育(解放区学前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恢复、整顿、稳步发展的十七年;横遭破坏的十年;新时期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简单介绍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1、古代欧洲哲学著作中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思想。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政治观》中对于学前教育的论述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教育论著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和《世界图解》;裴斯泰洛齐的幼儿学校;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的幼儿学校

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代表作《人的教育》的幼儿园

(1)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

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游戏理论

协调原理

亲子教育

4、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1870~1952)

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 1907年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理论的要点:

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一个自由发展、生气勃勃、有秩序、愉快的环境

教师的作用: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结合的原则

重视感觉教育

5、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

(1)陶行知(1891~1964)

教育贡献:

开拓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重视学前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2)陈鹤琴(1892~1982)

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前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学前教育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幼儿园课程理论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3)张雪门(1891~1974)

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出版了《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组织法》等著作。这些著作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学迈出了第一步。

6、现代学前教育主要理论流派。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法》(又名《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人类学》的幼儿之家;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弗洛伊德;成熟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格塞尔;社会学习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班杜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陶行知、陈鹤琴的幼教理论与实践。

【经验陈述】

请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介绍卢梭、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1、美国学前教育

(1)通过立法

1979,国会通过了《儿童保护法》

1990,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

(2)对弱势群体儿童的补偿教育

《开端计划》、《早期开端计划》

(3)社会力量的参与

2、日本学前教育概况

(1)20世纪初不受重视

(2)20世纪60年代后,政府重视,先后于1962、1972、1991年颁布了三次幼儿教育振兴计划

(3)幼儿园教师受人尊重

(4)重视幼儿教育立法

3、澳大利亚学前教育概况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1、形式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发展

2、对教育目标理解的深化

3、国际交流增强,体系完善

2019春东师《比较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较法 答: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2.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方案 答: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方案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 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3.日本的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答: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于1991年,这次计划根据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国民对幼儿园教育的强烈要求、整顿幼儿园,谋求幼儿园教育的进一步一普及和友展。 4.蒙台梭利学校 答: 蒙台梭利学校是美国保育学校的特殊类型。它是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组织活动,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答:(1)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2)学前教育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发生了变化。(3)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受到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简述蒙台梭利提出的有准备的环境的要求。 答:有准备的环境的要求是:(1)创设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3)允许儿童独立活动,自由表现,使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4)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5)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6)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3.简述1990年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提出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答:(1)培养幼儿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生活习惯、态度,为培养健全的身心打下基础。(2)培养幼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与信任感,启迪自主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萌发良好的道德品行。(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周围事物的兴趣与关心,启迪丰富的思考问题的能力。(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语言工具的兴趣与关心,乐于听说和积极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感受力。(5)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受与创造性。4.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法遵循的教育原理。 答:(1)自发性原理;(2)环境原理;(3)兴趣原理;(4)体验原理;(5)自我发现原理;(6)个性化原理;(7)社会化原理;(8)反复练习原理;(9)发展的原理。 5.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2)在教育非国有化过程中,加强国家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宏观指导。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美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答:1)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 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等理论,教育目标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创造性,敏感生和实效性,促进儿童内部潜能的全面开发,培养完整儿童。教育原则强调成人应提供适合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的环境;不要求儿童表现出超越其发展水平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帮助儿童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教育内容特别强调游戏的作用,尤其是角色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幼儿通过探索角色表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通过自由游戏,即一切活动都不必按照一定的顺序,听凭儿童自己的兴趣进行。儿童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由活动,不受任何约束。主要特点是注重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强行塑造儿童的发展;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速度前进。 2)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教育内容以阅读、语言、计算为中心科目,尤其重视儿童的语言发展,认为语言的教学,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教育原则强调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强调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行为塑造。在教育方法上要求教师制定严格的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课本,要求孩子学习,其主要特点是课程按成人精密设计的程序和内容展开,

最新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2.学前教育的任务 (二)考核要求: 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2.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3.学前教育各任务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婴儿教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婴儿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原则 2.婴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 3.婴儿发展动作和发展智力的教育 4.发展婴儿社会性及情感的教育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婴儿教育的意义。 2.了解婴儿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方法。 第六章幼儿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二章 第三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学前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要抓住以下两个要件: 1、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称学前儿童。从对象来看,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出生到入学之前的儿童都视为学前教育的对象,但也必须记住,学前教育存在因入学标准、学前起点的差异而造成的多样性。 2、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前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保育。学前教育在当今国际上普遍被称为“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由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三项基本要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的。 1、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和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围绕学前儿童而展开, 因学前儿童的存在而存在。 (2)如何准确认识、把握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与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2、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 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因学前儿童这个核心要素而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活动就可以自为、自然地出现。 (2)从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角度看,学前教育者的存在是广泛的。但是,不同场景中的成人所承担的学前教育职责是不同的。 3、学前教育措施:

第二章 学前教育行政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 第一节教育行政概述 一、行政与教育行政 (一)管理与行政 狭义的行政:是涉及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是指政府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活动,是为实现国家的目的,依法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统筹各种政务事宜、参与制定并且主持执行政策的活动。 广义:行政=管理 (二)教育行政 1、教育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的法令、宪法和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对教育领域进行的领导和管理。 2、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职能的表现形式 ●教育行政与国家政权直接联系,具有政治性 ●教育行政具有教育专业性 ●教育行政的政治性和教育专业性是统一的 3、国家教育职能的确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教育行政的职能 (一)教育行政的主体 (二)教育行政的职能 1、权力方面的限制作用 2、非权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及相关概念 1、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 指一个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是国家对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制度的总称。主要由教育行政系统机构的设立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其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2、其他相关概念 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行政体制是教育行政的中心问题 1、体制是组织机构与规范之统一,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 2、教育行政体制从静态意义上,是指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从动态意义上又是指一种运行机制,两者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3、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管理本国教育事业的制度化途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行政效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1、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 ●含义:教育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下属的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 切措施都必须由上级制定的法令为准,中央直接干预和支配全国教育系统运作,使全国形成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组织体系。 ●优点: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办教育的标准;有利于调解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 衡,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持全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弊端:教育行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易僵化,统得死而缺乏弹性,不能因地制宜;易束缚和影响 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致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年龄对象是从(胎儿)、出生到6岁前的儿童的教育现象和规律。 3、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的发展新趋势是出现了(向前)、(向后)的延伸。 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5、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要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母育学校》)、第一本幼儿看图学话读本(《世界图解》)。 6、对人们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康有为)。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9、(《人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0、福禄贝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和(神的儿童)。 11、福禄贝尔把课程分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科学及数学、语言及语言教育、艺术及艺术教育四大领域。 12、(康有为)在(《书》)中第一次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主。 13、(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14、1923年鹤琴在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私立鼓楼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家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15、(宗麟)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当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 16、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以及发展阶段这个四个阶段。 17、杜威的代表著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等。 二、单项选择题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许多教育学的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的专著是( B )。 A、世界图解 B、母育学校 C、教育漫话 D、爱弥儿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4、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A)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5、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谁创立的?(D)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培尔 6、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一(D)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培尔 7、“我国幼儿教育之父”指的是一一(C) A、陶行知 B、雪门 C、鹤琴 D、宗磷 8、与托幼园所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C) A、目的性 B、组织性 C、随意性 D、计划性

《学前教育学》的各章节重点内容.doc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 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 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 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 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 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 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

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 2)结构和秩序 (3)丰富的感觉刺激( 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 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 教育 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 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 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 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 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 (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 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 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 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 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 种)你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作业《比较学前教育学》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作业《比较学前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学 比较学前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重要方法,以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心,以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探索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为其理论价值,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门教育科学。 2. 先行教育 美国为了帮助克服贫困对成人和儿童生活的消极影响,打破贫困圈而创办的一种学前教育类型。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父母参与、健康服务、社会性服务。 3. 保育所 保育所是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是作为福利设施对缺乏保育条件的家庭的婴幼儿乃至少年进行保育的机构,由厚生省管辖,保育时间原则上是每天8小时。 4. 克鲁普斯卡娅

前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她论证了对无产阶级子女实施学前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要解放妇女,吸引她们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和生产建设。她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二.简答题 1. 比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注重介绍和阐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 (2)突出介绍和分析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3)分析研究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4)关注和研究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理论变化,预测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2. 美国学前数学教育的目的 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当儿童思考数学时,使儿童有各种机会去动手,操作和探索材料;让儿童参与使儿童从依靠物质世界转入抽象世界的活动;让儿童有发展分类、比较、序列、度量、图解、点数和进行数运算技能的机会。 3. 日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特点。第一,私立多,公立少。公立的多是非盈利性质的,在大学、军队、教堂里附设。第二,以教育立法保证日托质量。开办人经过检查,考核拿执照,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 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

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种)你认为那一种较为科学?为什么?儿童是“小大人”;儿童是“白板”;儿童是“有罪的”;儿童是“花草树木”;儿童是“私有财产”;儿童是“未来的资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 势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 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学前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要抓住以下两 个要件: 1、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称学前儿童。从对象来看,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出生到入学之前的儿童都视为学前教育的对象,但也必须记住,学前教育存在因入学标准、学前起点的差异而造成的多样性。 2、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前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保育。学前教育在当今国际上普遍被称为“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由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三项基本要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的。 1、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和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 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围绕学前儿童而展开, 因学前儿童的存在而存在。

(2)如何准确认识、把握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与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2、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 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 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因学前儿童这个核心要素而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活动就可以自为、自然地出现。 (2)从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角度看,学前教育者的存在是广泛的。但是,不同场景中的成人所承担的学前教育职责是不同的。 3、学前教育措施: 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只有核心要素和组织性要素,仍不可能运转,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之间通过一定的保教内容、借助一定的保教形式与手段,才能使学前教育活动变为现实。 (2)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选择实施的“保”和“教”的内容, 是学前教育者和学前儿童共同运用的资源与对象;学前教育手段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保障条件、途径与方法等。 在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学前儿童是核心要素,学前教育者和学前教育措施要围绕核心要素展开,二者的影响只有通过学前儿童的主动选择和吸收才能产生作用;学前教育者一般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但是这种地位和作用能否发挥,完全取决于他们能否尊重并发挥最为核心的学前儿童的主动性。学前教育措施的支持性作用,处于被选择、被运用、被接受的地位。 三、学前教育的类型 学前教育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学前教育概论

学前教育概论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学前教育概论是研究幼儿教育现象及问题,以揭示幼儿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概念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幼儿教育包括专门机制的幼儿教育、社会幼儿教育和家庭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只是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 理解学前教育概论应把握以下四点:应有全面的观点,应有整体的观点,应有动态发展的观点,应有开放的观点。 幼儿园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第一,幼儿园以3周岁至入小学前(6周岁或7周岁)年龄段儿童为对象。第二,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第一所名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机构。湖北武昌蒙养院,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第三,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既具有教育性质,也具有福利性质。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福利事业的性质。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实证的方法:对幼儿教育实践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观察者对幼儿教育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长期的感知的方法 (2)调查法: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3)实验法:研究者有意严格控制各种条件,积极干预被研究的幼儿教育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进程,从而揭示幼儿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2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中外教育的历史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一种方法 3理论演绎的方法:即从哲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中演绎和推断出幼儿教育理论的一种方法。

柏拉图:第一个论及幼儿教育重要性的人,也是第一个提出幼儿社会教育主张的人。 英洛克:《教育漫话》英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法欧文:《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法》,《母亲与儿歌》《幼儿园书信集》他倡导自由。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出生时善的本质已处于萌芽状态。教育可以助长这种发展。他主张儿童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主张用直观和游戏的方法教育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体自然发展;二是社会的目的,即使个体适应并利用环境。他认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个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社会生产力与幼儿教育有哪几点: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三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四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适宜发展性教育:称为“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教育要与儿童年龄特征相适宜,二,教育要与每一个儿童的个人特点相适宜 为什么说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幼儿观:①幼儿是自然人②幼儿是社会③幼儿是完整的个体④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⑤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⑥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⑦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⑧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因素②环境③幼儿教育④幼儿主观能动性 幼儿发展和幼儿教育的联系: (1)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依据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本卷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光谱方案 [[正确答案是]是]“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光谱方案的研究基于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或称作为智能光谱)的长处,而智能并非固定不变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其发展。一旦某一儿童的智能长处被得以鉴定,教师即可为其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誉为“全世界教育中等待已久的杰出研究”。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门(Feldman, D.)的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2.游戏小组 [[正确答案是]是]游戏小组是为还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宝宝组成的集体。传统上,这是指2岁半以下的孩子,尽管最近有的幼儿园已经开始接收2岁的孩子。实际上,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已经有一些为更小的孩子而设立的“教育”项目。 3.《幼儿园令》 [[正确答案是]是]幼儿园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确立幼儿园制度的第一个法令。1926 年4 月颁布,同时公布《幼儿园施行规则》。此前,日本将有关幼儿园的规定归入《小学校令》实施规则中。大正时期,因幼儿园逐步发展,为发挥其独立性,在 1925 年普查全国幼儿园的基础上,翌年公布此敕令。 4.《费舍尔法案》 [[正确答案是]是]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1)地方当局为22—5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2)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3)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校(学生年龄初为14—16岁,后改为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历史、重要学前教育家的基本思想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含义,分析其价值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时数:2学时 一、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一)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 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分支之一,指的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学前教育现象,即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和要素的组合。(2)学前教育问题,即学前教育活动在不同情境下所面临的矛盾。 从这两方面的研究对象出发,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每一个领域都从不同角度,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展开研究,不断丰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同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学前教育学还比较年轻,其学科体系、理论水平、学术规范等,都还有待完善。 (二)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也称“幼儿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幼儿教育概论”,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选择、重组而建构起来的以介绍或阐述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原则与方法为核心的专业学习领域。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不同于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一是对象不同,它要

以前者所累计的知识体系以及实践经验为对象。二是目的不同。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以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建构学前教育的知识体系为最终目的;而作为课程,学前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教学而非理论体系的建构,做法是将学前教育学科各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概括、重组,以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初学者介绍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做准备。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1.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的组成和发展规律 2.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4.研究不同时空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 (二)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1.认识学前教育、涵养适宜的学前教育理念 2.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学科或学术研究的发展来看,学前教育学源于古代哲人们对学前儿童教育和养育问题的思考,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学前教育学要到17世纪以后才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学前教育学要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一门专业课程则至少要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学前制度广泛建立以后。 世界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于1632年正式出版的《母育学校》。该书讨论了胎教以及幼儿身体、智力和道德等的教育问题,为西方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该书阐述的是家庭学前教育问题,还不是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因此不能视为学前教育学科独立的标志。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最终确立,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幼儿园的过程中完成的。福禄培尔基于对“上帝统一体”、人性即神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理解,阐述了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讨论了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与任务,论述了“自我活动”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对幼儿的研究 (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

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 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 (五)基础性原则 (六)逻辑性原则 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方法 1、逻辑组织法 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 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 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 (一)忠实取向 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 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三)课程创生取向 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学前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要抓住以下两个要件: 1、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称学前儿童。从对象来看,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出生到入学之前的儿童都视为学前教育的对象,但也必须记住,学前教育存在因入学标准、学前起点的差异而造成的多样性。 2、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前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保育。学前教育在当今国际上普遍被称为“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由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三项基本要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的。 1、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和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围绕学前儿童而展开, 因学前儿童的存在而存在。 (2)如何准确认识、把握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与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2、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 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因学前儿童这个核心要素而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活动就可以自为、自然地出现。 (2)从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角度看,学前教育者的存在是广泛的。但是,不同场景中的成人所承担的学前教育职责是不同的。 3、学前教育措施: 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东师离线作业-2020比较学前教育学

离线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光谱方案 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弗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种课程与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塔伏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斯曼的非普遍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光谱方案的8大课程领域:机械和建构、科学、音乐、运动、数学、社会理解、语言、视觉艺术活动和8大评估领域:运动、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理解力、视觉艺术、音乐、工作风格。 2.游戏小组 答:它是儿童在游戏中观察、学习和参加社交活动的集体,它也是成人的组织,因为成人是小组的支柱,为儿童提出各种游戏的建议,并在工作中使成人自己也得到发展。游戏小组作为正规学前教育的过渡性辅助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儿童提供丰富的、有促进作用的游戏活动,使儿童中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家长们参加义务工作和学习育儿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3.《幼儿园令》 答:《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独立的法令,《幼儿园令》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4.《费舍尔法案》 答:《费舍尔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即为《费舍尔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费舍尔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2-5岁儿童设立了一些幼儿学校,并改善了保育学校的卫生条件。《费舍尔法案》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40分)

学前教育第一章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目的: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课时:4个课时 教学过程: 什么是教育? 今天,“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 可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和规范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因而在近现代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其他各种教育起着示范和主导作用。这是我们讲的广义和狭义的教育,明确了教育的概念后,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及其年龄划分 学前教育: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通常们认为,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从出生到3岁前为婴儿期教育阶段,也称先学前期。从3岁到6、7岁称为学前期。由此构成了完整的学前教育阶段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泛指0——6(7)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指凡由社会设施或资助,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或组织。在我国以托儿所、幼儿园为主。此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家庭托儿站、游戏小组一、咨询所等。 学前教育学: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方法,揭示在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怎样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几方面主动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0——6岁前儿童教育问题 研究内容:(讨论:你认为学前教育应该研究哪些内容)教材的体例 研究任务: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探讨规律,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幼儿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学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和教育学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或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问题: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吗? 分析: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是两种表面类似而本质不同的活动。因为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的层次上,不能类化;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所以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归纳总结】 理解教育概念,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学——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观点辨析】 问题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 问题2:“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人。”——乌申斯基 提问思考:教育学是不是科学?为什么? 分析: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又是特殊的人——人活动,有它独特的规律性。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受教育者造成的伤害将非常严重,甚至无法补救。 【理论研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在17世纪形成了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