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方

中药方

中药方
中药方

中药歌诀

解表药:1、辛温解表 2、辛凉解表

1、辛温解表麻黄姜,紫苏香薷细辛羌;荆芥防风与白芷,莫忘桂枝辛夷苍。

2、辛凉解表九味歌,牛子菊花与薄荷;桑叶蝉蜕蔓荆子,还有升麻柴胡葛。清热药:1、清热泻火2、清肝明目

3、清热燥湿

4、清热解毒

5、解毒利咽

6、清热凉血

7、退虚热

1、清热泻火天花粉,石膏荷叶与芦根;栀子知母淡竹叶,消除口渴与烦心。

2、明目夏枯草决明,木贼蒙花与谷精。

3、清热燥湿有黄连,黄芩黄柏与龙胆;秦皮苦参白头翁,还有一味是白鲜。

4、解毒地丁和连翘,鸦胆败酱与功劳;漏芦青黛大青叶,公英绿豆鱼腥草;半边莲与贯众炭,板兰根与马齿苋;白花蛇舌金银花,蚤休红藤穿心莲。

5、解毒豆根与射干,蝴蝶马勃专利咽。

6、凉血生地水牛角,紫草丹皮玄赤芍。

7、退虚热药银柴胡,胡连白薇蒿地骨。

泻下药:1、攻下2、润下3、峻下逐水

1、攻下大黄与芒硝,番泻冲水疗效高。

2、郁李松子火麻仁,三仁缓和而润下。

3、峻下逐水药五味,巴豆牵牛芫戟遂。

祛风湿药:

祛风除湿独灵仙,秦艽川乌与豨莶;蕲蛇千年健寄生,

马钱桑枝徐长卿;木瓜防己与海桐,伸筋五加络石藤。

芳香化湿药:

化湿佩兰砂薷香,白蔻厚朴草果苍。

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2、利尿通淋3、利湿退黄

1、薏苡仁赤豆猪茯苓,冬瓜皮泽泻消水肿。

2、利尿通淋海金沙,冬葵石韦通草滑;地肤萆薢和萹蓄,木通灯心车前瞿。

3、利湿退黄茵陈蒿,金钱地耳阴行草。

温里药:

温里药有小茴香,附子肉桂和干姜;良姜花椒与吴萸,荜茇橙茄和丁香。理气药:

理气佛手青橘皮,木香香橼乌柿蒂;沉檀川楝荔枝核,甘松薤白枳腹皮。消导药:

消导莱菔与山楂,神曲内金与麦芽。

驱虫药:

驱虫槟榔鹤虱蒜,雷丸使君榧苦楝。

止血药:1、凉血止血2、收敛频血3、化瘀止血4、温经止血

1、凉血止血大小蓟,茅根侧柏苎地榆。

2、收敛止血藕白及,仙鹤紫珠棕榈皮。

3、血余茜草参三七,蒲黄止血又化瘀。

4、灶心土与炒艾叶,散寒温经又止血。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桃红芎,丹参虎杖与三棱;灵脂泽兰益母草,姜黄郁金不留行;

莪术苏木延胡索,乳没牛膝鸡血藤;降香土鳖穿山甲,血竭寄奴自然铜。

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2、清化热痰3、止咳平喘

1、寒痰半夏天南星,白附芥子咳喘平。

2、清热化痰川贝母,大海礞石括前胡;浙贝浮石天竺黄,蛤壳海藻与竹茹。

3、咳喘杏仁旋复花,紫菀桑皮兜地茶;桔梗百部枇杷叶,白前苏子葶冬花。

安神药:

安神龙骨与朱砂,磁石牡蛎琥珀花;柏仁合欢与远志,酸枣养心又益智。

平肝息风药:

平肝蒺藜石决明,赭石天麻与钩藤;羚羊角和珍珠母,僵蚕全蝎蜈地龙。

芳香开窍药:

芳香开窍药麝香,冰片菖蒲和牛黄。

补益药:1、补气2、补阳3、补血4、补阴

1、补气人参和大枣,党参芪蜜山药好;白术黄精孩儿参,甘草扁豆绞股蓝。

2、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胡芦巴胎盘;狗脊杜仲益智仁,胡桃骨碎补续断;

沙苑韭子阳起石,冬虫蛤蚧补固脂;淫羊霍与蛇床子,锁阳苁蓉与菟丝。

3、补血桂圆和阿胶,当归桑椹和白芍;熟地黄与何首乌,血虚萎黄均可消。

4、补阴沙参天门冬,石斛女贞黑芝麻;百合玉竹旱莲草,鳖甲龟板与麦冬。

收涩药:

收敛固涩山茱萸,刺猬椿根石榴皮;麻黄根与禹粮石,莲子芡实赤石脂;

金樱诃子与五倍,复盆五味与乌梅;乌贼骨与煨肉果,浮麦螵蛸罂粟壳。

外用药:

外用药有露蜂房,硫磺雄黄与藤黄;白矾轻粉孩儿茶,

砒石蛇蜕和硼砂;斑蝥熊胆与狼毒,风子槿皮和蟾酥。

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发表解肌调营卫,表虚有汗最适宜。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配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蔗草,临证加减在变通。

香苏散香苏散有陈皮草,发表理气效果好。

香薷散阴暑选用香薷散,羌活白芷加生姜,葱白一段和甘草,寒热头痛显效彰。

2、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诃,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累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柴葛解肌汤节俺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羌活芷,石膏大枣和生姜。

升麻葛根汤董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效力彰。

二、清热剂1、清气分热2、清脏腑热3、清营凉血4、清热解毒5、清虚热6、清热祛暑

1、白虎汤白虎汤中石膏君,知母粳米甘草同,清热泻火第一方,热清津生建奇勋。

竹叶石膏汤仲景竹叶石膏汤,麦冬半夏人参襄,生姜甘草兼粳米,暑热烦渴脉虚尝。

2、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火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来,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立能排。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石膏知母麦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烦热牙痛齿衄尝。

苇茎汤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瓜子薏苡仁,痰热瘀血壅于肺,清热排脓痈自退。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施,热伏肺中成痰喘,清泻肺热总相宜。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且凉血,痢下脓血腹痛去。

3、清营汤清营汤乃鞠通方,身热夜甚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麦,银翘竹叶煎服康。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栀子黄柏与黄芩,烦狂大热兼谵妄,吐衄斑黄此方饮。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勿看轻。

牛蒡汤咽喉肿痛牛蒡汤,荆防薄荷草大黄。

利咽煎利咽煎中有马勃,银菊玄草木蝴蝶。

消娥合剂消娥合剂善利咽,公英夏枯前胡煎,板监桔梗芩草翘,咽喉肿痛非一般。

乳痈散乳痈散能治乳痈,银花连翘蒲公英,青皮陈皮生甘草,再加赤芍与地丁。

六神丸六神治咽喉痛,珍珠牛黄麝香冰,蟾酥雄黄共六味,清热解毒第一功。

红藤煎红藤煎治阑尾炎,地丁乳没银翘玄,丹皮大黄生甘草,泻热破瘀毒消散。

5、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伏热此方搬,夜热早凉身无汗,从里达表服之安。

秦艽鳖甲汤秦艽鳖甲治虚劳,地骨柴胡共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清骨散清骨散有银柴胡,秦艽鳖甲与地骨,胡连甘草知母蒿,骨蒸潮热此方图。

6、清络饮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用之煎。

三、和解剂1、和解少阳2、和解肝脾

1、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通。

2、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七味,柴胡陈皮芍药配,枳壳川芎香草,肝郁胁痛效如神。

柴芩汤慢性肝炎柴芩汤,鳖甲丹参芍药姜,童参三棱与甘草,郁金佛手法夏襄。

四、泻下剂1、寒下2、温下3、润下

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主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是首方。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尝,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攻瘀自能康。

2、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痛难当,冷积内结因成实,功专温下妙非常。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霜,干姜大黄各等量,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散显效良。

3、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便难,枳朴大黄杏芍餐,土燥津枯兼热结,润肠通便自能安。

五、祛湿剂1、芳香化湿2、清热祛湿3、利水渗湿4、温化水湿5、祛风胜湿

1、平胃散平胃散中君苍术,厚朴甘草陈皮收,燥湿宽中消胀满,调和胃气总相投。

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陈皮苏,甘桔白芷苓术朴,夏曲腹皮加姜枣,风寒湿滞并能除。

2、茵陈蒿汤茵陈蒿汤仲景方,茵陈栀子与大黄,清热利湿归肝胆,湿热黄疸第一方。

金钱草汤金钱草汤退黄方,茵栀二金草虎杖。

复肝汤慢肝乙肝复肝汤,茵栀姜黄郁金当,香附儿茶草板蓝,茯苓配上绞股蓝。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群,开上宣中又渗湿,湿温初起效堪珍。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栀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服之蠲。

二妙散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清病自痊。

3、五苓散五苓散中有桂枝,茯猪泽泻白术施,利水渗湿且化气,水肿泄泻均可祛。

五皮饮(散)五皮饮用五种皮,陈茯姜桑大腹皮,或以五加易桑白,肤肿脾虎最相宜。

防己黄芪汤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身肿重,表虚湿胜用之良。

4、萆薢分清汤尿浊尿频缘肾虚,萆薢分清效最奇,益智乌药合菖蒲,四药温肾又利湿。

鸡鸣散鸡鸣散是绝妙方,苏叶吴萸桔梗姜,木瓜橘槟晨冷服,寒湿脚气效彰彰。

5、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槁本与防风,湿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殊功。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君,杜仲牛膝人参草,痹日久见奇勋。

通痹方通痹方治风湿,秦艽寄生广地龙,五加牛膝炙没药,海桐与海风藤。

风湿威灵方骨质增生有良方,可用风湿威灵方,土鳖当归透骨草,银环灵仙防风好。

木瓜祛湿汤痹证木瓜祛湿汤,桂枝川芎独活羌,再加灵仙共六味,风寒湿痹是良方。

薏苡仁汤薏苡仁汤治痹痛,苡米苍术芍草同,麻黄桂枝又生姜,祛风除湿效力宏。

小活络丸小活络丸治中风,风寒湿痹肢体痛,川乌草乌地龙配,乳香没药制南星。

六、祛风剂1、疏散外风2、平熄内风

1、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牵正散牵正散能治面瘫,白附全蝎与僵蚕,每服三克热酒下,络中风痰此方蠲。

玉真散五虎追风散玉真散治破伤风,南附天防芷羌攻,五虎追风散六味,蝎星蝉僵朱麻配。

2、镇肝息风汤镇肝息风芍天冬,玄参龙牡代赫共,龟麦膝草茵川楝,肝阳上亢建奇功。

赭石龙骨牡蛎汤赭石龙骨牡蛎汤,生地芍药柏子襄,赫石龙牡怀牛膝,血压偏高是良方。

颅痛饮颅痛饮能治头痛,细辛石决钩芍芎。

天竺黄散天竺黄散有僵蚕,蝉衣郁金山栀甘,清热化痰而息风,惊风夜啼俱能安。

七、温里剂

理中汤(丸)理中丸主理中乡,人参甘草术干姜,吐痢腹痛阴寒盛,或加附桂总扶阳。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吴茱萸汤吴茱苏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温中暧肝且降逆,虚寒呕吐少不了。

桂苓丸桂苓中有干姜,肉桂茯苓丁木香,附子温肾肉果涩,五更泄泻是良方。

理阴煎理阴煎能治痛经,温经活血又补中,熟地当归和肉桂,干姜炙草要适中。

六味理中汤胃寒六呋理中汤,澄椒吴萸夏陈姜。

四逆汤四逆汤中草附,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回阳救逆赖此方。

真武汤真武汤中药五味,附术苓芍生姜配,总因水停肢体肿,温补脾肾肿可退。

八、理气剂1、行气2、降气

1、木香调气散气滞木香调气散,化湿温中非一般,腹胀呕吐砂仁草,檀香蔻仁藿香专。

乌贼骨散乌贼骨散治胃痛,乌贝玄草四药配,乌贼用量大三倍,每服六克显效灵。

金铃子散金铃子散有玄胡,金铃玄胡等份入,心腹冷痛因热郁,黄酒调服或煎服。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楝槟姜,茴香青皮配木香,川楝巴豆麸皮炒,寒疝腹痛酒煎尝。

2、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下虚上盛痰多喘,或入沉香去肉桂。

旋复代赫汤旋复代赫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随,噫气呕吐心下痞,,化痰益气能和胃。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治呕呃,参甘姜枣共相合,胃气不虚去人参,痰多苓夏也可加。

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济生丁蒂共两味,或加茹橘力更强。九、消导剂

保和丸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子加,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也可加麦芽。

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苓襄,消积导滞清湿热,积滞内阻苔腻黄。

小儿消疳汤治疳小儿消疳汤,消食驱虫脾安康,神曲麦莲共扁豆,童参山陈使君襄。

十、驱虫剂

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随,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效如神。

化虫汤化虫汤中有使君,雷丸槟榔苦楝根,再加鹤虱共五味,肠道诸虫此方推。

十一、止血剂

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用此止血热势推。

四生丸四生丸用三种叶,侧柏艾荷生地协,血热旺行成吐衄,血随火降效不错。

黄土汤虚寒出血黄土汤,阿胶术附地黄襄,黄芩甘草伏龙干,脾脏虚寒血失常。

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黄,归草黑栀淡竹叶,热结血淋服之良。

胶艾汤胶艾汤中四物先,阿胶艾叶草同煎,养血调经兼止血,胎漏崩中病自痊。

柏叶汤虚寒吐血柏叶汤,艾叶侧柏与炮姜,虽言侧柏性偏寒,不敌艾姜温性强。

止血合剂溃疡出血胃酸多,止血合剂不可缺,甘草地榆炒成炭,瓦楞火煅三七鹤。

二草汤崩漏下血二草汤,仙鹤益母草芍当,阿胶茜草荆芥炭,艾叶三七地黄。

安血饮安血饮中有三七,茅根藕节与白及,龙骨牡蛎大黄配,肺胃出血效称奇。

十二、活血剂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扶,桃红黄草煎加酒,损伤瘀滞总能除。

冠心二号方冠心二号有降香,川赤丹红合成方。

川当汤川当汤治面颊痛,芎归丹参柴地龙,黄芩白芷共全蝎,芍药蝉蜕配合成。

七厘散七厘散是伤科方,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酒调内服外敷良。

新伤活血汤跌打新伤活血汤,乳没泽兰红花当。

八厘散八厘散能治伤痛,乳没血竭苏木红,丁香麝香番木鳖,还有一呋自然铜。

自然铜散自然铜散治跌打,乳没碎补归羌活。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归地龙,川芎赤芍桃仁红,重用黄芪为主药,半身不遂建奇功。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为散醋煎,瘀滞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活络效灵丹锡纯活络效灵丹,乳没丹参当归兼,各取五钱酒煎服,若为散剂四次完。

十三、祛痰剂1、燥湿化痰2、清热化痰3、治风化痰

1、二陈汤二陈汤有半夏橘,茯苓甘草四般施,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病效称奇。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四味,利湿健脾痰饮退。

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甘桔枳苓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

射干麻黄汤慢支射干麻黄汤,紫菀冬花半夏姜,细辛五味共八味,温肺化痰咳喘良。

2、清肺汤痰热咳嗽清肺汤,知母二冬苓橘桑。

滚痰丸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沉香为引导,顽痰怪症力能匡。

枇杷清肺饮近有枇杷清肺饮,桑皮山栀与沙参,苓连甘草枇杷叶,清热化痰不伤阴。

消瘰丸瘰疠瘿瘤消瘰丸,清热化痰又软坚,玄贝牡蛎各等份,为丸为汤非一般。

3、止嗽散止嗽散中有桔梗,紫菀荆芥百部从,白前陈皮共甘草,加减临时在变通。

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天麻白术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痰涎盛,化痰息风是验方。十四、安神剂1、重镇安神2、滋养安神

1、朱砂安神丸东垣朱砂安神丸,地草归连配合全,烦乱懊憹神不宁,怔忡失眠奏凯旋。

琥珀定志丸安神琥珀定志丸,朱砂一克琥三钱,党参茯苓共菖蒲,远志南星可化痰。

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参菖齿,茯苓茯神共远志,朱砂少许为外衣,惊恐癫痫俱能祛。

2、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柏子养心丸柏子养心治神衰,枸杞玄归茯苓添,熟地麦冬菖蒲草,多梦健忘可改观。

十五、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砂襄,犀角雄黄珠冰麝,热闭心包细参洋。

至宝丹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犀角与牛黄,金银二薄兼龙脑,琥珀玳瑁用之良。

十六、补益剂1、补气2、补血3、补阴4、补阳

1、四君子汤参术苓草四君汤,补气健脾推此方,少食便溏体羸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同,劳倦内伤功独檀,气虚下陷亦堪珍。

生脉散生脉冬味与人参,益气生津保肺阴,少气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降糖1号汤降糖1号汤八味,葛根花粉山药配,二术芪苓与玄参,健脾益气又生津。

降糖2号降糖2号有葛根,沙芪二冬与玄参,石膏知母乌梅好,山药石斛与花粉。

2、四物汤四物归地芍川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人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在变通。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主黄芪,甘温除热法颇奇,芪取十份归二份,阳生阴长法需知。

归脾汤归脾用术参芪,归草茯神共远志,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填精补血汤再填精补血汤,龟鹿二胶熟地黄,参芪首乌黄精制,桑椹仙鹤砂仁当。3、六味地黄汤六味地黄益肾肝,薯茱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虎潜丸虎潜足痿是神方,虎骨陈皮共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制丸尝。

乌发汤乌发汤能治白发,黑豆枸杞黑芝麻,二地首乌山药枣,补益肝肾效不差。

增液汤增液汤有玄地冬,润肠通便有奇功。

4、肾气丸肾气丸补肾阳虚,干地薯芋及山萸,苓泽丹皮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补肾强肌方补肾强肌治腰痛,杜断故子膝赤红。

寿胎丸滑胎不孕寿胎丸,菟桑阿胶与川断。

育精汤男子不育育精汤,菟复韭子熟地黄,当归首乌川膝配,仙灵脾能壮肾阳。

十七、固涩剂1、固表止汗2、涩精止遗3、涩肠固脱

1、牡蛎散牡蛎散内有黄芪,小麦麻黄根最宜,卫虚自汗或盗汗,收敛固表止方奇。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术芪防,脾虚气弱多煎尝,守中实卫还疏表,补散兼施义须详。

2、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蒺藜牡蛎需,莲须糊丸盐酒下,涩精秘气滑无遗。

桑螵蛸散桑螵蛸散治尿频,菖蒲远志与当归,参苓龟板和龙骨,固精止遗调心肾。

3、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豆合,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即能安。

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除油五味须,大枣生姜同煎烂,五更肾泻称效奇。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 药品名称 2. 证明性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4. 方义衍变 5. 临床应用 6.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二)药学研究资料 7.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7.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7.2 分析与评价 8. 药材 8.1 来源 8.2 资源评估 8.3 质量评价

8.4 参考文献 9. 饮片炮制 9.1 炮制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9.2 质量评价 9.3 参考文献 10. “标准煎液”的制备 10.1 工艺研究 10.2 药材、饮片与“标准煎液”的量值传递关系 10.3 参考文献 11. “标准煎液”的质量控制 11.1 基本要求 11.2 化学成分及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11.3 质量研究 11.4 标准正文 11.5 样品检验报告书 11.6 参考文献 二、申报资料撰写说明 (一)综述 1. 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包括: ①中文名; ②汉语拼音名; ③命名依据。 —2 —

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以下简称经典名方)制剂的药品名称原则上应与古代医籍中的方剂名称相同。 2. 证明性文件 证明性文件包括: ①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注册证书复印件或核准编号; ③其他证明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应规范表述处方组成、各药味剂量、功能主治以及拟定的用法用量。 应详细说明处方来源(著作及作者)、颁布朝代或年代;提供原文记载的处方药味组成、炮制方法和剂量,同时说明处方中每一药味的规范名称;提供原文记载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上述资料需附著作原文条目。 应提供历代本草文献,需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出版年以及版本情况),并提供全面反映处方历史沿革的综述资料。 4. 方义衍变 应用中医理论对经典名方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论述,需对处方的配伍原则(如君、臣、佐、使)及药物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系统梳理历代方义及其相对应治则治法的衍变情况,需注明文献出处。 —3 —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内科病症 一、感冒: (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二)病因病机 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 (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 (2)时行病毒; (3)生活起居失当; (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 (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 (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 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 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风寒表虚证 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 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

补气的中药泡水喝

补气的中药泡水喝 气血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存在,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女性身体天生比较虚弱,所以身体所需的气血也比男性要多很多。而在补气血的时候其实可以分开进行的,可以分别补气和补血,因为有一些中药材是专门针对补气或者补血的,那么如果想要补气的话,应该喝什么中药材泡出来的水呢? 绵芪泡水的10大成效: 一、补气升阳。是指脾气虚,会致使乏力。主要症状:常常拉肚子、粪便不成形或粪便夹有食物残渣、厌倦乏力、食少、或饭后易腹胀、久泻致使的脱肛、子宫下垂等。 二,益卫固表。是指是肺气虚,会致使咳嗽气短。主要症状:常常伤风,自汗,说话声低无力,气短等。 三、调理血糖。下降血糖以及胰岛素形成的低血糖有增高成效。 四、维护肝脏。有肝炎、胃溃疡、胃炎或许肝损害的人平常可以泡点绵芪喝很有优点。 五、抗癌效果。绵芪中含有的多糖合作抗肿瘤药物可以增强药效,并且副效果会下降。 六、灭菌消毒。对痢疾、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有些葡萄球菌都有抑制效果。 七、利水消肿。早上后呈现的皮肿或许腿肿疑问,或许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的水肿,都可以泡绵芪喝消水肿。

八、制疮排脓。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效果。 九、维护心血管。绵芪自身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异常、维护心血管体系等效果,因而绵芪泡水喝适用于心脏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人群。 十、进步免疫力。在流感高发期,或许秋冬时节,绵芪泡水能防止伤风,进步体质。 使用方法: 许多人喜爱在平时日子中要绵芪泡水服用,特别是许多女性喜爱将绵芪和红枣、枸杞子一同浸泡,这么不只可以增强体质,气色也会越来越好。 1、洗净。由于药材是通过加工的,上面有一些尘埃之类的杂质。 2、放入2-3片到保温杯(熬过的本来药效才好),用沸水冲泡,10-30分钟后就可以慢慢饮用了。

道医中药补气、养血、养阳十六法

道医中药补气、养血、养阳十六法 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注射补气: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输液补气: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武术,健身操,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草药养血:当归、何首乌、阿胶、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成药养血: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膏等。饮食养血:桂圆、老母鸡、红枣、鸡蛋黄、猪肝、瘦肉、鱼类等。生活养血: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铁锅炒菜、禁浓茶。节省养血:避免久视伤血、久思耗血、久劳损血、外伤出血等。治病养血:防治出血、肾衰、再障、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 西药养血:维生素C、维生素B12、富马酸铁等。 输液养血:代血浆,全血,参麦针等输液。 术后养血:大病、大小手术后、产后、人流后均应养气血。 药酒养血:黄芪、当归、人参、何首乌、枸杞子等泡酒饮。 药茶养血:当归桂圆茶、枸杞黑芝麻茶、酸枣仁茶等。 药膳养血:黄芪当归炖老母鸡、当归羊肉汤等。 针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神阙、中脘、血海等。 埋线养血:足三里、肾俞、脾俞、肝俞等埋线。 注射养血:胎盘、当归、黄芪、B12针注射足三里、三阴交等。

经典中药方要点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攻补兼施 19.黄龙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 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症(退行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 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 西医学中退行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 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个/ml; (4)中 老年患者(多40岁); (5) 晨僵感30min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 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辨证分型 风寒湿痹 (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 肢体多 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 薄白,脉浮或浮缓。 (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 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关节活 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 不便,局 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 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 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 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 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 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二、 1、 甚 、甬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 2、

常见病中药配方解析

痰湿 清半夏15g 黄芪15g 黄莲1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桂枝15g 白芍15g 柴胡15g 柿蒂15g 丁香15g 枳实15g 防己15g 茯苓15g 冬瓜皮30g 荷叶30g 白术15g 山楂30g 湿寒 清半夏15g 黄芪15g 黄莲1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桂枝15g 白芍15g 柴胡15g 柿蒂15g 丁香15g 枳实15g 干姜10 g 生姜5片大枣10 枚 清解脂肪丸 黄芪20g 党参20g 茯苓20g 防己20g 人参8g 白术15g 首乌15g 泽泻35g 山楂30g 茵陈蒿30g 水牛角30g 仙灵脾30g 大黄10g 脱发 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脾阳虚的中医治疗法: 基本方药:小建中汤加减:白芍15g、桂枝10g、干姜10g、黄芪12g、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饴糖30g(兑服)、甘草10g。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1 实脾饮加减:茯苓15g、白术12g、大腹皮10g、干姜10g、草果10g、附片6g、厚朴1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牛膝l0g。本方能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2 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20g、桂枝12g、白术15g、法半夏10g、干姜6g、黄芪12g、甘草10g。本方能健肿益气,温阳化饮。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3 加减变化: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者,用基本方(1)加蜀椒6g、广木香10g 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病。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伴气短乏力者,用基本方(2)加黄芪15g、党参10先,补益小气。若呕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胀满者,用基本方(3)加厚朴10g、砂仁8g、大腹皮10g以理气温胃。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治脾虚不化 茯苓、党参、白术各60克,神曲、麦芽、山楂、山药、砂仁、陈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黄连、甘草各22克,共研细末,水泛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温开水送。 凉感冒治咳嗽 金银花10 连翘10 薄荷10 大青叶8 冬花8 白术10 桔梗8 黄莲6 柴胡5 甘草3 葛根10 姜3片 凉感冒

7款补气最好的中药及用法介绍

7款补气最好的中药及用法介绍 气血弱则体虚,气虚用什么补是最好的呢?下面介绍几款补气的中药给大家。 1、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2、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3、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4、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本品忌与藜芦同用。

扶正固本补气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方有吗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中医治疗的不断发展,很多医生和患者也开始寻求中医药的治疗,中医药治疗癌症讲究辩证论治,扶正祛邪,以人为本,那么扶正固本补气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方有吗? 扶正固本的中药有很多种,如益气健脾类的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滋阴补血类的有熟地,当归,阿胶,白芍等,养阴生津类的有生地,麦冬等。中药的应用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的症状,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发展等辩证分析,针对不同的病型对症处理。另外也不建议患者在网上随便查一些单方、验方等试用,即使服用也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中医治疗讲究辩证论治,对症治疗,必须通过中医专家望、闻、问、切,以及西医诊断资料等等辩证分析,开出针对性的药方,对症治疗,所以患者莫要大意。 临床上有著名的中医专家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 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情的恶化,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患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中晚期患者,经中药长期调治,有不少患者存活至今已10余年,甚至20年以上,甚至肿瘤消失都是有的。 该疗法治疗癌症的优势在于: 1、纯中医中药治疗,治疗效果肯定:三联平衡疗法均由纯天然的中药材经提取精制而成的系列抗癌中药,经高温、杀菌真空包装等熬制而成,对各种肿瘤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2、一人一病一方,针对性用药,起效快,疗效好:专家根据癌症患者常出现的各种症状研制针对性的药物,不但可以快速的缓解病人的痛苦和症状,也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深受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大部分患者用药三到五个疗程肿瘤即可缩小,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且肿瘤患者也自感明显好转,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3、延长患者生存期,可长期带瘤生存:经过治疗肿瘤缩小甚至消失,病人症状得到控制,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命自然就会延长。从而达到治愈或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随访证明,很多已经被西医判为“死刑”的癌症晚期病人,经治疗瘤体不再疯狂生长,病人身体逐渐好转,寿命延长几年甚至十几年者不在少数。 4、价格便宜,一般家庭都能接受: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巨大花费是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的负担。三联平衡疗法纯中药制剂,平民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了家庭负担的同时,让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有临床治愈的希望! 肝癌晚期患者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至今生存11年 王春明,男,73岁,原发性肝癌,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人 2006年12月19日,王春明老先生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在濮阳人民医院做了两次介入治疗后身体受创,消瘦虚弱。在他和家人近乎失望的时候,一个老乡——如今已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治疗下带瘤生存17年的肺癌患者高青莲,建议他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看看。

中医名方 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1、益气通瘀 组成:太子参15 克、枣仁15 克、苏木15 克、降香15 克、丹参15 克、桃仁15 克、川芎 5 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 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 克、莲子心 2 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 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 克、郁金12 克、积壳10 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 克、白芍15 克、僵蚕、夏枯草12 克。 2、逐瘀调经汤 组成;当归10 克,赤芍10 克,五灵脂10 克,三棱10 克,莪术10 克,益母草15 —30 克,肉桂 3 克,[后下] 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 —2] 天或行经的中期[2 —3] 天为适合。

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 克,杜仲10 克,狗脊10 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神疲乏力,小腹中作 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 克,黄芪10 克,煨木香 5 克,党参15 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腹疼剧烈,胀疼 拒按者,加入延胡10 克、灸乳没各 6 克、景天三七10 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 克,〈包煎〉、雪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 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 克、炒柴胡 5 克、炒丹皮10 克、勾藤15 克,以清除肝经湿热。若烦热口渴,大便干躁者,可加积壳10 克、大黄 6 克〈后下〉。 3、化瘀止漏汤 组成;当归20 克、山楂20 克、川芎10 克、五灵脂10 克、蒲黄10 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痹症(颈椎病)

痹症(颈椎病)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以颈肩上肢疼痛、手指笨拙麻木、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脊柱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痹症、项痹、眩晕等病证范畴。 乃由风湿、痰瘀痹阻颈络或肝肾阴虚、经络失调所致。 【护理评估】 1、观察疼痛发生时间、性质、关节状态。 2、评估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重症者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及床铺避免晃动。 2、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3、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生冷、烟酒之品。 (2)肝阳上扰者可食用滋xx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可食滋阴补肾之品。 5、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身心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的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急救护理。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7、并发症护理 猝倒: 颈椎病患者常常在站立或走路时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应做好防护措施。病人出现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是急按人中,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急救护理。 高血压颈椎病:

21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分享给你

21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分享给你 1、四君子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党参益气,白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益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四君子丸的四味药,不热不燥,温补中气,就像温文尔雅的君子,因此叫“四君子”,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2、六君子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半夏、陈皮。因此除了补脾益气功效外,还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3、香砂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消胀作用。用于脾虚气滞,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4、归芍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当归、白芍,兼有柔肝、养血功效,用于肝脾不和,脘胀腹痛。 5、理中丸:在四君子丸的茯苓换成炮姜。炮姜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6、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附片,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之猛药,因此附子理中丸的散寒力度比理中丸大。 7、桂附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肉桂、附片,肉桂温补肾阳、调和气血,温补的力度加大,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四肢厥冷。 8、丁蔻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丁香、豆蔻,除了温中散寒,补脾益气外,还有健胃消食、止呕功效。 9、归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增加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因此,归脾丸除了益气健脾,还有补养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肢倦乏力。 10、人参归脾丸:其的组方与归脾丸相似,其补气力度比归脾丸大。 11、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木香、砂仁组成。人参健脾丸除了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外,还有安神功效,并侧重于补气养血。人参健脾丸以补为主,不太适合阴虚体质的人。 12、健脾丸:是由党参、白术、陈皮、山楂、麦芽、枳实组成,健脾丸除了健脾外,侧重于消食化滞、理气开胃功效。 13、参苓白术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因此,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利水消肿作用,并侧重于和胃养胃。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14、启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陈皮、山楂、麦芽、山药、莲子、六神曲、泽泻组成。方中有和中的中药,用于胃肠虚弱、消化不良。 15、开胃健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黄连、六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甘草。开胃健脾。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吞酸。 16、小儿健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增加陈皮、法半夏、白扁豆、山药、莲子、南山楂、桔梗、砂仁、六神曲、麦芽、玉竹组成。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 17、八珍丸:即四君子丸+四物汤。既补气又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18、十全大补丸:在八珍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炙黄芪、肉桂,补气血力度比八珍丸大,八珍丸为平补气血,而十全大补丸为温补气血。 19、补中益气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减去茯苓,加上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20、补脾益肠丸:外层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组成;内层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组成。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症。 21、固本益肠片:由党参、炒白术、补骨脂、麸炒山药、黄芪、炮姜、酒当归、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煨赤石酯、儿茶、炙甘草组成。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收起

补气血中成药方

2009-02-17 11:01:32来自: 香(结雨安居) https://www.doczj.com/doc/f41620664.html,/110090191.html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九牧林医家导读:上次写了抗衰老经典十大中药和“四物汤”后,引起朋友的很大回响。看来中医和中药,许多朋友们还是挺相信的,并希望能够多多介绍,说说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女性方面的中药,并介绍一些方法。博主现在特地介绍“十全大补汤”,以供朋友们参考。 “十全大补汤”,出自宋代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与补血基本方“四物汤”合并而成的“八珍汤”,再加补气之黄芪、补阳之肉桂二药而成。 “十全大补汤”,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而偏有阳虚寒象的患者。 下面把“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详尽作一个介绍,并推荐一些食疗方。 一、“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党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此方最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量: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服法:可研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通口服;可水煎服。 二、“四物汤”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

经典药方大全

经典药方大全 (2012-11-09 11:38:01)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健康 经典药方大全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那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百科全说》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 :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养生堂)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 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大夫开的)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 王院长也给出了一个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王院长还推荐了一个具有很好的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 (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 :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在用步长脑心通。(民间) 12;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

常见病症-中药配方

中医 【中】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蜜麻黄5 g、 川射干10 g、 紫苏子10 g、 细辛3 g、 陈皮6 g、 山药10 g、 盐补骨脂10 g、 丹参10 g、 法半夏10 g、 五味子6 g 【中】风寒感冒 柴胡6 g、 葛根15 g、 荆芥10 g、 白芷6 g、 川芎6 g、 防风10 g、 羌活10 g、 生姜6 g 【中】风热感冒 桑叶10 g、 菊花10 g、 荆芥10 g、 桔梗10 g、 甘草3 g、 炒牛蒡子10 g、 连翘10 g、 大青叶15 g、 前胡10 g 【中】慢性扁桃腺炎 桔梗10 g、 甘草6 g、 玄参20 g、 枇杷叶9 g、 金银花20 g、

【中】慢性支气管炎 党参10 g、 麸炒白术10 g、 茯苓10 g、 陈皮6 g、 法半夏10 g、 山药10 g、 盐补骨脂10 g、 丹参10 g、 紫苏子10 g、 黄芩10 g、 桔梗10 g、 枳壳10 g 【中】暑热 荷叶10 g、 建曲10 g、 青蒿10 g、 茵陈15 g、 滑石10 g、 甘草3 g 【中】厌食 建曲10 g、 茯苓10 g、 陈皮6 g、 苍术10 g、 山楂10 g、 炒鸡内金3 g、 炒麦芽15 g、 砂仁6 g、 甘草3 g 【中】尿频 黄芪10 g、 党参10 g、 白术10 g、 陈皮6 g、 升麻6 g、 柴胡6 g、 益智仁1 g、 肉桂3 g、

【中】反流性食管炎 柴胡6 g、 白芍10 g、 枳壳10 g、 桔梗10 g、 蒲公英10 g、 夏枯草10 g、 厚朴6 g、 代赭石15 g、 海螵蛸20 g、 煅瓦楞子15 g、 甘草3 g 【中】小儿痴呆 紫河车3 g、 人参(直条)5 g、 山药10 g、 枸杞子10 g、 益智仁10 g、 石菖蒲6 g 【中】遗尿 山茱萸10 g、 盐菟丝子10 g、 山药10 g、 益智仁10 g、 金樱子10 g 【中】慢性胃炎 醋延胡索10 g、 白芍10 g、 炒川楝子10 g、 海螵蛸10 g、 蒲公英10 g、 沉香3 g、 乌药10 g、 甘草3 g 【中】疳积 木香6 g、 砂仁6 g、 人参(直条)5 g、

十大补气补血食品

十大补血食品:黑芝麻,红枣,猪肝,胡萝卜,桂圆肉,黑豆,黑木耳,莲藕,乌鸡,红糖 十大补气食品:土豆,山药,香菇,小米,黄牛肉,兔肉,红薯,韭菜,蜂蜜,泥鳅 十大补气补血食品 十大补气补血食品,气血足才能有个好身体,才能美容养颜。 十大补气食品:土豆,山药,香菇,小米,黄牛肉,兔肉,红薯,韭菜,蜂蜜,泥鳅 1、地下苹果——土豆(入脾胃肠三经:和胃、健脾、通便) 2、神仙之食——山药(天气通于肺,地气纳于肾,山药通天地之气,且不热不燥,性极平和,特别适合气虚者食用) 3、植物皇后——香菇(又名“素中之肉”) 4、温补之圣——小米(滋阴壮阳、和中益胃、除热解毒) 5、肉中黄芪——黄牛肉(牛肉补气,羊肉补形) 6、水中人参——泥鳅(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

7、荤中之素——兔肉(美容肉、保健肉,还富含卵磷脂,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8、第二面包——红薯(补中和血,暖胃生津、益气通便) 9、起阳之草——韭菜(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10、保健仙品——蜂蜜(补脾胃、利肺气、通肠道) 还有一种食物,也需介绍一下:温冬之谷——糯米。糯米被称之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补气暖胃,成为人们冬天最喜欢的食品,对脾胃和肺虚寒者很合适,民间都有做腊八粥的习俗。但糯米黏性比较大,脾胃运化起来有困难,因此,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吃法上煮成稀薄的粥食,不仅好消化,而且还能更好地滋养胃气。 十大补血食品:黑芝麻,红枣,猪肝,胡萝卜,桂圆肉,黑豆,黑木耳,莲藕,乌鸡,红糖 1、补血天使——黑芝麻(入肝、肾、肺脾经,补血明目、生津通乳、益肝养发) 2、百果之冠——红枣(养胃健脾、补血安神、润肺生津、调和营卫、通关开窍,助十二经络。要想身体好,一天三个枣) 3、肉中红枣——猪肝(吃猪肝可增强肝藏血功能。猪肝富含铁元素和磷元素,是造血不可或缺的原料,患有血虚症或缺铁性贫血,可多吃猪肝炒菠菜) 4、补血灵根——莲藕(生吃清热凉血、止血散淤;熟吃健脾胃、养心生血) 5、土中人参——胡萝卜(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是补血和改善肾虚的上好食物,尤其能改善肝血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夜盲症等) 6、南国人参——桂圆肉(入心经和脾经,对气血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都有疗效) 7、肾脏之谷——黑豆(入心、脾、肾三经,补肾滋阴、补血明目、防老抗衰、增强精力,可以助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8、含铁冠军——黑木耳(养阴补血、润肺明目,对于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非常有好处) 9、黑心宝贝——乌鸡(补虚劳、养精血、药食同源的佳品) 10、肝脾之友——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老年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补气补血的食物和药方

补血补气的食物 1、龙眼肉 龙眼肉即桂圆肉,龙眼含有维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十分适合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2、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3、黑枣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4、红枣 补血补气吃什么?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糖和各种氨基酸。中医认为红枣性暖,养血保血,可改善血液循环。而药理研究则发现,红枣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红血球的含量,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脸色红润。红枣和桂圆搭配,不但补血养气,还可以养颜美容,“爱面子”的美眉们不妨可以试试。 5、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6、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增强造血功能、减轻免疫抑制剂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等功能,从事幅射性工作人员可常用枸杞子炖鸡吃。如果是精血不足导致的贫血,可以服杞菊地黄丸。 7、黑芝麻 黑芝麻对于补血补气会有很好的作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黑色和红色的食物多有补血的功效。尤其是黑色的食物,对于补肾会有很好的作用,因为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的作用,除此之外,红色食物对于补血会有很好的作用,芝麻有很好的入肝、肾、肺、脾经作用,最关键的是,芝麻可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 8、黑豆 黑豆对于补血补气同样会有很好的作用,多吃黑豆的情况下,不仅仅可以使得头发变黑,除此之外,也可以有生血的作用,对于补血会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其实,一些特殊的饮食可以有补血补气会有很好的作用,但要持续性的使用,这点对受术者来说至关重要 补血补气中药 阿胶被历代医学家称为补血圣药,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据《本草纲目》记载:阿胶为圣药,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调经安胎的功效,对治疗女性血痛、血枯、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有特效。 现代研究证明阿胶中含大量的胶原蛋白,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丰富的微量元素,多糖、ㄚ-氨基丁酸,能促进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促进RNA、DNA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桂枝汤 【组成】桂枝10g 赤芍10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 【特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寻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银翘散 【组成】连翘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6g荆芥6g牛蒡子9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纽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3 现代运用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华盖散 【组成】麻黄10g 桑皮10g 紫苏10g 杏仁10g 茯苓10g 陈皮10g 甘草10g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 【特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数者. 麻杏甘石汤 【组成】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24g。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郁热致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