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稳定土基层试验

水泥稳定土基层试验

水泥稳定土基层试验
水泥稳定土基层试验

路基路面实训课题一

无机结合料(水泥稳定土)基层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OO七年月日

无机结合料(水泥稳定土)基层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实验室实训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

1、设计要求: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用水泥稳定土

2、设计标准: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

设计强度4MPa、压实度98%、液限〈25%,塑性指数〈6。最大粒径〈37.5mm ,压碎值〈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水泥强度等级32.5。

级配范围如下表: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率% 100 90~100 75~90 50~70 30~55 15~35 10~20 0~7

二、材料情况:

试验室现提供碎石、石屑、砂三种集料、水泥为云南国家水泥有限公司(昆明分工司)生产的32.5矿渣硅酸盐水泥。

三、试验情况及结果:

经试验和设计,水泥稳定土最佳水泥用量为 %,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中的各项指标要求。

二OO七年月日

无机结合料(水泥稳定土)基层设计步骤

一、原材料试验(步骤)

a 、水泥: 3、28天强度

b 、A 、B 、C 三种材料筛分,掺配

c 、击实——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d 、无侧限制件计算过程

e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报告

水泥厂家:云南国家水泥有限公司(昆明分工司)

水泥品种: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编号:

报告日期:2007年月日

2、A 、B 、C 三种集料筛分

A、B、C集料筛分表

二、按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掺配及校核

由图所得各集料用量比例:

A 集料的用量为33%

B集料的用量为8.5%

C集料的用量为58.5% 按此比例进行校核

矿质混合料组配校核表

三、击实试验确定矿质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土样编号:击实试验表试验日期:

四、无侧限抗压强度制件

1)计算过程

根据击实试验可知:

最佳含水量为3.75%≈3.8% 最大干密度为2.13 g /cm 3 根据施工压实度计算不同剂量混合料的试件

ρd=ρ实干*K压=2.13×98%=2.087 g /cm 3

按最佳含水量与准备制件:

(1)制件需要的稳定土混合料数量

M1=ρ最大×V (1+W )98%=2.087×150×150(1+3.75%)×98%=5740g (2)稳定土混合料中水的质量M水

M水=(M1×W最 )/(1+W最 )=(5740×3.8%)/(1+3.75%)=210g

(3)计算稳定土中干混合料质量M干:

M干=M1-M水=5740g-207g =5530g

(4)计算混合料中结合料的用量M结(水泥)

M结=(r×M干)/(1+r )=(3%×5530)/(1+3%)=161.07g (5)计算干集料的质量:

M干集=M干-M结=5530-161=5369g

A集料:53%×M干集=53%×536g=2845.6g

B集料:27%×M干集=27%×536g =1449.6g

C集料:20%×M干集=20%×536g =1073.8g

2)制备试件完

3)养生(标准养护6天,浸水1天)

五、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按照上述制件计算过程准备制件:按水泥用量不同分为三组:3%的为一组 5%的为二组

7%的为三组。每组三个试件,经击实→养生→浸水→脱膜等过程后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见下三表。 六、最佳水泥用量确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记录表(第一组水泥剂量3%) 表一

计算公式:由于本试件为大试件: Rc=P/A =0.000057P (MPa)

试中:P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MPa )

A —

试件的截面积(A=π*D2/4,D 试件直径)

报告日期 2006年10月27日 试验日期 2006年10月16日 制件日期 2006年10月18日 集料配合比 53%:27%:20%

试件尺寸cm 15×15 养生前试件重量 m2g 5610 5440 5550 浸水前试件重量 m3g 5600 5410 5535 浸水后试件重量 m4g 5635 5470 5600 养生期间的重量损失

(m2-m3)g 10

30

15

吸水量(m4-m3)g 35 60 65 养生前试件的高度(h)cm 15.3 15.6 15.5 浸水后试件高度h1cm 15 15.2

15.4

试验最大压力(p) 53500

21500 33000

无侧限抗压强度(R)Mpa

3.0495 1.2255 1.881

①在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将计算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分别为R、Cv

R=(3.0495+1.2255+1.881)/3=2.052

标准差:V =

Cv=V①/x *100%=0.92/2.052×100%=44.8%>20%偏差系数大于规范规定本组试验

误差超精度应补做试件

无侧限抗压强度记录表(第二组水泥剂量5% )表二

养生前试件重量 m2g 5452 5666

浸水前试件重量 m3g 5450 5580

浸水后试件重量 m4g 5520 5660

养生期间的重量损失

2 86

(m2-m3)g

吸水量(m4-m3)g 70 80

养生前试件的高度(h)cm 15.2 15.3

浸水后试件高度h1cm 15.1 15.2

试验最大压力(p)N 61000 77000

无侧限抗压强度(R)Mpa 3.48① 4.39②

计算:

R=(3.48+4.39)/2=3.94 Mpa

V =

Cv=V/R=0.64/3.94×100%=16.24%<20%

精度满足要求

R d /1-Z a =4/1-1.645×16.24%=5.46>R =3.94 Mpa

由于平均抗压强度不符合要求,不能用.

无侧限抗压强度记录表(第三组水泥剂量7% ) 表三

计算:

R=(4.845+4.9875)/2=4.92Mpa V =

Cv=V/R=0.101/4.92×100%=2.05%<20% 精度合格 R d /1-Z a 2.05% =4/1-1.645×1%=4.14<R=4.92Mpa 从计算可知本组试件符合要求:

Cv ① 、 Cv ② 均小于20%

且符合: R ≥R d /1-Z a Cv

通过计算一二三组的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可比较出:第三组为(7%)的 水泥用量为最佳用量,满足强度要求。补做6%的若R ≥R d /1-Z a Cv ,则6%剂量更经济。

养生前试件重量 m2g 5568 5657 浸水前试件重量 m3g 5545 5615 浸水后试件重量 m4g 5685

5730

养生期间的重量损失(m2-m3)g 23 42 吸水量(m4-m3)g 140 115 养生前试件的高度(h)cm 15.4 15.3 浸水后试件高度h1cm 15.3 15.1 试验最大压力(p)N 85000 87500 无侧限抗压强度(R)Mpa

4.845①

4.9875②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第 1 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 1.3 编制依据 1.3.1 ()施工平面图。 1.3.2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C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1.4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 2 章工程综合说明 2.1 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2.2 工程项目环境 2.2.1 地形、地貌、地质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区,所站施工区域主要地貌类型有渠堤及渠道等。地表沉积物以砂土、砂粘土为主;含水量较大,工程性质较差。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1.5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1.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 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1.5.2 施工准备 1.5. 2.1 技术准备 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m~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 在摊铺面每侧200mm~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 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 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1.5. 2.2 材料要求 1. 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型。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 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 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 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 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 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 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 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对于中粒土和粗粒 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水泥稳定土 稳定砂砾的区别

水泥稳定土、稳定砂砾、有什么区别? 水泥稳定土、稳定砂砾、稳定粒料有什么区别? 一、水泥稳定土作为道路路基的主基层,它的强度是比较稳定的,且受水分的影响不大,其强度越高,稳定 土经过水泥稳定后能获得重要的技术指标,如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承载比等数值。它的强度来源既取决接的。从改变土的固有性质,使土具有新的,稳定的质量方面来讲,它只起着量变的作用。 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在砂砾中掺加一定剂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形成具有较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的优点。水泥剂量一般为水泥砂砾总质量的3%至5%左右,砂砾质量较差的可 三、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水稳混合料组成设计 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石屑等筑路材料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首先,实验室通过经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击实实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附: ”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前者又称为半刚性或整体性型,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和综合稳半刚性基础材料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比较经济。在我国,半刚性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及缩裂特性 ”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包括石灰土、石灰砂砾土、石灰碎石土。其强度形成主要指石灰于细粒土的相互作用。石灰加入土中,发生强烈变化主要表现在结晶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 1.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1.1准备下承层 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1.1.2施工放样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1.2施工工艺及要求 1.2.1路拌法 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1.2.1.4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好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卸置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用刮将水泥均匀摊开。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1)施工方法 ①下承层准备 a.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b.对于底基层进行压实度检查,对于柔性底基层还进行弯沉值测定。一般情况下,每50延米为一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测两个点(内外双轮间隙各一个点)。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有关规范的规定标准。 c.底基层或老路面上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或辙槽,刮除;松散处,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d.新完成的底基层,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基层。 e.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如5~10m)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f.在集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 ②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

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③备料 a.料场选择 将沿线所有料场的土料,用肉眼鉴别,初步选定一些备用料场。从每个料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料,送试验室进行原土料及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准备开采使用的料场(同时确定水泥剂量)。 b.料场采集 如料层上有覆盖土、树木、草皮等杂物,则首先使用推土机将其清除干净。在采集集料的过程中,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不分层开采。避免不合格的土料推入选料堆中。采集如发现土料有明显变化,则及时将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试验室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 c.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数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所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m2)水泥稳定土需用的水泥用量,并并计算每袋(通常重50kg)水泥的摊铺面积。 d.集料的运输和堆放 集料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装车时,注意每车的装载数量基本相等。根据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按计算距离卸料。在料场供应的路段范围内,由远到近将集料堆放在路的一侧。严格掌握卸料的距离,避免集料不够或过多。同时避免集料长时间堆放,造成水分大量蒸发,或遭雨而使含水量过大,甚至造成弹簧现象。如选料中超尺寸的石料颗粒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第1 章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指导()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 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 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C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 —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编制原则 1.4.1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

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 2 章工程综合说明 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工程项目环境 2.2.1地形、地貌、地质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区,所站施工区域主要地貌类型有渠堤及渠道等。地表沉积物以砂土、砂粘土为主;含水量较大,工程性质较差。 2.2.2交通运输本工程建设地区县乡公路网发达;筑路材料以现有的国道为主干 线,县乡公路为辅道,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输畅通。材料运输以汽车为主,短途运输以翻斗车为宜。材料运输可利用津保高速公路、津霸公路。 工程数量 2.3.1施工面积 根据施工图给出的尺寸数据,计算出施工范围坐标及施工面积,施工面积为(),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1、引用文件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当下承层为新施工的水稳或石灰土层时,应确保其养护期在7d以上。路肩填土、中央分隔带填土已完成。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相关地下管道的预埋及回填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配合比,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量。 施工前进行100~200m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2.2材料及机具 2.2.1材料 1)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的不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 (2)土中小于0.6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0%。 (3)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4)稳定土的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宜符合下表规定。 表10.2.1水泥稳定土类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 项目 通过质量百分率(%) 底基层基层 次干 路 城市 快速 路、主 干路 次干路城市 快速 路、主 干路 筛孔尺寸(mm) 53 100 ———37.5 —100 100 90 —31.5 —90~10 90~10 —100 26.5 ———66~10 90~10 0 19 —67~90 67~90 54~10 72~89 9.5 ——45~68 39~10 47~67 4.75 50~10 50~10 29~50 28~84 29~49 2.36 ——18~38 20~70 17~35 1.18 ———14~57 —

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

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 1、路面清理,施工放样 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面进行清理,要清除路面垃圾及浮土等杂质,按要求剂量备土备灰,并掺入适量碎石,冷再生时掺水泥一起拌和,准备工作就绪后,由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每侧应宽出设计宽15cm,用灰线做标记放出老路面冷再生的拌和边线。 2、人工摊铺水泥 根据设计强度要求,以中心试验室所出的试验配合比,确定本项目配合比。因老路面的灰上基层时间已久,破坏程度不一,施工时采用不同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在进行施工时,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量大干密度计算出该路段每袋水泥应摊铺的平方数。现场采取打方格计量卸水泥,由测量人员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打出方格摆放水泥。水泥摆放完毕后,报项目监理工程师和现场业主代表检查,经项目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检验认可后,方可摊铺水泥。人工摊铺水泥时,要用刮板均匀摊铺,防止厚薄不均。摊铺水泥时应距边线10cm,以保证原材料不浪费。 3、拌和 水泥均匀摊铺完毕后,用冷再生机进行拌和。拌和速度应根据老路面结构状况及混和料破碎程度确定。拌和时必须配备足够的水车,因气温升高,水分蒸发较快,应保证拌后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拌和时应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进行拌和,先拌和两侧,再拌和中间。拌和过程中应派专人跟机检查含水量及混合料的破碎程度,并随时向冷再生操作手通告,以便及时高速拌和速度及含水量。 4、整平、碾压 拌和结束后,先用装载机或推土机排压,然后采用水准仪配合平地机进行整平,平地机刮平时,应先外后内,先低后高。整平完毕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前后跟进碾压4遍,最后使用振动压路面碾压封面。碾压应按照先轻后重、由外到、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碾压完毕后,试验人员检查压实度,如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压,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从拌和到碾压成型宜在4小时内完成,并应将终压时间控制在水泥的终凝时间(6小时)之内,故施工段不宜过长,200m左右适宜。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现象,应及时处理,对于小面积的弹簧现象,施工中采取晾晒加拌水泥处理,对于表面积松散的采用洒水湿润,并用压路机排压。 5、养生 水泥达到终凝强度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小于7天,应使路面在养生期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车辆通行。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与厂拌法)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水泥稳定土的适用范围 水泥稳定土可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沙、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二、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及要求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文件已经会审。 2.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

应小于1000N。 (二)材料准备及要求 1.材料 (1)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 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 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汇总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1、引用文件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当下承层为新施工的水稳或石灰土层时,应确保其养护期在7d以上。路肩填土、中央分隔带填土已完成。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相关地下管道的预埋及回填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配合比,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量。 施工前进行100~200m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2.2材料及机具 2.2.1材料 1)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的不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 (2)土中小于0.6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0%。 (3)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4)稳定土的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宜符合下表规定。 表10.2.1水泥稳定土类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 项目 通过质量百分率(%) 底基层基层 次干路城市快速 路、主干路 次干路城市快速 路、主干路 筛孔尺寸(mm) 53 100 ———37.5 —100 100 90 —31.5 —90~100 90~100 —100 26.5 ———66~100 90~100 19 —67~90 67~90 54~100 72~89 9.5 ——45~68 39~100 47~67 4.75 50~100 50~100 29~50 28~84 29~49 2.36 ——18~38 20~70 17~35 1.18 ———14~57 —0.60 17~100 17~100 8~22 8~47 8~22 0.075 0~50 0~30②0~7 0~30 0~7①0.002 0~30 ——— 液限(%)———﹤28 塑性指数———﹤9 注:A.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 B.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 C.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钢渣等粒料做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做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 b当做底基层粒料最大粒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与厂拌法)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

工 工 艺 标 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水泥稳定土的适用范围 水泥稳定土可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沙、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二、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及要求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文件已经会审。 2.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二)材料准备及要求 1.材料 (1)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 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 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3)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教小于12的土。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4)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3.2.1.4的规定。

水泥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 专项施工方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 1.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1.1.1准备下承层 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1.1.2施工放样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施工工艺及要求 1.2.1路拌法 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组长:张津)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组员:张津、张兴利、柯双阁曹镤、朱景尧、郭子豪

2.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 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3.1.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1.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3.1.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3.1.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图4-1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4.2操作工艺 4.2.1 混合料配比设计 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组成设计的6d保湿养生及1d进水抗压强度应满足高速公路基层 3~5MPa;高速公路底基层1.5~2.5MPa,具体强度依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稳定的土、确定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掺合料的比例。

4.2.2 原材料试验 4.2.2.l 土和集料: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4.2.2.2 改善级配的调整试验: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掺加某种土或集料改善其级配的调整试验。 4.2.2.3 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初终凝时间试验结果应满足水泥稳定土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 4.2.3 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4.2.3.1 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以水泥重量占全部集料 和土的干重的百分比表示。 (1)做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一般为3%、4%、5%、6%、7%;强度要求较高时为4%、5%、6%、7%、8%;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 的细粒土:5 %、7%、8%、9%、11%;稳定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塑性土:3%、4%、5%、6%、7% ;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 的细粒土:4%、5%、6%、7%;稳定其他细粒土:6%、8%、10%、12%。 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剂量缩减到三或四个。 4.2.3.2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 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内插法确定。 4.2.3.3 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有 的干密度,对于高速公路,现场要求压实度最低值分别是:稳定土基层为98%;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底基层为97%;稳定细粒土底基层为95%。 试件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现场要求压实度。 4.2.3.4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密度制备强度试验的试件。试件的最少试验数量 应符合表3.2.3.4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验数量。 表4.2.3.4 最少的试件数量

2、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2).材料要求 1.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对于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教小于12的土。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②. 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1-8的规定。 ③.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编号: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名称:XXXX道路工程 实施阶段: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 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xx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目录--------------------------------------------1 1 专业工程特点----------------------------------2 1.1 设计概况------------------------------------2 1.2 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常见问题分析------------2 2 监理工作依据----------------------------------4 3 监理工作流程----------------------------------5 4 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 4.1 基本要求------------------------------------6 4.2 实测项目------------------------------------7 5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7 5.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7 5.2 施工阶段监理-------------------------------11 5.3 养生及验收阶段监理-------------------------16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专业工程特点 1.1 设计概况 本工程道路基层结构设计为4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 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0cm基层分两层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必须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 (1)原材料技术要求: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粗集料: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压碎值≤25%。 水泥、碎石其他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混合料技术要求: 基层、底基层级配范围满足下表要求。 压实度:基层≥98%,底基层≥97%。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doc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数量 制表人 交方班组 检查项目 土水泥粒料 1水等原材料质 量 主 控 项 2 压实度( %) 目 7d 无侧限抗压3 强度 检查项目 基层及底基层1 外观 中线偏位 2 ( mm) 一 般 项 基层目 纵断 3 高程 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质量检验员 接方班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或 查结果 监理(建设) 检 单位验收记录允许偏差( mm) 符合 CJJ1— 2008 第 7.8.2 的规定 主干路基层≥97%, 底基层≥95%; 其他道路基层 ≥ 95%,底基层 ≥ 93% 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结果 /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允许偏差或应合合 允许值( mm)1 2 3 4 5 6 7 8 测格格 点点率 数数 % 符合 CJJ1— 2008 第 7.8.2 — 4 的规定 ≤20 ±15 底基层± 20 接下表

路 G2-16 续上表 检查结果 / 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允许偏差或应合合监理(建 检查项目设)单位允许值( mm)测格格 2 3 4 5 6 7 验收记录 1 8 点率 点 数数% 基层≤ 10 平 4整 度 底基层 一 般 项 5 宽度( mm) 目 6横坡 7厚度( mm) 一般项目 合格率平均值(%)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15 不小于设计规定+B ±0.3% 且不反坡 ±10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 1、 B 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面底基层施工 (一)、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理,使表面清洁密实,无松散,遇有局部发软或松散的表层应将其挖除,然后填以混合料并压实,对所需各类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以满足工程需要。 (二)、备料 (1)计算材料用量 a、采用未筛分砂砾,按规范的要求,计算未筛分砂砾的使用量。 b、根据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砂砾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砂砾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1%左右。 (三)、施工 底基层按以下工序进行: (1)铺筑试验路 在监理工程师指定路段内并在其监督下,铺筑不少于200延米的实验路段。铺筑实验路的主要目的检验设计配合比的可行性,各种机械设备、人员的合理配置,确定松铺系数、碾压方法等。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每10 米准确放出路线中桩及边桩,并标出下基层的设计高程。 (3)、运输、摊铺集料和整形 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先用推土机再用平地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并使表面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

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4)、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 遍,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 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横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第一段留5~8m 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整平后进行碾压。 (6)、纵缝的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xxm 搭接,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7)交工验收 下基层施工结束后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交工验收。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 (一)、准备下承层 在底基层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小于5mm/月时开始检测底基层的顶面高程,以确定基层摊铺时的松铺厚度,在底基层上测量放样出基层宽度。 (二)、施工放样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2.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 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3.1.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1.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3.1.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3.1.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3.2.1 材料 3.2.1.1 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3.2.1.2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挤密桩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专项方案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 1.1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 0 1.2非机动车道 0 1.3人行道 0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1) 2.1人员安排及组织 (1) 2.2测量、试验及监控仪器设备 (1) 2.3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2) 2.4施工用电、用水 (2) 2.5材料供应 (2) 2.6稳定土搅拌站选址、场地布置 (3) 2.7稳定土的拌制 (3)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3) 第四章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3) 4.1下承层准备 (3) 4.2材料准备 (4) 4.3水泥稳定碎石拌合 (5) 4.4水泥稳定碎石运输 (5) 4.5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5) 4.6水泥稳定碎石碾压 (5) 4.7接缝处理 (6) 4.8养生 (7) 4.9检测 (8) 4.10结构层强度控制标准 (8) 4.1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图 (8)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1)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标段所承建的道路工程为四条路,其中迎河东路GK0+087-GK0+420段,道路全长332.3m,金山大道BK2+256.909-BK2+615.52段,道路全长358.611m。春晖路HK0+000-HK0+275段,道路长275m,依云路IK0+040-IK0+468.669段,IK0+563.669-IK0+964.281段,道路长829.281m,道路总长度为1795.2m。 迎河东路GK0+340~GK0+420段为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GK0+087~GK0+340为真空联合堆(超)载预压处理,处理宽度和路基堆载(填筑)标准宽度53m;金山大道全路段为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处理宽度和填筑标准宽度为48m;依云路全路段为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处理宽度和路基堆载(填筑)宽度为36m。春晖路全路段为真空联合堆(超)载预压处理,处理宽度和路基堆载(填筑)标准宽度43m。 路面结构设计如下: 1.1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 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均采用沥青砼柔性路面,路面结构总厚度为63cm,自上而下为: 改性沥青(SBS)玛路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厚4cm、 普通沥青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20C厚8cm、 沥青表处式下封层ES-3厚1cm、 4.0MPa水泥稳定碎石厚32cm、 2.5MPa水泥稳定石屑厚18cm。 1.2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为36cm,自上而下为: 普通沥青细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3C厚6cm、 3.5MPa水泥稳定石屑厚15cm、 2.5MPa水泥稳定石屑厚15cm。 1.3人行道 人行道结构层总厚度23cm、 面层:6cm厚蒸压灰砖、 调平层:2cm厚M10水泥砂浆调平层、 基层:15cm厚2.0MPa水泥稳定石屑。 迎河东路机动车道分幅宽度为7.5m,非机动车道宽3.0m,人行道宽2.5m,其余为绿化带和管廊带。 金山大道机动车道分幅宽度为7.5m,非机动车道宽3.5m,人行道宽3.5m,其余为绿化带和管廊带。 依云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合并分幅宽度为7.5m,人行道宽 1.5m,其余为绿化带和管廊带。 春晖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合并分幅宽度为7.5m,人行道宽 1.5m,其余为绿化带和管廊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