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单片机课设

哈工大单片机课设

哈工大单片机课设
哈工大单片机课设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微机与微控制器原理》课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设计

姓名:任杰

学号: 1170500821

班级: 1705008

指导教师:董英凝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机与微控制器原理》课程设计评分及标准

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一、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测量温度为-55℃~12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采用3位共阳LED来进行显示。

二、工作原理

从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很容易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即可满足实验要求,由单片机对DS18B20进行初始化,先将DQ拉高再将其拉低电平持续480us~960us后释放,等待15us~60us,若DS18B20被初始化成功,则会由DQ 线发出一持续60~240us的低电平,由其判断是否初始化成功,再通过写入程序对芯片发出指令,主要指令为跳过RAM匹配,启动温度转换,当单片机从DS18B20芯片读取数据时,将DQ从高拉到低进行初始化,在此后15us内若DQ为1则采样1,若为0,则采用0(注意当DQ拉低后需延时一段时间等待DQ电平稳定),采用两个8位变量分别记录温度低位与高位,再通过一个16位的全局变量,将从芯片中读取的温度进行整合得到所需数据,通过数据转换函数将所得数据转为十进制温度,通过表中数据传递至数码管端显示。

独特的一线接口,只需要一条口线通信多点能力,简化了分布式温度传感应用无需外部元件可用数据总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 V至5.5 V 无需备用电源测量温度范围为-55 ° C至+125 ℃ 。华氏相当于是-67 ° F到257° F。在摄氏度-10 ° C至+85 ° C范围内精度为±0.5 ° C

温度传感器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温度转换为12位数字格式最大值为750毫秒,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应用范围包括恒温控制、工业系统、消费电子产品温度计、或任何热敏感系统

描述该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提供9至12位(可编程设备温度读数)。由于DS18B20是一条口线通信,所以中央微处理器与DS18B20只有一个一条口线连接。为读写以及温度转换可以从数据线本身获得能量,不需要外接电源。因为每一个DS18B20的包含一个独特的序号,多个ds18b20s可以同时存在于一条总线。这使得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它的用途很多,包括空调环境控制,感测建筑物内温设备或机器,并进行过程监测和控制。

DS18B20采用一线通信接口。因为一线通信接口,必须在先完成ROM设定,否则记忆和控制功能将无法使用。主要首先提供以下功能命令之一: 1 )读ROM,2 )ROM匹配, 3 )搜索ROM, 4 )跳过ROM, 5 )报警检查。这些指令操作作用在没有一个器件的64位光刻ROM序列号,可以在挂在一线上多个器件选定某一个器件,同时,总线也可以知道总线上挂有有多少,什么样的设备。

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原理图

应用系统电路图设计

四、实现方法及扩展或创新设计

1.基本功能实现方法

通过使单片机使DS18B20进行初始化,通过写函数对DS18B20发出指令,跳过匹配RAM,进行温度转换的指令,通过单片机对DS18B20发出读时序,开始采集DS18B20所采集到的温度,并通过温度处理函数将所得的温度进行转换,通过数码管显示函数将温度显示出来。

2、自己发挥的扩展创新设计

增添了一个蜂鸣器,当温度低于或高于一定值时,蜂鸣器会接收到P3.0口发出的脉冲,做出报警的效果,当温度回复到正常范围时,蜂鸣器停止报警,当蜂鸣器报警时并不影响数码管的显示

五、实现步骤

1、Proteus仿真

a.在Proteus中打开设计文档;

b.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c.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2、自己发挥的扩展设计实现步骤

通过改变DS18B20所得的温度值,使其低于或高于阈值,蜂鸣器进行报警,当其恢复时,蜂鸣器停止报警。

六、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进行数据记录,记录调试过程

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七、具体分工

任杰:查阅DS18B20芯片手册,编写程序,设计电路,软件仿真,撰写报告菅宇鹏:查阅DS18B20芯片手册,软件调试,撰写报告

八、建议与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知道了面对一个陌生的芯片到使用它的全过程,通过查阅芯片的使用方式,数据手册,通过编写程序来对其进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让我知道了延时的重要性,延时准确,才能使其工作,才能更稳定的读取数据,延时函数的设计及其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所得数据的稳定性,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试来进行纠正,不断的改写程序找到问题所出现的地方,将函数分开写可以更快更好的找到程序的问题并进行改正,最后达到实验要求。在实验编程中熟悉了对汇编语言的运用,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九、实验程序(程序需要完整、规范且有注释,原则上要求汇编)#include "reg52.h" //编译器预处理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sbit LSA=P2^3; //管脚命名

sbit LSB=P2^4;

sbit LSC=P2^5;

sbit LSD=P2^6;

sbit BUZZ=P3^0;

sbit DQ=P3^4; //P3.4的命名为DQ

u8 DisplayData[8]; //设置数组来传递数据

u8 code smgduan[11]={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c6};//共阳数码管的显示前十为0~9,最后一位为字符c

u8 buzz=0;//定义使蜂鸣器鸣叫的数值

void delay(u16 i)//延时函数6us左右

{

while(i--);

}

void Delay1ms(u16 y)//Delaylms 延时函数

{

u16 x;

for( ; y>0; y--)

{

for(x=110; x>0; x--);

}

}

u8 Ds18b20Init()//参考DS18B20手册初始化方式

{

u8 i;

DQ = 1;

DQ = 0;//将DQ拉低480us~960us

i =100;

while(i--);//延时650us左右

DQ = 1;//拉高DQ线,如果DS18B20 做出反应会将在15us-60us 发出低电平

while(DQ)//若DQ一直为高电平,进入循环,当等待时间大于5ms时,则初始化失败,返回0

{

Delay1ms(1);

i++;

if(i>5)//等待大于5MS

{

return 0;//证明初始化失败

}

} return 1;//说明初始化成功

}

void Ds18b20WriteByte(u8 dat)

{

u16 i, j;

for(j=0; j<8; j++)

{ DQ = 0;//每要写入数据时,得把DQ拉低大约1us

i++;

DQ = dat & 0x01; //然后写入一个数据,从最低位开始

i=10;

while(i--); //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记录数据

DQ=1; //拉高DQ,接着写入第二个数值

dat >>= 1;

}

}

u8 Ds18b20ReadByte()//函数读取一个字节(8bit)

{

u8 byte, bi;

u16 i, j;

for(j=8; j>0; j--)//通过循环和移位操作实现将DQ串行输出记录

{

DQ = 0;//先将DQ拉低(再给一个高电平后DQ开始在其后15us输出数值)

i++;

DQ = 1;//给与高电平

i++;

i++;//延迟等待数据稳定

bi=DQ; //读取数据,从最低位开始读取,将byte 左移一位,然后与上右移7 位后的bi,注意移动之后移掉那位补

byte = (byte >> 1) | (bi << 7); //若bi=DQ=1,bi=00000001B,移动7位至最高位10000000B,通过或操作对移位后的byte最高位进行记录

i = 6;

while(i--);//等待系统稳定

}

return byte; //返回读取到的值

}

void Ds18b20ChangTemp()//转换温度

{

Ds18b20Init();//初始化

Delay1ms(1);

Ds18b20WriteByte(0xcc); //跳过ROM 操作命令,见P295。

Ds18b20WriteByte(0x44); //温度转换命令,向DS18B20传递指令44H,进行温度转换Delay1ms(100); //等待转换成功

}

void Ds18b20ReadTempCom()//发送读取温度命令

{

Ds18b20Init();//初始化

Delay1ms(1);

Ds18b20WriteByte(0xcc); //跳过ROM 读取命令

Ds18b20WriteByte(0xbe); //发送读取温度命令

}

int Ds18b20ReadTemp() //读取温度

{

int temp = 0;//十六位,采集总的温度值

u8 tmh, tml;//读取温度的高字位和低字位

Ds18b20ChangTemp(); //写入转换命令

Ds18b20ReadTempCom(); //等待发送读取温度命令

tml = Ds18b20ReadByte(); //读取温度共16 位,先读的是低字节

tmh = Ds18b20ReadByte();

temp = tmh;//得到高位温度值00000000xxxxxxxxb

temp <<= 8;//像左移动8位xxxxxxxx00000000b

temp |= tml;//将低位温度写入temp

return temp;

}

void datapros(int temp) //将得到的temp进行温度的转换

{

float tp;

tp=temp;

temp=tp*0.0625*100+0.5;

DisplayData[0] = smgduan[temp % 10000 / 1000];

DisplayData[1] = smgduan[temp % 1000 / 100]&0x7f;

DisplayData[2] = smgduan[temp % 100 / 10];

DisplayData[3] = smgduan[10];

buzz=(temp % 10000 / 1000);

}

void DigDisplay() //数码管显示

{

u8 i;

for(i=0;i<4;i++)//循环点亮数码管

{

switch(i) //选择点亮的数码管

{

case(0):

LSA=1;LSB=0;LSC=0;LSD=0; break;//显示第0 位case(1):

LSA=0;LSB=1;LSC=0;LSD=0; break;//显示第1 位case(2):

LSA=0;LSB=0;LSC=1;LSD=0; break;//显示第2 位case(3):

LSA=0;LSB=0;LSC=0;LSD=1; break;//显示第4 位}

P1=DisplayData[i];//发送该位的数据

delay(110); //间隔一段时间扫描

P1=0XFF; //消隐

}

}

void main()//main 主函数

{

while(1)

{ datapros(Ds18b20ReadTemp());//数据处理函数DigDisplay();//数码管显示函数

while((buzz>4)|(buzz<2)) //判断温度使蜂鸣器鸣叫

{

BUZZ=~BUZZ;

delay(10);

BUZZ=~BUZZ;

datapros(Ds18b20ReadTemp());//数据处理函数

DigDisplay();//数码管显示函数

}

}

}

单片机实验报告

PI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I/O端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 (2)掌握单片机的I/O端口的设计方法。 (3)掌握在线调试器的使用方法。 (4)学会查阅相关数据手册。 二、实验仪器设备 (1)PC机一台; (2)MPLAP IDE开发软件一套; (3)PICkit3在线调试器一套; (4)APP009实验板一块; 三、实验要求 (1)设计发光LED灯闪烁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2)设计流水灯程序,或其他花样彩灯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3)设计按按键加1计数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在线调试器PICkit3、APP009实验板和计算机; (2)打开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点击Debugger>Select Tools>PICkit 3 选择调试工具; (3)点击Debugger>Settings,在Settings窗口中点击Power栏,选择由PICkit3向实验板供电; (4)完成实现发光LED灯闪烁实验; 程序代码: #include void delay(void); int main() { while(1) { TRISEbits.TRISE0 = 0; //RE0设置为输出(1输入,0输出); https://www.doczj.com/doc/f415322480.html,TE0 =1; //RE0=1输出高电平+5V,亮灯 delay(); //延时 https://www.doczj.com/doc/f415322480.html,TE0 =0; //RE0=0输出低电平0V,灭灯 delay(); //延时 } } void delay(void) { long int i; for (i=0;i<65000;i++); } 实验现象:将程序下载到实验板上,运行程序,LED闪烁,通过改变延时函数改变延时时间,进而可以改变LED闪烁的频率。

哈工大电子技术实验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高分版)

姓名XXX 班级1108301 学号xx 实验日期节次 9-11 教师签字成绩 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 1.实验目的 1)掌握74LS20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设计一个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多数赞成则提议通过,即三人以上包括三人),用74LS20来实现。 1)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电路; 2)用代数化简法求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 3)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与、或、非)构成电路; 4)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3.实验电路图 1)ABCD输入端,接数据开关;Z输出端接电平指示器; 2)改变ABCD的组态,记录Z的变化,验证逻辑函数的功能及设计的正确性。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实验箱 1台2)双踪示波器 1台3)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4)数字万用表 1只5)74LS20 3片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74LS20管脚图: 逻辑关系式: C AB D Z=ABC+BCD+ACD+ABD=AB BCDACD 逻辑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真值表: A B C D F 00000 00010 00100 00110

7.实验结论 由真值表可知,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设计成功,实现了预期功能。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五个与门,而每个74LS20可实现两个与门,故线路连起来相当复杂,容易混淆,故在连接电路时安排好位置,标记好引脚和接头。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此次设计是对经典四人表决电路的一次创新,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以前类似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此次实验,锻炼了实践能力,熟悉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这次的实验绝对原创的,是对以前做过的实验的一次创新,复杂了不少,锻炼了能力。 10.参考文献 [1]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重印)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1)实验中定义R0为循环次数,利用定义了初值的数据指针DPTR不断加1指向需要被清零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单元。 (2)再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 (3)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清零程序 ORG 0000H MOV DPTR,#2000H MOV R0,#0FFH ORG 0660H MAIN: MOV A,#00H MOVX @DPTR,A INC DPTR DJNZ R0,MAIN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1)定义数据指针DPTR为2000H,将其中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可将高四位移至低四位,再用语句ANL与0FH进行与操作取出高四位送入2001H低位 (2)再次让数据指针DPTR为2000H,将其中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直接与0FH相与取出低四位送入2002H低位。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哈工大电路自主设计实验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学习双口网络Y 参数、Z 参数及传输参数的测试方法。 3.验证二端口网络级联后的传输参数与原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如图2-12-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两端口的电压、电流四个变量之间关系,可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描述。 图2-12-1 (1)若用Y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 ()()()(),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其中0I 0I 0I 0I 12 2 2212 1 1221 2 2121 1 1122212122121111== ======+=+=U U Y U U Y U U Y U U Y U Y U Y I U Y U Y I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出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入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12。 (2)若用Z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

()()()(),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 令其中 0U Z 0U Z 0U Z 0U 12 2 2212 1 1221 2 212111122212122121111== ======+=+=I I I I I I I I Z I Z I Z U I Z I Z U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出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入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开路时输出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12。 (3)若用传输参数(A 、T )方程来描述,则为 ()()()(),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其中0I D 0I C 0U B 0U A 221s 220 10 221s 220 10 221221=-= ===-===-=-=U I I U U I I U DI CU I BI AU U s s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出端口开路或短路,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传输参数A 、B 、C 、D ,这种方法称为同时测量法。 2.测量一条远距离传输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端口加电压,而将输出端口开路或短路,在输入端口测量其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得 () () ,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00111101010======2s s s 2U D B I U R I C A I U R 然后在输出端口加电压,而将输入端口开路或短路,在输出端口测量其电压和电流,由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学院: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2) 一、内容 (2) 二、目的及要求 (3) 第二章实验 (3)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3)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4)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11) 实验四串行通信设计 (20) 第三章实验体会 (28)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一、内容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3 定时/计数器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定时器控制LED灯 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05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P1口的P1.0-P1.7分别接八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模拟时序控制装置。开机后第一秒钟L1,L3亮,第二秒钟L2,L4亮,第三秒钟L5,L7亮,第四秒钟L6,L8亮,第五秒钟L1,L3,L5,L7亮,第六秒钟L2,L4,L6,L8亮,第七秒钟八个LED灯全亮,第八秒钟全灭,以后又从头开始,L1,L3亮,然后L2,L4亮……一直循环下去。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3 A/D转换实验”项目(P64)和“4.4 D/A转换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小键盘给定(并显示工作状态),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类型(D/A 转换方式),经过A/D采样后,将采样数据用LED灯,显示当前模拟信号值大小及变化状态。 实验四串行通讯实验 阅读、调试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7 串口通讯实验”项目。(要求:实验仪器上完成)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与PC机通讯。功能要求:将从实验系统键盘上键入的数字,字母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将PC机键盘输入的字符(0-F)显示到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数码管上。

哈工大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节次 教师签字 成绩 影响RLC 带阻滤波器性能参数的因素的研究与验证 1.实验目的 (1)学习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测量RLC 带阻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3)研究电阻、电容和品质因素Q 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4)加深对滤波器滤波概念的理解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理论推导,了解滤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与滤波器性能有关的因素 (2)设计RLC 带阻滤波器电路图 (3)研究电阻R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4)研究电容C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5)研究电感L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6)合理设计实验测量,结合电容C 和电感L 对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7)将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推导作对比,并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电路图 R1V- V+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 FLUKE190-104数字便携式示波表 1台 十进制电阻箱 1只 十进制电容箱 1只 十进制电感箱 1只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 理想带阻滤波器在阻带内的增益为零。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 o,品质因素Q和抑制带宽BW之间的关系为 仿真结果: R=2000Ω C=0.01uf L=0.2H

R=500Ω C=0.01uf L=0.2H

R=2000Ω C=0.05uf L=0.2H

R=2000Ω C=0.01uf L=0.1H R=2000Ω C=0.01uf L=0.5H

改变R时对比图 改变C时对比图 改变L时对比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 (1)电阻R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任务1: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信号源输出Us=5V,电容C=0.01uF,电感L=0.2H,根据下表所示,选择不同电阻值测量输出幅频特性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上传)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任课教师: 所在单位: 2013年5月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实验中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利用数据指针DPTR完成数据传送工作。程序采用用循环结构完成,R0移动单元的个数,可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清零前清零后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AJMP MAIN ORG 0640H MAIN: MOV R0, #00H MOV DPL, #00H MOV DPH, #20H LOOP: MOV A, #00H MOVX @DPTR, A INC DPTR INC R0 CJNE R0, #0FFH, LOOP MOVX @DPTR, A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将寄存器中内容送入2000H,分别将高低四位移到低位,将高四位置零然后移入2001H 和2002H中。利用MOVX语句、DPTR指针可实现数据的传送,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和与语句ANL可进行对高低位的清零。

哈工大电子技术实验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高分版)

姓名XXX 班级1108301 学号11108301xx 实验日期 6.5 节次9-11 教师签字成绩 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 1.实验目的 1)掌握74LS20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设计一个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多数赞成则提议通过,即三人以上包括三人),用74LS20来实现。 1)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电路; 2)用代数化简法求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 3)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与、或、非)构成电路; 4)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3.实验电路图 1)ABCD输入端,接数据开关;Z输出端接电平指示器; 2)改变ABCD的组态,记录Z的变化,验证逻辑函数的功能及设计的正确性。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4)数字万用表 1只 5)74LS20 3片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74LS20管脚图: 逻辑关系式: C AB D Z=ABC+BCD+ACD+ABD=AB BCDACD 逻辑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真值表:

7.实验结论 由真值表可知,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设计成功,实现了预期功能。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五个与门,而每个74LS20可实现两个与门,故线路连起来相当复杂,容易混淆,故在连接电路时安排好位置,标记好引脚和接头。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此次设计是对经典四人表决电路的一次创新,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以前类似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此次实验,锻炼了实践能力,熟悉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这次的实验绝对原创的,是对以前做过的实验的一次创新,复杂了不少,锻炼了能力。 10.参考文献 [1]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2012.1重印)

2019哈工大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2019哈工大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一、专业介绍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据IDC统计,全球数据总量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催生出大量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职位,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来影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在国外被称为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美国职业咨询网站CareerCast公布的2017年最好十项工作中,有四项来自数据分析相关领域,分别为统计学家(Statistician),运筹学分析师(Operation Research Analyst),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数学家(Mathematician)。目前大数据分析在北美地区非常盛行,已成为社会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指出,“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鼓励采取跨校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跨学科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意味着中国大数据发展迎来顶层设计,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因此,如何应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跨学科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融合信息技术、统计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以借助大数据分析为社会各行业解决问题为主轴,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的新型课程体系;是以培养能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提供经济分析、市场调研、情报研究、数据采集整合等信息化服务的高端分析型、管理型和决策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新兴专业。 二、考试科目

哈工大单片机2011年试题A卷

哈工大 2011年 春 季学期 单片机原理 试 题 注意:禁止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每空1分,共38分) 1.单片机也可称为( )或( )。 2.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1口为( )电平。 3.PSW 寄存器中的( )标志位,是累加器A 的进位标志位。 4.AT89S52单片机片内闪烁存储器单元有( )字节,16位定时器有( )个。 5.AT89S51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 时,此时它的晶振频率为( )MHz 。 6.PSW 中的RS0、RS1=10B ,此时R0的字节地址为( )。 7.当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中断优先级最高的中断源是( )。 8.AT89S51单片机采用外部振荡器作为时钟时,XTAL2引脚应该接( ),XTAL1引脚应该接( )。 9.如果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仅由一个信号TRx (x=0,1)来控制,此时寄存器TMOD 中的GATEx 位必须为( )。 10.当AT89S51单片机执行MOVX @R0,A 指令时,伴随着( )控制信号有效,而当执行MOVC A, @A+DPTR 指令时,伴随着( )控制信号有效, 11.设计一个以 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系统,如果不外扩程序存储器,使其内部4KB 闪存存储的程序有效,则其( )引脚应该接( )。 12.已知8段共阳极LED 数码显示器要显示字符“6”(a 段为最低位),此时的段码为( )。 13.数据存储器芯片6264的地址线为( )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 )KB 。 14.当AT89S51单片机与慢速外设进行数据传输时,最佳的数传方式是采用( )。 15.单片机从调用的子程序返回时,必须执行的返回指令是( )。 16.欲使P1口的高4位输出0,低4位不变,应执行一条( )指令。 17.使用双缓冲方式的D/A 转换器,可实现( )信号的( )输出。。 18.当键盘的按键数目少于8个时,应采用( )式键盘。当键盘的按键数目为64个时,应采用( )式键盘。 19.某10位A/D 转换器的转换电压的范围为0~5V,其分辨率为( )mV 。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王烁行 同组人:张绍文、马文佳、孙蓦征 学号:1080520406 班级:0805204 指导教师:赵彬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

1 实验一简单I/O口扩展实验(一) 交通灯控制实验 1.1实验要求 扩展实验箱上的74LS273作为输出口,控制八个发光二极管燃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1.2实验目的 1.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2.学习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3.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实现方法 1.3实验原理 本实验需要用到实验箱上八个发光二极管中的六个,即红、黄、绿各两个。不妨将L1、L3、L5作为东西方向的指示灯,将L2、L4、L6作为南北方向的指示灯。而交通灯的燃灭规律为:初始态是两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各发光二极管共阳极,阴极接有与非门,因此使其点亮应使相应输入端为高电平。1.4 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电路和程序流程图) 按指导书搭接电路,调试程序并运行。

图1实验电路图 图2实验流程图

1.5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与既定目标相符:初始态是两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1.6 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实验中发现交通灯在黄灯和红绿灯切换的时候有抖动和延时,初步估计是单片机定时系统不稳定以及程序的延时冗余没有添加所导致。 1.7 实验程序代码 PORT EQU 0CFA0H ;片选地址CS0 ORG 0000H LJMP BEGIN ORG 4100H BEGIN: MOV A,#03H ;1、2亮,其余灭 ACALL SHOW ;调用273显示单元 ACALL T03 ;延时3秒 EW: MOV A,#12H ;东西导通;南北截止 ACALL SHOW ACALL T10 ;延时10秒 MOV A,#02H ;东西截止;南北截止 ACALL SHOW SNBY: MOV A,#04H ;3亮,其余灭 ACALL SHOW ;调用273显示单元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0H ; ACALL SHOW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4H ;3亮 ACALL SHOW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0H ;灭 ACALL SHOW ACALL T02 ;2秒 MOV A,#04H ;3亮 ACALL SHOW

哈工大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系:电信学院通信工程系 班级:1205102 学号:11205102 姓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1 实验要求 本实验练习在Maxplus II环境下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共包括5个子实验,要求如下:

2.2三人表决电路实验 2.2.1 实验目的 1. 熟悉MAXPLUS II原理图设计、波形仿真流程 2. 练习用门电路实现给定的组合逻辑函数 2.2.2 实验预习要求 1. 预习教材《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2. 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电路设计要求 2.2.3 实验原理 设计三人表决电路,其原理为:三个人对某个提案进行表决,当多数人同意时,则提案通过,否则提案不通过。 输入:A、B、C,为’1’时表示同意,为’0’时表示不同意; 输出:F,为’0’时表示提案通过,为’1’时表示提案不通过; 波形仿真。 2.2.4 实验步骤 1. 打开MAXPLUS II, 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命名为EXP2_ 2.gdf。 2. 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将电路原理图填入下表。

制输入信号A、B、C的波形(真值表中的每种输入情况均需出现)。 4. 运行仿真器得到输出信号F的波形,将完整的仿真波形图(包括全部输入输

2.3 译码器实验 2.3.1实验目的 熟悉用译码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并练习将多个低位数译码器扩展为一个高位数译码器。 2.3.2实验预习要求 1. 预习教材《4-2-2 译码器》一节 2. 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电路设计要求 2.3.3实验原理 译码器是数字电路中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负责将二进制码或BCD码变换成按十进制数排序的输出信息,以驱动对应装置产生合理的逻辑动作。商品的译码器品种较多,有2-4线、3-8线、4-10线及4-16线等。本实验练习对双2-4线译码器74LS139的扩展,并用其实现特定的组合逻辑。74LS139包含两个2-4线译码器,其输入输出如下: 74LS139中译码器1真值表如下: 74LS139中译码器2真值表如下:

单片机习题答案(哈工大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1-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 1-8:8051与8751的区别是: A、内部数据存储但也数目的不同 B、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 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 D、内部的寄存器的数目不同 答:C 第二章 2-4:在MC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1个机器周期为()。 答:2us。 析:机器周期为振荡周期的1/6。 2-6: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 答:26H 2-7: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 答:0 析:P为偶校验位,因为A中1的个数为偶数,所以P=0。 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8031的CPU是由RAM和EPROM所组成。 B、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 还是高端。 C、在MCS-51中,为使准双向的I/O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保证它被事先预置为1。 D、PC可以看成使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答:错、错、对、对 2-9:803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 答:04H、00H、0 2-11:判断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是否正确? A、DPTR是可以访问的,而PC不能访问。 B、它们都是16位的存储器 C、它们都有加1的功能。 D、DPTR可以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但PC不能。 答:对、对、对、对 2-13:使用8031芯片时,需将/EA引脚接()电平,因为其片内无()存储器。 答:低、程序 2-14:片内RAM低128个单元划分为哪3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工作寄存器区、位寻址区、数据缓冲区 2-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编程时直接使用,因为它没有地址。 B、内部RAM的位寻址区,只能供位寻址使用,而不能供字节寻址使用。 C、8031共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的位都是可以用软件设置的,因此,是可以 进行位寻址的。 答:对、错、错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物流工程班级流131 姓名潘霞学号 139094152 指导老师张洪亮 实验(或实训)时间十九周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6年7月7日 一、实验(或实训)目的、任务 1基本掌握全局表的使用 2理解简单的仿真语言 3简单使用可视化工具 二、实验(或实训)基本内容(要点) 运用Flexsim软件了解多产品加工生产系统仿真的过程。 模型介绍: 发生器产生四种临时实体,服从整数均匀分布,类型值分别为1、2、3、4,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白色、黄色,进入暂存区1;临时实体到达的时间间隔exponential(0,10,0) 然后随机进入处理器进行加工,可以使用的处理器有四个,不同类型的临时实体在处理器上的加工时间不同,详情如下表: 加工结束后,进入暂存区2存放,并由叉车搬运至货架。

同时,在各个处理器附近用可视化工具显示该处理器的实时加工时间。 三、实验(实训)原理(或借助的理论)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系统、模型和系统仿真 系统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的组合。可以分为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系统模型是反映内部要素的关系,反映系统某昔日方面本质特征,以及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形同抽象。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象模型,二类是抽象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模拟模型、图标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通过Flexsim可成功解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等候时间和排队长度,有效分配资源,消除缺货问题,把故障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把废弃物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研究可替换的投资概念,决定零件经过的时间,研究降低成本计划,建立最优批量和工件排序,解决物料发送问题,研究设备预置时间和改换工具的影响。 Flexsim软件的基本术语:Flexsim实体,临时实体,临时实体类型,端口,模型视图。 四、所使用到的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图纸或软件等 计算机 Flexsim软件 五、实验(或实训)步骤 步骤一:模型布局 双击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此时可看到Flexsim菜单、工具条、实

实验报告(单片机)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1 ——原理图绘制练习 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 教师:张玲成绩: 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4 日

一、实验目的:学习Proteus 软件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绘制“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利用提供的hex文件验证此电路的运行效果。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1、绘图方法简述,要求说明元件与电源的选取、摆放及属性编辑,总线与标签的画法等内容;2、电路原理图;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要求就仿真文件加载方法及3~4幅运行截图进行简要说明;4、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1体会等。 参考电路原理图如下: 元件类别电路符号元件名称 Microprocessor ICs “U1”80C51 Miscellaneous “X1”/12MHz CRYSTAL Capacitors “C1”~“C2”/1nF CAP Capacitors “C3”/22μF CAP-ELEC Resistors Packs “RP1”/7-100ΩRESPACK-7 Resistors “R1”/100ΩRES Optoelectronics “LED1”~“LED2”7SEG-COM-CAT-GRN Switches & Relays “BUT”BUTTON ————————————————

1、绘图方法简述 Protues绘图:打开之后首先新建设计,然后按照元件英文名查找器件,单击鼠标即可放置好元件,单击引脚即可连好导线。点击左方标签后即可在相应导线上放置标签,点击总线图标后即可画出总线。Keic中生成hex文件后在protues中双击单片机芯片即可下载仿真程序。点击左下角播放开始仿真。 2、电路原理图

哈工大电工实验自主设计实验最终报告555组成定时器和计时器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定时器和计时器 1.实验目的 (1)用555定时器构成1s,10s和60s的定时器。 (2)用两个161芯片构成一个1分钟以内的计时器。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通过调节RC的大小来调节555输出脉冲的周期,在低电平触发端2连高电平A,当按下按钮再松开时,就输入了高电平。输出端3连接指示灯。 (2)两个161芯片组成60进制计数器,将两个161芯片的输出连接数码显示管。输入连接到1赫兹的脉冲上。 3.实验电路图 定时1s

定时10s 定时60s

计时器电路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和技术指标 555定时器一个 74LS161芯片两个 电阻:240kΩ一个 910kΩ一个 3MΩ一个 3.9MΩ一个 4.7MΩ两个 电容: 1μF一个 2.2μF两个 四引脚LED数码显示管两个 直流稳压电源 1Hz时钟脉冲输入源 实验箱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理论分析:

(1)定时器电路:开关在未动作时是闭合的,连在高电平上,按下开关,开关断开, 接入低电平,然后迅速恢复到闭合状态,输入了一个脉冲,555定时器开始定时,根据555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的宽度公式RC t p 1.1=,通过调节电阻R 和电容C 的值使脉冲的周期为1s,10s 和60s. 当R=910k Ω,C=1μF 时,s t p 001.110101.91.165=???=- 当R=3.9M Ω+240k Ω=4.14M Ω,C=2.2μF 时,s t p 02.10102.21014.41.166=????=- 当R=4.7M Ω×2+3M Ω=12.4M Ω,C=4.4μF 时, s t p 016.60104.41024.11.167=????=- 6. 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 安装555芯片、74LS00和两个74LS161芯片,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5V 电压,接到实验箱上。 (1)将555芯片的8引脚和4引脚相连,再连接到+5V 电源上,将1引脚接地,将8引脚连接910k Ω电阻上,将电阻另一侧连接到6引脚,将6引脚连接到7引脚,将7引脚连接到1μF 电容上,再将电容另一侧接地。将2引脚接逻辑开关A ,将5引脚连接到0.01μF 电容上,再将电容另一侧接地。将引脚3连接到电平指示灯上。 开通直流稳压电源,按下逻辑开关A ,记录电平指灯点亮的时间,为1.0s 。 关闭直流电源。 将3.9M Ω和240k Ω的电阻串联,将连在910k Ω两端的导线连接到两个串联电阻上,将连接在1μF 电容两端的导线连接到2.2μF 电容两端,并将电容接地。 开通直流稳压电源,按下逻辑开关,记录时间9.7s 。 关闭直流电源。 将两个4.7M Ω和一个3M Ω电阻串联,用它代替3.9M Ω240k Ω串联电阻连入到电路中,将两个2.2μF 电容并联。 开通直流稳压电源,按下逻辑开关,记录时间为58.8s 。 关闭直流电源。 (2)将两个161芯片的16引脚连到+5V 电源上,将8引脚接地。将74LS00芯片的14引脚接到+5V 电源,7引脚接地。将第一个161芯片的2引脚接到1Hz 的时钟脉冲上,11、12、13、14引脚分别连到第二个数码显示管的D 、C 、B 、A 上,并11和13引脚连接到00芯片的1和2引脚,将00芯片的3引脚连接到第一个161的1引脚和第二个161的2引脚;将第二个161芯片的11、12、13、14引脚连接到第一个数码显示管的D 、C 、B 、A 上将12

哈工大复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科目代码:[ ]复试科目除C 语言外均为选择题,每题2分。 (1)集合论与图论,占30分。 (2)计算机体系结构,占30分。 (3)编译原理,占30分 (4)数据库系统,占30分 (5)C语言程序设计,占50分 (6)软件工程,占30分 注1: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不考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考生物信息学引论(30分)、生物统计与基因组信息学(30分)。 集合论与图论部分(30分) 一、考试要求 1.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集合论、图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推理并应用到计算机科学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1) 集合及其运算 集合、子集、集合的相等关系、幂集;集合并、交、差、对称差、补集、 迪卡尔乘积运算,各运算的性质及相互联系;有穷集合的基数、基本计数法则、容斥原理及应用。 2) 映射 基本定义、鸽巢原理、映射的一般性质、映射的合成、逆映射、置换、二元运算、映射的应用。 3)关系 教学内容二(n)元关系、几个特殊二元关系、二元关系的表示、关系的合 成运算、传递闭包、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偏序关系。 4)无穷集合的基数 可数集及其性质、存在不可数集—对角线法,基数及其比较、连续统。 5) 图的基本概念

图、路、圈、连通图、偶图、补图、欧拉图、哈密顿图、图的邻接矩阵、最短路径问题。 6) 树和割集 树及其性质、生成树、割点和桥及其特征性质,最小生成树问题。 7)平面图和图的着色 平面图及其欧拉公式、库拉托斯基定理、图的着色、 8)有向图 有向图、可达(互达)、有向图连通(强、单向、弱连通)、有根树、有序树、二元树。 三、试卷结构 选择题(四选一) 四、参考书目 1.王义和编著,离散数学引论(第3版),哈工大出版社,2007。 2.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著,离散数学(第1版),高教出版社,2008.3。 计算机体系结构部分(30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a)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软硬件取舍原则; b)软件可移植性的途径、方法、适用场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c)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d)并行性的概念,系统结构中开发并行性的途径和类型,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指令系统设计 a)指令系统的分类、寻址技术、功能设计、格式设计; b)指令系统的发展和改进 c)操作数的类型及大小

七人表决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七人表决器实验报告 篇一:哈工大电工学新技术实践实验报告-7人表决器 总成绩: 一、设计任务 1、有七人参与表决,显示赞同者个数。 2当赞同者达到及超过4人时,绿灯显示表示通过。 二、设计条件 本设计基于软件multisim10.0.1进行仿真,在电机楼实验室20XX5进行验证。 三、设计要求 1、熟悉74Ls161,74Ls151,数码管的工作原理。 2、设计相应的电路图,标注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设计内容 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电路原理图 2.计算与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如图2、3、4所示 图2仿真结果 图4仿真结果 4.调试流程 调试流程如图5所示 图5调试流程 5.设计和使用说明 74Ls151芯片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引脚排列如图6所示,功能见表1。选择控制端(地址端)为c~A,按二进制译码,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Y,g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1)使能端g=1时,不论c~A状态如何,均无输出(Y=0,w=1),多路开关被禁止。 (2)使能端g=0时,多路开关正常工作,根据地址码c、b、A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Y。如:cbA=000,则选择D0数据到输出端,即Y=D0。如:cbA=001,则选择D1数据到输出端,即Y=D1,其余类推。 图674Ls151引脚排列 表174Ls151功能表 74Ls161功能: (1)异步置“0”功能:接好电源和地,将清除端接低

电平无论其他各输入端的状态如何,测试计数器的输出端,如果操作无误Q3~Q0均为0。 (2)预置数功能:将清除端接高电平,预置控制端接低电平,数据输入端D3~D0置0011,在cp的上升沿作用后,测试输出端Q3~Q0的电平。如果操作准确,D3~D0的数据为0011,说明D3~D0的数据已预置到Q3~Q0端。 (3)计数和进位功能:将LD、cr、ceT、cep端均接高电平,cLK端输入单脉冲,记录输出端状态。如果操作准确,每输入一个cp 脉冲,计数器就进行一 篇二:课程设计报告---七人表决器设计 电子综合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七人抢答器设计计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XX年6月18日 一、设计原理 所谓表决器就是对于一个行为,由多个人投票,如果同意的票数过半,就认为此行为可行;否则如果否决的票数过半,则认为此行为无效。七人表决器顾名思义就是由七个人

哈工大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二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上机实验讲义 实验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205102 姓名: 学号:1120510 教师:吴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年12月

实验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3.1实验要求 本实验练习在Maxplus II环境下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共包括6个子实验,要求如下: 节序实验内容要求 3.2同步计数器实验必做 3.3时序电路分析实验必做 3.4移位寄存器实验必做 3.5三人抢答器实验必做 3.6串并转换电路实验选做 3.7奇数分频电路实验选做

3.2同步计数器实验 3.2.1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计数器设计简单的时序电路 2.熟悉用MAXPLUS II仿真时序电路的方法 3.2.2实验预习要求 1.预习教材《6-3计数器》 2.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电路设计要求 3.2.3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之一,有很多品种。按计数后的输出数码来分,有二进制及BCD码等区别;按计数操作是否有公共外时钟控制来分,可分为异步及同步两类;此外,还有计数器的初始状态可否预置,计数长度(模)可否改变,以及可否双向等区别。 本实验用集成同步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设计N分频电路,使输出信号CPO的频率为输入时钟信号CP频率的1/N,其中N=(学号后两位mod 8)+8。下表为74LS161的功能表。 CLR N LDN ENP ENT CLK D C B A QD QC QB QA CO 0----------------00000 10----↑D C B A D C B A0 1111↑--------加法计数0 1111↑--------11111 110------------QD n QC n QB n QA n 11--0---------- 3.2.4实验步骤 1.打开MAXPLUS II,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命名为EXP3_ 2.gdf。 2.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将电路原理图填入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