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的所有句式

文言文的所有句式

文言文的所有句式
文言文的所有句式

1 文言文句式

——判断句式

1、用“者”、“也” 表判断。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 等表判断。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

之傫然在墓者也。

⑷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主谓直接表判断

⑴荀卿,赵人。

⑵此亡秦之续耳。

4、用否定词副词“非”表示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思考:以上四种判断句的谓语有什么特点?

参考:以上判断句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此外还有一类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请问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⑴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⑵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参考:在因果复句中,表示原因的分句后面加“也”,是判断句,其谓语可以是动词或

动词性短语。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例析

省略句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而在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在文言文中,根据省略成分

的不同,省略句可以分为几下几种情况。

一、省略主语

在叙述中,主语是经常被省略的成分。又分为承前省和蒙后省。

1、承前省

承前省,就是前面的叙述中有后面叙述中的主语对象出现,那么,在后面的叙述中就常常被省

略的情况。例如: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同上)

2、蒙后省

蒙后省,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后面有主语对象出现,前面的叙述中就不出现的情况。例

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3、自述省或对话省

有些主语的省略,是在自述或对话中间的,就称为自述省或对话省。例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触

龙说赵太后》)

2 二、省略谓语动词

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谓语动词的省略也较为常见。例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同上)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国语《勾践灭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及左公下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三、省略宾语

汉语中只有动词和介词可以带宾语。因而,宾语的省略又分为省略动词宾语和省略介词宾语两

种。

1、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同上)

2、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同上)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四、省略介词。

现代汉语中,介词一般不能省略,但在文言中却经常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2、介词“以”的省略。例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

五、省略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也不能省略,而文言中却可以省略。例如:

计末定,求人可使( )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民悦之,使( )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五蠹》)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梦溪笔谈》之《活版》)

六、对句中的省略。例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如:

(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动词前加“见”。如:

(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4)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

二子》)

“见”往往与“于”字配合,由“于”引进主动者。如: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6)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焉?(《韩非子·难二》)

3.动词前加“为”引进主动者,或直接加“为”,不出现主动者。如:

(7)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字还常与“所”字配合使用,形成“为……所”式。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记》) (10)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为”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跟“于”或者“见”配合使用,构成“为……于”或者“为……见”

式:

3 (11)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

(12)烈士为天下见善(赞美)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4.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这类句式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如:

(13)今兄弟被攻,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14)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后来,“被”字句式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这时的“被”应看着介词)。

如:

(15)五月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16)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颜氏家训·归心》)

由于受“为……所”句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式。如:

(17)晋文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

(18)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总的说来,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字(于、见、为、被)三式(见……于、

为……所、被……所)。这些有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很容易识别,但文言文中还有许多没有标志的被

动句(即零形态文言被动句式),如不能识别,势必对文言翻译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一并说明如

下:

无标志文言被动句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不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翻译时大多数可加“被”,亦

可不加“被”。如:

(19)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译文:人本来不容易(被)了

解,了解人也不容易。]

(20)风至苕折。(《荀子·劝学》)[译文:风吹来,苇杆(被)折断了。]有少数句子则必须

加“被”。如:

(21)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译文:国家被人家战胜了,国君逃亡了,

不是祸是什么呢?]

(22)会延年家收(《汉收·李陵传》)[译文:碰上延年家被查抄拘捕。]

第二类是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实际上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的被

动句。如:

(23)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24)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25)足蒸暑土气,背炙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以上三例,“逼兵势”可看着“逼于兵势”,“惩”可看着“惩于”,“蒸”可看着“蒸于”,

“炙”可看着“炙于”。

此外,还有一种以“动词+者”表被动的句式。如:

(26)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

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墨子·耕柱》)

上例中的“攻者”就应看着“被攻打的国家”。

倒装句

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

(一)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

以下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①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为:“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④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2、以否定性不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②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③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 3、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如: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

4 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②良问曰:“大王来何

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③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呢?④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

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⑤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 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③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④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宾。,“之”“是”提宾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如:①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②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③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 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 4、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5、其它。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将宾语前置。如: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④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

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二)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

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 ④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 ③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

呢!) ④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 可以看出,这类例子中的定语一般是由形容词

担任,反过来说,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④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⑤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

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

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⑦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⑧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 这类定语后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 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 “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如: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②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

一句话吗?③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5、“中心词+定语”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但这种情况出现很少。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被后置了。

(三)介宾后置句【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

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②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③“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5

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

(四)了解文言文的一些主要(特殊)句式 了解并掌握文言句式的构成与规律性,可以准确解读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不必死背概念。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是个判断句,译成现代文,应加判断动词“是”,“陈胜是阳城人”。有的判句没有“……者……也”的 标志,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用“则”表示判断,可译成“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来表示,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文言中表示疑问的句式,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前,形成动宾或介宾倒装。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就要译成“凭借什么作战?”“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文言中表示被动的句式,有的借助介词“于”,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又如省略句式,在文言中也是常出现的,了解这些文言句式,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我们归纳一下,大体包括以下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1.判断句。包括三种类型:有标志的判断句和无标志的判断句,以及借助“则、乃、皆、即”等副词表判断的句式。 (1)有标志的判断句。如“……者也”式;

例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者……也”式;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也”式;例句:“夫战,勇气也”等等。 (2)无标志的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荀卿,赵人(荀卿是赵国人)。 (3)借助“则、乃、皆、即”等副词表判断的句式。诸如,“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啊); 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被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皆: “余购三百盆皆病梅”(我所购买的三百盆都是有病的梅花); 即:“吾所忧,即尔所痛矣”(我所忧虑的,就是你所心痛的)。 2.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包括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两种类型。 (1)有标志的被动句:句中常用介词“受” “被”“为”“于”“见”“为……所”“见……于”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 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人教版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一)宾语前置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初中).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

文言文基本句式

文言文基本句式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文言文基本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辨析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辨析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 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几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陈胜者,阳城人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⑦汝是大家子。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如: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无标识的判断句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②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6)介词“自”也可省略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 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击飞列传》)) 4.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高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文言文句式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1、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2、沛公军霸上。省略句,状语后置 3、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判断句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是天下之大贼也。 7、此帝王之资也。 8、梁将即楚将项燕。 10、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4、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 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不)是……”。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者,……也。 2)……,……也。 3)……者,…… 。 4)……者也。 5)“是······也”式 6)“此······也”式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5)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⑹此亡秦之续耳。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⑸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⑴刘豫州王室之胄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这些特殊句式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或运用某些词语做标记,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者,……也”,“……者,……”,“……,……也”,“……者也”。 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者”、“也”的句子都表判断。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句的意思是“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这是“者”只表提顿,不表判断。又如,“珠可历历数也”句的意思是“念珠可心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也”在这里是助词,表肯定语气,不表判断。 2、用“则”“皆”“乃”“即”“诚”“必”“亦”等副词表肯定判断。 例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 (7)熊掌,亦我所欲也。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3、用“是”“为”表判断。 例如:(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是”字,大多数是作为代词使用的。例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句的意思是“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是进亦忧,退亦忧”句中“是”指代前句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非天质之卑 5、不用判断词,根据上下文判断。例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有标志词语 (1)“于”表被动例如:管夷吾举于士 (2)“为”表被动例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为……所……”表被动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见”表被动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没有标志词语例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八年级语文一、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 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击飞列传》)) 4.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7.其……乎,表示洁问或揣度,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

理解文言文常用句式和用法

理解文言文常用句式和用法 李可琼 【考点指津】 “理解文言文常用句式”的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的常用句式”主要涉及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以及固定句式。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文言句式类题较为常见。既可以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也可以放在翻译题中,以主观表达题的方式考查。高考可以设题的方式有: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选出与题干有相同句式特点的选择项;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文言文中变式句的某个成分不在它应在的位置,为了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如定语后置句翻译时一定要将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同样,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必须将它们提到谓语前,句子才通顺。如“盛以锦囊”译为“用锦囊盛放”。 二、归类整理,分类记例,举一反三。 每种特殊句式选一个典型、短小、易记的例句,熟读牢记。需要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举一反三。例如: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词“是”。文言判断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者……也”“……者也”“……也”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梁,吾仇也。 ②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③用副词“乃”、“即”、“非”“则”“皆”等帮助表示判断。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梁父即项燕。/予本非文人画士。 以上几种类型判断句,翻译时,表肯定判断要用“是”,表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 ④文言中也有用“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被动句 现代汉语常用“被”表示被动,也有不用“被”的。文言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于”表被动。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②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③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 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 ④文言文中也有用“被”表被动的,但较少见。如:蓼洲周公之被.逮。 ⑤语意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省略句 文言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文言文基本句式

精心整理 文言文基本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 2 3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4 1 2 3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 4 1. 。 “天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导读: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式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 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3)宾语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被动句 1)“……于……”式。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式。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式。例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为……所……”式。例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8、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 文言固定格式“(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固定格式“…(有)无…以…” 文言固定格式――“得无…乎” 文言固定格式讲座:“孰”与“…孰与…” 文言固定格式――“有…者” 文言固定格式――“与其…孰若/岂若…”

文言文基本句式

文言文基本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1.“……者,……也”格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用“非”“乃”“则”等帮助构成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6.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二、被动句 (一)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二)用“见”“见……于……”“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暴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 (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四)用“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百度文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详细分析如下: 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下面分述之。 1.主谓倒装 方法指导:主谓倒装即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为主语,“甚矣”是谓语,前置了,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又如: 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2.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在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

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句中,“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者”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之人,未得。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好事之少年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甚众 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⑶判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句中“余”是宾语,“欺”是谓语动词,“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又如:“大王来何操?”句中“操”是谓语动词,“何”是宾语,“何操”即“操何” 对于宾语前置句式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