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重大方针政策。doc

中国重大方针政策。doc

中国重大方针政策。doc
中国重大方针政策。doc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

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复习资料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最先是由邓小平概括的。他在1980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5.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7.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首要的基本问题。

8.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9.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我国社会

已经是社会主义了;第二层是说,

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

段。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

13.我们党在十三大明确指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

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

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

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

领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

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

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

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

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

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

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

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

略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

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

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

础上继续前进。

1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8.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

失的标准是:“判断的标准,应该

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

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

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

集体所有制。

20.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

21.对外开发是我们必须长期坚

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发

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

放。

2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

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

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

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三,在

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

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

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

划和市场的两种手段的长处。

24.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

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制度。

25.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

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

- 1 -

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2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这要求我们在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扩大国内消费,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调整需求结构、改善供给结构和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1.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

34.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

体。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

3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

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

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3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我

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

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

务的权利。

38.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39.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显著

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

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的必然要求。

40.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

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

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

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

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

管理。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

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

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础。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

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

民族的伟大复兴。

46.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

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

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

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

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

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

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

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

耻。

47.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

化素质,关键在教育。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

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48.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

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 2 -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9.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0.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的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1.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同时也是外国势力干涉导致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5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作贡献。54.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5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

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确

立这一重大方针,对于保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生机和持久

活力,对于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

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对于我

们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

成新的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6.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

重大问题。新时期做好民族团结

工作,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有着

特殊重要性。

5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

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

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

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

国服务。

5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

则就是:维护民族统一,反对民

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

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59.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

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

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和意志

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目标上来。

60.当前,我军建设面临着两大历

史性课题:一个是打得赢,即在

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跟上世界军

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

生的高技术战争,切实捍卫国家

的主权、安全和统一;一个是不

变质,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对外开放条件下,保持人民军队

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

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61.《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

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

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

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

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能力;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4)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

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6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经

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是历史

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办好中

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坚持党

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

的根本目的。

- 3 -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7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同时,各个文件又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 下面将2004年至2010年的7个“一号文件”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以及提出的具体要求列举如下: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从而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问题依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始终坚持。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国主要菜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中国主要菜系 一、中国菜系的划分 菜系: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菜系发展:明清时期,我国形成了鲁、苏(淮扬菜)、粤、川“四大菜系”,那时人们称为“帮口”或“帮口菜”。后来增加了徽、浙、闽、湘四个菜系,形成“八大菜系”;再后来,加上京、沪,称“十大菜系”;又到后来增加豫、秦,称为“十二大菜系”。 二、地方菜系简介 1、鲁菜:即山东菜,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菜系,有北方代表菜之称。 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唐宋成为北方菜肴主要代表。 组成:济南菜(齐鲁风味)和青岛菜(胶东风味)组成。孔府菜自成体系。 特点: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烹饪技法以爆、扒为独特专长,善用酱、葱、蒜调味和用清汤、奶汤增鲜。

代表: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德州扒鸡、油爆双脆、葱烧海参、清蒸加吉鱼、清汤燕菜、炸蛎黄、油爆海螺、原壳鲍鱼、海米珍珠笋、燕窝四大件等。 2、苏菜:又称淮扬菜。 发展: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连续上市,为烹饪技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组成:由淮扬菜(扬州、淮安)、江宁菜(南京、镇江)、苏锡菜(苏州、无锡)等几部分组成,以准扬菜为代表。 特点: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擅长炖、闷、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代表菜:松鼠桂鱼、碧螺虾仁、响油鳝糊、叫花鸡、太湖银鱼、大煮千丝、清炖蟹粉狮子头、三套鸭、水晶肴肉、盐水鸭、霸王别姬、羊方藏鱼等。 3、粤菜: 发展: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饮食文化比较发达。广东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所以吸取了外来各种烹调技术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旅居海外的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粤菜菜谱的内容。 组成:广府(广州菜为代表)、客家(东江风味,以惠州菜为代表)、潮汕(以潮州菜为代表)三种风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四合院) “四水归堂”式住宅 “一颗印”式住宅 大土楼 窑洞式住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东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一家人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再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合院小者,房屋13间,大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传统民居广义可以包括住宅、祠堂、庙宇乃至道路、绿化等整个居住环境。狭义讲可以专指民间传统的居住建筑,也就是住宅,是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一种。今天说的传统民居是居住建筑。 回顾传统民居的发展简史,远古时候原始人利用天然穴居、巢居栖身居住。新石器时期,农耕生产促使原始人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建了人造穴居和干阑等建筑的形式。 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单体还比较独立分散,但已经开始组织原始的聚落和城市。 夏朝的建筑遗存极少,商周时期建筑遗存开始增多。商周时期我国北方主要发展了在夯土房基上砌筑木柱梁架的建造方式。 空间组织上出现了院落形式。 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的宫殿遗址考古发现,一号宫殿布局呈周围围墙环绕的院落形式。

再比如陕西岐山凤雏村考古发现的一组西周院落遗址,这是傅熹年先生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复原图,它的平面是一个日字形。沿中轴线上有影壁、门、堂、廊、室,还有两边的塾、厢,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合院空间组织。这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文献方面,《仪礼》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的平面形制,庭院式住宅门、堂、庭院、左右厢房以及后寝。 这与后来汉族习用的合院住宅平面已有颇多共同之处,所以这个时期的院落组织可以看作是汉族习用的合院式民居院落的雏形。 秦汉时期的民居仍然缺少地面遗存,但根据汉代时期的文献资料以及画像砖石、明器等提供的建筑图像,建筑史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对汉代民居建筑的一个基本概念。首先,汉代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合出现。如广东出土的明器陶楼,有小型的三合院。 L形院 口字形院

日字形院 湖北云梦出土的东汉陶楼 都是合院的形式。 四川成都出土的庭院画像砖上有组两路两进院的形象。包括主院和侧院,主院分成前后院。 前院比较扁长,有停歇过渡的作用。后院方整开阔,是主要庭院。院北有座堂屋,屋内两人对坐。可以看到庭前翩翩起舞的仙鹤。 侧院也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院做厨房杂务等辅助功用。后院比较狭长,可以用来做农活。院中竖立一个高耸的望楼,可能用作储藏、瞭望、警戒。这幅图像反映出蜀地汉代中型宅院的一个生活场景。 再比如郑州南关曲阜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较为复杂曲折的两三进庭院。各地出土的大量图像说明,汉代民居建筑已经普遍采用了庭院布局的形式。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7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同时,各个文件又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 下面将2004年至2010年的7个“一号文件”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以及提出的具体要求列举如下: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

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从而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问题依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派系 严格意义说中国传统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皖派 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

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知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

三农问题必看大政方针

加大补贴力度促农民就业创业 农民收入创新高增收面临新挑战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也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扣除物价指数增长了8%,农民收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来源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受阻,一些企业关闭和停工,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粮食、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致使农民依靠务农增收的形势也趋于严峻。 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合力。 【延伸阅读】2004年以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激励下,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近5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000多元,年均增收400多元,这也是历

史上的首次。 努力防止谷贱伤农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中央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带给农民“真金白银”的实惠。 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今年将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防止谷贱伤农。从今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提高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农业“四项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今年将尽最大可能继续增加农业补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逐步完善补贴办法。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大豆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良种补贴范围,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完善农资综合补贴机制。今年国家将大幅增加农机具购臵补贴,总额达到100亿元,这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据测算,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 【延伸阅读】在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政府将着力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减免流通费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农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餐厅服务人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菜品知识,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菜肴,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因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的不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并被后人所公认的地方菜。中国地大和物博,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公认的四大菜系有鲁菜、川菜、苏菜、奥菜,后又细分化,发展为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微菜、湘菜。 一、山东菜系 简称鲁菜,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它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华北、东北等地的菜肴,均受山东菜的影响。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魏山东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记载有山东菜百种以上,烹调方法有蒸、煮、烧、炖、酿、煎、熬、烹、炸、腊、泥烤等,这是我国最早的菜谱。明清时期鲁菜的品种和质量不断丰富和提高,济南、胶东两地方菜传入宫延,成为御膳的主体。鲁菜在我国是影响最大的菜系之一。 鲁菜可分济宁、济南、胶东三个分支。济宁地区以烹制河鲜及干鲜珍品见长,自成一体。济南菜取材广泛,品种多、以清香、鲜嫩、味纯为特点,口味略咸,尤精于制汤。胶东菜主要以烹制海味见长,以鲜为主,口味清淡,厚汁厚味。鲁菜选料精,制作细,宴会以丰盛实惠著称。 鲁菜著名代表葱烧海参、油焖大虾、九转肥肠、油爆双脆、烩乌鱼蛋汤、锅塌豆腐、奶汤蒲菜等。 二、四川菜系 简称川菜,主要由成都菜和重庆菜组成,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四川菜系的烹调技艺精深,调味品多,很有特色。菜肴的口味丰富而独特,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称。川菜口味特点是甜、咸、酸、麻、辣、香、鲜、嫩、软、脆十味皆备,又以麻、辣、酸为主。四川菜约有300多个品种,代表菜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等。 三、江苏菜系 简称苏菜,主要由淮阳菜、苏州菜和南京菜组成。 淮阳菜包括扬州、镇江、淮安一带的菜肴,其特点是少用酱油,紧油重味浓为主,菜肴油而不腻,烂而不糊,代表菜有清蒸鲥鱼、扬州锅巴。 苏州菜包括苏州、无锡两处的地方菜肴。其特点是细切粗斩,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口味浓中带甜,侧重酥烂鲜香,代表菜有叫花鸡、松鼠鳜鱼等。南京菜以烹制鸡鸭见长,特点是滋味柔和,咸淡相宜,厚汁本味,鲜香酥嫩,代表菜有南京扒鸡、清炖八宝鸡、煨三鸭等。 四、广东菜系 简称粤菜,包括广州、潮州、东江三个地方菜。粤菜用料广泛新奇,蛇、狗、猫、猴都能制成美味佳肴。菜肴清淡、生脆、爽口。在口味上,清、香、酥、脆、浓和咸、甜、酸、辣、苦、鲜五滋六味皆备。主要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开煲狗头、白斩鸡、东江、盐浇鸡等。 五、浙江菜系 简称浙菜,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组成。其中以杭州菜为代表。杭州菜形成于南宋时期。

历年来中央1号文件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近年来的一号文件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 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中国文化知识大合集

中国文化知识大合集 【一元】宇宙的开始和人在未出生前的混沌状态。 典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两仪】阴、阳 典滴: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为两仪。 【三才】天、地、人。 《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而两之。”《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教】儒家道家佛家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清】玉清、上清、太清 典滴: 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即道祖太上老君。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最高神,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大神。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皇帝少皞颛顼(zhuan xu 1) 【四御】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典滴: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又称“四辅”。 【三山】黄山(安徽)庐山(江西)雁荡山(浙江) 【五岳】中岳-嵩山(河南)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五湖】po2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观音菩萨(浙江)五台山-文殊菩萨(山西) 峨眉山-普贤菩萨(四川)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安徽) 【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湖北)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青城山(四川)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福建泉州)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 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

中国民居建筑 (完美版)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中国民居建筑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任课教师:孙保燕 授课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学号:1201530124 姓名:丘尚超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之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为世界所知。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江南水乡、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王府建筑,还有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云贵滇西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内涵博大精深,受到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及效仿。 正文:我是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所以对建筑有独特的情感,就我所了解来看中式建筑,在建造上,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其中我以中国的民居建筑为代表,谈谈中国建筑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一.民居建筑的历史根源 人类从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无不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依靠“家”作为社会细胞,聚合布置成为这种那种形式的人居环境——从早先的聚落到后来的乡村和城市,无不如此。 二.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都含有着眼全局、追求和谐的特点。重视整体,讲求从整体出发的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地阔天高,可以联想到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进入那种亦虚亦实的神秘化的整体境界。非常明显,古代中国追求虚实结合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成了锻铸中国传统文化个性特色的哲理基础。同时深刻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个性特色的文化背景。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宗法礼制观念、风水学说等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三.中华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 1.北方院落居民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

2013年三农政策方针

预测2014两会,盘点八大惠农政策 一、废止农业税,进行农业补贴废止农业税条例 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综合补贴、粮食风险基金,每年再逐步提高补贴的标准。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 放开粮食市场的流通,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这项政策分保障农民利益,同时增加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 三、农地确权、宅基地确权,农地入市 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权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等,农地入市,抵押贷款,有助于盘活土地。 四、2014年养老新政:建立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会议强调,两会在即,各部门负责人届时要到会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改进管理服务,做到方便利民。 五、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用水电价格和运营费用,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强化零售商供应商交易监管,完善公路收费政策,加强重点行业价格和收费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监管力度,完善财税政策,保障必要的流通行业用地,便利物流配送,建立健全流通费用调查统计制度。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七、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近几年农村的水、电、路、沼气的发展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进步非常明显。 八、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次的扶贫政策有两大亮点。一是大幅度提高了扶贫标准。我国以前的扶贫标准较低,中央经过反复研究之后明确提出,新的扶贫标准一次性提高了92%。二是确定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中国古代常识知识

中国古代常识知识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与审美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与审美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与审美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最为鲜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其中,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其重要的一支,且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 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建筑从简单的遮风避雨发展到融入了民族文化审美元素进行装饰,56个民族在民居的建筑装饰形式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又一笔丰厚遗产。研究中国民居建筑装饰的整体风貌。是对我国建筑装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人们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装修造型,图案及雕饰题材,凭借艺术语言来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而又洗练,朴实而又高雅,使人 百看不厌、玩味无穷。 在传统民居装饰中蝙蝠、鹿、鱼、鹊、梅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松耐寒,寓意人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传统中国建筑

的开间数、踏步数,都有讲究。古人崇“阳数”(奇数),以“九”为尊,九字或九字的倍数是佳选。 北京四合院有优于其它任何住宅形式的居住环境,它有宽绰疏朗、起居方便的中心院落,有高度的私密性和亲合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北京四合院以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及其围合的院落为基本单元,可向纵深和两侧任意发展,适合于各种不同规模的家庭居住。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和空间构成体现着以家长为中心的封建家庭秩序,是中国封建社会人们意识的反映。北京传统住宅装修的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将这种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 在古代,灯笼是光明和喜庆的象征,以抽象的灯笼图案作为装修窗格图案,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光明的生活的向往。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政治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和特定的象征涵义,为此而使用的手法很多。最重要的是利用环境渲染出不同情调和气氛,使人从中获得多种审美感受;其次是规定不同的建筑等级,包括体量、色彩、式样、装饰等,用以表现社会制度和建筑内容;同时还尽量利用许多具象的附属艺术,直至匾联、碑刻的文字,来揭示、说明建筑的性格和内容。重要的建筑,如宫殿、坛庙、寺观等,还有特定的象征主题。例如秦始皇营造咸阳,以宫殿象征紫微,渭水象征天汉,上林苑掘池象征东海蓬莱。清康熙、乾隆营造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承德外八庙,模拟全国重要建筑和名胜,象征宇内一统。明堂上圆下方,五室十二堂,象征天地

2016年“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二 2011年“三农”问题“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三农问题(大学生村官考试重点)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

中国传统民居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启示

中国传统民居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启示 全球性的环境与资源危机,使得建筑学人开始反思现代建筑活动中不良的行为模式,并着手对其进行调整,寻求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引发了生态与绿色建筑的研究。而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再次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在生存能力逐渐下降的传统民居与找不到出路的现代建筑之间架构一座桥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所努力追求的。同时,在倡导生态与文化的今天,传统民居以其极强的生态精神以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开展各种研究的良好素材。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建筑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一.中国传统民居分析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居的生态哲理是受传统的哲学思想支配,而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却又是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这两者是相互制约,却又彼此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精神的探索,追根溯源还必须从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和研究。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基本观念。这里“天”是无所不在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均有其内在的法则,但最终均要服从于运动不息的自然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式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天人同构,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体的变化活动有直接相互感应的共通规律,天、地、人之间是一个有机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整体系统。“于是,中国传统民居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屈才以及营造技术均充满了生态精神。” 二.中国传统民居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我国传统民居形式众多,我们应从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优化理念、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等,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

三农政策

一、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十八个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二、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跳出小农业,发展大农业。根据中国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提高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牧渔结合,更加集约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要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保护和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防止出现全局性的粮食供求紧张局面。 2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放到第一位。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3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4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5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6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7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8引导乡镇企业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运销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9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10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三、如何理解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 1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2首先要对农民“少取”,真正给农民减负。对农民增收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措施是减轻农民负担。 3其次,要对农业和农村“多予“。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中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4再次,要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虽然农村已初步构筑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经济体制的框架,但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四、当前为什么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之上,通过农民自己的联合与合作,打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2通过参与农产品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 3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的联合,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成员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4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