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 机械波的描述(一):读波形图、周期、频率、波速的计算式

E. 机械波的描述(一):读波形图、周期、频率、波速的计算式

姓名:

E.机械波的描述(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波长;(2)频率(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波的频率;(3)波速(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波速。2.波的图像

(1)图像表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像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

(3)由波的图像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

3.机械波的几个决定因素

(1)频率由__________决定,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频率___________;

(2)波速由__________决定,一般情况下机械波在_______中的速度最大(选”固体”、”液体”或”气体”),合唱时男女声部的声波速度是______(选“相同”“不同”)的;

(3)波长由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

4.机械波几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1)机械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2)波的周期是介质中任一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时间,也等于波传播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

(3)波的振幅和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二、选择题:

5.关于波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B)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C)两个相邻的、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和速度总是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横波中,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6.关于波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映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B)反映了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

(C)反映了介质中质点迁移的快慢

(D)波速由波源决定

7.仪器发出的超声波在某一介质中传播,如发出的超声波频率增大,则()(A)波速将增大,波长不变

(B)介质中各点的振动周期变小,而波速不变

(C)波速不变,波长将变大

(D)波速将变小,波长将变大

8.一列横波沿χ

(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C)经1/4周期后质点P运动到Q

(D )经1/4周期后质点R 的加速度变为零

9.一列横波在χ

为三个质点,质点a 正向上运动, ( ) (A )该波沿χ轴负方向传播 (B )c 正向上运动 (C )a 、b 、c 三个质点的振幅相同

(D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平衡位置

10.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χ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P 是离原点为2m 的一个介质质点,则在t=0.17s 时刻,质点P 的 ( )

(A )速度沿—y 方向,加速度沿+y 方向 (B )速度沿+y 方向,加速度沿—y 方向 (C )速度和加速度都正在增大 (D )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

11.如图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波形图,设介质中质点振动周期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M 点为波源,则M 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向下

(B )若M 点为波源,则P 点已振动了3T/4

(C )若N 点为波源,则P 点已振动了3T/4

(D )若N 点为波源,则该时刻P 质点速率最大

三、计算题

12.已知0oC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2m/s ,水中的声速是1450m/s ,声波由空气传入水中后,水中波长是空气中波长的多少倍?

13.停泊在海中的甲、乙两艘渔船,在海浪冲击下每分钟作100次的全振动。两船相距12m (两船连线跟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当甲、乙两船同时都处在海浪的波峰时,在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试求:

(1)渔船振动的周期;

(2)海浪的波长;

(3)海浪传播速度的大小。

N

(完整word版)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检测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 .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D .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 2.波长指的是 ( ) A .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B .横波中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 C .纵波中两个密部之间的距离 D .波的传播方向上, 两个相邻的任意时刻位移都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3.关于波速公式v =λf ,下面哪几句话是正确的 ( ) A .适用于一切波 B .对同一机械波来说,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只有频率f 不变 C .一列机械波通过不同介质时,波长λ和频率f 都会发生变化 D .波长2 m 的声音比波长1 m 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一倍 4.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 .波速 B .波长 C .频率 D .振幅 5.一列波沿直线传播,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 质点A 的位置与坐标原点相距0.5 m ,此时质点A 沿y 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02 s 将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由此可见 ( ) A .这列波波长是2 m B .这列波频率是50 Hz C .这列波波速是25 m/s D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的负方向 6.如图2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 的振幅A 和波长λ分别为( ) A .A =0.4 m ,λ=1 m B .A =1 m , λ=0.4 m C .A =0.4 m ,λ=2 m D .A =2 m , λ=3 m 7.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3所示.此时x =8 m 处 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 4.5 s 图1 图 2

上海高一物理机械波的产生和描述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4)三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波动图像: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________________相对平衡位置的________。当波源作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1)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 ①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 ②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 > ③可求任一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 ④可以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⑤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2)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比较: 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个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的质点 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内容 图象 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图象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 变 一个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 例3、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其波形图如图7-32-4所示,其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t1=0,t2=时的波形,求⑴这列波的波速 ⑵若波速为280m/s,其传播方向如何此时质点P从图中位置运动至波谷位置 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

练习2、如图7-32-5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时的图象,乙为对应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⑴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⑵说出甲图中OA’B图线的意义 ⑶求该波速v= ⑷在甲图中画出再经时的波形图。 % ⑸求再经过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练习题: 1.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下列有关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介质中做自由振动 B.质点在介质中做受迫振动 · C.各质点的振动规律都相同 D.各质点的振动速度都相同 2.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3.传播一列简谐波的介质中各点具有相同的( )

2021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二轮复习 计算题精解训练 机械波 作业(12)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精解训练 (12)机械波 1.如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5 Hz ,此时0.5 m x =处的质点正向 y 轴正方向振动,可以推知: (1)这列波正在沿轴哪个方向方向传播; (2)波速大小是多少; (3)该质点1 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在1=0.2 s t 时刻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 (1)若波向 x 轴负方向传播,求该波的最小波速; (2)若波向 x 轴正方向传播,且1t T <,求 2 m x =处的 P 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 3.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M N 、是 x 轴上两质点,如图甲是质点 N 的振动图象.图乙中实线是 3 s t =时刻的波形图象,质点 M 位于8 m x =处,虚线是再过t ?时间后的波形图象.图中两波峰间距离7.0 m x ?=.求 (1)波速大小和方向; (2)时间t ?.

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10 s t =时与2 2 s t =时的波形图像,已知该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大于4 s 。求: (i)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ii)从10 s t =开始计时,写出 1 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5.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有相距12 m 的B C 、两片小树叶,将一枚小石子投到B C 、连线左侧的 O 点, 6 m OB =,经过24 s ,第1个波峰传到树叶 B 时,第13个波峰刚好在 O 点形成。求: (ⅰ)这列水波的波长和水波的频率; (ⅱ)从第1个波峰传到树叶 B 算起,需要多长时间 C 树叶开始振动。 6.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2s t =时的图象,Q 为4m x =处的质点,P 为11m x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 (1)求质点P 的振动方程及该波的传播速度; (2)2s t =后经过多长时间Q 点位于波峰?

网络图时间参数

网络图时间参数 共有十个,其内容包括: ①节点最早可能时间ET i;②节点最迟可能时间LT j;③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 i-j;④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 i-j;⑤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i-j;⑥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 i-j;⑦公共时差PF;⑧工作自由时差FF i-j;⑨工作独立时差IF i-j;○ 10工作总时差TF i-j。 中英对照: Earlist Time最早可能时间、Late Time最迟可能时间Earlist Start time最早开始时间、Earlist Finish time最早结束时间Latest Start time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最迟结束时间PublicFloat公共时差、FreeFloat自由时差、IndependentFloat独立时差、Total Float总时差 1)计算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就是该节点前面的全部工作全部完成,后面的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ET 1/ 3

j=max(ET i+D i - j) 2)节点最迟时间LTi节点最迟时间就是在不影响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前提下,结束该节点的各工序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 LT i=min(LT i- D i - j) 3)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 i-j ES i - j=ETi4)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 i - j EF i - j= ET i+ D i–j 5)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i - j LS i- j=LT 2/ 3

j- D i - j 6)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 i-jTj LF i-j= L 7)工作自由时差FF i-j FF i-j= ET j- ET i- D i–j 8)工作总时差TF i-j TF i-j=LT j- ET i- D i–j 3/ 3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选择题 1.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a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m/s 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 x=m 6.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1 1.5 x=m的质点P早回到平衡位置0.3s,下列说法正确的() 的质点Q比23 A.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P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 C.简谐横波波速为5m/s D.再过0.8s,x=4.0m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8.0m处 E.再过0.6s,x=6.5m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 7.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y方向振动,形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距离O点为x1=3m的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距离O点为x2=4m的质点B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距离O点为x3=5m的质点C的振动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 A.该波的波长为6m B.该波的周期为12s C.该波的波速为1m/s D.10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8.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机械波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机械波单元测试题 一、机械波选择题 1.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周期均为T.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质点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处 B.随着时间的推移,c处的质点将向右移动 C.从该时刻起,经过1 4 T,c处的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 D.若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则b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 2.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 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 4 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3.一列简谐横波在t=1 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 点Q的振动图象。则()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 C.在t=1 3 s时质点Q的位移为 3 2 A D.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 4.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

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 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x=0和x=0.6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15s时A、B的加速度相同 B.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2m/s C.若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可能为2.4m D.若该波的波长大于0.6m,则其波速一定为2m/s 6.一列简谐波沿x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如图所示,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大小都是3cm,但运动方向相同,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75cm B.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45cm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D.在 2 3 t T 时刻,质点b的速度最大 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向右以4 m/s 的速度传播,振幅为A。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 3.如图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单摆的振动跟原来相比 [ ] A.频率不变,机械能不变B.频率不变,机械能改变 C.频率改变,机械能改变D.频率改变,机械能不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质点在哪两段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A.0~0.3s和0.3~0.6s B.0.6~0.9s和0.9~1.2s C.0~0.3s和0.9~1.2s D.0.3~0.6s和0.9~1.2s

6.如图3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此振动系统[ ]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 B.在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势能和动量 C.在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在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 7.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A.2∶1,2∶1B.2∶1,1∶2 C.1∶2,2∶1 D.1∶1,1∶2 8.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若在摆动过程中,球壳内的水从底端的小孔缓慢泄漏,则此摆的周期[ ] B.肯定改变,因为单摆的摆长发生了变化 C.T1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最后又变为T1 D.T1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变为T1 9.如图5所示,AB为半径R=2m的一段光滑圆糟,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AB弧长20cm。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

网络图中的六个时间参数

2.网络图中的六个时间参数(重点) 网络图中的时间参数主要有六个: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各时间参数的含义如下。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i(EarliestStartTime)——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2)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ii(EarliestFinishTime)——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3)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ii(LatestFinishTime)——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4)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ii(LatestStartTime)——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5)总时差TFii(TotalFloatTime)——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6)自由时差FFii(FreeFloatTime)——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3.双代号网络图中时间参数的计算 (1)时间参数计算数学模型:

下面取一网络片断(图9-24)作为计算简图。 令整个计划的开始时间为第0天,则: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令整个计划的总工期为一常数,则: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特别地,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即: 如果网络计划中工作数量比较多,一般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计算。如果数量不多也可用手工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很多,可人工计算,也可通过计算机计算。手工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或表上计算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其计算步骤大致相同,具体步骤为: 1)计算工作的最早时间。工作的最早时间是从左向右逐项工作进行计算。先定计划的开始时间,网络图中的起始节点一般取相对时间为第0天,则第一项工作的最早开始

高中物理机械波单元测试及答案

机械波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D.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 2.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3.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波。 B、次声波的波长比可闻波短,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波长长 C、次声波的波速比可闻波小,超声波的波速比可闻波大 D、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次声波、可闻波和超声波的波速相等 4.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 某时刻的图象如图1所示. 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5,0), 且此时它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再经2 s将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 由此可知 (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20 m B. 这列波的频率为 Hz C. 这列波的波速为2.5 m/s 图1 D. 这列波是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的 图2

5.一列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2中实线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波形图象变成如图2中虚线所示,波速大小为1 m/s .那么这段时间可能是( ) A .3 s B .4 s C .5 s D .6 s 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3所示.此时x =8 m 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 s ( ) A .x =4 m 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B .x =2 m 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C .x =0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加速度 D .x =6 m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7.如图4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1 m/s ,振幅为4 cm ,频率为 Hz .P 点、Q 点平衡位置相距0.2m 。在t =0时,P 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Q 点 ( ) A .在 s 时的位移为4 cm B .在 s 时的速度最大 C .在 s 时速度方向向下 D .在0~ s 内的路程为4 cm 8.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5甲所示.若从此时刻开始 计时,则图5乙表示a 、b 、c 、d 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 ) A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乙图为a 图4 甲 乙 图5 2图3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时间参数的简易计算

关于计算双代号网络图的题目 用图上计算法计算如图所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六时标注)确定关键路线、关键工作和总工期。

注:其中工作F的最迟完成时间为计算工期17 其自由时差为17-12=5(计算工期-F的最早完成时间,因F后没有紧后工作了;H后也没有紧后工作了) 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 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取大值为11。 迟时间计算:LF,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 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高中物理-“机械波”练习题

高中物理-“机械波”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经△t = 0.2s ,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其波长为2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 B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0.2s C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 D .若波速是19m/s ,则波向右传播 2.如图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 =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 =0.01s ,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m 、SQ =2.6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D ) A .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 B .乙为振源S 点的振动图象 C .丙为P 点的振动图象 D .丁为P 点的振动图象 3.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 s 与t +o.4s 在x 轴上-3m ~ 3 的区间内的波形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①该波最大速度为10m /s ②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③在t +o.2s 时,x =3m 的质点位移为零 ④若波沿x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4s 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 处,波速为2m /s ,则( D ) A .振源O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再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 D .再经过△t =4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4m 5.振源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从振源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 =0.9s ,x 轴上0至12m 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则(BC ) A .此列波的波速约为13.3m /s B .t =0.9s 时,x 轴上6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C .波的周期一定是0.4s D .波的周期s n T 1 46.3+=(n 可取0,1,2,3……) 6.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只正确的是(B )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5a 0

机械波的描述(详案)

机械波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研究波的产生和运动过程,理解波形图和波的传播规律 2. 结合波的产生过程,利用波形图理解波的周期和频率、波长和波速计算 方法过程目标: 利用学习过的频闪照片方法,研究波形运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2. 机械波的描述物理量:波长、波速和周期频率 【教学难点】 1. 机械波传播过程中的波形变化规律 2. 波形运动与波上质点运动的区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上节课同学们初步研究了波的产生过程。通过学习认识到,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这节课我们将以横波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在物理中用那些物理量来描述机械波,以及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实验观察:利用筷子和细绳制造一列绳波,观察波形与波形运动。(实验方法:一位同学将绳子一端固定,另一位同学用筷子在桌面上左右振动,形成绳波。 一、波的图像: 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归纳实验现象: (1)有上下起伏的波浪线 (2)波浪线在向前移动着 问题1:实验中波形运动的很快,如何看清某 个时刻的波形呢? 由问题一引出波形图。 学生回答:牌照(定格)。 通过通过快照记录下波的图形就是波形图。 波形图记录了某个时刻波上每个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形图记录了某一时刻波上每个质点的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问题2:波形图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不断重复(周期性图像) 二、波的描述物理量 1. 波长(λ): (1)波形图中,两个相邻波峰(波谷)间的距离。 学生通过观察横波演示仪:波形的产 生过程对应着振动的传递过程。当波源转 动一次时,质点链上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 波形。 学生归纳波长的定义:波源振动一个 周期,波向前推进的距离。 同时观察到波源振动一个周期,波向 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半个周期波传播半个波长的距离。 问题3:波的传播是匀速的吗?如何验证这一结论? 学生回答:利用频闪照片研究,若在相同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相同,则波的传播是匀速的。 学生实践1:学生研究四张波形照片,测量任意 一点的运动路程,发现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相同,可 以证明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时间间隔1/25秒。 2. 波速(v ):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是 匀速的。 问题4:波形在传播过程中是上下起伏的吗? (1) 孤波演示:通过观察一列孤波的传播过 程,学生发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并未如想象的一般上下起伏变化。 而是保持形状向前运动(整体平移) (2) 通过慢放实验视频,观察波形的平移。体会波形传播与生活错觉的差异。 (3) 实验中之所以容易产生波形上下起伏的错觉,原因在于我们既观察到了波 源的上下振动,有注意到向前运动的波形,将两者的运动错误的融合在一 起而形成的错觉。 问题5:波长与波速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由于波源振动一个周期时间里,波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对比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vt ,所以λ=vT 。 (1)由于在振源振动一个周期(T )的时间内,波前进的距离为一个波长(λ),所以根 据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f T v λλ == (2)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不同。 问题6:波长与波速关系式中的周期和频率是指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3. 频率和周期: 所谓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波形上每一个支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由于波上的每一个质点都是在前一质点的带领下做受迫振动,所以所有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均和波源相同。 学生实践2:下图是实验中的一张照片,若波源刚振动了一个周期,试画出波源再振动T/4后的波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计算题.docx

叮叮小文库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计算题 ) 1. (16 分) 如图甲是某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图像,如图乙是 A 点的振动图像,试求: ( 1) A 点的振幅多大、此时振动的方向如何? ( 2)该波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 3)该波的波速的大小及方向如何? y /cm y /cm 5 5 0 A 0 4 t / × 10-2 s 26 10 x/m -5 2 -5 甲 乙 2.( 10 分)如图 1 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v = 80m/s 。 P 、S 、 Q 是波传播方向上的三个质点,已知距离 PS = 0.4m 、 SQ = 0.2m 。在 t = 0 的时刻,波 源 P 从平衡位置( x = 0 , y = 0 )处开始向上振动( y 轴正方向),振幅为 15cm ,振动周期 T = 0.01s 。 v P S Q x 图 1 ( 1)求这列简谐波的波长 λ ; ( 2)在图 2 中画出质点 P 的位移—时间图象(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 3)在图 3 中画出波传到 Q 点时的波形图(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 。 y/c y/c 15 15 t/ × x/ m - 15 -15 图 2 图 3 3. (9 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 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C .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D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大位 移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 (2) 如图 9 所示,一个半径为 R 的 1 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 A 点沿水平 4

网络图的时间参数计算

网络图的时间参数计算 计划的重要步骤,可以说,网络计划如果不计算时间参数,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计划。 (一)计算时间参数的目的 1.确定关键线路 网络图从起点节点顺着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杆和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一条条道路称为线 路。关键线路就是网络图中最重要、需时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叫做关键工序。关键线路的总长 度所需时间叫做总工期,一般用方框“口”标在终点节点的右方。 关键线路的工期决定整个工期的长短,它拖后一天,总工期就相应拖后一天;它提前一天,则总工期 有可能提前一天。 关键线路最少必有一条,也可能有多条。一般来讲,安排得好的计划,往往出现有关零件同时完成, 组成部件;有关部件同时完成,进行总装配的情况。这样,关键线路就不是一条了。愈好的计划,关键线 路愈多,作领导的更要全面加强管理,不然一个环节脱节会影响全局。多条关键线路也可以作为劳动竞赛 的依据。 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上可以用带箭头的粗线、双线或红线表示。 2.确定非关键线路上的机动时间(或称浮动时间、富裕时间) 在一份网络图中,不是关键线路的线路称非关键线路。非关键线路上的工序,由于前后工序及平行工 序的作用,使得它被限制在某一段时间之内必须完成,而当该工序的工作持续时间小于被限制的这段时间 时,它就存在富裕时间(机动时间),其大小是一个差值,因此也称为“时差”。时差只能是正值或者为零。 一项工程的网络图画出来之后,如果要想提前完成,则要想方设法压缩关键线路的工期。为达此目的,要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要么从外部调整,要么从内部调整。一般认为,从内部调整是较为经济的。从内 部调,就是从非关键线路上调。调多少,则要看非关键线路上富裕时间的“富裕”程度,即时差有多少。 3.时间参数的计算是网络计划调整和优化的前提 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可据以采用各种办法不断改进网络计划,使其达到在既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 好状态,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优化内容有时间优化、资源优化和工期优化等。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振动机械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单位时间内经过介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2、一物体置于一平台上,随平台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则 A.当平台振动到最高点时,物体对平台的正压力最大 B.当平台振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对平台的正压力最大 C.当平台振动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对平台的正压力为零 D.物体在上下振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保持守恒 3、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该时刻起经过 s时,质点P到达波峰 B.从该时刻起经过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C.从该时刻起经过 s时,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D.从该时刻起经过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4、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经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 B.t=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C.t=2s时,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谷 D.t=时,质点B的加速度达到最大 5、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 )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选择题 1.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 1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16.67 m/s C.从t=0.6s开始,紧接着的?t=0.6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m D.从t=0.6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6s回到平衡位置 2.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3.一根长20m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在绳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10cm、20cm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已知P的波速为2m/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 B.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 C.t=6s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5个质点的位移为-10cm D.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10个质点的振幅为30cm 4.一列简谐横波在t=1 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 点Q的振动图象。则()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 C.在t=1 3 s时质点Q的位移为 3 2 A D.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 5.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橫波,从某时刻开始,介质中位置在x=0 处的质点a和在 x=6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 B.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m/s C.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则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D.质点a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 6.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 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7.一列简谐波沿x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如图所示,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3cm,但运动方向相同,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机械波2波的描述学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2.波的描述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波的图像的意义. 2.[科学思维]能够由波的图像判断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由有关信息画出波的图像. 3.[科学探究]会区别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 ☆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62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教材第62页问题提示:能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 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一、波的图像 1.图像的建立 如图所示,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xOy平面上,画出各点(x,y),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波的图像. 2.图像的物理意义 波的图像描述的是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的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简谐波 波形图像是正弦曲线,这样的波叫作正弦波,也称为简谐波.简谐波在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 (1)定义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2)特征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疏部或两个相邻密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注意:“相邻”和“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是波长定义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2.周期、频率

(1)规律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决定因素 波的周期或频率由波源的周期或频率决定. (3)时空的对应性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4)周期与频率关系 周期T 与频率f 互为倒数,即f =1 T . 3.波速 (1)定义: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2)公式:v =λ T =λf . (3)决定因素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不同. (4)决定波长的因素:波长由波速和频率共同决定.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波的图像描述了某一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 (2)简谐波中各质点做的是简谐运动. (√) (3)波的图像是质点的运动的轨迹. (×) (4)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各质点某时刻的运动方向. (√) 2.(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由图像可知( ) A .质点b 此时位移为零 B .质点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 C .质点d 的振幅是2 cm D .质点a 再经过T 2 通过的路程是4 cm ACD [由波形知,质点b 在平衡位置,所以其位移此时为零,故A 正确;因波向右传播,波源在左侧,在质点b 的左侧选一参考点b ′,由图知b ′在b 上方,所以质点b 此时向+y

长春市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长春市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 选择题 1.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5 4x 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π cos( )y A t T =,则34 t T =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a b c d 、、、是均匀媒质中x 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 4m 、和6m 。一列简谐横波以2m /s 的波速沿x 轴正向传播,在0t =时刻到达质点 a 处,质点a 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3s t =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在6s t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处 B .在5s t =时刻质点c 恰好到达最高点 C .质点b 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 .在4s 6s t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 向上运动 E.当质点d 向下运动时,质点b 一定向上运动 3.一列简谐横波在t = 1 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 ) A .该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B .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

C.在t=1 3 s时质点Q的位移为 3 2 A D.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 4.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从波源M、N两点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相同;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波的起振方向相同 B.甲、乙两波的频率之比为3:2 C.甲、乙两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 D.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x=6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 E.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x=7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上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x=0和x=0.6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15s时A、B的加速度相同 B.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2m/s C.若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可能为2.4m D.若该波的波长大于0.6m,则其波速一定为2m/s 6.一列简谐波沿x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如图所示,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大小都是3cm,但运动方向相同,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75cm B.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45cm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