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8-11-06T16:37:45.8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张萍

[导读] 刚度大、便于操作等优点,支护效果明显。本文对其支护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江门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建筑工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隧道建筑不断涌现,深基坑工程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其可以节约地上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双排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具有限制侧向变形、刚度大、便于操作等优点,支护效果明显。本文对其支护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双排桩支护;优化设计

前言

在基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支护形式逐渐发展并完善,近几年,双排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双排桩支护结构能够有限限制支护结果发生侧向变形,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相比较一般的悬臂式结构其支护深度大,因而在深基坑工程中支护效果明显。

一、双排桩支护结构简介及特点

双排支护技术是支护技术中一种新型技术,在建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双排桩支护结构可以理解为在原来密集单排桩的基础上将中部分桩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形成两排平相桩,同时和桩顶的冠梁和连梁组成门式框架支护结构[1]。在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冠梁能够将桩顶梁连接在一起,刚性较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结构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了其侧向刚度。双排桩支护技术适用于严格控制变形、环境多样的工程建设中,相比较其他支护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与支撑式支挡结构相比,由于基坑内不设支撑,不影响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同时省去设置、拆除内支撑的工序,大大缩短了工期。在基坑面积很大、基坑深度又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双排桩刚架支护结构的造价也低于支撑式支挡结构。(2)与单排悬臂桩相比,双排桩为刚架结构,其抗侧移刚度远大于单排悬臂桩结构,其内力分布明显优于悬臂结构,在相同的材料消耗条件下,双排桩刚架结构的桩顶位移明显小于单排悬臂桩,其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均优于单排悬臂桩。(3)与锚拉式支挡结构相比,在某些情况下,双排桩刚架结构可避免锚拉式支挡结构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在拟设置锚杆的部位有已建地下结构、障碍物,锚杆无法实施;拟设置锚杆的土层无法提供设计要求的锚固力;拟设置锚杆的土层为高水头的沙层(不能采用降水),锚杆无法实施或实施难度、风险大;地方法律、法规规定支护结构不得超出用地红线。

二、基坑支护设计

1.设计原则

支护结构通常使用年限为1.5a,依据临时结构考虑;支护结构设计荷载主要为水土压力,依据规范要求各个土层分别按“水土分算、水土合算”,其荷载分项系数为1.25;按照相关规定,同时依据深基坑周边环境和规模,将基坑工程安全等级设为1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基坑侧壁距离建筑地下室的基础外边线为1.5-2.5米;依据承载力极限状态来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截面设计,基坑外侧附加荷载均设定为10Kpa[2]。

2.计算参数的选取

(1)工程概况

江门市某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800平方米,拟建筑物设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大约为8米,基坑周长大约为506米,尺寸为130*120米。基坑为矩形,其工程安全的等级为1级。基坑地下水位较高且水量较为丰富,回填涂料主要为风化石,局部下卧淤泥质土,其周边场地受到用地红线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可靠的支护措施。在该项目南侧相隔一条规划道路为在建工地,其基坑深度约为18米,规划路下已经建有综合管廊。该场地西侧局部地段遗留有原码头的沉箱基础。场地其余侧临近规划道路,其中没有重要建筑物。

(2)设计参数

依据基坑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各个岩土层支护参数,具体如表1所示:

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优化

依据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工程进度要求,在对比多种方案后选择双排桩支护结构方案。(1)后排采用冲孔桩,直径为1.3米,依据场地地质条件的不同布置实际间距,分别设置为1.8、3.1、3.7米。(2)前排采用咬合桩,直径为1.3米,AB桩之间距离为0.94米。咬合桩AB桩分成两道工序施工,一序桩为A桩,其大部分地区为素混凝土桩,有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中设置了矩形钢筋笼;二序桩为B,均为钢筋混凝土桩[3]。(3)采用厚度约为800毫米的混凝土板连接前后排桩。在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桩径、桩长、以及桩距等影响因素,其中任意参数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计算结果的改变,因而需要在满足工程规范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在进行方案优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抗隆起稳定系数要在1.8以上;在嵌固深度验算中保证其最小安全系数在1.25以上;抗倾覆安全稳定系数要在1.25以上;抗承压水头稳定性安全系数要在规范要求1.1以上。此外,在保证基坑工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尽可能缩短工期,保证顺利施工。在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在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下,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周边建筑物、基坑底不出现突涌现象、管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原则,最

浅谈双排灌注桩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

浅谈双排灌注桩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 摘要:深基坑双排灌注桩支护是在单排悬臂桩支护技术基础上新开发的一项技术。它仍属于悬臂式支护结构类型。工程实践证明:在稳定性较好的一般粘性土和砂土层中采用这种支护型式,与单排悬臂桩相比具有刚度大、位移小、支护高度大、节约投资等特点。 关键词:基坑支护;土压力;内力计算 0前言 单排悬臂桩支护已有较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而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则还处于研讨中,本文中依据作者近年来的工程施工设计实践经验,提出一套设计分析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1 双排桩支护的受力特性 双排桩支护型式简单,前后排桩按一定排距布置成三角形或矩形平面,桩顶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梁或板连接起来,形成桩脚嵌固的刚架型式。它虽属于悬臂支护型式,但受力机理与单排悬臂桩有本质的区别。即桩间土对双排桩有土压力作用,而且作用力的大小与桩的排距大小有关,故双排桩支护结构可看成前后排桩都受到大小不等土压力作用的平面刚架。把土视为弹性体,并取矩形平面单元,把桩视为梁单元,利用有限元法分析得后排桩失去挡土作用的距离b max 为: 式中:h—桩的挡土高度;t—桩的理论埋深;μ—土 的波松比,μ≤0.5; 偏保守地取μ=0.5,t=0.2h代入式(1)得:b max≈1.6 h;同理,经分析得:后排桩受力超过前排桩的临界点满足: 因此,可将双排桩土压力分布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当b ≤.125h时,后排桩承受全部土压力,前排桩通过横梁受到桩顶推力;双排桩土压力分布如图1(a);按库仑强度理论,图1中滑楔与水平面夹角为45°+ 。 (2)当1.6h>b>0.125h时,前、后排桩同时受到土压力作用,横梁可能受

钢板桩基坑支护计算书

钢板桩基坑支护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建筑行 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

2、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3、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管道埋深4.8~4.7米。 4、本工程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5、管顶地面荷载取值为:城-A级。 6、本工程地下水位最小埋深为2.0m。 7、本工程基坑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软件。

二、基槽支护内支撑计算 (1)内支撑计算 内支撑采用25H 型钢 A=92.18cm 2 i x =10.8cm i y =6.29cm Ix=10800cm 4 Iy=3650cm 4 Wx=864cm 3 ] [126.11529 .6725][13.678 .10725λλλλ===<=== y y x i l i l x 查得 464 .0768 .0==y x ?? 内支撑N=468.80kN ,考虑自重作用,M x =8.04N ·m MPa f A N fy y 215][6.1091018.92464.01080.4682 3 =<=???=?=? MPa f Wx Mx A N fx x 215][05.5810 7.1361004.810117768.01080.4684 6 23=<=??+???=+?=?

(2)围檩计算 取第二道围檩计算,按2跨连续梁计算,采用30H 型钢 A=94.5cm 2 i x =13.1cm i y =7.49cm Ix=20500cm 4 Iy=6750cm 4 Wx=1370cm 3 [ 计算结果 ] 挡土侧支座负弯距为:M max =0.85×243.3kN·m=206.8kN·m,跨中弯矩为M max =183.4kN·m 支座处: MPa cm m kN Wx M 9.15013708.206max 13 =?==σ,考虑钢板桩结构自身的抗弯作用,可满足安全要求。 跨中:][87.13313704.183max 23 σσ<=?== MPa cm m kN Wx M 三、基槽支护工程计算书 支护结构受力计算 5.3米深支护计算

基坑支护双排桩施工计算书[详细]

C-C剖面双排桩调整方案专家审批人(签字):

C-C剖面双排桩调整方案 一、调整说明 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平台基坑支护形式东、北侧(A-A、A-1剖面)采用摘帽土钉墙及下部采用桩锚支护的复合支护形式,西、南侧(B-B、C-C 剖面)采用地面成桩的形式,其中局部(C-C剖面)采用双排桩的支护体系. 由于南侧场地限制,在双排桩施工中又遇相邻单位锅炉房以前施工的土钉的阻碍和地下-1.70米有一市政水管通过,按原支护设计中,双排桩的桩间距及排距,在施工不能按设计施工,所以此部位双排桩需做调整后施工. 二、双排桩理论分析 双排桩支护是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形式,它是由前排、后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桩及桩顶连梁组成的框架式空间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由于不需要架设内支撑,因此有更大的施工空间,挖土方便,具有更大的侧向抗弯刚度,从而能有效的限制侧向变形. 三、调整方案确定 按原方案排距为1.80米,桩间距为2.40米,在此部位施工时由于有市政水管限制了此设计参数,所以满足不了施工.经重新计算排距、桩间距(排距为1.60米,桩间距为2.20米)本部位双排桩可做相应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1、双排桩按矩形排桩,排桩间距为1.60米,前后排桩间距为2.20米,桩径及桩 配筋按原方案执行. 2、由于场地限制,预留结构施工工作面为200米米. 3、在布放桩位时需反复定位此部位结构外墙线并放出打桩时的桩外皮控制 线. 4、保证钻机平行支立,钻杆的垂直度. 5、双排桩部位的道路恢复:由于市政水管影响,影响长度30米,南侧双排桩 部位在施工双排桩时由于施工工作面小 ,为了保证不破坏市政水管,所以在施工时挖至市政水管埋深部位(-1.70米),因此在恢复道路时,此部位需作挡土墙回填土压实后,浇筑20厘米厚C15混凝土.具体做法日下: 1)砖砌挡土墙:墙高:1.70米,厚度370米米,米5.0水泥砂浆砌筑.每500米米高通长铺设3φ6.5拉结钢筋,墙与柱连接处预留马牙槎,先退后进,每步槎高不得大

深基坑排桩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设计 1 设计单位:X X X 设计院 设计人:X X X 设计时间:2017-06-17 19:23:01 ---------------------------------------------------------------------- [ 支护方案 ] ---------------------------------------------------------------------- 排桩支护 ---------------------------------------------------------------------- [ 基本信息 ]

---------------------------------------------------------------------- [ 放坡信息 ] ---------------------------------------------------------------------- [ 附加水平力信息 ] ---------------------------------------------------------------------- [ 土层信息 ] ---------------------------------------------------------------------- [ 土层参数 ]

---------------------------------------------------------------------- [ 支锚信息 ] ----------------------------------------------------------------------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 ----------------------------------------------------------------------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理正7.0钢板桩支护计算书讲课稿

---------------------------------------------------------------------- [ 支护方案 ] ---------------------------------------------------------------------- 排桩支护 ---------------------------------------------------------------------- [ 基本信息 ]

---------------------------------------------------------------------- [ 超载信息 ] ---------------------------------------------------------------------- [ 附加水平力信息 ] ---------------------------------------------------------------------- [ 土层信息 ] ---------------------------------------------------------------------- [ 土层参数 ] ----------------------------------------------------------------------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 ----------------------------------------------------------------------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 [ 工况信息 ] ---------------------------------------------------------------------- ---------------------------------------------------------------------- [ 设计结果 ] ---------------------------------------------------------------------- ---------------------------------------------------------------------- [ 结构计算 ] ---------------------------------------------------------------------- 各工况:

[最新版]基坑排桩支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基坑排桩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XX花园二期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之一,主要体现本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总体构思和布置,是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文件。 1.2编制依据 1)、XX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基坑围护的设计图纸及变更图。 2)、XX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4)、本工程拟使用的规范及标准: 1.3编制原则 1)、科技领先原则 本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期紧,周围环境较复杂,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基坑工程施工有关规范,遵循"时空效应"原理,科学的运用"基坑开挖对称均衡"原理,在施工中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流水,严格按照基坑围护施工图进行施工,并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2)、组织机构合理原则 工程一旦开工,我们将全力以赴,委派国家一级建造师,组织精干而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以及各专项管理机构。实行项目承包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 3)、环境保护原则

我公司将依据XX区建筑行业文明施工原则,从土方运输、建筑垃圾处理、废水排放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将施工带给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2、工程概述 2.1一般概况 (1)项目名称:XX花园二期 (2)项目位置:XX经济开发区XX路东、XX路南侧 (3)建设单位:XX置业有限公司 (4)勘察单位:XX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工程概况 (1)项目组成:1#、2#、3#主楼及一层地下车库 (2)基础型式:采用桩筏基础; (3)基坑规模:总基坑面积约为9590m2,总周长约408m; (4)基坑挖深:1#楼±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050m,其它区域±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800m,场地外自然平面绝对标高+1.800m;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区域为6.35~6.85m,局部深坑处开挖深度约7.65~9.0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2.3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2.3.1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XX花园二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中揭露的地层资料,拟建场地内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情况如下所述: ①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表层0.30~0.50m为耕填土(局部为杂填土),含植物根茎。该层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差,在本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2.60~1.80m,层底高程0.14~-0.83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和贝壳碎屑,稍具腥臭味,局部夹淤泥及粉土团块。该层属高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差,在本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3.40~3.50m,层底高程-3.36~-13.85m。

[浙江]10米深基坑土钉墙加双排桩加桩锚支护施工图(含计算书)flb

目录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设计说明 一、方案设计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设计原则 四、工程地质条件 五、基坑围护方案 六、基坑排水和防渗措施 七、基坑施工及开挖要求 八、其他施工要求 九、基坑监测 十、应急措施 第二部分围护设计图纸 第三部分计算书 附件地质勘察资料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设计说明 一、方案设计依据 1、xxxx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地下室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承台详图等;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1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 14、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6、建设部文件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17、xx市深基坑工程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台建规[2006]419号文件); 18、关于开展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实体抽样检测的通知(台质检[2012]9 号文件); 19、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基坑及周边环境沉降(变形)监测管理的通知(台建规[2013]244)。 执行上述规范时,浙江省规范已定的按浙江省规范执行,浙江省规范未规定的,按国家规范执行。 二、工程概况 1、主体概况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26985 m2,总建筑面积158002 m2。拟建工程主要为6幢住宅楼及1幢商场,其中商场为4层,拟建住宅楼为26层~33层不等,框架剪力墙结构。全场均设两层地下室,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 2、基坑概况 本工程结构北侧±0.00=+47.70m,南侧±0.00=+47.10m。现周边地面标高为45.50~47.20m,总体呈北高南低。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37.55~38.95m,主楼底板板厚500mm,其余区域为400mm,下设100mm厚素砼垫层。周边地梁均为下翻梁,梁高为700mm、850mm。单桩承台高800mm,其余承台高1500mm。 开挖深度:主楼临近基坑边线区域按承台垫层底考虑,其余区域按地梁垫层底考虑,开挖深度为7.85~9.95m。 3、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xx县环城南路以南,穿城南路以东,场地现状为农耕地。周边环境复杂,东南西三侧均为民房,民房层数为4~7层,砖混结构,天然浅基础,与地下室外墙距离7.0~20.0m不等;北侧环城南路与地下室外墙最小

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以开挖深度3.5米和宽度1.1米为准计算一设计资料 1桩顶高程H: 1.900m 施工水位H2: 1.600m 管道沟槽支护方式二(适用于深度5- 5_ 空吕米) 2 地面标高H): 2.40m 开挖底面标咼H3:-1.100m 开挖深度H: 3.500m 3 土的容重加全平均值丫1:18.3KN/m? 原地面 来 O S AVI -HI V

土浮容重丫’ :10.0KN/m3 内摩擦角加全平均值①:20.10 ° 2 4 均布荷q:20.0KN/m2 5 每段基坑开挖长a=10.0m 基坑开挖宽b=1.1m 二外力计算 1 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 k a二tg2(45 ° - ? /2)=tg 2(45-20.10/2)=0.49 22 k p=tg 2(45° +? /2)=tg 2(45+20.10/2)=2.05 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 h=q/r=20.0/18.3=1.09m 桩顶以上土压力强度Pa1 Pa i=r x( h+0.25)Ka=18.3 x (1.09+0.25) x 0.49=12.0KN/m2水位土压力强度Pa2 Pa 2=r x (h+3.5 -3.00 )Ka 2 =18. 3 x(1.09+3.5 -3.00 ) x 0.49=14.3KN/m2 开挖面土压力强度Pa3 Pa 3=[r x (h+3.5 -3.00 )+(r-rw)(3.00 +3.40)}Ka =[18.3 x (1.09+3.6 -3.00 )+(18.3-10) x (3.00 2 +3.40)] x 0.49=40.28KN/m2 三确定内支撑层数及间距 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30#B型钢板桩 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h:

(完整版)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及概述 1.1编制目的 本安全施工方案是XX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施工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之一,主要体现本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安全生产的总体构思,是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技术性文件。 1.2编制依据 ①施工招标文件及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出具的桩基、基坑围护的设计图纸。 ②投标答疑的有关内容。 ③XX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④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⑤本工程拟使用的规范及标准: a.《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b.《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d.《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e.《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f.《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g.《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h.《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5-99); i.《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j.《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k.《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l.《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m.《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7)。 N.住建部建质2009【87】文件 ⑥ XX地方及其它相关规范及规程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XX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XX中心城区XX路北侧,XX路南侧,西接引水箱函,东临XX。 2.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地下室一层,局部两层,地下室面积29834.4㎡, 地上24层,地上建筑面积67162.3㎡,主楼1#楼建筑高度为34.45m,2#楼建筑高度为23.95m,3#楼建筑高度为92.75m。建筑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一层地下室(东侧为二层)深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结合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并结合一道(东侧为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支撑的支护形式。 本工程基坑分东西两个基坑,相对标高正负0.000相当黄海高程7.2米,自然地坪相对标高-1米至-0.4米左右。其中东基坑东西长126.3米,南北宽77.7米,开挖至底板垫层底为-10.3米,承台垫层底为-11.3米;西基坑东西长108.5米,南北宽123.8米,开挖至底板垫层底为-6.2米,承台垫层底为-7米。基坑占地面积大,整个基坑南北西为交通道路,东面为市民XX。且工程基地土质以软粘土和淤泥为主,基坑占地面积大,由于整个基坑工程的施工工期短,且质量要求高,基坑施工期间必然存在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的现象,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大。 2.3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XX县城建指挥部 设计单位: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基坑围护设计) 勘察单位:XX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XX省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4基坑围护结构概述 2.4.1基坑周边环境 本工程基坑处于XX县XX中心城区,南侧临近XX路,北侧临近XX路,西侧接引水箱函,东侧临近XX。西北角区域临近XX县XX保健站(高层,管桩基础含地下室),间距5.5m~6.9m。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计算

1、工程简介 越南沿海火力发电厂3期连接井位于电厂厂区内,距东边的煤灰堆场约 100m,连接井最南侧距海边约30m~40m。现根据施工需要,将连接井及部分陆域段钢管段设置成干施工区域,即将全部连接井及部分陆域钢管段区域逐层开挖成深基坑,然后在基坑进行施工工作。基层四周采用CDM桩或者钢板桩进行支护。干施工区域平面图如下所示 图1.1干施工区域平面图 1

+4.50 连接井 40#工字钢 拉森Ⅳ钢板桩顶+2.30 围柃 +1.30 -0.70 40#工字钢 Φ500mm钢管Φ500mm钢管 围柃 撑杆 撑杆 -4.70 -5.90 基坑底标高-5.90 Φ500mm钢管Φ500mm钢管 立柱立柱 -10.90 拉森Ⅳ钢板桩底 -15.70 图1.2 基坑支护典型断面图(供参考) 2、设计资料 1、钢板桩桩顶高程为+3.3m; 2、地面标高为+2.5m,开挖面标高-5.9m,开挖深度8.4m,钢板桩底标高 -14.7m。 2,内摩擦角为Φ=8.5 度,粘聚力 3、坑内外土体的天然容重γ为16.5KN/m c=10KPa; 2 4、地面超载q:按20 KN/m 考虑; 3,[δ]=200MPa,桩 5、钢板桩暂设拉森Ⅳ400×170 U 型钢板桩,W=2270cm 长18m。 3内力计算 3.1支撑层数及间距 按等弯矩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则钢板桩顶部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 为:

h 3 6[ ]W δ rK a 6 200 16.5 5 10 2270 0.742 2603mm 2. 603m h1=1.11h=1.11 2×.603m=2.89m h2=0.88h=0.88 2×.603m=2.29m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和工程经济性,确定采用两层支撑,第一层h=1.2m,支 撑标高+1.3m;第二层支撑h1=2m,支撑标高-0.7m。 3.2作用在钢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2(45°-φ/2)= tan2(45°-8.5°/2)= 0.742 2(45°+8.5°/2)=1.347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an 2(45°+φ/2)=tan 工况一:安装第一层支撑后,基坑内土体开挖至-0.7m(第二层支撑标高)。 1、主动土压力:P a =qK a γzK a ①z=0m 2 P a=20×0.742+16.5×0×0.742=14.84KN/m ②z=3.2m(地面到基坑底距离)) 2 P a=20×0.742+16.5× 3.2×0.742=54.02KN/m 2、被动土压力:P p =γzK p ①z=3.2m(地面到基坑底距离) 2 P p=16.5×(3.2-3.2)× 1.347=0KN/m ②z=17.2m(地面到钢板桩底距离) 2 P p=16.5×(17.2-3.2)× 1.347=311.157KN/m 3、计算反弯点位置: 假定钢板桩上土压力为零的点为反弯点,则有:P a=P p P a=20×0.742+16.5×z×0.742=P p=16.5×(z-3.2)× 1.347 z=8. 61m 4、等值梁法计算内力: 钢板桩AD 段简化为连续简支梁,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各支点和跨中的弯矩,

深基坑工程中双排桩支护的使用及安全

深基坑工程中双排桩支护的使用及安全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形式的发展与更新,许多原用于市政建设的基坑支护形式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双排桩支护就是一种,本文主要对双排桩支护体系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工程使用实例,说出在深基坑工程采用双排桩支护体系时就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双排桩支护、安全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excavation forms of development and updates, many of the original excav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forms are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is a double-row piles, the paper on the double piles supporting system fo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use cases, say in the deep excavation system using double piles on attention.Keywords: excavation, double piles, safety 一、双排桩支护体系分析 (一)、支护体系的优点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基坑采用大型机械开挖; 2.双排桩支护体系中,前后排桩均分担主动土压力,其中前排桩主要起负担土压力的作用; 3.后排桩兼起支护拉锚的双重作用; 4.双排桩支护结构形成空间格构,增强支护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5.充分利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土拱效应,改变土体侧压力分布,增强支护效果; 6.整体为一超静定结构,在复杂多变的外荷载作用下,能自动调整结构本身的内力,使之适应而又往往难以预计的荷载条件; 7.在受施工技术或场地条件限制时,如果基坑深度条件合适,悬臂式双排桩支护体系是代替桩锚支护结构的一种好的支护形式,施工实践证明,其施工简便、速度快、投资相对少; 8.使用该支护体系时,由于前、后排桩以及桩间土体的共同作用,在变形中会产生一些抵消主受力的力矩,从而更有利于支护体系的受力,如图所示意。 (二)、双排桩支护的构造要求:D为桩径,

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排桩支护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及概述 1.1编制目的 本安全施工方案是利尔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食堂及库房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施工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之一,主要体现本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安全生产的总体构思,是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技术性文件。 1.2编制依据 ①施工招标文件及基坑围护的设计图纸。 ②投标答疑的有关内容。 ③《利尔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食堂及库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④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⑤本工程拟使用的规范及标准: a.《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b.《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d.《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e.《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f.《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g.《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h.《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5-99); i.《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j.《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k.《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l.《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m.《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7)。 ⑥北京地方及其它相关规范及规程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拟建利尔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食堂及库房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东邻芦求路,西邻北京帝京焊接材料厂,北邻创业路,南侧为黄鹅路。 2.2工程概况 利尔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食堂及库房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633㎡,地上6层,建筑面积约10831.6 ㎡,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2059㎡。建筑高度为23.95m,基础埋深暂定为7.5m。建筑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深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结合喷浆防护作为围护结构、并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压顶梁的支护形式。 2.3基坑围护结构概述 2.3.1基坑周边环境 本工程基坑处于鹅房村,南侧利尔德科技园区消防通道,下有市政下水管道及消防管道,北侧临近创业路,常有重型车辆通过且距用地红线最近处只有0.6米,西侧邻北京帝京焊接材料厂,东侧临近芦求路,路边绿化下埋市政下水管道、电力管沟及消防管道,埋深不明,距用地红线3~6米。

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目录 1 计算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结构设计 (1) 总体思路 (1) 钢板桩结构设计 (1) 4 材料主要参数及截面特性 (3) 5 计算结果 (3) 钢板桩计算 (4) 抗隆起验算 (5) 6 结论 (6)

仪征碧桂园地下车库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1 计算依据 ⑴《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⑵《土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⑶《建筑力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 工程概况 仪征碧桂园一期工程位于仪征市天宁大道与文兴路交汇处西北隅,一期工程 主要由7栋32F(栋号为1~4#、7#、12#、13#)、5栋18F(栋号为5#、6#、 8#、10#、11#)住宅楼和4栋1~2F商业楼(栋号为8-1#、8-2#、10-1#、11- 1#)及1栋2F综合楼(栋号为9#)组成(栋号均为勘查院编号),其中高层住 宅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和商业楼为框架结构。在高层住宅楼下部均设一层地下室。场地地面整平标高与场区南侧文兴路大致相平。 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①2素填土,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②4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③1含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④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3 结构设计 总体思路 地下车库基坑开挖采用钢板桩支护,围堰平面设置为单排。靠市政道路侧钢板桩开挖深度为,采用12m/根长拉森Ⅳ型钢板桩,为阻挡围堰外雨水流入,钢板桩顶高出原地面,四周设置高的护栏。 钢板桩结构设计 靠市政道路侧钢板桩平面及立面设计见图、图。

浅议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413574449.html, 浅议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作者:薛强张明超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 摘要:双排桩支护结构是两排混凝土桩在桩顶用刚性梁连接的超静定结构,实践表明双排桩是在单排悬臂桩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来比较密集的悬臂桩间隔抽出后移,并在桩顶连接起来形成的,这样在不增加桩身工程造价的同时节省内支撑、拉锚等构件形成的一种支护形式。目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基于平面刚架模型的计算方法、基于winker假定的几种计算方法 和数值模拟的方法。 关键词:基坑支护;双排桩支护;计算方法 Abstract: Double-row pil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connected by rigid beam on the pile top of double rows of concrete piles.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ouble-row piles, on the basis of single-row cantilever pil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formed by drawing out the original intensive cantilever pile and connecting them on the pile top,which is a type of supporting form without increasing the cost by not usinginternal support, anchor and other components. At present,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are the ones based on plane frame model, the ones based on winker assumed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Key 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double-row pile supporting structure; calcul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双排桩支护形式是一种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支护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控制基坑侧移、方便施工、节省地下空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钢筋混凝土排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单纯的悬臂支护结构比起来具有以下优点 (1)受力方面,前后排桩由于连梁的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合理分担土压力。 (2)结构形式,双排桩属于超静定结构,可以调整自身的变形适应复杂多变的外力作用,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度。 (3)施工方面,双排桩施工方便,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工作面,施工工期较短。 在实际基坑工程中,双排桩的使用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支护要求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较常见的形式[1][2]如图1-1

基坑排桩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排桩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XX 花园二期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之一,主要体现本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总体构思和布置,是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文件。 1.2 编制依据 1) 、XX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基坑围护的设计图纸及 变更图。 2) 、XX 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4) 、本工程拟使用的规范及标准: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 DGJ08-116-2010);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01 年版);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1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 JGJ81-2012); ( 1 1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 12) 《工程测量规范》 ( GB50026-2007); (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7); 1.3 编制原则 1)、科技领先原则本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期紧,周围环境较复杂,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基坑工程施工有关规范,遵循"时空效应"原理,科学的运用"基坑开挖对称均衡"原理,在施工中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流水,严格按照基坑围护施工图进行施工,并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2)、组织机构合理原则工程一旦开工,我们将全力以赴,委派国家一级建造师,组织精干而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以及各专项管理机构。实行项目承包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 3)、环境保护原则 我公司将依据XX 区建筑行业文明施工原则,从土方运输、建筑垃圾处理、 废水排放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将施工带给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2、工程概述 2.1 一般概况 (1)项目名称:XX 花园二期 (2)项目位置:XX 经济开发区XX 路东、XX 路南侧 (3)建设单位:XX 置业有限公司 (4)勘察单位:XX 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 工程概况 1)项目组1#、2#、3#主楼及一层地下车 2)基础型式:采用桩筏基础;

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计算书

桂林市西二环路道路建设工程排水管道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桂林市西二环路二合同段污水管道工程的起点K12+655,终点K17+748,埋设管道为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Ф500)和钢筋砼管(Ф800),基础采用粗砂垫层,基础至管顶上50cm范围为粗砂回填,其上为级配碎石回填至路床;起点管道底部标高为150.277m,管道平均埋深为5.2米左右,最深为7.8米,地下水位较高,其中有局部里程段3.5m厚土层以下是流沙层,开挖时垮塌较严重,为防止开挖时坍塌事故发生,特制定该方案,施工范围为K12+655~K14+724段左侧污水管。 本段施工段地质为松散耕土、粉质粘土,地下水位高,遇水容易形成流砂。 二、方案计算依据 1、《桂林市西二环路道路建设工程(二期)施工图设计第三册(修改版-B)》(桂林市市政综合设计院)。 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3、《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4、《钢结构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施工方案简述 1、钢板桩支护布置 钢板桩采用拉森ISP-Ⅳ型钢板桩,其长度为12米/根,每个施工段50m需260根钢板桩。根据施工段一般稳定水位154.0m和目前水位情况,取施工水位为154.00m。根据管沟开挖深度(4.7m),钢板桩支护设置1道型钢圈梁和支撑。以K14+100左侧排污管道钢板桩支护为例,桩顶标高为157.83m,桩底标高为148.83m,依次穿越松散耕土→粉质粘土层。 2、钢板桩结构尺寸及截面参数 拉森ISP-Ⅳ型钢板桩计算参数如下表所示:

基坑支护中双排桩分析

基坑支护中双排桩分析 1工程概况 1.1场地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快安,拟建场地原为空地、旧宅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场地西侧紧邻正在施工的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外墙水平间距不到4.5m。本工程设有两层联体地下室,地下室周边底板面结构标高为-8.90m(局部-8.70m、-9.20m),底板厚400mm,下设150厚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底标高为-9.45m,开挖深度8.45~8.75m。单桩承台厚1.20m,多桩承台厚1.50~2.00m,至承台开挖深度约10.90m。 1.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野外钻孔取得的地质资料,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填土、②淤泥质土、③粉砂、④淤泥质土、⑤中砂、⑥粉质粘土、⑦粉砂、⑧卵石。本场地对开挖有影响的地下水为赋存于(1)杂填土中的浅部上层滞水和赋存于(3)粉砂层中的承压水,承压水位埋深4.00-5.30m(标高1.10-1.20m)。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K=6.23- 7.61(m/d)。 2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1)若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难度较大,支护造价偏高。(2)除西侧距离相邻基坑较近外,该基坑东南北侧,场地条件较好,可以采用桩锚的支护形式,以节省造价和工期。(3)由于场地西侧条件受限,紧邻另一侧正在施工的基坑,其采用内支撑的支护方式,本基坑若采用锚杆会影响相邻基坑的施工;若整体采用内支撑,则较为浪费;若采用单排桩悬臂支护,变形验算不满足规范要求(见图2、图3,位移达75.66mm,超过福州市建设管理部门相关文件规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除西侧基坑第一级采用放坡及平台卸载,第二级采用双排SMW工法桩+钢筋混凝土圈梁和连梁;基坑其他范围采用外锚式工法桩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分2级进行,第一级高度约为2m,剩余高度为第二级.第一级按1:0.5放坡素喷,第二级为工法桩与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典型剖面单排桩支护图如(图2)、典型剖面双排桩支护图如(图4)。

基坑支护(钢板桩)设计及计算书

目录 1 计算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地质情况 (1) 4 设计施工方案概述 (1) 5 围堰结构计算 (2) 5.1 设计计算参数 (2) 5.1.1材料设计指标 (2) 5.1.2单元内支撑支撑刚度计算 (3) 5.1.3单元内支撑材料抗力计算 (3) 5.1.4 设计安全等级 (4) 5.2 拉森钢板桩封闭支护结构设计分析 (4) 5.2.1 开挖过程结构分析 (4) 5.2.2 拉森钢板桩单元计算分析结果 (4) 5.2.3 内支撑应力和变形计算 (18) 5.2.4支护结构强度验算 (19) 5.2.4 支撑型钢强度、稳定性验算 (23)

基坑拉森钢板桩围堰设计及计算书 1 计算依据 1.2 《特大桥承台基坑拉森钢板桩围堰设计图》; 1.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7-2003); 1.5 《理正深基坑软件7.0版》; 1.6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1.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8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 工程概况 桥址处为荒地、民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根据现场调查,特大桥1#承台施工为最不利基坑,承台尺寸为4.85×5.7×2m,开挖后深度4.209m。 3 地质情况 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承台处的地质情况如表1。 表3-1 承台地质情况 取样 编号厚度(m)名称 重度 (kN/m3) 粘聚力 (Kpa) 摩擦角(。) 侧摩阻力 (Kpa) 1 1.25 杂填土17.7 11.00 7.20 30.0 2 4.25 淤泥质土17. 3 13.00 6.00 22.0 3 6.20 粉砂18.0 45.00 --- 40.0 4 4.60 粘性土19.8 49.00 --- 65.0 5 21.60 粉砂19. 6 47.00 --- 70.0 4 设计施工方案概述 使用9m拉森Ⅳ钢板桩对基坑进行封闭支护,钢围檩设于承台顶标高以上1.509m,钢板桩顶往下1m处,围檩采用H400×400×13×21mm型钢,围檩长边下方设置不少于3个牛腿,上方采用直径8mm钢丝绳兜吊在拉伸钢板桩上,斜角撑采用H400×400×13×21mm型钢,斜撑两端与围檩型钢焊接牢固。基坑尺寸控制原则为自承台外轮廓外扩1.2m,为保证承台模板与钢筋的顺利施工,围檩斜角撑的位置应避免阻碍模板与钢筋的吊装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