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节习俗的变化

春节习俗的变化

春节习俗的变化

春天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俗称“年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纽。

腊八

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有熬粥供佛、馈送亲友邻居。自食,以及有来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

祭灶

灶神,俗称"灶王爷"。民间认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报告所住之户的善恶言行,所以当二十三晚上给他送行时,就用江米或麦芽做成的糖来粘住他的嘴。我不晓得,其他地方沿袭这一风俗与否,但是我感觉我的家乡是遗失了。

扫房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除夕

旧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

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春节达到高潮,最为隆重、热闹。为了点缀点景,烘托"纳福迎新"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门心、请条,用红纸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抬头见喜"、"满院生辉"、“春满家园”等喜庆、吉利的话。还要贴门神,贴挂钱等。

除夕晚上举行家宴。随着岁月的发展,很多人在外地未来得及回归,或是与父母相距甚远,家宴已不如古时,但仍有很多人尽可能的往家赶。一家认为在一起吃“团圆饭”。菜饭尽可能丰富些,预示来年丰衣足食,席间要多说彼此祝愿的话,充满欢乐气氛,这顿饭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来“守岁”。

按传统习惯,饭后至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寝,要"守岁"至次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辞旧岁之际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的有为祝老辈延年益寿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经调查近几年的春节,守岁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是或看电视,或是睡觉、打牌、上网,几乎无人静下心来守岁。虽然很多现代人将“网上守岁”、“打牌守岁”等归于守岁,然而守岁净化心灵、让灵魂通过安静“回家”的作用似乎正在消逝。

拜年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时,是要亲自上门作揖磕头。小孩要想拿到压岁钱,必须向父母、祖父母磕头下跪。

如今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网上拜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城镇化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一些亲朋好友友间亲自见面、亲自拜年比较难做到,这样,比较方便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贺卡拜年被人们逐渐的接受。但是,同质化祝福容易冲淡真情,这也已引发不少人的忧虑。有不少人在感叹群发短信拜年祝福没意思的同时,又无奈的也在随大流。这也是生活节奏变快人们见面机会变少的一种无奈。

初一到初五是人们串亲走友,相互拜见的日子。即便淡了,但大部分地区仍延续至今。

放爆竹

在过往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

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赶跑呢?人们便发明了炮仗,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渐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

如今,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元宵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及圆子,用糯米粉加馅的圆子,寓意团团圆圆。

在现代,春节的日子虽未变化,但与古代的春节已大不相同了。实际来说,春节在现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现代人少了很多繁琐的礼节,很多人对春节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兴高采烈了,我想这是跟古代过春节最大的不同吧。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要的传统节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生命力勃发,万物复苏。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春节还是应该得到重视吧,毕竟那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应该将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但愿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的历史魅力和传统庆祝活动,会让我们骄傲于“我们是中国人”!

2012年2月27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