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的水力特性与节能分析

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的水力特性与节能分析

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的水力特性与节能分析
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的水力特性与节能分析

节能空调制冷系统分析 何彪

节能空调制冷系统分析何彪 发表时间:2019-01-14T14:03:21.0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何彪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 广东信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1053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各行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节能、环保、安全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而制冷空调行业更是如此。本文研究和分析了节能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其制冷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节能;空调制冷;系统分析 一、影响空调制冷能耗的主要因素? 由于投资初期已经决定了压缩机的效率,因此对空调制冷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温差。一般情况下蒸发器内制冷剂蒸发的温度必须低于空气温度,才能将机房中的热能转给制冷剂,压缩机再将挥发成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吸走,促使蒸发器的压力保持平衡状态,整个过程中由于温度会升高,所以空调的制冷效果也受到直接影响。在制冷空调系统中,制冷工作时的能耗、空调的投资成本来决定实际温差的大小。其次,膨胀阀开启度。要对膨胀阀的过热度进行定期检测,参照相关说明书对其开启度进行调整,使其过热度保持在5℃~8℃的范围内。最后,一般情况下风冷式冷凝器比较常用,其结构包括多组盘管,且为增加空气面的热传面积,盘管外还添加肋片,并且风机转动加速空气流动,以保证空气面的传热效果。由于肋片间距相对较小,且空调运行时间长,冷凝器翅片上容易附着杂物,导致冷凝器热阻增加,从而影响其冷凝效果,增加电能消耗。? 二、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 1、合理选择设备? 首先要尽量降低压缩机的消耗功率,保证压缩机的工作效果。如果是变频空调系统,还要注意合理选择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保证其处于额定状态下运行;其次,要保证热交换器的性能。从某种程度上讲,制冷剂的冷凝压与蒸发压是由热交换器的性能来决定的,即冷凝压越低、蒸发压越高,则压缩机就会获得比较小的功耗,反之则功耗会增加。因此要保证热交换器的高性能才能进一步降低冷凝压、提高蒸发压。? 2、合理选择设计参数? 一方面要掌握合适的风机风量。因为风机的风量与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成反比关系,即风机风量越大,压缩机输入功率就越小,相应的会增加风机的输入功率。因此要保证风机风量选择的合理性。设计过程中,如果系统规模已经确定,则根据噪声的最大上限值所确定的风量即为风机风量;对于变频空调而言,由于在整个系统的输入功率中,风机的输入功率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室外空调,因此在选择实际风机风量时要小于额定模式中的风量。另一方面,要减少压力损失。热交换器的性能、风机的风量决定了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而这两个参数又对压缩功耗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从压缩机排气口到冷凝器入口、再从蒸发器出口到压缩机吸气口会产生压力损失,从而对压缩功耗产生影响,因此要尽可能降低压力损失。? 3、合理选择适用的节能措施? 首先利用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通风系统均有自控功能,其可以实现对空调末端一系列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比如新风机、回风机、变风量风机及风机盘管等,从而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功耗。自动控制技术是利用直接数字控制器,对检测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其次,对于中央空调系统而言,可以利用变频技术对其水泵及风机进行控制。变频器可以准确采集到空调中的相关运行数据,比如水压差或温差等,然后对水泵及风机进行直接数字调节,降低空调的电能消,实现节能目标。最后,还可以采用动态变流量控制技术。制冷空调运行过程中负荷发生变化在所难免,利用动态变流量控制技术可以对系统采集数据进行模糊运算,对冷水机组及冷动风机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实时调节、控制,促使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包括冷冻水、冷却水的流量、冷却风机的风量等各项参数,保证冷水机组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当冷水机组处于运行状态时,系统还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糊运算,分析出合理的控制参数,再将这些参数分别传送至冷水机组、冷冻水控制子系统、冷却水控制子系统及冷却风控制子系统等,以保证整个系统均处于平衡的运行状态,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三、制冷空调系统中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节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下面主要介绍两种:一是热声制冷技术,该技术是本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相比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热声机的优势十分突出:比如该技术采用的是惰性气体或相关混合物作为工质,无需使用制冷剂,最大程度上降低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加重温室效应;并且热声制冷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无需使用贵重材料,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此外,其设备结构中不存在振荡的活塞、油密封、润滑等运动部件,大幅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与传统制冷系统相比,可以说热声制冷技术近乎完美,因此可以断言,其将成为新一代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 另外一种即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里程碑。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还局限于智能控制、故障检测及诊断、负荷预测等,尽管其可以克服传统仿真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但是短期内其部分功能仍然无法达到仿真技术能够实现的效果。因此,在制冷空调应用领域,可以将人工智能与传统仿真技术互相结合应用,实现智能化仿真,二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因此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理人论上为制冷空调的准确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制冷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控制器的冷量输出,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可以保证空调系统处于最佳的经济状态运行。由此可见,空调系统的控制中,加入一系列的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方法,与常规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会获得更高的能效比。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制冷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在空调制冷设备功能逐渐完善的同时,其性能也趋于优良。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常规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加,其储量也不断降低,导致能源结构失衡,能源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9T14:42:17.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陈浩[导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应用节能新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和支持建筑设计对节能技术的运用。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中的能耗大户,如何更好地运用节能措施,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图书馆为例,结合相关节能规范,对其空调系统节能措施作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字:全热回收;可调新风比;绿色建筑;IPLV;CO2监测装置;焓值比较;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广州市某职业学院图文信息及行政中心,建筑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9米。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七层,主要功能为借藏阅一体图书阅览室以及行政办公楼。 2 中央空调系统构成 根据各功能场所及房间的使用功能,对空气调节区域进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其中图书馆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292KW,行政办公楼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034KW。 按照大楼的性质与规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建筑大型会议室、报告厅与一体化图书借阅室共用一套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选取两台制冷量为500KW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制冷主机及相应的水泵设置于裙楼天面层。夏季冷冻供回水温度为7°C/12°C。 行政办公区按层为单元设置多组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设于天面层,不影响建筑外观。 3 空调方式简述 大报告厅、大会议室、借藏阅一体化书库等大空间区域,均设置空调机房,采用全空气送风系统,末端选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低风速集中送风,气流组织上送上回。 行政办公区域采用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根据各功能房间的实际情况选用风管机或天花机,新风采用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机组,经排风能量回收及独立处理后送到空调房间内。 4 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本项目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并于2014年取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评价标识,现选取本工程设计中的一些主要节能措施作分析探讨。 (1)合理选用空调系统 就暖通专业而言,空调制冷系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合理选用空调系统对建筑节能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构成、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方案比对,根据该地区建筑物特点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中央空调系统。以本项目为例,图书馆和行政办公楼在建筑布局上相对独立,且使用功能不相同,使用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图书馆晚上仍需要全部开放,以方便学生借阅及自修,而行政办公楼晚上则较少使用或只有部分使用。因此,设计时考虑图书馆区与行政办公区分设独立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使用上互不干扰。学校行政办公楼考虑到白天使用率不会很高以及晚上可能出现小部分使用的情况,选用了直流变频多联机系统,其特点是部分负荷时效率高,尤其适应使用率不高及需要考虑晚上加班的办公性质的建筑物。 (2)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产品 在设计选用设备产品时,应注意制冷机的能效比COP、IPLV值以及水泵、风机效率的选用,须满足相关节能规范要求。目前,新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正式实施,相比旧版规范,对空调设备的能效要求有了较大的提升,要求趋于更严格。 (3)合理布置多联机室外机,减小冷量衰减现代建筑为了外立面的美观,一般要求多联机的室外机设置于天面层或中间设备层。个别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差,平面冷媒管布置得过长,造成冷量大幅衰减,实际运行中发现室内参数未能达到设计值,实质上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本项目行政办公楼按层为单元,多联机室外机在天面多点多组布置,缩短冷媒管路服务半径,减小冷量衰减,最大限度利用多联机能效。 (4)回收排风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处理,降低新风负荷本项目图书阅览室、会议室和报告厅等大空间区域,均采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充分利用排风的余热,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处理,降低新风负荷。空调送风系统新风比可调,并设置焓值比较系统,当室外焓值低于室内设定焓值时,切换至可调新风比工况,使过渡季及冬季在采用新风更节能的情况下,加大新风比例,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房间内设置CO2监测装置,实现浓度超标报警,通过调节新风比,使夏季在新风在满足卫生要求的情况下,保持较低新风比例,以达至节能之目的。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的送、排风机均采用变频控制。行政办公楼新风采用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回收排风能量,降低新风负荷。 全热回收效率均>60%。 (5)降低噪声和震动的传递 噪声和震动也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里面重要的一项,在空调系统中,必须重视噪声和震动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图书馆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安装在裙楼天面,下面就是阅览室,噪声标准要求较高,考虑到噪声和震动的影响,设计时整个天面制冷机安装位置范围均设置了浮筑降噪减震层。为了减小空调机房的噪声传递,除了在空调机房设置隔声措施外,空调送风、回风主管上均设置了消声器,送风端消声器长度为1.5m,回风管消声器长度为1.8m。在平时设计时,需注意消声器长度的选择,如果消声器长度不够,消声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应注意预留消声器的压力损失。

空调冷水系统节能分析

伍小亭等空调冷水系统节能分析 发表日期: 2009-08-14 空调冷水系统节能分析 伍小亭1),高峰1),乔锐1),邓有智2)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天津市志同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070) E-mail:surenwu@https://www.doczj.com/doc/f412665619.html, 摘要:本文提出了空调冷水系统季节输送能效比概念SER,定义了“理想”空调冷水系统。改变了以往单纯考虑水泵因素的空调冷水系统能耗评价方法,计入了回水工况对主机能耗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传统定流量系统“大流量低温差”运行的必然性与程度。以“理想”空调冷水系统为基准分析了不同情况与形式下定流量系统与变流量系统的节能潜力。关键词:变流量;水系统;制冷机组;系统节能 0.引言 传统的中央空调水系统采用的是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量并调运行调节方式,即:通过改变并联定速水泵的运行台数实现分阶段改变系统流量的量调节,同时根据经验分阶段重新设定供水温度实现质调节(以下称,第一种运行调节形式),对应的水系统形式为,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实践证明,此种运行调节方式很难实现系统负荷与流量的一致性变化,往往形成小于设计温差的“低温差大流量”运行。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按5℃温差设计的空调冷水系统的供冷季平均输送温差仅为3℃左

右,而空调冷水系统设计温差为7~5℃时,平均输送温差每降低1℃输送能耗将增加14.3%~20%。 显然,如果能使空调水系统供冷季平均输送温差接近设计送温差,形成“定温差变流量”运行,会明显提高空调水系统的季节输送能效比SER.,改善回水工况,实现空调水系统直接节能与间接节能。实践表明,能达到这一目的运行调节方式是分阶段改变温度的质、量并调运行方式,即:分阶段改变系统供水温度设定,同时变频水泵变台数,变转速运行,系统流量时时变化(以下称,第二种运行调节形式),对应的水系统形式为,一次泵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鉴于技术原因一次泵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均非彻底的变流量系统。 第一种运行调节形式应用广泛,为主流形式;第二种运行调节形式,作为一种更节能的运行调节方式逐渐在被接受。分析表明:即便水系统的ER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规定的限值,第一种运行调节形式也必然会造成不节能的“低温差大流量”运行。 1 空调水系统运行节能评价—— SER与回水工况 1.1 空调水系统的季节输送能效比SER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定义了空调水系统输送能 效比ER, ER=0.0023452H/(⊿T*η) 并给出了最大输送能效比的限值,显然ER越低,水泵额定功率越小。式中:

制冷空调节能新技术探讨

制冷空调节能新技术探讨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冰箱、彩电、空调的使用逐渐普及。而这些电器当中我们看到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新技术在这些电器上应用日益广泛,就拿空调为例,从节能上考虑,空调变频技术的应用、太阳能技术及蓄能技术的出现,使得空调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空调节能;新技术;变频 我们知道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日益减少,出现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现象,象一些地方出现的水荒、电紧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地球的资源已非常宝贵,已经到了人们想方设法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时候了。空调作为一种日常必备的家用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降耗成为了其中的很重要的一项,空调变频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使空调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我们还应该去对空调的节能技术进行可持续的研究。 一、变频技术的发展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技术在空调压缩机内的使用是重要的节能方法之一。传统空调主要是以停止压缩机工作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这就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支持压缩机由静止到转动所需要的动能,而且频繁开关压缩机会造成压缩机内部件的磨损。与传统空调进行比较,变频技术在压缩机内的使用使得压缩机的转速可以由变频器来进行调节,可以根据室内温度随时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改变制冷剂或制热剂的供给。一般情况下,空调以较大的制冷或制热功率迅速对温度调节至设置的温度,然后对压缩机进行变频,调节至低能耗、低转速运行状态,保证室内温度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样使得室内的舒适度提高,也节省了频繁开关机耗费的能量,节能效果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变频技术主要在于其控制方面,主要的技术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数字直流变频该变频技术主要是把交流电首先转换为直流电,然后根据室内的温度进行变频调节,全数字直流变频主要采用脉冲幅度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数字符合 变频的控制。 (二)超宽变频主要是利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对环境温度快速的进行测量然后做出判断,实现恒定温度的维持,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模糊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在模糊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室内人群活动的情况及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感知,以此作

空调系统冷冻水循环水泵的节能设计方法

空调系统冷冻水循环水泵的节能设计方法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环11-2班郭浩) 摘要: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仅为设计负荷的 50%~70%左右,而冷冻水泵作为空调系统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节能改造空间。本文从空调系统的节能重要性以及重点阐述的冷冻水循环水泵的节能,分析了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从运行工况中得出空调能耗的原因,从冷冻水泵的单台、多台串并联的运行情况进行水泵选型,并从冷冻水一次泵变频节能和二次泵变流量两个方面对冷冻水循环水泵的节能坐车进一步阐述。对水泵的选型方法作一定了解。 关键词:冷冻水泵节能优化水泵选型一次泵二次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 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能耗也已迅速上升到 社会总能耗的33%以上。 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构成了现代建筑的三大重要“器官”。暖通 空调已占到总建筑能耗的 50%~60%。在空调系统中,主要能耗设备有冷水机组、 水泵、末端设备等,其中空调水泵的能耗大约占冷水机组能耗的13%左右。空调 负荷是随气象因素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空调系统在大部分时间内工作于 部分负荷状态。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仅为设计负荷的 50%~70%左右,而冷 冻水泵作为空调系统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 节能改造空间。 本文主要就空调系统中冷冻水循环水泵的节能设计进行探讨,从冷冻水循环 水泵的运行工况、水泵组合方式、水泵选型以及冷冻水一次泵、二次泵的节能设 计角度进行分析。 2 冷冻水系统耗能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包括了“末端风系统”、“输配系统”、“冷水机组”,具有“多 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等特点。无论是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又或者末端、阀 门的控制策略的变化,均有可能导致冷冻水系统、甚至是冷水机组运行工况发生 波动。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机房空调系统的一般性概念和现状,以及各种节能措施的简要原理,并针对空调的结构提出了空调系统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应采取的一些节能措施以及维护经验。 关键词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1空调系统的分类 1.1空调的概念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技术,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湿度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及生产过程的要求。 1.2空调的分类 空调系统按照不同规则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按照使用目的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按照空气处理方式分为集中式(中央)空调、半集中式空调和局部式空调和;按照设备制冷(热)量分为大型空调机组、中型空调机组和小型空调机。目前机房所用空调的类型一般分为四类:机房专用空调(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舒适性空调(普通空调)、大型中央空调和各种换热器类空调。 2机房的节能措施 机房的热负荷包括:设备热、人体热、新风热、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和对流热。对于机房而言,终期设备热负荷占总热负荷的比重达到65-75%。一般来说,设备的热负荷基本上是不变的,谈到机房的节能降耗,一方面是降低热负荷,通过一些措施降低除设备发热以外的其它热负荷,另一方面就是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后者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节能措施。 2.1变频技术节能 在机房空调系统中,目前变频节能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的应用:一是机房专用空调压缩机变频方式,传统的机房专用空调和普通的民用空调一样,是依靠压缩机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机房专用空调压缩机变频技术通过变频器来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空调在每次开始启动时,先以最大功率、最大风量进行制热或制冷,迅速接近所设定的

水蓄冷中央空调技术方案.doc

深圳市信义玻璃厂中央空调系统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深圳市安朗节能有限公司 2010年9月

目录 一、空调系统的特点 (2) 1.水蓄冷空调系统特点 (2) 2.常规电制冷冷水机组系统特点 (3) 3.风冷热泵系统特点 (3) 二、项目概况及经济技术条件 (5) 1.项目概况 (5) 2.电力政策 (5) 三、项目空调系统初期投资分析 (6) 1.常规电制冷+风冷热泵系统 (6) 2.水蓄冷系统初投资 (6) 四、项目空调系统机房运行费用分析 (7) 1.运行策略分析 (7) 2.运行费用计算 (8) 五、经济性分析 (9)

目前,本工程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常规电制冷机组与风冷模块机供冷,虽然该系统十分简单,容易操作,但从其运行情况来看,却存在不节能,运行费用高,效果不好等缺点,现在根据甲方要求,对该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目的,根据深圳市的电价政策等措施,推荐采用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一、空调系统的特点 1.水蓄冷空调系统特点 水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荷电力制冷储存在蓄能装置中,白天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如下优点: a.利用蓄能技术移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厂发电设备的利用率, 降低电厂电网的运行成本,节约电厂、电网的基础建设投入。 b.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配电 容量与配电设施费。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c.使用灵活,过渡季节、节假日或者下班后部分办公室使用空调可由蓄 冷槽提供,无需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d.启动时间短,只需15-20分钟即可达到所需温度,而常规系统则需1 小时左右。 e.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缩小送水(风)管的管径,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文档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 一、中央空调节能最佳方法 由于中央空调主要设备是风机水泵,所以节能最佳方法就是采用变频器。目前大多数中间空调还采用以往旧的控制方式,即:通过改变压缩机机组、水泵、风机启停台数,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该调节方式缺点集中表现为如下几点: ● 设备长时间全开或全闭,轮流运行,浪费电能惊人。 ● 电机直接工频启动,冲击电流大,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 温控效果不佳。当环境或冷热负荷发生变化时,只能通过增减冷热水泵的数量或使用挡风板来调节室内温度,温度波动大,舒适感差。中央空调采用变频器后有如下优点: ● 变频器可软启动电机,大大减小冲击电流,降低电机轴承磨损,延长轴承寿命。 ● 调节水泵风机流量、压力可直接通过更改变频器的运行频率来完成,可减少或取消挡板、阀门。 ● 系统耗电大大下降,噪声减小。 ● 若采用温度闭环控制方式,系统可通过检测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风量,随天气、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变化小,调节迅速。 ● 系统可通过现场总线与中央控制室联网,实现集中远程监控。二、供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

无论是溴化锂机组或电制冷(氟利昂)机组的中央空调系统,主机自身的能量消耗有机组控制,机外的电力消耗组不能控制,而这部分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却通常被人忽视了。尤其是溴化锂机组,在额定状态制冷运用行时,机外水泵、冷却塔的电机耗电量约占总体能源消耗成本的30%(以每公斤油2元、每度电1元计算)。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用户切身利益角度,都应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成最节能的系统。采用变频器来控制机外水泵电机、冷却塔电机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一般情况节电20%~50%,每年可节省机组及系统总运行费用的12%~20%,十分惊人。 1、冷却水泵变频控制 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的功率是根据空调冷冻机组的压缩机满负荷工 作设计的,当环境温度及各种外界因素,冷冻机组不需要开启全部压缩机组,此时空调的冷凝系统所需要的冷却量也相应地减小,这时就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来调节冷却水泵的转速,降低冷却水的循环速度及流量,使冷却水的冷负荷被冷凝系统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目的。从我公司对中央空调的变频节能改造得出以下的数据,其冷却水泵、冷温水泵在低流量运行时,可以大幅度节省电力,尤其针对直燃机冷却水流量曲线的特点,采用变频控制,意义更大,从远大BZ型直燃机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海利普变频器控制水泵测试数据为例: 当制冷量75%时,机组所需冷却水流量34%,水泵电耗约20%;当制冷量50%时,机组所需冷却水流量22%,水泵电耗约15%。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翟少斌孙文哲付秉恒张立华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7813) 摘要随着能源的紧缺及公用及商用建筑中央空调的高速发展,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途径的研究变的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状况。本文分别对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其中特别设计一种含有射流装置的回水循环系统。 关键字节能中央空调系统射流装置 The analys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Zhai Shaobin Sun Wenzhe Fu Bingheng Zhang Lihua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2007813) Abstract: As the scarcity of ener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ir-condition system in public and commercial buildings ,the approach of saving energy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air-condition system, it is more important when the air-condition system works in par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air-condition system of cold and heat source,the air-condition units and the water and air feeding system .we especially design a backwater circular system with jet pump .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air-condition system jet pump 1 引言 在当今世界上充满着“能源紧缺”的时刻,“节能”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和研究部门广大科学工作者探计中最注重的一环。一些发达国家空调工 程的能耗,已占据建筑物总能耗的60~70%。我国也占据50~60%[1]。 一般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都是以最大负荷为设计工况,但在实际运行中,所有的因素综合与设计工况相符合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因此空调制冷系统常常会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据统计,空调制冷系统在满负荷情况下运行只占20~30%,在70~80%的时间是在部分负待下运行。这就给空调设计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部分负荷运行情况下如何设计才能使空 调制冷系统符合节能的原则。这比在设计工况下提出能耗指标更为重要[2]。 中央空调节能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靠科学的运行管理方法;二是系统自身,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考虑部分负荷下运行的节能问题。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 1)空调冷热源系统; 2)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 3)水或空气输送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简单分析165044441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简单分析 以节能为原则,从实际工程设计出发,在空调冷负荷确定、设备选择及水系统形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准确计算逐时空调冷负荷、确定冷机搭配、冷水循环泵和热水循环泵分别设置、空调水系统采用变流量系统等都可达到减小系统能耗,提高效率的目的。关键词:空调冷负荷空调水系统压差旁通控制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当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在社会生活中愈来愈重要。在公共和民用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约占建筑物耗能的65 %以上。目前,大多数楼字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很多能源浪费的情况,如因空调负荷计算不当,致使冷热源机组容量选择过大,形成“大马拉小车”的状况;系统的自控节能控制设计较为粗糙,甚至未作考虑,通常水泵运行的定流量系统对于电能的浪费是严重的;系统的管理不当也会造成运行成本的浪费等等。所以空调节能应该是有潜力可挖的,以下粗略分析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可运用的节能措施。 1 空调冷负荷的确定及冷水机组的选择 设计冷负荷是选择设备的主要依据,所以正确地计算建筑冷负荷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公共和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负荷主要来自围护结构传热( 包括太阳辐射) 和新风负荷。传统的教科书及设计手册中给出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不论是计算围护结构的墙壁或门窗负荷,其结果均是针对某一具体房间而言,而空调系统设备容量依据的是整个建筑物的冷负荷。由于各房间朝向、位置、功能及其内部热源等情况的不同造成的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建筑物冷负荷的最大值应为每个房间逐时负荷叠加的最大值,而不是简单地将每个房间的最大冷负荷进行叠加。空调系统负荷是随室外气象条件而变化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负荷有很大的不同,波动很大,在全年出现峰值负荷的时间很少。有资料表明,办公楼全年负荷的时间频率( 某负荷出现时间与总时间之比) 如图1 所示: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全年负荷大多集中于最大负荷的50 %~70 %之间,而且当负荷大于总负荷的50 %时,一般需开冷机,其余时间可用新风抵消冷负荷。因此设计时考虑全年负荷变化对冷机及其他设备进行大小搭配选择,以便在室内冷负荷较小时开启小型设备,而在冷负荷较大时再开启大型设备,尽量避免冷机及其他设备在低负荷率的情况下运行,其单位制冷量的耗电量会增加,因此适当选择冷机型号,保证高效率运行,也可减少系统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很多工程设计中主机往往选择一样型号的机组,虽然系统配置较简单、控制简便,但机组全年60 %以上的时间在50 %-70 %负荷状况下运行,造成系统调节不够灵活,负荷低峰时大马拉小车,形成大流量小温差,低效运行的状况,是对能耗的极大浪费。选择大小冷机组合,大小机组配置不同大小的冷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水系统设计及控制可能较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

◆ 节能环保技术 ◆ 目前国家标准《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对冷冻水的水力输送系数有明确限制:不得小于30。这个指标对大型建筑物的冷冻水系统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计算,在满足该指标的系统中,冷冻水泵的装机电量约占空调系统总装机电量的10%左右,而实际运行能耗更占到20%左右,因此,对大型建筑的空调冷冻水系统进行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冷冻水大温差技术则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 由于冷水大温差技术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条件下,能减少冷冻水流量,大幅度降低系统的输送能耗,从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采用大温差设计对空调系统的主机、冷冻水泵以及末端的运行能耗以及初投资都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以某大型商场为例进行探讨。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性分析 李继路,刘 谨 (广州市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620) 摘要:以某大型商场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冷冻水系统采用标准温差(7/12℃)与大温差(7/17℃)两种工况下,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末端的运行能耗及初投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温差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而初投资也基本持平。关键词:冷水系统;大温差;节能;初投资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楼高两层,总建筑面积60000m2,属大型的家居商场。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该工程空调总设计冷负荷达到8438kW(2400RT)。冷冻水输送系统采用一级泵两管制同程系统,空调末端采用风柜。该工程空调系统包括主机、水泵以及末端风柜的年运行费用较大,因此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优化设计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则是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2 不同冷水温差系统运行能耗比较 冷冻水标准供回水温度为7/12℃,典型大温差冷冻水供回水采用7/17℃,本文仅讨论在这两种代表性温差下其运行能耗与初投资的比较。 2.1 冷水机组在两种工况下的能耗比较 根据制冷原理,冷水机组单位质量制冷量能耗随制冷剂蒸发温度的上升而减少,或随其降低而增加。而制冷剂蒸发温度的变化对冷水机组能耗的影响相对冷水温差对冷水机组能耗的影响要大一些。一般而言,当出水温度恒定时,冷水机组5℃温差与10℃温差时的单位质量制冷量能耗几乎没有变化,但蒸发温度降低1℃时,机组冷量减少1.8%~6%,而 轴功率只减少0~0.5%。因此在7/12℃与7/17℃两种温差下,由于其蒸发温度变化并不明显,所以冷水机组的单位制冷量耗电量变化不大。2.2 冷冻水泵的输送能耗 采用冷冻水大温差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小冷冻水泵输送功率,而泵的输送功率是与冷水流量和管路阻力损失成正比。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采用大温差水泵节能应按照水泵相似理论计算,即: N'/N=(W'/W)5/3 (1) 式中:W、N——标准温差时水泵流量和功率; W'、N'——大温差时水泵流量和功率。 这种计算方法前提是假设冷冻水管道按照标准温差设计,只是在选用冷冻水泵时按照大温差选择。然而实际上空调系统冷冻水管道的设计是采用假定比摩阻法, 2004.No.12

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

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来实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在此先简述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继而对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主要几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减少能耗的同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标签:制冷空调;发展现状;节能技术 前言 随着空调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的同时,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在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环境下,我国空调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分叉口,如果不能充分发展制冷空调节能技术,那么空调制造企业必然要面对发展的严冬。作为一种高能耗设备,制冷空调如果能够充分应用节能技术,那么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迫在眉睫。 1 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在制冷空调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冷空调相比较,我国的制冷空调在节能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大多是采用的国外先进技术,并没有自己的研发成果。瑕不掩瑜,我国的制冷企业已经充分注意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发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2 制冷空调技能技术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合理用能,并且降低电力高峰期的符合,现阶段主要的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蓄冷技术、燃气技术、太阳能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热泵技术、热声制冷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2.1 蓄冷技术 现阶段空调用电量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总耗电量中的70%左右,并且由于电力紧张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不断加剧,促进了制冷空调新技术的研发。蓄冷技术是在这种条件下被研发出来的,该技术就是使空调在非高峰期用电来保持最佳节能状态,此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由所需的潜热的形式释放冷量来满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调系统冷负荷使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蓄冷设备也就是储存冰的容器,这样的空调不仅可以提高本身的经济效率,还能够增强系统稳定性。按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11T13:54:54.02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5期作者:金娣 [导读]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约占到目前世界消费量的20%。 浙江唯胜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312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舒适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采暖通风空调的使用日益普及。但随之而来的是暖通空调高能耗问题也更加严重。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节能问题,探讨了暖通空调领域节能的措施。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 1、引言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约占到目前世界消费量的20%,但是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仍然很低,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暖通空调的广泛应用,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再加上暖通空调系统往往以高品质的电能为能源,而我国的电力在某些地区又相对紧张、匮乏,这势必会引起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可见,采暖与空调能耗问题已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建筑发展和环境质量的突出重要问题。因此,对暖通专业提出更高的节能要求是必然的,也是大势所趋。 2、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3、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组成及主要特点 3.1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组成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此同时建筑能耗的总量也逐年上升,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建筑物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和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源消耗需求,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大约占到三至五成,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建筑通常采用设置暖通空调系统来保证建筑物内适宜的温湿度,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就是这种需求所消耗的能量。 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包括建筑物冷热负荷引起的能耗、新风负荷引起的能耗及输送设备(风机和水泵)的能耗、室外气候条件、室内设计标准、以及其他设备照明等因素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有重要的影响。 3.2暖通空调系统耗能的特点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与其它建筑能耗相比有一些特点:首先,能量使用效率受到系统设计、选型、运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系统设计不合理将会降低能源消耗效率。其次,室内空气环境的冷热质量也会影响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质量这就要求尽可能多的利用现有天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作为补充。第三,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是通过交换形式完成的。因此,针对这一特定热点,可以采用冷热量回收的方式来节能减排,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 4、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原则 ⑴节能设计的实际应用。影响热舒适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劳动强度。通过寻找这六者之间的合适比例,巧妙组合,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协调。同时恰当地利用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导性,抵抗室外气候的变化,使得房间内产生舒适的微气候。管路系统设计要简单,这样管材消耗量少,而且便于施工,可以达到节省初投资的目的。 ⑵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个人与全体兼顾在一定的条件下,实行集体供暖,无疑会很大的降低能耗,但是也需要注意满足个人需求,不强求全面统一,这样对节能和控制的灵活性均有利。一方面暖通空调系统应保证各个房间的室内温度能独立调控;二是便于实现分户或分室热量分摊的功能。 ⑶利用室内的通风量,控制室内空气品质节能设计中总的发展趋势是通风量应增大,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就是空气的质量问题,消除空气中的细菌、浮游尘埃,臭味等有害人体的物质,通过室内进排风合理的气流组织,从而达到改善空气的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 5、改善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措施 5.1采暖与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⑴采暖系统的设计 采暖系统设计得合理,采暖系统才能具备节能运行的功能。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建,合理设计节能采暖系统的主要原则有:一是采暖系统应能保证对各个房问(楼梯间除外)的室内温度能进行独立调控;二是便于实现分户或分室(区)热量(费)分摊的功能;三是管路系统简单.管材消耗量少.节省初投资。因此,对所有民用建筑室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设计都要满足上述三个原则的要求。 ⑵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根据规定,除设计1台冷水机组和循环水泵的空调水系统外,空调冷冻水系统应能随着空调负荷的变化改变系统等流量,以降低空调水系统运行的能耗。目前,常用的空调冷冻水系统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一次泵定流量系统。系统较小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时,宜采用负荷侧变流量.冷源侧定流量的一次泵定流量系统。 ②是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具有较大空调水泵节能潜力的大型系统,在确保设备的适应性.控制方案和运行管理的可靠性的前提下,可采用冷源侧和负荷侧均变流量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且一次泵为变频调速泵。 5.2保温与保冷的设计 ⑴冷冻(热)水管道.空调系统风管及有关设备等,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闭孔橡塑保温材料或带铝箔的离心玻璃棉管壳等进行保温或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实践及发展的探究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实践及发展的探究 摘要:当前,我国仍然是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愈发突出,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大力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制冷空调的使用可以在炎热的夏季为人们带来清凉,但是制冷空调的使用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解决全球变暖等问题,必须充分重视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研发工作,必须要持续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注入动力。 关键词: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实践;发展 1引言 制冷空调作为一种高能耗的电器设备,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释放的氟利昂也加剧了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全球变暖。为此,本文论述了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与其具体实践,以供参考。 2制冷空调节能的意义 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制冷空调被广泛应用而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由于空调节能相关技术的不足导致制冷空调的耗电量都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电力资源的压力,提高了供电系统的运营奉仙,从而影响了社会生产与民众的生命。对于地球生命而言,臭氧层是削弱紫外线伤害的天然屏障,若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臭氧层的保护作用会在氟利昂的破坏下消失殆尽,届时人类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所以,研发新的空调制冷技术,实现节能环保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总而言之,研发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寻找环保型能源、保护大气层是人类共同的职责。而制冷空调应用新技术的研发意义在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以及能源的节约。 3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实践 3.1蒸发冷却式空调的应用 这类空调的制冷原理即是指在制冷系统冷凝器的作用下,通过水分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来排出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制冷剂中的气体,来有效降低冷凝压力和温度,从而实现对能耗的降低。这类空调主要是借助蒸发冷却式冷泵机来进行制冷的。它的具体作用机理即是: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到达换热排管中,并在换热表层均匀喷洒,从而形成一层水膜,在风机的作用下,使得热量挥发形成水蒸气,最终达到降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水经蒸发后,还可再被收集循环利用,即实现了对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保持冷却水的温度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分别为32℃和35℃左右,这类空调充分发挥了节能技术的优势,实现了节能减耗的目的。此外,在实际使用该类蒸发冷却式空调时,仍然存在有一些问题,例如,首先,当长时期使用空调的情况下,污垢就会聚集在换热器的表层,从而不利于空调的有效节能。其次,蒸发冷凝器中出现漂水现象时,会造成大量的团菌,进而导致菌团官能症的现象。因此,为了提升该类空调的市场实力,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2热力回收再利用 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应用实际来说,热力回收再利用的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空调运行的过程中气体与液体能够相互转化,采用的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是回收利用气体经过液化产生的热量,进而为空调运行提供热源。目前来说,采用的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形式主要包括冷凝热和回收排风冷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