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判断土壤被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

2、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情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资料收集

1、土壤污染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土壤类型、土壤环境背景值;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质条件、水土流失等

2、土壤污染与社会环境有关,特别是工业生产与废弃物排放密切相关;与污染源分布、工农业空间布局有关

3、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施用农药、化肥的累积情况

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油料、电池)等

三、监测项目

1、背景值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水平,要求测定项目多。

2、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

3、土壤质量监测测定那些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项目。

4、必测元素:镉、总汞、总砷、铅、总铬、pH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原则

1、合理的划分采样单元。

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并根据技术力量和财力条件,优先布设在那些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

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4、采样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调查采样时,注意采集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不同镇、区的采样点尽可能选在相同类型土壤上,以避免因土质不同而产生差异。

(二)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数取决于监测目的、范围大小、环境状况、监测单元数量、经费和时间等。

“中国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提出的监测点数估算公式

式中:n :每个采样单元最少采样点数

s :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

t :置信因子,置信水平95%时,t=1.96

d :允许偏差,抽样精度≥80%时,d=0.2

2

)(d t

s n ?=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

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可采用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田块的梅花形布点法。中心分点设在地块对角线相会处,一般设5~10个分点。

(四)采样时间和频率

为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测定。如需同时掌握在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受污染状况,可依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一般土壤在农作物收获期采样测定,必测项目一年测定一次,其他项目3~5年测定一次。

(五)采样方法

常用采样筒取样、土钻取样和挖坑取样三种采样方法。

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集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接触的部分,再用竹铲或竹片采集土样

五、监测方法

(一)土壤样品预处理

土壤样品组分复杂,污染组分含量低,并且处于固体状态。需要处理成液体状态和将欲测组分转变为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以及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分解法。

土壤样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碱熔分解法、高压釜分解法、微波炉分解法等。分解法的作用是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和有机质,使待测

元素进入试样溶液中。

(二)分析测定方法

1、土壤水分测定

过1mm筛孔土样,105℃烘干至恒重

2、pH值测定

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浸出液的pH值。10g土样加25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搅拌1分钟,静置30分钟,测混浊液的pH值。

注意避免空气中氨、二氧化碳等酸碱气体影响;风干会带来二氧化碳损失。

3、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定义:可溶性盐分是用一定量的水从一定量的土壤中经过一定时间浸提出的可溶解性盐类,盐类直接影响作物的萌发和生长。

可溶性盐分测定方法:重量法、比重计法、电导率法、阴阳离子总和计算法等。

重量法测定可溶性盐分:1000g土样加入50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振荡提取,抽滤、滤液水浴蒸干、烘干。所得残渣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物后,称重。

4、土壤金属化合物测定

土壤金属化合物测定与水体金属化合物测定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预处理和测定条件。

主要方法有:

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测定铜、总铬、铁、锰、总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主要测定镉、铅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主要测定总砷、总硒

分光光度法:主要测定总砷、总铬、有效硼总硼、总钼

冷原子吸收法:主要测定总汞

六、质量保证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七、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对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在土壤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因子区域和单项污染物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1、土壤单向污染指数=

污染物质量标准值

土壤污染物实测值

2、土壤综合污染指数

()()

2

2

2

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单项污染指数+

=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 行)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暂行) 二零一八年五月 - 1 -

目次 1 总则 (3) 2 自行监测方案 (5) 3 监测设施的建设及维护 (10) 4 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及分析测试 (11) 5 监测结果分析 (12) 6 监测报告编制 (13) 附录1重点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表 (14) 附录2 重点行业特征污染物 (15) 附录3 样品运送单 (17) - 2 -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推进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和指导重点企业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特制订《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重点企业进行土壤环境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适用于指导北京市各重点企业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重点企业名单以市环保局发布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为准。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依照《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的要求,划分企业风险等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重点企业提出监测项目或监测频率的不同要求,实现重点企业的分级管理。 1.3 编制依据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HJ/ 68. 污染场地术语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3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11/T 656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 1278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11/T 811 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3号)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原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 1.4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4.1 地块site 某一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 3 -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附件2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环境保护部 2014年8月 —15—

目录 一、目的 (17) 二、范围和对象 (17) (一)村庄监测 (17) (二)县域监测 (19) 三、村庄监测内容 (19) (一)环境空气质量 (19)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 (三)土壤环境质量 (22)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 四、县域监测内容 (23)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 五、质量控制 (26) (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 (一)数据报送 (27) (二)报告提纲 (27) —16—

一、目的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 1.村庄类型划分 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 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17—

企业环境监测方案范本

XXXXXX 有限公司环境监测方案 一、监测指标 (一)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二)噪声(厂界)。 (三)☆如环评有破碎清洗工艺必须监测废水。 二、监测频率 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 三、应急监测预案 (一)目的 为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损失,在事故处理和应急情况下,迅速及时地进行环境监测,制定以下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 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情况监测。 (三)基本原则及应急监测措施 1 、基本原则:本预案是XXXXXX 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各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挥部的具体指挥和领导。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日常监测服从应急监测原则。 2 、应急监测措施:

(1)公司环保安全部门在接到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后,按环境污染信息报送规定上报市环保局。同时立即与市坏境保护监测站联系,及时判断可能的污染因未,进行应急准备,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分别进行现场监测采样和化验准备工作。 ①人员准备:技术人员现场X 名,采样人员X 名,化验人员X 名,司机X 名。 ②做好采样容器的准备工作。 ③及时协调市环保监测站化验室负责分析化验人员做好相应的分析项目的一切准备工作。 (2)监测人员在接到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后,必须在XX 分钟内到达现场采样,并在XX 分钟内送到化验室。 (3)协调市坏保监测站化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样品.分析,及时出具数据,并保留样品。 (4)当对某污染物缺少监测手段时,应立即对外请求支援。 (5)监测数据可用电话或书面形式娜最快速度上报应急指挥部。 (6)应急监测应做到从事故的发生直到事故的处理终结全过程的监测,监测次数以能满足减少损失和事故处理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生产恢复为要求。 应急监测点位及次数表

2019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2019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名称: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9年12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 2、企业概况 (2) 3、工作内容 (2) 4、调查依据与评价标准 (3) 4.1 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3) 4.2 技术标准与规范 (3) 5、自行监测方案 (4) 5.1重点区域及污染源识别 (4) 5.2点位布设 (5) 5.3监测频率 (8) 5.4监测点位 (8) 5.5监测项目 (8) 5.6样品采集 (11) 5.7样品保存与流转 (13) 5.8质量保证 (14) 5.9监测报告编制 (18) 附件1、检测点位布置图 (19)

1、项目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范工作,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豫环办〔2019〕25号)和《安阳市生态保护局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安环文〔2019〕37号)文件要求,按照筛选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安阳市殷都区确定了2019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的21家企业名单,其具体要求如下: (1)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每年要自行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负责;监测结果于12月31日之前向殷都区环境保护局土壤科备案并向社会进行公开。 (2)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透、流失、扬散。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从2019年起,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被列入“2019年殷都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的21家企业名单”,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的相关要求,加强土壤监测,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事故的发生,我公司参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对重点区域及设施识别的的基础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说明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方案 二0一七年五月九日 一、企业概况及监测能力简介 XXX市污水处理厂隶属于XXX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0年8月。于1999年元月通过环评批复,2006年10月投入试运行,2007年正式运行至今。该厂位于XXX市中心城区以东,距市中心城区约9公里,厂区占地约145亩。于2004年8月建成,总投资8188万元。设计日处理5万立方米污水。 XXX市污水处理厂采用BC法(高负荷性污泥/化学絮凝工艺)。处理后的水一部分作为河道补充用水,另一部分作为厂区回用水,剩余部分排入水城河内。工艺系统产生的脱水污泥外运至岔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目前XXX市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4.6 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出水均达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 我厂自行监测手段为自动+手工;开展方式为自承担。自动监测因子有:化学需氧量、氨氮、PH、流量、水温;手工监测因子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PH。共有自动在线监测设备2套(进水、出水各一套),监测因子:化学需氧量、氨氮、PH、流量、水温。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有化验人员有4人,检测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指标,用于指导生产。能开展的监测项目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PH。 二、监测内容 (一)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设置 1、排放口监测 ①废水污染物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设置 我厂共有一个废水水污染物排放口,在九洞桥处理厂污水排口后500m设置W2一个监测断面,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废水污染物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设置序号监测断面监测项目 1 W2、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PH、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磷、总氮、色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动植物油、总汞、烷基汞、总镉、六价铬、总铅、总铬、总砷 ②厂界噪声监测点位设置 厂界噪声共设置5个监测点,分别在N1厂西北、N2厂西南、N3厂东南、N4厂东北、N5厂中部监测点,监测点位详见图1,监测项目为昼间、夜间。 ③大气污染物监测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甲烷。 厂界大气污染物设置: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点设于厂界或防护边缘的浓度最高点;甲烷监测点设于厂区内浓度最高点。 ④污泥监测点设置 污泥监测点设置:见图1,设置于污泥脱水间。工艺系统产生的污泥在脱水机房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的含水率小于80%;处理后的污泥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2、治理设施监测 水污染物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设置 为监控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各项指标,进水泵房前500m在进水口设置W1一个监测断面,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废水污染物自动监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查清本底值,监测、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的优先监测物应是对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如汞、镉、铅、砷、铜、铝、镍、锌、硒、铬、钒、锰、硫酸盐、硝酸盐、卤化物、碳酸盐等元素和无机污染物;石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三氯乙醛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由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引入的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土壤污染组分的测定,属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加之土壤环境的特殊性,一般认为监测值相差10~20%是可以理解的。土壤污染监测结果对掌握土壤质量状况,实施土壤污染控制防治途径和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监测的分类 土壤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查清本底值,监测、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目的,可将土壤污染监测分成下述几类: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土壤质量监测就是要根据质量标准考察和确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我国目前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GB/T 18407--2001)、《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等。根据监测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明确监测目的,如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判定当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属于几类土壤;同时也可根据相关标准判断是否适于用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这是对于污水灌溉、污泥土地利用及固体废弃物土地处理的土壤,进行长期的、常规性动态监测。其目的是摸清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含量水平以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以考察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危害,从而确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事故性监测 这是对废气、废水、废液、污泥以及农用化学品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事故进行应急性监测,以确定引起事故的污染物来源、种类、污染程度、扩散方向及危及范围,以便为行政主管部门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正确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土壤背景值调查

欧季亚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2018年环境自行监测方案-Oxea

欧季亚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2018年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名称:欧季亚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8年01月16日

一、企业概况 欧季亚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采用欧季亚公司自身拥有的生产技术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崇福路111号建设有2.0万吨/年特种酯生产装置及其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公司所属行业为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C2614],公司总投资为20723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615万元,占总投资的2.97%;职员52人,年工作时间约350天,生产制度采用四班两倒制轮换,年工作时间为8300小时。 二、企业污染情况 (1)有组织排放废气 公司所产生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各生产工段抽真空系统产生的少量抽真空尾气。此外,根据工艺要求,需建一台1500万大卡燃气导热油炉,导热油燃天然气产生废气。

表2-1公司单个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注:3G8和POE系列产品各生产4150小时/年。

(2)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公司无组织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原料储罐区产生的呼吸废气,主要为羧酸。料仓加料过程中,粉料原料由大袋通过电梯装载至粉料加料站,加料站采用封闭式加料,缓冲料仓排气口设过滤反吹装置,因此,整套加料过程不会产生粉尘。 无组织排放情况详见表2-2。 表2-2 公司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3)废水 公司产生的废水分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废水排放总量为30000 t/a。公司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为:(1)生产装置中各工段抽真空系统产生的冷凝废水;(2)更换产品生产时冲洗酯化反应釜与后处理反应釜所产生的反应釜冲洗废水。公司低浓度废水主要为:(1)脱盐水装置排水;(2)地面、设备外表冲洗废水;(3)职工生活废水;(4)厂区初期雨水。 公司高浓度有机废水产生量为4974t/a,COD浓度在30000mg/L左右,该部分废水用污水槽收集,然后用泵打到厂内的高浓度废水罐中,经厂内高浓度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COD浓度降到1000mg/L以下,经公司自建的低浓度废水输送管道送至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处理。 公司低浓度废水产生量为25090 t/a,COD浓度在1000mg/L以下,该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试卷答案解析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A 、5 B 、3 C 、4 D 、6 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 B 、7 C 、2 D 、5 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A 、不一定 B 、愈好 C 、无所谓 D 、愈差 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A 、不同的 B 、同样的 C 、5个以上 D 、10个以上 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 、4 B 、6 C 、3 D 、8 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 、土种 B 、气候 C 、母质 D 、土类 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 、300m B 、3km C 、30m D 、100m 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 、底层土 B 、视情况 C 、心土 D 、表层土 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 、自上而下 B 、从中间位置 C 、随机 D 、自下而上 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 、不锈钢刀 B 、竹刀 C 、手 D 、水 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 、0.5kg B 、1kg C 、1.5kg D 、2kg 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线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企业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2019 年自行监测方案 单位名称: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9年11月15日

目录 一、排污单位概况 (1) (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1) (二)生产工艺简述 (1) (三)污染物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 (4) 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简介 (6) (一)编制依据 (6) (二)监测手段和开展方式 (6) (三)在线自动监测情况 (7) (四)实验室建设情况 (7) 三、手工监测内容 (7) (一)废气监测 (7) (二)废水监测 (11) (三)厂界噪声监测 (12) (四)排污单位周边环境质量监测 (17) (五)手工监测质量保证 (18) 四、自动监测方案 (18) 五、执行标准 (18) 六、委托监测 (19) 七、信息记录和报告 (20) (一)信息记录 (20) (二)信息报告 (20)

八、自行监测信息公布 (20) (一)公布方式 (20) (二)公布内容 (21)

一、排污单位概况 (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保德县城东南6km处腰庄乡路家沟村、讲家沟村、赵家峁村、杨家沟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保德县腰庄乡管辖。井田面积7.9564km2,企业现有职工总数403人。所属行业类别为煤炭开采,污染物类别:废气、废水、噪声、固废。主要产品为原煤,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企业于2010年9月委托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2010年11月16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0]1293号文“关于《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予以批复。 2014年8月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4]975号文“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的批复”同意该项目联合试运转。2016年12月,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对该工程环保设施进行最后核查后,编制完成了《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2016年11月30日,原忻州市环境保护局以忻环验字[2016]101号文“山西忻州神达望田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进行了竣工环境验收。2017年7月8日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证编号为14093106100064-0900,目前企业生产正常。 (二)生产工艺简述 (1)井田开拓 ①井筒位置 a.主井:担负全矿井提煤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净宽4.0m,净高 3.03m,净断面12.42m2。坡度23°,长611m,每隔40m设有躲避硐室,安装有1000的胶带输送机,并安装有管路、电缆及台阶扶手,距主井井口173m处还新建有1个筒仓。 副井:对原保德县德能煤业有限公司原有的主斜井经改造后作为兼并整合后的副斜井,担负全矿井的提矸、下料、设备以及提放人员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

环境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环境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长效机制,扶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根据《xx省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机制的八项制度》(湘优办发[20xx]2号)和《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茶发〔201x〕6号)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县委“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拓宽和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掌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执法工作动态,努力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商务成本更低、办事效率更高、服务态度更好、廉洁意识更强”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 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工作在县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优化办组织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监测点。根据自愿原则,经县治理优化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在全县各行业有代表性的规模企业中,确定25家作为201x-XX年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名单见附件),其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同时聘为“xx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监测点两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可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予以取消。 (二)明确监测点的权利和义务 1、监测点的权利:⑴评议评价权。有权对全县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评价,参与县优化办组织的各类监测活动,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⑵监督建议权。监督员在不影响公务正常执行的前提下,有权对正在进行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提出监督建议和意见; ⑶合理拒绝权。对未出示《xx县规范涉企检查备案表》的检查行为,可以拒绝检查,并有权提请县优化办进行协调; ⑷优先办理权。对监测点和监督员的合理诉求,将优先办理,及时答复。 2、监测点的义务:⑴全面、客观、及时反映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

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 1.项目背景 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压铸用及铸件用液体铝合金、铝合金锭的开发、制造、销售为主。为在丰田和中国第一汽车合资公司制造的V6铝制发动机的铸造工厂提供液体铝合金。该项目引进日本的先进设备,并广泛应用电磁搅拌、精密温控等自动化生产工艺,年产12000t液体铝合金和铝合金锭,使得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技术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为贯彻实施《吉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吉政发[2016]40号)和《长春市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长府发[2017]4号)文件精神,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全市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任务,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原吉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8年9月印发了《吉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规范和指导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 与此同时,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解本身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拟开展土壤的监测活动,因此在进行计划工作的同时满足了文件的要求。 2.编制目的 在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运行过程中,正常或非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场地土壤污染,导致该区域内或周边人群在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下承受不可接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开展土壤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长春通利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内及厂界外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检测,初步识别企业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土壤造成污染。 3.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法规、技术导则和规范原则 (2)基于特定生产场地的布点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

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样布点 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每个单元宜采用对角线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由田块进水口向出水口引一条对角线,至少分五等分,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土壤差异性大,可再等分,增加分点数。 2、样品釆集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本次监测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故采用采集混合样品。根据采样布点,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因为该地区为一般农作物种植耕地,所以采集0? 20cm耕作层土壤。混合样量较大,需要采用四分法,最后留下lkg到2kg,装入样品袋。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按土壤发生层次釆土

环境监测综合解决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自动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书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控终端实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服务器实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基础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支撑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应用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端站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UV水质COD在线监测仪........................................................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线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线PH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球型摄像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室外红外一体摄像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视频服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如何编制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如何编制自行监测方案从2013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以来,要求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及生态资源部《关于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联网情况的通报》(环办监测函【2017】2032号)要求,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应依法依归开展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需要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企业自 )、《排 (3)立足当前,适度前瞻。为了提高可行性,设计监测方案时应立足于当前管理需求和监测现状。 三、自行监测方案内容 自行监测方案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指标、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监测方法和仪器、监测质量控制、监测点位示意图、监测结果公开时限等。

四、监测方案制定 监测内容中应该包含污染物排放监测、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关键工艺参数监测。 (1)污染物排放监测包含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或无组织)、废水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或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及噪声污染等。对以上污染物排放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采样方法、监测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分别制定。 **公司环境保护自行监测方案 按照环境保护部《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8号)要求,**公司对厂区现有所有排口和排放所有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并制定自行监测方案。 一、污染源及污染物

公司共设置*个废水排放口、*个雨水排放口、*个废气排放口,各排放口污染源及污染物见下表。 表1 污染源及污染物 二、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 污染物采样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方法见下表,其监测点位及示意图见图1【在厂区平面图上画出排气筒、废水排放口监测位置,厂界废气无组织监测点位根据实际风向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170—1987 数值修约规 则 GB /T14550—19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T17134,—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5—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6—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7—199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8—1997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0—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 —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 /T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7172—1987) NY /T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原GB7173—1987) NY /T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9834— 1988) NY /T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9837—1988) NY /T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12298—1990) NY /T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 方法 (原GB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 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 .2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 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 ,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 .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 、B 、C 层或A 、C 等层的土壤样品。 3 .5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 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 .1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 .1.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 .1.2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 、Eh 、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 .1.4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 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