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国医学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的国医学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的国医学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的国医学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的国医学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2007级基础医学院临床7班

汤素萍

07010723 中国的医学教育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各个时期有各自的教育特点,也有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

鸦片战争后晚清时代开办了洋务学堂,教会学校随之成立,到了北洋政府时期,也有大批的公立私立的医学校,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医学教育及歌名根据地的医学教育……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前的医学教育很多都是为军事服务,军医学校比较的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以前医学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整改,并且对很多的医学校进行了优化与合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医学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现在已经逐步实现了医学教育国际化,医学教育大众化,调整专业结构,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一定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系统知识的传授,现在也已经开始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医学与人文融通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多,整整两年的大学生活,我感受到了大学生活得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以让我们加入,还有很多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我们的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高了。从我们学校来看,医学生不再是死板只懂医学知识的书呆子,他们也是同样的多才多艺,生活也同样的多姿多彩。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今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在给病人治病的同时,还会给病人带来无限的快乐,给人以温暖与关怀。曾经从一部电影上听过这样一句话——医学不仅仅是医治别人的疾病,还得提高别人的生活质量。是的,我们医生不能总是让病人感觉到恐惧,要给病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他们感觉到温暖、放心、信任、舒适。既然我们学校已经这么做了,相信全国的大多学校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这应该说是一个进步的地方。

另一方面以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现在的考试制度还有待改革。现在的我们一般都是一学期考一次期末考试,每次到那时后都感觉及其的恐怖,因为平时积累的东西太多,不得不在几个星期或更短的时间记住一学期的东西,于是就拼命拼命地看书,这样确实有效果的,考试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可是考完了试呢,基本上很多都不记得了,仅有很少一部分留有模糊地映像,这样的考试确实是存在问题的。虽然大学从尚自由、自主,但是我们应该更好的做到一个学生该做的——掌握牢固的知识。而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有时候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从这样一点来说,我认为大学一学期的考试不应该只有一次,应该分阶段考试,这样我们学的牢固,最终复习也是比较轻松的,这样做当然比较麻烦,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只能麻烦麻烦了。

谈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充分凸显了医学就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这样做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医生通过终身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而使自己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分析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结果,离我国卫生服务需求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主管,各类教育模式之间安排不够协调;二是级别较低的医院或偏远地区受条件所限,无法完成必需的培训;三是受时下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某些医院虽然名义上完成了相应的培训,实际上是流于形式。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医院中医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培养质量和提高速度。还有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对于对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认识不明确,有的认为毕业后教

育就是岗前培训;有的将继续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的一种方式”。医学本是博大精深,知识种类繁多,且知识更新比较快,医生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这样一种观念的培养,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时刻提出来,并且在他们接受培训的时候反复不断地提出来。

而且在医学继续教育的制度下,使得有些医学科技人员对接受医学再教育的动机发生了扭曲性变化,他们不是抱着弥补知识、掌握信息,在理论上更上一层楼的目的而来,而是为了拿个学位、混个文凭,以便今后能在单位捞个本钱或为以后出国打好基础,还有的高学位教学人员在课堂上受到学生的责难。这种高学位、低技能、低水平、只图虚名、不求真才实学的学风,不仅影响了医学教育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重视。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使继续医学教育的同志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处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学习医学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临床实践的需要。临床医学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往往比理论更重要,因为临床实践是一切医学理论的归宿。同时.国家的医学教育政策必须作些适当的调整,不能一味以学位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和才能的标准,作为晋升职称、提拔使用的决定性条件,而应更多地考察其实际临床技能、讲课效果和科研水平以及创造性的能力。

纵观我国的医学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现已经进行了很多关于医学教育的改革工作,这应该会经历很长的时间,因为这得收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发现不足,努力采取行动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要满足人民对于卫生服务的要求就必须提高医生的整体的素质,我国据此做了相应的努力。

首先我国现在已经逐步调整和减少医学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积极开展通过毕业后教育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这样的措施应该使今后医生的水平和医学知识的全面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方面,国家正在通过高等医学院校与其它科类大学联合办学或合并等形式,形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与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并存的管理与办学体制,从而提高今后医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给复旦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复旦大学那种有深刻人文底蕴的氛围的下,医学生的人文情怀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且他们还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整个医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今后的医疗事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医学院合并给综合性大学不得不说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对大学教育进行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愈显突出,需要加以调整。调整层次结构的总体要求是:压缩中等教育,调整专科教育,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到2005年,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年招生总量占总体的比例达到60%以上,到2015年增长到70%以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卫生人力和医学教育现状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在调整层次结构时,应根据本地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意见。

从这一点来看,今后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学习的时间将会变长,读研,读博将是今后的趋势,医生的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想成为一名医生的代价越来越大,相应的对于今后医生的待遇会越来越高,这样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报考医学,医学的分数必将提高,从而今后的医生可信度就更高了,逐步我国的医学教育会和国际接轨,医学将是高水平,长时间学习的专业,这也和我国的发展是相符合的,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医生的要求,

这也符合了我过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

总而言之,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今后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将是以培养高质量的义务工作者为目标,而进行一系列改革并且符合人民要求的教育制度。

附:本课程内容结构及授课方式的意见

课程的内容:

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介绍具体的一些著名国外的大学或者一些教授的讲课风格等。在讲述某个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时,可以适当讲讲该国家的特色的东西以及医生在该国家人民心中的一些形象问题,由此也可以反映该国家的教育制度是否成功。

授课方式:

1.我觉得让我们同学上课自由发言这样的方式是好的,但总的感觉参与度不高,以后可以改革一下,比如采取发言几次最终论文就可以不用写等等一些鼓励发言的措施。

2.在讲某国的教育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对于这个国家的一些认识(可以在上节课提前告诉一下是讲哪个国家,便于同学准备),同学讲完之后老师再讲,这样应该会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