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讲解学习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讲解学习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讲解学习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讲解学习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

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一立春助阳生发

(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补阳气的葱,蒜,芽菜(豆芽,香椿,姜芽),韭菜(补肝阳)等生发性食物。立春吃芽菜少放醋或不放醋,少放肉或不放肉。果汁等酸味具有抑制收敛作用的少吃。芽菜中可放一些姜丝中和其寒性,宜凉拌,煮汤为佳。猪血是养血的,韭菜炒鸡蛋是补肝肾,益气血的美食。韭菜炒猪肝,气血不足,健忘失眠的人宜多吃。阴虚有热,患疮疡的人最好不要吃。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青色主肝,

可以多吃菠菜,芹菜。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不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好处。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防风食物——天麻,可制作天麻(20克)炖鱼头。梳头也将风邪拒之门外。风池穴,风府穴。

春来痔不来,春去痔无踪。痔疮是肠胃内热蓄积而成。多吃时令菜。菠菜泡红酒,田螺水汁,提肛运动三法可治痔疮。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可选用金银花甘蔗汁。甘蔗,入肺经,胃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解毒祛湿方:新鲜马齿苋30克捣烂成汁,荸荠粉20克,加入适量冰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荸荠,性寒味甘,入脾,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化湿的功效。多吃稀粥,米汤,面条,白菜,芹菜,菠菜,胡萝卜汁,绿豆海带汤,新鲜水果。

是月食地黄粥以补虚。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极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勿食生葱,损人津血。勿食生蓼,必为症痼,面起游风。勿食蛰藏之物,减折人寿。勿食虎豹狸肉,令人神魂不安。此月四日,宜拔白发,七日宜静念思真,斋戒增福,八日宜沐浴,其日忌远行。

宜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荠菜,豌豆苗,春笋,山药,藕,萝卜,荸荠,甘蔗,芋头等。——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二雨水谨防湿邪

(2月18-20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宜:喝粥,补肾健脾;

忌:立即收起冬衣

雨水来临湿气重,当心脾胃受伤害。“反了春,冻断筋”,“春天喝粥,胜似补药”,推荐薏苡仁党参粥。还有茯苓,芡实,小米,胡萝卜,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亦可以加一些花椒。

早春“捂一捂”,有量也有度。春捂的重点是腿和脚,穿衣宜下厚上薄。“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足踝以下双脚共有66个穴位,占10分之一。常敲风市穴。脱衣以15度为度。

肝脾相利,养肝莫忘调脾胃。“脾胃作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调肝养脾的食物有,糯米,燕麦,高梁,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红枣,山药等。其中茼蒿是时令蔬菜,最适宜。对老年人来说,按摩腹部也可调养脾胃。

补肾兼健脾,五更不再泻。多因肾阳虚引起,宜补肾健脾。推荐荔枝大枣粳米粥。荔枝,补脾益血,壮阳益气。配山药,莲子更佳。平时多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

三惊蛰顺时养阳

(3月5-7日)

桃始花仓庚(黄鹂)鸣鹰化为鸠

宜:养护阳气,较缓和地运动;

忌:过度操劳。

二月二,龙抬头。

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肝区疼痛,眼睛干涩,困倦,头顶痛,咽干口苦,打嗝,腹泻,手脚抽筋等都与肝相关。零食吃点话梅,杏脯等,不吃甜味夹心饼干,多吃白菜,包心菜和菠菜,帮助排毒。女贞子的中药,具有补肾滋阴的功效。滋阴清肝火,最常用的莫过于菊花了,有克制燥气的功效。

背痛脚凉者,补足阳气以健身。多吃精白面,吃一些偏阳性的青椒,韭菜,蒜苗,葱头,豆芽等来养护我们的阳气。另外,还可以喝点酒,最好是高梁酒。气不虚,血热之人是不能喝酒的。补气穴位:足三里和关元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惊蛰到,防虫扰。赔补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板蓝根,永不过期的中药抗生素,功效只有清热,凉血。还有薄荷,菊花,牛蒡子等清热药物。春季蔬菜莼菜,也是预防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佳品之一。

春练宜从惊蛰始,缓和运动最健康。如走路,登山,慢跑,打太极等。推荐放风筝,具有清目,泻内热,解忧,健身的作用,“风筝疗法”。

二月肾气微,肝当正王。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勿食黄花菜,陈醋,菹,发痼疾。勿食大小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葵及鸡子,滞人血气,冱精。勿食兔及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仲春气正,宜节酒保全真性。——《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四春分要防旧疾发

(3月20-21日)

玄鸟(燕子)至雷乃发声始电

宜:清补,养肝;

忌:房事过度,七情太过。

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分防故疾复发。肝主青色,多吃青色食物。“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重点按摩指尖和小腹。

春季眼病高发,调补肝肾是关键。春季少吃羊肉,牛肉,火锅。“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内热损耗肝血。推荐枸杞黑豆排骨汤。枸杞20克,黑豆30

克,猪骨300克,姜片,葱段,精盐,黄酒适量。黑豆能强肝,解毒,明目,补肾。按压四白穴,为美白穴。

春分时节,如何铲除精神分裂这个恶魔。“菜花黄,痴子忙”。与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有关。常按合谷,太冲两穴。

春分性欲旺,房事当有度。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

五清明当防高血压

(4月4-6日)

桐始华田鼠化为如(鸟)虹始见

宜:保暖,户外运动;

忌:辛辣,甜腻性食物,“发物”。

各种慢性疾病易复发,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

阳春三月好踏青,过敏也来凑热闹。鼻炎多是由于肺气不足,寒气不出所致。肾阳不足,不会打很多喷嚏。脾为肺之母。脾肺虚弱,易致鼻炎,过敏。祛寒可按摩神阙穴。可用鹅不食草来治疗。要多吃一些散寒的食物,如大葱,大蒜,洋葱,生姜,紫苏等。推荐茉莉花茶,去寒邪,助理郁。

清明高血压高发,调畅肝脏可减压。春气者,诸病在头。吃荠菜可养肝降血压。按摩涌泉穴可降血压。‘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适量运动,如放风筝,踏青。

女人味上身,提醒您该清热去火了。是肝经郁热引起的,可用鲜鸡冠花煎熬。按摩隐白穴,神阙穴,三阴交,关元穴,气海穴,太冲穴。少吃动物海鲜,多吃利湿的冬瓜,红豆,扁豆等。勤换内裤。

春来困不醒,提神有妙招。春困是肝气旺和脾湿造成的。推荐养生祛困粥——扁豆莲子粥。白扁豆2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莲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肾经,能清心安神,醒脾开胃,益肾固精。祛脾胃湿气最好的穴位是足三里。茉莉花茶也不错。

三月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王。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西风,散体缓形,便性安泰。勿专杀伐,以顺天道。勿吃黄花菜,陈醋,菹发症痼,起瘟疫。勿食生葵,令人气胀,化为水疾。勿食诸脾,脾神当王。勿食鸡子,令人终身昏乱。此月三日,忌食五脏及百草心,食之天地遗殃。六日宜沐浴,十二日宜拔白发,二十七日忌远行,宜斋戒,念静思真。——《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六谷雨适时调情志

(4月19-21日)

萍始生鸣鸠指其羽戴胜降于桑

宜:清肺热,常按摩;

忌:暴饮暴食。

三月百虫生,风热感冒也流行。感冒要辛凉解表,常用薄荷,菊花,还有牛蒡的时令菜。按摩大椎穴,风池穴,曲池,鱼际,合谷。

肝郁两肋痛,推搓两肋养护肝。按摩两肋,加上大椎,肩井,合谷,揉曲池穴。

莫走桃花运,谨防桃花癣伤身。“消风玉蓉散”药方。按摩鱼际,少商穴。

走出情绪低谷,与春季抑郁说再见。远眺,梳头,按摩十宣穴法。

七立夏养心正当时

(5月5-7日)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宜:保持良好情绪,养心入静;

忌:心火过旺,饮食没有节制。

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安全。“使志无怒”。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可吃苦瓜,芥蓝,荞麦,奶油生菜来防治。莲子心,有寒性而不损伤阳气。莲须

(干燥花蕊)有固肾涩精的作用。宜吃高梁粥。按摩神庭,百会和太阳穴,合谷。多拍腋窝,腘窝,肘窝,肚脐,腰骶窝等。

三豆苡仁粥防疰夏,会吃保养精神足。防暑期综合征。脏腑气血虚弱。苏州人立夏吃乌米饭或乌米糕,杭州人吃三烧(烧饼,烧鸡,烧酒)或九时新,即樱桃,梅子,蚕豆,笋豆,铡鱼,玫瑰花,葛芭,菇菜和乌米饭。上海人吃茶叶蛋。三豆苡仁粥,即绿豆,赤豆,黑大豆,加苡仁米,加少许粳米。藿香正气水也有疗效。

蚂蚁窝痒上手,立夏注意湿热。按摩劳宫穴,合谷穴,鱼际穴。

立夏起居养生,汤水先行防上火。“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上火的症状为面部潮红,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牙龈肿痛等。可喝酸梅汤,菊花茶。西南端坐,叩齿九通,漱玉泉三次。夏气热,宜食菽(豆类)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遵生八笺》)

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胃气。勿暴露星宿,避西北二方风。勿食大蒜,伤神魂,损胆气。勿食生薤,令人多涕唾,发痰水。勿食鸡雉肉,令人生痈疽。鳝鱼不能吃。——《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八小满除湿正当时

(5月20-22日)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宜:除内热,除淫邪;

忌:情绪波动过大。

小满,麦类饱满而不成熟。

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止痒(一时)办法:一勺白酒二勺醋,擦洗患处。祛风止痒粥“五宝粥”:生地20克,竹叶卷心6克,金银花10克,水牛角6克,粳米100克。

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内热是阴阳失衡,并非真的有热,分实热和虚热。“阴虚则内热”。平时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夏天多喝一些大麦粥,可以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

红豆薏米粥,除湿好帮手。湿分痰湿,寒湿,湿热。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湿气重否的测试:每次排完便后看一看马桶,如果尚有一些粪便沾在马桶上没有冲下去,这就证明您体内湿气重,需要祛湿了。

情绪中暑的防治: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火大,爱发脾气。打坐调息,多聆听天籁之音。

五枝汤洗浴(槐,桃,柳,桑枝,麻叶)。

九芒种谨防梅雨伤

(6月5-7日)

螳螂生鸟始鸣反舌无声

宜:午睡,勤消毒,注意卫生;

忌:物品发霉,疾病传染。

“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

黄梅时节家家雨,不妨借用五枝汤。“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即出汗后不能立即洗澡。多吃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凉性食物。推荐五枝汤全身浴。麻叶250克。

中午眯一会,不怕“夏打盹”。20分钟到1小时。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山药薏米粥,莲子粥,扁豆,荷叶茶等。

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感冒了可用生姜红糖水发汗,空调病也可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胃部不适,可喝一碗姜枣茶。

芒种时节,防止传染病。五月为百毒之月,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为毒蛇,蝎子,蜈蚣,守宫(壁虎),蛤蟆。少吃老鼠,蛇等野味。经常洗澡。多吃山药,薏米,茯苓等祛湿食物。

五月肝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起俱早。每发泄,勿露体星宿下,慎避北风。勿处湿地,以招邪气。勿食薤韭,以为症痼,伤神损气。勿食马肉及獐鹿肉,令人神气不安。此月五日,宜斋戒,清静。此日忌见一切生血,勿食一切菜。十六日切忌嗜欲,犯之夭寿,伤神。其日忌远行。二十七日宜沐浴,拔白发。

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如苦瓜,莴笋,丝瓜,苦菜,芹菜,菊花,百合,地胆草,荷叶等,另外,咖啡,巧克力,可可等,也比较适合在这个季节吃。

——《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十夏至日吃补

(6月21-22日)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宜:调理脾胃,睡好子午睡觉,消暑利湿;

忌:热中风。

宋朝百官放假三天。

夏季气温高,三高老人警惕热中风来闹。“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清热解暑的靓汤——冬瓜荷叶汤。冬瓜500克,新鲜荷叶一张。可以吃些绿豆汤,新鲜蔬菜,水果,鱼,豆类,醋,山楂。穴位:中冲穴,内关穴,水沟穴,中冲穴是心包经上的井穴。对于中风,虚脱导致昏厥的,可掐合谷穴,百会穴和涌泉穴。

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用艾叶洗澡,用艾叶煮蛋。用食盐和苦瓜擦拭也有效果。

夏季清补:先清解,后补益。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南方有夏季秤人的习惯。夏季宜选用清补法养生,可以多吃点绿豆,薏米,小米等,消除湿热,补

气生津。清补以鸭肉为上,可加入海带,或竹笋,或芡实,意苡仁,冬瓜,莲藕。推荐冬瓜水鸭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而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苦瓜是败火能力,还有苦笋,苦丁茶。当然,为营养均衡,也适量吃些鱼,肉,蛋类,海鲜等食物。

睡觉一样有学问,夏日提倡“子午觉”。“三寒两倒七分饱”。

十一小暑避暑湿

(7月6-8日)

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宜:养心,保持乐观心态;

忌:过分贪凉及摄入过多冷食。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谨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按摩丰隆穴祛痰和承山穴祛湿。祛湿食物,薏米,冬瓜,黑芝麻。推荐薏米红豆汤。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是让脾强壮起来。

减苦增辛,夏季也要养肺气。苦瓜可以多吃,葱蒜等辛辣菜品可以多吃。还有香菜,韭菜,生姜,白萝卜,洋葱,油菜,芹菜,茴香,陈皮等。推荐青红萝卜猪肉汤消暑,加蜜枣。梨,葡萄,石榴可以补肺。笑也一种养肺的办法。适

当吃一些酸味食物,取其收敛固涩之功,如番茄,草莓,柠檬,猕猴桃,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等。菜肴中还可以加些醋,防止胃肠道疾病。

夏季多汗不正常,找心肾来帮忙。经常盗汗,心肾功能必出问题。按摩阴谷穴和肾俞穴。立夏之后可适当喝点酒,晚饭后5-7酉时。“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避免宫寒对女性的伤害,切记夏天勿贪凉。少吃冷食,喝些红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气。

西瓜为“天然白虎汤”,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六月肝气微,脾脏独王。宜减苦增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慎东风,犯之令人手足瘫痪。勿用冷水浸手足。勿食葵,必成水癖。勿食茱萸,令人气壅。——《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十二大暑防中暑

(7月22-24日)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宜:清热补气,冬病夏治;

忌:食欲不振,暑湿。

大暑来临,如何打开您的胃口。厌食,多为脾胃受凉。“晨起三片姜,百病消灾殃”。姜,能杀菌,可祛寒,可做姜汤,做姜粥。推荐生姜红枣粥。暖胃食物还

有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梁,薏米,豇豆,扁豆,黄豆,香菇,桂圆等。

常按摩足三里穴。“三里常不干”。夏天也不要让腹部着凉。

大暑,怎样远离阳暑。绿豆是清热的佳品。而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可起到益气的作用。补水也是关键。多吃一些凉性蔬菜,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多吃一些水果,如西瓜,苹果,桃子,香蕉等。刮痧是防治阳暑的方法。揉掐风池和太阳穴也可治疗中暑。

大暑,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推荐山药羊肉粥。艾炙关元穴、足三里、背俞穴可外散风寒。

暑期湿气重,当心起脚癣。脚湿气与五脏有关,与湿邪有关。成年人脚癣湿气大,有脚臭,但阳气也充足,有能力将湿气排出体外。多吃一些排毒又祛湿的食物,如黑豆,木瓜粥,豇豆赤豆粥,忌辛辣食物和烟酒。外治,可用醋水泡脚。大蒜汁擦拭也可。

十三立秋养脾胃

(8月7-8日)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宜:祛湿养脾胃,食补;

忌:阴暑,秋老虎。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诸湿肿满,比属于脾。”“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莫过于香薷了,可见《清明上河图》。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推荐健脾药食——茯苓,但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小便过多者不宜食用。芡实、山药、豇豆、小米也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常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穴。总之,从立秋到白露,以养护脾胃为主。

立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贴秋膘。根据中医四季五补原则,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淡补,是补而不腻,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如鸭肉、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还有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西瓜、苦瓜等清淡食物。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防治秋燥,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在藕孔中塞入糯米,具有补心脾、治阴虚、去内热的功效。莲子不能生吃,《本草纲目拾遗》说“生则胀人腹”。立秋开始每天早晨吃粥。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暑热伤人,耗气伤阴。首先不要贪图寒凉,其次不能吃寒凉食物,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此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和藿香正气水。

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应秋之容平。儿童保健中要“常带三分饥与寒”。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而异。饮食上以养肺为主,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酸味食物。

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遵生八笺》七月肝、心少气,肺脏独王。宜安宁情性,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无冒极热,勿恣凉冷,无发大汗。勿食茱萸,无人气壅。勿食猪肉,损人神气。此月勿思恶事,仙家大忌。五日宜沐浴,七日宜绝虑,斋戒。九日谢前僭,求祈新庆。二十八日宜拔白发。二十九忌远行。——《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十四处暑防温燥

(8月22-24日)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宜:早睡早起;

忌:秋燥,辛辣食物。

人体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而秋天一般为30%。

早卧早起,也鸡俱兴,科学睡眠防秋困。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少辛增酸防秋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多吃一些酸味水果,缓解身体的旱情,像西瓜之类大寒的瓜果,就不要吃了。少辛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味辛的东西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处暑时节,除稍晚一些的山楂,最常见的莫过于葡萄了。但葡萄为寒性水果,成人每天不宜超过200克,孩子不超过50克。吃葡萄后立即喝水,会腹泻。其他一些时令果蔬,如黄瓜、西红柿、冬瓜、梨、荸荠、甘蔗、大枣、银耳、百合、蜂蜜、和汤、粥等,可以多吃。“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口干舌燥,叩齿生津以去燥。“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李时珍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如果秋气肃杀犯肺引起咳嗽,可用干银耳加鸡蛋,加糖服用,宜于干咳无痰;鸭梨粥,有清心、降火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

处暑,孕育健康宝宝的有利时机。

十五白露当养阴

(9月7-9日)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宜:养阴;

忌:贪食寒凉,穿过于暴露的衣服。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好汉经不住三泡稀。防止脾胃受凉,秋瓜坏肚。苹果味酸甘,性凉,吃多了也会腹泻。但少吃一些苹果,可以止泻。冷菜是为了平衡酒的热性。“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个季节应当穿袜子防寒。

秋天到,鼻炎闹,健鼻方法早知道。经常按摩鼻部。

薄衣御寒有讲究,秋冻应除足和头。“秋八月,乱穿衣”。春捂秋冻是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就是不要过快的加衣服。身热汗出,阴津伤耗。秋冻要有度,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通过低于10度时要添加衣服。头脚,肚脐等也应排除在秋冻之外。“寒从脚起,热从头散”。“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的元凶。

莫让寒流梗住了血管,白露当防心血管病。出门注意保暖,推荐黄芪三七鸡。“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多按摩血海穴,它是化瘀的穴位。多按摩内关穴,减轻心脏的压力。

八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无犯邪风,令人骨肉生疮,以为疬痢。勿食小蒜,伤人神气,魂魄不安。勿食猪肚,冬成嗽疾,经年不差。勿食鸡雉肉,损人神气。——《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

十六秋分防燥凉

(9月22-24日)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宜:保养肺阴,护肺;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我国古代将一年分成自立春到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这是我国古代独特的创造。作为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在指导中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周。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以我们所处的北半来说,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已经到了夏天和冬天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浊,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科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播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开始探索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出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概念。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家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对季节性的要求更高了,就逐渐形成了节气的概念。春秋时已用土圭测日影定节气。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它是以北斗星柄的方位定节气。定立春为阴历的正月节(节气),雨水为正月中(中气),依此类推。全年共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后人就把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后传入朝鲜、日本等邻国。日本在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采用,并传至今日。 节气交替产生的天气变化对人的生理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的血色素在夏季降低,在冬季升高。人体的白细胞在冬季较高,12月份最高。人体的血小板在3-4月份较高,在8月份降低。成年人的凝血酶无在冬、春季时低,并在气团活动及气压变化时出现波动。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元冬季低于夏季,冷空气扣可降低。人体内的血清蛋白,总蛋白数自冬至夏会减少,白蛋白夏天高,冬天低,球蛋白冬季高,夏季低。人体的血容量会在冷气团、冷风后降低,受热后增加。人体二氧化碳的结合力在12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体体的血磷在2月份最低,夏秋最高。人体的血钙在2-3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血镁在2月份最低,12月最高。血碘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人体毛细血管的抵抗力会在冷风后增强,暖风后降低。人体组织的穿透力会在冷风后减少,暖冈后增强。 节气交替所产生气象中的温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对人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气压与人体健康关系尤其密切。气压与体的影响,概括起来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 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体人体内氧气的供应。人每天需要大约750豪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当自然界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肪血氧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从低地登到高山为例,因为气压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由于人体(特别是脑)缺氧,还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发生肺水肿和昏迷,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 为何要分四季来养生? 答: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 《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也就是常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四季养生依照中医四气调神理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阴历月亮盈亏的变化,应季顺势养生。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季节和养生之间的联系,针对四季养生的各种小知识,小窍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四季养生法则: 春季养生:春天属木,宜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气中属风,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宫。 ”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夏季养生:夏天属火、土,宜养心、脾胃、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秋季养生:秋天属金,宜养肺、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

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冬季养生:冬天属水,宜养肾、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肩颈痛的危害: 1、肩颈痛将造成人的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疼痛;出现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晕、心闷、心跳等症状。 2、疼痛不光使人难受,而且疼痛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有一些非常不好的影响,特别是疼痛对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引起强烈的干扰,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来调节的,长时间的疼痛会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这样就会人的情绪、心理甚至生理发生变化,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因此肩颈痛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其他疾病。 什么是肩颈痛? 肩颈痛在医学上称为肩颈部肌筋疼痛症候群。典型的肩颈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肩颈痛),在临床的病症多表现为单侧,或两侧的肩颈僵硬及疼痛,往往可以找到一个或数个压痛点,严重的更可诱发头痛。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椎动

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

“二十四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指导着我们养生!来看看中医药专家们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吧! 小雪-大雪(2016.11.22~2016.12.21) 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养藏精气 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中医认为生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 大雪节气时寒冷干燥的天气让人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大雪时节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莲藕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 冬至-小寒(2016.12.21~2017.1.20) 养生关键词:防寒保暖 冬至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如果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把驱寒活血的药搅拌在肉馅里,给冻伤的百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发热,有利于全身保健。 小寒是寒冷期。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最怕冷。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大寒-立春(2017.1.20~2017.2.18) 养生关键词:防风寒护肝 大寒前后,年底应酬多、工作忙,缺乏运动,加上暖气和室外寒冷的轮流考验,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预防感冒除了加强锻炼,还可以通过食疗增加抵抗力。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要注重养护肝脏。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舒发了肝气。 雨水-惊蛰(2017.2.18~2017.3.20) 养生关键词:降火春捂 正月是新年,为赶回家过春节,火车汽车上人多温度高,易出现上火、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建议在车上少吃辛辣及卤制品,不妨吃些柚子、黄瓜等降火。

黄帝内经 指导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心光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皮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黄帝内经》:“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黄帝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对于精神来说其实很重要,失眠多梦,睡眠不足,这个跟肝有一定关系,因为肝气不疏的人会表现为肝气失调,失调了以后会影响到睡眠,造成有肝火,因为肝火大了人睡眠就容易难以入睡,睡眠不好的情况下就造成睡眠不足了,第二天可能工作学习精力也不足了。 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随着气候节气等环境状况改变,人体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而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就会较其他季节多。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可以从精神、饮食、运动三大方面来配合养肝。 1.养肝先要睡得香 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一般熬了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

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养法

顺应二十四节气养生技法 根据“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观,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法则,即人的养生必须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各自特点,顺势而动。遵循这一养生法则,对人生保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春季的养生要点 春季6节气,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与自然界相应。 保健养生应注意养护春季的“生发之气”。相反,若不注意“生发之气”的调养,逆时而动,不仅影响到春季6节气机体的健康,而且可能遗患于以后。 春季风气当令,在人体应肝。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所以春季气候变化多,温差幅度很大,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在这个季节里,一些肝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容易发生变化,应当注意。另外,由于从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 1.春宜养阳,顾护阳气 春季6节气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人与天地相应”,春天阳气初升,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6节气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顺时而养。注意保护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应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情况发生。春季6节气生发之气是夏长之气的基础。如果春季6节气阳气生发不足,或者阳气受到损害,就难以给夏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会发生“寒变”。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 另外,春季6节气风气当令,人体的皮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阳气易向外发泄。同时对风寒之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故人们在春季6节气更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更加容易损伤阳气。尤其是老年人还有可能引起旧病复发。所以春季6节气要注意保护阳气,春季6节气当捂,所谓“春捂秋冻”、“春不忙减衣”,就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是顺应春季6节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2.慎避风寒,防止春瘟 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风邪相关连。春季6节气风气当令,正是百病宜发的季节,正所谓“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由于春季6节气多风,增加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易伤阳气。加上春季人体腠理疏松,一些病邪容易侵袭人体。所以春季6节气养生的关键是要避风。 另外,春季6节气天气变化无常,乍暖还寒,致使人体难以适应,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一些致病物质会乘虚而入,诱发疾病。“春来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所以在春季6节气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体弱多病之人。我国古老的生活谚语“春捂秋冻”是符合春季养生原则的,因此在春季6节气一定要注意防避风寒。“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 春季6节气气候转暖,百花吐艳,同时也有利于很多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的生长繁殖,危害人体健康,容易导致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脑、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尤其好发于儿童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白喉、流脑等在春天极易发生,威胁儿童健康。所以在春季来临时,要注意防范,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另外,春天还是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时节。所以,平素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并在春季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3.调节情志,保护肝脏 按照五行学说理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五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如果由于气候、情志、饮食等因素,造成某脏生理机能的

(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

(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的全部内容。

“二十四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指导着我们养生!来看看中医药专家们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吧! 小雪-大雪(2016。11.22~2016。12。21) 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养藏精气 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中医认为生 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 大雪节气时寒冷干燥的天气让人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大雪时节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莲藕熟吃有健脾开胃, 止泻固精功效。 冬至-小寒(2016。12。21~2017。1。20) 养生关键词:防寒保暖 冬至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如果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张仲景为治疗百姓 耳朵冻伤发明的,把驱寒活血的药搅拌在肉馅里,给冻伤的百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发热, 有利于全身保健。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物

从立春到谷雨养阳疏肝 立春养阳气,疏肝气 节气食俗:咬春迎新食生菜 饮食调养原则:立春养肝,百病不沾 立春常见病饮食指南 立春养生八大明星食材 韭菜:温肾补阳,暖胃健脾 春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 香椿: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 荠菜:健脾利水,止血解毒,降压明目 白萝卜: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鲫鱼:和中开胃,健脾利湿 葱:发汗解表,通阳活血,驱虫解毒 雨水养脾胃,调精神 节气食俗:品“龙肉”,吃汤圆 饮食调养原则: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雨水常见病饮食指南 雨水养生八大明星食材 南瓜:补中益气,健脾利湿 黄豆芽:清热明目,补气养血 鳙鱼:疏肝解郁,健脾利胃,补虚劳 菠菜: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肠胃 蜂蜜:护肤美容,抗菌消炎,润肠通便 茼蒿:健胃消食,润肺化痰 莴苣:止腹痛,止牙血,通小便 豌豆苗:助消化,益中气,利小便惊蛰顺肝气,养脾气 节气食俗:吃春梨,忙炒豆 饮食调养原则:惊蛰顺肝,助益脾气 惊蛰常见病饮食指南 惊蛰养生八大明星食材 马兰头:清热止血,抗菌消炎 鸡蛋: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枇杷:润肺下气,止渴 鸭血:滋补养血 赤小豆: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黄豆:增强人体免疫,防止血管硬化 香蕉:润肺解酒,健脾滑肠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润肺止咳 春分调阴阳,保健康 节气食俗:吃三香,喝春汤 饮食调养原则:疏肝健脾,和调阴阳 春分常见病饮食指南 春分养生八大明星食材 蒜苗:祛寒,杀毒气,健脾胃 酸奶:补虚开胃,润肠通便 淡菜:补肝肾,益精血 香菜:健胃消食,利尿通便 猕猴桃:清热,生津 燕窝:养阴润燥,益气补中 大蒜:温中消食,暖脾胃,解毒 豆豉:开胃消食,祛风散寒

曲黎敏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中文名: 曲黎敏师说: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版本: 录自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系列 发行时间: 2007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师说: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介绍: 黄帝内经大智慧 《师说》之《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中医文化专家 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特聘顾问 个人专著: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 研究领域:中医与传统文化、周易与中医学 她的主要著作《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师说》之《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主讲: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大全)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 雨水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 惊蛰清炒苋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脾胃虚寒者忌食)、党参黄芪粥(益气固表,增强体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感冒者)、葱豉豆腐汤(豆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健脾利尿); 春分菠菜豆腐汤(肠胃虚寒,腹泻者忌食)、玫瑰花烤羊心(藏红花3克,鲜玫瑰花50克或干玫瑰花15克,羊心串串蘸上玫瑰、藏红花汁,在烤箱中烤熟。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大蒜烧茄子(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清明枸杞苗汆鸡片(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杏仁核桃汤(将姜片、杏仁、核桃煮开后拌入蜂蜜,小火10分钟,补肾润肺,止咳定喘)、蘑菇炖豆腐(健脾开胃,补气益血,理气止呃,清热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黄稠,肿瘤病人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 谷雨田七佛手炖墨鱼(疏风散邪,活血通络,行气止痛,适用于肋间神经痛)、参蒸膳段(鳝鱼、党参,熟火腿,清鸡汤。温中益气,活血通络,强健筋骨。适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酸腿疼。)

立夏芹菜粥(清热除烦,降压降火);酸枣粥(主治虚劳心烦,不得睡卧,有实邪慎服)、桂圆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眠,月经不调)。 小满薏苡红豆丸(两种豆磨成面,加入蜂蜜、水做成丸状,蒸熟,健脾益胃,祛湿)。马齿笕粥(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利尿)。山药薏苡煲泥鳅(补脾胃,祛湿热,止痒,对脾胃湿热型荨麻疹疗效尤佳)。 芒种甘草绿豆粥(芳香开胃,健脾化湿,消热利湿)。西红柿炒鸡蛋(生津解渴,养心安神)。香菇冬瓜球(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夏至八宝鸭(健脾开胃,补虚养身)。凉拌苦瓜(清热祛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小暑小炒羊肉(补虚劳,去寒冷,温补气血)。绿豆海带汤(清热解毒,防暑去火)皮蛋瘦肉粥(消暑宁神,补充水分。全年适用); 大暑藿香粥(芳香辟秽,化湿理气,治暑天外感而见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莲叶绿豆汤(清热消暑,防治热痱); 立秋清蒸茶鲫鱼(茶叶装入鱼腹中,清热利湿,生津止渴)。醋椒鱼(黄鱼,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五彩蜜珠果(苹果、鸭梨、菠萝、杨梅、荸荠、柠檬、白糖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处暑姜汁菠菜(养血滋阴,润肠通便)。蜜蒸百合(除烦润燥,润肺止咳)。百合蜂蜜羹(清心安神,润燥除烦,用于神经衰弱,睡眠不宁);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四季养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法因人而异,主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法,适时养生。 春季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睡早起,广步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发育,欣欣向荣,此时宜开始锻链身体,早晨起来缓缓散步,拨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在阳气生发的春季,饮食要求清淡,不宜大量食用油腻、油煎的食物;水果宜食用一些甘蔗、马蹄、柑橙等,取其清淡甘凉,防止积热於里。 夏季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睡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万物生长,茂盛华美,夏日昼长,养生者宜早起锻链,不宜懒惰,要使人的精神旺盛饱满,让体内阳气宣泄於外,以与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这就是夏天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夏季炎热,常遇暑热兼湿之候,肌腠开泄,汗出亦多,人们喜食生冷、寒凉之物。如太过则而伤脾胃。因此,在夏季切忌过食生冷,少食油腻厚味、煎炸动火之物、饮食宜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夏日炎炎正好眠”,是说夏季天热,暑湿重,人喜多眠,但此时更宜振作精神,劳逸结合。 秋季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说,秋天天气乾燥,气候逐渐转凉,秋气肃杀,万物开始收歛,要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并要收敛神气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顺从秋收肃杀之气,从而使肺金得以清净,这就是秋天保养秋收之气的方法。 秋季气候乾燥,常有凉燥之感,由于气候凉爽,人们喜食姜辛温之物。但辛温太过,则易伤肺致咳,肺与大肠相表里,亦易伤及大肠而出现大便乾燥难排的现象。因此在秋季切忌过食煎炸动火之物,饮食宜润燥生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品,如百合、蜂蜜、芝麻、合桃肉、雪梨等。 冬季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天是万物伏闭藏的季节,人们不要扰动阳气,避免严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使闭藏的阳气受到影响,这是冬天保养冬藏之气的方法。 冬季寒冷,以收藏为好。所谓冬令进补在我国已是传统习惯,此时宜食一些补肾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鸽肉、虾、鹌鹑等,以增强肾脏的藏精作用,使肾气、肾精旺盛,体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docx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 节气歌弹词 清马如飞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 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义侠同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闺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白兔鸟飞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 小暑养生篇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於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

二十四节气养生都吃什么

二十四节气养生都吃什么 春季天气变化多端,因重点养阳与养肝健脾。而夏季天气比较干燥,则要把养生重点放在心脏保养上,记得要多喝水。秋季的天气比较干燥,需要小心保养内守的阴气,健脾、补肝、清肺。最后的冬季天气寒冷,我们养生适宜多晒阳光少躲被窝,养肾防寒。那么,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都吃什么? [立春] 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立春养生要防病保健。注意室内通风,加强身体锻炼。此外,还要注意口鼻保健。 宜:辛、甘、温、发散的食品,口味宜清淡可口。主食推荐糯米、大米、玉米。蔬菜推荐白萝卜、韭菜、香菜、油菜、洋葱、辣椒、苘蒿、卷心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莴苣、竹笋、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忌:忌食酸、涩收敛之味,油腻、生冷的食物,少食黏、硬、肥甘厚之物,以免伤及脾胃。蔬菜有西红柿。水果有柑橘、橙子、柚子、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推荐菜:韭菜炒鸡蛋;豌豆炒牛肉;木须肉;萝卜羊肉羹;白菜炖豆腐。[雨水]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为雨水。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此时养生要注重养护脾脏,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理肝脏,保持肝气顺畅。 [雨水] 宜:多吃新鲜蔬菜、果汁多的水果及一些野菜。主食宜食小米等,蔬菜有胡萝卜、山药、韭菜、菠菜、油菜、豆苗、香椿、苘蒿、春笋、藕、荸荠、萝卜等。水果有柑橘、苹果、香蕉、雪梨、菠萝等。水产类有鲫鱼。其他为红枣、蜂蜜、莲子等。 忌:忌辛辣、油腻食物,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推荐菜:银耳莲子粥;红枣粥;红烧鲤鱼;猴头菇煲鸡汤;素炒茼蒿。 [惊蛰] 3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应肝的属性。此外,诸如流感、水痘、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要注意严防。 宜:多吃新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蔬菜有菠菜、水萝卜、苦瓜、芹菜、油菜、山药、春笋、甜椒、洋葱。水果有梨,海鲜有螃蟹。其他为莲子、银耳、芝麻、蜂蜜、鸡、蛋、牛奶等。梨性寒,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忌:忌食或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等,如羊肉、狗肉、鹌鹑;燥烈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应少吃,如辣椒、葱、蒜、胡椒。推荐菜:虾仁菠菜;八宝菠菜;锅巴;凉拌银耳;香菇炒肉。 [春分]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10集 四季养生 四气调神大论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第十集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 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 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 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一立春助阳生发 (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补阳气的葱,蒜,芽菜(豆芽,香椿,姜芽),韭菜(补肝阳)等生发性食物。立春吃芽菜少放醋或不放醋,少放肉或不放肉。果汁等酸味具有抑制收敛作用的少吃。芽菜中可放一些姜丝中和其寒性,宜凉拌,煮汤为佳。猪血是养血的,韭菜炒鸡蛋是补肝肾,益气血的美食。韭菜炒猪肝,气血不足,健忘失眠的人宜多吃。阴虚有热,患疮疡的人最好不要吃。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青色主肝,可以多吃菠菜,芹菜。

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不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好处。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防风食物——天麻,可制作天麻(20克)炖鱼头。梳头也将风邪拒之门外。风池穴,风府穴。 春来痔不来,春去痔无踪。痔疮是肠胃内热蓄积而成。多吃时令菜。菠菜泡红酒,田螺水汁,提肛运动三法可治痔疮。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可选用金银花甘蔗汁。甘蔗,入肺经,胃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解毒祛湿方:新鲜马齿苋30克捣烂成汁,荸荠粉20克,加入适量冰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荸荠,性寒味甘,入脾,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化湿的功效。多吃稀粥,米汤,面条,白菜,芹菜,菠菜,胡萝卜汁,绿豆海带汤,新鲜水果。 是月食地黄粥以补虚。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极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勿食生葱,损人津血。勿食生蓼,必为症痼,面起游风。勿食蛰藏之物,减折人寿。勿食虎豹狸肉,令人神魂不安。此月四日,宜拔白发,七日宜静念思真,斋戒增福,八日宜沐浴,其日忌远行。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 雨水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 惊蛰清炒苋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脾胃虚寒者忌食)、党参黄芪粥(益气固表,增强体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感冒者)、葱豉豆腐汤(豆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健脾利尿); 春分菠菜豆腐汤(肠胃虚寒,腹泻者忌食)、玫瑰花烤羊心(藏红花3克,鲜玫瑰花50克或干玫瑰花15克,羊心串串蘸上玫瑰、藏红花汁,在烤箱中烤熟。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大蒜烧茄子(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清明枸杞苗汆鸡片(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杏仁核桃汤(将姜片、杏仁、核桃煮开后拌入蜂蜜,小火10分钟,补肾润肺,止咳定喘)、蘑菇炖豆腐(健脾开胃,补气益血,理气止呃,清热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黄稠,肿瘤病人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

谷雨田七佛手炖墨鱼(疏风散邪,活血通络,行气止痛,适用于肋间神经痛)、参蒸膳段(鳝鱼、党参,熟火腿,清鸡汤。温中益气,活血通络,强健筋骨。适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酸腿疼。)立夏芹菜粥(清热除烦,降压降火);酸枣粥(主治虚劳心烦,不得睡卧,有实邪慎服)、桂圆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眠,月经不调)。 小满薏苡红豆丸(两种豆磨成面,加入蜂蜜、水做成丸状,蒸熟,健脾益胃,祛湿)。马齿笕粥(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利尿)。山药薏苡煲泥鳅(补脾胃,祛湿热,止痒,对脾胃湿热型荨麻疹疗效尤佳)。 芒种甘草绿豆粥(芳香开胃,健脾化湿,消热利湿)。西红柿炒鸡蛋(生津解渴,养心安神)。香菇冬瓜球(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夏至八宝鸭(健脾开胃,补虚养身)。凉拌苦瓜(清热祛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小暑小炒羊肉(补虚劳,去寒冷,温补气血)。绿豆海带汤(清热解毒,防暑去火)皮蛋瘦肉粥(消暑宁神,补充水分。全年适用); 大暑藿香粥(芳香辟秽,化湿理气,治暑天外感而见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莲叶绿豆汤(清热消暑,防治热痱);

浅谈四季养生

浅谈四季养生 “养生”一词,出自《灵枢·本神》,即保养生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也就是常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四季养生依照中医四气调神理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阴历月亮盈亏的变化,应季顺势养生。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正如古代医家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一年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欲得安康,必须依照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湿,夏之热; 夏至阴生,由秋到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而存在,而是要根据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规律变化来达到阴阳平衡的养生保健目的。在现代化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维持人的健康,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春季养“生”

《素问》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杀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天充满发陈之气,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人们应当早起工作,晚些睡觉"并且给身体一个自然生发之态,不要过分抑制自己,让机体自然平和,故“被发缓形”中医学强调顺势而为,顺应春之气机,否则阳气被抑制不畅,风温之邪易乘虚而入。 春天之时,气血经肝气的疏调渐走于外,对于体质较差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因肝血外行而使肝血不足,因而容易出现春困,春天我们可服一些补养肝血、疏调气机的中药,如生地、白芍等。而且春季又是冷暖交替、气候多变的季节,衣着要适当厚一些,注意防寒。春季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我们可以通过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以引血下行,安定心神。 春季肝功能比较活跃,人的情绪易激动,所以我们需要顺肝调达疏泄以降赶货,不要压抑情绪,让情绪顺应自然而生机盎然,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我么可以通过踏春,游山玩水使情趣得以生发,开阔心胸。 夏季养“长”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一段话摘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前言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课程背景 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养生防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给出了答案。 《黄帝内经》是古老的中医医典,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这部经典之中,几千年前就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一年四季如何养生的方法,这部书告诉人们如何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规律,按照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积极有效地养生。预防疾病。 本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帮助您破解《黄帝内经》中的健康奥秘和养生智慧! 课程的主讲人张云溪老师,作为《黄帝内经》中医六法的传承者和防未病健康工程的推广者,深研《黄帝内经》近20年,在十多年的习业和讲学经历之中,更是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健康案例和养生方法,将为您全面系统地讲清楚四季养生的健康秘法。 学习《黄帝内经》,不仅能够让您了解如何健康地养生,还能帮您系统性地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帮助您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预防疾病,管理自身的健康! 课程收益 帮助培训对象了解《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秘法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了解中医如何用整体观念看待人的健康,以及如何管理健康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与《易经》中的时间养生观念,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对人体的影响,做到科学养生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各类社会精英群体 课程特色:结合中医经典讲述“健康管理学”,并例举大量健康案例和养生方法生动讲解,确保每个参加者都能学有所获 课程大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