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生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生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生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谢谢大家!敬请批评指正!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1、所采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每批食品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再生产过程中,再不同时间内各取少量样品予以混合。固体或半固体的食品应从表层、中层和底层、中间和四周等不同部位取样。 2、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防止一切外来污染 一件用具只能用于一个样品,防止交叉污染。 3、再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采集的非冷冻食品一般在0—5度冷藏,不能冷藏的食品立即检验。一般在36h内进行检验。 4、采样标签应完整、清楚 每件样品的标签须标记清楚,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资料。 在食品的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部分。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食品因加工的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的卫生质量,因此要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就必须周密考虑,设计出一种科学的取样和样品制备方法。而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目的不同,取样的方案也不同。检验的目的可以是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也可以是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还可以是鉴定畜禽产品是否有人畜共患的病原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按百分比抽样,才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等。不管采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 (一)样品的种类 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分析。 (二)样品的采集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采样的工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无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

1.R N A实验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使用范围及样品量 类别: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悬浮细胞)1*107个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贴壁细胞)15cm2 植物组织样品100mg-1g,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决定组 织需要量,尽可能多些,但不必超过1g 动物组织样品 新鲜组织样品 A. 使用RNA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动物死亡后尽快在10min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一下,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度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置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later,然后转入-20中保存,样品在-20不会冻结,但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抽提。 B. 使用Trizol试剂 取新鲜组织(1min以内),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最好冰上进行操作。

匀浆的裂解液4度短期保存(1month),-20或者-70度长期保存。 冻存组织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10min以内)切取新鲜组织,并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中加入1ml 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液完全 -70保存 贴壁细胞 从培养容器中吸出并弃去培养液 培养瓶直接加入Trizol试剂,Trizol用量与细胞贴壁面积有关,15cm2细胞贴壁面积加入1mlTrizol。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解完全。 -70度保存。 植物组织样品 准确取得所需新鲜组织后,如有必要可用PBS清洗干净,将所用组织切碎,装入冻存管中或者用锡箔包裹好。 立即投入液氮中保存。 2.血液类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适用范围及样品量 全血/血细胞: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血清/血浆:Microarray Service;PCR Array& PCR Service

第二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学时)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进度计划

课堂教学计划(1学时)

第二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根据一小部分样品的结构对整批食品作出判断的。 本单元讲述了无菌取样操作,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和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无菌样品的采集基本是为了支持、针对工厂的卫生条件状况的检查结果。 第一节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拥有正确的采取产品或加工过程的无菌取样器械工具是至关重要的的。除非使用合适的采集工具,否则样品的完整性会被怀疑,甚至样品毫无意义。为了避免没有合适的取样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无菌取样的分析清单,来收集取样工具。如果可能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象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这样可以使在不同的工厂条件下的样品取样更为方便一些。附加样品号码一般在样品采集中被正式确定下来,因此不用预先标明。 人员的工具设施,象工作服、发网或消毒处理过的清洁的鞋靴必须具备有助于证明采集者没有污染到食物产品或样品。 2.生产线样品In-Line Samples: 生产线样品一般是指原材料,原料生产用水、包装材料或其他任何使用在生产线的材料。 生产线样品的采集一般用来确定细菌污染源是否来自于原材料或加工序中的某些地方。 3.环境样品: 环境样品用细菌拭子,(注:细菌拭子样品不能给出/测出微生物的定时结果,因为样品非常小,显著微生物会经常丢失),棉拭子的取样部位一般来自于食品接触面,地板喷溅物。墙壁、顶部管道和检验中考察的其他潜在污染源程序,并且记录可能的联系,在环境样品来源和食物产品的污染方面,可以使样品具有意义,并且是提倡这样做的,例如: 地面喷溅水:工人从有地面污水的地方走过后又回到加工区域吗? 墙壁:墙壁上面和在制品上面有昆害虫吗? 天花板:冷凝物或喷漆有无掉落到产品上或被发现与产品相接触? 4.某些准备

实验一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实验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实验目的 掌握苹果、青菜、大米、大排等几种食品原料类型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理解采样的注意事项。 2.实验原理 2.1采样原理 采样是指从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采样是食品分析的首项工作和重要环节。同一类的食品成品由于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其成分及其含量有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不同部位的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采样和保存技术。否则,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确、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以致导出错误的结论。 2.2采样原则 1. 代表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来推断该食品总体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若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无论其后的检测过程和环节多么精确,其结果都难以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可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2. 真实性 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或影响检验结果的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 3. 准确性 性质不同的样品必须分开包装,并应视为来自不同的总体;采样方法应符合要求,采样的数量应满足检验及留样的需要;可根据感官性状进行分类或分档采样;采样记录务必清楚地填写在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 4. 及时性 采样应及时,采样后也应及时送检。尤其是检测样品中水分、微生物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或样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分解破坏的物质时,应及时赴现场采样并尽可能缩短从采样到送检的时间。 2.3四分法采样

第四章 生物样品的采集、储存及预处理

第四章生物样品的采集、储存及预处理 第一节生物样品的采集、储存 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和分析对象具有如下特点:被测定的药物和代谢物的浓度极低;样品介质复杂,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直接或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大多需要分离和净化;仅有少量样品可供分析,尤其是在连续测定过程中,很难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样品的稳定性需要特别注意等。 一、生物样品的采集 生物介质(biological matrix)包括全血、血浆、血清、尿、粪、唾液和各种组织。其中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血液和尿液。 1.血样的采集 供测定的血样应能代表整个血药浓度。若能从动脉或心脏取血最为理想,但只能用于动物,不能用于人。动物采血可根据不同种类及实验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大、小鼠可由尾动脉、静脉、心脏、眼眶取血或断头取血等,家兔可由耳缘静脉、颈静脉等多处取血,犬可由前、后肢静脉等处取血。对于受试者通常采用静脉取血(成人从肘正中静脉取血,小儿从颈外静脉取血)。静脉取血一般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静脉血管抽取。抽取的血液转移至试管或其它容器时应缓缓压出,以防血细胞破裂。 全血在加肝素或柠檬酸、草酸盐等抗凝剂后,离心分取血浆,其体积约为全血的一半。血清则是由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影响下,引起血块凝结而析出,离心取用,而血块凝结时往往易造成药物吸附的损失。 全血直接作为样品时,也应加入抗凝剂混匀,防止凝血。对大多数药物来说,血浆浓度与红细胞中的浓度呈正比,所以测定全血不能比测定血浆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全血的净化较血浆与血清复杂,尤其是溶血后,血色素等可能会给HPLC测定带来影响。但是,一些药物可与红细胞结合,或药物在血浆和红细胞的分布比率因人而异,在这些情况下,宜采用全血。 血样抽取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需要在多个时间点(一般为12~20点)取样,每次由前臂静脉取血3~5m1。随着高灵敏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取样量可继续降低,从而更易为受试者接受。实验动物取血量应注意是否超过了动物的生理承受能力。 制备血浆样品时,将采取的血样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缓缓转动试管使其充分混合、离心,所得上清液即为血浆。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它是体内正常的生理成分,因而不会改变血样的化学组成或引起药物的变化,一般不会干扰测定。通常lml血液采用20个单位

《样品采集、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样品采集和保存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 ①氨氮: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如需保存,每升样品中应加1ml 浓硫酸,并在4下贮存,用酸保存的样品,测定时用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7左右。 ②溶解氧:样品应采集在细口瓶中,测定就在瓶内进行。试样充满全部细口瓶。不得有气 泡。 ③化学需氧量:水样采集于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时,应加入硫酸至PH <2,置4℃保存,时间不能多余5天。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 ④悬浮物: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 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⑤总磷:采集500ml水样后加入1ml硫酸调节样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不加 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⑥PH值: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内进 行测定。 ⑦水温: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 定 ⑧氯化物: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保存时不 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⑨色度:所用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 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尽快进行测定。 ⑩总氮:将采集好的样品储存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用浓硫酸调节PH值至1~2,常温下可保存7天。储存在聚乙烯瓶中,-20℃冷冻,可保存一个月。 ⑾五日生化需氧量:采集的样品应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小于1000ml,在0~4℃的暗处运输和保存,并与24小时内尽快分析。24小时不能分析可冷冻保存。 ⑿粪大肠菌群:采样瓶使用500ml已灭菌的磨口玻璃塞广口瓶,采集水样时应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灭菌后的采样瓶2周内未使用需重新灭菌 采集好的水样需放置约4℃冷藏设备内保存运输,一般要求在采集4小时内测定。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实用帖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在脊椎动物中,外周血一直被认为是侵害性较小、富有价值的检测样本。在许多生物样 本库中,由于血液样本的常规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简便、成本低且富含可利用成分和生物分子,因此是进行多种项目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然鹅,科研僧们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获 得的血液样本RNA降解了。。。。额,这就很惆怅了。 所以呢,在样本采集、处理及储存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从根本上确保获得高质量的 RNA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进行RNA实验时血液样本如何进行收集与保存。 血液的组成 首先来熟悉一下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 钾盐和钙盐等的混合物。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是无核的。

11^ 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 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不含游离的 Ca 2+ ,若向血浆中加入 ,血浆会发生再凝固。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 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 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 游离的Ca 2+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但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不加卿赛 mm BW. 血囲 其他有形咸分 但含有 血浆 有形成分

采血管的选择 采血管,大家都不陌生,去医院抽个血,一定会用到采血管,那么问题来鸟,这么多颜 色的采血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帽代 表的含义。 1. 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 2. 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 柠檬酸钠) 3. 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 ) 4. 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5. 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6. 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7. 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 8.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f l m ■ M M ■ ■ 机 ■ 忡-M M

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

基因芯片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基因芯片实验、microRNA芯片实验、 PCR芯片实验和实时定量PCR实验的样品准备 一、动物组织样品保存与运输(每张芯片需50-100mg组织) 1、新鲜组织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A、使用RNA 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生物体死亡后尽快在10分钟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 0.5 cm以下(长宽不限),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 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置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 later,然后转入- 20℃中保存。样品在- 20℃不会冻结,但是溶液中可能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抽提。冻存样品也可以反复冻溶,其RNA含量和完整性不受影响。 →RNAlater处理的标本可用常规冰袋4℃低温运输(无需使用干冰- 70℃运输)。 B、使用Trizol试剂 Trizol试剂可抑制RNA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以裂解细胞释放出RNA。 →取新鲜组织(注:生物体死亡后1分钟内取材料并保存好),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 mg组织加1 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操作最好在冰上进行。 →匀浆的裂解液4℃短期保存(1个月),-20度或- 70℃长期保存。干冰运输,短期(5天以内)冷藏(4℃)运输亦可。 2、冻存组织的保存与运输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最好在10分钟内)切取新鲜组织,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为小块,立刻放入液氮中冷冻2-3小时后可转入-70℃冰箱保存或着一直保存在液氮中。冻存组织可放入干冰中直接运输,或者以Trizol 4℃下匀浆:冻存的组织块以液氮研磨后加Trizol或直接加Trizol以电动匀浆器匀浆,匀浆的裂解液干冰运输或短期(5天以内)冷藏(4℃)运输。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使用Trizol试剂(不建议使用RNAlater) 1、悬浮细胞 →悬浮细胞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细胞)中加入1 ml的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解完全。- 70℃保存或干冰运输。注:Trizol处理的标本冷藏(4℃)运输,短期(5天以内)亦可。 2、贴壁细胞 →从培养容器中吸出并弃去培养液。 →培养瓶中直接加入Trizol试剂,Trizol用量与细胞贴壁面积有关,约15 cm2细胞贴壁面积加入1 ml Trizol。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解完全。- 70℃保存或干冰运输。注:Trizol处理的标本冷藏(4℃)运输,短期(5天以内)亦可。 注: 1、上海市内细胞样品也可以直接常温运送,运送时在培养瓶中装满培养液并以封口膜封口,然而某些实验条件中包含时间限制,建议以Trizol处理。 2、所使用的1.5 ml冻存管或离心管、枪头等必须高温灭菌,装好样品后管口需要以封口膜封好。 3、如需干冰,快递运输所用干冰量至少为8公斤,且运输用泡沫箱需用封箱带密封。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修订版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 方法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1. RNA实验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1.1 使用范围及样品量 类别: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1*107个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悬浮细 胞) 15cm2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贴壁细 胞) 植物组织样品100mg-1g,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 决定组织需要量,尽可能多些,但不必超过 1g 1.2 动物组织样品 1.2.1 新鲜组织样品

A. 使用RNA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动物死亡后尽快在10min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0.5cm一下,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度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置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later,然后转入-20中保存,样品在-20不会冻结,但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 抽提。 B. 使用Trizol试剂 取新鲜组织(1min以内),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最好冰上进行操作。 匀浆的裂解液4度短期保存(1month),-20或者-70度长期保存。 1.2.2 冻存组织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10min以内)切取新鲜组织,并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中加入1ml 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液完全 -70保存 1.3 贴壁细胞

食品样品的采样步骤

. 食品样品的采样 现场采样所需的物品准备: 样品种类、采样方法、采样数量、采样标签、送检 一、现场采样所需的物品准备: 1、采样工具:酒精灯、酒精棉球、灭菌棉拭子、消毒纱布、镊子、长柄勺、吸管、吸耳球、捡到、火柴、皮筋、记号笔、标签纸等; 2、样品容器:无菌塑料袋、广口瓶、运送培养基试管、灭菌平皿、一次性小试管、样品冷藏设施等; 3、防护用品:白色工作服或隔离衣、医用手套、口罩、帽子等; 4、取证工具: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采样前需要查看的其他相关专业参考资料。 二、样品的种类:食品样品依包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预包装食品和散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散装食品,凉菜(含沙拉、果盘、糕点、热加工、冷加工、裱花蛋糕、生食半生食海产品)、冷冻饮品、鲜榨果蔬汁饮料、盒饭等; 三、采集方法:在食品样品采集的全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行,其内容详见: 1、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2、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3、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采样要无菌操作,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和病原菌扩散 无菌采样基本步骤: 1、工作人员采样前应对手进行消毒,然后对采样样品开口处及周围消毒后,方可将容器打开; 2、使用灭菌工具和无菌采样容器采样; 3、盛有样品的采样容器要在火焰下燃烧瓶口,加盖封口。 四、采集的数量: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兼顾考虑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个方面,所采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查、备查和仲裁使用,每份样品不小于检验需要量的两倍,以供检验、备查之用 五、样品标签:采样后每件样品必须贴上标签,明确表明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时间等内容。 六、样品送检:采样结束,应按规定合理保存和运送样品,样品送到微生物检验室,应越快越好,一般要求4小时内送检到实验室,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须冷冻样品保持在1-5度环境,如冰壶,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或冷冻箱内,箱内放有干冰,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水质采样及样品保存资料

水质采样及样品保存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 容器清洗 Ⅰ、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Ⅰ: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对于采集微生物和生物的采样容器,须经160℃干热灭菌2 h。经灭菌的微生物和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 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细菌检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2 h后送实验室分析。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洗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水质采样 水质 pH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好现场测定。最少采集250mL,0~4℃冷藏,可保存6h。 水质色度、浊度、电导率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250mL,可保存12h。尽量现场测定。

水质悬浮物(SS)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4℃暗处冷藏,最长不得超过7d。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中除去。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水质酸度、碱度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1~5℃暗处冷藏,酸度样品可保存30d,碱度样品可保存12h。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Cr) 采集容器: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用H2SO4酸化,pH≤2。可保存2d。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最长六个月。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采集容器: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1~5℃暗处冷藏,可保存2d。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尽快分析。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采集容器:溶解氧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250mL, 1~5℃暗处冷藏,可保存12h。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 水质溶解氧

生物样品的采集、储存和预处理的SOP

生物样品的采集、储存和预处理的SOP 1. 生物样品的采集:服药前取空白血样,服药后取样点应包括吸收相,分布相,消除相;药浓度峰值前至少有4个点,峰后取6个点或6个以上点,峰时间附近应有足够的取样点。总取样点不少于11个,取样应持续到3 ~ 5个半衰的1/10 ~1/20。具体可依据文献报道及预试验结果确定具体采血时 期,或C max 间点。于服药前(0 h)和各时间点,取前臂静脉血5mL,处理后,离心10 min ( 3000r.p.m),分离血浆或血清样品置试管中。 2. 生物样品的储存:血浆、血清样品,尽快分离(24h内),冷冻保存;短期内分析,可置4℃冰箱内冷藏。长期分析,于- 20℃冰箱内冷冻保存。 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其酸碱性(pKa)、分子的亲脂性、挥发性、稳定性及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制定相应的预处理方法。 a. 沉淀蛋白法 生成不溶性沉淀: 酸性试剂(三氯醋酸、高氯酸、钨酸、焦磷酸) 重金属盐类(锌盐、铜盐、银盐、汞盐) 盐析、脱水: 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性盐。 甲醇、乙腈、丙酮等可与水混溶的有机试剂。

各种沉淀试剂使用情况表 b. 液-液萃取法 水相pH:碱性药物最佳pH应高于其p Ka 2 ~ 3个单位 酸性药物最佳pH应低于其p Ka 2 ~ 3个单位 常用的有机溶剂:正己烷、异辛烷、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乙醚、苯、1,2-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极性由依次小至大)。有机溶剂与水相容积比一般为 1:1或2:1。 选择提取溶剂的原则:对被测物有较大的亲和力;与水不互溶,极性较小;沸点适宜;不影响紫外检测;价廉、无毒、不易燃烧;化学性质稳定。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2学时) 教学内容: 样品的采集原则和方法,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方法,样品的保存。 教学要求: 1、掌握正确采样的意义、正确采样的原则、采样的一般方法。 2、理解样品制备与预处理目的和方法。 3、了解样品的保存的目的和方法。 重点: 样品的采集,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难点: 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第一节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的目的意义 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又称检样,取样,抽样等),是为检验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的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分析结果必须能代表全部样品,因此必须采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平均样品”,并将其制备成分析样品,如果采集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即使分析方法再正确,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正确的采样在分析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正确采样,必须遵守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应全部被测食品的组份,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其次食品采样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式样感官性质上有无变化,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加入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食品的成分有无搀假现象,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有无变化和腐败现象。 二、样品的分类 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检样的多少,按该产品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执行。 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的数量是根据受检物品的特点、数量和满足检验的要求而定。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从平均样品中分出3份,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复检用,称做复检样品;另一份作为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是1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留。 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 随机抽样,即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操作时,应使所有物料的各个部分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

1. RNA实验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1.1 使用范围及样品量 类别: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动物组织样品50-100mg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悬浮细胞)1*107个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贴壁细胞)15cm2 植物组织样品100mg-1g,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决定组 织需要量,尽可能多些,但不必超过1g 1.2 动物组织样品 1.2.1 新鲜组织样品 A. 使用RNA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动物死亡后尽快在10min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0.5cm一下,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度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臵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later,然后转入-20中保存,样品在-20不会冻结,但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抽提。 B. 使用Trizol试剂 取新鲜组织(1min以内),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最好冰上进行操作。 匀浆的裂解液4度短期保存(1month),-20或者-70度长期保存。 1.2.2 冻存组织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10min以内)切取新鲜组织,并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中加入1ml 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液完全 -70保存

1.3 贴壁细胞 从培养容器中吸出并弃去培养液 培养瓶直接加入Trizol试剂,Trizol用量与细胞贴壁面积有关,15cm2细胞贴壁面积加入1mlTrizol。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解完全。 -70度保存。 1.4 植物组织样品 准确取得所需新鲜组织后,如有必要可用PBS清洗干净,将所用组织切碎,装入冻存管中或者用锡箔包裹好。 立即投入液氮中保存。 2.血液类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2.1 适用范围及样品量 全血/血细胞: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血清/血浆:Microarray Service;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全血1-2ml (即每份样品2-4管) 血浆1-2ml (即每份样品2-4管) 血清1-2ml (即每份样品2-4管) 在样品保存及转移过程中,应避免反复冻融样品 一般建议用新鲜的血液标本进行试验,如果标本已经保存较长时间,请先联系技术部门确认样本是否适合进行实验。 2.2 全血 采集好全血,转移至单独的冻存管中,按照每400-500ul/管分装。 短期保存可以再-20度或者-70度冰箱;长期保存放入液氮。 2.3 血浆 使用抗凝管采集全血,并尽快进行血浆分离:1000g 离心10min,分离血浆和细胞组分(抗凝剂一定不能是肝素)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2、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食品营养与卫生实验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习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或食品企业自身为了解和判断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质量,或查明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可使用采样检验的方法。根据抽样检验的结果,结合感官检查,可对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作出评价,或协助企业找出某些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采样是食品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也是营养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采样目的 食品采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和营养价值;食品及其原料、添加剂、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种类、性质、来源、含量、危害等。食品采样是进行营养指导、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强化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制定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以及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二)采样原则 1. 代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来推断该食品总体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若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无论其后的检测过程和环节多么精确,其结果都难以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可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2. 真实性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或影响检验结果的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 3. 准确性性质不同的样品必须分开包装,并应视为来自不同的总体;采样方法应符合要求,采样的数量应满足检验及留样的需要;可根据感官性状进行分类或分档采样;采样记录务必清楚地填写在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 4. 及时性采样应及时,采样后也应及时送检。尤其是检测样品中水分、微生物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或样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分解破坏的物质时,应及时赴现场采样并尽可能缩短从采样到送检的时间。

食品样品的采集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一)、采样要求 进行食品检验,是在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检验样品,而对样品进行检验的结果用来说明整批食品的性状。因此,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等,外地调入的食品应结合运货单、兽医卫生人员证明、商品检验机关或卫生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情况,并填写检验项目及采样人。 (二)、采样数量和方法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 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检样。 (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如果采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范围 本章规定了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检测的全血、血清、血浆、细胞、唾液、尿液以及滤纸干血 斑(DBS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适用于 HIV 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耐药检测 ,CD4+ 和CD8+T 淋巴细胞测定和HIV 分离培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93-2008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检测质量保证指南(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2006年2月)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2月) Guideli nes for Usi ng HIV Test ing Tech no logies in Surveilla nee WHO/CDS/CSR/EDC/2008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 45号令2006年 2月1日 3样品种类及相应的用途 3.1全血、血清、血浆、唾液、尿液以及 DBS 样品可用于HIV 抗体检测 3.5 PBMC 、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等可用于 HIV-1分离培养。 4操作步骤 4.1采样前准备 根据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采集样品的种类、处理、保存及运输的时限和方法,按照临床采血技 术规范的要求操作,遵守生物安全要求(参见本规范第八章实验室生物安全)。 要检查所需物品是否已备齐,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破损,是否足量,特别应检查受检者信息与样品 容器表面的标记是否一致,并注明样品采集时间。选择合适的室内(外)采血空间,受检者坐(卧) 于合适的位置,准备采血用具、皮肤消毒用品、采血管及试管架、硬质废弃物容器等。 4.1.1样品的编码和记录 4.1.2应制定样品编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规定样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为样品制定唯一性编 码(编号),保证其唯一性。 4.1.3采血前,先对装有样品的离心管或滤纸进行标记,核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最 好使用预先印制好的、专门用于冷冻储存的耐低温标签。 4.1.4应使用专门的样品记录本或登记表记录样品,同时录入电脑保存。 4.2采集和处理样品 4.2.1血液 4.2.1.1抗凝全血:消毒局部皮肤,用加有抗凝剂( EDTA 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的真空 采血管抽取适量静脉血,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轻轻颠倒混匀 6 ~ 8次,备用。 421.2末梢全血:消毒局部皮肤(成人和 1岁以上儿童可选择耳垂、中指、无名指或食指。 1岁以 3.2抗凝全血可用于CD4+和CD8+T 淋巴细胞测定 3.3血浆可用于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3.4全血、血浆、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淋巴细胞 ( 检测。 DBS 样品可用于HIV-1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PBMC )及DBS 样品可用于HIV 核酸的定性

样本采集与处理

样本采集 样本采集要注意的重点就是,所采集的临床标本一定要正确与采集的时间合适,并注意采用正确的标本容器,采集的方法程序对有些临床标本非常重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本采集过早或过晚都可能会给出假阴性结果。 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样本的采集(应该保证30min内完成,不适当的处理时间将直 接影响与干扰研究的结果),应尽快降低所采集组织样本的温度。 肿瘤组织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应遵循严格的生物安全处理规范,也可根据研究者所提出的 特殊要求,按照对方提供的操作模式进行相关处理。 (1)患者入院后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查。检测HIV以及嗜肝病毒HBV及HCV感染情况。HIV 感染患者不列为采集对象。HBV及HCV感染者,须在样本上明确注明。 (3)组织标本取材时间肿瘤外科手术后,标本离体30min内。 (4)标本采集 每种肿瘤主要采集 3 类生物样本,并要保证这些样本的质量与数量能够用于DNA、RNA 与蛋白质提取及满足相关的实验分析。 1)新鲜组织(包括手术与活检组织) 实体组织样本采集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的或活检与尸检得到的正常、良性与恶性肿瘤 组织。手术结束后,在临床肿瘤病理专家的指导下,在不影响病理诊断取材需要的前 提下,采集组织样本。 A。标本取材部位:肿瘤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旁1cm)与正常组织(癌组织旁5cm以外或最远处)。 a) 临床诊断明确,未经放疗与化疗的手术切除标本,在病理医生指导下取材。 b) 尽量保证癌组织没有坏死(有坏死的标本很难提取高质量的RNA 与蛋白)。 c) 配对“癌旁组织”,选择距离癌灶边缘 3 cm 范围内的组织样本,配对“正常组织”, 要选择距癌灶边缘 5 CM 以上或距离癌灶边缘最远段(或手术切缘处)取组织样本,应注明距离。对于空腔器官,如食管、胃、肠、胆囊、膀胱等,“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应取相应部位的“粘膜组织”样本。 d) 在保障病理学检测所需标本的前提下,尽量提供足量的肿瘤与癌旁正常组织,一般不 少于200mg 或10E7 细胞。 e)手术切除的组织样本必须迅速置于液氮中,然后保存于液氮罐或-80℃冰箱,这一过程 尽量在手术标本离体后30 分钟内完成。 f) 其中一块组织可用OCT 处理后冻存,可用于形态学观察与显微切割。 (OCT(Optimal Cutting Temperature)包埋剂就是一种常用的固形剂。用其包埋组织进行速 冻后,能与组织固定成形,有利于保存组织结构完整性,便于其形态结构的分析) B。过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标本外观后,将标本切成小块(直径0、5cm×0、5cm,厚度<0、5cm),为减少处理时间,标本不应切得太小,然后放入冻存管中,标记后放入标本盒中,盒盖上附有记录标本编号、采集时间及标本类型的标签。每例病人样本保存3-5份冻存管标本。每份 组织重量原则上不低于2g。 2) 石蜡包埋组织 a)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手术切除标本按病理学操作规范进行取材 b)取材部位包括癌灶,以及癌灶周围3cm 以内的癌旁组织,3~5cm 的近癌组织与5cm以 外的远癌组织或距癌灶边缘最远段分别取2-3 块。取材尽量以癌灶为中心水平向两侧 取材,尽量保证足够大的组织样本。取材应该以“远癌-近癌-癌灶”的顺序。癌灶处取材包括癌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及肿瘤浸润最深处。所有取材的组织块应标明取材部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