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临床血液试卷(有答案)

检验科临床血液试卷(有答案)

检验科临床血液试卷(有答案)
检验科临床血液试卷(有答案)

临床血液检验试卷及答案

姓名:成绩:

1、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 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

C 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 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答案:B

2、关于红细胞比积的概念,哪个是错误的

A 红细胞比积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占容积的百分比

B 用温氏法测压积偏高,是由于仍存在3%的残留血浆量

C 毛细管高速离心法的正确性在于不存在残留血浆量

D 红细胞比积是一项相对值

答案:C

3、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心肌梗死C.动脉粥样硬化D.肺结核

答案:A

4、MCV以飞升(fL)为单位,1fL等于

A.10-9/L B.10-12/L C.10-15/L D.10-18/L

答案:C

5、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

A.男性50%~60%,女性40%~50%

B.男性30%~50%,女性25%~40%

C.男性40%~50%,女性35%~45%

D.男性60%~70%,女性45%~50%

答案:C

6、新生儿作血常规检查,多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

A.颈静脉B.耳垂C.足跟D.头皮血管

答案:C

7、成人静脉采血的最佳部位是:

A.手背静脉

B.腘静脉

C.外踝静脉

D.肘部静脉

答案:D

8、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答案:B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液pH正常参考范围为7.35~7.45

B.血浆呈淡黄色,主要是胆红素所致,其含量为12umol/L左右

C.正常血液量为体重的1/8左右

D.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答案:C

10、成年女性魏氏法测定血沉的参考值为

A、0~5mm/h

B、0~10mm/h

C、0~15mm/h

D、0~20mm/h

答案:D

11、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是? D

A.磷中毒

B.慢性溶血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12、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

A、耳垂

B、手指

C、足跟

D、脚趾

答案:B

13、中度贫血指标:

A、91g/L~正常值下限

B、61g/L~90g/L

C、31g/L~60g/L

D、<30g/L

答案:B

14、大细胞性贫血

A、MCV 正常,MCH正常,MCHC 正常

B、MCV 增高,MCH正常,MCHC 正常

C、MCV 减低,MCH减低,MCHC 减低

D、MCV 增高,MCH增高,MCHC 正常答案:D

15、红细胞的有关指标里,要重点关注

A、Hb 、MCV、RDW

B、Hb 、HCT、MCH

C、HCT、MCH、MCHC

D、MCV、MCH、RDW

答案:A

16、异型淋巴细胞多见于

A、细菌感染

B、烧伤

C、病毒感染

D、呕吐

答案:C

17、血小板平均体积临床意义(多选题)

A、鉴别PLT数量改变原因

B、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诊断指标

C、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MPV常增高

D、作为出血程度的监护指标

答案:

18、血小板分布异常

A、PLT ↑MPV↑

B、PLT ↓MPV↓

C、PLT ↓MPV N

D、PLT ↓MPV↑

答案:C

19、网织红细胞(RET)临床意义(多选题):

A、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B、贫血治疗效果观察

C、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D、预示骨髓有白血病、肿瘤浸润

答案:A、B、C、D

20、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包括(多选题):

A、红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常

B、红细胞、血红蛋白呈平行下降

C、网织红增高

D、骨髓红细胞系统显著增生

E、脾大

答案:A、B、C、D、E

2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医学决定水平是

A、PLT<50×109/L

B、PLT<40×109/L

C、PLT<30×109/L

D、PLT<20×109/L

答案:D

22、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第一征象是

A、IPF>1%

B、IPF>2%

C、IPF>3%

D、IPF>4%

答案:C

23、诊断IDA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最佳界值是

A、RET-He<15pg

B、RET-He<25pg

C、RET-He<35pg

D、RET-He<45pg

答案:B

24、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多选题)

A、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B、血液病: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结缔组织病

答案:A、B、C、D

25、重度贫血指标:

A、91g/L~正常值下限

B、61g/L~90g/L

C、31g/L~60g/L

D、<30g/L 答案:D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考试重点

1.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2.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3.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4.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5.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6.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7.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也称为造血定向干细胞。 8.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9.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0.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1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微米,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约占细胞的2/3,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染淡紫红色,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纱,

(完整)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8.,推荐文档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标准配伍型(B 型题(6小题,共23.0分 (5分[1]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度 C、血小板破坏增多 D、血小板分布异常 E、以上都不是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DIC ( (4血管性血友病( (5脾功能亢进( (3分[2] A、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B、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C、IgD型多发性骨髓瘤 D、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E、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1高黏滞综合征较易见于( (2淀粉样变性较易见于( (3发生率最高的是( (3分[3] A、DA B、ABVD C、VP D、m E、V AP (1急非淋白血病化疗选择( (2霍奇金病化疗选择( (3骨髓瘤化疗选择( (4分[4] A、血管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肺纤维化 D、过敏性休克 E、齿龈增生 (1环孢素A(

(2蒽环类药物(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4博莱霉素( (3分[5] A、血小板增加 B、纤维蛋白原降低 C、PT缩短 D、3P试验(+ E、Hb降低 (1DIC高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2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3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实验指标( (5分[6] 外周血片中出现下列异常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A、地中海贫血 B、多发性骨髓廇 C、遗传性无β脂蛋白血症 D、骨髓纤维化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泪滴形红细胞增多( (2靶形红细胞增多( (3破碎红细胞增多( (4棘形红细胞增多( (5红细胞呈缗线状形成(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5小题,共14.0分 (3分[1] 男性5岁,活动后右膝关节肿痛2天。查体:右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伸缩功能受限,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小板12O×10 /L,BT32秒,CT(试管法18分钟。 (1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A、纤维蛋白原 B、类风湿因子 C、骨髓穿刺术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纠正试验 E、凝血酶时间 (2其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ITP B、Ⅻ因子缺乏 C、血友病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 实验指导 (供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组编 2005年12月 第一章血细胞形态(示教) 概念:是指血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 第一节血细胞多媒体示教2学时 了解:初步认识各种血细胞外形及核的形态、胞浆着色情况、核染色质结构的不同点。 第二节正常血细胞形态(显微镜下示教)4学时 了解:初步认识粒细胞系、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的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征,并画出每一台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 (一)粒细胞系统 1.原始粒细胞(myeloblast):10~18μm,胞体圆或类圆形,核占细胞的2/3以上,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浆量少,染天蓝色,有透明感,无颗粒。 2. 早幼粒细胞(promyelocyte):12~20μm,较原粒细胞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细胞粗糙,染色质颗粒开始有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浆染淡蓝色、蓝色或深蓝色,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紫红色颗粒(即非特异性颗粒)。 3.中幼粒细胞(myelocyte) ①中性中幼粒(neutrophilic myelocyte):10~18μm,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有凹陷,其凹陷处约占细胞的2/3~1/2,核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隐约可见或消失;胞浆量多,染淡红或少数区域略偏蓝,含大小一致的红色颗粒、即特异性颗粒(致少有一个区域)。 ②嗜酸性中幼粒(eosinophilic):15~20μm:核与中性中幼粒相似;胞浆内充满粗大而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中幼粒(basphilic):10~15μm,核圆形或椭圆形、但常常轮廓不清,核染色质较模糊;胞浆内及核上含有排列零乱、大小不等数量不多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

(完整版)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一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7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3小题,共12.0分) (5分)[1]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何者在外周血片中出现球形细胞( ) (2)何者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 ) (3)何者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减低( ) (4)何者尿含铁黄素试验阳性( ) (5)何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3分)[2] A、凝血活酶形成障碍 B、凝血酶形成障碍 C、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血小板疾病 E、血管性疾病 (1)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 (2)凝血时间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 (3)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收缩良好( )

(4分)[3] A、病变累及左颈部淋巴结区 B、病变累及在侧颈、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 C、病变累及左腋下淋巴结及肝脏 D、病变累及右锁骨上及左颈部淋巴结 E、病变累及左颈和纵隔淋巴结及左肺限局浸润 (1)Ⅰ期淋巴瘤( ) (2)Ⅱ期淋巴瘤( ) (3)Ⅳ期淋巴瘤( ) (4)Ⅲ期淋巴瘤(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3小题,共8.0分) (3分)[1]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为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1)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 A、骨髓穿刺 B、骨髓活检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CT E、腹部CT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

临床血液学检验 1.骨髓造血:骨髓的造血细胞大部分来源于肝脏,部分来源于脾脏。骨髓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场所,骨髓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同时也是一个中枢淋巴器官。 2.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和血小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从头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3.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即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例外。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是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同时又获得新功能的过程。 4.血象和骨髓象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观察疗效及病情的严重手段之一。 5.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的。颗粒从II型原始粒细胞开始出现,称为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嗜苯胺蓝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即S颗粒),S可以有三种: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及嗜碱性颗粒。 6.早幼粒细胞其胞体直径12~25um,较原始粒细胞大。 7.骨髓穿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 8.骨髓取材情况判断:(1)取材满意:a.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瞬间的酸痛感(有的患者无这种感觉);b.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黄色小粒(多为骨髓小粒,有的是脂肪);c.显微镜下涂片中可见较多骨髓特有细胞:稚童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造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等;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比值,有核细胞数大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数。(2)取材失败(即骨髓稀释):如抽吸骨髓液时混进血液,称为骨髓部分稀释;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英文名称:clinical hematology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122 学分:6.5 理论课学时:58 实验课学时:64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性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促进了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不断前进。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应用血细胞生理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免疫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实验血液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检查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骨髓细胞及血栓与止血的各种凝血因子等。因此,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造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类造血细胞的生理、病理形态与各类常见血液病的临床基础及检验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培养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及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检验医师。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重点讲授造血检验、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各类贫血、白血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细胞形态的图示以启发式方法教学。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标本、挂图、图谱等,并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细胞绘图等手段,强化记忆,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实习,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绪论

最新血液内科试卷与答案

下述情况下外周血红细胞数有什么改变 A、外周血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B、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相对增高 C、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减少 D、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相对减少 E、外周血红细胞计数无变化 (1)急性失血早期( ) (2)频繁呕吐、腹泻( ) (3)妊娠后期( )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5)再生障碍性贫血( ) 二、单选题(28小题,共28.0分) 维生素B(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β-型地中海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浆清蛋白含量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D、血细胞比容改变 E、红细胞数量增多 ABO血型系统抗体有一种是天然抗体,它主要是( ) A、IgG B、gA C、IgE D、IgD E、IgM 下列哪种疾病骨髓贮存铁减少( )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继发于感染所致的贫血 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 A、不变 B、减慢 C、加快 D、先不变,后加快 E、先不变,后减慢 某患者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1×10/L,MCV67f1,MCHC30%,属于何种类型贫血( ) A、大细胞性

B、正常细胞性 C、小细胞正常色素性 D、小细胞低色素性 E、以上都不是 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铁质 B、缺乏维生素B C、缺乏叶酸 D、缺乏蛋白质 E、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 A、雄激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雌激素 D、红细胞提取物 E、孕激素 (1分)[9]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A、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E、以上都不是 (1分)[10]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C、与血浆容积的比值 D、与白细胞容积的比值 E、与血细胞比容的比值 (1分)[11]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多长时间( ) A、1~2周 B、1~2月 C、60~80天 D、100~120天 E、150~180天 (1分)[12] 在日常饮食中缺乏下列哪些造血原料易引起贫血( ) ①铁②维生素B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④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姓名:学号: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D) A、锚蛋白 B、收缩蛋白 C、肌动蛋白 D、跨膜糖蛋白E肌球蛋白 2、影响DNA合成的常见因素( E ) A、丙酮酸激酶缺乏 B 、铁缺乏 C 、维生素C缺乏 D 、微量元素缺乏E、叶酸和维生素B12(vitamin B12)缺乏 3、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指标是( A ) `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 、血清铁降低 C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 、总铁结合力升高 E 、铁粒幼细胞增多 4、PAS染色对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 A、巨贫与红血病的鉴别 B、急淋与急非淋的鉴别 C、PNH与再障的鉴别 D、外周血象检查 E、以上均不正确 5、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C) A、因子Ⅹa、Ⅺa B、因子Ⅶa、Ⅹa C、因子Ⅴa、Ⅷa D、因子Ⅹa、Ⅸa E、AT、HCⅡ 6、关于NAP的临床意义,哪项是错误的( C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则增强 B、{ C、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增加,而病毒感染时则无变化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增强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性变时NAP活性增强 F、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NAP活性增强,PNH时则降低 7、下列哪项符合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指标( B ) A、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 B、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下降 C、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 D、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 E、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D) A、巨核细胞受抑、血小板减少 B、原始细胞形态差别显著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 D、POX染色 E、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 9、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交联性纤维蛋白的过程中,参与的凝血因子有( C ) A、因子ⅩⅢ B、因子ⅩⅢa C、因子ⅩⅢa 、Ca2+ D、因子Ⅹ E、因子Ⅹa、Ca2+ 10、下列检查哪项改变与溶血无关( B )

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8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6小题,共23.0分) (5分)[1]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度 C、血小板破坏增多 D、血小板分布异常 E、以上都不是 (1)系统性红斑狼疮(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 (3)DIC ( ) (4)血管性血友病( ) (5)脾功能亢进( ) (3分)[2] A、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B、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C、IgD型多发性骨髓瘤 D、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E、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1)高黏滞综合征较易见于( ) (2)淀粉样变性较易见于( ) (3)发生率最高的是( ) (3分)[3] A、DA B、ABVD C、VP D、m E、V AP (1)急非淋白血病化疗选择( ) (2)霍奇金病化疗选择( ) (3)骨髓瘤化疗选择( ) (4分)[4] A、血管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肺纤维化 D、过敏性休克 E、齿龈增生 (1)环孢素A ( ) (2)蒽环类药物( )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 (4)博莱霉素( ) (3分)[5] A、血小板增加 B、纤维蛋白原降低

C、PT缩短 D、3P试验(+) E、Hb降低 (1)DIC高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2)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3)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实验指标( ) (5分)[6] 外周血片中出现下列异常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A、地中海贫血 B、多发性骨髓廇 C、遗传性无β脂蛋白血症 D、骨髓纤维化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泪滴形红细胞增多( ) (2)靶形红细胞增多( ) (3)破碎红细胞增多( ) (4)棘形红细胞增多( ) (5)红细胞呈缗线状形成(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5小题,共14.0分) (3分)[1] 男性5岁,活动后右膝关节肿痛2天。查体:右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伸缩功能受限,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小板12O×10/L,BT32秒,CT(试管法)18分钟。 (1)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 A、纤维蛋白原 B、类风湿因子 C、骨髓穿刺术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纠正试验 E、凝血酶时间 (2)其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ITP B、Ⅻ因子缺乏 C、血友病 D、von Willebrand病 E、DIC (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肌注抗生素加输血 B、肌注止血药 C、静脉滴注纤维蛋白原 D、关节腔穿刺、冲洗 E、立即局部压迫,输新鲜冷冻血浆 (3分)[2]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为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 一 . 单选题(共 100题,每题 1分) 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 A . 红细胞系疾病 B . 巨核细胞系疾病 C .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D . 粒细胞系疾病 E . 浆细胞系疾病 2 . 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A . 败血症 B .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 过敏性紫癜 D . 急性白血病 E . 恶性淋巴瘤 3 .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 A . 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B . 血红蛋白尿 C . 休克 D . 昏迷 E . 肾功能衰竭 4 . 男,28岁,脾大2年,间有黄疸,近1周再次出现黄疸。肝在右肋缘下触及,脾大左肋下5cm。Hb70g/L,网织红细胞21%,球形红细胞30%,WBC15×109/L,血小板100×109/L,红细胞脆性增高,Coomb’s试验(一),最有效的治疗 A . 脾切除 B . 糖皮质激素 C . 骨髓移植 D . 反复输 E . 抗感染 5 .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种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A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 . 红白血病 6 . Q海洋性贫血可出现 A . HbF增多 B . HbA2增多 C . HbS增多 D . HbH增多 E . HbC增多 7 . 女,59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变是 A . 转移癌 B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 . 恶性淋巴瘤 D . 淋巴结结核 E . 转移性肉瘤 8 .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 A . 血小板计数 B . 3P试验 C . 出血时间 D . 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 . 纤维蛋白原定量 9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是由于 A .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B . 免疫机制 C . 原位溶血 D . 失血 E . 红细胞本身缺陷

血液内科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血液内科考试试卷及答 案A卷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82题,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63小题,共分) (1分)[1] 女,19岁,一年来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病前无服药史。脾肋下 1cm。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10/L,血小板25×10/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骨髓像中巨核细胞增多,以颗粒巨核细胞为主,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药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1分)[2] 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耐受增强是由于 ( ) A、血流速度加快 B、呼吸频率加快 C、组织需氧量增加 D、Hb的携氧能力增强 E、Hb在组织中氧释放量增多 (1分)[3] 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取铁量 ( ) A、 B、 C、1~ D、2mg E、 (1分)[4] 女,18岁,1周来双下肢对称性出血点及紫癜,高出皮面,发痒,伴关节肿痛。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试验均正常,凝血酶原消耗时间正常。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血管性假血友病 D、单纯性紫癜 E、血小板功能异常 (1分)[5] 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悬液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 ( ) A、5g/L B、10g/L C、20g/L D、30g/L E、40g/L (1分)[6]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IgG型最多见 B、易发生感染 C、易发生肾功能损害 D、血清AKP常增高 E、血钙常增高 (1分)[7] 下列关于红细胞悬液说法哪项不正确 ( ) A、红细胞悬液容量为全血的一半,减少了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 B、已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分离的血浆可供临床应用 C、红细胞悬液钾、钠、氨和枸橼酸盐的含量高 D、红细胞悬液对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效果相对比全血佳 E、避免或减少了抗体或血浆蛋白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1分)[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系供者 ( ) A、单核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分)[9] 哪一项不符合慢性溶血性疾病 ( ) A、有高胆红素血症 B、常见肝脾大 C、可有右上腹剧痛 D、可有溶血危像 E、脾切除均有效 (1分)[10]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用已知抗体型特异性试剂血清检测红细胞抗原称为正定型 B、用已知血型的ABO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反向定型 C、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试验温度应控制在20~24℃ D、在行反向定型时,只须做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检测 E、在行反向定型时,必须同时做A型、B型和O型红细胞检测 (1分)[11] 男性,54岁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消瘦、盗汗6个月余,化验 Hb140g/L,×10/L,分类正常,PLT280×10/L,淋巴结活检见到R-S细胞,下列表现最不易见到的是 ( ) A、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胸骨压痛 C、带状疱疹 D、皮肤瘙痒 E、Pel-Ebstein热 (1分)[12] 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最适宜输注血液制品的温度是 ( )

临床血液学检验重点

第十章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二、名词解释 1. 白血病: 2. 急性白血病: 3..急性白血病复发: 4. 部分缓解: 5. 微量残留白血病: 6. 柴捆细胞: 7. 非红系计数:。 8. 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9. MICM分型: 10. FAB分型: 11.Ph染色体 12.全髓白血病 13.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14.尿本-周蛋白 15.类白血病反应 16.R-S细胞 17.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18、M蛋白 19、重链病 20、类脂质沉积病 21、血清β2-微球蛋白 三、问答题 1. FAB分型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三种亚型的形态特点各如何 2.我国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1986年天津会议)是什么 3.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标准是什么 4.根据细胞系列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哪两大类细胞免疫分型时所用的一线单抗和二线单抗各有哪些 5.M3的实验室检查主要特点有哪些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诊断要点。 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其标准。 8.简述霍奇金氏淋巴瘤诊断时需要进行的检查及其鉴别诊断。 9.试述国内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10.试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 11.什么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其程度如何区分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为骨髓中有不能控制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分化成熟障碍、调亡减少,同时浸润其他组织和脏器,并进入外周血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四大症状即贫血、发烧、出血及浸润。 2.指起病急、病程短,未经治疗其自然病程一般少于6个月的白血病,其骨髓髓中以原始及幼稚白血病细胞

血液内科考试试卷及答案(C卷)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73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49小题,共49.0分) (1分)[1] 男性,54岁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消瘦、盗汗6个月余,化验Hb140g/L,WBC6.5×10/L,分类正常,PLT280×10/L,淋巴结活检见到R-S细胞,下列表现最不易见到的是( ) A、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胸骨压痛 C、带状疱疹 D、皮肤瘙痒 E、Pel-Ebstein热 (1分)[2] 女性,35岁。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1周。查体: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4×10/L,血小板12×10/L。最需做的检查是( ) A、骨髓穿刺术 B、出凝血功能 C、尿、便常规 D、血清铁、铁蛋白测定 E、血小板抗体测定 (1分)[3] 青年女性,脱发,四肢关节痛半年,肝、脾均于肋下2cm。Hb60g/L,RBC1.8×10/L,WBC7.7×10/L,PLT150×10/L,网织红细胞12%。尿蛋白(++)。骨髓像示增生性贫血。酸溶血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分)[4] 关于铁的吸收,哪项是错误的( ) A、三价铁比二价铁好 B、与维生素C同服好 C、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 D、每日约吸收1mg E、食物中的磷酸盐可抑制铁的吸收 (1分)[5] 诊断再障的必备条件为( ) A、全血细胞减少 B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L, C、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 D、骨髓淋巴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缺如 (1分)[6] 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贫血为(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考点手册-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圣才出品】

第二篇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单元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第一节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 表2-1-1 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掌握) 第二节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掌握) 1.定义:造血干细胞是最早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 2.特点:①多数处于G0期或静止期;②大多数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表面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3.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又称造血定向干细胞。

第三节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 表2-1-2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掌握) 第四节细胞凋亡 表2-1-3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掌握)

第二单元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骨髓细胞学检查(掌握) 1.适应证: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③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④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⑤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查。 2.禁忌证:①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②妊娠晚期妇女。 3.采集部位: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骨髓液丰富、进针容易,为首选穿刺部位。 4.取材满意指标:①患者抽取时有特殊的疼痛感;②可见骨髓小粒及少量脂肪滴,镜下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③骨髓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的比值。 5.骨髓细胞学检查:①低倍镜下判断骨髓片质量、增生程度、有无较大或成堆异常细胞;②选取满意涂片,油镜下观察200~500个细胞;③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中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时,成熟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比值依次为1:1、10:1、20:1(正常骨髓象)、50:1和200:1。 6.诊断意见:①肯定性诊断疾病:各种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②支持性诊断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③可疑性诊断疾病:难治性贫血等;④排除性诊断疾病:ITP。 7.正常骨髓象:①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比值(2~4):1;②粒细胞占有核细胞40%~60%;③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④淋巴细胞约占20%,小儿可达40%;⑤单核和浆细胞均<4%;⑥通常在1.5cm×3cm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

血检检验重点总结版

1蛋白C系统的组成包括:凝血高调节蛋白(TM)、蛋白C(PC)、蛋白S(PS)、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 2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3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①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②辅助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③观察疾病疗效和判断预后,探讨发病机制。 4同时参与细胞抗凝与体液抗凝的因子有:AT-肝素,蛋白C系统,TFPI。 5骨髓检查诊断意见:肯定性诊断提示性诊断符合性诊断可疑性诊断排除性诊断形态学描写 6胚胎期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出生后造血: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7各种血细胞都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8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一般均以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来进行。 9骨髓增生程度通常分成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五级。 10 FAB分类法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 L2, L3 1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常见:毒性颗粒,空泡形成,退行性变,大小不均,杜勒小体 12成熟红细胞染色异常有:卡波环,嗜碱性带奴才,豪焦小体 13 我国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法:M1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M3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4 异性淋巴细胞:1浆细胞型,2单核细胞型3幼淋巴细胞型。 15骨髓检查诊断的肯定性诊断: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 16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凝血反应,促凝作用,血块收缩 # 17凝血因子: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7,9,10。接触激活因子:,PK。促凝辅因子:5,8,vWF,HK 18细胞化学染色临床上常用于:①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②辅助血液系统等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③观察疾病疗效和预后。④发病机制的探讨 19贫血的分类: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 Auer小体:是白血病细胞中的棒状小体。瑞氏染色呈紫红或红色,由嗜天青颗粒融合而 成,含核糖核酸及脂类,过氧化物酶阳性暗影。这种小体出现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 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不出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对急性 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 亡减少的一组高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 血栓形成: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有沉积物 形成的过程。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发生凝血,伴以 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微血栓病性凝血障碍,为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是止血 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血小板聚集,内外源凝血途径激活,病理 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

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3)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6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7小题,共24.0分) (3分)[1] A、血清溶菌酶明显升高 B、过氧化酶染色阴性 C、常见Auer小体 D、易见ph染色体 E、NAP积分明显增多 (1)ALL ( ) (2)AML-M3 ( ) (3)类白血病反应 ( ) (2分)[2] A、CLL B、CML C、ALL D、AML E、淋巴瘤 (1)常并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 (2)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 (4分)[3] A、阿糖胞苷 B、长春新碱 C、环磷酰胺 D、维A酸 E、门冬酰胺酶 (1)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 ) (2)作用于细胞S期 ( ) (3)作用于细胞M期 ( ) (4)属于烷化剂 ( ) (3分)[4] A、血友病A B、维生素K缺乏症 C、Ⅶ因子缺乏 D、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E、单纯性紫癜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 (2)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 ) (3)主要与FⅡ、FⅦ、FⅨ、FⅩ有关 ( ) (4分)[5] A、左旋门冬酰胺酶 B、羟基脲 C、苯丁酸氮芥 D、维A酸 E、碳酸锂

(1)AML-M3 ( )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 (4)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 (3分)[6]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红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男性,36岁。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查体:肝、脾轻度肿大,牙龈肿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5%,POX(+),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2)男性,18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1周。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助下3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8.2×10/L,血小板84×10/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60%,糖原染色阳性,粗颗粒状;血清和尿溶菌酶低。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3)男性,42岁、发热、齿龈与鼻腔出血伴黑便1周。查体:皮肤粘膜散在淤点和大片淤斑,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70×10/L,血小板24×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稚细胞80%细胞较大,不规则,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颗粒,有的重叠于细胞核上,并可见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5分)[7] A、Ⅻ因子 B、Ⅹ因子 C、Ⅷ因子 D、Ⅲ因子 E、Ⅳ因子 (1)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始动因子 ( ) (2)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始动因子 ( ) (3)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共同激活因子 ( ) (4)非蛋白性凝血因子 ( ) (5)受凝血酶自我催化的凝血因子 (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4小题,共11.0分) (3分)[1] 男,38岁,乏力、咽痛伴低热3天去某医院就诊。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莫西林及中成药治疗5天,咽痛及低热消失但乏力加重,并出现左眼视物不清、躯干部及双下肢出血点和淤斑。血常规WBC 2.5×10/L,Hb 90g/L,PLT 32×10/L。查体:浅表淋巴结及肝、牌无肿大,胸骨压痛明显。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幼稚细胞占89%,胞浆颗粒粗大,多见Auer小体,POX染色强阳性。骨穿处出血不止。 (1)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ITP B、感染合并DIC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ALL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四)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十一章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 一、选择题 1.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 A.I、Ⅱ、Ⅶ、Ⅵ B.Ⅱ、Ⅶ、Ⅸ、Ⅹ C.Ⅱ、Ⅴ、Ⅶ、Ⅵ D.Ⅱ、Ⅴ、Ⅹ、Ⅵ E.Ⅱ、Ⅲ、Ⅴ、Ⅹ 2.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因子A.Ⅷ B.Ⅵ C.X D.Ⅶ E.Ⅵ 3.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助于诊断 A.内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B. 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C.凝血第三阶段因子缺乏或异常 D. 纤溶亢进 E. 有抗凝物质存在 4.血友病A是下列哪种因子缺乏 A.Ⅷ:C. B.Ⅶ C.Ⅳ D.Ⅸ E.VWF 5.治疗血友病A. B首选 A.库存全血 B.VitK

D.新鲜血浆 E.基因治疗 6.女性,18岁,实验室检查:PLTl20×l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1min,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十),血块收缩时间正常,患者哪方面异常 A.血小板功能异常 B.血管壁功能障碍 C.血液凝固障碍 D.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E.纤溶亢进 7.男性,18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出血不易止,查PLT计数正常,BT、PT、TT均正常,CT延长,APTT延长,可被正常血清纠正而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你考虑 A.Ⅷ因子缺乏 B.Ⅸ因子缺乏 C.Ⅶ因子缺乏 D.vWF缺乏 8. 凝血过程分为三期,其共同途径是指下列哪期? 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一、二期 D.第二、三期 E.第三期 9.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Ⅷ B.因子Ⅺ C.因子Ⅶ D.因子ⅩⅢ E.因子Ⅸ 10. 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是 A.因子Ⅻ

血液内科考试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B卷)

.\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7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病例分析(1小题,共10.0分) (10分)[1]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下段有轻度压痛,双肺无异常,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厘米,血常规:WBC62×10 /L,Hb110g/L,RBC420×10/L,PLT180×10/L、血涂片可见早幼粒4%,中幼稚粒15%,晚幼粒20%,杆状核粒25%,分叶核23%,嗜酸性粒细胞占7%,嗜碱性粒细胞占6%、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以中幼粒以上各阶段细胞增多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共占8%,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问题: (1)诊断及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 (3)诊疗计划(包括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二、单选题(61小题,共61.0分) (1分)[1] 白血病细胞浸润部位中最难控制的是( ) A、肝脏 B、脾脏 C、骨骼 D、淋巴结 E、脑膜及脑组织 (1分)[2]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症状体征消失 B、血常规恢复正常 C、白血细胞分类未见幼稚细胞 D、血红蛋白>100g/L E、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稚细胞10% (1分)[3] 关于脑膜白血病,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多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可发生于整个病程 C、常用甲氨蝶呤鞘内注射 D、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多 E、患者可有头痛、头晕,重者可抽搐昏迷 (1分)[4] ITP的主要出血部位是( ) A、皮肤与粘膜 B、消化道 C、肌肉和关节腔 D、子宫阴道出血 E、颅内 (1分)[5]

临床血液学检验_考题

作业习题 ◎<名词解释> ◎<问答题> ◎<选择题> ※<名词解释> 1.造血微环境 2.髓外造血 3.造血干细胞 4.造血祖细胞 5.血细胞的成熟 6.红髓 7.干抽 8.非红系百分比 9.粒红比值 10.骨髓稀释 11.幼红细胞造血岛 12.吞噬细胞 13.细胞化学染色 14.氟化钠抑制率 15.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16.酯酶双染色 1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18.再生障碍性贫血 19.再障危象 20.缺铁性贫血 21.铁粒幼细胞贫血 22.巨幼细胞贫血 23.恶性贫血 24.溶血性贫血 25.血管内溶血 26.血管外溶血 27.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28.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9.原位溶血 30.地中海贫血

31.血红蛋白病 32.血红蛋白S 33.症状性贫血 34.红细胞中间脆性 35.红细胞渗透脆性 36.白血病 37.急性白血病 38.慢性白血病 3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40.微量残留白血病 41.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42.全髓白血病 4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 44.浆细胞白血病 45.M蛋白 46.粒细胞缺乏症 47.白细胞减少症 48.类白血病反应 49.FAB分型 50.MICM分型 51.WHO分型 52.白血病裂孔现象 53.棒状小体 54.柴捆细胞 55.费城染色体 56.Ⅱ型原始细胞 57.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58.急性白血病部分缓解 59.急性白血病复发 60.毛细胞白血病 6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2.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63.骨髓增生性疾病 64.镜影细胞 65.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66.骨髓纤维化 67.类脂质沉积病 68.戈谢细胞 69.尼曼-匹克细胞 70.海蓝细胞 71.纤溶系统 7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73.外源凝血系统 74.内源凝血系统

临床血液学检验 名词解释 小知识点_共11页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 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 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 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 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 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普通显微镜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最为简单、使用,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种血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等,从而诊断、协助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骨髓穿刺适应证: (1)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如一系和/或一系以上细胞减少或增多,外周 血中出现原始细胞等 (2)不明原因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3)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等 (4)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5)其他:骨髓活检、骨髓细胞表面抗原(CD)测定、造血干/祖细胞培养、血细胞染色体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