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组长培训(一)

01 组长培训(一)

教会小组事工系列培训之一

第一课认识小组牧养

一.小组牧养模式及方向的寻求

小组的两大模式:G12和5*5模式。

美心教会的小组模式:从小组成长为教会。

二.小组模式的圣经基础

旧约出18 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的设立

新约主耶稣的榜样——“最好的组长”

三.小组的功能、目的

功能:建造、牧养、传福音

目的:为宣教预备工人、为教会预备牧人

四.小组的运作

1.形式

①周间聚会(或晚上、或白天组长据组员工作情况自行决定),

主日回教会集体崇拜。

②聚会地点:一般由组长开放自己的家(组员也可自愿开放自

己的家),特殊情况可申请教会场地。

2.内容

可根据组长个人的领受及组员的需要确定小组的聚会的内容。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组长的潜能和积极性。如:

(1)分享及应用主日信息。

(2)采用系统查经材料。目前教会可提供的有:

A、新生命、新生活、门徒之道、牧者之道系列共四册;

B、圣徒装备手册一到四册;

C、门徒训练课程一到七册;

D、耶稣言行一到四册;

E、提摩太课程一到九课

(3)分卷查考圣经。

3. 关于小组奉献的问题。

小组一般不设奉献。但因小组成员活动的需要或小组成员个人的需要,小组长可鼓励组员在十一奉献之外特别奉献。

五.小组服事基本原则

1.会友逐步成为小组成员,每位组员均为潜在的小组长,实践“人人皆父母、人人皆服事、人人皆牧师”的牧会理念。

2.每位组员接受服事与教导,也服事及教导人,并领人归主。

3.让圣灵的恩膏与恩赐在小组里自由运行,但彼此服事中要顺服权柄。

4.组长若不适合,可更换。

5.组长要委身于牧养及辅助组员。

6.

★耶稣的榜样

①耶稣私底下亲自教导门徒太10:1;可4:10-11

②耶稣示范给门徒看路8:1

③耶稣分享生命并向门徒敞开太20:18;26:21

④耶稣花时间与门徒在一起太26:20

⑤耶稣授权给门徒,并差派他们去服事可3:4-5;路9:1;

太10

⑥耶稣负门徒的责任路9:10

⑦耶稣要求门徒委身、牺牲、舍己路18:18-28;可8:34-35

⑧耶稣服事他们路13:13

⑨耶稣饶恕他们路22:21

⑩耶稣与门徒保持良好的关系太28:20;来13:5;约14:

16-20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1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2

六、小组对信徒个人的贡献

A 、 单轨灌输的不足。

B 、 隶属某团体的需要。

C 、 信徒灵命栽培的需要。

D 、 属灵知识系统化的需要。

E 、 彼此交通联络的需要。

F 、 信徒生活操练的需要。

G 、 训练信徒事奉的需要。

七、小组对教会整体的贡献

从广义来说,“教会”是指天上地下各时各代全体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神属灵的国度(普世教会)。

从狭义来说,“教会”却是指任何地方一群基督徒联合在一起,达成主的使命,荣耀神,造就人,传扬主的福音(地方教会)。

小组事工的成立,对教会各方面的增长可有相当的贡献:

A 、 知识与生活的平衡——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基础,可惜一般的基督 徒却在真理上扎根不足,有时因人而改变,或者因环境而退后。教会小组的成立能使信徒在小组里接受系统的栽培,组员可以一起发掘真理,并可彼此的劝勉、鼓励、提醒而追求实践主的话语,藉小组的交往将生命之道表明出来。

B 、 信徒间有亲密的交通和关怀——在今日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中,人所剩下的是一张脸孔,大家在忙碌中失去了人与人之间该有的沟通,很多时候教会的情况也无太大的区别。但在小组中,组员们却有较多的机会彼此分享和分担。

C 、 教会全体信徒总动员——“总动员”是教会增长一个极有深度的用 词,它是指对每一个信徒,不论男女老幼,学者与文盲,初信者或成熟的基督,都有分同为耶稣基督作见证,按各人的恩赐参与神国里的一切事奉。小组是发掘各人恩赐的最好组织。因为人数不多,各人参与的机会也多,所以对自己的恩赐有所发挥和了解,加上小组成员的彼此鼓励与帮助,大家都动员起来在布道、教导、治理、关怀和事务中有所参与。在大聚会中则很难做到这点。

D 、 教会归主人数不断增长——健康教会的特征就是生命细胞的繁殖。 没有小组所产生的动力,教会的活动就无法在会友当中有效的运作,教会就不能增长。耶稣基督不仅对群众讲话,他还选了十二使徒,训练他们成为教会的基石。透过小组活动而增长的教会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附:小组公约(参考)

A 、 我愿意每次都准时出席小组聚会,除非有不得已的拦阻,或者

生病,或者有事要外出。

B 、 我愿意按时候出席主日崇拜,不随意缺席。

C 、 愿意决心诚实,开放自己,改变自己,虚心求教。

D 、 我愿意参与小组的一切活动,包括讨论、祷告、一起的服事和

事奉,竭力追求灵命的长进。

E 、 我愿意坚守领受,每日过读经祷告的生活。

这是简单的公约,组员们都愿意以认真的态度坚守这些公约的时候,小 组就会很有效力。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3

第二课 聚会内容

引言:何谓四向(「四向」或「四W 」)

Welcome (内向——相交)——组员彼此问安,分享个人经历及需要,并欢迎新朋友的来临。

Worship (上向——敬拜)——小组一起敬拜的时间,全组组员首先来到神面前。

Word (下向——培训)——各人分享如何在生活上履行上周有关圣经的教导。 Work (外向——服事及布道)——彼此服事、代祷、安慰、为未信亲友代祷及一同策划外展。

一. 内向:欢迎与相交时间(约20分钟) 二. 上向:敬拜(约20分钟)

三. 下向:神的话语、组长的话(约30分钟)

第一部分:神的话语 真理的运用 第二部分:组长的话 报告及总结

四. 外向:服事与外展(约20分钟) 服事新人

服事新人及彼此服事。

第三课 带领小组破冰与敬拜的艺术

★ 破冰游戏

1. 破冰游戏的目的:

① 使小组聚会中每个人有共同的焦点 ② 拉近人们的关系距离

③ 建立关系:由表面关系至较深的交流 2. 破冰游戏的功用 ★ 敬拜

一. 敬拜在小组聚会中的目的 二. 敬拜与赞美的表现方式 三. 带领敬拜的主要角色

带领者 → 引导组员进入敬拜的气氛中。带领整个会众到神面前—

—强调神的位置,不是自己

引导者 → 营造敬拜之环境与气氛——预备会众接受神的话语、神的侍奉、基督救恩

敬拜者→敏锐圣灵引导,把组员带进入至圣所之敬拜,触摸到神

的荣耀——做一个敬拜的榜样

四.如何预备自己带领敬拜

五.敬拜中使用的手势

六.在敬拜中运用属灵恩赐的目的

七.如何使用敬拜CD

八.使用祷唱经文自由敬拜

附一:

带领敬拜注意事项

1.要祷告:以祷告开始,一句经文,一段话或彼此祝福,来预备组员(会众)的心。

2.要有准备:若然可以,最好是在聚会开始之前先弹琴或练唱选诗。

3.要有自信:给指示要清楚、合时、不要有间断或尴尬之气氛。不需要为你的带领道歉,拒绝说负面的话。你要是出了错,继续唱下去,我们不需要达到专业水平才可以有资格去带领敬拜,人们并不期望你带得完美。

4.要敏感:带领敬拜需要三对耳朵:肉身的耳朵去聆听配乐进程;心灵的耳朵去敏感小组的气氛;属灵的耳朵以聆听圣灵的说话。眼神:保守良好眼神的接触。

5.要真诚:要注目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2),不要被带领敬拜这件事妨碍你去敬拜神。你若是预先准备妥当,就会易于投入了。

6.要热情:敬拜需要人全心投入。当你带领敬拜时要全心全意投入敬拜。用肢体带动气氛,使组员(会众)跟进(动作可大一些,就会易于投入了)。7.使用经文:诗篇是一个很好的敬拜宝库。开始时可请一人读出一篇诗篇,乐手同时将第一首诗歌的配乐奏出。或者由一个人在歌曲之间指定的时间读出经文。

8.要极积:集中在神的性情品格之上(圣洁、爱、能力等等)。但这段时间不是勉强进入信仰,让圣灵自己动工使人知罪相信。选些能帮助舆神亲近的诗歌。避免用一些歌词语义不清或调子复杂令人分心的歌。9.操练流畅:虽然可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敬拜仍该是流畅地进行。最好不要在歌与歌之间停顿下来,要直接转入下一首而不中断。敬拜若需讲话,要简洁,不要在每首歌之间说不必要的话,或读圣经;更不要大家都唱得很高昂时,一直讲话或大喊,其实会众是听不到你在讲什么。

10.要怜悯:请勿严厉的责备会众,若你要激励会众,以正面、友善、和霭的声调说出。

11.要留心:每次只领一首新歌,属灵恩赐的运用。切忌勉强运作,不要怕安静。但是不要停留太久,以免会众分心。

12.要结束得好:最好是能将敬拜自然淡出完结,而不是突然结束(例子:可以请某人作一个高举、敬拜神的祷告以结束。)

附二:热身(破冰)范例

1、游戏

A、击鼓传花/球(又称:传恩典)

B、姓名抓阄

C、用各地的方言读一段圣经

D、爱你的邻舍

E、大风吹

F、大西瓜小西瓜

2、话题

●结合信息的主题设计话题

●家常话(不要带任何属灵的内容,让任何人都能够回答)

家里有几个小孩?或有几个家庭成员?请大家说说有什么爱好?

到过哪里旅游?对哪些旅游区印象最深?

童年最喜欢玩的东西或玩具。父母给你最深刻的印象?

父母给你最深刻的一句话、一件事情?最有感触的一件礼物?

一生中对你最有帮助的人?

在你年幼时父母的哪些教导影响了你的一生?

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你读过的一本好书(圣经除外)

中国那么大,你最远到过哪里?

生命是奇妙的,你见过哪些动物或婴孩的出生或出生后的有趣表现?等等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4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5

第四课 神的话 神的工及恩赐运用

一. 带领神的话语之前提与基本原则

1.

与小组聚会(信息)的材料连结 2. 应用与实践导向,不是研究导向 3. 日常生活与教会方向之平衡与兼顾 4. 轮流互相分享,不是单一宣讲 5. 带领者并非百科全书 6. 以服事做结束

二. 运用神话语的目的

1. 让神透过圣经向我们说话,因此感受须是个人性的。

2. 促使我们的生命更新 3. 彼此造就及服事

三. 话语时间的运用

1. 焦点是如何应用当周小组聚会材料的经文及教导。

2. 组长是引导者,而非教导者,重申主日信息时要简洁,鼓励组员分享。

3. 引导组员对所学的原则加以应用,应用须是:

① 个人化的 ② 明确详细的 ③ 实际可行的

4. 分享后,应有一段服事的时间,以祷告和属灵恩赐彼此造就。

四. 个人预备

1. 祷告与赞美:以亲近神、赞美神、聆听神开始。

2. 预备:

① 找出讨论的中心,相关敬拜歌曲。

② 带出应用及价值观改变 ③ 饭食的预备 ④ 场地的预备

⑤ 为聚会及组员代祷

五、恩赐的运用

1. 为新朋友或软弱的肢体 2. 礼节

① 小组长同意 ② 不要按对方的头 ③ 祷告词积极、正面

④ 提建议时,只告之真理,尊重当事人,不勉强。 3. 注意事项

① 顺从圣灵引导

② 注意众人的需要,不只专注在某个人身上。 ③ 重大问题放在会后私下服事, ④ 导向生命更新,生养众多。

第五课小组长

一、小组组长的资格与角色

(1)、小组长的资格

A、必须是得救的基督徒,因为小组长的工作是生命传递的事工,唯有有基督徒新生命的人才真正有灵魂的负担,关怀别人属灵生命的成长。

B、必须有美好的灵性,不是说没有犯过任何罪恶或错误,而是说他有敬虔的灵修,读经,祷告的生活表现,对神对人都有美好的关系,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C、必须有生活的身证,因为身教过于言教,组长的生活见证具影响力,有教导效果,故他理当在生活的各层面即言语、行为、信心、爱心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D、必须有事奉的负担,如此他才会有兴趣。

E、必须受基本训练,因要具备各方面的领袖技巧,才能有把握地带组,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圣经概要和基要信仰。

(2)、小组长的角色

A、仆人——可十:45

B、榜样——提前十:12;林前十一:1;帖前一:6;帖后三:9。

C、为父——林前四:12;帖前三:11。

D、慈母——帖前二:6—7。

E、牧人——彼前五:2—4。

F、劝慰者——帖前二:11。

G、无愧的工人——提后二:15。(代祷者)

二、小组长的态度

(1)、组长的态度

A、使命感——箴29:18。异象是从神而来的感动,使组长对小组事奉有使命感,有热诚,有兴趣和责任感,没有这些当有的态度,就不能成功带领小组。

B、负责任——愿意专心处理小组的大小事务,更要把组员放在心上。

C、关怀——放下自己的需要,竭力培养关心别人的气质,更愿意为他们祷告和辅导他们。

D、谦卑。

E、坦诚。

(2)、小组长的功能

A、开始者:组长的工作是使聚会开始,讨论开始,他要指导当开聚会

的内容提出来。

B、领导讨论者

C、鼓励组员者

D、给予无言的回应

E、调和者

F、协助沟通者

G、积极地聆听者

H、会使用比喻:

I、有效的发问者

J、评估者——组长带领小组作评估,检讨工作,以其了解大家对小组过程的感想和看法,如目标是否达成?彼此关系是否良好?属灵知

识和生命是否有长进?

三、小组组长发问的技巧

(1)、好问题的特点

A、清楚简单

B、有目的且导向主题

C、启发思考而非只是考验记忆力

D、深浅程度切合对象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 6

(2)、按内容分的问题

A、观察与事实的问题,运用问题句语:六何?

B、解释和思考性的问题

C、应用与生活的问题。

(3)、按性质分的问题

A、关闭式的——答案没有伸缩性,通常只有是或否。

B、求思考的——在不满足已有的资料时,透过这类问题,启发深入思

想。

C、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

D、修辞性的——通常在问题当中已含有答案,发问目的只为了刺激思

想。

E、澄清性的——属于阐明性的。

F、反问性的——你以为呢?

G、不用答案的。

(4)、发问的要则

A、好好准备问题

B、可以逐个发问

C、自由回答

D、问题只说一两遍

E、给予充分的时间回答

F、当心处理不正确的答案

G、鼓励组员发问

四、小组组长带领讨论的技巧

(1)、组长带领讨论所扮演的角式

A、发动者——组长提出新的建议,方法和结论,推动小组灵活的讨论。

B、搜集意见者——尽量收集组员的意见,观念,使讨论丰富、客观。

C、提供资料者——在事前搜集充足的资料以应讨论之需。

D、澄清者——澄清一些不清楚的观念。

E、调整者——将各种见解归纳,综合出最好的结论。

F、摘要者——将讨论中心重述一遍,加深印象。

H、发展者——安排一切程序的进行。

I、消除紧张者——

J、守门者—组长应为各人开启沟通的门径,使每人均有同等发言的机会。

K、鼓励者——适当地用身体语言给予赞许和认同。

(2)、面对不同人的技巧

A、害羞的人——点名提问浅显问题。

B、懒惰的人——懂,只是懒得发言;问:“你的意见是否相同?”

C、多言的人——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尽量控制自己。

D、好争辩的人——

E、自傲的人——应付他们,可请他们说明其批评的原委和圣经的

根据。

F、不大方的人——喜欢细细私语……

(3)、处理不同困难的技巧

A、处理错误的讨论——不责怪错误的言论,找出正确的答案。

B、处理沉默的气氛——沉默有时正好是思考的空间,组长应耐心

等候,不用急忙找话题来填满时间。

C、处理引起争端的主题——圣经原则

D、处理离题的问题——

五、小组长培训

1、教会定期安排组长培训,要求组长、副组长务必参加。

2、每月第四个周六下午2:00—6:00为组长、副组长装备时间。

3、其他特别培训。

教会组长系列培训之一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