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教育”定义的理解:

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撞门的教育人员、机构以及与性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有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合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特点:

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

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记》——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2)、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1803年,康德的《康德论教育》。

?(4)、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是《普通教育学》(1806)。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社会间接经验为中心)

课堂中心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批判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

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评价:

?杜威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

?他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直接经验,突出学生直接经验对其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杜威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儿童中心

?个人直接经验为中心

?活动中心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制约。

?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批判教育学

?时间:20世纪70年代之后

?代表人物: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主要观点:

现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但是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

?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领悟教育的真谛

?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拓展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教育功能定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表现:对内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对外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本体功能、固有功能。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衍生功能、工具功能。

(二)从作用的方向看, 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有助于、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和作用

(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脚趾,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教育的中介转化地位

(1)教育能有目的、有选择、有规范地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把人的素质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 2 ) 教育处于中介转化地位,由此引发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两个基本关系,产生了对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也就是两条教育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

二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两个客观依据,也构成了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依据

3、人是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1.个体发展的含义:个体发展通常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的功能和促进个性化的功能

个体具有社会性和个性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学校教育通过以下实现个体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所以,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

学校教育实现个体个性化: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个体谋生功能:只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个体享用功能:受教育过程需要满足的过程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第三,教育的功利性驶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一)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的质量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直接方面,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间接方面,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

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3、教育可以完善人口结构

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二)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影响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三)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1)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一种高效的扩大的再生产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3、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一)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和谐一致,教育价值功能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社会各组成部分和个人功能需求的认同过程

2、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冲突、对立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二)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三)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包括两各环节:

1、产品的输入

2、产品的利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它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

教育的性质(说明教育为谁培养人)

教育目的(说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说明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是位于教育方针之下,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可以说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在培养对象上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

(二)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三)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

二、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依据

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其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别。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每个人身上存在着双重人格,一种人格为个体我,一种人格为社会我,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目的。

3、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认识来看待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我们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4、要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2)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

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先导”作用;

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2.教师职业的地位

(1)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2)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

(3)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

(4)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4.教师职业的权利

教师职业的权利主要是指法律赋予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利。

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

①教育的权利

②专业发展权

③参与管理权

5.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有没有从业标准和有什么样的从业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地位高低的指示器

(三)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专门职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服务理想的职业群体;对自身职业具有控制权的职业群体。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四)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

思考:你认为教师职业角色有哪些?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特点

1.职业角色多样化

2.职业训练的专业化

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一)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①设计教学的能力②表达能力③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④教育教学交往能力⑤教育教学机智⑥反思能力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⑧创新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三、(1)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现代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1.教师的道德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2.教师的文化形象

教师是以文化为中介来与学生发生关联,对学生产生实质影响,并实现对社会的文化功能。3.教师的人格形象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就必须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独立性

②选择性

③调控性

④创造性

⑤自我意识性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二、学生的地位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教师中心论”

2、“学生中心论”

3、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的发展

含义: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国策还能够与结果。

(一)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同时,由于身心发展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这就要求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

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

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4、个别差异性

要求: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整体性

要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二)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

①学习方面的困扰,包括学习方法烦恼、学习压力感大、考试焦虑、学习挫折、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②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包括同学关系烦恼、交友困惑、师生关系烦恼、与家庭的间离感等;

③青春期生理、心理困扰,如性心理苦闷、早恋困惑、体相烦恼、孤独感等;

④人生发展中的烦恼,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生综合症、人生困惑感、自卑感、自杀倾向等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师生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及课程理论

一、课程含义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课程即教学科目

(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认为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鲍尔斯和金蒂斯

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课程的含义(王道俊)

课程(Curriculum):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在现代课程的视野中,许多研究者认为,最能揭示课程本质的深层涵义是:课程是学生经验的建构,是师生在不断互动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与学科、教材

学科(subject)——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subject-matter)——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等皆为学科。

而广义的课程则包括以上所有的内容。

在传统课程体系下,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考试内容成了课程资源的“核心”。

课程资源封闭,单一是成了我国课程体系的通病。导致课程脱离实践,脱离生活,学生对课程缺乏亲切感,学习动机不足。我们很少从我们的课程观去反省学生厌学的问题。

新课程

课程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动态的,具有生成性。

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

课程内涵的发展

1.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结果到强调过程本身

3.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材、人与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二、课程理论流派(了解)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the subject curriculum)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

优点: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智力,易于评价

缺陷: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2)活动课程:强调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

特点:经验性、主体性、综合性

不足:儿童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评价活动课程

优点:

1.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地社会适应性。

2.重视儿童动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缺点:使儿童获得知识不系统、不完整、不利于高效率传递人类文化遗产。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者之间的差异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认识论知识本位经验本位

方法论分析综合

教育观念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教育为生活作准备”“教育即生活”

知识的传递方式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知识的性质学术性知识现实有用的经验性知识

课程的排列逻辑顺序心理顺序

课程的实施重学习结果重学习过程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灵活多样

学习的结果掌握“双基”培养社会生活能力、态度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二者各有利弊,只有互相补充,而非互相排斥,才能保证课程的和谐与完善。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综合课程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

主要观点: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优点:

*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

*内容的选择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1)教材的编写

2)师资问题

2、“核心课程”

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如中国的语文、数学和英语

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优点: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实用性、适用性

*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

缺陷: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规定,学习内容零乱

*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统一性课程会受到影响

*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甚至会背离家长和学校的期望

(三)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显性课程

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显性课程是以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方式呈现。

潜在课程

(也称为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时常带有非预期性、非计划性,以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方式呈现,具有潜在性。(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 (2)多样性。 (3)强制性。

2、校本课程

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优势:

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

教师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使用校本课程能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负面效应:

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和质量追踪,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

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前人的知识和社会的需求是经典的课程资源——学科专家决定。主要文本形态是教材。

2 .学生自己的经验是生动的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个体经验为依托。学生的经验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

4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素养,人格品质,沟通能力等都能成为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的水平不是直接由教材决定的,最终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

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统一指定的教材,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实施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教材、增删教材、补充教材

总之,在现代课程体系下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在这种理念中:

(1)课程是开放的系统。

(2)课程是动态的经验。

(3)课程是面向生活的体系。

(4)课程是师生“共建”的活动。

课程不再是静态的教科书。

五、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

"课程评价"的外延最大,"学业评价"其次,"测量"最后。

“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课程评价”:它不仅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而且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说,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程评价的基础。(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一门课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形式。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四)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传统评价观",它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概括地说,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就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的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2.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新潮课程评价观"。其倡导者非常注重环境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认为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测试的结束,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它提出,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

3.课程变革着眼点,

课程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新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再着眼于这个新的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A.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B.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C.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D.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A.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B.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

C.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A.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

B.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一般是由政府资助提供,而补充材料通常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开发和传播。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种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

第二,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合适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新世纪课程改革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第一,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第五,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第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口现在则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和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第七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本质与理念

要理解教学的本质,需要对现有的教学的界定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教学究竟是什么。(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思考和行动主体,

在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教学的概念通常有四种指称与用法:

1、在“教”的意义上使用

在“教”的意义上使用教学,即从教师、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概念。

如“教学是传授知识”、“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等。

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教学,看到了教对于学生学的重要性,看到教是教学的必要成分与前提,但教不是全部的教学。

2、从“学”的意义上理解教学

与上一个定义相反;

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这一理解看到了学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同样不能概括出教学的全部。

3、从“教”与“学”的意义上使用

这种用法,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或教学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

如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以传递知识为中介,教师的教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实际上,这一理解在强调共同活动的前提下包括了从教师一方或从学生一方入手解释教学,也包括从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教学。

4、在“教学生学”的意义上使用

一般而言,这一认识是在强调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的前提下提出的,其基本的宗旨是强调教学应当更加关注怎样教会学生学习。

思考: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学习?

信息爆炸——知识的无限性、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本质诸说

在我国,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着多种,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认识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的一种学说,基本的看法是教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相比较而言的);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略性。

2、发展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学说看到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注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预见性;

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

3、交往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又有四种观点: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视交往为教学手段与方法、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视交往为教学本身。

4、实践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理解: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对学生客体的转变、塑造的过程;另一种是指师生共同的实践活

动或行动过程。

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教学的本质:

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教师引导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的过程。2.教学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2)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图例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二)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例如:

斯金纳---程序教学

1.教学目标

现成的知识

2.教学程序

(1)解释(2)显示问题(3)解答(反应),(4)确认

3.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教学机器=教师,制定小步子序列和及时强化。学生始终处于活跃和忙碌的状态,是学习的主人。

制定小步子序列;及时强化;自定步调。

(三)认知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现法: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

l、教学目标:学科的基本结构

2、教学程序:(l)提出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3)提出假设(4)评价、验证,得出结

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2018 年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 育技术现代化。 3.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 1623 年首 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 年出版的《大 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 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5.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 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 结晶。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 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7.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 年 12 月,他在美国经济 学第 78 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 “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8.《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 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10.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 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 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2.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 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1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14.教育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 方有卢梭和裴思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有柏 拉图和康德。 15.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16.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7.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8.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 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19.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使 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 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 20.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 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21.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 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教育学基础311重点总结

一. 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家长,教育机构,教师对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学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今年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二.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的区别 两者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是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皮亚杰的将建构观称为认知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势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华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则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三. 什么是道德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学习。 四.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三者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吧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教材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教材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五.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 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六. 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优: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为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缺: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七.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基本过程: 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的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打印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点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及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9.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及"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905年废除科举;"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西欧中世纪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学原则;战国后期《学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源共享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历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10.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及其主要贡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 1 / 1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笔试]-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里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想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工业社会的教育的新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饿终身化和全名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明主化向纵深发展: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明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突出成。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美国的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负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发展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大量出现。2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3教育的功能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即人对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择或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以一定组织形式对教育的目的进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是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然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是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基金和非激进之别。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2使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讲解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 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请认真读完}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教育学基础重点

《教育学基础》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性②耦合过程③动力性④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2、教育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的人。因此,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她/他在实践活动中说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②、学习者: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③、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3、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 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 ①、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 学作品; ②、英国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科学提出; ③、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 ④、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在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成为科学; ⑤、英国哲学家洛克,他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 较大的影响; ⑥、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 7、教育学流派: ①、实验教育学; ②、文化教育学;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 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⑤、批判教育学。

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点总结.doc

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考点 教育: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非制度化的教育: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教育的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 农业和工业社会教育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学的创立: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论》泛智教育,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康德四次讲授教育学《康德论教育》时间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必须成为一种学业,教育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3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创立教育学。《普通教育》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格尼斯堡大学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实用主义教育学:19C末20C初,杜威《民主主义与教学》《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是与生活的过程合一的,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作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要学习现实中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阻止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批判教育学:美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力》、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得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1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作用的方向看,正向和负向 3作用形式,显性和隐性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1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显性正向2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实现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似的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是教育产生负向功能的根源。教育目的: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狭义:一定社会为整个教育事业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