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95.50 KB
- 文档页数: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要点(其中带“★”者应作为要点中的要点来理解和掌握)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节重点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①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
(参考教材P4—P6第1段)●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
(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
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保险学原理教案赵尚梅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绪论保险学的研究对象是保险商品关系,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或灾难,早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险逐步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
与此相适应,保险学日益成为学科体系中一门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金融课程。
保险学的内容包括:保险经济领域中的保险商品关系,是保险研究中的中心和主体;非保险商品关系,如社会保险、合作保险、社会救济、专业自保等。
保险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保险学的基本线索是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或给付。
保险学的教学内容包括风险损失补偿的理论、方式和补偿机制等。
保险学的任务:主要研究和阐述保险学的最一般规律、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保险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保险学基础知识,懂得风险、保险的金融性质、保险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保险与法、保险市场等与保险紧密联系的知识,让之放之四海而皆准,学习保险课程也可以更好地完善经济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从事宏观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
保险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案例分析的作用。
同时聘请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的高管人员进入课堂作学术讲座。
保险学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高等数学、会计学、统计学和法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高等院校本科学生。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牢固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保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保险学科的发展前沿。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保险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保险业务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学习掌握从保险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