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中毒及现场抢救(一)

急性中毒及现场抢救(一)

急性中毒及现场抢救(一)
急性中毒及现场抢救(一)

急性中毒及现场抢救(一)

常见急性中毒物质主要是:

金属与非金属。如铅、汞、锰、砷、砷化氢等。刺激性气体。如氯、氨、氮氧化合物等。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物、氮气等。有机类毒物。如苯、苯胺、氯乙烯、氯丁二烯等。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有机汞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机磷农药。生物性毒物。如细菌、病毒、毒素等。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者常丧失表达能力,病情发展快,生命垂危,令人措手不及,面对中毒者,应保持冷静,尽快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正确抢救方法。停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立即将中毒者从污染环境移走。立即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或移走有毒物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应彻底,水温微热为好,但不要用热水,以免增加吸收。如确知是某种毒物时,可针对性的使用中和解毒剂进行清洗。如为酸性毒物可用碱性液或中性液清洗,但其后仍须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催吐条件

毒物经口摄入;摄入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中毒者神志清醒。

催吐方法:

用硬羽毛、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和咽后壁使其呕吐。如食物过稠,不易吐出或吐净,可先喝约0.5~1.0公斤清水或盐水等,再促其呕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