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建筑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生态建筑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生态建筑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生态建筑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生态建筑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

课程名称:生态建筑设计概论

英文名称:Zoology Architecture Design Conspectus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学分: 2学分

适用对象:建筑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生态建筑是指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原理,通过控制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来塑造对自然环境负荷压力最小的健康的人类聚居环境。近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建筑设计概论》这一课程的设置是建筑学领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回应,生态建筑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让学生建立起大环境发展观,而不是传统建筑学的小环境发展观,为未来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生态设计的理论指导。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生态建筑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2.了解生态建筑的评价体系。

3.掌握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对一生态建筑进行实例分析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1.读书笔记两篇。

2.调研报告一篇。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讲重点内容,对生态建筑的基本特点和各类型生态建筑作品实

例进行较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深化学科内涵,启迪学生的思维深度。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扩大知识面。

2.讲课尽量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做到图文并茂,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

3.课后带领学生参观生态建筑,加深感性认识。

八、考核方式

采用由读书笔记15%、调研报告15% 和课程设计70%,三部分组成最后成绩的综合考核办法。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生态建筑概论》夏云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吕爱民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9。

《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系列书刊,2004。

《建筑节能技术》,涂逢祥编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生态建筑设计指南》(美)休·罗芙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 董卫,王建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高技术生态建筑》李华东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绿色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案例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邵文晞



1 2 3 4 5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国外绿 建筑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介绍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巴克雷卡德总部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6 7 8 9 10
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 欧文化中 建筑通风借鉴案例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2008-11-4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的提出
一九八一~一九九九 年来NASA所测得的 地球南极臭氧层破洞 日渐扩大的情形

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世界各国的绿色标准情况
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ESCALE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LEED -Canada, GBTool BREEAMBREEAM-Green Leaf LEED
GOBAS
HKHKBEAM
CASBEE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 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NABERS SBAT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发表时间:2012-06-18T15:37:49.76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何少剑[导读] 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 何少剑(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11)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现代建筑也在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新热点。这种生态建筑需要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空气质量、光环境、温度、声环境、人性化方面进行着手考虑,体现出健康的、舒适的以及和自热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通过以植物建筑为例的新型生态建筑设计进行阐述。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建筑;设计研究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这些植物建筑不但能当做正常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供人们使用,还能够提高植物本身的特殊功能,例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下面先是讲解了植物建筑的设计原则。 1 植物建筑遵循的原则 1.1 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植物建筑在设计时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质特点以及其他地域条件,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当做植物建筑,不能生搬硬套,要最大限度的采取自然光线,让植物可以正常生长,让植物可以促进对建筑机能的调节,减少在采光、供暖、制冷方面引起的自然污染和能源消耗,避免植物建筑的千篇一律。生态植物建筑的设计师需要注意保持植物建筑的能量摄取同能量消耗的和谐,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植物建筑空间布局,采取不同的流动气旋,例如,在南方需要采用流动气旋来降低房屋内的空调消耗,北方需要降低流动气旋,采用更多的日照来节约采暖能耗。建筑外墙需要结合好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1.2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植物建筑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节约能源。以往的建筑墙体大多是水泥墙体,它不会有效的吸收噪音和热量,致使噪音和热量可以通过墙体来回反射,而采用的植物建筑墙体可以很好的做到吸收噪音以及热量,人们在打开窗门时,会感受到清风、新鲜的空气,不必利用更多的能源消耗就构成了一个高效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植物建筑的窗户设计时,北方日式小窗户被阳面的双层大窗户所取代,这样一来,冬日的日照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节约了对取暖能源的消耗。充分的利用生态植物环境所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构建出一个低碳型的生态建筑能源体系,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循环的水系统,收集雨水以及可以使用的排水,再经过适当的水质处理,使之成为非食用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1.3 以人为本,强调整体设计 以人为本是植物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具体要求就是在设计时注意把人的舒适程度当成设计标准,这也符合国家的宏观要求。在具体设计时注重整体性的设计思想,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例如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等,不能生搬硬套先进的生态技术,不能以局部的眼光看待植物设计,要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采用合适的生态技术。品味高雅、生态健康、价格低廉是植物生态建筑追求的理念。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考虑以人为本,选择无污染、可再生、无公害的植物材料。要求生态植物建筑低碳消耗,无化学性的污染或物理性的污染,使人和环境可以高度的进行融合。 2 生态植物建筑实施方案 2.1 植物建筑施工方案 植物建筑的施工方案会采用整个的活立木个体或活立木整体构筑房屋建筑的主体。在植物生态建筑内部结构上,把整个的植物当成施工对象,通过规整的活体树木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墙柱以及墙体。具体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是弯折法,就是根据活体树木原本的弯曲状态,制造缺口,通过人工的栽培养殖,使活体树木可以巧妙的长合,慢慢的让活体树木形成传统意义上墙体或墙柱的“轮廓”。二是采用连接法,即把两个活体树木粘合起来,采用人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连理枝”,培育出具有墙体或墙柱的作用的活体树木。 2.2 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方面 植物建筑为人们的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具体的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保养方面要注重植物生态建筑的日常保养,例如,保持树木的根系不被破坏、对树木进行浇灌时注意不能使建筑受潮、保持植物枝叶的湿润、还要对植物的枯枝烂叶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洁。在保养费用方面,植物生态建筑比传统意义的墙体或墙柱的养护费用更高。在防火方面,由于植物生态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木头,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植物建筑的防火问题。一般植物建筑的墙园大多采用藤本植物,经过合理的整形修剪,搭配灌木以及少数的乔木进行美化,辅以花本植物进行基础栽培。一个生态植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好坏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涉及的方面有:工程地质、通风、气候等等因素。环境因素对生态植物建筑的影响很大,也不是经常变换的,比如气象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湿度和严寒酷暑都会对植物带来直接影响。生态植物建筑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和植物建筑项目工程本身具备的特点,防止出现植物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 2.3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植物生态建筑在选择材料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具有普通建筑材料所具有的隔热、承重的功能,二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可以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例如,纤麻可以建造碳中和方面的建筑以及新型的生态植物建筑。纤麻植物可以用来贮存碳,根据纤麻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地大小的地方养殖纤麻植物,用来吸收碳,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成的纤麻植物还可以用来建筑房屋。通过固定纤麻植物的纤麻纤维与一种粘合材料,使纤麻植物形成生态植物建筑,这种纤麻植物还可以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生态植物建筑越来越精细化。对于每一个活体植物材料的建设都要留有既定的工作空间,还要考虑到协调其他植物活体材料时的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要对此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那些有植物建筑进行交叉环节的细节施工方面。现在的植物生态建筑建设越来越特色化,特色化的同时就需要对每一种植物活体材料进行特色化要求,拒绝雷同。比如,巴黎的凯布朗利博物馆在进行生态植物建筑时,采用了近百种植物种类,植物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发生变化,使博物馆成为巴黎人们骄傲的象征,每个到博物馆参观的人都对此由衷的赞叹。

建筑设计初步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建筑学 学时与学分: 课程总学时:52 课程总学分:3 理论教学学时:4 实践(验)教学学时: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2010级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人体测量数据及查表方法,并学会将其与设计相结合,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空间设计存在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人体工程问题,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人体工程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能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认识建筑 【教学内容】人体工程学的由来与发展;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历史以及其发展,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第二章建筑文脉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人体测量学知识。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生理知识基本内容;理解心理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

测量学知识。 【教学重点】人体测量学知识。 【教学难点】人体测量学知识。 第三章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肤觉与环境;嗅觉与环境;人体气场与环境;人和环境质量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嗅觉与环境的具体内容;理解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掌握人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的具体内容了解人肤觉与环境、人体气场与环境的内容以及人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掌握人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的具体的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人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教学内容】工作面设计;座椅的设计;床的设计;自动化办公。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家具的使用性质;理解家具设计必须注重家具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布置方式;掌握家具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家具设计必须注重家具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布置方式。 【教学难点】掌握家具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 第五章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 【教学内容】居住行为与户内设计;商业行为与店堂设计;餐饮行为与餐厅设计;观展行为与展厅设计;人际行为与室内交往空间设计。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空间的基本内容;理解人居住.商业、餐饮、观展的有关行为;掌握户内设计、店堂设计、餐厅设计和展厅设计;掌握人际行为与室内交往空间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户内设计.店堂设计.餐厅设计和展厅设计;掌握人际行为与室内交往空间设计。 【教学难点】掌握户内设计.店堂设计.餐厅设计和展厅设计;掌握人际行为与室内交往空间设计。 第六章居室安全 【教学内容】导致居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止居室安全事故的人体工程学对策。 【教学要求】了解安全意识;理解居室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掌握居室中人与物、人与环境各种相互作用关系合适的匹配关系,消除隐藏在居室中的安全杀手。 【教学重点】理解居室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居室中人与物、人与环境各种相互作用关系合适的匹配关系,消除隐藏在居室中的安全杀手。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1004 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2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入门课程,其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一套以绘图基本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严谨和完善的教学方法。通过本课程建筑名作分析和九宫格立体构成两个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师们的建筑思想和他们的作品、他们建筑的特点和语言手法,同时掌握建筑设计空间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及手法,以满足建筑设计工作的需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名作分析和九宫格立体构成两个单元。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会通过图纸处理矛盾,运用建筑语汇表达思想。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相关规范——实例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建筑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解读和设计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概念及原理》《造型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构成:课程最终成绩=最终成果得分(60%)+过程成果得分(20%)+考勤表现得分(20%) (七)参考书目 1、《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建筑的涵意》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4、《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彭一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5、《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相关建筑书籍。 二、中文摘要 《建筑设计基础2》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 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教学大纲 ENGLISH 学时:36学时 层次:专科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决策 方法,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习题 作业与生产实习中的现场教学,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有:掌握流水施工和网 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编制较为简单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文档来源 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 了解:要求学生系统的了解建筑产品及其施工的特点、 基本建设以及基本 建设程 序,施工准备的相关内容。 熟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编制依据、编 制程序、编 制内容。 掌握:掌握流水施工原理和网络计划技术,并能够运用原理编制较为简 单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能力要求:能够达到现场施工员的初期水平。 简单运用:要求学生系统的了解有关建筑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施工 方法并能 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参与现场管理。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 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熟练运用:掌握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方案的编制。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学院监理专业的专业课,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特别 密切,有些课程必须先上,如建筑施工技术、概预算、工程经济等,在 此基础上才能学好本课程。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先修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概预算、工程经济等。 四、学时分配: 五、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建筑施工组职》专业委员会推荐教材 建工版 参考书: 1《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计划》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 建工版 学分:2 适用专业:监理、施工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 abstract: the current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don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striving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getting attention and wide publicity and application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ise a “green building” boom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生态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中国生态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生态建筑是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01402修订) 课程名称(中文):建筑设计原理(英 文):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 64学时(理论教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 4学分 先修课程:建筑构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优化理论系统,紧密结合专业,突出与设计课程的配套,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要求和特点,空间与结构造型,建筑构图法则,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平面、剖面、体型和立面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内容,并把建筑策划和建筑节能的内容纳入进来。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围绕建筑设计方向的特点,舍弃繁琐的理论,优化理论系统,内容力求简洁实用。同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介绍,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为建筑设计课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构图以及设计规范,适合学时较少的实际情况。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建筑概述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的概念与含义;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理解建筑的分类和建筑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的耐火等级。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程序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设计的程序; ·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深度;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造型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结构的种类; ·理解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有机结合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第四章建筑构图法则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美学中的构图问题; ·理解形式构图与形式美、构图法则; ·理解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尺度; 第五章建筑设计方法论及设计手法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设计手法; 重点与难点: ·认真学习并掌握建筑设计手法。 第六章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场地设计、竖向设计、停车场设计; ·理解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重点与难点: ·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停车场设计。 第七章建筑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与掌握平面防火设计基本方法; ·理解与掌握走道、楼梯设计要点; ·理解并掌握平面组合种类; 重点与难点: ·房间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平面组合设计。 第八章建筑剖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房间的剖面形状、建筑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理解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了解并掌握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用的剖面设计手法,以达到对建筑空间全面理解和把握的目的。

建筑设计基础(二)教学大纲(修订版)

潍坊学院《建筑设计基础(二)》课程(2812015)教学大纲 (修订版)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学时:120学时学分:6.5学分 一、说明: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启蒙教育课及专业基础课,其讲授的内容和进行的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的设计课学习提供预备知识和预备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通过具体的手工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对建筑色彩、建筑构成、建筑表现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观念,并且掌握相关的建筑表现技法。同时,通过对小建筑形体及空间设计等训练,初步学习和练习对建筑设计意图的表达方法,为大二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过渡,并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打好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结合具体的训练题目训练具体的专业技能,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学习内容。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思考等方面的方法。理解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平立剖读图方法;掌握一至两种实用的方案表达方法。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1、建筑表现技法介绍、渲染技巧(48学时) 作业1:渲染技法训练1——平涂与退晕 作业2:渲染技法训练2——建筑构件单色渲染 作业3:色彩训练1——绘制色相环 作业4:色彩训练2——清式垂花门渲染 作业5:色彩训练3——建筑配景绘制 2、某单位大门、传达室测绘(24学时) 作业:测绘图 3、小型建筑设计(48学时) 《小型活动室设计》 三、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清华大学田学哲编著,建筑初步(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2、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全国著名高校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了建筑设计类型及各类建筑的特征。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城市建筑的调查;城市建筑的综合分析。学会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代码3836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先修课程制图 总学时数32 周学时数 2 开课院系艺术学院设计系任课教师卢 编写人卢编写时间2009.9.10 使用教材朱昌廉等著.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杨窥丽.城市原来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华夏意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为环境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以理论分析与规划设计为特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下述能力: (1)培养正确的建筑观。 (2)培养分析、理解城市空间的认识能力。 (3)认识不同城市、地理方位的建筑不同特点 (4)使学生对我国建筑发展的概貌及重要的专业术语有所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审批的基本程序。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各类建筑的特征。 2、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城市绿地的规划原则,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城市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3、掌握建筑规划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建筑现状的调查;建筑的综合分析。 4、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 点 本课程重点和难点在于: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考试课程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大纲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30学时) 适用对象:园林专业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Garden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综合成绩=50%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 先修课程:美术,园林制图,设计初步,房屋建筑学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系统地教授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 代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建筑小品的能力。 三、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园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工程和艺 术 的手法将园林规划设计构思中的各类建筑物,按比例真实形象的反映在设计图纸上并能按 其施工,最终将设计构思变为现实的空间境域?园林建筑设计将借助于园林美术,制图及设计 初步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物的形象,并通过园林施工变成现实生 活中的园林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课程通过对园林建筑设计的背景相关知识,调研,建筑个例分 析和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学习园林建筑设计须在熟练掌握美术,制图及建筑初步等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 前提下,了解园林建筑的分类,各类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熟悉各类园林建筑的设计步骤和方 法,掌握常见园林建筑的设计技能,为从事园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基于园林建筑教学的特点,具体的教学过程要求分为自高而低三个不同的层次 : 第一层次是方法论的要求:要求通过教学过程训练,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掌 握基本设计思维和工作方法,关键是其系统性. 第二层次是阶段性的要求:要求满足对各阶段工作程式内容,表现手段,深度要求,关 键是其阶段性? 第三层次是方案本身的环境,空间,使用,建筑性格等具体设计要求? 四、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 8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6学时, 实践教学 45 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建筑 设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园林建筑设 计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办学定位:创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清华大学既定的建设方针。在此指导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宽口径培养模式,造就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与管理之专业人才。 办学理念:从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到吴良镛先生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60余年的积淀与传承确立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明确的办学理念,即坚持建筑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整合自身在设计、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形成独有的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一体的教学构架,面向全球化和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知识结构:建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建筑设计课是一级学科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两大部分,贯穿整个一至四年级,覆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景观规划与设计五个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教学,并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绿色环境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相结合,达到强化环境意识、普及绿色建筑技术的目的。 课程目标:在“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这一清华优良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筑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基本功训练与建筑理解相结合;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建筑知识与专业理论方法相结合;设计过程与专业表达技能相结合;设计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相结合等五个方面。 2. 课程知识结构与学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至6年级的设计教学框架是按照“三个平台”模式建立的,即由一二年级设计专题所构成的“基础平台”、三四年级设计专题所构成的“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了学生的制图水平与空间投影、空间尺度及建筑的平立剖组成特征的掌握情况,该门课程主要对建筑的功能要求、技术支撑、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授,为室内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让每个同学学好建筑设计这门课,作为授课教师,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从理论上力求建立清晰的建筑立体结构框架,从理论上进行认真梳理,从系统构成到局部构成,同时在54个学时中教会学生做出建筑别墅设计方案,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详细拟定实践课计划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保华 2013.7.1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承担了园林专业10级的专业课《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通过这一学期教学讲授实验,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要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克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要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是一门体现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表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会做图纸设计,既是理论性较强又是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提及的一个过程。该课程强调动手绘图训练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为此,本学期加强动手训练的方法是:一是每周有图纸制作设计,现完成的图纸有:行道树设计、公车带绿化设计、交通岛、立体交叉、防风球、校园居住区、公园等十种绿地图纸设计(每周有图但近完成了十种,其中公园设计是图册,图册由9种图文组成,实际上共完成了22张图纸)。其二是不仅在数量加大即每周有图画,而是强调内容、质量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一对一辅导,不合格的重做,过期的不收等方法,提速、提质量来以期达到目标。 同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公园,现场教学,通过识树、分析地形变化,构景要素运用等,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认识。 最后,评讲学生作品,把学生设计图纸展示讲评,使大学彼此了解,互相共勉。 朱美英 2013.7.1

建筑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14T16:32:30.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扈小璇[导读] 摘要: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建筑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有效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提出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建筑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有效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提出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节能技术;建筑结构体系现在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们对于住宅的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好的住宅建设离不开好的设计人员的全方面的思考,住宅的设计人员在对于住宅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因素,还要考虑住宅的周围生态环境和地理形态对于住宅建筑的影响。利用人和外界生态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在住宅的设备和出行方面都考虑到和生态的融合,良好的生态住宅可以增加人们的居住环境的幸福感。现在生态建筑理论的创新和人文化的处理不仅将人和环境的相处模式变得更加融洽,也能减少建筑的施工成本,现在的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技术都会在各个方面减少经济消耗。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迎合了现在社会的绿色建设思想,使建筑行业的建设更加具有环保性,减少环境的污染范围,在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势在必行建筑设计中渗透生态理念,使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强化了环保措施,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场地的环保措施、扬尘的控制、员工的健康意识等多方面有了具体的依据和操作标准,增强了建筑物的环保型性能,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质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由于城市扩建和城镇改造,建筑物的高层化、大规模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传统的设计方案不能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要求,扬尘严重,污染大气,造成雾霾天气和酸雨增多,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势在必行。 2建筑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虽然我国生态建筑实践多年,但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设计人员要认真遵守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推动我国生态建筑的绿色发展。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通过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成本,减少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保证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不同,生态建筑工程消耗的能量较小,能够保证各项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生活空间,真正实现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目标。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当中,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低碳环保生活空间,保证该地区的各项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风环境设计 在对住宅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地域的风环境可能会对建筑物的局部或整体造成的影响,运用生态环境理论,避免形成温度差异。 3.2热岛现象 现在的热岛现象是由于人口密度和气流的流动而产生的,也和建筑周围的辐射与环境有关系。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生态建筑的理论对整体进行绿化和合理布置,在建筑范围内增加水景可以减少热岛现象的发生概率。 3.3日照、遮阳与采光 阳光的温度和辐射都对建筑的居住环境有影响。要利用生态建筑理论对建筑的外在进行遮光处理,还要保证室内对于阳光的接收值保持在人体最为适宜的范围之内,减少辐射的摄入量。 4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情况(1)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化科学化,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之前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生态建筑理论是对于建筑的绿化情况的加强和研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对理论的应用不够到位,没有因地制宜。 (2)目前,人们只注重城市的生态建筑理论建设,对其农村的生态建筑理论建设并没有过多关注。 5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发展对策(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现在建筑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更高的需求,在生活的品质和精神上的提升。现在的住宅建筑应该以人为本,在未来的住宅建筑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在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方面,以及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对于生态建筑的感受,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对于住宅建筑的建设和生态的融合要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当地的建筑进行生态化的设计。利用生态建筑的理论对建筑的周边的边境进行使用,利用周边的土地和植被等生态物对建筑进行设计。现在的城市化水平的加深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在对于建筑的生态环境利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将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建筑进行设计,增加土地的实用性和建筑的空间设计。现在的人口问题导致现在的住宅建筑都是低占地高住宅层次的设计,对于建筑的生态环境的设计也做了重点的规划,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利用,让建筑和环境呈现共生史的成长氛围,更有利于两者的相互融合。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建筑作为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桥梁,对于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条件。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引入生态环境因素可以对人们的生态理念有一个新的概念和想法。人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对生态环境要进行分析和利用,利用生态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感受,进而促进人和环境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