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太设计-滨海建筑

华太设计-滨海建筑

华太设计-滨海建筑
华太设计-滨海建筑

福山半岛

项目地点:山东省

设计单位: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249 590 m2

地上建筑面积:208 566 m2

地下建筑面积:41 024 m2

建筑密度:17.8%

绿 化 率:47.5%

本项目充分利用项目独特的景观优势,规划设计从自然、人文、建筑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一种与自然为伍的理想生活方式。倡导国际健康

生活标准,提供一种崭新度假生活。

设计创意

1总体布局一蛟龙出海

龙一一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一直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同时龙是美德和力量的化身,是吉祥之物。而龙与水的关系,正如同建筑群和海面景观的关

系:互相映衬,共同提升。

规划采用半围合布局,朝向东南方向的大海敞开怀抱。六栋点式建筑呈龙型布置,形成蛟龙出海的气势。星级酒店位于建筑群左前方,在青龙方位作为龙

头,统领整个建筑群。酒店作为景区新地标,又与母爱博物馆完美呼应。母爱博物馆晶莹剔透,线条柔美,水平舒展。星级酒店则简约现代,动感流畅,高耸俊

朗。一高—低,一动一静,是从主入口进入园区时,精彩夺目的流动景观。

2功能的层次与渗透

主入口的设计是彰显园区性格特征的主要标志,设计把星级酒店布置与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处。同时酒店也拥有南向的优质海景。酒店南部沙滩侧设置休闲

草坪。自酒店后侧即为相对私密的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区,五栋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围合成内向的院落,并与酒店之间有绿化及道路隔开,减少相互影响。

325

326

平面图1

平面图2

商务会馆一层平面图

商务会馆地下一层平面图

327

酒店地下二层平面图

酒店地下一层平面图

酒店剖面图

328

酒店立面图1

酒店立面图2

酒店一层平面图

酒店二层平面图

酒店四层平面图

329

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2号楼地下一层平面图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2号楼一层平面图

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2号楼标准层平面图2、3号楼立面图

330

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5、7号楼地下一层平面图

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5、7号楼2~10层平面图

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5、7号楼一层平面图

6号楼剖面图

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湖南岸中央新城

项目地点:鄂尔多斯市

业 主:鄂尔多斯市鑫通房地产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用地面积:37 497.56 m Array

以鄂市金融、商业和办公市场发展阶段为基础参考,结合项目所处的中心商圈之区域位置,对项目目标人群的定位,对项目的功能定位为:以独具灵感的

水岸建筑风格,萃取国内外多元功能的优质商家资源,便利化地满足鄂市全新消费阶层的购物、休闲、社交、居住等综合需求,成为代表鄂市新城市生活的“第

三空间”。

总体布局:体现出地块的独特利用--狭长地块,水岸地块,规整地块等,规划上通过合理布局,充分引入用地资源优势,无论是沿湖城市定位还是沿街景观.在设计

和建设具有未来眼光的弹性设计. 2.建筑形象:项目所在地是鄂尔多斯市所在地康巴什新区的南大门,重视挖掘沿湖文化气质和现代建筑特色并结合当地气候环

境特点,突出鄂尔多斯市的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以自身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形态,提升区域经济效力的价值.

功能定位:用地底层以商业为主,结合大型餐饮及休闲娱乐场馆,形成区域内丰富多彩的市民活动空间。

商业布局:沿街商业不仅要做足,更多的是在如何将如此长的界面做出特色将成为重点问题,创造商业文化与地方性特征和环境的融合,与周边的环境和城市建

筑文化相互呼应,形成一配套完善的环境,强调布局和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331

332A座公寓一层平面图

A座公寓二层平面图

333

A座公寓五层平面图

A座公寓标准层平面图

508A座地下一层平面图

508A座地下二层平面图

334商业标准层平面图

办公标准层平面图

335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1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 一) 工作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查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照项目的选址, 结合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要求对项目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批准后的详细规划将是项目工程施工图、环境、环保、市政配套等设计文件的依据。 ( 二) 主管部门: 行政许可中心规划局窗口。 ( 三) 工作内容: 此项工作应按以下步骤分别进行: 1、首先委托详细规划的设计院将规划总平面方案报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 再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2、详规成果完成后, 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3、详细规划批准后, 委托施工图设计院设计建筑方案, 方案应包括建筑效果、总平面、各层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领取《建筑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 四) 要件: 1、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2

( 1) 出让供地方式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其它供地方式提交《选址意见书》; ( 2) 总平面方案( 包括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总平面图等) 、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规划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图等) 、在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前,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修改通知书》要求提交规划设计方案; ( 3)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2、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 1)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 须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2) 规划设计方案( 含规划说明、图纸、电子文件, 其中图纸包括: 现状及规划方案、规划路网及横断面) ; ( 3) 图纸比例要求: A、外环线以内: 管线综合和路径规划1/500, 选线规划1/ ; B、外环线以外: 路径规划1/1000或1/ 。选线规划1—10公里管线工程1/10000, 10公里以上长输管线工程1/50000; ( 4)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3、建筑设计方案申报 ( 1) 1/500现势地形图; ( 2) 出让供地方式的建设项目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3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 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0.12 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3.0.13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3.0.14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0.15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0.16 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编制 4.1 发展战略 4.1.1 城市发展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m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4.1.2 城市职能 urban 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1.3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1.4 城市规模 city size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94282809.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青岛路以南,上海路以东,规划占地3418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北侧围墙退让青岛路道路红线4米,西侧围墙退让用地红线4米,建筑退让围墙6米。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国家其它相关厂区规划设计通则、规范 6). 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认真汲取优秀厂区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适宜于现代化厂区管理的安全、卫生、工作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式厂区。 ·分区合理化、功能网络化。 ·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2)规划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法令和政策,遵循“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厂区的总平面布置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展示现代风貌。 ·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厂区用地的总体形态,把握厂区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厂区布局合理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建立厂区内简捷、明晰、互动的功能体系。 ·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独特优势,构筑厂区交往环境。 ·建筑设计与布局上强调建筑组群的构成,力求使厂区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整体性强、视觉张力强、环境可读性强。 ·规划设计有利于生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功能完善而又节能。 4、总体规划设计 1)总图规划设计要利用厂区的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充分考虑厂区功能配套的完整性。对厂区合理分区,满足环保、安全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在地块北侧设厂区入口,满足退城市主要道路红线交点70米的距离,北侧设计为办公研发综合楼,同时西侧沿上海路设计厂区休憩公园,同时丰富上海路景观效果。南侧设计为1#车间及2#,3#车间,西侧是职工食堂与仓库。 3)厂区道路依据厂房规划的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4)厂区总体建筑效果采用红瓦坡屋顶,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5、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规划基地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景观结构,空间结构,填方量,经济效益……… 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 6、环保、消防、安全、卫生 在厂区总图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建筑物,确保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厂区生态环境,除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根本措施的同时,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下面是体育小镇方案设计,请参考! 体育小镇方案设计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 健康中国,全民健身 " 理念深入人心,大众基本体育健身休闲需求出现井喷,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而全国正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各类特色小镇,给体育产业落地提供最好载体,体育小镇随之兴起。 其中,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便发文推动体育小镇建设,力争培育 3 — 5 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京津冀地区也在借力 2022 年冬季奥运会,打造冰雪特色小镇。体育小镇的建设,将激活体育产业新蓝海。 所谓体育小镇,是指通过建设体育基地、体育设施、举办体育赛事等,形成可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行为,形成体育产业,进而发展观赏型体育旅游和参与性体育旅游,从而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 从目前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来看,体育小镇主要呈现出三大特色。 首先,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结合地理区位特

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发展滑雪特色运动等。 其次,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最后,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 " 裸心 " 体育小镇等。 体育产业是当下的 " 香饽饽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巨头,纷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体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积极构建体育产业生态圈,不断在相关产业链中布局,上百亿资金争相涌入体育赛事转播、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各领域。 体育产业的发展增速其实是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年平均增速达到了 %。数据显示,XX 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仅为 983 亿元,XX 年增长至2220 亿元,XX 年突破 3000 亿元,到 XX 年,体育及相关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 城市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问题,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说:“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存在着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问题。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 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应协调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实施细则

项目设计方案技术审查要点(草案)本要点依据《规划工作职责及规划管理制度》而制定,规划管理科负责组织技术审查工作,技术审查人员应严格按规划设计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审查。 一、初步审查内容 1、建设单位报审项目的材料,包括两家以上(含两家)设计单位编制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文本,绿化景观、亮化设计方案文本,以上材料的电子文件(光盘),出让资料,出让合同是否齐全; 2、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营业执照的审查。 二、规划方案审查内容 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离界距离、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强制性内容的审查,不符合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2、项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停车泊位、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查; 3、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及面积的审查; 4、项目的主次出入口、日照分析图的审查; 5、现状地形图及周边环境影响资料和图片的核准。 三、建筑方案审查内容 1、地下车库出入口是否合理,地下停车位数量、地下面积的核算;

2、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计容建筑面积、容积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3、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是否与总图一致; 4、建筑色彩、风格、广告位及外墙材质的审查。 四、绿化景观、亮化方案审查内容 1、中心景区以及景观节点效果图的审查; 2、游憩道、人行道、铺装场地等无障碍设计的审查; 3、绿化面积、绿地率、集中绿地等指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4、植物配植情况以及投资估算表的审查; 5、沿街建筑、绿化草坪亮化效果图的审查; 6、公共开场空间、河道滨河绿化带与外围环境的衔接。 五、市政工程方案审查内容 1、明确主要管网的平面布置以及和城市主干网搭接情况; 2、配电房的位置、规模及与周边关系; 3、场地内的高压线与建(构)筑物距离; 4、场地内的水系与外围水系的沟通关系; 5、环卫设施、消防设施、社区用房、物管用房的审查。

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异同

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异同 城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众说纷纭,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际上的都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差异 城市设计处理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远较建筑设计为大,它处理街区、社区、邻里,乃至于整个城市,其实现的时程多半设定在十五年至二十年间。相对于建筑设计,仅需处理单一土地范围内的建筑工作,建筑物完工至多仅需三或五年,城市设计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尺度差异。 另外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之间,城市规划是宏观的调控,而建筑学注重单体设计,具体一些,城市设计就是把城市作为单体而以。现在从事规划的,大部分要和政府打交道,所以它政策性强。建筑就好一些,主观色彩浓些。它可以从事广告设计,可到事务所工作。面广一些。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所以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问组合形式,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是一项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建筑设计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3.科学对待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与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4282809.html, 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与方法研究作者:杜隽王林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 【摘要】现代城市更新下,建筑设计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与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城市更新;建筑设计逻辑;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二、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应该如何具体落实其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必须解决的是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经济的要求,然而应该遵循其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形态的外部形体上,在一定的时代特征风格的前提下,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是在一种空间地域上的微观层次上的建筑规划,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或建筑单体室内外。 三、建筑设计中的城市逻辑 1.城市节点中的建筑角色 不同的建筑样式和形态创造了不同的街道景观,反应不同的生活气息。如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弄堂与城市街道的衔接口为过街楼形式,过街楼都设在主弄弄口上部。过街楼面向马路的一面,作为弄门,有丰富的装饰和弄名标志。上海老街里还有石库门建筑,公寓弄堂。 与街道并存、对城市公共空间有重要影响的另一构成元素就是城市广场。建筑,作为围合广场的主要界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和广场特色,为广场的塑造承担着历史的文化的含义。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已经摆脱了古代城市广场的建设模式,已向着广场建构要素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比例、尺度、围合程度、建筑组合方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处理对于广场空间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 摘要:标志性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的身份证,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通常被用作一种辨认线索,要准备的选择建设标志性建筑,就必须掌握标志性建筑的特性,了解当前我国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标志性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今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标志性历史文化城市特色 引言: 随着城市中心区和新城区的建立,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地域性建筑也拔地而起,尽显城市的新时代气息。近年来城市标志性建筑层出不穷,它们在充分展现其建筑高度、建筑体量、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等建筑设计特色的同时,也彰显了城市的特色风貌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1.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意义 标志性建筑在一座城市前进的轨迹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一部标志性建筑的变迁史。对比昔日的上海,城市的风貌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然而永恒不变的却是标志性建筑物的巍然屹立,以及它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无论何种叙事,都不能抹杀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 2010 中国世博馆这些标志性建筑物

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建筑哲学家曾经浪漫地断言:“建筑是凝固的旋律。”实际上,人们阅读建筑时,不仅能感受其外在结构形态上的旋律美,更应能聆听到精神内蕴的时代音,还应能感受到蕴含在建筑中的城市精神。在每个特定年代,一些著名或伟大的建筑,都可以被看作是那个时代主旋律的凝固,它不仅映射着一个城市在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精神、生活方式、而且还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而丰富的观念。 2.标志性建筑的特点 标志性建筑之所以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主要因为标志性建筑的成立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2.1建筑要具有的特殊功能 比如,北京天安门,她雄伟宏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是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具有其他建筑无可相比的特殊性,无可争议的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纵观世界各地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红场”,美国的“自由女神”、“白宫”,法国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无不以其特殊性,担当起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2标志性建筑通常由著名建筑师设计,这也是赋予建筑特定标志性的前提。当然也有例外,如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丹麦建筑师在 35 岁设计的时候是无名的,如果没有有名的建筑师发现他的作品,那么悉尼歌剧院就被淘汰了。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当初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发展趋势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其本身也是个复杂综合体。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同时标志着它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精神面貌。建筑学专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先行官,策划、设计贯穿每个建筑体的形成。 设计工作中,要想做好建筑设计,就必须先了解建筑文化。对于建筑设计大家并不陌生,从古老的建筑到现代的高楼大厦,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到日臻完美的今天,可以说是由数不尽的设计师创意堆积出来的。 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运用人类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造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建筑类型很多,有办公、酒店、商业、医院、住宅、学校、体育等,风格也各异,各种类型和功能的项目,以不同的建筑形式来表达他的个性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建设水平,提高了建筑功能质量,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 建筑设计还必须同环境相适应,其中包括造型立面、色彩、建筑风格与相邻的建筑相互协调一致。建筑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寻求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充分达到建筑技术手段与建筑功能目标的和谐一致,追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尊重客户要求,综合考虑环境、

技术和经济等客观条件,坚持理性基础上的个性与创意。 建筑设计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经济性这一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摆脱对金钱的依附,呈现个人的个性,将设计视为艺术而非糊口的技术,应为最广大的平民着想,满足他们最为迫切的生活与审美需要,因为人的天性具有向往自然、接近自然的心身要求。设计师应具备整体设计的系统观念和面向未来的超前意识,创造“绿色、高效、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 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一身、利用现代化工具去达到目的,而没有必要非得从零开始向上爬。这里技术、信息、情报是很重要的,仅提出

建造城市特色的建筑设计分析

建造城市特色的建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9T17:04:53.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谢佳辰[导读]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要素,《雅典宪章》把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居住建筑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也成就了居住建筑的发展。 杭州南方九域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要素,《雅典宪章》把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居住建筑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也成就了居住建筑的发展。而中心城区,作为整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核心区域,其内部的居住建筑代表了各个时期城市居住建筑发展的典型特征,是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在居住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文章主要对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1、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①城市建设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②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原材料的基本国策。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③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安全防火措施;④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使用的无障碍设施;⑤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文化历史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当今中国城市化建设要求较高,为满足不同人需要,不仅要求建设时间快,而且要求建设更全面、更具体的城市化附加配套设施,公共建筑等。公共建筑也有医疗、教育、金融、商业、娱乐等具体划分,使得城市化更为具体、透明。同时也要求要有景观绿化,使城市化的建筑更为舒适、环保。人们也乐于利用城市现有的空间开始新的城市化积累,使之更有城市感。更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者生产活动有适宜的空气环境,也要求各类建筑物通风排气,使空气质量满足卫生、安全、舒适等要求,这是近些年来城市进程不断提高的结果。建筑的总体布局也要求设计者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规划设计建筑物,使之具有持久性。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会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卫生安全的环境。 满足以上要求后,还要考虑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建筑周边顺利过渡。对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废弃物也有要求,需要处理;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确保不会引起公害。做好环境的绿化、美化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让人们舒适、安全的生活。中国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价值要维护公众利益,增强人类对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既要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持久性、环保性、美观性等要求,从而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更舒适更健康。 2、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实施手段 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核准的城市规划才能够实施。因为城市规划中可能会出现与国家政策不相符的环节和步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动。如果没有经过审批,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许多操作可能都是违法的,不会被政府和群主认可。然而,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侥幸心理,钻空子、拾漏子,按照利益需要,擅自制定和执行没有进行审批的规划,引发问题。 2.2、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保护的力度不够 建筑是城市的标志和记忆,每个城市都有一些历史建筑,记载着一座城市和一代人的点滴过往。可是随着经济的提速,旧城改造的推进,很多地方都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人们对一些旧建筑和街区并非没有感情,也并非完全意识不到它们所代表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不过地方政府以经济作为政绩的参考值,导致土地的无序开采和利用,从而促使历史文化陨落和遗失。正是因为忽视、轻视,城市规划才存在着如此漏洞,缺乏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没有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来维护。 2.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由城市的主人决定,城市的主人就是居民。然而由于缺乏组织、缺乏途径以及素质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等原因,居民很难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政府与管理层仍然是决策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权利的集中导致的是监督的滞后。监督机构甚至选择跟随政府的脚步,对城市建设甚少参言。如此一来,决定城市建设的大权都交到了为数不多的决策者手中,城市建设的水准也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水平。群众的参与度太低,监督机构的职能缺失,造成了城市规划的不合理。 3、完善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措施 3.1、巩固建筑规划为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化,要对建筑规划的基础指导地位加以强调及突出。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既要立足眼前,又要长远考量,做好建筑物功能需求的规划布局,留存足够的设计空间,以便于后续的建筑设计实施及优化。建筑规划要对城市及区域的发展趋势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拓展提升加以分析及预测,一方面给建筑设计的介入提供设计空间及设计方向上的便利,使建筑规划更趋科学合理,节约设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建筑设计中问题易发点进行分析预防,从而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策略,提高建筑物的规划及设计质量。建筑规划基础指导作用的保障及巩固,还要做好建筑规划理念及建筑规划水平的改善及提升,通过对建筑规划知识的掌握及补充,最大限度地使建筑规划能够与建筑设计达成匹配,最终使建筑物能够取得质量、功能及特色上的统一。例如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对下属五城区及安徽省巢湖市对市区所采取的统一规划建筑色彩的办法,就是建筑规划指导作用的集中体现,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思路,凸显出城市独居魅力的建筑风韵。 3.2 、将建筑设计建立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 建筑的实用功能及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依赖于建筑物的区位选择,布局设计,而建筑物的功能扩展则需要建筑设计的参与及引导,从中体现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一种互通性和互动性。建筑设计在实施中,在紧密依附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要对建筑物布局设计进行统筹优化,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调度建筑设计资源,力求达到建筑物建筑美感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建筑设计和规划的互动或交叉渗透中,不断丰富及拓展建筑物的功能表现。现阶段被社会广泛推崇的环保绿色建筑,可以视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有效互动的典型。建筑规划中明确了环保绿色建筑的方位朝向布局,而建筑设计则侧重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建筑物的采光、能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细化设计,从而使建筑物在外观及功能上都达到最佳的居住效果。

建筑设计城市共生

建筑设计城市共生 不同时代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也表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的齐康、程泰宁、彭一刚、莫伯治等建筑师多为本土训练,他们侧重于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以及现代建筑的功能。而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我国建筑师则分为张永和、张雷、马清运等用西方理论成为时尚的“海归派”和缪朴、王澍、刘家琨等更加倾向于本土追求的两个派别。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副教授说:“‘海归派’与国际的潮流跟得很紧密,处于潮流的顶端,可以尽情发挥——他们注重建筑艺术的表现力,所以容易创作出一些前卫的作品;而一些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则是根据建筑的自身位置、功能和社会需要,创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作品。可能大家总是对前卫的东西比较关注,认为它是占主导地位的,实际上他们在城市的设计上是互补的。城市需要一些时尚、前卫的建筑,也要需要一些保持本土、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建筑。就像北京现在正在实行旧城保护和新城的建造一样,大尺度和体量的前卫、时尚的单体建筑与朴实、人文的本土建筑共存共生。” 开发商制约设计思维? 中国建筑设计由城市化转入地产化发展,是建设还是破坏?今典集团掌门人张宝全表示:“我们展示这些地产作品不仅仅体现知识界的思考,同时也是我们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建筑和城市、人和城市的一种反思”。开发商是资本强权的代表,他们决定着楼盘名字、风格、样式。但在张宝全看来,开发商在行使这样的权利时应该拥有一定的文化觉悟,应该有社会历史文化责任。“如果资本在这方面为所欲为,那就会对我们的生活、城市、历史、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作为建筑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和自立的精神,要从美学、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角度引导开发商。不能只是满足个人的审美、创作风格及个人化的东西,而忽视了项目本身具体的使用功能、城市的需要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任何一位建筑设计师都不能忽视建筑在城市中的’地域性’和’环境性’。”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吕品晶如是说。 设计创新须与文化融合 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应付和被拽入了现代主义运动。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味,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 有关专家认为,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副教授介绍,目前绝大部分建筑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学校的建筑学科,像哈佛大学的建筑设计学院就偏重于人文,而麻省理工大学的就相对偏向理工。我国的建筑设计学院目前也处于这种状态,但各个学院如今都相对地增加了一些互补科目的课程,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对自己缺乏的知识进行辅修。“只要学生们抓住设计要素、寻找建筑基因,把对本土文化与景观符号的挖掘放在现代手法形式上,从文化因素入手,开启创新和创意思维,建筑、美学与设计兼具的建筑师在未来的中国必将人才辈出”。 结合规划打造和谐城市 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虽然有些市民认为它与周围的建筑不太协调,但是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所凝聚的成果,以及新的文化思想、观念的启示与充满魅力的中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的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共生”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共生” 摘要:广义的建筑学以“城市设计”为核心,并将建筑、城市、景观以及规划统一起来,探求 建筑的本真。而在建筑设计中又分为规划建筑设计、新建筑设计以及历史环境保护建筑设计、一般建筑维修与改善、古旧建筑合理重新使用等,都以建筑与城市的循环使用、共生为目标,并将建筑设计纳入一个动态的可见的范围之内。本文就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共生、街道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city of "symbiosis" YangFeng (MeiKe work group in chongq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programm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hongqing 400016) Pick to: generalized architecture with "urban design" as the core, and will architecture, urban, landscape and unified planning, and to explore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nd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ivided into planning new building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neral building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the ancient building to use reasonable, etc, all in building and city of recycle of symbiosis, as the goal,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corporated into a dynamic visible range.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city analysi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urban, symbiosis and streets 建筑作为城市的容量载体,总会有着其独特的地方标志着城市的精髓。城市不管从社会性还 是经济性上来说,远比建筑复杂地多。暂且这样认为建筑设计涉及其周围小范围内的环境, 而作为城市,则需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仅从功能来看,建筑只能 隶属于城市,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究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建筑的建造还是建筑 的建造限制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中应该会有一个平衡点。 一、城市发展延伸 城市在形成之后,有两个特征可以作为解释。其一是“市”即作为自由交易的场所存在。这里 的场所具有了流动性的特点,其中流动的主体往往随着客观事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结起 来一般有:物质、信息、人口等。 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也由粗放式的小规模向集约式的大规模生产转变,人类 的需求同样开始促进物质的流动,城市随之发展起来;人口的大幅度迁移,使得原有的城市 规模不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至此,人们求的新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高密度、高效率的城市开始出现,大批量的工业产物遍地开花,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机械原理”下的物质开始独占市场,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往 往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类需求随着城市载体的发展,精神需求开始替代功能,人类通 过不同的建筑空间满足其享乐、休闲的需求,建筑设计模式出现变化。原来的城市结构受到 新的建筑模式的冲击,而城市由于高密度变得拥堵,休闲空间的安置也成为城市中建筑设计 要解决的问题。 选择重新开发地块建造建筑还是在原有的建筑上进行修缮改造,成为建筑设计师以及城市规 划师考虑的问题。有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旧事物的淘汰,那么,旧了的不适用的建筑 将会被城市淘汰,城市需要进一步规划。而那些废弃的城市就空间被新的建筑设计师利用改造,成为人们休闲、享乐的去处,再度激活。城市本身就处于这样一个抽象的不断复杂化、 多样化的系统中扩大下去,不难得知,其结局必然走向“热死”状态。究其原因,由于过度的 复杂多样化,使的城市整体变得僵硬,从某一方面来说,城市与建筑的平衡增大可能性丧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