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氧化还原反应

2.3氧化还原反应

2.3氧化还原反应
2.3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1、氧化还原反应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有得必有失)

【探究活动】化学家认为下列各化学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找出它们与第一组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1)C+H2O r CO+H 2 (2)2KCIQ 2KC1+3O 2T

(3)2Na+Cl2==2NaCI (4)Zn+2HCI===ZnCl2+H2f

(2)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有升必有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问题1】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判断化合价的方法:

①记住常见元素常见价态②代数和为0计算

③特殊价态:FeS2、Ns t C b、HbC b CaC2、CitS

【问题2】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问题3】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3)本质认识: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提问】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具体关系如何? 得电子(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失电子(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

【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 —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以上都不是

2、基本概念

⑴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⑵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既可以是不同种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⑶氧化性与还原性

物质能够得到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物质能够失去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一般地,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⑷氧化与还原

失去电子时的变化称为氧化;得到电子时的变化称为还原。

⑸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称为还原

产物。相

互关系:

例如乂5K t'-V-K 9O t =3^+31^

I ___ f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力口执

⑴2 KCIQ=2Kci+3Q ⑵2 H2+Q= 2HLO

⑶Zn+2HCI= ZnCI 2+H ⑷3NQ+ HkO =2HNO+NO

⑸ 2H2S+SO=3S+2HO ⑹ Mn O2+4HCI==MriC执+ci 2+2H2O

注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必须是化合价变化...的部分。例:KCIQ+6HCI=KCI+3CI 2+3H2O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

其中盐酸表现了哪些性质?如何判断表现了酸性?2H2S+SO=3S+2HO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比例?【问题4】氧化还原反应与几种反应类型的关系是什么?

3、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化合 置换反应 二分解 "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复分解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一定不是;化合和分解可能是可能不是(画图) 有单质参加不一定是氧化还原。 【课后巩固】

1.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 实

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 H 2 O 2

Cl 2 CO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CO + CaCb===CaCOj + 2NaCl

B . Fe+CuSO===Cu+FeSO C. 2NaHCO ― NazCO+CQ f +HbO D . CaO^ H 2O===Ca( OH 2

4.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 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

5.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CaCO+ 2H + = Ca 2++ CO f+ H 2O C. HCO +H +

= CO 2 + HO 6.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 Zn + 2HCl = ZnCI 2+ Hk f 其中正确的是 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B.

D. B. C. H 2+ CuO= Cu + H 2O D.

7.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 B. C. 5Ch + I 2 + 6fO=1OHCI+ 2HIO 3 2Cl 2+ 2Ca (OH 2=CaCl 2+ Ca (ClO ) MnO + 4HCI=M nCb + 2H 2O+ Cl 2 f D. 2NaCl + 2H 。十 2NaO + Cl 2 f + H 2f 8.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 Cl 2 + H 2O ==== HCl + HClO C 2F 2 + 2H 20 ==== 4HF + O 2 2Fe 2++ Cl 2 = 2Fe 3+

+ 2Cl 2Na + 2H 2O = 2Na ++ 2OH + H 2 f 2H 2S + SO = 3S +

2H 2O

2fOZ 2H 2 f + Qf 2

+ 2HzO

B

、 Na>O+ H 2O ==== 2NaOH

2Na + 4H 20 ==== 2NaOH + H 叙述错误的是( ) 9. 在反应 2KMnO+16HCI==2KCI+5CI 2 f +8H2O+2MnC 2 中, .HCl 中的Cl 元素全部被氧

化 .Cl 2是氧化产物

) A. HCl 是氧化剂 B C. HCl 的作用:酸性、还原剂

1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⑴双线桥法

例:CuO + H2 = Cu + H 2。

①用两条线,分别从反应物T生成物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②要标电子得失及转移数。

③既表示电子转移数目,又表示出元素价升降及氧化还原的关系。

【练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电子的转移。

①FaQ + 3CO = 2Fe + 3CO2

②2FeCl 2+Cl 2= 2FeCl 3

③Cl 2+2NaOH=NaCI+NaCIO+HO

④FeS+HNO⑤FeS+C b⑥KCIO+HC⑦K z CQ+HCI

⑵单线桥法

例: C +H2O = CO + H2

①用一条线,单箭头从还原剂失电子的元素T氧化剂得电子的元素。

②只标电子转移数,不标得失(箭头表示电子转移方向)。

③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练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电子的转移。

①2NH + 3CuO =加热热+ 3Cu+3H2O 2KCIO3 === 2KCI + 3Q f

②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3Cu+ 8HNO= 3Cu(NQ)2+ 2NOT+ 4HO

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⑴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离子

反应)

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⑵价态律:

①元素最高价只能降低,最低价只能升高,中间价可升可降,同一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元素处最

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氧化性。

例:H2SO4 和SO2

② 价态变化最小原则(能不变就不变,变化只靠近不交叉)或归中原则。 例:KCIQ+6HCI=KCI+3Cl 2+3HO H 2S+H 2SQ=SO+S+2HO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还原性。 ⑶强弱律:

① 氧化性(还原性)越强,越易反应。

② 强制弱:氧化性(还原性)强的可以反应生成氧化性(还原性)弱的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⑷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 (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 ,如稀有气体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 。

6、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Cl 2、Q 、F 2、Br 2、Q 3 高价氧化物:MnQ 、CuO PbQ 、CO 高价含氧酸:HNG X FbSQ (浓)、HCIO 高价盐:KMnO KCIO 3、FeCl 3 过氧化物:NaO 、H 2C 2( KQ )

常见氧化性离子:Fe 3+、MnO\ CQ —、NOT ( H ) (2) 还原剂:

活泼金属:Na 、M lg Al 、 、

Zn 、

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H 2、C Si

低价氧化物:CO SO 、 NO

低价含氧酸:H 2S 、

HCI 、 HBr 、 HI 、 H 2SQ 低价氢化物:NH 、 HS HCI 、 HBr 、

HI 低价盐:N Q SO 、 Na^S

、 KI 、F eSO

2- 常见离子:S 、I _、

Fe :

2+ 「、2-

7、微粒氧化(还原)性强弱判断的方法

即比较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还原性: Na>AI.氧化性:F 2>O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① 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表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注意:氧化性 Ag +>Fe 3+>Cu +>Fe 2+

金属还原性还与溶液有关。如在稀

HaSQ 中,AI 比Cu 活泼,但在浓H 2SQ 中,Cu 比AI 活泼;在稀

盐酸中,Mg 比AI 活泼,在NaOH 溶液中,AI 比Mg 还原性强。

②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F Cl Br I S

*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F—Cl —Br —I —S 2-还原性渐强

[讨论]将少量铁置于C U(NO)2和AgNO的混合溶液中,先析出什么物质?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强制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X2+与单质R不反应;X2++ Z= X+于;Y+于

=Y++ 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 R2>X2> Z > Y2 B . 乂 > R > Y > Z

c. Y2+>Z2+>成>X2+ D . Z2+>X2+> 氏+>屮

[例]已知Cl-、Fe2+、HO、I-、SQ均具有还原性,且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下列各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2+ 3+

A. 2Fe + Cl2= 2Fe + 2Cl-

B. 2Fe3++ SQ+ 2HQ= 2Fe2++ SQ2-+ 4H+

C. HzQ+ H2SQ= SQ f + Qd + 2HQ

D. I 2+ SQ+ 2fQ= HSQ+ 2HI

(3)根据反应条件(难易程度及剧烈程度)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的难易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I(浓)+2KMnQ =2?片2皿nCb+8HO+5Cl2 f 4HCI(浓)+MnQ HMnCl 2+2HQ+CI2 f

CuCl2

4HCl(浓)+Q 2H2O+2CI2

500 C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性;KMnQMn Q>Q。

(4)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 氧化

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

性的强弱。如:

2Fe+3Cl2 ^FeCI 3 Fe+S -△e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同时有:同一金属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5)外界环境影响

①浓度越大,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HNQ浓)>HNQ(稀),还原性:HCI(浓)>HCI(稀)

②温度越高,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③酸碱性:KMnQ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Fe2+碱性越强,还原性越强。

[练习]1、若将Fe粉投入到盛有Cu2+、Ag+、Fe3+的溶液中,反应完毕后,若烧杯底部有铁粉剩余,溶液

中一定不含的金属离子有 ___________ ;若烧杯中没有铁粉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 若溶液中不含Cu2+,溶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 ;

2、已知氧化性BrQT>CQ3—> Cl2> 1。3—> 12,将饱和氯水逐滴加入KI溶液中直至过量。

⑴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关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理:得失电子数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

(2)配平步骤

①标价态,找变化

②找公倍,定系数,配平氧化还原部分

③观察配平非氧化还原部分

④检验

[例]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S + HNQ —H 2SQ+ NO2+ H2O

2、MnO + HCl —MnCI 2+ Cl 2 + H 2O

3、S + NaOH —Na 2S + Na 2SO + H 2O

4、NaI + NaIO 3 + H 2SQ —I 2 + Na 2SO + H 2O

5、H2Q + KMnO 4 + H 2SQ —O2 + MnSO 4 + K 2SQ +

6、KCIO3 + HCI —CI 2 + KCI + H 2O

7、NHNO —HNQ+ N2+ H2O

8、Cu + HNO3 —C U(NO3)2+ NO+ H2O

9、NazgQ + KI +HCI —CrCI 3+ NaCI+KCI+ I 2+ H2O

10、CuzS + HNO3—C U(NO3)2+ NO+S+ H2O

11、P + H2O +C U SO— Cu3P + H3PQ + H2SQ

12、Cu(IO3)2+ KI + H 2SQ—CuI+ I 2 + K 2SQ + H 2O

13、KCN + CI 2+KO—+ KOCN + KCI+ H 2O

14、NaO+ CQ —Na 2CQ + O 2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PbS —PbSO4 +

—+ 2+

16、Cu + NO3 +H—Cu + NO+H2O

17、Mn(T+Fe2++H b—MrT+Fe3++ H2O

一2—+ 2+

18、MnO +C2O4 +H—Mn +CO+ H2O

2+ —3+ —

19、Fe +CIO + —Fe + CI +

20、Fe +SO+ —Fe + SO4 +

21、FeO + HNO —Fe(NO3)3+N2O+HO

22、NH+CI2—NHCI+N2

Fe2+全部练习1: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 FeSO。当加入50mL 0.5mol/L KNO溶液后,其中的

转化成Fe3+, KNO也反应完全,并有ZO (氮氧化物)气体逸出。

□ FeSO+口KNO+口日2SQ □K 2SQ+D Fe2(SQ) 3+□N x O y+口日2O

(1)推算出x= _____ , y= ________ 。

(2)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写在上式方框内)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氧化剂为。

(4)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练习2:(上海高考题)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G+KI+H2SQ T MnSO+l 2+KIO3+?SQ+HO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 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

①KMnO的化学计量数是________ ;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熟悉几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原理: ? 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氧化还原能力通常根据电对的电极电势的高低来判定。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程度, 可以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对应的电对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判定。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优先在电极电势差值最大的两个电对所对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进行。 ? 电极电势差值较小的两个电对所对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应考虑浓度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Na 3AsO 4与 I - 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 有 H +, 与OH - 参加,因此介质的 pH 值将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AsO 43- 2 I -AsO 2-2OH - I 22H + 由于AsO 43- / AsO 2- 与 I 2 / I - 的氧化还原电对的值相近, 因此, 可以通过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可在同一试管中进行, 先在酸性中观察Na 3AsO 4与 KI 的反应(为了便于观察碘单质的生成与, 常加入CCl 4萃取碘),观察碘单质的生成,然后再加入碱溶液使反应液呈碱性,观察碘单质的消失。试验中,酸的加入量应控制在使反应进行即可, 应避免加入过量的酸。 由于含砷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 反应的废液应回收到指定的回收瓶中,统一处理。如果不慎试液滴在皮肤上,应立即冲洗。 实验结论: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与其它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形成络合物,从而大大改变了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此时,电对的电极电势有较大的变化,应通过奈斯特方程式计算或查表确定其电极电势,再判定氧化还原的反应进行的方向。 ? 对于有H +, 或OH -参加电极反应的电对,介质的pH 值将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大小和反应进行的快慢并不一定一致。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是对该化学反应一个热力学上的量度, 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快慢是对该化学反应一个动力学上的量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快慢要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固液反应时的接触面积。因此, 常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实质 1.对于反应2P +4H 2O 2+2NaOH===Na 2H 2P 2O 6+4H 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 是氧化剂 B .氧化性:H 2O 2>Na 2H 2P 2O 6 C .1 mol H 2O 2反应,转移电子1 mol D .Na 2H 2P 2O 6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2.(2018·哈尔滨六中高三月考)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x <4)中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 2O 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 2转化为S ,流程如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Fe 2O x ――→常温下 SO 2 MFe 2O y A .MFe 2O x 是氧化剂 B .SO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13.已知:3Br2+6FeCl2=4FeCl3+2FeBr3,则112mL Cl2(标准状况)通入10mL1mol/L 的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2Br-=2Fe3++2Cl- B.Cl2+2Fe2+=2Fe3++2Cl- C.2Fe2++2Br-+2Cl2=2Fe3++4Cl-+Br2 D.2Fe2++4Br-+3Cl2=2Fe3++6Cl-+2Br2 2.已知几种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OH-<Cl-<Br-<I-<S2-。若在某溶液含有相同浓度的OH-、Cl-、Br-、I-、S2-,当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直至过量时,最后被氧化的离子是()。 A.Br-B.Cl-C.OH-D.S2- 13.将a mol Cl2通入含b mol FeBr2的溶液中,若0<a b≤ 1 2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Fe2++Cl2=2Fe3++2Cl-,写出另2个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1 2 < a b< 3 2 时。 ②当a b≥ 3 2 时。 13.①2Cl2+2Fe2++2Br-=4Cl-+2Fe3++Br2(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3Cl2+2Fe2++4Br-=6Cl-+2Fe3++2Br2。 20.(本题9分)已知:2Fe+3Br2=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Br-现有16.8g铁和0.3molBr2反应后加入适量水后,通入amolCl2。 (1)当a≤0.15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Fe2+与Br-同时被氧化时,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当a=0.3时,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20.(每空3分共9分) (1)2Fe2++Cl2=2Fe3++2Cl-(2)0.15<a (3)9∶4 (根据方程式6FeBr2+6Cl2=4FeCl3+2FeBr3+3Br2 得出9∶4) 23.(10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1)甲同学认为是Br2溶于水变成黄色溶液;乙认为是Fe2+被氧化成Fe3+使溶液变成黄色。 (2)现提供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_____(填“甲”或“乙”)的推断正确,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

实验十-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十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 3.了解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5.学习用酸度计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参加反应的物质间有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相应电对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愈大,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愈强。电极电势愈小,电对中的还原型的还原能力愈强。 根据电极电势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0时;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0时;不能进行自发反应 ┃>0.2V时),通常可当氧化剂电对和还原剂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差较大时,(如│E MF 以用标准电池电动势判断反应的方向. 由电极反应的能斯特(Nernst)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298.15K 时; 0.0592V c(氧化型) E = E? + ——————㏒—————— Z c(还原型) 溶液的PH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些氧化还原的产物。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当有沉淀或配合物生成时,会引起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改变。 三.实验内容 ? 实验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解释与结论 1.上层橙色2I- + 2Fe3+= I2 + 2Fe2+ E?(Fe3+/ Fe2+)>E?(I2/I-)下层紫红色故E?>0,反应生成I2并溶于 CCl 4 2.上层棕黄色2Br- + 2Fe3+ ≠E?(Fe3+/ Fe2+)<E?(Br-2/ Br--)下层无色故E?<0,反应不能发生。 /I-)<E?(Fe3+/ Fe2+)<E?(Br-2/ Br--) 结论:E?(I 2 E?(I2/I-)和E?(Br-2/ Br--)分别是最强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H2O2为氧化剂 3.橘红色2KI + H2O2 + H2SO4= I2 + K2SO4 + 2H2O H2O2为还原剂 4.肉红色2KMnO4 + 3H2SO4+5H2O2 = K2SO4+ 2MnSO4 + 5O2+82H2O 结论:H2O2在上述分别用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 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 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 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精)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形管 药品:2 mol·L-1 HCl,浓HNO3, 1mol·L-1 HNO3,3mol·L-1HAc,1mol·L-1 H2SO4,3mol·L-1 H2SO4,0.1mol·L-1 H2C2O4,浓NH3·H2O(2mol·L-1),6mol·L- 1NaOH,40%NaOH。 1mol·L-1 ZnSO4,1mol·L-1 CuSO4,0.1mol·L-1KI,0.1mol·L-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1.复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2.难点聚焦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

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习题一】 (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2+Cl2═2FeCl3 B.ICl+H2O═HCl+HIO C.SiO2+2C高温Si+2CO↑ D.2Na+O2点燃Na2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 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

实验五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实验,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2.比较氧化剂高锰酸钾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的氧化性,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二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有较高氧化数的化合物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浓硝酸、浓硫酸等都是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以有较低氧化数的化合物如:碘化钾、硫酸亚铁、亚硫酸钠、氯化亚锡等都是还原剂。许多氧化剂、还原剂在不同的pH溶液中电极电势发生变化,氧化还原能力不同,氧化还原产物也不同。 三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架、角匙、酒精灯、试管夹、烧杯 药品:铜片:FeSO4、浓HNO3、浓H2SO 4 0.01mol·L-1 NH4SCN溶液 0.05mol·L-1 Na2SO3溶液 0.5mol·L-1的溶液:H2SO4、K2Cr2O7。 1mol·L-1 的溶液:KI、HgCl2、SnCl2。 3mol·L–1 H2SO4溶液 6mol·L-1的溶液:NaOH、HNO3。 30g·L-1的H2O2溶液、0.2g·L-1 的KMnO4溶液。 四实验内容 (一)硝酸和浓硫酸的氧化性 1.硝酸 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硝酸和6mol·L-1 硝酸各1m1,再各加入铜片1块,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浓硫酸 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硫酸和3mol·L-1 H2SO4各1ml,再分别加入铜片1块,微热,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高价盐的氧化性 1.重铬酸钾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50mol·L-1 的K2CrCl7溶液各1ml,其中1支加入0.05mol·L-1的Na2SO3溶液1ml,另一支加入3mol·L-1 H2SO41m1和1mol·L-1 KI溶液10滴,摇匀。观察现象,注意溶液颜色的改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高锰酸钾 取1支试管,加入0.20g·L-1的KMnO4溶液1ml,3mol·L-1 H2SO4溶液0.50ml,30g·L-1的H2O2溶液0.50ml,振摇。观察现象,注意溶液颜色的改变。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材料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 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 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 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① TiCl4+2Mg Ti+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g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得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失2e-— —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得5×e 3Cl2+6KOH KClO3+5KCl+3H2O 失5e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5e-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例] 用双线桥法标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MnO 2发生________反应,HCl 发生________反应;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 ,盐酸显示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 MnO 2 HCl Cl 2 MnCl 2 还原 氧化 2N A 2 还原 酸 3.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④;属于歧化反应的是②,属于归中反应的是③,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④。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如: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如: (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目的] 1. 学会装配原电池; 2. 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 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 3.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 [基本操作] 1. 试管操作要用专用滴管取液体,不得引入杂质。清洗滴管时,里外都要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得用于别的液体的取用,滴加液体时磨口以下部分不得接触接收容器的器壁。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放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流入橡皮头中。在通常的性质实验中,反应液一般取3~5滴。正常滴管中的一滴溶液约0.05 mL,例如,取0.5 mL的溶液,需要大约10滴。 2. 盐桥的制法 3. 伏特计的使用(区分正负极,伏特计和电极要接触良好) [实验原理] 对于电极反应: 氧化态(Ox)+ ne? = 还原态(Red) 根据能斯特公式,有? 其中,R = 8.314 J·mol-1·K-1,T = 298.15 K,F = 96485 C·mol-1 电极电势的大小与E o(电极本性)、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溶液的温度以及介质酸度等有关。 对于电池反应, aA + bB = cC + dD 对应的能斯特方程是 电极电势愈大,表明电对中氧化态氧化能力愈强,而还原态还原能力愈弱,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能氧化氧化电极电势比它小的还原 态。E+ > E-是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椐。在实际应用中,若o E与 + o E的差值大于0.5V,可以忽略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直接用o池E - 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该反应进行的方向。

a Mn为粉红色,观察不到 [注意事项] 1. 原电池中试剂的取量一般不要超过15 mL,因为量的多少对电极电势不影响,而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2. 原电池实验中,导线接头不可与试剂接触,也不可将试剂滴到导线上,以免形成新的电极。 3. 化合物的颜色参看附录。 4. 实验报告按性质实验格式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关系

第六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复习预习 1.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 CO 2-、碳酸氢根离子 HCO3-、硫酸根离子 SO42-、亚硫酸根离子 SO32-、高锰酸根离子 3 MnO4-、硝酸根离子 NO3-、磷酸根离子 PO43-、氢氧根离子 OH-、铵根离子 NH4+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uO+H 2 Cu+H 2 O H 生 过 的氧化反应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得失氧的情况,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化合价升降情况,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关系,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4.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方法为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知识点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关系如图所示: 知识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 (2)还原性: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 4.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 课时提能演练五 23 氧化还原反应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

化学复习方略课时提能演练(五) 2。3 氧化还原反应(人教版)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 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用石膏粉制作石膏雕像 C、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D。酸雨的形成 2、(2019·上海高考改编)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能够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①2Na2O2+2H2O===4NaOH+O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2+2H2O===4HF+O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有关讲法不正确的是( ) A、(2019·大纲版全国卷)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与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B。(2019·江苏高考)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2019·安徽高考)N(NO2)3(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2019·广东高考)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5、(2019·黄山模拟)已知氧化性:Cl2〉IO\o\al(-,3)>Fe3+〉I2,以下离子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不出现蓝色,讲明没有I- B。往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的离子反应式为:2I-+Cl2===I2+2Cl-

初三化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初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说课式教学设计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把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卤素》这章里讲述,是由于这章介绍的氧化还原反应较多,客观上有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需要,并能加深对卤素和其他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页 1 第

2教学目的要求与编排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并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箭头正确表示电子的转移。本节教材从复习初中学过的狭义氧化还原反应入手,也即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入手,继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或观点)分析,最后上升到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转移)的观点来揭示氧化、还原的实质,从而形成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这种由狭义至广义、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宏观到微观的安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3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重点及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 转移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从而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至于难点还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以及如何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及其该两种方法的区别之处。 [教学方法的总体设计及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学页 2 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